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推薦】《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5篇

【推薦】《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5篇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

六便士是英國價值最低的貨幣,代表顯示與卑微,月亮是這世上遙不可及的事物,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代表了無數人心中崇高的理想。

這是一本講述關於理想和現實的書,正如書中的毛姆所說,如果你忙於在地上尋找那六便士,你便不會看擡頭看天。

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在人到中年的時候,放棄了穩定體面的工作和溫馨舒適的家庭生活,瘋魔一般地踏上了學畫之路,從衣冠楚楚地證券經紀人開始流浪,而當現在的生活越背離原來安逸的生活環境,他就離自己的理想越近,靈感也不斷涌現。

當然徹底拋棄自己的肉身時,他精神中最有藝術氣質的一面終於通過他留在塔希提小島上的畫凸顯出來。

斯特里克蘭在塔希提島上貧病交加悲慘死去的一幕令人震驚,這和其留下的驚世名作被毀一樣讓人惋惜卻又無奈。

斯特里克蘭的行爲讓一般人難以捉摸,彷彿一直有一股冥冥中的力量讓他着了魔般走上作畫之路。

正如作家劉瑜所說“被夢想俘虜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斯特里克蘭的眼中,他的人生價值彷彿就是不顧一切代價,捨棄一切慾望,追求自己的夢想,這無疑是在他自己的人生中綻放了一場盛大的煙火。

在我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是感到駭然並且敬畏的。

在結尾處,斯特里克蘭將自己的畫作付之一炬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他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踩着無數追名逐利之人的身軀,打破了一切世俗的`枷鎖,身旁彷彿是高高在上的圓月。瞬間感覺到在主人公的面前,自己的一切世俗痕跡原形畢露,在一瞬間自己羞愧難當。

作者毛姆在作品中以第一人稱敘述斯特里克蘭的故事,看到了他因爲看清人性的寬容,讓我在羞愧之餘似乎又能找到一絲安慰。也許我無法拋棄手中的便士,單純地仰望着空中的月亮。

但這是一個人的選擇,在我眼中,生活不只是一成不變的活着,也不是不顧一切地追逐心中的理想,也許我們能在兩者中找到一個相對平衡的方向,只要專注於此,付出努力我想便是好的。

當然生活中不能沒有便士,但也不能沒有月亮,沒有月亮的人生終將沉淪於便士的銅臭,我尊敬那些追求便士心懷月亮的人,也同樣對那些追求月亮的人報以祝福。

也許看完這部作品有許多人對於人生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看法,也許在一些人眼中,斯特里克蘭的所作所爲是完全自私自利的,不負責任的,也許在另一些人眼裏,斯特里克蘭的行爲是值得我們崇拜的;我想這些都無可厚非。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2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擡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是一部由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於1919年出版。

主角斯特里克蘭的原型爲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他們的人生經歷有許多相似點,如:同爲畫家,曾經都是經濟交易員,都拋棄了家庭去追尋自己的夢想,餘生在塔西提度過。

標題的含義很簡單,月亮是我們的夢想,六便士是我們實際生活。

先主要介紹一下內容:主角斯特里克蘭是股票交易員,有老婆,兩個孩子,過着中產生活。一天毫無徵兆的離開了倫敦,去巴黎。他在那過着窮苦生活,畫畫,用文章的話形容是:像被魔鬼上身了一樣。這個魔鬼當然是他的理想。

他後來離開巴黎,到了塔西提,和土著人結了婚,餘生在那裏過隱居繪畫生活。

這裏的情節讓人有些想不通,他爲什麼要拋棄這樣的幸福生活,要去過窮苦日子,他的回答是:我只是想畫畫,有什麼驅動我去畫畫。對於他來說,畫畫是他一種精神的追求,是他的理想,只要能畫上畫,他寧願過苦日子。“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歡的環境裏,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他認爲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這段話已經足夠解釋他這樣做的原因了。

但是有人肯定要問,就算這是他想要做的,萬一他失敗了怎麼辦?人生的道路各不同,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寬闊平坦的康莊大道。然而,看起來好走的路不一定能通向真正的幸福。當然,選擇難走的路,也不一定會有收穫。然而,和只能獲得些廉價的幸福的康莊大道比起來,相對艱險的.小路上往往能找到別處所沒有的寶物。追求幸福的足跡,本身就是幸福啊!

斯特里克蘭的最後一幅畫是他在臨終前畫的作品,小說中將這幅畫描寫的非常神異,這點文字給人的震撼也是很大的。他的這幅畫,在結局因他的要求而被燒燬,這是他畢生的理想,作者認爲,這幅畫的境界是他的願望,他完成了他的夢想。所以我認爲這對於主角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悲劇,而是一個好的結局,人的最大理想完成了,那麼他就得到了幸福,無需低頭看着滿地的六便士,已凌駕於月亮之上,死而無憾。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3

當遍地都是六便士時,你是否還有勇氣擡頭望向月亮?

一百多年前,奧斯卡·王爾德寫下這樣的話,“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這,就可以用來概括《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一個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的證券經濟人,一夜之間拋棄了一切,遠走他鄉,從倫敦去了巴黎。後來人們才知道他是去那裏畫畫,經受了一系列的磨難,在對文明世界的厭倦下,他來到南太平洋中的一座美麗島嶼,與世隔絕。在臨終前,他帶着傲慢和不遜縱火燒了自己創作的一幅傑作……

在這部小說中,毛姆描寫了諸多人物,一邊是爲理想而傾其所有的,孜孜不倦的斯特里克蘭,亞伯梓罕醫生,布呂諾船長;一邊是愛慕虛榮的'斯特里克蘭夫人,庫特拉斯夫人,卡邁克爾醫生,還有熱心誠實的斯特洛夫,背叛愛情的布蘭奇,貪圖小利卻義薄雲天的尼克爾斯船長,樂善好施的蒂阿瑞,能說會道的庫特拉斯,純樸善良的阿塔……小說採用第一人稱來寫,夾敘夾議,娓娓道來,對自我也有很多反省,對人生感悟良多。如此紛繁的故事,全憑"我"來穿針引線,可以說“我”是這部小說的又一個主角。

瞭解斯特里克蘭前,你必須瞭解高更,縱看高更,三十五歲毅然辭去了個股票經紀人的工作,專心致力於繪畫;一八九一年值一八九三年,以及一八九五年至一九零一年,高更曾兩度前往塔希提島,長期居住並進行創作。這些都與斯特里克蘭的命運有了幾份相似之處。可以說:理想與現實,崇高與卑賤,神聖與凡俗,無論在斯特里克蘭還是高更上,都並非二次元對立。斯特里克蘭即帶有現實生活的粗鄙和冷漠,也有着無人能及的超凡意志和追求。這也就是《我們從哪裏來?(高更作)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的核心精神。

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這是終極的靈魂追問。這幅畫如此的深邃而震撼,而在小說中,它完成了主人公的精神性追問,最後被付之一炬,暗示着什麼?當人類的精神性抵達了自身,並且爲了這個自身而存在,不再需要任何物質性的東西,哪怕是所謂的藝術傑作。這正是藝術創作的心聲:當你完成了最偉大的作品,它便離你而去,因爲藝術的最高訴求並非任何實體,而是那遙不可及的精神的涅磐的象徵……付之一炬正是涅磐的象徵。和高更相比,斯特里克蘭的死和他的傑作的毀滅更顯得震撼人心,這正是小說的高明之處。

放眼望去,滿地都是六便士,人們爭先恐後地爭搶着。唯斯特里克蘭,冷嘲熱諷了一陣後,望向他心中的一輪明月……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4

《月亮與六個便士》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191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他是以法國後期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爲原型塑造的人物。

這篇小說是毛姆在遊經塔希提島後,回到歐洲寫成的。他用旁觀人和經歷人的角度,刻畫了神祕畫家斯特里克蘭德的傳奇色彩的一生。

斯特里克蘭德去世後,人們都對這名畫家的傳奇的一生,充滿了好奇。他的作品讓人心湖漣漪,他的作品中透着情色和悲切之美,如同永恆的祭品,將他那神祕的靈魂呈現出來。崇拜者對他的頌揚,批評者對他嗤之以鼻都反覆無常。

即使在他微不足道的作品中也能讓人看到那怪異,備受煎熬和複雜的.個性。那種探索藝術家的神祕跟迷偵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人們對他的生活和性格好奇不已。

有一位讓人敬仰的畫家,對斯特克蘭德的畫進行了詳盡的討論。他優美的文風堪稱典範。著名的評論家,莫里斯.於雷概括了斯特里克蘭德的生平,他吊足好事者的胃口。他對藝術的熱愛從不摻雜個人情感,這麼做的目的是喚起有識之士去關注這位前無古人的天才畫家。

然而那些過去真正和斯特克蘭德相交過的人,並不認同他,他們所認識的那個天才畫家不過是一個碌碌無爲的普通人。

書名來自《泰晤士報文學增刊》上的一篇書評,該文作者評價《人性的枷鎖》的主角菲利普,“和許多年輕人一樣,爲天上的月亮神魂顛倒,對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月亮象徵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六便士則代表着世俗的雞蟲得失與蠅頭小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可大多數人追尋夢想,只是爲了成功。思特里克蘭德僅僅因爲愛好畫畫,拋棄了別人爲之羨慕的家庭和事業,甚至幾次險些因飢餓而死,他的畫作也從來不被人們所認可。但他卻毫不在意,他不後悔爲此所做的一切。在他的生命中,畫畫就是他的全部,甚至在他雙眼失明時,他還在木屋的牆壁上作畫。他的這種選擇,註定不被世人所理解,但毛姆卻在書中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無論處在怎樣的境地,無論年齡、受教育程度、外界環境如何,我們都有選擇一生中最想爲之努力的東西的自由。這種自由只取決於我們自己,與其他任何東西無關。當我們有勇氣做出選擇的時候,就已經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了。”

毛澤東在《滿江紅》裏寫道:“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思特里克蘭德珍惜時光,主宰生命,的確得到了他所追求的東西,他創造了一個世界,“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卻擡頭看見了月光”。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終究被六便士所困,擡頭看見了月光,低頭卻撿起來六便士。太多的慾望和束縛包裹着我們,我們就這樣蹉跎一生。我們最終都過着被生活選擇的日子,而沒有勇氣去選擇生活。

其實真的羨慕思特里克蘭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他一樣去追逐自己的夢想。當你投身於自己喜歡的事業時,就算不被理解,或者受盡非議,也應該泰然面對。縱然拼命一番後,還是沒能達到最後的終點,那又如何呢?至少可以對自己說:“我擁有自信和勇氣,我在自己喜歡的道路上努力過,即使遍體鱗傷,我也心滿意足了。”

“世界上一定有另一個你,也在爲某個夢想,很拼命地努力着。”願你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願你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白月光。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6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擡頭看見了月亮。”還未讀過這本書,我卻被封面上的這句話吸引了,我並不理解它的意思,只是覺得其中蘊含着深意。讀過書後,我明白了,月亮高掛於天空中,周圍滿是星星的襯托,令人遙不可及,看似伸手就能碰到,實則距我們三十多萬千米,如同人們的理想。

而六便士,是當時英國面額最小的鈔票,象徵着人們的生活,象徵着人們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

文章主人公查爾斯爲了理想,放棄了眼前的六便士,去到了異國他鄉,勇敢自由地追逐理想。

文章吸引我的',還有一句話“人世漫長得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無論你見到什麼都是你對人生的理解,對人生意義的闡述。沒有人能阻礙你實現夢想,同時也沒有人能幫助你,代替你去實現你自己的夢想。世界上有着千千萬萬的人,有些人敢愛敢恨,追逐心中的夢想;有些人屈服於命運,平平凡凡地生活;有些人不問世間凡事,隱居山林,安逸地度過一生。

人生的不同,取決的並非出身,而是你站在現實和夢想的岔路口時你的選擇。查爾斯人至中年,事業有成,本可以就這樣平凡地生活着,但他不甘於命運,追求內心那繪畫理想,棄家而走。

查爾斯一生都在追逐星辰,努力朝着月亮靠近,終其一生,卻默默無聞,直至他逝去,他的畫作才讓人發現,在藝術界大放異彩。這卻讓我想起荷蘭畫家梵高和法國畫家莫奈,他們的遭遇同查爾斯一般,窮困潦倒或遭人排斥。短短一生中,受盡了磨難,卻在逝去後,影響了人類上百年,直至今日,仍有無數人熱愛着他們的畫作。梵高一生有數不盡的畫,他曾在給家人的信中描述自己的畫,幾乎每一幅畫都有他用自己細膩的語言描述,可見他是多麼熱愛繪畫,熱愛着自己所創作出來的心血啊!

人生路口的選擇不同,你的人生就不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無論你選擇向生活低頭還是勇敢追逐夢想,那都是你看待生活的意義。可能你做着自己不喜歡的事卻獲得了你所想象的美好人生;可能你追求自己的夢想,窮困潦倒,一生都在磨難中度過;也可能你選擇了平凡地度過着一生,輕鬆自在,安逸享受,不受權利壓迫,不受金錢誘惑……

有人說,選擇你的人生,你可能會因一念之差錯過一夏天的六便士,迎着一冬天的孤獨寂寞。去做自己喜愛的事情吧,去追求你所在乎的,熱愛的吧,別讓自己後悔。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7

我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平庸的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裏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這種安詳寧靜的快樂好像有一種叫我驚懼不安的東西,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變遷和無法預見的刺激,我是準備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滿布的海灘的。

毛姆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單槍匹馬的戰鬥。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孤獨的來到這個世界,又孤獨的離開。儘管在人生中的不同時間段都會有人來陪我們走過一段生命旅程,但是沒有誰會是誰永遠的陪伴,我們註定孤獨的走過自己的一生。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有這樣一句話:有一種孤獨,不是做一些事沒有人陪伴,而是做一些事沒有人理解。我們當中有的人可能一生都在執着地希望被人所理解、所承認,但這個願望似乎很難達成。

現實社會中的鐘子期和伯樂總是那麼的可遇而不可求。可是不被理解,不被承認又如何,只要我們遵從自己的內心,過着我們自己心中所想的生活,孤獨又算得了什麼呢?無論如何,請一定要記住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都只是滾滾向前的時代浪潮裏微不足道的一員,我們疲於生計,日復一日的重複着索然無味的生活。

我初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主人公是個瘋子,他不僅放棄了體面的工作,還拋棄了自己的妻兒,而這僅僅只是因爲他頭腦中突然冒出的一個荒誕的想法。但是現在我卻認爲斯特里克蘭德是一位勇敢的人,在衆人都只看見滿地的六便士時,斯特里克蘭德卻擡頭看見了自己的.月光,爲此他拋下一切不停的流浪,最終流浪到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畫筆譜寫了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

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漸漸磨平了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耐心,我們不再對安穩生活以外的東西產生興趣,我們慢慢地成爲了一個個只會賺錢的機器,沒有思想,沒有靈魂。但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也許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曾有過那樣一輪明月,那樣一方田野,但未必人人都會有像斯特里克蘭德那樣放棄一切重新開始的勇氣。

也許只是我們心中某一時刻突然冒出的想法,也許我們會覺得它很荒誕,但是人的一生總要爲了自己而活着,爲了自己心中所想瘋狂一次又如何,願所有人都能充滿着激情去對待生活。我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夠擡頭看見自己的明月光。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8

最近,我讀了《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感觸頗多!月亮是夢想與信仰,六便士是安逸與舒坦,縱然腳下鋪滿了便士,而他的眼裏卻只有月亮。我爲斯特里克蘭歡呼!對於故事中主人公拋棄妻子的行爲,我沒有太多想法,甚至能寬容,但對他能有勇氣活出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卻表示無限敬佩。夢想與信仰,從我們呱呱落地起,就與我們相隨,本是靈魂一部分,但在俗世不斷浸染中被磨滅。斯特里克蘭,在他活到四十歲,渾身已沾染了俗氣時,能毫不回頭,拋棄一切,內心的堅毅已徹底的震撼了我。

拉近點,我想起中國第一位女艦長韋曉慧,35歲前她是華爲企業的一名高管,有非常優秀業績,拿着可觀的年薪,有着令大家都羨慕的社會地位;35歲後,她卻棄筆從戎,成爲一名軍人,39歲時,更成爲中國海軍第一位女副艦長。我時常在想,當她拋棄原來優越生活,決定追尋夢想,成爲一名軍人時,她的內心要經歷多少次博弈,有多少個久久不能入眠夜晚,多少次幻想自己人生道路選擇的.後果。她所受到的挑戰與壓力並不比斯特里克蘭少。但是她做到了,前半生和後半生,她過了兩種截然不同生活,以勇氣和智慧,活出人生中的高度和寬度。

不知道,大家有感覺不?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業餘愛好,孜孜不倦,從不懈怠,比工作更有趣!寫作,做木工,剪紙,唱歌,或是遊戲業餘玩家,或是電影發燒友。

曾幾何時,這些業餘愛好在我們還是孩童或者青少年時,是我們夢想和信仰。就如我,也曾想過成爲一名舞蹈演員,但在生活道路上,我卻離夢想越來越遠。當我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活口的工作,有了安逸與舒坦,我們便有了更多借口告訴自己,要甘於現狀,要把過去幼稚想法好好的藏起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鐵口,同一趟列車,同一個表情,同一種匆忙,我們生命就這樣,被偷偷的擷取,靜靜的,甚至都忘記時間存在。皺紋悄悄爬到臉龐,我們從別人口中的孩子,變成孩子口中的阿姨甚至奶奶!我們的生命,真實的來過人間,但卻從來沒有感到過燦爛。我們還沒有告訴世界,我來了!世界卻讓我離開了!

讀了《月亮與六便士》,我的心底產生了一絲勇氣和希望,縱然,我們缺乏足夠勇氣,做翻轉。但至少在彎腰撿便士時,努力擡擡頭,看看天上的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9

不久前便拜讀了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記憶深刻的是書中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追尋藝術夢想的道路上,表現出對人情與人性的摒棄和過分自私的態度。也總是想起裏面的一句話“只有詩人同聖徒才能堅信,在瀝青路面上辛勤澆水會培植出百合花來。”

斯特里克蘭德生活過三個地點: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塔希提島,也在這三個地方分別經歷了三個女人:妻子艾米、朋友的妻子布蘭妮、土著少女艾塔。

倫敦,土生土長生活了四十幾年。有一份在證券公司穩定且收入不錯的工作,一雙聰慧乖巧的兒女,妻子艾米賢惠且知書達理。留下一張紙隻字片語,就輕而易舉抹掉了前面走過的人生軌跡。

巴黎,憑着對繪畫的一腔執念,沉迷於夢想一發不可收拾。過着窮困潦倒的生活,變得不近人情,一切與己無關。病重時得到了朋友妻子布蘭妮的悉心照顧,惱恨的是憑着自己無所謂心理下毀掉了朋友的生活甚至布蘭妮的生命。他還能攤攤手說,這與我有什麼關係呢?不堪一擊的.生活,以及被生活壓迫下人性的醜陋。夢想又是什麼呢?

之後經過馬賽到達塔希提島,這是他靈魂出竅之後得到昇華的地方,在這裏他與心中的夢想毫無阻隔。有着一個默默守護他,忠誠於他夢想,叫做艾塔的土著少女。即便是他快到生命終點,也無損他繪畫才能的發揮。夢想可以實現,但原來如此艱辛!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心緒一直久久不能平。這樣的男人不是典型的渣男嗎?他的出走,做丈夫做父親的責任去了哪裏?搶走朋友之妻,人性的底線在哪裏?這些讓我感到憤怒,任何對夢想的追求都不應該是自私甚至脫離道德的藉口。

文末描述了斯特里克蘭德病死後盛名,把視角又重新拉回到了他結髮妻子與一對兒女身上。她們心裏壓根沒有想過要關心斯特里克蘭德這些年的遭遇,倒是因爲他的盛名,極力標榜曾經的關係,假裝付出和理解。如果沒有盛名,他們是否還願意提起這個曾經丟棄她們的人?如果沒有原諒,何必假裝美好?人性的碰撞果然脆弱,道貌岸然的面具在現實對比下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思至爲什麼思特里克蘭德非要去畫畫呢?文中他說:“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對潦倒的處境、刻薄的蜚語、拮据的生活都能泰然處之,這也許是信念的魅力了吧,引領着純粹的靈魂一路前行。

夢想人人有,在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呢?生活中漸行漸遠,很容易就忘記了初心,很容易就有理由說服自己放下,很容易就把別人的看法築在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壁壘裏……也許這輩子都沒有這麼大的魄力與自己決裂,但生活給予的饋贈本就是獨一無二。做自己想做的,內心真實快樂就好。

月亮很美很孤獨,看上去很近卻那麼遠,要做的就是清醒的活着!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

我常常在想,如何主人公是女性的話,會不會做出相同的選擇?

每個人都想生活,而不僅僅是謀生。

當家庭已沒有了愛情,工作已經看到了盡頭,孩子也已經長大,而剛好內心深處卻隱藏着某一個夢想。

如果是女性,也可能做出相同的選擇,只是先天的生理與心理特徵讓女性避免不了要比男性需要更大的勇氣與付出。不會像男性這樣果斷乾脆無情與理智,正因爲如此,社會上成功人士中,女性總是寥寥無幾。

女性生本柔弱,爲母則強。身邊有許多好友都已陸陸續續地成爲了母親,隨之所有的時間都傾注在了寶寶身上,完全也不可能再有時間花在自己身上。然後是幼兒、小學、中學、高中。似乎到了孩子大學的時候纔有了自己的時間。而那時,發現自己容顏已老,身材變形。早已遺忘了自己曾經的夢想,鬥志全消。

"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裏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

我要極力過好現在的`每一天。瑜伽、攝影與戶外、get新技能。趁着自由與年輕,哪兒有什麼新鮮玩意就去看看去嘗試,不管它有多遠,不管是否有人一起。人一生,心靈會蒙灰。這並不可怕,但須洗滌。你要找到靈魂的清泉,大海的濤花迸濺,風雨的吹拂鞭打,鳥的歡鳴和鮮花怒放,都是藏在清泉中的老師。大自然有自成體系的優美,等待你身心與之共振。

我們所佔的時間寬窄是有定數的。耳聰目明、手腳伶俐的時光,不過幾十載而已。時間如同鮮血,每一滴都鹹且彌足珍貴。當走過的路漸漸漫遠,當雙眸注視過的東西漸漸繁多,當聞過的氣味漸漸五花八門,內心就不由自主地變得寬容起來,接納世界的不同與豐富。也會更加看清生活的本質不盲目,不迷茫。

"從某一種程度來說,我也是一個藝術家。我在自己的身上也深深感受到激勵着他的那種熱望。主人公的手段是繪畫,而我的是生活。"

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美—不會同沙灘上的石頭一樣可以被漫不經心的過路人隨隨便便就能撿起來。美是一種美妙、奇異的東西,藝術家只有經過靈魂的痛苦折磨才能從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來。要想認識它,一個人必須重複藝術家經歷過的一番冒險。他唱給你的是一個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的心裏重新聽一遍,就必須有知識、有敏銳的感覺和想象力。

發現生活的美,當然也需要經受一番靈魂的痛苦折磨。一直在努力的找尋着,追尋自己的內心,平安喜樂。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1

對於我們有且僅有的一次生命,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度過?是“三畝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淡?是“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還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慷慨?……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因爲他要爲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們無法斷定哪一種生活方式是對的,哪一種是錯誤的,更無法用一種生活方式去抨擊另一種生活方式。如果一定要有評判標準的話,那一定是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是清風明月?是兒女情長?亦或功名利祿?可悲的是,我們中的絕大部分,皆爲浮雲遮望眼,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剩下的另一部分則過於貪婪,什麼都想要。唯有一小部分,要麼成爲瘋子,不爲世人所理解,要麼成爲天才,爲世人所頂禮膜拜。

毛姆,不愧爲“最會講故事的作家”。用第一人稱“我”來講述整個故事,和讀者們站在同一條線上,去目睹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拋棄妻子,放棄安穩,顛沛流離,離羣索居,身患惡疾,忘乎所以,追尋夢想的一生。作者就這樣用熱情卻又剋制的語言,寫出了好人的惡和壞人的善,展現了人性的複雜與矛盾。在普世價值中,這個正值中年的男人,爲了所“不齒”的理想,毫無責任感地拋棄妻子,而後又毫無廉恥之心地引誘有夫之婦並致其自殺,依然我行我素,爲了生存,爲了畫畫娶土著女子爲妻。這種種行爲,爲“井然有序”的道德社會所不能容忍,可世人卻爲他的才華所折服,稱其爲“天才”。對於這樣的一個人物,我們無法用簡單的善和惡來進行評判。同時,這也激發了讀者對於人性的思考,對人生的思考。

這部小說貫穿始終的是對“月亮”和“六便士”的悖論。我們是去迴應內心深處的呼喚,勇敢孤獨披荊斬棘地追逐心中的理想,還是選擇現世安穩,小心謹慎地苟且過活?我想每個人都曾在生命的某個瞬間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卻因爲過於殘酷而無法回答,於是乎大部分的.我們選擇用逃避去自我保護,自我安慰道:怎麼樣不是一輩子?我想這就是好的作家所特有的共性。毛姆,讓每一個看過這部作品的人,去重新審視自己: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當然,這本書也並不是一味宣揚爲了理想就可以放棄應有的社會責任,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主人公要自我放逐到塔希提島,因爲只有這個與世隔絕的原始自然之地才能容忍這樣一個“被魔鬼附身般的”天才。可現實太多人,一邊享受這現代社會所帶來的種種便利,一邊卻又奢望着雞犬相聞,採菊東籬下。

要想得到,必須捨去。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擡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2

毛姆這個作者今年突然進入了我的世界,從上一本的《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開始,因爲前面兩本書讀得十分枯燥,所以問若水推薦一本可以一口氣讀下去的書,於是第二本毛姆的書進入眼簾《月亮與六便士》。

剛纔簡單查了一下,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是現實的代表,這個名字倒是起得非常有意思。看書的時候沒有去查這本書的背景,但是一路看下來也知道主人公大概在歷史上可以找到原型,而且多半是個印象派的畫家。我對印象派的畫作知之甚少,也是要通過搜索才知道他是以保羅·高更爲原型創作的這個故事。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他那本書評讓我開了很多竅的原因,我這次突然能夠看得出這本小說了那些起承轉合的戲劇衝突了,毛姆去推進這些衝突的寫作手法也很特別,用一個第三方轉述或者聽說的方式,讓故事的衝突層層遞進。最意外的是主人公最後結束於塔希提,這個地名對於我來說實在有點太過熟悉,從神盾局特工第一季開始就被寇森反覆提及“It’samagicalplace”,然而事實卻完全不同。高更真的葬於這個小島上,毛姆也是在這個小島上游歷之後寫成了這本《月亮與六便士》,以至於我都要開始相信這真的是一個magicalplace了。

我其實很羨慕這種找到人生意義的人,無論是從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還是意外之喜突然找到的。思特里克蘭德可以突然之間拋妻棄子放棄證券行的工作開始顛沛流離的專心做一個畫家,在某種程度上令人羨慕,現實中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這一點?又有多少人終其一生都找不到命中註定的destiny,也許是美劇看得多了,這個頻繁出現的詞總是讓人疑惑,難道真的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destiny?還是這些不過是電視劇或者小說裏的鏡中花水中月?思特里克蘭德有時候也厭惡自己身上的人性那一面,所以纔會在偶爾表現出來以後顯得冷酷無情。也許藝術家們真的要遠離塵世,才能找到那種精神巔峯(瘋)吧。

最近一段時間的`閒散倒是也讓我想問自己這個問題,人生註定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呢?以前總覺得自己有答案的,但是最近幾年反而躊躇猶豫了很多,做市場部的工作我其實心裏並不那麼認同和喜歡,偶爾的成就感也不過是得到誇獎和認可時產生的,大部分的時候都心懷疑慮,事情這樣做真的是對的嗎?人生這麼過真的就可以了?

也許就是不斷困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間,纔是真正的人生?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3

小說一開始,本書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便以銀行工作人員的身份,事業出場。他相貌平平沒有大起大落,日復一日勤勤懇懇地養家餬口,彷彿與其他男子一般默默無聞,不起眼。

然而有一天,這樣的一個“常人”卻突然下定決心,拋棄他的家庭與事業,到巴黎一個陰暗的角落去學畫畫。有人會問,爲何在家裏當畫家不可,思特里克蘭德要放棄身邊的一切呢?這便是主人公與衆不同的強烈性格的體現,當“我”質他人到中年,爲何還要去學畫畫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彷彿他正與自己內心的一種強大的意志作鬥爭,違背它,便渾身難受。這也許能解釋他要把全身心投入到畫畫中而不顧所有的原因。

讀到這,我就想到了東晉時期的.陶淵明先生,他說過:飢凍雖切,違己交病。他內心所向往的是自然田園帶給的寧靜,而不是官場喧囂帶給他的名利。他選擇歸隱,不是矯揉造作的表現,而是出於對精神世界自由的追求。

思特里克蘭德先生作畫是爲了什麼?難道是爲了成名嗎,從他的話語和表現,完全看出他爲了追求夢想,敢於放棄世間一切名利。難道他期待身邊的人對他的讚揚嗎?不,他對此都不屑一顧。他畫畫純粹是爲了畫畫,即使所有人都一起鄙視他,都無法阻攔他對藝術的熱情,他甚至不求有人欣賞過他的作品。在他的眼裏,沒一個人對畫畫有像他那樣獨到的理解。

本書的書名“月亮與六便士”看似沒有一點關係,其實不然。月亮代表精神世界,而作爲英國貨幣的最小單位,六便士則代表現實世界。對於思特里克蘭德,精神世界自然就是作畫,而其他現實生活中的一切都像六便士一般微不足道。不論在衣食住行,他都不講究舒適,有溫暖柔軟的扶手靠背椅他不做,偏要坐老舊的硬板凳。這是他的刻意而爲而體現自己堅毅刻苦的優良品德嗎,當然不是,一個把旁人的冷嘲熱諷都不當一回事的人是不會幹出這樣令人匪夷所思的事的,他是真心認爲現實生活中自己和他人的舒適是無關緊要的。人世間的感情對他來說則更無足輕重,別人對他的感恩與愛,他一笑而過,甚至用的是嘲笑,對別人在困難時給予他的恩惠,也一句感謝的話語都沒有,好似幫助他是對方的職責,不伸出援助之手對方就會於心不忍。若是有人憎恨討厭他,他就更不在意了。總而言之,別人的感情就像微風吹過他堅如磐石的心上,絲毫打動不了他。唯一能沁入他心房,使他爲之奮鬥的除畫畫外再無他物。

所以,毛姆寫本書的用意真的是讓所有人都應該仰頭看月亮,而不是低頭撿六便士嗎?也許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都能代來快樂。只要遵循自己的內心,不管是選擇擡頭仰望皎潔的月亮,還是爲六便士而奮鬥,都是幸福。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4

因爲讀書會羣裏朋友的推薦,讓我很想去了解一下書中的故事,書的名字也讓人充滿好奇。

書上寫着,“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爲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擡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溫飽的六便士”。其實,當你看完整本書的時候發現,全書好像沒有一處提到六便士,但又時時刻刻在透露着關於“六便士”的問題。

月亮高高在上,虛無縹緲,六便士看似很不起眼,卻很實在,兩者差距很大,但都不可或缺。在生活中,我們埋頭奔波忙碌的同時仍需擡頭仰望月亮,不忘追求夢想,只有這樣生活才更有意義,而大部分人也爲了六便士的生活選擇忙碌着。大多數讀完這本書的人,都會在讀後把感悟上升到理想這樣的高度,如同這本書名背後的含義:六便士是英國價值最低的銀幣,代表現實與卑微,而月亮的皎潔則象徵着理想與崇高,終究是少數人的專利。

想想現實中的大多數人,包括我們自己,常常被俗事纏身,被紛擾侵害,生來就開始忙碌,忙着長大,忙着工作,忙着交友,忙着遇見愛人……到死纔會開始安寧。爲名爲利,爲世俗的眼光,卻很少爲了自己那份熱愛。總是會說有遺憾,總是不滿意自己現有的生活,總是會抱怨身邊人身邊事,但很多人還是選擇隨波逐流,極少人會衝破束縛追逐那份想要。之後,那些少數人成了瘋子。

在那些大多數人眼中,他們是笨蛋,爲了不可實現的假想放棄原本安逸的生活,他們是怪人,走了一條沒有光亮的路。但爲了一番熱愛變成瘋子又有何不可?敢於追求自己的想要有什麼錯?並沒有後悔過,所以才能在死神降臨時是帶着圓滿的心情而閉目。也許有些人生來就與常人不同,他們肩負着神祕使命,他們可以超脫世間一切束縛,有個東西一直在指引他們。其實那是真實的活着。我們該有所包容,因爲這條路對他們來說很艱難,但又知足。反而我羨慕這些人。這纔是真實的活着。試問,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如此率性的活着呢?所以我們很難像主人公那樣對自己的人生是沒有遺憾的。

生活是美好的,也是殘酷的,我們在享受這個世界的`同時,也揹負了這個世界帶給我們的責任,所以在有了六便士的基礎之上,儘量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纔是現實的。爲了心中所愛放棄所有,也許我們還是缺乏勇氣的,更何況像主人公那樣的對繪畫如癡如醉的執着以及過程中需要面對的一系列問題,估計也是我們無法面對的。

一句話,做自己吧!適合的借鑑,不適合的就放下,不必糾結。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5

閱讀就像是一服藥,有些人只會煎藥的步驟,有些人懂得煎藥的技巧,有些人知道這服藥的配方,有些人明白這服藥的功效。藥的味道是苦澀的,有些人甚至在煎藥的過程中便受不了它奇特的味道。

我一般不太刻意地非要選擇哪一類書籍去閱讀,並且我認爲經典名著實在枯燥無味。可自從我將這本耳熟能詳的著作。——《月亮與六便士》真正讀下來時,我對“經典名著”這四個字的看法纔有所轉變。

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一開始,他英俊的面貌一下子吸引了我,讀完了這本《月亮與六便士》,我不禁感慨:這不就是世間少有的“才貌雙全”了嗎?

我們都知道,“月亮”,代表着心中崇高無尚的理想,而“六便士”,指的便是金錢、地位,代表着世俗所重視的東西。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擡頭看見了月亮。”六便士滿地都有,可月亮只有那麼一個。在這本書中,主人公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就是一位爲了心中的那唯一的月亮而放棄了滿地的六便士的人,即使他並沒有經過權衡,心中的月亮成了他的一切追求。

查爾斯·斯特里克蘭,一個普通魁梧的中年人,突然間放棄了體面的工作和溫馨舒適的家庭生活,踏上了艱辛的學畫作畫之路。從此,衣冠楚楚的證券經紀人開始流浪。

他對家人、朋友和一心愛他的情人都非常冷酷,對世俗的一切表現得冷嘲熱諷、傲慢不屑,但他卻對藝術有着一種無法抵抗的追求。

最終,他厭倦了文明世界,來到一座與世隔絕的島嶼,創作出了改寫現代藝術史的不朽之作,臨終前又囑咐妻子將小屋付之一炬。他臨終前是安詳的,正是因爲他追逐到了心中的月亮,他的生命也就充滿了意義。

對於周圍的世界,斯特里克蘭顯得格格不入,他說話時那尖酸刻薄的`語氣時不時在我耳畔響起,着實讓人討厭。可我明白,就是這樣的一種“壞蛋”,卻懂得遵從自己的內心,使大家爲之點贊!

繪畫對於他來說,就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無需任何理由。他對繪畫的追尋是冥冥中的指引,像黑暗隧道中的唯一光束,讓人不得不靠近。

所以,斯特理克蘭選擇了那唯一的光束,唯一的月亮。大多數的我們不像查爾斯·斯特里克蘭那樣,有極大的勇氣拋開原有的一切,不斷追尋自己的夢想,直至成功。

大家都知道,人永遠只能走一條道路。喜歡月亮就放下六便士,專心看月亮;低頭撿着六便士,便捨棄對月亮的幻想,專心來撿便士。畢竟,什麼都想要,往往什麼都得不到。

我認爲:找到自己的愛好,一份自己嚮往的工作,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足夠了,這便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月亮,這和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月亮同樣是崇高而偉大的!

希望大家都能在滿是六便士的路上追尋屬於自己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