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桃花源記》課堂實錄第二課時

《桃花源記》課堂實錄第二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板書課題、作者)。課下有同學問,老師啊,桃花源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桃花源記》課堂實錄第二課時

生雜說:是虛構的。

師:作者虛構的桃花源有怎樣的魅力令古今中外的遊客癡迷地探尋?他爲什麼虛構這個桃花源?從大家給我的問題紙條上看出,這些都是同學們想迫切瞭解的。這節課我們師生也來一次探尋,深入瞭解桃花源究竟是怎樣的所在?請同學們靜靜地思考,你認爲桃花源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細細讀書,在文中找依據。

師:看你微笑地望着老師,你來回答吧。

生:我認爲桃花源是個與外界隔絕的閉塞的地方,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另外,漁人出來之前,桃源人還叮囑說,不足爲外人道也。

師:是啊,他們從秦到東晉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生活了近600年了,仍然不願與外界溝通,你看書很細緻哦。

生:我認爲桃花源是個美好快樂安寧的地方。

師:喔,你一下說出了這麼多。請分別說一說理由。

生:因爲這裏的土地平曠,有良田美池桑樹竹子,環境優美,這裏的房屋整齊,沒有出現倒塌,說明不是破敗景象,而是安寧的。快樂是指的老人和孩子怡然自樂,還有壯年人在田地裏勞動,也是快樂的。

師:你說得有條有理的,尤其是從房屋整齊想到社會的安寧,是很難得的。

生:我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也看出社會的安定。

師:請說說你怎麼想的。

生:小路交錯相通,說明他們安心到田間勞動,有雞叫有狗叫,說明家禽都活得好好的,沒有亂軍來搶。(全堂大笑)

師:是不是看抗戰片裏日本鬼子抓雞宰羊殺狗的?

生:我想,古時候發生戰爭也避免不了。

師:你的聯想很豐富,說得對。連家禽都能舒展地鳴叫,唱着最動聽的歌,這個社會一定是安定的。

師:再請同學們推測一下,這裏的壯年人從事什麼勞動?

生:種田。

生:養魚,因爲有池塘。

生:種桑樹,養蠶。

生:織布。

生:做衣服。

生:釀酒。

師:看來這裏的行業很多的,百姓能安居樂業,確實是個好社會。

生:我補充,其中往來種作,從中看不出忙碌,我看出的是悠閒。

師:你的語感很好哇,這裏的勞動是輕鬆的,而不是被迫的,把勞動當作享受,體現出一種精神的愉悅,你很了不起!

生:我認爲桃花源裏的人都非常熱情好客。

師:哦,你有了新的發現,看到了桃源的人情。

生:漁人來到後,他們立刻請他回家,並且還用酒飯招待他,後面還有人各復延至其家。他們都很熱情。

師:對,一個陌生人的到來,他們都這樣傾其所有,拿出最高質量的盛宴款待他,何況是他們自己人呢?這裏的人多麼真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多麼友好融洽!

生:我認爲這裏還是個富裕的地方。

師:你怎麼看出的富裕呢?

生:因爲他們有酒有肉,客人來了設酒殺雞作食,開宴會。

師:精細的地方被你發現了!細讀推想纔會有收穫。

師:大家再推測一下,他們有了收入是否繳稅?

生:不繳。

師:你是如何知道呢?

生:因爲當時他們出來的時候率妻子邑人來的,都是一家人,誰跟誰啊,沒必要繳。

師:(微笑)小腦袋挺機靈。也就是說,這裏沒有人從他們的收成裏剋扣。

生齊:對,沒人剝削他們。

師:你們從歷史課上學的“剝削”這個詞吧。其實啊與《桃花源記》一併流傳的還有《桃花源詩》,在這方面詩要寫得更清楚些。(出示字幕:“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請學生齊讀)桃花源裏沒有稅收,沒有剝削,也沒有官府的壓迫,這個社會是和諧自由的。

師:那麼你認爲桃花源的哪些特徵與我們現代文明社會的要求是一致的?

生:社會的安定,沒有戰爭。

生:要有美好的環境。

生:人與人關係融洽和睦,人人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生:沒有剝削和壓迫,社會和諧。

師:陶淵明的思想很有生命力呀,我們現代人都可以和他交流呢。桃花源里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關係和諧,這裏和平安寧,人情淳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是陶淵明夢想中的理想社會。這個理想在當時能實現嗎?

生:不能。

師:文中有沒有暗示?

生:有,結尾處漁人記號找不到了,劉子驥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暗示了這個理想社會是不存在的。

師:除了結尾處的復尋而迷,還有什麼地方有暗示?

生:開頭的桃花林,是純一色,很少見。

師:對,桃林中無雜樹,年號、地點含混,漁人也沒有名字

生:還有他們穿的衣服,也暗示了這不是真實的故事。桃源人與外界隔絕600年了,還和東晉人穿的一樣,既然不通音信,怎麼會一樣?這也說明是個神奇的地方。

師:你的回答更令老師驚訝,你的解釋說得通,而且很符合這個故事的神祕性,謝謝你!同學們,如果細心閱讀全文,就會感到作者處處在暗示這個桃源是虛構的,在當時的社會裏根本找不到,它再美麗,只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國而已。那麼,作者爲什麼要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社會?

生:當時的東晉是歷史上比較動亂的時期,他爲了表達自己的美好向往。

生:爲了讓勞動人民看到,雖然當時社會黑暗戰亂,以後還會出現好社會的,不讓百姓失望。

師:兩位同學談得都有道理。當時的背景是這樣的,請看下面一段資料(出示字幕):請學生齊讀。

男不被養,女無匹對,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晉書 劉毅傳)

賦役嚴苦,貧者不復堪命,多逃亡入蠻——(宋書 荊州蠻)

師:“蠻”就是南方。據說當時的南方沒有賦稅。我們剛剛學過《大道之行也》,在孔子的大同社會裏,“男有——

生接:“男有分,女有歸”

師:可是,當時的現實是男子沒有職業,女子不能婚配。由於常年的`戰亂和繁重的賦稅,土地荒蕪,民不聊生。這是陶淵明構想理想社會的現實基礎,另一個現實就是黑暗的門閥士族制度。(出示資料,並讀出)

士族制度就是以人出身高低作爲評介的唯一標準,出身名門叫士族,出身寒門叫庶族,士族地位顯貴,庶族得不到重視。

生:老師,那時沒有科舉制度嗎?(學生一臉憤慨)

師:還沒有。科舉制度始創於隋朝,成熟於宋朝,東晉時期還沒有形成。在那個制度下,出身成了評判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只要出身名門,就算是個是庸才,也會得高官厚祿,,如果出生在寒門,即使才高八斗,也不會得到重用和發展。陶淵明生活在這樣一個政治黑暗的時期,“大濟於蒼生”的壯志難酬,他的心中是悲憤的。就文學創作而言,作者表達對現實不滿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揭露現實,如《禮記》中的《苛政猛於虎》,出示:

孔子適齊,過泰山,有婦人哭於墓,使子路問之。答曰:昔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也,今吾子又死也。子路曰:何不去乎?婦曰:無苛政。子路以告。孔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這段文字就是直接揭露當時的嚴酷的苛政,另一種是憧憬和幻想,用反常手法來表現,比如《天上的街市》。郭老通過天上街市美好幸福生活的描寫,來表達對當時封建制度的強烈不滿。陶淵明採用的是——

生:虛構,幻想。

師:陶淵明深切體驗到社會的黑暗和人生的憂苦,多年的農村生活使他對勞動人民產生濃厚的感情,他用一個讀書人的良知爲災難深重的勞動人民呼喚着人間樂土,因此他的桃花源也代表了勞動人民渴望和平安寧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古代的勞動人民是多麼盼望有這樣一方淨土並長期住下去啊。同學們,我們再討論一個有趣的問題,你是否願意長期生活在這個桃花源裏?

沒想到學生立刻喊:不——願——意。

師:都不喜歡嗎?喜歡的舉手。

師:有兩位。不喜歡的呢?(其餘都舉手)你們先討論討論。(生討論)

師:先請兩位喜歡的同學來談。

生:那裏的環境好,主要是可以不寫作業。

師:你的桃源是沒有學習沒有作業的地方啊,我知道你不是不愛學習,可能是作業太難對嗎?

生:是。

師:你可以找老師同學解決,可千萬不要逃到桃花源裏去,那裏的人也要學習的,現在是學習化社會。(笑)

生:我不喜歡。現在我們多先進,有電視,有汽車,他們連個馬路都沒有,都是田間小路,那麼窄,怎麼走啊。

師:你不喜歡那裏,是因爲落後對嗎?

生:是。

生:我也不喜歡,桃花源裏不與外界聯繫,學不到外面先進的技術,他們發展太慢,科技不會太發達。

師:你的眼光很高遠喔!只有開放社會才能得到長足發展。不過當時能對外開放麼?

生:不能,當時他們進入桃源時在秦朝末年,社會動盪,外面的社會不如桃源裏面,所以他們不能開放。

生:能開放,後來又經過西漢,很強盛呢,他們隔幾年就應該出來看看。(大笑)

師:他們遠不如我們的同學有遠見卓識哦!他們一直不出來,進去時是秦朝,外面是動亂的,漁人偶然進入時是東晉,外面還是動亂的,也不知道外面有過多少滄海桑田的變遷,也沒有經歷過強盛的時期。看來,閉塞是有許多弊端。

生:我不喜歡,就那麼一小塊地方,每天看見的都是那幾個人,太無聊了。

師:你覺得不斷地更新,纔有樂趣是吧。

生:我不喜歡長期住在那裏,可以想象他們的人口質量也不會好高。

師:怎麼說呢?

生:人少閉塞,發展慢,即使不實行計劃生育,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口,因此優秀的人不會太多。我不喜歡死氣沉沉的地方。

生:我也不喜歡,因爲那裏沒有競爭,有競爭的地方纔有進步,我喜歡競爭。

生:當時的外界很動亂,現在我們的社會非常和平,就不喜歡到哪裏去了。

師:大家談得非常精彩,小小年紀都成社會學家了!同學們能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分析問題,老師特高興特激動。至於這個桃花源,無論大家喜歡與否,無論這個桃源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都不重要,因爲它已經成爲人們心中的理想境界,成爲美的象徵。

課後反思:

亮點:一是從課程觀出發,將文學、哲學、歷史知識恰當揉在一起,帶給學生一個廣闊的背景,在比較寬闊的平臺上展開師生互動,課堂上時時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出現了精彩的生成。

二是解讀課文有深度有廣度,打破了對桃花源常規性的理解,將古典與現實結合得非常完美。

暗瘢:結尾處學生的討論有些離開文本,況且,用現在的眼光去衡量過去,無論如何也是昔不如今,從學生的發言來看,還是停留在物質層面,而沒有從作品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