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範文合集四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範文合集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幼兒園教案範文合集四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2、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分析

"自然測量"的課例研討活動主要關注教師採用怎樣的教學策略,真正發揮老師的"主導"和幼兒的"主體"作用,以及大班幼兒對數學內容的反應和學習興趣。

我們知道,自然測量是指利用身邊常見的自然物,例如曲別針、腳步、粉筆等,作爲測量工具進行直接測量,僅僅是身邊常見的工具的測量,而不是如直尺,曲尺等標準工具的測量。它包括對物體長度、高矮、粗細、輕重等的測量。

幼兒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需要反覆練習多次操作,才能獲得,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需要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進行培養。我設計的"自然測量"這一活動(本次活動立足於對物體長度的測量),試圖實現讓每個孩子在自己的操作過程中探索出自然測量的方法,以充分體現孩子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在這一活動中擔當支持者、引導者和組織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組織幼兒遊戲:我的飛機就要飛,熟悉全國各地地名(自由站在大的中國地圖輪廓線上)。

2、結合目測,比比從北京出發到各個城市誰遠誰近。

(二)、學習自然測量。

1、以充當"地質勘察員"爲名,請幼兒利用彩色吸管嘗試測量。

2、幼兒交流各自測量的方法,並引導幼兒討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時,測量工具要和起點對齊,在測量工具的另一頭用粉筆或手做個記號,第二次測量時,要從記號開始接下去量。

3、結合表格1,教師講解記錄的方法。

4、幼兒倆倆結伴選擇測量線路進行測量,教師觀察適時輔導。

5、請部分幼兒說一說測量的結果。

(三)、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係。

1、教師提問:"老師這裏還有竹籤和積木兩種測量工具,你能不能用這兩種材料,也來測一測路線?看看你會發現什麼祕密?"(同時請幼兒猜測表格2的使用方法)

2、幼兒再次操作,並進行表格記錄,教師指導。

3、幼兒交流操作結果,並將結果在黑板上呈現。

(四)、活動延伸:

出示毛線,交代如果用毛線測該怎麼測?--需要合作、將繩子拉直;出示筷子等其它操作材料(測量時不能剛好測完)--學習新的記錄方法。

  活動反思:

1、關注幼兒間的合作。通過幼兒的合作測量,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既滿足了教學時間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又保證了幼兒間互相學習的互補性、合作性。

2、注重各個領域的整合。能將主題活動"我愛祖國"的學習與數學活動有機融合,一方面讓孩子瞭解了各個主要地區在地圖上的相應位置,另一方面也讓孩子通過測量清楚城市間的距離長短(地圖的設計基本按照比例完成,選取的城市具有較強的典型性)。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支持幼兒對身邊的常見事物現象大膽猜想和主動探究。聲音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我通過聽聲音、說聲音、探索聲音、模仿聲音,避免一味的老師說,幼兒聽的守舊模式,引導幼兒發現大自然、生活中聲音的奇妙,初步瞭解聲音內藏的奧祕,感受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感知各種聲音,關注生活中聲音的多種多樣。

2、鼓勵幼兒積極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發出聲音,並樂意與同伴交流。

3、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模擬動畫片中的聲音。

重點難點

積極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發出聲音。

活動準備

鈴鐺、響筒、口哨、小喇叭等。

竹筷、木梳、刷子、瓶蓋等。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他是誰?”導入,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孩子們,今天我們玩一個猜猜他是誰的遊戲好嗎?現在請你們輕輕地閉上眼睛,我摸到誰的頭誰就學一種聲音,然後大家一起猜出他的名字好不好?

二、玩一玩,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發出聲音

1、玩一玩,讓身體發出聲音

師:剛纔,我們聽到的聲音,他們是用哪裏發出來的?我們還可以用哪裏發出聲音?請大家演示一下吧!

2、玩一玩,讓物體發出聲音

師:今天,我還帶來了很多好玩的材料,請你們快來選一些自己喜歡的材料玩一玩,也讓他們發出聲音吧!(幼兒自由探究)

提問:誰來說說,剛纔你玩的是什麼?你是用什麼方法讓他們發出聲音的?

三、交流玩聲音的發現

1、感受聲音的不同。

師:你玩的材料發出的聲音像什麼?還有哪個材料廠發出的聲音和它有些像?你可以讓一種材料發出不同的聲音嗎?

2、初步瞭解振動能產生聲音。

師:這些材料陪我們玩了那麼久,它們都有些累了,我們請他們休息一下好嗎?

提問:現在還有聲音嗎?爲什麼呢?

師:我們讓這些材料振動起來就會發出聲音。現在不振動了,所以它們就沒有聲音了。

四、模擬發聲,給動畫片配音。

1、欣賞動畫片:

師:今天,我還帶來了一個動畫片,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交流感受,引發幼兒說說聽到的聲音,並示範模仿。

提問:

1“剛剛你們在動畫片中,你看到了誰?”

2你聽到哪些聲音?

3你們的能不能模仿一下小馬的聲音呢?

4可以用什麼模仿,還可以用什麼模仿?

5、幼兒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嘗試

6、集中演示、梳理,達成共識。

5、幼兒看畫面合作配音。

7、分角色爲動畫片配音

五、活動延伸

師:生活中的聲音有好多好多,不同的聲音還可以告訴我們不同的事呢!現在就讓我們到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些聲音吧!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由來,體驗節日歡樂氣氛,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2.瞭解月餅的製作過程,發展團、壓 、切、扣等技能。能選擇小梳子等輔助工具刻花紋。

3.讓幼兒發揮想象力,利用廢舊物品裝飾月餅表面,培養幼兒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橡皮泥,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3——4個。

2、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小梳子、瓶蓋等)、廢舊報紙。

3.葵花籽,花生、小米、大米、綠豆等各色五穀雜糧若,花瓣、樹葉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利用提問和猜謎語的方式讓幼兒知道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引起幼兒做月餅的興趣。

(1)“小朋友知道這是什麼嗎?(月餅)什麼時候吃月餅呢?(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什麼節日?(中秋節)爲什麼要吃月餅呢?(中秋節我們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圓圓的象徵團圓之意。)”

(2)“今天我們來上一次手工課,猜猜要做什麼?我給大家猜一個謎語提

示一下,‘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月餅)小朋友非常聰明,就是月餅,今天我們一起來做月餅。

二、教師出示已經做好的幾個“月餅”進行示範講解,幼兒觀察製作月餅的材料,說說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調動幼兒製作月餅的積極性。“老師這裏已經做好了幾個月餅,大家一起欣賞吧,注意仔細觀察老師月餅的顏色、形狀、用什麼材料做的,這個月餅是用泥做的,什麼形狀呢?(圓圓的)上面用橡皮泥做的各色花紋,五顏六色的非常漂亮,月餅周圍邊上用塑料刀切出一道道刀型紋。這個月餅使用橡皮泥做的,周圍用小米、綠豆等五穀雜糧及花瓣樹葉製作的花紋,讓我的月餅更加的漂亮,真的好想吃一口啊!

三、教師爲每個幼兒發一塊泥或橡皮泥,一張廢舊報紙,教師帶領幼兒先重點學習團、壓、切、扣等技能,爲幼兒自由製作月餅打好基礎。“老師爲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塊泥(橡皮泥),一張報紙,我先教小朋友如何製作一個簡單的月餅,大家要認真學習。”“先將報紙鋪到桌子上,這樣就不會把桌子弄髒了,將泥放在兩手手心,用手心使勁揉來揉去,把泥揉成一個球形,將球形泥放在報紙上,用手心按住使勁壓,將泥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用塑料小刀在泥的邊沿切出一個個小花邊,大家可以自由練習一下。

四、幼兒通過初步學習,已掌握製作月餅的基本步驟及動作要領,教師爲幼兒準備葵花籽,小米、綠豆、花瓣、樹葉等廢舊物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多種花紋嘗試製作月餅。

“我爲大家準備了許多材料,大家可以自由想象,製作出你想象中的月餅,可以從形狀、花紋、大小等方面進行改變,注意必須和別人做的不一樣。”(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月餅,並能創造性的使用材料,如可選擇小梳子、瓶蓋、雪花片等輔助工具刻花紋等。)

五、舉辦“我的月餅最漂亮大賽”,通過評比,讓幼兒發現其他幼兒的創新之處。

“ 請小朋友上臺介紹自己的月餅,仔

細看看自己的月餅和別人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一會我們評選出誰做的月餅最漂亮。”

六、延伸活動:和家人一起吃月餅。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常見的家鄉土特產,嘗試給特產分類。

2、知道家鄉物產很豐富,產生做山東人的自豪感。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瞭解家鄉的特產。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帶幼兒參觀市場和超市,增強感性記憶。

2、家長協助收集山東各種特產的實物及圖片。

3、中國地圖一幅。

活動過程

1、分享幼兒收集的特產食物,瞭解各種特產的名稱。

(1)幼兒拿着自己的記錄的調查表,相互交流自己的參觀收穫。

(2)請幼兒將收集的特產擺放在活動室內,仔細觀察特產的外形特徵,說說特產的名字,自己在哪裏收集到的?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2、嘗試對特產進行分類記錄。

請幼兒有序地將特產分類擺放,並相互討論特產分類依據,如:水果、蔬菜、糧食等。

3、說說自己喜歡哪種特產,爲什麼?請幼兒品嚐,欣賞土特產,初步感受特產的不同,知道特產是某種物品在某個特定區生長或製作的。

4、欣賞兒歌《誇家鄉》,進一步瞭解各地特產。

5、結合本地地方特產,可引導幼兒改編詩歌內容。

6、活動延伸

請幼兒觀察中國地圖,尋找家鄉山東省的地理位置,並請幼兒相互交流。

活動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開放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尋找和介紹家鄉的特產、讚美家鄉的特產、推銷家鄉的特產等活動,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有關的特產知識,充分讓孩子感受到了家鄉的美麗與富饒。

在課前佈置作業時,強調了收集資料的方法,培養了學生處理材料的能力,以提高合作、交流、探索的能力和效率。對家鄉的滿腔熱愛之情通過走近家鄉特產後,抒發自己的感受來體現,真正使學生感受到:“家鄉的山最青,家鄉的水最甜,家鄉的人最親”。激起熱愛家鄉的豪情,把愛家鄉落實到行(]動上。

總之,本節課我努力挖掘學生資源,家鄉資源,讓學生走進生活,通過多種渠道蒐集家鄉特產的知識,整合教材。讓學生在角色演繹中、親身體驗中,學以致用。在活動中,學習知識,激發學生愛家鄉、愛家鄉人民的思想情感。爲生活在這樣的地方,而驕傲、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