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彙總」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彙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寫好教學反思就能夠知道自己的得失在哪裏,下面小編爲大家介紹《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希望能幫到大家!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彙總」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爲了上這篇課文,我曾經反覆思考,但是到今天爲止,仍然沒有個明確的結果,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讓學生喜歡,並且上好。

一班先上,開始我打出了一張圖片,下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戶戶垂楊”,讓學生猜猜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哪個城市,學生猜出是濟南,於是明確本課課題:《濟南的冬天》。然後按部就班的介紹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接着迴歸文本,學生朗讀課文,一遍結束後,我說,老舍滿懷深情的寫下了這篇文章,正是源於老舍對濟南的熱愛,下面請同學們有象老舍一樣懷着對濟南的熱愛把文章再讀一遍,於是學生又讀了一遍,兩遍結束後我說,請幾爲同學把課文再朗讀一遍,一共三位同學把課文讀了一遍,三遍讀完後,我說,你喜歡濟南的冬天嗎?有同學說喜歡,有同學說不喜歡,對於反對的聲音我置之不理,然後我說請拿出筆記本,以“我喜歡濟南冬天的 ,因爲 ”句式寫出你對濟南的印象,五分鐘後,我讓學生讀一讀自己寫的句子,有喜歡小山的,有喜歡日光的,有喜歡水的,基本上反映了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和把握,闡述的原因用的基本也是從文本上摘錄的語句,自己的感受和加工較少,做了簡單的評價之後,進入了第三個環節,我說:老舍是個語言大師,濟南的山水的在大師的筆下充滿了詩情畫意,因此本文的語言很值的我們欣賞品味,找出你喜歡的句子,並說說爲什麼?對於描寫優美的句子,學生基本能找出來,而且對於修辭的運用也基本能說出來,但不夠深刻和到位。一堂課在沉悶的氣氛中結束了,相比以前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我自認爲這堂課特別失敗。

下課後我調整了自己的情緒,希望下一節課會有所改變。上課後,我照例介紹了作者及寫作背景,接着讓學生自己把課文讀了一遍,一遍結束後問學生:讀了本文後,你有什麼要說的?有學生說,我特別佩服老舍,他把並不怎麼樣的濟南的冬天的景色寫的這麼美;有學生說,這篇文章的語言很美;有學生說,濟南的冬天的水很美……很多學生都說了自己讀完文章後的初步印象。聽得出來,學生是喜歡這篇文章的。我順勢就問,你們喜歡這篇文章嗎?大家都回答,喜歡。那麼接下來我們能不能帶着喜歡的感情再去把課文讀一遍呢?於是所有的學生都放開嗓子又把課文讀了一遍,讀完後我問:你們在讀的時候,有沒有哪些句子和語段的語氣是特別處理過的,你是怎麼讀的?短暫的平靜後,有學生舉手了,說:我覺的第一段應該用比較平緩的語氣來讀。你可以示範一下嗎?我問。他把第一段讀了一遍,讀的確實很到位,相信他已經走進老舍的感情了。然後有學生說第二節應該用緩慢的語氣,輕輕的讀,於是他也示範讀了幾句,結果其他同學哈哈大笑,抓住這個契機,我說你們覺的他的理解對嗎?到底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在大家的討論和幾位學生的示範朗讀後,同學們都明確了應該用愉快,溫馨的語氣去朗讀。又有學生說第三節應該用輕快的語氣來讀,於是他讀了一遍,讀出了歡喜和愉快的感情,理解的非常到位,同學們也表示認同,在確定了各自的朗讀基調後,我說,現在請大家用我們剛纔探討過的語氣把課文再讀一遍好嗎?結果所有的學生都非常愉快的把課文再讀了一遍,最後我讓學生完成那個句式,並當堂展示,結果大部分學生闡述的理由除了引用了課文內容,同時還加進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比一班學生的理解要深入和透徹的多,下課鈴聲響了,還有很多同學躍躍欲試。一堂課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我和學生們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比較這兩堂課的得失,我發現調動學生的興趣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第一堂課我沒有爲調動學生的興趣做任何鋪墊和引導,所以學生可以說是很被動的把課文讀了三遍,在被動的情況下閱讀文本,得到的啓發和感受幾乎等於零,所以後面的環節完成的都不成功。而在第二堂課上我比較注重學生的感受,所以每一個環節的設置都是在學生感受的基礎上隨機生成的,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的基礎,學生的興趣也就隨之而來,這堂課就是在學生的牽引下變成了一堂朗讀課,而朗讀的到位和成功,又促成了下個環節的成功,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行。而“花不開”和“柳成行”的關鍵就在於興趣這塊土壤。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2

一、簡述課堂目標:

這堂課我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因此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1、使學生了解作者老舍的基本情況並且積累生字詞;2、理清文章內容;3、初步感受濟南冬天的“溫晴”。

二、本堂課的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清文章內容。教學難點是學習作者採用怎樣的手法寫出濟南“溫晴”的天氣特徵。

本堂課我計劃採用自由朗讀引導的方式講授。首先介紹作者老舍先生,這一環節我首先和學生互動提問他們有沒有學過老舍先生的文章。在這一環節裏學生的反應較好基本都能會議起自己在小學階段學過的老舍的文章,接着我用PPT展示事先準備好的老舍先生的簡介,根據簡介將老舍先生的基本情況提示給學生。接着播放《濟南的冬天》的示範朗讀,使學生在聽示範朗讀的過程中糾正字音並且熟悉課文內容。接下來本來設計的是要點一下文中容易出錯的字的字音,但是由於上課的時候有些緊張結果在這兒忘記做字音糾正這一環節。而且從後來課堂反應來看,這個示範朗讀只起到了糾正字音這一效果並未達到是學生熟悉課文的目的,示範朗讀也未能引起學生對《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的初步感知。其實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完全可以由自己來做朗讀並且配上輕音樂,這樣應該更能和學生達到情感交流的目的;或者是找朗讀能力較好的學生來配上音樂進行朗讀,這樣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課堂上應該多多的相信學生,這樣也許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接着,還未等學生對課文進一步熟悉我就立刻進入了“自由選段朗讀並說出爲什麼想讀所選文段”這一環節。因此學生顯然沒有做好準備,就出現了學生冷場的現象對這一環節的反應不夠活躍。其實在這一環節裏我完全可以多給學生點時間讓學生自由朗讀文章熟悉課文內容,然後再做這一環節相信效果會好很多。

最後,就是精讀文章的第一段進一步學習作者是如何表現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的。在這一環節的處理上我自己覺得處理的較好,能逐步引導學生一點點的明白作者在這裏用了對比寫作手法。爲了引導學生理解對比的.寫作手法我設計了幾個問題逐步深入幫助學生理解,在引導的過程中已經有學生提前就明白了作者使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天氣特點。

文章佈局謀篇層次井然。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 “奇蹟”“怪事”,突出它的“溫晴”,讚譽它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繫的。第2段開始,“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個重要的過渡句,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在分寫山水之前,先給人以濟南的總體感,用擬人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作者緊扣住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第5段寫冬天的水色。作者極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一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

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確實好美、好美!老舍雖然沒有用華麗的詞彙,但字裏行間無不透過着老舍對濟南的深愛,濟南在老舍眼裏簡直是人間天堂!我記得他老人家曾說過“濟南的秋天是詩意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賜給了西湖,把秋天和冬天全賜給了濟南”!從此你可以看出我們的先師是多麼地喜愛濟南!瑞士只佔了一個夏天,西湖只佔了一個春天,而濟南確足足佔了一個秋天和冬天!!可見濟南在先師心目中的份量!

可是,可是,我們生活在先師筆下的天堂裏,我們感到了什麼?如果我們不努力,我們如何向先師交待?

生活在濟南這座美麗城市的人,醒醒吧!當你站在濟南的土地上,我不知道你聽到了她的心跳沒有,如果你沒聽到,你就太盲目了?我們的建設者和管理者,你們的每一步規劃,當你們的筆在藍圖上劃出一個符號時,筆尖下發出的微微的“沙沙”聲可是濟南的喘息啊!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3

本週,我校開展了語文教研活動。我對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美文。學習這樣的美文,既能讓學生得到語文的滋養,又可以得到審美的陶冶。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讀美文,賞美文。

所謂“讀美文”,就是以讀貫穿教學的始終。如,讀課題,讓學生初步感知作者對濟南的深情;讀濟南的三大特點,讓學生從中真正感受到作者發出內心的:“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樣的感嘆,同時學習老舍對“故鄉”的這種深情,並學會用這種深情去閱讀這篇文章;讀優美的語句,讓學生品味語言美……

所謂“賞美文”,就是對文中的優美語言進行賞析。作爲“語言藝術大師”老舍,其語言的精煉、純淨是值得學生去探究的。同時,作爲初一的學生,應該逐漸學習對語言的賞析。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預設了多個句子,是學生能夠充分的發揮他們的學習能力,細細品味這些優美的句子。如擬人句:“請閉上眼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的睡着;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的品析;比喻句“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的品析;重點字詞的品析——“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等。

但是,在整個教學中還是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點。首先是對文本的研讀不夠到位。在對陽光朗照下的山和薄雪覆蓋下的山進行教學的時候,我覺得對幾個句子的賞析還是不到位的,如對“請閉上眼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的睡着;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句話的賞析。其實,老舍給讀者鋪設了一個很美的意境。可是,我卻只是分析了“睡着”“喚醒”的擬人手法,而忽視了“閉上眼睛”這種優美意境的感受。

其次是在這種美的學習中缺乏了美的享受。其一體現在板書上。我覺得板書的字太多了,白色的粉筆字使美文黯然失色。其二體現在對薄雪覆蓋下的山的教學上。在這塊知識點上,我特地注意了其中的色彩運用。白色、青色、銀色、藍色、彩色、粉色……給人的視覺感受已經很美了。遠望這座薄雪覆蓋下的的山:看山上,它是白的,“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看山尖,它是銀的,“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看山坡,它是彩色的,“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是它的色;看山腰,它是粉色的,“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在傍晚雪光的渲染中微微泛紅:讓讀者以美的視覺享受。可是,在教學中,我只注重了這些色彩的詞語,卻忽視了與整個文章的結合,不僅是文章的美失色,更讓語言失去了魅力。這一失誤,我覺得使得這堂課失去了美的陶冶

第三,是自身引導語的問題。在一年的教學中,我的引導語雖然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一些小問題上還是出現了一些缺陷。比如對薄雪覆蓋下的山解讀之後,我進行了一個小練筆。我說:“假如給你一座山,你會怎麼寫。”這樣的引導語,我自己在課後也覺得很難想象。換個語言,也許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假如讓你寫你心中的山,你會如何去描繪呢?”所以,在引導語方面,我還需要不斷改進。另外,“兒”化音的朗讀做的不夠到位。自己雖然注意到了這一點,可是,學生在這方面沒有感受到。

以上是我在這次教學後的反思。我以爲,語文教學是不斷髮展的,更需要我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語文素養。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4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構思精巧,語言優美。學習這樣的美文,既能讓學生得到語文的滋養,又可得到審美的陶冶。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主要體現了教學的主體性原則,讓學生主動學習。 體閱讀教學主要以課文作爲憑藉,因此讀書是閱讀教學的最重要一環。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先是教師範讀學生朗讀整體感知,再是重點朗讀品味賞析,最後是集體朗讀深入體驗。在反覆朗讀中學生既領略了濟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領略了老舍作品的語言之美。從閱讀能力的培養來說,學生反覆讀了,背誦了,自然對文章的主旨、內容、寫作技巧、價值等都會有一定的認識。

當然,通過“讀”感知課文,這只是閱讀教學的第一層面,要進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質疑和釋疑了。在課堂討論中,我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一些問題,如 “濟南的總特點是什麼?”“濟南總特點是從那些方面來表現的?” 等等,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特別是在研讀賞析這一環節中,我沒有給學生過多的限制,而是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景物、喜歡的語句段落來進行品味,給學生以較多的空間,更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討論中學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辯,主觀能動性得到了發揮。在學生反覆研讀課文,並對課文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我又適時地予以引導,幫助學生總結出一些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寫好此類文章的方法,這樣讓學生能舉一反三,學會對同類文章賞讀,學會觀察描寫景物,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整堂課下來,感覺教學環節設計的還算流暢,教學目標也基本落實了下來。但是在解決本文的難點——品味語言這點上,做的還不夠到位,在引導學生品位的時候沒有做好示範性的教學,學生品和教師引導的時候顯得有點散亂不夠集中。基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做的確實還不夠,平時缺少對學生語言品味的教學指導,因此,語文課也少了很多的語文味。於是,對於如何品味語言,如何讓語文課更有語文味,我有了以下思考:

1、重朗讀。朗讀是學生進入課文的橋樑,語文課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文章的語言美,進入文本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讀中學習,在讀中感受語文的本色美。

2、重方法。在引導學生品味的時候,應做好示範型教學,並學會從哪些角度對句子進行品味,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

3、重定位。語言的品位是個底線性的教學目標,一堂語文課如果沒有落實在語言這個層面上,它就算不得一堂真正的語文課。因此,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應把重點放在語言的品位上,讓學生更多的進入到語言中,更多的學語文!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5

每次講完《濟南的冬天》,自己總是喜憂參半。同樣,今天這節課既有令我滿意之處,又存在着些許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導入新課的花費的時間相對來說長了些。由於是異地授課,和學生素昧平生。初次見面,自己忽略了對氣氛的調解,所以學生有些緊張,儘管相當淺顯的問題,也不敢舉手回答。由此我深刻地認識到:課前與學生溝通交流,創設和諧的氛圍至關重要,這是決定一節課成功的基石。

其次,最初教學時過分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沒有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互相合作探究,因此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比較單一,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後期變換了方式,學生的思路打開了,課堂的氣氛也活躍起來。因此只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才能順利進行。

當然這節課也有可取之處。我採用了學練結合的方式,學生基本掌握了重要的字詞的讀音、寫法、意義,理解並能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方法。教學時注意知識的拓展,結合課外語段練習,加深學生對對比寫法的理解。我時刻注意教學語言的運用,能適時並恰當地啓發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教學內容力求銜接自然,過渡得當,因此學生對文章寫作思路的理解水到渠成,並初步領悟了作品的內涵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上只是我對這節課的一些粗淺的看法,有的見解可能不準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後,我一定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改進,使自己的教學水平蒸蒸日上,爭取講每一節課少有遺憾,多些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