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虎門銷煙》優質教學案例

《虎門銷煙》優質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教材分析〕

《虎門銷煙》優質教學案例

《虎門銷煙》是蘇教版第七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記敘了1983年6月3日林則徐將從外國商人那裏收繳來的近兩萬箱鴉片在虎門海灘當衆銷燬的壯觀場面,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禦侮的鬥爭精神。課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虎門銷煙的的時間;第二部分記敘了虎門銷煙的壯觀場面;第三部分寫許多外國商人看到銷煙場面非常震驚;第四部分總結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教學構想〕

從整體入手,以“偉大壯舉”爲切入點,引導學生將讀、看、想、說、寫相結合,從字裏行間去體會銷煙場面的壯觀和人們的激情,認識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在學習課文場面描寫段落時,進行片斷仿寫。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引入新課。

⑴學生交流課前蒐集到的有關虎門銷煙的資料。

⑵教師小結,引入新課。

同學們,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王朝,這個王朝末期,政治腐敗,軍備廢弛,財政困難,農民起義連綿不斷。在清政府走向衰落的時候,英、法、美等國已成爲資本主義國家,英國資本家爲了掠奪中國的財富,牟取暴利,竟無恥地把鴉片偷運到中國來。《虎門銷煙》就是當時我國人民與外國侵略者進行鬥爭的一部壯舉。讓我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重溫這段輝煌的歷史。

(板書課題:虎門銷煙)

A、學生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B、知道這裏的“煙”是指什麼嗎?學生回答。

C、聯繫當時的中國實際想想: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會對中國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二、精讀課文。

㈠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快速地掃讀課文,然後用課文中的詞語來概括一下。

板書: 偉大壯舉

“壯”在這個詞中是什麼意思?讀讀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現“壯”?將這些地方畫下來、讀一讀。

學生再讀課文。

根據學生回答的實際情況,分段學習課文。

㈡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

②“沸騰”是什麼意思?從哪些語句中可以看出來廣州城沸騰起來了?廣州城爲什麼沸騰起來?

板書:振奮民心

③幻燈出示比較句子:

A、老年人捋着鬍鬚。

老年人邊聽邊點頭,笑嘻嘻地捋着鬍鬚

B、青年人讚不絕口。

青年人興奮地揮着拳頭,讚不絕口。

C、頑皮的孩子們高興地叫喊着:“燒洋鬼子的大煙了,快到虎門去看哪!”

頑皮的孩子們在人羣裏鑽來鑽去,高興地叫喊着:“燒洋鬼子的大煙了,快到虎門去看哪!”

④仿照這段話,寫一個節日的有趣場面。

⑤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㈢學習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⑴學生自由讀第二至第五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視學生回答情況,進行組織學習。)

⑵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

幻燈片出示句子:虎門灘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從這句中你讀出了什麼?還有哪些句子說明了人多?

小組討論、交流:

爲什麼來到海灘的人這麼多?文武官員到專用說明什麼?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⑶學習第四、第五自然段。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四、第五自然段。

小組合作學習:

A、銷煙池的大小和結構是怎樣的?

B、哪幾句描寫了當時激動人心的場面?板書:場面壯觀

C、哪幾句寫銷煙的經過?用自己的.話說說硝煙是分幾步進行的?

出示幻燈文字。

只見一羣羣光着脊樑、赤着雙腳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煙池裏撒下鹽巴,再把收繳來的鴉片拋入池內,然後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討論:硝煙時工人們做了幾件事?

課文中用什麼詞把三事件連起來?

用 “先……再……然後……”表示順序的詞語說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

指名再讀這段話,學生評讀,教師示範讀。

㈣學習第六自然段

齊讀第六自然段。結合課文中的圖片,思考:

爲什麼邀請外國商人到場觀看?

外國商人看到這驚心動魄的場面後表現怎樣?板書:驚心動魄

㈤齊讀第七自然段。

板書:中國人民不可侮

 三、總結全文。

爲什麼說虎門銷煙這一壯舉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大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

 四、拓展延伸。

㈠引導看圖: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此刻,對着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麼?

㈡虎門銷煙這一偉大壯舉,粉碎了外國侵略者的美夢,喚醒了沉睡中的人們,也給了那些醉生夢死、意志薄弱的吸“煙”鬼一記響亮的耳光,鴉片的罪惡實在是太大了!回憶過去,看看今天,你還想說點什麼?

觀看圖片,號召學生: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課後反思〕

《虎門銷煙》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充分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是學習本課的重點。因此在教學時要讓學生深入到這一歷史事件中,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再通過文中的語言文字來深入瞭解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在教學中,我注重瞭如下幾點:

一、蒐集資料,充分準備。

考慮到我所面對的是剛進入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對當時的歷史背景大多瞭解不夠,單憑老師的講解,可能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要求學生通過上網、查閱書籍、向親人請教等各種方式去搜集有關資料,瞭解那段歷史,明白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爲學習課文做了一個很好的情感鋪墊。因爲對整個事件不再陌生,加上孩子們又急於想表現自己,展示自己的成果,所以,在講授新課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

二、巧用課件,以讀促講。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三處看:看虎門銷煙的錄相;看林則徐對面滔滔大海指揮銷煙時的的圖片;看外國商人在林則徐面前“躬身彎腰”、“垂手恭聽”圖,指導學生入情入景地讀課文,談感受,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講解。特別是在“讀”字上下足功夫,讓學生從中讀出味道,讀出感覺。鼓勵學生邊讀邊想象銷煙時的壯觀場景。把讀文、感悟、說話三者有機地進行結合。

三、緊扣目標,自主探究。

課堂是孩子們的,學習是孩子們的事。爲了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教師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學習課文中,我抓住兩個大的問題:①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現“壯”?② 說說你讀懂了什麼。牽住文章的重點字眼——“壯”,以點帶面,緊扣學習的重點,把學習、思維的空間留給學生。就這樣,學生帶着問題,從自身的認知角度出發,聲情並茂地讀,情真意切地說,設身處地地想,在學習中盡情享受收穫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