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案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案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漢字,會寫7個漢字。

2.能按文言文的節奏讀好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背誦課文。

3.藉助課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4.體會文言文言簡義豐的文體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

1.能按文言文的節奏讀好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背誦課文。

2.藉助課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

體會文言文言簡義豐的文體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閱讀興趣。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

1.齊讀課題。

你知道司馬光嗎?聽說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請你講一講!學生講故事。

2.瞭解人物,介紹司馬光。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作品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等。主持編撰了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二、聽讀感知

同學們的故事講得真精彩,但是你知道嗎?在《宋史》中記載的這個故事,只有30個字。古人只用了30個字就把這個驚險的故事講清楚了。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

1.聽範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注意課文朗讀的節奏。

2.想一想課文講的故事和我們平時聽到的有什麼不同?

3.跟老師一起讀課文,讀準文章的節奏。

預設:

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4.在課本上圈畫生字,小組交流識字。

三、生字認讀,讀準字音

1.課文中有很多生字,在朗讀的過程中你都認識了嗎?誰可以給大家領讀一下?

2.出示5個要求會認的生字:司、跌、皆、棄、持。

3.學生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法識字。

預設:

用加一加、減一減、分一分、比一比、換一換的方法,分別識字。

如:“司”加一筆變成“同”;“跌”減去“”變成“失”;“皆”可以分成“比、白”兩個漢字;“棄”可以跟漢字“弄”進行比較識字;“持”可以換掉部首“扌”,加“牛”變成“特”。

四、瞭解內容

自由地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1.學生根據閱讀成果填空。

課文主要寫________在小夥伴掉入甕中時,沉着冷靜地________救出了小夥伴。

2.我們都知道一個事件一般包括起因、經過、結果三部分。作者用這麼少的字,有沒有把事件說完整呢?請快速閱讀課文,然後說一說讀了這篇文章後,你知道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了嗎?(用原文回答)

預設:

起因: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經過: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

結果:兒得活。

五、咬文嚼字

文言文和現代漢語有很大的不同,課文只用了30個字就把故事講明白了。我們一起來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

1.逐字逐句翻譯,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文章的內容。

2.讀一讀課文,試着翻譯成現代漢語。

預設:

一羣兒童在庭院裏玩耍,一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耍),一失足就掉到了缸中,並沒入水中。其他小孩(見出了事情)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拿起石頭把甕打破,水流出來,這個小孩子便得救了。

3.再讀課文,說一說小組討論文言文和現代文的區別在哪裏?重點體會文言文言簡義豐的特點。

預設:文言文精煉簡短、概括力強。體會文言文的語序有所不同。例如:

“羣兒戲於庭”這句話我們的翻譯是:“一羣兒童在庭院裏玩耍”。並不像課文中的語序一樣直接翻譯爲“一羣兒童玩耍在庭院裏”。

六、走近人物

1.危急時刻其他孩子的反應是怎樣的?司馬光是怎麼做的?

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讀這句話,說一說:大家是怎樣做的,司馬光是怎樣做的?瞭解作者用衆人來襯托司馬光的襯托手法。

2.你覺得司馬光是個怎樣的人?

預設:對朋友不離不棄,遇事臨危不亂,機智勇敢。

七、能說會道

1.如果你在現場,可能會怎麼做?

2.你覺得司馬光的辦法怎麼樣?這個辦法好在哪裏?

學生自由交流。

3.如果你是被救出的小夥伴,你會對司馬光說些什麼?

做人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

據說那個被救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此人在宋史上沒有記載,或許一生之中也沒有什麼重要的歷史貢獻。但他成年之後,對司馬光當年的救命之恩卻銘記於心,後來上官尚光移居到他地,特意在其住所之內,建造了一座庭院來感念司馬光兒時的救命之恩,並且建立碑文來銘記這段史實。後來人們都叫這座亭子爲“感恩亭”。

八、學寫漢字

課文同學們學得真好,這麼好的故事之所以流傳了下來,就是因爲它被載入了史冊,讓我們認真寫字,以後用自己優美的文字來表現故事吧!現在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我們在書寫時一定認真寫。

強調執筆姿勢和書寫規範:

執筆:三指執筆,指實掌虛,用筆靈活。

書寫目標:規範、端正、整潔。

1.出示生字:跌、登、庭、司、持、棄、衆。

2.指導學生觀察寫法,板書筆順。

3.打開“優教學生字”,講解生字的意義與寫法。

重點學習:“登”的上部的筆順要注意。

4.學生臨寫生字,教師巡迴指導。小組成員比一比,看誰的坐姿最正確,書法最漂亮,寫得最快。

5.背誦課文,用生字填空。

羣兒戲於____,一兒____甕,足____沒水中。____皆____去,光____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九、知識拓展

中國古代神童故事有很多,說一說你知道的故事。

預設:曹衝稱象的故事、王戎識李的故事等。

十、鞏固練習

1、打開“基礎訓練/閱讀訓練-《司馬光》”,一起來闖關吧!

2、完成配套練習冊。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案2

設計說明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孩子掉進一口裝滿水的大缸裏,其他孩子都嚇跑了,司馬光用石頭砸破大缸,救了那個孩子的故事。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朗讀課文,讀通、讀懂句子,並藉助課後註釋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司馬光的'沉着,機智,遇事肯動腦筋的品質。

學前準備

1.查找司馬光的資料瞭解司馬光,預習課文,生字,製作生字卡片。(學生)

2.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字,學會新詞。

2.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司馬光的沉着冷靜、機智勇敢。

學習重點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懂句子,體會司馬光的沉着冷靜、機智勇敢。

教學環節

導案 學案 達標檢測

一、激趣導入,走進故事(用時:5分鐘)

1.師(出示課件)看見大屏幕上的這幅畫,大家會想起哪個故事呢?

2.板書課題。

3.師介紹古文的特點。 1.學生看圖後回答。

2.齊讀課題。

3.瞭解古文的特點。 1.簡要說說文言文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用時:20分鐘)

1.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由讀文,試着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懂句子。

2.師出示生字,指導學生學習新字。

3.教師範讀,領讀,指導學生讀通順,讀懂句子,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節。

2.小組內利用識字卡片交流識字方法。

3.練習朗讀,注意句中的停頓,讀通句子。 2.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用時:10分鐘)

1.讀課文,思考: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有哪些人。

(2)在孩子們玩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3)在萬分危急的時候,其他孩子是怎麼做的?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從中你覺得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2.教師指導理解文中重點詞的意思。

3.指導朗讀。 1.學生邊讀,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在文中畫相應的句子,詞。

2.學生相互交流。

3.藉助註釋和老師的提示理解句子。

4.體會司馬光的沉着冷靜,機智勇敢。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解釋下面字詞的含義。

庭:___________________

甕:___________________

皆:___________________

光:___________________

迸:___________________

四、感情朗讀,背誦課文(用時:5分鐘)

1.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檢查背誦課文。

3.把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1.朗讀課文。

2.學生背誦課文。

3.講故事。 4.看拼音,寫詞語。

dēnɡshāndiēdǎo

()()

tínɡyuànfànɡqì

()()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三年級孩子首次接觸文言文,但這個故事大家並不陌生,而且文字也比較簡單,所以設計本課時,我以朗讀爲主,讓學生讀通、讀懂句子,再把司馬光與其他孩子的不同做法進行比較,從而體會司馬光沉着、機智、勇敢的特點。整節課氣氛活躍,學生領略到了文言文的魅力,也理解了課文內容。

《司馬光》教學片段

◆情境渲染,引導想象,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重點)?

師:司馬光和一羣小朋友在院子裏做遊戲,正當他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麼事?

生:一個孩子掉到大水缸裏去了。

師:文中是怎麼說的?

生:文中說“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師:(課件出示句子)“甕”是指什麼?“足跌沒水中”又怎麼理解?

生:“甕”是指大缸。

生:“足跌沒水中”意思是孩子掉進缸裏,被水淹沒了。

師:理解得很好,自己的小夥伴掉進這麼大的水缸裏,危在旦夕,這樣危急的情況,該怎麼讀。

(指導學生朗讀)

師: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其他孩子是怎麼做的?

生:衆皆棄去。

師:這句話怎麼理解?

生:其他孩子全都跑了。

師: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

生:光持石擊甕破之。

師:(出示課件)請學生讀這句話,說說你的理解。

生:司馬光拿起一塊石頭朝大水缸擊去,大水缸被打破了。

師:請大家想象一下當時司馬光是怎樣想的,怎麼做的,然後講給大家聽聽,並表演出來……

賞析:老師藉助課件和文中的註釋,引導學生弄明白髮生的事情,以及司馬光和其他孩子處理事情的方法,降低了學生初學文言文的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讓孩子們想象司馬光的想法和做法,表演給大家看時,同學們更是活躍,而且表演時的神態、動作、語言都很有個性。說明學生對文本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