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李鎮西《做個好老師並不難》讀後感

李鎮西《做個好老師並不難》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本學期, 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個好老師並不難》一書,感觸很深。

李鎮西《做個好老師並不難》讀後感

首先吸引我的是“班主任應該有怎樣的情懷”。作爲當了二十年左右的老班主任,我還一直在困惑着如何才能做好這班主任工作,成爲學生喜愛的班主任,所以對這方面的內容比較感興趣。書中李老師說,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至少應該具備三種“心”:童心、愛心責任心。對照而言,愛心和責任我還是有的,只是這童心似乎缺少了點,按照李老師的說法,童心就是指和學生有一種共同的愛好,而且班主任應該善於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如果能像李老師說的那樣,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大腦去思考,用兒童的情感去熱愛,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想一想他們爲什麼會這麼做,他們想得到些什麼的話,可能師生間的感情會更融洽,孩子也更願意接受你的教育。這樣想來,童心對於一個班主任而言,確實很重要,雖然對我來說要做到比較難,但我會盡量去嘗試的。

教育是愛的事業。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沒有愛,便沒有教育。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李鎮西老師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愛,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只有這樣的愛,纔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師!”這是李鎮西老師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在25年的從教生涯中這麼做的。“誰都渴望成爲英雄豪傑、偉人巨匠,但受自身條件、社會環境等制約,真正成爲藝術家、文學家、企業家的,只是少數。那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老師的話說,“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看到這裏,我想到了自己,也增強了信心,只要我爭取每天多讀些書,每天都有點進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想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掩卷思索,獲益匪淺。我相信沒有最好,但是我相信可以越來越好,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師,讓自己在教育的舞臺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讓臺下的觀衆爲自己的表現發自內心的喝彩。許多年後,我們不會都成爲名家,但是許多年後,我們一定會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