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合集】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5篇

【合集】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K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合集】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5篇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

《月亮與六便士》聲名在外,好像成了不得不讀的一本書,但是我不喜歡。毛姆用詞很準確,句子也很優美,但是他像任何一個西方作家一樣,講故事囉裏囉嗦,每個不相干的甲乙丙丁胖瘦美醜也要用心描述,讓人看着厭煩。主人公也不討喜,甚至真實的有點討厭,這大概是毛姆最想表達的東西吧,那就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沒有一絲一毫的修飾。

“孤獨的靈魂懷着不爲人知的幻想,終於向他夢寐中的島嶼進發。”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在四十多歲放棄穩定的工作和和諧的家庭一心投入到自己的夢想裏去。

斯朱蘭拋棄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從英國走向巴黎。在巴黎他拆散了朋友婚姻,帶着德克的.妻子住在德克的房子裏。逼死德克妻子之後去大溪地,和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舉行了婚禮,生了孩子。他對女人的要求就是,不要煩他,爲他做家務,掙錢養他。道德在他身上完全起不到作用,除了他自己的繪畫,這個世界所有的東西都不能對他產生一絲一毫影響。

斯朱蘭是幸福的,固執而專注的人都很幸福。他能完全放下前半生經營的大多數人都會過着的平淡生活去實現自己的畫家夢,這種魄力和固執,沒幾個人能做到。他不在乎窮困潦倒,不在乎別人的評價,甚至不在乎這個世界的道德觀,除了畫,他對什麼都不關心。這種超然境界,恐怕一天工作24小時的最工作狂人也比不上。

也正因爲他的固執和專注,使得他的畫無與倫比。

一個固執的人想走到終點,全世界都會爲他讓路的。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2

中年人勇於追求追求夢想的決心是令人佩服的,有好多人二十出頭就喪失了進取心,以過上平庸的日子爲榮,這樣的例子社會上很多,我身邊也很多。但我總體上不喜歡斯朱蘭這個角色,他勇於追求夢想的'源泉並不是什麼優秀品質,而是他的自私和傲慢,所以他纔會拋妻棄子、對救命恩人反咬一口,旁人在他看來都無足輕重,藝術家的特立獨行可以被廣泛接受,但是斯朱蘭已經屬於道德問題了。

作者用月亮代指夢想,六便士代指現實生活中的瑣碎,我覺得斯朱蘭的月亮一點也不漂亮,他窘迫到一便士也沒有時也並不值得可憐。我覺得作者在開頭結尾描述衆人以及斯朱蘭妻兒的反應還有別的用意,一個本來惡評如潮的人,名聲大作後聲譽大反轉,最痛恨他的人也不得不以他來裝點門面,他過往的種種不是全成了無足輕重的瑕疵,甚至被當做特立獨行。人們佩服有大成就的人,但大多數人既沒有這些人的天賦和機遇,又不肯像這些人一樣肯忍耐寂寞苦心孤詣,反倒把這些人的瑕疵當做成功的要素,似乎這是不爲多數人知的又很容易具備的成功品質。斯朱蘭的瑕疵乃至道德問題,就是這樣被當時的人們人們有意無意忽略了。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3

我停下了筆。

“在滿地是六便士的街上,他卻擡起頭看見了月亮。”生命的旅途,往往是在夢想與現實的痛苦抉擇中掙扎,是應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顧一切的追尋心中那一束月光,還是棲身世俗,擔負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呢?我帶着這個疑問,閱讀了毛姆所著的《月亮與六便士》。

在世俗拜金的都市,克蘭德擁有美滿的家庭,高薪的工作,愜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他卻突然放棄了一切,去到巴黎,孑然一身,追尋畫家的`夢想,忍受世俗的譏諷和旁人的非議,最終在貧困潦倒中走完了一生。我們很難想象他爲了夢想付出了多少,金錢?親情?歲月?難道這就是作踐自己嗎?相反,做一個年薪百萬的外科醫生,娶一位漂亮的妻子,遊弋在上流社會,就是成功嗎?

我想,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人只有一生,走過的路再也無法回頭,正因如此,很多人往往害怕作出那個決定命運的抉擇。但是人生無對錯,要認真思考如何走過人生之路,遵循內心的選擇,併爲之付出努力,嚮往道路盡頭的晨光,忘卻身後的泥濘,這樣的人生便也是值得的。

青春如初春,如朝陽,我們手握韶華,應該加倍珍惜。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勤奮學習,追尋心中的理想!

我不禁再次提起了筆。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4

旅行讀書特別有效率,畢竟即使在飛機上可以照相看電影,還是看書更舒服。在獨自旅行的路上讀書更容易有想法。

這本書我是看《一本好書》推薦來的。這個節目真的很好,用舞臺劇表演的方式呈現了一本書的內容,上次看《萬曆十五年》也是因此有興趣的.。

讀書以前我以爲是表演的誇張,但是讀到書後我發現,書裏的內容就可以直接拿來做臺詞的。

所以如果是直接閱讀,我一定讀不下去。《一本好書》裏連旁白都沒有放鬆要求,所以和我一樣對文風有奇特要求的小夥伴們,可以考慮先看節目再看書。熊師傅說過,有的時候劇透會讓你更懂這個劇,書亦然。

毛姆對一眼能看到頭的生活充滿了不屑,對自由和理想的堅持溢於言表。有的時候我們或許也想逃離,想去往詩和遠方,但是現實瑣碎又將我們拖了回來。有的時候我們會羨慕勇於放棄現有的一切去追求理想的做法,但是無論什麼樣式的生活,都是我們自己的,只有自己可以做主。

讀完書後我只有一個想法,自己的生活自己覺得舒心就好。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5

紅玫瑰和白玫瑰,魚和熊掌,月亮和六便士。安逸的時候,想冒險。驚險連連的時候,想安逸。

很多時候,我們活在“別人認爲幸福”的生活裏,很多人終其一生也不敢想一想究竟什麼纔是自己渴望的生活。包括我,我也不知道答案。人的一生,確實漫長無比。因爲,哪怕我們僅僅想安逸的過完此生,亦是多麼大的難題?人生不如意,在處處埋伏,伺機而動,而我們有時候,還想要主動的去冒一點險,想去擁有一朵紅玫瑰。他還說,如果把降臨人世的.那一刻,視爲擁有全部的時間。那麼現在便是在失去時間,時間已經不多矣。如此想來,我們的人生又是何其短暫!我們難得片刻安寧,幹嘛要去找什麼紅玫瑰,爲何不珍惜這白玫瑰?然而轉念一想,當我們在糾結紅玫瑰和白玫瑰時,糾結月亮和六便士時,說明,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我們看起來貪心無比的時候,說明我們其實迷茫無比。在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面前,沒有紅玫瑰、沒有白玫瑰、沒有月亮、沒有六便士,只有他想要的那個活法,只有他想要的那個選擇。也許,過程很苦楚。但那就是他想要的。有人問,他會後悔嗎?我想說,當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或者哪怕他沒得到,只要他知道自己是不斷的靠近心中所想的時候,他不會在意苦楚的。

一個人,有了夢想,並且走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便無所謂苦楚了。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6

人生百態。

整本書圍繞 斯朱蘭 有四個大場景的切換:倫敦->巴黎->大溪地->帕提夫。

而圍繞着他的主要人物,也就那麼幾個:斯朱蘭太太及其姐姐姐夫、德克及其夫人(布藍琪)、到大溪地之前和他一起生活的船長(忘了名字了,是傑克船長嗎?哈哈)、剛到大溪地時請他當監工的種植園老闆、餐館老闆娘提婭哈、斯朱蘭在大溪地的妻子愛塔、另一位和他的妻子在大溪地爲生活而拼搏並甘之如飴的船長(是叫輝啥來着)、見證他死亡的醫生,再加上以第一人稱自述的作者。這數下來,才 11 個人啊。每一個人的個性都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下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作者描述斯朱蘭畫作的語言也寫的相當精妙,但是我這腦殼真是想象不出來那神祕詭譎的美景)。看着他們在各自人生戲臺上賣力的演繹着自己的人生,反而多了一份平靜。這些人,哪個不是我們周遭遇到的一個或多個人性格的縮影吶。不管我們喜歡還是不喜歡,這就是自然的常態,而且會一直延續下去。

而關鍵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斯朱蘭 的勇氣與執着,去做自己(及自己想做的事)。這廝說人生苦短,藝術與愛情不可兼得,擁有非凡天賦的他選擇了藝術,還真爲藝術奉獻了自己的生命。芸芸凡人中的我,沒有要追求的月亮,那“六便士”,更是人生前行途中不可或缺的盾牌。我不羨慕斯朱蘭的人生,也不覺得他的人生有什麼好讓人稱頌的地方。他的故事,觸動我的,是那份清高。

寫不下去了。哈哈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7

偉大的藝術家都是瘋子。

經典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交鋒

從俗世觀點來看,斯朱蘭是個妥妥的“渣男”,他對家庭不負責任,在當時那樣一個男人出門養家餬口的年代,拋妻棄子,害得前妻不得不外出工作,儘管工作做的風生水起,但在那個時代,那不是一位體面的太太需要做的事情。他傷害過很多女人,不在乎他們的死活,他只希望她們解決好他的生理需求,給他做模特,其他時間離他遠遠的。我作爲一個世俗女性其實確實不太明白爲什麼有女人願意爲這樣的拒絕付出任何,心中只有畫的浪子傾倒,在他生病同意她留下後甚至親吻他的腳踝。又或者因爲他結束生命,即使他對此絲毫沒有產生任何心理變化。

可藝術家不都是這樣嗎,他的腦袋裏除了美,沒有任何其他的事情,名利金錢女人,他統統不在乎。不在乎現實世界,只想要理想中的美好。拋妻棄子如何,爲他自殺又如何,照顧生病的他又怎樣。除了畫,任何事情在他心裏都泛不起漣漪。甚至在死之前要求燒掉最後的'畫作。在他心中畫出來了就夠了,不需要他人看到。名利一點也不重要,他人的認可與讚美也不放在心上。只有畫,只有心中的月亮。

這樣的人哪裏還能用俗世的標準去看待他的。什麼倫理道德,他甚至不屑於知道他人如何看待他。

他僅僅需要一輪明月,和用來買顏料的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8

都說毛姆寫字抨擊如刺刀,把好多美好的想象全部打碎,一點也沒錯。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德年近五十毅然決然,像發瘋一般拋家棄子,遠赴巴黎,追尋自己的畫家夢。說他勇敢,是因爲他拋棄了現有的富貴和地位,寧可窮困潦倒去畫一些世人看不懂的畫。說他可惡,不爲過,他性格古怪尖銳,不負責任拋棄妻子兒女,背信棄義和幫助他的朋友的妻子搞在一起。他是一個我現實中從未見過,也不知能否見到的人物類型,可以想象到他在風景如畫與世隔絕的小島上,過着平淡無奇,樸實的不能再樸實的幾乎於原始人類的生活,內心依然想着自己的理想,總想把自己的內心和想法表達在畫裏。這是一種超乎世俗的心態,他就是覺得自己應該在這裏,過藝術家的.生活,所以他說他沒有感到愧疚,沒有感到後悔。

我時常在想,以後我要是能和愛的人一起在郊外,過着田園般的生活,那該多好。可是,我的前提是什麼?我希望的是有足夠的物質基礎,或者說,這樣的生活是在我已經體驗過世俗生活之後渴望得到的。所以,我沒有可能也不會達到斯特里克蘭德的境地,因爲現實的束縛,因爲內心的牽掛,因爲性格的不果敢。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9

起初看《月亮與六便士》,並不覺被那開頭的故事所吸引,只是翻到故事的最後,幡然醒悟自己早已旁人的角度走入了斯朱蘭的夢境,追尋着自己的夢想,永不停歇的腳步,不論世事如何,只做唯一的自己。幸福的童話當中總是有一座漂亮的房子,一個愛人,一雙兒女,最後的斯朱蘭也是達到了他自己的童話,也許是幻化成牆上畫作中一角走入仙境罷了。每一任被他所拋棄的妻子,只是奔跑追尋月亮路途中,從口袋裏跌落出來的便士而已,蛻去的是肉體,而終究留下的是靈魂。時間流傳最久的不是任何固化的物質,而是永久的精神。

然世人皆覺此書如獲至寶,是因世人都不如書中主角那般灑脫,去追求天上之月,那如畫如夢般的月亮,只能低頭尋找那歸屬於自己的六便士。如你有一個幸福的`生活,能做到拋妻棄子去追尋夢想麼?我相信很多人都無法做到,只好寄精神與書,放飛自我的靈魂,借斯朱蘭之體去感受一下何爲夢想之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充滿好奇之心,什麼時候,小時候的那份純真好奇,被生活所磨平了棱角,我們寧願數着口袋裏的零錢,也不願擡頭看看月光。我們留下的只有肉體,爲溫飽而辛苦的肉體,能超脫之人屈指可數,可你我卻又能成爲這樣之人麼?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

看完這本書有一段時間了,毛姆對人性犀利的披露確實有如一把鋒利的尖刀刺往心裏的痛處。很愛這本書也在豆瓣發表了書評,但斯特里克蘭的想法和選擇卻一直像一個謎團存在於心中,站在女性的立場,不明白他怎麼能做到這麼狠心,放棄一切拋妻棄子也絲毫沒有愧疚絕不後悔。恨他的狠心和無情,更無法理解對於斯特里克蘭爲何理想和家庭就不能共存?直到最近看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才幡然醒悟,這裏引用一段,如果也和我有相同不解的書友,相信亦能幫助你們解開這個謎團。

只有那種被我們稱爲“天才”的那一類人,也就是具有最卓越的精神稟賦的人才能進入上述狀態,因爲只有他們纔會將存在本身和事物的本質完完整整地納入研究的.課題。然後,他們便使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將自己獲得的深刻見解通過藝術或哲學表達出來。所以,這類人非常迫切地需要遠離外界的打擾,以便於全身心地投入於自己的思想和作品中。他們渴望獨處,閒暇對於他們來說是上天的恩賜。其他任何好處都是多餘——假設它們真的存在的話,它們往往只會成爲一種負擔。他們自身擁有豐富的內在,所以就算其他所有東西都消失了他們也能夠得到安慰。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1

斯特里克蘭,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一副紳士的模樣,卻被內心的美的傾瀉慾望所捕獲,一朝拋妻棄子,遠遁他鄉,從家庭來看,無疑他是不負責任的。之後,彷彿變了個人一般,極端自私,對物質生活毫不在意,對肉體上的'痛苦毫不在乎,對他人的看法毫不在意,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四處遊蕩,除了保證不被餓死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其餘時間都在作畫,儘管生前沒能出名,但他的天才還是被幾個人注意到了,在他們的幫助下,他纔不至於沒能達到內心追求而早亡。最終的最終,他在死亡前完成了生命的傾瀉,自己最佳的傑作,自己繪畫的最終追求,然後,他讓妻子在他死後燒了它,因爲他作畫只爲了自己,無所謂他人的認同。

斯特里克蘭夫人的反應也很有意思,起初以爲丈夫跟某個女人出走時雖然生氣,但仍舊抱着希望,但知道丈夫是爲了繪畫遠離他鄉時,頓時絕望,她知道他再也不會回來了,她恨他。等到斯特里克蘭成爲天才後死去時,再見到她時,一副優雅的樣子,什麼話也沒說,讓你感覺他們很恩愛,身爲天才夫人的她很驕傲。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2

全書講述一位畫家,在中年時,爲了自己畫畫的理想,拋去舒適的家庭生活與工作,獨自流浪與創作的故事。

在追尋理想過程中,畫家完全不理會物質上的貧乏,他的存在,就是爲了畫畫,在外人看來無論多麼窘迫的生活,對他而言不算什麼,只要能活着,買得起顏料和畫筆就好。

同時無論女人對他有多麼好,只要他感覺女人要用溫柔束縛他,他就逃避。女人對他而言,只是在他靈魂枯萎時候的一個安慰劑。無數的女性覺得他殘忍,缺乏人倫。但對他而言,畫畫纔是第一重要事情。

很多人覺得他是瘋子,缺少人性。但天才和瘋子,就在一念間。他的畫作就可以證明他是個天才。也有人覺得他的生活是個悲劇,但我看來,他是成功的,不是有人說,最成功的人生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一輩子。

他勇敢,有信仰,真真實實的按自己的心願去生活。對照他的精神狀態,我覺得自己早已是個死人。正如書中序言中所講,人生的理想就如天上的月亮,讓人羨慕,但高不可攀;人生的現實就如六便士,最小的.面值,卑微但又現實。

爲了便士,我們貌似不經意的一直在忽略月亮,彷彿月亮只是兒時的記憶,成長就是低着頭,不停的在土裏挖礦的過程。

人生在世,如畫家這般看得穿,行得灑脫,何嘗不是幸事。作者:芒人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3

作家把一種性格放大到極致,讓我們去體會感受每個人骨子裏都有的那一點點對理想的追求。

這本書說是寫於一戰期間,想要給當時迷茫的人們一些鼓勵,希冀人們不致於在戰後對生活百無聊賴。不知道這本書對於那些人是不是真的起到指引心的作用?

看這本書的時候,很佩服斯特蘭的自私,內心沒有一絲愧疚波瀾不驚地就拋妻棄子去到巴黎,全身心學畫畫。其實很羨慕,可是轉念想想,現在的'人有幾個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追求?怕是渾渾噩噩地多些。

斯特蘭其實往小了看可以是力爭上位的庸庸白領,只是沒那麼徹底,仍舊在自己的生活圈裏,會爲自己做一點點娛樂的事感到負罪感,但無法避免,那些事總是很剋制地去做,這樣良心纔回安寧。

最後,斯特蘭終於去到大溪地,這個地設十分符合他種種要求的地方。愛塔料理他的起居,充當他的畫模,滿足他自己痛恨至死的性慾,不打擾他的內心世界,事事遵從他的意見,他大概不會想到此生能遇到愛塔這樣一個完美伴侶吧。

現實生活中我們並不總能像他這樣美滿地按着自己所思所想去過日子,但他到底喚醒了一些心底裏有執念的人。

第一次看毛姆的書,書名沒有在書裏出現過,不知道怎麼講對這本書的感覺,可能是沒有感覺吧。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4

可以讓人重新審視人生,迴歸童真。

你我身邊都有這樣的朋友──平凡上班族,人屆中年,已婚,育有一子,腳踏實地賺錢餬口。說不定,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在這樣的生活中不知不覺邁入中年。

《月亮與六便士》裏面的主人公查爾斯正是如此,只不過,有一天他突然響應內心的'呼喚,留下一張字條,說:晚餐準備好了。就此離經叛道捨棄一切離家出走,一意追尋他對畫畫的熱愛,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與土著人一起生活,貧病交迫也不再回頭。妻子說:夢想?他這種年紀不會持久的,畢竟他都四十歲了,很快他就會回到我身邊。朋友問他:你不認爲自己有任何責任義務嗎?你到底要什麼?查爾斯膽敢成爲別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瘋子、執迷不悟的傻子、冷酷無情的負心漢,很多人說他是癡人說夢、浪費生命,甚至不負責任,而只有他知道內心的熱情和追求的理想,並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但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擡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溫飽的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5

毛姆說:“那時,我還沒有懂得人性是如何的矛盾,我不知道真誠中有多少做作,高貴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惡中有多少善良。如今我是充分懂得了,小氣與大方、怨懟與仁慈、憎恨與熱愛,是可以並存於同一顆心中的。”

這部小說本身的內容遠遠比這些“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藝術與生活的衝突、自然與社會的反差”明顯的主題要豐富得多。人生閱歷深廣的毛姆,不過是借創作了《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這一現代繪畫傑作的高更,塑造了一位個性迥異的現代派畫家,他不斷戰勝內心的慾望和生活的艱辛,去摸索,去創作,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不僅是藝術的感召,生活的呼喚,原始的迴歸,更有一種莫名其妙、難以說清的精神訴求,可以讓一個人不惜任何代價,鋌而走險,他的激情驅使他像朝聖者一樣艱難跋涉,不遠萬里,去尋找心中的聖地。

自問生活爲了什麼,爲了“愛”,然而愛是一種矛盾的存在,它有時能夠激發人的藝術感性、創作本能,有時又是慾望的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