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口技片段七年級語文教案

口技片段七年級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口技》一文,對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藝的生動逼真地描寫,結構層次清晰、有條不紊,極好地運用了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教學時亦應抓住其結構和語言的特點進行教學。但上過本文,有一個鏡頭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口技片段七年級語文教案

師:文中多次描述聽衆的反應,這些描述有什麼效果?

生1:“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說明賓客聽得入神,被深深吸引,並感到滿意,“默嘆”一詞表明賓客還能意識到這是口技表演,雖已入神但還能自持。

生2:“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表現了賓客也隨口技表演內容由緊張到鬆弛的漸變過程,也說明賓客逐漸難以自持。

生3:“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寫賓客驚慌欲逃的神態、動作,說明口技表演達到以假亂真的絕妙境界。

生4:我認爲賓客不是要逃跑,而是去救火。

(譁然)

當時也懵了:是我看的資料不全嗎?不權威嗎?但在我的記憶中是翻譯成的“幾乎想爭着逃跑”呀!隨即,我讓學生展開討論,自己卻趕緊翻閱資料。但事實就是這樣:《教師教學用書》中譯爲“幾乎都想爭先恐後地逃跑”,《文言文全解》、《教材全解》、《點撥》等中都譯爲“幾乎想搶先跑掉”之類的,無一是譯爲去救火的。

我暫不表明觀點,讓學生自己表決。結果各有理由:

認爲是逃跑的理由是:衆多資料書中是這樣的翻譯,古漢語字典上的“走”也是解釋爲“跑,逃跑”。因爲此時賓客已不能自持,所以在火災面前表現出逃跑心理是符合事實的。

認爲是救火的理由是:救火救人是發生火災後賓客們應立即想到的,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且,文中的“奮袖出臂”一詞也表明賓客們準備大幹一場。“走”是解釋爲“跑”,但不是“逃跑”,而是跑去舀水,同時也表明了賓客們不能自持的境界。

不用說,我贊成了救火的觀點。因爲我們的教學,不只是欣賞文中壯觀的場面,體會寫作的精妙,更要培養學生做人素養。至於是否改變了原文本意,我想林嗣環在天之靈也不會過多指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