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熱)

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落葉,感受秋天的季節特徵。

2、體驗詩歌《落葉》的優美意境。

活動準備

掛圖《落葉》。

活動過程

一、看落葉,做樹葉飄落的動作。

教師: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教師出示落葉,讓幼兒觀察落葉的顏色。

教師:樹葉是怎樣從樹上落下來的?

讓幼兒運用肢體學做樹葉飄落的動作。

二、看圖聽詩歌《落葉》

1、教師出示掛圖《落葉》,朗誦詩歌《落葉》。

2、逐一看圖,理解詩歌的`內容。

3、教師:詩歌中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分別將樹葉當作什麼?

三、試編詩歌《落葉》

要求幼兒根據原詩歌的線索和自己的經驗,新編詩歌《落葉》,例如:樹葉落在山上,長頸鹿看見了,放在嘴裏,把它當作餅乾;樹葉落在地上,小朋友撿起來,放到書裏,把它當成書籤。

活動延伸:

外出撿樹葉,比較各種樹葉的相同與不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釣魚的一天

活動設計:

《釣魚的一天》是《東方娃娃》20 l O.11繪本版,這本書沒有一個字,但裏面有許多有趣、幽默的情節,我們把它投放到了圖書區後,孩子們非常喜歡。他們常常拿着書一邊翻一邊說着故事的人物,因爲故事中的情節零散,有趣的事情很多,幼兒往往不能抓住主線完整講述,爲了滿足幼兒的閱讀需求,我就圍繞該繪本設計了這節活動。以釣魚大叔爲主線,讓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從而掌握閱讀的技能。

活動目標:

1、通過細節觀察,瞭解繪本內容。

2、積極主動地參與尋找和發現,感受情節的趣味性並能大膽表述,體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繪本相關的圖片。

2、每人一本繪本《釣魚的一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閱讀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看封面上有什麼?(一位大叔和一隻烏)猜猜這位大叔要去幹什麼?(釣魚)你從哪裏看出來的?(車上有魚竿和小桶)好的,那我們就稱這位大叔爲釣魚大叔吧。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釣魚的一天》,我們j起來讀一讀。(幼兒齊讀書名)

二、觀察細節,逐步瞭解故事情節

1、瞭解釣魚大叔。

師:在一個晴朗的早晨,釣魚大叔騎着自行車,帶上他心愛的魚竿和小桶,去釣魚了。一路上他遇到了哪些事情呢?請小朋友們從書中仔細找一找,告訴我是在哪一頁找到的?在看之前我有要求,看書時要從前往後一頁一頁輕輕翻。

2、幼兒自由閱讀。

師:小朋友看完了嗎?現在請你們說說釣魚大叔都遇到了哪些事情?請回答的小朋友告訴大家“請大家翻到第幾頁”。

師:請你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1)2—3頁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第二頁。釣魚大叔騎着自行車,他的前面是誰?這位阿姨在幹什麼?她好像在追前面的公交車?她能追上嗎?釣魚大叔會怎麼做呢?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釣魚大叔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樂於助人)

(2)4—5頁

請大家一起翻到第五頁,釣魚大叔車子後面怎麼坐了一位阿姨,這是怎麼回事呢?好,你來說說看,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哦,原來是這位阿姨在追公交車,沒趕上,釣魚大叔看到了,熱心地幫助了她。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釣魚大叔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樂於助人)

(3)6—7頁

請大家翻到第七頁。釣魚大叔在和誰揮揮手?阿姨怎麼不坐大叔的車了,她要去哪裏呢?你從哪裏看出來這是火車站的?釣魚大叔又去了哪裏?(他進了一家咖啡館)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原來釣魚大叔想喝一杯咖啡提提神。

(4)8—9頁

從咖啡館出來,釣魚大叔繼續往前趕路。他穿過街道。

(5)1 0—1 1頁

現在釣魚大叔到了哪裏?(街心公園)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6)1 2—1 5頁

釣魚大叔來到碼頭,他停了下來,他在看什麼呢?(可能是他看到小企鵝叼了一條魚,他在想自己也能釣到這麼一條大魚,也可能是被小企鵝主人的訓斥聲所嚇到)

(7)1 6—1 7頁

這次釣魚大叔到了哪裏?(漁具店)你從哪裏看出來的`?他會進去幹什麼呢?(買魚餌)買了魚餌,釣魚大叔高高興興地和漁具店老闆再見。

(8)1 9—2 1頁

釣魚大叔一路前行,他來到了鐵路邊,剛好一列火車經過,他看到了誰?你覺得他心裏會怎麼想?是的,剛纔他幫助過的那位阿姨在開心地和他打招呼。小朋友,釣魚大叔和這位阿姨認識嗎?(不認識)是的,原本並不認識的兩個人,因爲釣魚大叔的熱心相助,當他們再次見面的時候已經變成了朋友。所以小朋友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去幫助別人,這樣你就會有更多的朋友。

(9)22—23頁

釣魚大叔來到了海灘上,他看到了誰?(紅嘴鳥)這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

(10) 24—25

終於來到了海邊,釣魚大叔開始釣魚了,紅嘴鳥在幹什麼?(靜靜地等待)你覺得他會釣到魚嗎?

(11)26—27

釣魚大叔終於釣上了一條魚,他現在是什麼心情? (高興、開心)

你是什麼心情?(爲釣魚大叔感到高興,終於釣到了一條魚)其實我還有點擔心呢,紅嘴鳥正飛了過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數的組成的興趣。

2、初步理解分解組成的含義,認識分合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係,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

活動準備:

蘋果二個,橘子三個,果盤二個。雪花片,冰糕棒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講解示範:把兩個蘋果分到二個果盤裏,提問:2可以分成幾和幾?再把兩個果盤中的蘋果放到一起,提問:1和1和起來是幾?

同樣方法用3個橘子演示3的分解與組成。

用數字表示算式並講解算式:2整體數∧分解號11部分數2、自身體驗:幼兒自由結合2人一組,按老師的口令進行分合練習,如老師說:2可以分成1和1,兩人迅速分開,老師說:1和1合起來是2,兩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請幼兒自由嘗試:充分利用積木、操作雪花片、小串珠,等進行組成分解練習,教師巡迴指導,鼓勵他們發現數的組成方式。

4、用"手勢口述遊戲""拍手對歌"進行鞏固。

5、觀察理解,完成書中的要求。

(1)請幼兒觀察並說出蘋果和瓢蟲的`分合方法。

(2)教師指導幼兒指認整體數,分合號和部分數。

(3)根據花的顏色或花形作分解組成,在空格中填寫相應的數字,並讀出分解式。

活動延伸引導幼兒在生活中練習數的組成,如在家中分水果,在幼兒園分午點等。

附材料手勢口述遊戲。

如:練習2的分解,在胸前拍球2下,並同步口述:"1、2",然後,兩手指尖相對,腕部分開,做出分解號∧"的樣子,口述:"分"表示分解,再分別在左右肩上方各手手一下,並同步口述:"1""1"。

2的組成,方法同2的分解。兩手腕部相對,指尖分開,做出∨的樣子,表示合起來。

拍手對歌師:小朋友,我問你,2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兒:某老師,我告訴你,2可以分成1和1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介紹文具盒。

在教師的示範指導下,能按照一定順序介紹文具盒的外形和功能。

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述,嘗試發現講述的不同之處。

活動準備

佈置“文具盒”商店、實物投影儀一臺、圖標(形狀、顏色、圖案、功能)黑板,電視機布、簍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馬上就要從成爲一年級的小學生了,高興嗎?(高興)上小學要準備什麼什麼呀?”(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二、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師:“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文具盒)

這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有什麼圖案呢!

文具盒有什麼用呢?(裝鉛筆、橡皮)

2、幼兒自由參觀“文具商店”,每人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文具盒回到座位。

師:“你們想不想要文具盒呢(想)。當……當……當,有這麼多文具盒呀,現在我們小朋友輕輕地上來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文具盒。”

三、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幼兒先與身旁的同伴自由交流自己選擇的文具盒。

師:“好,每個小朋友都找到自己喜歡的文具盒了吧,現在我們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你手中的文具盒。

2、個別講述。

師:誰願意到前面來跟大家說一說。注意哦小朋友在說的時候,我們的.小觀衆們要認真聽,尊重他們哦。

四、引入新經驗

1、從實物投影儀裏觀察老師選擇的文具盒,聽老師用句式來介紹文具盒上的圖案。

師:“我的文具盒的形狀是XX;顏色是XX;圖案有XX、有XX、還有XX;打開裏面有放……我很喜歡我的文具盒。”

師:我是怎麼說的,我先講的什麼?然後說了什麼?最後說了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圖標幫幼兒獲得新的講述經驗。)

2、幼兒自由練習按序講述。

師:“現在我們再來按着順序說一說你的文具盒,記住要先說形狀、顏色,再說圖案,最後說功能,別忘了介紹完以後說一說對他的喜愛。”

五、遷移新經驗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些文具,有鉛筆、橡皮、刨刀和尺子。請你們每人來選一樣文具給客人老師介紹一下,記住要按剛纔的順序說。”

六、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把文具介紹的很清楚,讓客人老師都知道了應該如何使用。可是小中班的弟弟妹妹們還不知道,我們去給他們說一說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熟知大象的形態特徵,瞭解大象的生活習性。

2.注意傾聽,能詩畫結合畫大象。

3.聯繫桂林象鼻山,熱愛廣西美麗山水。

活動重難點:注意傾聽,能詩畫結合畫大象活動準備:謎語、PPT、繪畫紙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那你們都喜歡哪些小動物呢?(幼兒各抒己見)。

師:老師今天就請來了一位小動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誰?(想…)可是這個小動物說了,要先讓小朋友猜一個謎語,猜對了,它纔出來呢。(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聽)教師出示幻燈片,並通過猜謎語“鼻子長長像管子,耳朵大大像扇子,四隻粗腿像柱子,喜歡用水噴身子”引出主題“大象”。

2.師:小朋友,你們覺得大象和別的動物相比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請小朋友回答)教師演示幻燈片對“大象”進行進一步介紹,引導幼兒瞭解大象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結合謎語描述的大象特徵展示相應的圖片介紹,再適當擴展,如大象是站着睡覺的、公象有象牙、大象力氣很大等)

3.結合象鼻山的傳說,讓幼兒展開想象,準備進行作畫。

師:我們桂林山水非常的美麗,有很多不同形狀的山,其中有一座長得很像大象的山,叫做象鼻山,有人說它是一頭大象變成的,就像孫悟空的七十二變那樣,如果有一天,象鼻山變回了原來那隻可以跑來跑去的大象,它第一件事情會去做什麼呢?(師展示PPT)它可能會自己開着小汽車去旅遊、也可能會找它的好朋友小鳥一起玩、也許還會成爲小朋友的滑滑梯、也可能去商場買一件最喜歡的格子衣、帽子穿上;那麼聰明的小朋友,你覺得大象會去做什麼呢?快把它畫出來吧

4.幼兒自由創作,師在一旁指導,若幼兒不會畫大象,教師可通過念謎語讓幼兒跟着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情感和作品生動有趣的表現手法。

2。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學習仿編詩歌。

3。理解詩歌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詩歌中的蠟筆魔術師圖片;魔術棒一根。

2。人手一份蠟筆魔術師操作圖片。

重點難點:

學習仿編詩歌,願意大膽表述。

活動過程:

一、欣賞詩歌

——出示蠟筆魔術師,師:今天,我請來了蠟筆魔術師,看看他們怎麼爲我們表演節目

——師邊朗誦詩歌變演示教具(配樂)。

二、學習詩歌

——理解兒歌內容。誰是魔術師?他變出了什麼?

——師再完整朗誦一遍,幫助幼兒熟悉詩歌。

——請個別幼兒當魔術師,完整學念兒歌。

三、仿編詩歌

——師示範創編,並以變魔術的方式出示圖片。

——引導幼兒創編,鼓勵幼兒自由想象。

四、遊戲:蠟筆魔術師

——請小朋友把椅子轉個身,請你告訴我,你變成了什麼顏色的蠟筆魔術師?

——引導幼兒邊遊戲邊創編,體驗創編的樂趣。

附 :魔術師

小小蠟筆

是幾個調皮的魔術師。

紅的.會變太陽,

黃的會變小雞,

藍的會變雲朵,

綠的會變草地。

魔術師玩累了,

回到房子裏,

親親熱熱在一起。

教學反思: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我們通常會以“欣賞詩歌→理解詩歌→擴展想象→仿編詩歌”的流程來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過程十分地清晰、流暢,也符合孩子們的學習特點,教學效果通常也是不錯的,但仔細分析教材,結合班級幼兒的發展情況,發現這首詩歌對於中班孩子,特別是現在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容易掌握的,如果還是採用先欣賞、再理解、反覆朗讀的方式來教學,極容易贊成教學資源、程序的拖沓、浪費。因此,今年的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了創編這一環節上,並設計通過讓孩子自己聽一聽、畫一畫的方法,幫助孩子很快地掌握詩歌內容、表現自己的想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用折、卷等方法,讓紙獨立站起來。

2.嘗試發現讓紙站得更牢固的方法,並願意表達自己的發現。

3.在反覆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探索嘗試,讓紙站起來。

難點:在操作中,發現讓紙站得牢固的方法。

解決策略:通過探索操作,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繪畫紙若干。

2.積木若干、記錄表人手一份、小組記錄表、記號筆、書、實物展示臺。

活動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境,引出讓“紙寶寶站起來”的話題

1.出示書和紙。

2.猜想:你們覺得紙能站起來嗎? 二、幼兒第一次實驗

1.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幼兒操作情況。

2.請個別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方法。

3.幼兒再次操作,尋找出站得最穩的方法。

小結:紙寶寶說:你們很棒,大家通過折、卷等方法,改變了我原來的樣子,使我站了起來,特別的開心。

三、再次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幼兒探索

1.引導幼兒猜測紙摺疊後能擺放積木。教師:站起來的紙上能擺放積木嗎?

2.幼兒嘗試,教師觀察。

3.教師將幼兒操作的結果投放在電腦上,幼兒表達自己操作的過程。

小結:你們想到了用自己的方法幫助了紙寶寶,原來它也可以像書那樣支撐起積木。

四、幼兒探索,尋找穩固的方法

1.幼兒操作。

2.表達自己的操作結果與發現。

教師:你在操作時用了什麼方法?放了幾塊積木?

小結:原來紙折或卷的層數越多,支撐的積木就越多,而且要找到紙和積木的支撐點,這樣才能擺放更多的積木,讓紙站的更牢固。五、幼兒分組探 索,尋找穩固的方法。

1.小組操作。

2.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組的操作結果與發現。六、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通過探索,一張薄薄的紙可以站起來,而且它的上面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還有各種其它的紙放在科學角中,他們能不能站起來撐起積木,你們再來試試。

本次活動是我執教的一次公開課,我的重點放在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活動反思

讓他們發自內心地去探索、發現讓紙站起來,且站的牢固的方法,並將探索到的發現和結果記錄下來並轉化爲語言表達出來,與同伴一起分享。

活動設計層次清楚,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參與性和操作性。氛圍很活躍,孩子們一直都非常快樂。

從開始探索怎麼讓紙站起來,孩子們感到很驚訝,認爲薄薄的一張紙不可能站起來的,經過探索,有孩子嘗試將紙對摺後發現紙真的站了起來,其餘孩子紛紛效仿,在探索中,他們發現摺紙的方法不同也能讓紙站起來,於是,我便請孩子們再次探索讓紙站起來的方法有哪些,並把每次的探索結果記錄下來, 孩子們都沉浸在“發現”中,收到的效果較好。探索中,我只是適當引導了幼兒怎樣幫紙寶寶站起來,有很多孩子都做到了。不過我如果在這時能製作有立體感的動畫。效果一定會更好,更能激發幼兒想幫助紙寶寶的願望。

第三次探索中, 引導孩子探索紙怎麼站的更穩?借用了積木的壓力和支撐點的原理進一步探索那種方法可以支撐更多的積木?通過觀察和孩子們自己的探索與記錄,孩子們知道了這些普通的折、卷等方法支撐更多的積木,很好的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慾望。孩子們折出的紙可以支撐很多的積木,也大大出乎我的意 料。他們的記錄很多是我沒有想到的,我想如果我提供的探索材料能再豐富一 些,孩子們一定可以探索更多的結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瞭解說謊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良後果。應該做個誠實的人。

 活動準備錄像帶:木偶片“狼來了”有關圖片三幅。

 活動過程: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瞭解說謊的危害。

討論題;大人爲什麼不相信小孩子?(解釋說謊的含義)小孩子說謊後發生了什麼事?

如果小孩子不說謊會怎麼樣?

通過觀察和討論圖片,讓幼兒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說謊。

介紹圖片:紅紅將姐姐的畫帶給老師看,說是她畫的`,希望得到落實的誇獎。

討論題:紅紅對嗎?爲什麼?這樣做了以後會怎樣呢?她應該怎麼做?

介紹圖片:東東將圖書撕破了,媽媽問他時,他說;“不是我撕得。”

討論題:

東東對嗎?如果你是東東,應該怎麼做?

介紹圖片:幼兒園發了新玩具汽車,小云很喜歡,將它悄悄地帶回了家,對奶奶說:“這是老師送給我的。”

討論題小云做得對嗎?爲什麼?他應該怎麼做?

與幼兒共同小結:大家都一個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幼兒園大班備課教案:《手指》

學習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啓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啓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雅自在,顯示着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於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啓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後分別具體寫( ),最後總結寫( )。

4.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彙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⑴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⑵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

⑶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⑷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絃、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3.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爲什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一、選材理由:

本班幼兒是一羣 3—4 歲的小班年齡段的孩子。從嬰班開始,我就非常的喜歡給他們分享和欣賞一些音樂。我發現小班的幼兒不僅僅只是喜歡那些節奏簡單、舒緩的音樂。其實對於節奏明朗、歡快,甚至有一些激烈的音樂都是很喜歡的。如果在音樂中還有一些有趣的聲音、節奏起伏較大的樂曲,他們更是喜歡得不得了,然後就會不由自主的隨着音樂的節奏手舞足蹈起來。我們班級的孩子每天都會主動的要求我給他們播放不同的音樂,他們喜歡歌唱、能用不同的表情、動作以及和老師、同伴的互動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因此,本次的活動我就構架了這樣的一次音樂活動。

二、音樂的分析和調整:

本次活動使用的樂曲《草原上的舞會》,選自奧爾夫音樂材料。在剛開始聽到這首樂曲的時候,我將活動的第一個目標定爲了:初步的感知音樂中的節奏。但很快我又發現了此樂曲的旋律中摻雜着一些鼓聲、笑聲,節奏過快,不太有利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們去感知和掌握。但在音樂中又有一個非常特顯的特別音效(口哨和喲呼)聲,小班幼兒對這種特別的音效又非常的感興趣。於是,我將此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調整爲了:能聽辨音樂中特別音效(口哨和喲呼),並對樂句有初步的感知,但在音樂的一開始就出現了特別音效(口哨和喲呼),之間相隔的時間跟後面規律的出現的特別音效(口哨和喲呼)又不一樣,這樣就會打亂幼兒傾聽特效音,所以,我將前面一開始的特效音和較快的節奏的那段音樂也做了刪減。那讓幼兒傾聽音樂中的特別音效,其實養成小班幼兒在專注力和傾聽習慣的基礎。同時,這首樂曲還帶有非常濃烈的異域風情旋律和節奏,小朋友們目前很難接觸到這種的音樂類型。《指南》中也指出: 藝術是幼兒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是表達對世界的認識的另一種“語 言”。因此,通過這首樂曲也讓幼兒能感受到不同地域的音樂和文化。

三、活動設計思考:

在活動的前期,孩子們也有了一些前期經驗:由於我的另一半在非洲工作, 我也有去到非洲,回來後就給孩子們分享了關於非洲的文化,孩子們也對非洲的文化有了初步的認識。

在整個環節的設計上,我用了一個非洲的小朋友作爲我編排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讓他帶着我們一起去到非洲草原做客,根據故事的主線我還設計了看動物、吃烤肉、數星星的遊戲情景,讓孩子們在愉快的、輕鬆的遊戲氛圍和情景中學習,這些遊戲的設計也非常有機的結合到音樂中,讓孩子們不但能去感受到音樂中的特效音,還能一直都保持着對活動的興趣。這些遊戲的設計也都是基於在孩子們的興趣點上的,比如:烤肉片的環節設計,班級的創遊也開展了燒烤的遊戲,孩子們知道了怎麼去串烤肉片,怎麼翻面,撒作料等基本的遊戲經驗,也對此非常的感興趣,於是我就把這個設計到了本次活動的遊戲裏。在本次活動中,我還有一個主要的設計點是:難點前知。

在孩子們感受到了音樂中的特效音之後,我會用真的口哨聲來和孩子們做練 習,然後再讓孩子們跟隨音樂來傾聽特效音,這就是難點前知。它幫助孩子們

降低了活動中要掌握的難點,更好的去達成活動的目標。

活動目標

1、 能聽辨音樂中的特別音效(口哨和喲呼)

2、 能愉快的投入到遊戲中,大膽的創意肢體動作。

重點難點

能大膽的創意肢體動作

活動準備

PPT 圖片(非洲小朋友、大草原)、《草原上的舞會》音樂選段、吸管人手一根、

打孔的肉片、紅外線筆一隻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非洲小朋友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有什麼不同之處,引出音樂。

T:圖片上的小朋友跟我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這是非洲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們來迎接我們去他們那裏玩,還給我們準備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感受音樂,聽特定音

(一)、欣賞音樂

T:剛剛聽到了什麼有趣的聲音呢?(口哨聲、喲呼)

小結:剛剛小朋友們聽到的口哨聲就是非洲小朋友們打招呼的聲音,當聽到口哨的聲音時,就要準備來打招呼說:“喲呼”。

(二)、第一次感受音樂,並引導幼兒聽到口哨聲後就要說出”喲呼”!

1、T:“我們也來試一試,學習非洲小朋友們打招呼吧!”

難點前知:“現在老師這裏也有一個口哨,當我吹起口哨的時候,你們就要說

什麼?”“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2、聽音樂玩打招呼的遊戲。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的是太棒了,大家都已經學會聽到口哨聲就要說:

“喲呼”的打招呼的方式呢!

(三)、第二次感受音樂,擺動物的造型

1、激發幼兒想象動作的模樣,並能大膽的用肢體創意動作的造型。

T:“剛剛我們已經學會了非洲小朋友打招呼了,他很高興,決定要帶我們去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動物園去看看,你們知道在非洲的大草原上都有什麼動物嗎?”

T:“你能用動作來表現一下嗎?”

2、鼓勵其他幼兒說出不同的動物,並用動作來模仿。

T:“還有什麼動物呢?”“你能來模仿一下嗎?”“我們大家一起來學一學”

3、聽音樂擺動物造型。引導幼兒聽到口哨聲後就要擺出“各種動物造型”

T:“當聽到口哨聲,小朋友們就要準備擺出動物的造型,你可以擺跟別人不一

樣的,自己喜歡的動物造型喲!”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剛剛都能在聽到“口哨聲”的時候就擺出了不同的動物造型,真的都太棒啦!

(四)、第三次感受音樂,遊戲《烤燒烤》。

1、激發幼兒回憶烤肉的步驟

T:“看完了小動物,我的肚子都有點餓了,你們餓了沒有?”“瞧,非洲的小朋友都給我們帶來了他們當地最出名的烤肉,但是需要我們自己來烤 喲!”

T:“燒烤要怎麼烤啊?”

激發幼兒使用椅子來當燒烤爐

T:“沒有爐子怎麼辦呢?”“我們可以用什麼來代替?”

2、 第一次遊戲

T:“當聽到音樂的時候我們就要來刷油、當聽到口哨聲的時候,我們就要給肉翻面啦!”

3、 第二次遊戲

T:“剛剛的肉肉都沒有放佐料,不好吃,現在我們要來繼續烤。記住,當聽到音 樂的時候我們就要來刷油,當聽到口哨聲的時候,我們就要撒佐料啦!”教師小 結:你們的燒烤都烤的太好吃了,都沒有烤糊吧!剛剛我看到了小朋友們都是在 聽到口哨聲的時候就準備要翻面和撒作料了,你們真是太棒啦!

(五)、遊戲《找星星》

T:“吃飽了,我們要去散步啦!哇,你們看天都已經黑了,我們來天上的星星吧!看,到底那顆最亮?”

播放音樂 ,孩子們隨着音樂散步,當聽到特別音效“口哨聲”時,老師就準備用紅外線筆,聽到“喲呼”的時候,“星星”就出現了。三、 活動結束

T:星星們回家了,我們也該回去睡覺了呢!來跟大家說晚安吧!

在本次的活動中,我的第一個目標是:能聽辨音樂中的特別音效。這個目標的達成情況還是比較的好,通過難點前知的實行,我覺得孩子們還是比較快

活動反思

的就掌握了特別音效(口哨和喲呼聲)。再通過每一個環節中游戲的烘托,孩 子們一遍又一遍的感知到特別音效,而且每一個遊戲的設計也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他們非常的感興趣,全程都保持着對活動的積極性。我的第二個目標是:能愉快的投入到遊戲中,大膽的創意肢體動作。這個環節的目標達成

主要是依靠我的第二個環節,引發幼兒說出非洲大草原的動物,並且能夠用肢體來表現動作的形態。在這一環節中,我儘可能的讓更多的孩子們用他們自己的想法來創意他們所想的動作。在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在說的時候, 只是安靜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模仿,有個別害羞的孩子就不願意來表現自己。爲了解放孩子們的天性,我臨時就調整成了讓孩子們站起來,走着進行動物造型,這樣的處理之後,我發現了那些比較害羞和內斂的孩子們也就慢慢的放開了自己。

我的感悟:通過這次的活動,給我體會比較大的就是:雖然老師們在每一堂活動中,都會事先預設很多的內容和孩子們的反應,然後隨之而產生了一些預設的環節。但是,作爲一名老師,我們更應該在活動中去仔細觀察孩子的表現,通過孩子們的表現作出一些及時的調整。我知道其實這還是比較難的,也比較的考驗老師的功底。那麼我們就更應該不斷的豐富自己的能力, 讓這羣可愛的孩子們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按圖片內容的順序進行較細緻的觀察,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2、繼續培養幼兒傾聽習慣。

3、讓幼兒感受到助人爲樂的情感,知道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準備:

大圖片6張、小圖片8張、錄音故事《奇怪的橋》、動物頭飾。

教學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用親切的語言激發孩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幅圖畫,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啊?

二、觀察圖片,說一說

(教師用語言、手勢、形體動作引導幼兒按圖片內容的順序進行細緻的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積極發言,引導幼兒說完整話,教師及時評價。滲透助人爲樂的情感。)

(一)教師引導:

1、你看到了什麼?(提示幼兒要說完整話)

2、看到這幅畫你想到了什麼?

3、你能看着這幅畫,說幾句話嗎?

(二)在觀察、講述第六幅圖畫的時候,教師引導,使學生感受助人爲樂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三)欣賞完整的故事。(幫助幼兒熟悉、聽懂、學說普通話,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教師通過提問題,提高幼兒的語言理解力。)

三、放錄音故事《奇怪的橋》

提問:故事中有哪幾種小動物?原本鴨媽媽是來幫忙的,後來沒有幫上,可是雞媽媽也過了河,這是怎麼回事呢?請小朋友豎起你們的小耳朵仔細的聽一聽。

四、分組講故事

(由於幼兒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所以在這一環節中,設計了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創造性的講述,既提高了孩子的表達能力,也發展了孩子的.想象力。)

(一)提前分好組

(二)老師提要求:每個人都要講一講,一個人講話的時候,其他小朋友要認真聽。

五、個別幼兒講故事

(鼓勵幼兒當衆表達,表達時自然、從容、自信。)

1、請一個小朋友講故事,其他人認真聽。教師提示:他講的好不好?爲什麼?

2、注重評價,教師要用鼓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使幼兒明確自己講的好,好在哪?其他小朋友學,應該學什麼?

六、結束部分:表演故事《奇怪的橋》

(通過表演加深孩子們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同時,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1、幼兒自主選擇扮演的角色,教師組織好孩子。

2、放錄音故事,教師和孩子一起表演。

教學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教"是難以掌握的,教室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交往。在本課內容中,通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並用語言講述內容和故事情節,鼓勵幼兒當衆表達,在講述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幼兒看到美麗的圖畫,興趣濃厚,觀察畫面很認真,很細緻,基本上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講出來,不足之處如下:

1、教師對於幼兒的習慣培養這方面強調的不夠,應隨時關注孩子的習慣培養,如傾聽習慣、站姿、舉手姿勢等。

2、教師的評價過於簡單,或乾脆不評價。遇到一些特殊的"回答",教室不予理睬,這樣會影響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3、個別幼兒沒有照顧到,可能整個活動他都是旁觀者,沒有參與進來。

改進措施:

1、教師隨時用啓發式的語言提示幼兒如何"聽",如何"站",如何舉手等常規習慣,要常抓不懈。

2、教師評價要具體,如某某的聲音真好聽,某某站的真直,某某舉手舉的真精神等,如遇意外情況,可請小朋友評一評,既避免老師的尷尬,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教師要面向全體,對於一些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也要關注到,可以請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或重複一下其他小朋友的話,這樣可鍛鍊他們當衆說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