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資治通鑑讀後感

資治通鑑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資治通鑑讀後感1

歷史上有一位大臣名叫司馬光,他遵照宋英宗的命令,用十九年時間編寫了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其內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後周顯德六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並朝代分爲十六紀,內容涵蓋了政治、軍事、民族等等。不管是在史學史上還是文學史上,它都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資治通鑑讀後感

閱讀完這部偉大的史書,讓我最記憶猶新的是“安史之亂”:開元后期,唐玄宗整天過着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朝廷是奸臣當道,上層的內部矛盾鬥爭也很激烈。李林甫屍骨未寒,楊國忠就誣告他與人謀反,因而剝奪了其官爵,清洗了其黨羽。楊國忠與安祿山也勢若水火,他奏請哥舒翰爲河兩節度使,以與安祿山相抗衡。均田制己破壞,官僚、商人大地主的勢力進一步發展,土地兼併嚴重,安祿山得到皇上皇后的寵愛後,由於害怕楊國忠對自己不利,於是拉起造反的大旗,以“討楊國忠”爲名,起兵反唐。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哀的一個轉折點,它不僅結束了盛唐的神話,讓中華民族由開放轉向保守,還使唐朝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如果我是唐玄宗,絕不會因爲安定富饒就縱情享樂,給了奸臣和小人可趁之機。但是,安祿山的反叛也很失敗,和他一起反唐的史思明竟投降了唐軍,雖然史思明最後回來了,但是安祿山還是被自己兒子殺了,起義終究難逃失敗的命運。不過,唐朝要是不滅亡,那麼今天說不定就會換個樣子呢!

通過“安史之亂”,我想起了宋朝的岳飛和三國時期的趙雲。岳飛不顧生死,在前線英勇抗擊金軍,但是卻因朝廷奸臣當道,失去了收復中原的最好時機,他明知回去後定難逃一劫,卻還是回到了朝廷忠於君王的命令,最後岳飛死在了秦檜的手裏。而趙雲在一場混戰中和劉備等人走散了,他走出陣後又殺回陣中,從曹軍的層層包圍之下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救出了劉備的老婆和兒子。與趙雲、岳飛這種臣子對君主的忠心耿耿相比,安祿山爲了不死於楊國忠之手而反叛的行爲,簡直豬狗不如。我想:也許很多人都認爲安祿山起兵反唐是爲了當皇帝的利益,因爲他反叛後自立爲大燕皇帝,建立燕國。但其實不然,剛開始奸臣楊國忠想殺死安祿山,導致安祿山反叛,在反叛的過程中,安祿山開始爲利益所誘惑,纔會在洛陽稱帝。如果沒有奸臣當道,也許安祿山也不會反叛吧!

一部偉大的史書,不僅能記載過去,還能像一面明鏡一樣,讓人們從中學到好品質,捨棄壞習慣,可真是不同凡響!

資治通鑑讀後感2

《資治通鑑》是一本編年體史書,說的是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通過對這本的閱讀,我瞭解到了很多關於歷史朝代更替的故事。正所謂,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通過對歷史的分析思考,個人得出一些關於歷史朝代更替,制度更替的結論。我認爲,分析歷史,不應該存在個人英雄主義,社會歷史是人民羣衆決定的,這是一個完全正確的結論。爲什麼呢?因爲歷史發展具有其必然性,從各件事情的根本去分析,就可以知道,這件事情爲什麼必然發生。當然,歷史上發生的故事是由各種必然和偶然拼湊起來的。必然的是生產力的提高,經濟的發展,以及隨着生產力經濟發展而需要不斷完善的制度。這些事情是必定發生的。好像,爲什麼遠中國會由原始母系社會的公天下變成夏朝的家天下呢?答案不是大禹多麼強悍,多麼能幹,就算沒有大禹,家天下一樣會在那時的中華大地上發展,因爲此時的生產技術已遠遠超過三皇五帝的時代,因爲人對利益最大化的本能性追求,生產力急需發展,急需提高,那就必須成立一個政權,結束各自爲政,自給自足的年代,利用這個政權的強制性,組織人們一起合作勞動,一起建設社會各個方面,豐富人們的物質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素質。可以說,那時的人們需要一個家天下的政權,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家族政權去通知他們,組織他們一起創造價值,發展社會。所以,家天下在此時是必然發生的,誰也阻止不了,包括大禹本人。那麼爲什麼這個王朝是姓夏的了,那就是歷史的偶然性了。假如當年大禹夭折了,就是說沒有大禹這個人了,就肯定會有另外一個人,做着跟大禹一樣的事,最後建立家天下政權,而這個政權有可能就不姓夏。這就是偶然性。

我們再拿大家熟悉的秦始皇分析一下。我們說,爲什麼秦始皇能一三六合,建立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呢?是不是真的就因爲秦始皇這個人雄才大略,或者說是因爲秦國有像李斯,白起,蒙恬這樣能幹的政治家,軍事家呢?通過分析,很容易就得出了否定的答案。那正確的答案是什麼了,就是,當時,秦與關東六國不同,它的變法比較徹底,政治上已基本建立起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廢除了領主制的農奴制度,建立了土地私有制,獎勵耕織,促進了生產。就是說,秦國當時的生產技術要比六國高,生產力要比六國強,經濟實力遠超六國,秦國百姓的生活質量要比六國百姓高。之前已經說過,追求高質量生活,追求更好的享受,那時人類的本能,當時的人們也不例外,他們渴望能有更好的生活質量,渴望生活在能帶給他們這種好生活的制度下,這樣的社會下,這樣的統治下,所以他們那時更願意接受秦國的統治,所以秦國的統一是必然的,這就是所謂的人民羣衆決定社會歷史。至於秦國暴政,那是秦統一後的事情,由於秦的強制過頭了,在他們統一全國後,他們的統治,他們的制度,很快就變得不太合適當時的人民羣衆了,所以秦也很快滅了。可以說,沒有秦始皇,沒有李斯等人,秦掃六和的事情一樣發生。拿秦趙長平之戰爲例,人們習慣把責任歸到趙括的紙上談兵上,歸到趙王選將不當上,把功勞歸到白起用兵如神上。其實,就算趙王不以趙括爲將,秦國也沒有白起這號人物,戰爭的勝利一樣屬於秦國,因爲戰爭歸根結底是經濟實力的比拼,就算兩軍不交戰,晾在那,那麼需要消耗糧草啊,那麼秦國生產力這麼高,糧食儲備遠遠高於趙國,那麼就晾在那,最後贏的還是秦國。所以說,這就是歷史的必然性。至於,趙國以這樣的方式輸掉戰爭,秦國領軍的叫白起,趙國領軍的叫趙括,這些等等,就是歷史的偶然性了。

我們還可以拿大家最感興趣的三國,來分析一下。那爲什麼會有三國呢?《三國演義》序就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爲什麼呢?是因爲魏晉南北朝這個士族地主階級做統治階級的時代我們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就是由貴族轉化爲庶族的時候要經過士族這個中間環節,因爲士族他是一半象貴族,一半象庶族,爲什麼說他象庶族呢?因爲他歸根結底是平民,他不是貴族,這個象庶族。爲什麼說象貴族呢?因爲他實際上世襲和壟斷了仕途,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啊,魏晉南北朝這個歷史階段的出現是必然的,何況到了東漢末年,士族地主階級已經壟斷了仕途,這就是佔領了上層建築,已經控制了輿論,這就是掌握了意識形態,已經成爲了豪強,這就是把握了經濟基礎,這個階級遲早要登上歷史舞臺,但是三國插進來了,三國是什麼?我們前面講過了,魏、蜀、吳三家建立的都是非士族政權,這我們前面已經交待過了,所以三國是插曲中的插曲。至於,那些什麼諸葛亮,關雲長,曹孟德,孫仲謀,司馬仲達的風雲人物的`出現,和他們的某些故事,就是偶然性了。如果沒有關雲長,那麼就或者會有一個長雲關,幹着跟關雲長差不多的事。但是由於他畢竟不是關雲長,兩人或者性格不同,那麼換成長雲關,可能就在華容道口砍死了曹操。那麼曹操那時死了,代不代表劉備或者孫權就能馬上滅魏了,那肯定是不能的。因爲當時的社會就應該這麼分着,還沒到合的時候。具體來說就是,魏國那時的實力是客觀實在的,這種客觀實在不受曹操個人是否存在而影響,曹操已經死了,曹丕就提前登上舞臺,拿着魏國已有的客觀實在,跟孫劉繼續抗衡,其它以後的故事,也會類似地發生,只不過主角換成曹丕而已。這就是歷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結合,就是這種結合,構成了中國五千多年來這麼精彩斑斕的故事。

所以,通過讀歷史,我們除了增加了個人歷史知識的儲備,我們還要學會思考,學會通過對事件的分析,得出關於社會如何發展,爲什麼會這樣發展的結論。所以,讀歷史,提高了我們對社會事件的分析能力,讓我們更清楚地看清社會發展的形勢與方向,有助於我們把握時代的脈搏,獲得巨大的成功。這就是唐太宗說的,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

資治通鑑讀後感3

讀史明理的確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而古籍中《資治通鑑》是其中的佼佼者。自宋司馬光完成這一力作後多少代儲君被要求必讀《資質通鑑故事》。直到今天,這本書還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教會我們信義,智慧,勇敢,執着等道理。

在這裏,我就挑我感觸最深的一篇說說。漢武帝時期,霍去病少年得志,封侯拜將。是大漢王朝的驃騎將軍,立有赫赫戰功,擅長殺敵更是一馬當先。但是他卻不是一個能體會士兵疾苦的富家公子出身。每次打仗,專門爲他準備的後備物資就有幾大車,往往打完戰了物資還有餘。但是,普通士兵卻可能飢寒交迫。反觀同時期的李廣將軍,人人都知道他的赫赫戰功,匈奴更是對他畏懼有加。但是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李廣對下屬的愛護和體諒。就是這種真正融入羣衆的上級才獲得了真正的擁戴和信服。雖然由於種種原因李廣一直無法封侯,但是,在很多人的心裏,李廣更像一位偉大的將軍。而霍去病則自能成之有勇有謀,得天獨厚。李廣的仁義,李光的謀略,李廣的膽識,李廣的能力造就了這位流芳百世的將軍。我們如果將來成爲一名領導,不僅僅要有能力,還要懂得與下屬之間相處的藝術。合作,協助,共贏,相互體諒都是我們有學習的。

小至一個人,大至一個國家,《資治通鑑故事》裏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典型,大家有時間都來讀一讀,從中瞭解我國的歷史,從歷史中學到做人乃至治國的道理。

資治通鑑讀後感4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的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爲綱,事件爲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26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司馬光從幼年時期就好史學,爲官後,將戰國和秦代的史事編寫成八卷,進給宋英宗,很受英宗讚賞,命他繼續編撰。爲此特設一個史局,由他自己選用助手,他選定了劉恕、範祖禹和劉攽作爲主要助手。當時北宋的局勢比較穩定,收藏的書籍很多,他們可以任意參考。

《資治通鑑》中唐朝中後期的歷史很詳盡,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個大帝國怎樣慢慢地變成了分崩離析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從代宗的放任開始,到唐德宗的無奈,有憲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喚。即使宰相有像陸贄、李德裕,也只能振作一時,而不能改變歷史變遷的常態。

在割據勢力強盛時,不得不緩緩而動。唐德宗開始武力削藩,導致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等人叛亂。後來轉變態度,對藩鎮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壯志,圖強復興,實施革新。但一遇挫折,這些措施便消失殆盡。所以子曰:“三年無改父之道,可謂孝矣。”爲政也是這樣,一開始不熟悉情況,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措施纔能有所興。

這是一部可以媲美《史記》的史學鴻著。千百年來,多少帝王賢臣、鴻儒大家都頻頻爲其作注,足見其在史學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家都來看看吧!

資治通鑑讀後感5

歷史虛無主義卻是絕對不可取的。要求史書所載百分之百真實可靠,本來就是不現實的要求。畢竟,史家們正努力地還歷史以本來面貌,雖然這是一個也許永遠無法達到的目標。但我相信,史家們所記載的內容,還是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復誰知?畢竟周公有過大權獨攬的經歷,畢竟王莽有過禮賢下士的表現,這是誰也抹煞不了的。至於如果當初他們真的身便死了,那不是還有蓋棺論定一說嗎?

以史爲鑑並不因史書內容有杜撰部分而失去意義就連完全杜撰的小說尚且有不可估量的借鑑意義,何況史實遠遠多於杜撰的史書呢?

和其他所有史書一樣,《資治通鑑》也滲進了許多神話、傳說以及作者想當然地杜撰的內容,但這並無損於它的偉大。讀到嚼碎張巡齒這一段時,沒必要深究他的牙齒究竟是怎麼碎的,他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卻深深刻印在我們的腦海。讀到將士們箭盡糧絕,張巡把自己的小妾給將士們分食了的時候,於殘忍、冷酷、血腥的感覺之外,也無法不油然而生對張巡的無限敬意。這樣恨敵入骨、堅忍如狼的張巡,力盡被俘後如果不是大義凜然、慷慨就義,那纔是真正不可想象的怪事!至於他的牙齒究竟是怎麼碎的,恐怕不會有一絲一毫影響到他近乎神一樣不朽的光芒!

推而廣之,史書裏其它不夠真實的細節描寫,並無損於史鑑的意義。史家們在力求真實的同時,難免會留下星星點點的瑕疵。但瑕不掩瑜,絕不可因史書的不完美,就滑向歷史虛無主義的深淵。

資治通鑑讀後感6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的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爲綱,事件爲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26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司馬光從幼年時期就好史學,爲官後,將戰國和秦代的史事編寫成八卷,進給宋英宗,很受英宗讚賞,命他繼續編撰。爲此特設一個史局,由他自己選用助手,他選定了劉恕、範祖禹和劉攽作爲主要助手。當時北宋的局勢比較穩定,政府收藏的書籍很多,他們可以任意參考。

《資治通鑑》中唐朝中後期的歷史很詳盡,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個大帝國怎樣慢慢地變成了分崩離析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從代宗的放任開始,到唐德宗的無奈,有憲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喚。即使宰相有像陸贄、李德裕,也只能振作一時,而不能改變歷史變遷的常態。

在割據勢力強盛時,不得不緩緩而動。唐德宗開始武力削藩,導致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等人叛亂。後來轉變態度,對藩鎮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壯志,圖強復興,實施革新。但一遇挫折,這些措施便消失殆盡。所以子曰:“三年無改父之道,可謂孝矣。”爲政也是這樣,一開始不熟悉情況,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措施纔能有所興。讀柏楊版《白話資治通鑑》有感《資治通鑑》讀後感

資治通鑑讀後感7

今天我看了《資治通鑑》的楚霸王自刎烏江。它講的是劉邦追擊項羽來到固嶺,商定與韓信、彭越匯合,可到日期了,韓信和彭越還沒來,劉邦很着急,最後將韓信和彭越封王以後,兩人立即支援,幾面合攻項羽,項羽被打的措手不及,好容易逃到烏江邊了,卻遲遲不渡河,手拿短兵器與劉邦作戰,砍了幾百人,自刎而死,劉項兩家的爭奪也就以劉邦勝利而結束了。

可劉邦爲什麼會勝利呢?以前是項強劉弱,劉邦爲什麼會扭轉戰局呢?我覺得是因爲他會聽從別人的意見,善於招募人才,比如張良、蕭何、韓信等都是他的部下,他還捨得拿錢,當時賞張良就是金百溢,珠二斗,而項羽呢,恰恰相反,他是婦人之道,他看見士兵受傷甚至會流眼淚,可將領有功他又遲遲不肯封賞,所以人們纔會默默離開他,劉邦聽取張良的意見,給韓信封爲大將軍,()項羽卻只是對待他像對待一個小兵一樣,從不聽他的意見。

劉邦年齡也很大,他取得王位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足足比項羽大了二十四歲,他還有長者的風範、沒有殺秦王子嬰。

但是劉邦也有不好的地方,他愛破口大罵,蕭何去追韓信時他回來就對蕭何破口大罵:“那麼多好將領你不去追,便去追一個韓信……”直到蕭何解釋後他才止住。

總之,劉邦是得到王位了,它的優點是大於缺點的,應該留名千史。

資治通鑑讀後感8

有一書,君王宋神宗稱其“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有一書,史學家王鳴盛讚其“此天地間必不可無此書,亦學者不可不讀之書”;有一書,與司馬遷所著《史記》並稱“史家兩司馬”。此書名曰《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爲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然而,真正吸引我的,不是它至上的史學地位,也不是它歷來爲人們所稱頌的名聲,而是它其中紛呈,精彩,曲折的故事,如同一幅活靈活現的歷史畫卷在我面前徐徐展開。

每看完書中的一篇章,心中都會有感待發。其實我認爲,《資治通鑑》本身就是一篇觀後感,以史實爲材料,以朝代爲提綱,縱觀古今,在敘述故事的同時加入了對歷史的看法評判,這也是《資治通鑑》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春秋末期,晉國被稱爲中原霸主,大權旁落於智、韓、趙、魏四家,其中智家勢力最大。然而智家繼任族長智瑤卻是一個心胸狹隘,狂妄自大的人。他公然戲弄韓康子和魏桓子,甚至無故索取三家土地,最終三家分晉,晉國自此滅亡。智家原爲四家中實力最強悍的,但在智瑤昏庸的領導下滅亡,令人嘆惋。而智瑤昏庸的源頭,便是由於他目中無人,不能寬容待人,聽不進勸諫,又得罪了其他三家,以致他們聯手攻打智家。一個驕傲自大的人,終會在他的自大中自取滅亡。不能因爲眼前的一時得意而忘乎所以,肆意妄爲,應該時刻懂得謙虛,謹慎。與此同時,也應當多與有才幹,有品德的人結交,不嫉賢妒能,還要虛心接受他人正確的意見。這樣,才能真正受人愛戴。

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書中的長孫皇后、馬太后。長孫皇后的賢良淑德被後世傳頌。她雖貴爲皇后,衣食住用行均不求奢華。她從不徇私,凡事秉公處理;她還常勸唐太宗親近賢臣,減輕百姓徭役。長孫皇后將賢德詮釋到了極致;馬太后與長孫皇后相似,崇尚節儉,甚至穿粗布衣裳,直接帶動了當時清明的良好風氣。當年漢章帝的繼位離不開馬家幾位舅舅的扶持,因此,繼位之後,他準備封賞自己的舅舅。原本,這只是按慣例辦事,但遭到馬太后的嚴詞拒絕。馬太后認爲,馬家並無德才出衆之人,沒有被封賞的理由,也以免將來外戚專權。歷史上因外戚專權導致王朝覆滅的例子比比皆是,馬太后能看清根本,不爲家族謀取私利,以國家爲重,此等氣魄讓我驚歎之餘敬佩不已。當然,我們當前很難做到長孫皇后那般端莊賢惠,也無須刻意如馬太后那般布衣草蓆。學會大公無私,懂得知書達禮,對她們心存敬意,足矣。

《資治通鑑》中還有很多類似以上的史實,作爲之後中國古代君主的必修書目,它教人勤儉節約,教人治國之道;教人如何得民心,如何用賢臣,如何除奸佞。

如果用一句話說明《資治通鑑》,那必然是: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資治通鑑》,那將會是:博古通今。

如果用一個字概括《資治通鑑》,我覺得,應該是:鏡。

資治通鑑讀後感9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叫《資治通鑑故事》,這本書講的是從春秋戰國到五代十國之間的故事。這本書是由許多小故事組成的,有:三家分晉、陳勝起義、田園詩人陶淵明等等。

這裏面我映象最深刻的是“女皇武則天”,武則天是我國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也是登基最晚的一位皇帝。這個故事講的是武則天是如何從一個平常的宮女到皇帝的故事,中間有很多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經歷千辛萬苦終於成爲了皇帝。

在她做皇帝的十餘年裏,做的事情有好有壞,好的有:邊防得以鞏固,生產得以發展,人口有所增加等;壞的有:濫殺無辜,重用酷吏,生活奢侈等。後人對她的評價是功過參半。

在公元705年正月武則天身染重病,移居長生殿療養,同年十二月十七日武則天因病駕崩。

這本書的其它故事同樣很精彩,非常值得一讀。

資治通鑑讀後感10

《資治通鑑》,由司馬光主編,歷經19年才編寫成,是一部長達400萬字的史書,共294卷,記載了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得六年(紀元959年)徵淮南,共計16個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具有極爲重要的地位。

而我閱讀的這本少年版《資治通鑑》,濃縮成了400頁左右,讓我讀出了古人所具有的品質:清廉、正直、剛強、寬厚、忠誠、守義、執着等,這種種品質,是我們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

《資治通鑑》通過講述一些明君賢臣或狡詐小人,揭示了一個個人生道理。讓我記憶猶新的故事有:西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以應鉅鹿之戰,可見其勇猛決心,一戰成名。但他太過自負,鴻門宴沒能刺殺劉邦,鑄成大敗,“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他的烏江自刎,令人惋惜。

個性剛烈的商鞅爲達目的常常不擇手段,尤其是貫徹新法不遺餘力,得罪了很多個人利益受到新法損害的人,最後以謀反這宗罪在車裂酷刑中結束了他波瀾起伏、轟轟烈烈的一生。

還有滿腔熱血的豫讓,他爲了給自己親如手足的智伯報仇,竟喬裝成服苦役的囚徒混進宮內,潛伏在廁所中刺殺趙襄子,被發現後,他毫無懼色,直言不諱,卻被趙襄子欣賞放了他。第一次失敗後,他仍不改決心,用生漆塗滿全身,使渾身皮膚腫爛,毛髮脫落,以改變自己容貌,又吞下燒紅的木炭,使聲音變啞,其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一日,他在街市乞討,連妻子都沒認出,還給他些許錢物。終於有一天,他打聽到了趙襄子的行蹤,便埋伏在趙襄子所要途經的橋下。誰知他的馬匹剛到橋邊就驚跳嘶叫,又被發現,便請求趙襄子把他的衣物脫下,讓豫讓刺幾下。豫讓面對他的衣袍,怒目圓瞪,視如仇敵,吼叫着,猛刺三下,便揮劍自刎,血灑橋頭了。

《資治通鑑》這本史書,讀完後令我感觸頗深,回味無窮。也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