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爺爺和小樹》教學設計與反思

《爺爺和小樹》教學設計與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教學目標】

《爺爺和小樹》教學設計與反思

1、認識10個字,會寫“不、開”。認識偏旁“人、刂、灬、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字,指導“不、開”的書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的故事,打開書,自己讀一遍課文,看看這些字你都會認了嗎?一邊讀一邊牢牢地記在心裏。

2、按自然段讀:老師讀第一自然段,男生讀第二自然段,女生讀第三自然段。

3、導語:你們看這棵小樹長得多好呀!那你們知道嗎?樹葉下面可藏着許多祕密呢!誰願意揭開祕密?

 二、新課

1、師將深色葉子翻開(書上詞)

小傘、爺爺、撐開、穿上、暖和、一棵樹、冷熱、給我、來到

⑴ 兩人互讀:誰有不正確的及時幫他糾正。

⑵ 請學生當小老師,會讀哪個就帶着大家讀哪個。

2、這些詞裏有咱們這節課要認的10個字,他們也在樹葉下面藏着呢,快看看都是誰?

傘、爺、棵、到、冷、熱、給、開、穿、暖

⑴ 你都認識他們嗎?自己快認一認。

⑵ 指名當小老師,帶讀這些字。

⑶ 重點字挑出來,再讀,“爺、到、冷、熱、傘”認識“父、人、刂、灬、冫”偏旁。

⑷ 通過圖,用基因識字的方法講解“父”:古時候,兒子犯錯了,爸爸教訓兒子的時候,手裏要拿着一根棍子,就是父。“爺”的下面部分好象是腿骨彎曲的樣子。

還學了哪個字有“父”?(爸)擴字:爹、斧、釜

3、遊戲:試試誰的反應快!

將本課要認的字發給學生(兩人一組,一組一個字)

學生說字,拿這個字的學生站起來,帶讀。

4、兩人一組用字組詞,再說一句話。

5、朗讀課文,把這些字記住。

6、我會寫。

“不”:

⑴ 觀察:有幾筆寫成?

⑵ 每一筆是什麼?

⑶ 觀察每筆的位置。

⑷ 師範寫。

⑸ 生描紅筆順,再獨立寫一個字。

“開”學生自己觀察自己寫。

  三、小結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爺爺和小樹》是一年級課文的第五課,本文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講述了在一個農家小院裏,冬天到了,爺爺爲小樹綁上稻草禦寒過冬;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樹爲爺爺遮擋猛烈的陽光,讓爺爺能在涼快的樹蔭下度過炎熱的夏天的故事。本文的語言口語化,以孩子的視覺、角度、立場闡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和諧關係,爲孩子的知作出了引導,爲孩子的行樹立了典範。在本課的第一課時教學中,我把目標定位在孩子能夠在一定的語境中,例如詞、句中初步認識生字,(通過自讀課文,對生字引起注意,詞語的認讀是對生字的又一次接觸,尋找反義詞、“傘”字與實物之間的對比、“暖和的 ”的練說,意在幫助孩子記住字形、理解字義,第二課時中通過比賽、遊戲來鞏固、強化)通過看圖說話、想象說話來感受爺爺對小樹的關愛,以及這種關愛對小樹的作用,同時給予孩子一個語言表達、釋放自己想法的一個平臺,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把文章的語言內化成孩子的語言。

但是一節課下來,孩子們並未達到我預設的程度。在反覆的思考後,卻又回到原點“我爲什麼要上課?”是我要孩子學嗎?不!作爲一名教師更爲重要的任務是要在課堂吸引孩子,讓孩子要學。雖然這已經是一個每位教師都熟知的教學理念,但是面對我的課堂,面對自己的“公開課教案”,能否理直氣壯的說一聲“我的教學是吸引孩子要學”呢?我卻不能!在課堂上,忘記教學流程,縱然有緊張的因素,但是也正是因爲課堂上,我墨守於教學設計,沒能夠根據學生實際的.課堂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而且在教案的設計時,就僅僅想我要怎樣把這些知識點去教給我的學生們,沒有想到他們想要怎樣去掌握,他們到底在怎樣的一個水平上。例如:詞語的認讀時,僅僅停留在認讀,沒有考慮孩子們到底處於怎樣的水平從而訓練他們記憶的深度;朗讀課文時,每一次的朗讀目標不明確,有層次、有目標的朗讀更能帶動全班的朗讀上的進步;在教學中的一些細節,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對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理解上的偏差、朗讀時總是糾正不過來的讀音時,自己該採用怎樣行之有效的策略來糾正孩子呢?面對一年級這些天真、無瑕的孩子,又應該用怎麼樣語言和形式進行更爲親切、生動、深入的進行交流呢?這些都應該是我爲之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