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第一篇

本文記敘了“我”在桃園看剪枝並瞭解剪枝的原因,啓示我們:“減少”是爲了“增加”;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我們必須留心周圍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學習。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爲線索,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娓娓道來。最後,“我”的感悟寫得含蓄蘊藉,雖未一語道破,但給了讀者回味揣摩的空間。

我上這一課時是抓住“我”的心理變化這條明線(即書後第四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感覺這樣上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檢查完字詞掌握程度後,我讓學生帶着問題自主閱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生生、師生的交流互動中探究。接着,在精讀課文時,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朗讀、品析,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體驗,激勵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促進學生在回味品析中領悟到課文內容中蘊含的道理;並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去思考、發現和探索,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

這篇課文在我看來,“減少”是爲了“增加”蘊含着深刻的哲理,甚至是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禪機”。在備課時我就比較爲難到底把學生引領到哪一步,如果只講課文中浮在表面的意思,那對學生是一種損失;講得深一點,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不大可能領悟得到,但是也許會觸動他們的靈感。我也看了別人的設計,有的比較發散,放開來讓學生談談從課文裏受到了什麼啓發,這對學生來說要簡單一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的答案是豐富的。但是我想了想,我們的教材中不乏啓示學生要仔細觀察,處處留心的課文,也不缺教導學生勇於探究的文章,但是像這樣一篇,蘊含着“有‘舍’纔有‘得’”的人生智慧的課文真是絕無僅有的,——至少在我教過的課文裏是這樣的。所以我決定在深度上拓展一下。於是我在學完課文後擴充了一個《“捨得”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中蘊含的哲理促進學生對課文中: “減少是爲了增加”的道理的理解。結果也在預料之中,學生能有所感悟,但理解不夠深刻。不過,我認爲,對孩子們來說,現在還不能完全明白這個道理,但隨着他們漸漸長大,人生的經歷越來越豐富,也許有一天,他們會想起我們曾經上過的`這堂課,想起有‘舍’纔有‘得’的道理。

在教學之前,由於不允許見學生,造成我對學生情況估計錯誤,有損於本節課的教學效果。我校學生本課早已授完,因此,我在試講時學生駕輕就熟,對於文本的理解比較輕鬆,其中的道理和我設計的拓展內容的理解也比較到位。但是,在本節課授課前2分鐘我見到要上課的學生後,我才發現他們不但沒有學這一節課,而且沒有預習,甚至連課文都沒有讀過,是一篇完全陌生的文章,因此我立刻調整了我的一些教學環節的設計。捨棄了對一些心理方面的深挖環節。其實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感受王大伯是名不虛傳的種桃能手”,從開頭的“初聞大名”到“目睹剪枝”,最後他的話得以驗證,“我”也心悅誠服,很多細節都與“王大伯是名不虛傳的種桃能手”這句話暗合。在教學的分析過程中,我也注意了這條線的引導,但由於時間的關係,不是很明顯,朗讀的也不夠充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意如何在文本與拓展之間協調,使二者互相融合,以加深學生理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方面的研究。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第二篇

《剪枝的學問》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了“我”在桃園看剪枝並瞭解剪枝的原因,啓示我們“減少”是爲了“增加”;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介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寫“我”在果園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經詢問,瞭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寫春天來了,桃花盛開,“我”盼望花兒早日結果。第五自然段寫桃子豐收了,我在驚喜的同時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話。課文的重難點是把握我的心理變化,瞭解剪枝給人的啓示。

我在備課時想起以前曾經教過這篇課文,當時書上在最後是有這句話——“減少”是爲了“增加”的,但是現在不知道爲什麼刪掉了,開始我還以爲是我記錯了,後來在網上看到也有老師說起這回事,而且有的版本里現在還有這句話。

我上這一課時是抓住“我”的心理變化這條明線(即書後第四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的,感覺這樣上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朗讀指導也比較到位。其實在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中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感受王大伯是名不虛傳的種桃能手”,從開頭的“初聞大名”到“目睹剪枝”,最後他的話得以驗證,“我”也心悅誠服,很多細節都與“王大伯是名不虛傳的種桃能手”這句話暗合。這樣教學內容更爲豐富,學生的感受也比較細膩、深刻。

這篇課文在我看來,“減少”是爲了“增加”蘊含着深刻的哲理,甚至是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禪機”。在備課時我就比較爲難到底把學生引領到哪一步,如果講得深一點,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不大可能領悟得到,但是也許會觸動他們的靈感。我也看了別人的設計,有的比較發散,放開來讓學生談談從課文裏受到了什麼啓發,這對學生來說要簡單一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的答案是豐富的。但是我想了想,我們的教材中不乏啓示學生要仔細觀察,處處留心的課文,也不缺教導學生勇於探究的文章,但是像這樣一篇,蘊含着“有‘舍’纔有‘得’”的人生智慧的課文真是絕無僅有的—至少在我教過的課文裏是這樣的。所以我決定在深度上拓展一下。結果也在預料之中,學生有點茫然。所以我最後說了一段話——“也許對你們來說,現在還不能完全明白這個道理,但隨着你漸漸長大,人生的經歷越來越豐富,也許有一天,你會想起我們上過的這堂課,想起有‘舍’纔有‘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