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資治通鑑》讀後感600字

《資治通鑑》讀後感6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19K 次

《資治通鑑》讀後感600字

《資治通鑑》讀後感600字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資治通鑑》讀後感6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資治通鑑》讀後感1

暑假,我讀了《資治通鑑》(譯本)。

《資治通鑑》原著有304萬個字,我覺得司馬光這個人真了不起,他能寫出如此規模宏大的歷史作品。這本書的時間跨度很長,從春秋戰國時期到北宋時期,整整一千多年的歷史故事都講遍了。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資治通鑑》這本書名字的由來。宋神宗讀了這本書,認爲此書以歷史的得失作爲鑑戒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爲《資治通鑑》。

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毛遂自薦"。公元前262年,秦國派兵攻打趙國。趙國的兵力很弱,很容易被打敗。於是,趙王與平原君商議退敵的計策,平原君說:"楚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只要跟他們結成同盟,他們就會派兵來解圍。"

平原君準備挑選二十個文武雙全的人去說服楚王,可是在衆多的說客中能文的人不能武,能武的人不能文。最後挑來挑去還差一個人,這時有個叫毛遂的人主動要求一同與平原君前往楚國,許多人都嘲笑他自不量力。

但是,平原君最終同意了他一同去楚國。第二天他們到了楚國,很多說客說了一上午都沒有說服楚王。毛遂走進宮殿對楚王說:"楚國有五千裏土地,上百萬裝備精良的士兵,這些都是稱霸天下的資本,沒有那個國家可以抵擋。秦國打敗了楚國很多次,此時我們趙國和楚國若結成同盟,一鼓作氣肯定能打敗秦國。"就這樣,楚國和趙國結成同盟並打敗了秦國。事後,毛遂被封成上賓。

《資治通鑑》這本書把歷史寫得很有趣,通過對國家興衰、民族興亡的描述警示後人。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資治通鑑》讀後感2

歷史虛無主義卻是絕對不可取的。

要求史書所載百分之百真實可靠,本來就是不現實的'要求。畢竟,史家們正努力地還歷史以本來面貌,雖然這是一個也許永遠無法達到的目標。但我相信,史家們所記載的內容,還是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

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復誰知?畢竟周公有過大權獨攬的經歷,畢竟王莽有過禮賢下士的表現,這是誰也抹煞不了的。至於如果當初他們真的身便死了,那不是還有蓋棺論定一說嗎?

以史爲鑑並不因史書內容有杜撰部分而失去意義——就連完全杜撰的小說尚且有不可估量的借鑑意義,何況史實遠遠多於杜撰的史書呢?

和其他所有史書一樣,《資治通鑑》也滲進了許多神話、傳說以及作者想當然地杜撰的內容,但這並無損於它的偉大。讀到嚼碎張巡齒這一段時,沒必要深究他的牙齒究竟是怎麼碎的,他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卻深深刻印在我們的腦海。

讀到將士們箭盡糧絕,張巡把自己的小妾給將士們分食了的時候,於殘忍、冷酷、血腥的感覺之外,也無法不油然而生對張巡的無限敬意。這樣恨敵入骨、堅忍如狼的張巡,力盡被俘後如果不是大義凜然、慷慨就義,那纔是真正不可想象的怪事!

至於他的牙齒究竟是怎麼碎的,恐怕不會有一絲一毫影響到他近乎神一樣不朽的光芒!推而廣之,史書裏其它不夠真實的細節描寫,並無損於史鑑的意義。史家們在力求真實的同時,難免會留下星星點點的瑕疵。

但瑕不掩瑜,絕不可因史書的不完美,就滑向歷史虛無主義的深淵。

  《資治通鑑》讀後感3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的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

它以時間爲綱,事件爲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26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

司馬光從幼年時期就好史學,爲官後,將戰國跟秦代的史事編寫成八卷,進給宋英宗,很受英宗誇獎,命他連續編撰。爲此特設一個史局,由他自己選用助手,他選定了劉恕、範祖禹跟劉?作爲主要助手。當時北宋的局勢比較牢固,政府收藏的書籍很多,他們能夠任意參考。

《資治通鑑》中唐朝中後期的歷史很詳盡,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個大帝國怎麼緩緩地變成了分崩離析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從代宗的放任開始,到唐德宗的無奈,有憲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喚。即使宰相有像陸贄、李德裕,也只能抖擻一時,而不能改變歷史變遷的常態。

在割據勢力強盛時,不得不緩緩而動。唐德宗開端武力削藩,導致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等人叛亂。後來轉變態度,對藩鎮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壯志,圖強振興,履行改造。

但一遇挫折,這些措施便消失殆盡。所以子曰:“三年無改父之道,堪稱孝矣。”爲政也是這樣,一開始不熟悉情況,需要一段時光的觀察,之後辦法才華有所興。這是一部可能媲美《史記》的史學鴻著。千百年來,多少帝王賢臣、鴻儒大家都頻頻爲其作注,足見其在史學界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大家都來看看吧!

  《資治通鑑》讀後感4

暑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一些我喜歡的好書來讀,《資治通鑑故事》是其中之一。這本書是根據我國古代有名的《資治通鑑》改編而成。

《資治通鑑》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編年史,作者是我們熟悉的司馬光砸缸故事裏的主人公司馬光,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編成這本書一共花費了十九年的時間。

這本書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一共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史事,主要內容是政治和軍事,還有經濟、文化方面。它通過記錄一些明君賢臣的事蹟,簡單又生動地告訴人們:清廉,正直,剛強,寬厚,忠誠,信義,執着等,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質。這些品質,在今天仍然可貴,是我們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資治通鑑故事》裏有許多偉大的人物。司馬光通過敏銳的觀察,形象地記述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如荊軻刺秦王、毛遂自薦、鴻門宴、七步詩等。其中,最讓我喜歡的,就是《毛遂自薦》這個故事裏的毛遂了。

這個故事講的是公元前258年,趙國被秦國圍困,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援,平原君要挑選二十個文武雙全的門客一同前往,挑來挑去還差一人,這時,一個叫毛遂的門客勇敢地推選自己,並憑着機智,威脅楚王。

使得楚王答應聯合抗秦,解了邯鄲之圍,毛遂也因此被平原君奉爲了上賓。毛遂勇於展現自我,充滿自信心的品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自己這一點還比較欠缺,所以我應該向他學習。

讀好書不僅能夠增長見識,開闊視野,而且能夠陶冶我們的情操,啓迪我們的智慧。以後我還要多讀好書,讓自己成爲一個有知識、懂事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