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資治通鑑》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1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資治通鑑》這本書,在書中,我認識了昏庸暴虐的秦始皇;機智聰慧的孔伋;巧言擊破六國合縱的張儀;賢德明智的齊威王;熱愛祖國能言善辯的藺相如;勇敢無畏的荊軻;足智多謀的韓信;猛悍剛強的項羽。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以人才爲寶的齊威王。

齊威王剛剛即位的時候,整天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各國紛紛入侵齊國,出現了“諸侯並伐,國人不治”的局面。後來他翻然悔悟,下定決心“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當時,周王室勢力十分衰弱,各諸侯大臣都不來朝拜。但齊王仍然堅持朝拜周王,這一舉動深深感染了百姓,誇讚齊王賢德。齊王十分注重人才的識別和利用。一次,齊王詢問大臣地方官政績如何,大臣們都稱讚阿城大夫,指責即墨大夫。後來,齊王派人去兩地巡查,發現事實與大臣所說相反,說明阿城大夫賄賂大臣,不好好治理阿城,齊王十分氣憤,殺死了阿城大夫和稱讚他的大臣們。而即墨大夫認真治理即墨,不賄賂大臣,受到了齊王的嘉獎。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齊王不受矇蔽,以人才爲寶,經過一系列整頓和改革,齊國逐漸強大,開始稱雄於諸侯。到齊威王末年,齊國成爲諸侯國中最強盛的國家。齊威王也因善於納諫用賢、勵志圖強而名著史冊!

我十分佩服齊王,他是一個心繫百姓,積極培養人才,不徇私枉法,賞罰分明,理智果斷,顧大局,識大體賢德的好君王。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2

《資治通鑑》這本書是宋朝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馬光編成這部四百多萬字的鉅著,一共花費了十九年的時間。因爲這本書極難讀懂,爲了做好準備工作,我特意複習了《周易》,《尚書》,《大學》,《古文釋義》等書籍。

這本書通過記錄一些明君、賢臣、昏君、佞臣的事蹟,簡單明瞭又不失生動地告訴大家,清正,頑強,寬厚,忠誠,信義等品質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但書中更加強調的做人品質是德。此處的德並非是道德,而是德行,是“做”出來的德。司馬光在開篇時便寫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可見古人不但重尊卑倫常,更重德行的培養,因爲將禮、分、名的作用分開而談,是告訴君王如何以德處理紀綱、君、臣之間的關係。可見培養德行是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品質,也是今天國家發展迫切需要的,更是我們每個人在人生路上奮鬥所必不可少的。

下面,從兩個故事來說說我讀書的心得體會

商鞅變法。一提到商鞅,大家一定會想到,其以刑名之學變法,雖手段過於殘酷,積怨太深,不得善終,但卻使秦國成爲萬乘之國。不過,資治通鑑卻沒有從變法的角度來寫商鞅,而是從信用的角度進行重點描述的。起初,商鞅變法的法令已經準備就緒,但他由於在秦國的根基甚淺,擔心百姓不相信變法,沒有公佈。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告示曰: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斤黃金。百姓們沒人敢來搬動。商鞅又出示佈告說:“有能搬動的賞賜五十斤黃金。”有個人壯着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他五十斤黃金,以表明他說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變法,新法很快在全國推行。

毛澤東同志早年在評論“徙木立信”這段故事時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懲奸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貧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於是知執政者之具費苦心也”。

這段故事給我的啓示是,對於個人而言,信用是最大價值,人無信不立。在我們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也充分體現到這點,言既出,行必果,這纔是一人的立世之本。對於我這樣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來講,我的信用方式就是對黨忠誠,對國奉獻,對民服務,只有真誠的將全身心的動力奉獻到黨的事業,國家的建設,人民的利益上,才能真正的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可惜的是,現在社會上精緻利己主義盛行,每個人在工作做事時,更強調的是自身的待遇和利益,有人稍微做出點些許的成績就希望所有人看得到、聽得到。更多的人不是在充分的磨練自己、充實自己,而是一味的在感慨自身的懷才不遇。爲此,我在這裏給大家介紹一下漢代丙吉的故事。

丙吉因研究律令,擔任魯國獄史,因功逐漸升遷後擔任廷尉右監。因牽連罪案免職,回到州里做了從事。

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巫蠱之禍發生,丙吉因爲原來是廷尉右監被徵召到朝廷,漢武帝命他治理巫蠱於郡邸獄。當時漢宣帝劉詢出生幾個月,因爲是皇曾孫,被衛太子劉據事牽連關在獄中,丙吉看了很同情他,心知太子無事實證明有罪,特別同情曾孫無辜,挑選謹慎厚道的女囚徒,命令她護養劉詢,放在寬敞乾燥的地方。丙吉處理巫蠱案件,連續多年不能結案。

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武帝病重,往來長楊、五柞宮之間,望氣的人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武帝便派使者分別登記監獄中關押的人,不分輕重一律都殺掉。內謁者令郭穰夜晚到郡邸獄,丙吉閉門拒絕使者進入,說:"皇曾孫在,別的人無辜殺死都不可,何況皇上的親曾孫?"雙方相持到天明,郭穰不能進去,於是回去報告武帝,並彈劾丙吉。武帝也醒悟了,說:"這是天的保佑。"於是大赦天下。郡邸獄關押的人獨賴丙吉得生,而大赦之恩又遍及天下。劉詢重病,幾次幾乎死去,丙吉多次囑咐護養他的乳母好好用藥治療,照顧劉詢很有恩惠,用私人財物供給他的衣食。

劉賀即位後,因爲行爲不守法度被廢,霍光與車騎將軍張安世等大臣商議立國君的事未定。丙吉向霍光陳述說:"將軍侍奉孝武帝,受襁褓屬託,任天下重任,孝昭皇帝早崩無後人,海內憂懼,想快點知道繼承的國君。發喪之日按天意擁立新君,但所立的不是理想的人,又以大義廢除了他,天下沒有人不心服的。當今國家宗廟羣生之命在將軍一舉。我在衆庶中打聽,考察他們說的,同宗諸侯在位的,沒有誰在民間有聲譽的。而遺詔所養武帝的曾孫劉病已在掖庭外百姓家,我以前讓他寄居郡邸時,他年幼,現在十八、九歲了,精通經術,有才能,辦事穩重又有禮節。希望將軍仔細考察並用占卜參證,先讓他入宮侍奉太后,令天下人清楚地知道,然後再決定大策。"霍光聽後,便派宗正劉德與丙吉到掖庭迎接劉詢。劉詢即位後,賜丙吉爵關內侯。丙吉爲人極厚道,不誇耀自己。從劉詢即位以來,丙吉絕口不談以前對劉詢的恩德,所以朝廷沒有人能知道他的功勞。此處正應了《道德經》裏面所記載的,“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因此,對於我們來講,做事不能只求爲了博名、圖利,而是隨着真誠的意志去努力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不斷的在日常的生活中磨練自己,激勵自己。如此,必然能成就一番事業。

在我通讀《資治通鑑》後,深感老祖宗的文化博大精深,也對於歷史有了一個重新的瞭解,以前還侷限於初、高中歷史課本上的四大發明、三國演義,但讀過資治通鑑才明白,要解讀真正的歷史,無疑是對有良知的人進行精神上的折磨。在《資治通鑑》那蠅頭小楷中,幾乎每一頁都有戰爭、都有權謀、都有殺戮,都有着底層民衆苦難的憤恨與掙扎。文學、藝術、和平、仁善,一切美好的東西,要麼爲亂世所毀滅,要麼在暫時的平靜裏苟延殘喘。文明是經常性的屈服於野蠻之下。雖然,後世的人有幸看到僥倖得以保存下來的那一部分,歡呼雀躍,爲文明譜寫讚歌,但是,很少有人翻開沉重的塵埃,去窺視真實的歷史。因爲,真實往往意味着殘酷,意味着無奈,意味着決絕。我們習慣性的總樂於接受快樂和幸福。但是,歷史從不因我們的主觀意志而改變分毫。當我們豪邁地吟詠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時候,處在外夷劫掠下的百姓正在那個時代四處奔逃,流離失所,陳屍荒野。

最後,我想說,“修行主在修身,但修身源於修心”我們的事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若每個人的文化和思想理念正確了,每個人都能生活在安定、和諧、有序社會環境下,每個人變得包容開放、並且具有不斷的改變、創造、更新的文化意識,每個人都能更好的.掌握自我命運、發揮自身作用的時候,那麼我堅信,這個國家一定會迎接美好的未來,這個頑強的民族將會迎來嶄新的騰飛!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3

《資治通鑑》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歷時19年編纂而成的史學鉅著。至今爲止我國最大的一般編年史,貫古通今,全書294卷,上起周威烈王姬午前403年,下迄周朝顯得959年,包含了1362年的歷史文學,約300萬字。泱泱華夏千年歷史,史書之長曆任王儲不可能讀得完,因此司馬光將歷時中的經驗總結編纂進獻給皇帝,公其借鑑。以分析歷史角度講述歷代賢君明主治國待臣之道,言簡意深。書中精湛之處比比皆是,讓人拍案叫絕。

借古諷今,藉故說今將歷史事件作爲實例向君王講述治國之道,例如楚漢之爭,作爲象棋的起源,從而爲千秋百代帶給了治國平天下的方法倚策。劉邦項羽的鬥智鬥勇,張良韓信的英勇謀略。《通鑑》中記錄劉邦雖少,人物的豐滿度足以令讀者明確。比較手法的運用更是錦上添花。劉邦爲人的豁達易交;更反映了項羽的多疑,優柔寡斷,他的心胸狹隘直接導致了他的敗北。《資治通鑑》中詳細的描述了垓下之戰,項羽戰敗之後並未輕言放下,反而鎮定自若,一改原先的‘多猜忌,偏聽偏信’,充分地表達了英雄末路之時的悲壯景象,當然這種折回之筆在《通鑑》中經常見到。在楚軍節節敗退的狀況下也能夠看到劉邦與韓信、彭越等大將之間的君臣關聯出現了絲絲的裂痕,這也最後導致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巫蠱之禍,也叫戾太子事件,戾太子原名劉據,漢武帝嫡長子,衛皇后所生,武帝朝前期,衛家顯赫一時,皇后受寵,劉據地位穩定,後因衛家衰敗後繼乏人,以前顯赫的衛家光芒漸漸衰退。武帝子嗣原來越多,太子天生性格溫純,和漢武帝性格大異。武帝晚年遭遇一次朋黨之爭,自然波及到了衛氏一族與附屬國人直接的正面衝突,劉據作爲事件的犧牲品,“智者不敢言,辯士不敢說,臣竊痛之!唯陛下寬心慰意,少察所親,毋患太子之非,亟罷甲兵,無令太子久亡!臣不勝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宮下!”司馬光在本章的最後對當朝天子提出勸誡“左右前後無非正人,出入起居無非正道,然猶有淫放邪僻而陷於禍敗者焉”藉故解今的意味不言而喻。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4

《宋詩紀要》裏這麼寫道:“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

讀史明鑑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而《資治通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哪怕是這個信息流飛速的時代,它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這本書就像一位老師一樣,教會我們信義、勇敢、執着等道理。

《資治通鑑》是北宋司馬光所著的一本著名的編年體史書,它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多的一部鉅著!

在秦紀中,我看到了秦王掃六合,一統天下的壯舉;在漢紀的泱泱文風中,我知道了兩漢的興衰;在三國紀中,我看到了亂世的演進;從唐紀中,我看到了國家的的鼎盛;在五代紀中,我看到了五代十國的更迭......它記錄了各個王朝從繁華到衰敗的印痕;它記錄了各位優秀的帝王,如“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等;它記錄了各位賢明的臣子,如商鞅等;它記錄了各位英姿颯爽的武將,如霍去病等......可見它的知識範圍多麼的廣泛。各個朝代,各位名人,在這本書中爲我們編織出一個真實的世界,讓我忍不住爲它沉醉,爲它癡迷。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小時候家住墳墓附近,孟子就學着做喪事的人裝神弄鬼,孟母見這情景覺得這裏不適合他們居住,於是帶着孟子搬遷到市場附近居住,孟子學着商人買賣的樣子吆喝,於是孟母覺得這裏也不適合孟子居住,就搬遷到書院旁邊住,孟子學着學生們的樣子讀書寫字、彬彬有禮。於是孟母認爲這裏適合居住便定居在這裏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家庭環境對人的重要性,就像三字經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差不多,但是生活環境的不同,人長大後的性格也就不同了。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要多去對我們身心有幫助的地方,例如圖書館、運動場等等,而不是網吧、遊戲廳等不良場所。這樣才能健康成長。

時間很快會過去,等到了人生的結局時纔想到讀書,縱使是後悔也沒用了。

我們能從這本書中看到智慧、陰謀、勇武,也能在其中看到殘忍、人性的掙扎與固守。無數精妙絕倫的故事值得我們細細地品味和深深地思考,無數深奧的道理等着我們去理解,或許這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真諦吧。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5

《資治通鑑》乃我國現存編年體史書最大者。它記錄自周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曆史,成書二百九十四卷,另《考異》三十卷,《且錄》三十卷,總三百五十卷,三百餘萬字。其引用各種史料三百種,從歷史中得到“興邦之遠略,善俗之良規,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節;叩函發帙,靡不具焉。”該書傳承九百年,與《史記》併爲華夏文化遺產雙璧,名蜚海內外。該書作者乃北宋司馬光。原書名《通志》。因神宗以其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賜名《資治通鑑》。司馬光未如太史公遭李陵之遇,幽於縲紲,亦以泥守舊制而離朝廷,投閒置散,由居廟堂之高,轉處江湖之遠,仕途困厄,政治失意,方專注以治史,得以蔚然成就《通鑑》。

該書中我最喜愛故事是“韓信以少勝龍且”。

公元前203年,韓信東征討齊地;齊王向項羽求救。項羽派龍且率二十萬大軍前救齊。但龍且輕視韓信,自恃兵強,沒有聽從謀士的“深壁以待,無戰而降”的策略。十一月,雙方對峙濰水。韓信夜間令部堵塞河水上游。再率兵渡河擊龍且,佯敗而跑。龍且大喜,追韓信。韓信的兵馬渡河回來;龍且也跟着渡河,上岸後,跟隨龍且的部隊只有三兩千人馬。韓信下令決堤,一瀉而下的河水隔絕了龍且的大軍,龍且的大軍不能渡河,龍且的三千人被韓信的三萬人包圍,最終被全部殲滅,龍且陣亡……這時,河那邊的龍且大軍潰散逃走……這是一場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這個故事中,韓信足智多謀,龍且的志大才疏得到深刻的反映。他告訴人們統兵之道在於計謀,而不是軍隊多少。也告誡統治者不要驕傲自滿。當然,這只是《資治通鑑》的一個故事而已。

《通鑑》記人則神采飛揚,呼之欲出;敘事則詞章縱橫,河慢伏流;抒發情懷則大言小言,清風沐浴,長聲慷慨,短音辛婉;渲染戰爭恢廓場面,奮其意氣,推波助瀾,一瀉汪洋;其文辭簡約洗練; 華採呈少於齊樑,宏壯可追兩漢。讀誦諸篇,如鼓瑟奏曲,勢若江河,或若清風涼日,月明星稀,每使人暢快淋漓,欲揚抵幾,呼天喝地。可請鷹揚文苑。

毛澤東曾言,歷史不可割斷。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當總結之,以承繼此份珍貴遺產,其對於指導今世,幫助匪淺。《通鑑》即在此珍貴遺產之列。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6

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書《資治通鑑》,這是一本著名的歷史書。

我最喜歡裏面的一個故事——“商鞅變法”,“商鞅變法”裏的的商鞅是一個著名的改革家。那個故事講的是商鞅不是秦國人,也不姓商,原名公孫鞅。他從小聰明好學,喜歡研究刑名之學。他受不了魏國對他的冷落,投奔到了秦國,受到了秦王的重用,當上了左庶長,實施了著名的商鞅變法。爲了讓百姓相信他遵守諾言,他在京城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承諾誰要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誰就能獲得10兩黃金。大家都不相信商鞅,商鞅就提高賞金到50兩。於是,有一個壯漢真的把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果然獎賞了50兩黃金給他。這個消息傳遍了整個京城,大家對商鞅制定出的刑法不敢不信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要遵守諾言,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也讓我想起了《論語》中的一句話:“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與其言,無所苟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