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優選]讀《目送》有感13篇

[優選]讀《目送》有感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目送》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選]讀《目送》有感13篇

讀《目送》有感 篇1

有些路 ,只能一個人走

——讀《目送》有感

常常流連於書店,後來發現看書有明顯的階段性,好比這段時間喜歡宿命感強的典範文字那麼就從林語堂到餘華一本接一本,而對於店裏面的排行推薦應該只是一時間的人云亦云吧。

記得幾個月前在書店有對這樣一本書的大篇幅介紹,對於作者我很抱歉的一無所知,直到公司的讀書月開始,非常意外的發現它也在列,相對於其它的傳記勵志,我無奈的選擇了它。

中規中規的散文配美圖,與父母子女的情感貫穿全書,那一段“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平淡中隱藏了波瀾壯闊的情感,輕易的讓我感動到一塌糊塗。

母親的.衰老失智,父親的離世,孩子的獨立遠行以及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踏上時光的不歸路,在充斥着電光火石,快餐般的現代情感中這份愛顯的博大精深,海納百川。

從離家上學直到工作至今,每次離家我都無不排斥的推搡着他們不停往包裏塞着林林總總,即使離車站只有百米距離父母也無不例外的送我直到車絕塵離開並揮手示意,而我則哼哼哈哈的迴應着迅速落座,我知道他們還在身後沒有離開卻不曾回頭,一次都沒有。

在這樣的年紀忙着戀愛,忙着工作,時間越來越緊腳步越來越急,無暇顧及父母的落寞和脆弱,總是在給自己不斷地尋找忽略的理由,非要等到時間輾轉,懂得回頭時,卻只剩驚心動魄的震撼:少年時以爲的無所不能的兩棵大樹,步履原來早已不再矯健,目光在我無數個轉身的瞬間早已變得渾濁,最終他們的背影會拋下我,生死麪前兩茫茫讓我在這孤獨的世界也成爲沒有目光注視的孤獨的背影。

人,得於父母賜之生命,本來就是新的個體開展一段新的旅程,總歸是要自己往前走。他們至多隻能陪着走一段,陪我們渡過初始的跌宕流域,然後便在那渡口,開始無望而甜蜜的目送和等待。子女也須知道,這是回不了頭的單程旅行,所能做的,只有感恩了。

幸運的是現在的我還能很輕易的觸摸到這份來自父母的幸福,珍惜一切,否則當你不再擁有它時,後悔莫及。珍惜流水,它使你成長時刻滋潤你的心扉;珍惜大樹,它使你快樂,讓你在炎熱的夏天有一片綠蔭爲你擋去強烈刺眼的陽光。你在時,我抱你不夠,因爲覺得時間太少,你走了,我的懷裏空了,忽然發現時間毫無用處,我不知道拿那麼多時間有什麼用,也許只有一個用處,就是幫助我向你一天天走近。省發改委物業部 江芳

讀《目送》有感 篇2

“華安揹着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我看着他瘦小的身影消失在門裏。”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每天接送我上學,目送我離開都是一種幸福,她會久久地佇立在那裏,凝望着你,即使你沒有再回頭望她一眼,即使你留給她的只是背影,她也毫不在乎,那是不可替代的愛與牽掛。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不必追。它道出裏多少人的心聲呢?想想自己的父母,是否他們也會有這樣的滋味呢?雖不必追,又能隱忍多少對孩子的牽絆呢?從小到大,經歷了多少次的目送,雖然有些時候會不耐煩,但每一次流露的都是無聲的.愛。

作者對自己孩子的目送,等待着孩子的回頭一瞥“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在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雖然孩子沒有回頭看一眼父母,但他們也不會喊住孩子。所謂父母,就是那些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在這個世上,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沒有人能夠代替的。他們從來不向我們抱怨,也不要求我們回報什麼。見了這麼多人,他們是唯一心甘情願爲我們付出一切的人。所以,當我們在父母的目光下漸行漸遠時,不要忘記迴應他們,哪怕是回頭一瞥,他們也就滿足。

每個親人給予我們的愛,我們只能享受這一次,雖長久,卻也短暫。錯過就是錯過,不再擁有,懂得每個親人對我們的付出,不要等到失去時才追悔莫及。

讀《目送》有感 篇3

想看《目送》有很久了,一天在圖書館發現這本書時,我像個孩子一樣,十分開心。

後來,才發現,龍應臺有三本書作爲一個系列,目送是其中一本,但我不知情,把最後出版的《目送》讀了。假若我按順序來讀,會不會有另一番感悟呢?

不得不說的是龍應臺的文字有種給人清新的感覺,隨着閱讀的深入,她的文字彷彿變成了一個個動人的'音符,把親情和對歲月的思考編成了一首曲子,若上了年紀或有一定生活感悟的人,一定會有種悲從中來的感覺。

可能我的年紀尚小,對很多事情的瞭解不透徹,對親人的離世沒有痛苦的感覺(除了外公的離世),但當龍應臺寫到父親漸漸老去和父親安靜地離世時,我想到了媽媽,媽媽對此一定會是痛苦的,我的心也有所體會。更多的是,我設想了幾十年後,當我看到自己的父親漸漸衰老時,我會有種無力感,因爲我沒有能力扭轉生死。小時候,我對死很恐懼,所以常常幻想自己能夠長生不死,或科學可以進步到每個人都不死。但隨着自己年齡的增長,經歷了外公的去世,我卻發現現實是那麼地蒼白無力!

龍應臺的文字,除了感動外,還有警醒,他提醒我們:不要想得太遲,不要明得太遲,不要愛的太遲。

因爲這些都會走得很快。

讀《目送》有感 篇4

9月是開學季,爲了第一天的幼兒園開學,用半年的時間親子陪讀繪本,不成熟的媽媽與稚嫩的女兒總是在繪本故事中憧憬這一天的到來。9月1日那天我們開開心心地走到門口,一路說笑,我以爲這一切就這麼順利。當老師真正從手裏接過孩子牽着她走進學校,我望着她的背影,掛在臉上的是微笑,涌上心來的酸楚。

我總安慰自己:父女母子之間的緣分,是將你和她手上繫了一根線,她的漸行漸遠不能拉動你,卻有了一絲痛楚,是牽掛,是回憶,是人生的意義。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得,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一個人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記憶最深處總有這麼熟悉的一幕,每次回姥姥家,臨別的時候總會看見姥姥一臉不捨的神情,那時的我總覺得姥姥從屋裏送到門外又送到路口好麻煩。內心會想,過段時間我就會回來,送這麼遠幹什麼。如今慢慢地明白深愛你的人會爲你留戀,爲你掛牽,爲你等待,就算我千萬次的回頭,姥姥還會一直目送着我離開,哪怕我已經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

當我們漸漸長大,做兒女我們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裏,讓他們的眼睛多落點在我們的臉龐上,而不是含淚看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我們也要知道,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有些路,只能一人走,我們給孩子的'只是些精神上安慰與支持,讓他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因爲有些事,只能一人過。有些關,只能一人過。

《目送》中經典: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見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讀《目送》有感 篇5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寫盡了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這是臺灣作家龍應臺對生活的記錄。在她的文字中,時而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時而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亡有大歡喜,因爲我藉此知道它曾存活。”這是她對死亡獨特的見解,面對不可抗拒的輪迴,她選擇了從容面對。

這是人們無法做到的釋然。在生與死的交替間,我們既然沒有選擇的權利,爲何不欣然接受這一切突如其來的驚與喜。你不必訝異,她只是看透了人生。“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都說家是溫暖的港灣,但當這裏少了以往的喧鬧,或許安靜,又或許寂寞。那孤寂在空氣中凝聚,一點一點朝自己靠近,那種情景,連空氣都陌生了。我們都不珍惜有家的溫暖,當家殘缺時,一切都變成了回憶,一切都失去了色彩。

讀到這裏,左手邊的心房不禁顫抖了一下,它提醒了我,也教會我珍惜,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現今的人們都在追尋幸福,可那模糊地詞彙你是否真的`知道到那裏尋找。貪婪的'人類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越多,在追尋的路上,你們不斷卸掉身上沉重的負擔。只有失敗的那一刻愚蠢的路人才會發現原來早已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幸福。幸福其實很簡單,不需要你追尋,只需要你珍惜。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讀《目送》有感 篇6

我閱讀了一些很好的著作,龍應臺的《目送》就是其中之一。

龍應臺在《目送》中表達了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書中,龍應臺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還寫出了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邁母親如帶着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龍應臺娓娓道來。

我想人生也就是這樣,要面對至親的離別,要直擊死亡。也會迎來嬰兒的誕生,感受生命的奇妙。我們年少時,往往聽不進父母的話,而父母永遠不厭其煩的說:出門要小心,飯要吃飽。日復一日目送你出門,希望你好好的活着,而總有你會成爲那個目送的人。這就是傳統中國文化中最感人的地方――親情。父母給孩子的是賤賤的愛,不求等價得到回報,不求兒女能銘記在心裏,源源不斷無條件的付出,因爲他是你的孩子。

讀《目送》有感 篇7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是爲一本情感性的文集。書中,龍應臺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邁母親如帶着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龍應臺娓娓道來。正如作者所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應該是大多數人讀《目送》第一眼看到的文字吧,我反覆讀着這段話,覺得它彷彿受了很大的委屈一般。

《目送》這本書充滿了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書中龍應臺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還寫出了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邁母親如帶着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龍應臺娓娓道來。《目送》一篇置於書首,寫了生命中兩件"小事":兒子十六歲到美國當交換學生,在機場,她看着兒子通過護照檢查、進入海關,背影倏地消失,沒有回頭;多年後,她父親在醫院的最後時光,她又看着輪椅上被護士推回房的父親背影。遺憾和動情的表述撥動着讀者的心,也提醒着我們開始理解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小的時候媽媽對於我就像解救世界的超人一樣無所不能,好像任何事情到了她那裏都可以笑着解決,一切都是元氣十足的、都是光明磊落的,這是她給我的最好的東西,成爲一個容易快樂願意去諒解的人。有的時候媽媽也很嚴厲,用過的東西不放回原處、做事沒有條理、行爲舉止不得體、不懂禮貌等等等等,都會被她皺眉頭,但是正是這些不計其數緊鎖的眉頭教會了我很多重要的東西。

當我要去上學的時候膽子還太小,根本不敢一個人待在一羣陌生吵鬧的小孩裏,那時候媽媽就是我抱住不願撒手的大腿,送我去學校,陪我在小學生的教室裏連坐了好幾天。後來只盼着下雨的日子看着你給我送傘來。後來,你看着我騎着自行車去上初中、高中。再後來,你看着我提着行李一個人坐火車去離家很遠的地方。看我越來越獨立越來越堅強,你很欣慰。

6歲的時候跟小朋友們出去玩,後來就把自己走丟了,當媽媽花了大半天時間找到我的時候,我記住的是一個散了頭髮、哭花了臉、鞋子拎在手上、滿臉都是發瘋般焦急的媽媽。去年《親愛的》上映的時候,我在電影院裏哭得稀里嘩啦,心裏想的是一定要帶媽媽去看一遍。

長大後我離開家鄉,一年中只有一兩次機會能見到媽媽,我們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每次重聚都能明顯覺察時間在媽媽身上留下的印記。你開始有了明顯的皺紋和討厭的白頭髮,我看你越來越老去,卻無能爲力。只能把一些很小的`事情故意交給你做,讓你感受我對你的依賴,仍然像小時候那麼多。

今天送媽媽去火車站,看着媽媽一步三回頭地進站,她還沒走出我的視線我就開始想念她。人潮洶涌的北京站,覺得自己特別的孤單…以前你也是這麼看着我離開家的吧,媽媽。

想起小時候每次寫《我的媽媽》,開篇總是一成不變的、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我有一個媽媽,她很愛我".

無論你是什麼人,懦弱自戀瘋狂失意;無論你做着什麼工作,白領藍領灰領,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你相信自己,熱情的用心的真誠的活着,那就是成功的;不論你在人生的岔路口怎樣選擇,真實的面對自己、面對現實,跟隨心的腳步,心之所向,那就是你的人生,那就是你的存在。

真巧啊,媽媽,我也愛你。

讀《目送》有感 篇8

這個暑假,我讀了龍應臺的《目送》。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讀完這本書,我感受頗深尤其是《目送》《母親節》這兩篇文章,讀完後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些話出自《目送》,讀來既令人心酸又無奈。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逐漸長大了,也慢慢獨立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張,那個向媽媽撒嬌,動不動就問爲什麼的身影已逐漸遠去,換來的是獨自尋找答案,一個人作出抉擇的背影。其實我覺得,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我們承受父母不捨和不放心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着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在《母親節》中,龍應臺寫到“在他們廣闊的、全球覆蓋的交友網絡裏,‘母親’是被他們歸入垃圾或‘資源回收筒’那個類別裏去的。”更有安德烈發了一篇“與母親的經典對話”作爲母親節的禮物送給自己的媽媽。看完後,我深深地責備安德烈,怎麼可以這樣傷母親的心,但同時,我也反思。自己有時也對母親的關心和嘮叨產生厭倦,雖嘴上不說,但心裏還是有點討厭,覺得怎麼老是說一樣的'話,重複又重複。也會有跟安德烈一樣的心理,但事後想一想,這是爲我們好啊!

14歲的我讀這本書或許還不能真正領悟、體會,但我知道,我總會經歷的,隨着我一次次的蛻變和成長,我會慢慢理解父母的不易和親人的目送。

讀《目送》有感 篇9

初讀《目送》,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心靈觸動,僅僅是有種不明所以的緩緩升起的想讓人嘆氣的憂傷。正如序中所說的“看見”,我也只是看見了她的憂傷,只可惜啊,這憂傷,僅僅在我的心外。

我想這大概是因爲我還正值年少吧,路並沒有走多久,也沒有走多長,一開始同行的人大多都還在身邊,那些不小心走失的親愛的人,都已經在我不懂珍惜的時間中漸漸忘卻,所以無法理解作者對於“舍”、對於“傷逝”的.落寞。

我曾經是多麼相信我擁有這世上的每一個永恆美麗的瞬間啊,可現在已經離別將至,我不得不對那個自己說再見了。而我曾經多麼相信我們一直能到永遠啊,可沒想到,竟連一瞬也沒有。

面對緊閉的門與空蕩的街,我從不曾感到過,或是說沒有意識到過,已經有人與我漸行漸遠了。但現在回想起來發現也有一些永不再見的人仍在我心中停留,他們的音容笑貌都還在記憶中,但記憶卻是一條光線明滅的長廊,最初歡聲笑語,最終形影寂寂,如此反覆,他們也僅僅存在於我的記憶之中。耳邊響起悲壯深刻的音樂,我才知道那是在暗示我我們已經離別很久了,他們留給我真實的東西只會是一個蕭索空寂的背影,或許,就連一個背影也沒有。

在這突兀的當下,我終於想起了他們對我說的最後一句——“不必追”。於是,終於開始了不曾明白過的失聲痛哭。

哭聲漸歇的日子裏,我漸漸意識到,沒有什麼是不可替代。而所謂的父女母子朋友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合上書本,在這哭聲漸歇的日子裏,我看見了另一面的我自己。

讀《目送》有感 篇10

中學讀朱自清的《背影》並沒有什麼太深的感受,可能是那時年紀太小,也可能和朱自清生活的時代隔的太遠,總之,朱對父親的那種感情,在當時的我的心中沒有產生太大的共鳴。

可《目送》不同,因爲80後的我們開始準備成家立業,準備擔起責任,父母能爲我們做的漸漸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開始思考怎麼讓他們安度晚年。所以,讀她的故事彷彿可以看到10年後的.自己。

龍應臺,從她的文字中感受到這是個堅強的女人。精通英法德多國語言,在政壇中叱詫,可光鮮的背後她也是個普通人,爲人子,爲人母。面對中風最後離她而去的父親,面對老年癡呆的母親,面對在法國的孩子,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這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辛酸和溫情。

當把整本書都讀完,回頭纔開始明白《目送》這個名字的意義。一家人的悲歡離合就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目送。小時候,總是父母目送我們離開,那種目光出現在學校校門口前,出現火車月臺上,出現在機場安檢口,我們總是高高興興地離開了,他們不能挽留,只希望自己的目光能在孩子的背影上多停留一秒。

現在,當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了,才發現父母正在漸漸走遠,在我們的生命中。

想帶着她看電影,電影院裏的只有武打,恐怖,懸疑,充斥着荒唐的喜劇,適合老年人的柔和的電影少的可憐;勸她買幾件新衣服,她說沒有合適的,我不相信,拉着她走進百貨商店,琳琅滿目的服裝,淑女裝,男士專櫃,兒童天地,唯獨沒有老年人。“老”,意味着不被關注,從人們的心中消失。

想爲他們做很多事情,想留他們在身邊,可每次回家看到他們變白的頭髮;看到忙碌的廚房裏少了以前利落的身影,多了一些凌亂;看到手上的老年斑,心裏就是一陣陣酸楚。歲月正清楚地告訴你,他們在離你遠去,而你無能爲力,唯有目送。這種折磨,是一種痛。

讀《目送》有感 篇11

生活的意義在於美好,在於嚮往目標的力量。應當使征途的每一瞬間都具有崇高的目的。蘇聯高爾基偉人的生平昭示我們,我們也能使自己的生命令人崇敬;當我們告別人生的時候,在時間的沙灘上留下自己的腳印。——郎賈羅

最近,我讀了《目送》,它的作者龍應臺說過,自己第一次做母親,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找到教育孩子的各種有效方法,也許生活纔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門課程。

《注視》告訴她死亡是什麼,原來死亡離她那麼近,學會面對死亡,也是最大的一課,千萬縷感情從這一刻,一起迸發出來,想擁抱,想流淚,想觸摸,相愛……想留戀,生命卻又在不經意間流逝。死亡,是一個社會的暗語嗎?因爲經歷了死亡,所以可以一言不發就明白了一切的一切嗎?

其實死亡並不恐怖,正確對待死亡,是生活告訴我們的。

“我不是要你做給我吃。你還不明白嗎?我是要你學會以後做給自己吃。”母親,一切都是爲了孩子,當他們長大,或許依舊聽你的,但是他們也要你愛護自己,並不是把所有的關愛都給孩子們,愛人更要愛己,你既然不會愛自己,怎會愛別人呢?兒子的一言一語,全部刻在她的心裏。

兒子安德烈是她筆下的穿梭人物,他給她的母親節禮物,是一封電郵,寫了母親對兒子的經典語段,或許這也是對母親的愛吧。

生活,是每個人必學的一節課程,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課程,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在裏面慢慢醞釀,生活會告訴你正確的,也會該訴你不正確的,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去學生活這門課程,或許你會學會很多重要、基本的生活知識。

生活賦予我們的是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

讀《目送》有感 篇12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目送》。

作者是臺灣作家龍應臺,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她兒子華安對作者從依靠到冷落,寫母親的蒼老,父親的病逝。我邊讀,邊細細品味着文字,文字沒有華麗的包裝,卻很真實。用像涓涓細流般浸透讀者的心,細膩的筆調道出了每個家庭都會上演的故事。

孩子在小時候對父母百般依賴,父母也對孩子寵愛有佳。但長大後,就獨立了,勉強接受母親的深情。而作爲母親,這個時候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母親在目送孩子時,也是在經歷漫長的等候,等候孩子回頭看自己一眼,等孩子說一聲再見。但孩子永遠有自己做不完的'事情,玩,上學,交朋友……他們覺得跟母親告別就是浪費時間,母親卻還一直等待着,盼望着他的回頭一瞥。可是,沒有用。

就像文中說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而在生活中呢?母親在默默之中爲我們做了很多。而我好像一直在跟她作對。

比如在數學這個問題上,我對數學一竅不通,而媽媽非要讓我學好它,說自己當年數學學的好之類的,爲此,我們經常在晚上吵架,原因就是她講的題我聽不懂,就這樣一晚晚把媽媽的髮絲催白了。

看了這本書,我深深感到,我們在一天天長大,成熟之中,父母也在一天天蒼老,父母總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也許我們現在沒有什麼感覺。

我在腦子裏想:不要等花枯黃了再去澆水,不要等湖乾涸了才懂得水的珍貴,不要等父母躺在病牀上才知道孝敬。

我要開始孝敬父母了,現在——還不晚。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也慢慢意識到我的成長,意味着與父母不可抗拒的分離。對於女孩子來說,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好好保護自己。不讓父母擔心。

我們與父母有緣分,世上家庭這麼多,爲什麼我降生在這個家裏?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緣分。仔細想想,上學放學……我們每天都在經歷目送。目送的喜,目送的悲,都是喚醒成長不可缺失的部分。我每天經歷目送,又在目送中成長。對於我《目送》和目送都彌足珍貴。

讀《目送》有感 篇13

這本書是在18年的10月份買的,同時買的還有《追風箏的人》,《追風箏的人》買回來的一個月之內就已經讀完了,這本書一直拖到19年纔開始看,讀完大概用了兩週的時間。至於當時擱置的`原因,可能當時對小說更感興趣,可能當時不喜歡這種裏面帶有插圖的書,也可能當時《追風箏的人》看完之後太令人難受......總之就是一直拖到了19年4月份纔開始,至於開始的原因,可能是受到了身邊朋友的影響吧。

可能跟讀書時的環境以及自己的讀書時的狀態有關,有些地方可能就是走馬觀花的過了,年紀大了,讀完記住的東西很少,今天決定寫讀後感,發現竟然沒有太多能寫出來的內容,只能挑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寫了。

整本書是由一篇一篇的故事構成的,這一點我很喜歡,讀起來不會覺得太累,很快就結束一個故事,當然這也可能是我什麼都沒有記住的原因。作者在書中寫到了父親逝世,母親老去,兒子成長,兄弟重逢和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寫的大多是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也正是這些小事讓人感動。從作者目送兒子上學寫到目送兒子長到十七歲,開始嫌自己的母親像個沒見過世面小孩,也從父親目送自己上學寫到自己目送父親永遠的離開。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滿山遍野茶樹開花,這一部分主要寫作者關於自己父親逝世和母親年老的一些感受,感覺這一部分是全書中最令人感動的地方,也是目送的最後“一程”了吧,每一小節都是以電話通話的方式開頭的,從作者與父親母親相處的點點滴滴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於父親離去的不捨和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