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故鄉》優秀教案設計

《故鄉》優秀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教學目標:

《故鄉》優秀教案設計

  1. 分析人物形象,探討小說主題。

2. 把握文章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3. 把握小說中議論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1)通過人物的分析探討主題,(2)把握對比手法的作用

2. 難點:把握小說中議論的作用

 教學設想:

這篇小說在環境描寫、人物刻畫和對比手法的運用方面都比較典型,所以在教學中,對環境描寫和人物的分析要側重於前後的對比,我採用以表格的形式來板書,把內容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思考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的作用。第一課時我結合環境來分析人物,把故鄉分爲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的故鄉,兩相對比;第二課時主要引導學生把握“我”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心情感受,正確恰當地理解文章裏議論性的語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小說的主旨。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課型:

合作探究—---結合具體的環境描寫,分析人物。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小說的情節和線索,在具體的環境中分析人物, 把握對比手法的作用。

  教學流程:

  一. 導入新課。

以關於“故鄉”的詩詞名句或者歌曲導入:故鄉,讓離家的遊子多了一個永遠也做不完的夢;故鄉,在遊子的記憶裏沉澱出了無限的美麗與思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文學世界,感受《故鄉》的魅力。

 二.檢查預習。

1. 關於作者、作品、寫作背景的瞭解情況新課 標第 一網

2. 關於小說常識的知識瞭解

3. 關於本課字詞的掌握情況

 三.結合問題,瞭解性閱讀全文。

1.結合課文,明確三個要素:人物、情節和環境

人物:母親——我——宏兒 閏土——水生 楊二嫂

情節:小說以時間爲序,以我回故鄉的所見所聞爲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全文按 “漸近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組織安排材料。

環境 : 自然環境:記憶中的故鄉和眼前的故鄉環境

社會環境:農民生活痛苦,城市平民破產的現實

2.理清各人物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線索人物,勾連情節 閏土、楊二嫂-------主要人物,凸顯主旨 母親、宏兒、水生------次要人物,寄寓希望

3.比較本文與其他小說的異同。(本文的情節相對淡化,主要以塑造人物爲主。)

4.文章所寫的“故鄉”跨越的時間長度?(20年)

從時間概念上看,我們可以把“故鄉”分割爲幾段?

(主要可能有2種意見:(1)記憶中的故鄉-----現實的故鄉,(2)記憶中的故鄉-----現實的故鄉-----理想的故鄉。2種意見都正確,應該予以充分肯定。)

  四.結合環境,分析人物,探究性閱讀課文。

(一)記憶中的故鄉

1.記憶中的故鄉是怎樣的景像?有哪些人?有哪些有趣的事?

記憶裏的故鄉有“深藍”的天空,有“金黃”的圓月,有“碧綠”的西瓜,有各種顏色的鳥類:稻雞、角雞、鵓鴣、藍背……有閏土月夜刺猹的鮮活畫面,也有雪地捕鳥的無窮樂趣,它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廣闊而又鮮活,寂靜而富有動感。

記憶裏的故鄉有活潑可愛、見多識廣的小英雄閏土,有“終日坐着”,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楊二嫂。

2.結合具體的語段,對人物形象作簡要的分析(從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分析)

3.結合寫作的背景,討論記憶中的故鄉是否真實存在。(言之有理)

參考:可能存在。原因是:當時的中國處於封建統治之下,雖然經濟落後,思想愚昧,但是人民生活較爲安定。辛亥革命在推翻了中國2000年的封建統治的同時,給人民帶來的是國無君,民無主的現實,直接造成了帝國主義的長驅直入,百姓承受着封建地主和帝國主義的雙重剝削和壓迫,導致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生活日益貧困,直至破產。據此,記憶中那美麗的故鄉可能確實存在。

並不存在。原因是:根據魯迅的《社戲》以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來看,“我”童年以及少年時期的生活圖景都是非常美好的,因爲那時的“我”是純真的、自然的,那時的夥伴也是純真的、自然的。他們之間的關係不是用封建禮法關係組織起來的,而是用心靈的自然需求聯繫起來的。比如《社戲》中並不好看的“社戲”和並不好吃的羅漢豆由於童真童趣卻變得最好的戲和豆。由此來看,“我”回憶中的“故鄉”雖然美好,實際是少年“我”美好心靈的反映,是少年“我”與少年閏土和諧心靈關係的產物。因此,這樣美好的“故鄉”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二)現實中的故鄉

1.現實中的故鄉是怎樣的景像?這樣的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1)“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分析:這正是一幅蕭索、荒寂的現實的深冬畫面。這裏通過時令、天氣、風聲、天色,勾畫出蕭瑟、昏暗的背景。冬天已經是草木凋零,蕭條冷落,“深冬”則更顯蕭索、荒寂。一個“又”字意思更進一層。陰晦的天氣、嗚嗚的冷風、“蒼黃”的天色,寫出光線的陰沉、昏暗,氣氛的淒冷、寒徹。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橫”指不整齊,了無生氣;“幾個”指零零落落,孤孤單單。“活氣”指活潑、生動的氣氛,“沒有一些活氣”可見其荒涼、死氣沉沉。整個畫面透出荒涼、死寂、了無生機。這幅圖畫正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蹂躪下日益破產的舊中國農村的縮影。這樣的畫面給“冒了嚴寒”急於回鄉的“我”以內心的重創,“禁不住”則暗含了從美麗的回憶跌落到現實的變化過程。“悲涼”點出見到故鄉時的心境。

(2)“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着,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幾房的本家大約已經搬走了,所以很寂靜。”

分析:反映了“我”家家境的衰敗。“許多”、“枯”、“斷莖”、“抖”幾個詞就勾畫出了老屋的破敗、冷寂的景象。老屋的描寫既暗示了家庭的衰落,又烘托出“我”和母親的淒涼心情。

2..現實中故鄉的人物有着怎樣的生活現狀?(從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分析)

閏土:外貌: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破氈帽、極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語言:斷斷續續的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和謙恭。恭敬地叫“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爲少年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矩”

神情:他只是搖頭、拿起煙管來默默的吸菸,“彷彿石像一般”、“像一個木偶人了”歡喜——淒涼——恭敬

總結:肖像描寫反映了家境,家境又折射出社會現實。神態描寫簡潔而又能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把閏土內心不平,卻又無力反抗,更不知道如何改變現狀的苦悶心情刻畫得形象、逼真。語言描寫可見其受封建思想、等級觀念毒害之深, 不僅經濟上困苦不堪,精神上也被嚴重摧殘。

楊二嫂: 外貌:“瘦”,高顴骨,薄嘴脣,張着兩腳,“像一個畫圖儀器裏細腳伶仃的圓規”

語言: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討東西、逢迎、造謠,冷笑說

動作:兩手搭在髀間、將“我”母親的手套“塞”在褲腰裏帶走了

總結:外貌描寫表現她家庭生活的貧困,語言描寫體現其潑悍、放肆、自私,動作描寫表現其潑悍、刻薄、自私、卑劣、貪小便宜的小市民習氣。

3.造成人物命運如此悲慘的原因是什麼?(結合文章和寫作背景)

參考:(1)“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

(2)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的壓榨給人民造成的苦難。

(三)總結對比的作用

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中的故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景物的變化,色調的對比,在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神態上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環境的對比,揭示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蹂躪下日益破產的社會現實。

人物的前後對比,既揭示了閏土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經濟上的剝削,政治上的壓迫,精神上的摧殘,也揭示了閏土們悲慘命運的深刻的社會原因是多子、饑荒、稅、兵、匪、官、紳。楊二嫂是當時社會既被侮辱、被損害,而又深受私有觀念支配的村鎮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變化說明了城鎮小市民的貧困化,從另一側面反映了農村經濟的破敗,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弊病。

楊二嫂和閏土2個人物也形成了對比,文中用楊二嫂的自私刻薄襯托了閏土的純樸善良。

 五.佈置作業。

1. 背誦文中關於閏土外貌描寫的三個語段。

2. 理解閱讀全文,探求本文的主旨。

 第二課時

  教學課型:

合作探究—---結合具體的內容,把握小說主題。

 教學重點:

1.抓住細節,把握“我”回故鄉、在故鄉、離開故鄉時的心情與感受。

2.理解小說中議論性語句。

 教學程序:

  一. 查字詞和背誦情況。

二.合作探討,把握“我”回故鄉、在故鄉、離開故鄉時的心情與感受。

(一)閱讀第一部分,理解“我”回故鄉的心情與感受

1. “我”有一個回憶中的美好的“故鄉”,也有一個令人感到痛苦的現實的“故鄉”。前一個是美好的.但卻不是“故鄉”的現實,現實的“故鄉”是令人難以忍受的。當“我”回到日思夜想的故鄉時,心情如何?(“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

2.怎樣理解第3段“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本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第3段先用一個感嘆句“阿!”再用一個否定的疑問句。這樣寫是因爲故鄉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產生懷疑,但又的確是“我”的故鄉。對懷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複雜思緒,沉重的心情,爲下文作鋪墊。在文章結構上起承上啓下的作用。

3. 怎樣理解第四節“故鄉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涼”?

討論並歸納:眼前蕭索的景象與“我”記憶中的故鄉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涼,只得自我安慰,實則流露出一種憂憤之情。

(二)從“我”在故鄉的見聞感受來看,我的心情如何?

在故鄉,當母親提起閏土時,從前美麗的記憶立即蘇生過來,淡淡的喜悅暫時沖走了淡淡的悲涼。但是當看到在生活的重壓下變成木偶人的閏土的悲苦神情時,“我”又不禁悲從中來,而兒時以兄弟相稱的閏土竟然稱呼“我”爲“老爺”時,更讓我感到悲哀。

(三)閱讀第三部分,結合具體語句,把握“我”離開故鄉的心情。

“我”這次是“永別了熟識的老屋,而且遠離了熟識的故鄉”,到異地去謀生。離開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有沒有依依不捨的情感?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而且一想到在故鄉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這“高牆”就是社會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再想起閏土今昔的鉅變,“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由於有感於這複雜的世事變化,因而“我”對未來想得很多。

“我”無法消除與閏土之間的隔閡,但對未來是抱熱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兒和水生能夠一氣,不再像“我”和閏土一樣隔膜起來。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轉”、“辛苦麻木”、“辛苦恣睢”。希望他們有“新的生活”,是“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三. 理解文章第三部分議論性語句的深刻含義。

1.爲什麼“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

明確:閏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態度虔誠,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好起來,這種願望是“切近”的;而“我”對未來充滿希望,“我”的希望是讓後輩過幸福的生活,我的願望是“茫遠”的,實現自己的這一希望又是非常艱鉅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

2.“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製的偶像麼?”的含義是什麼?

明確:“手製的偶像”比喻“我”的主觀願望。如果說閏土是用泥塑木雕的偶像來麻木自己的話,那麼“我”則是用“希望”來安慰自己。

3.怎麼理解“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明確: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段告訴我們,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奮鬥,等於沒有希望;希望雖然遙遠,而且實現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奮鬥,去實踐,希望就能實現。這段文字,意味深長,表達了“我”對“新生活”一定會來臨的堅定信心。

 四.探討本文主旨。

1. 時代說:這篇小說寫了兩個故鄉:一是記憶中的故鄉,一是現實目睹的故鄉。記憶中的故鄉,色彩鮮明,是一幅“神奇的圖畫”,現實的故鄉一片荒涼、沉重、窒息,“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活氣”。對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目睹的故鄉的描寫,作者採用了對比的寫法。這樣寫,突出了現實故鄉的每況愈下的變化,反映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蹂躪下日趨破產的舊中國農村的社會現實。

2. 隔膜說:作品中的“我”是一個要求進步的知識分子形象。故鄉蕭索的景色顯示了當時農村的凋敝,襯托了“我”的悲涼心情。現實的故鄉與記憶中的故鄉距離太大,“我”非常失望;在故鄉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這“高牆”就是社會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3.創造說:通過閏土悲慘遭遇的描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舊中國農村日益破敗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舊社會對農民從肉體到精神的嚴重殘害,表達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和堅定信念。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最後3節議論性文字。

2.完成課後“探究 練習”。

 六.板書設計:

故 鄉

記憶中的故鄉 現實的故鄉

環境 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碧綠的西瓜 天氣陰晦,冷風,蒼黃的天,橫着蕭索的荒村,沒有活氣

人物 閏土 紫色圓臉、小氈帽、銀項圈

“月夜瓜地刺猹圖”、“雪地捕鳥”

紅活圓實的手 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破氈帽、極薄的棉衣

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只是搖頭、拿起煙管來默默的吸菸

楊二嫂 顴骨也沒有這麼高,嘴脣也沒有這麼薄

“終日坐着” “瘦”,高顴骨,薄嘴脣,張着兩腳,“像一個畫圖儀器裏細腳伶仃的圓規”, 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冷笑

對比的作用:環境的對比,揭示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蹂躪下日益破產的社會現實;人物的對比,揭示了農民和城市平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的經濟上的剝削,政治上的壓迫,精神上的摧殘;人物關係的對比,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淡和隔膜。突出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