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蘇教版九上《捕蛇者說》教學案例與評析

蘇教版九上《捕蛇者說》教學案例與評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捕蛇者說》選自義務教育江蘇版初三課文,是柳宗元被貶官到永州當司馬時寫的一篇文言文,文中揭露了封建統治者殘酷壓迫、剝削勞動人民的罪行。本文主要運用對比和襯托的手法,突出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的主題。

蘇教版九上《捕蛇者說》教學案例與評析

初中學生不大喜歡甚至厭惡學習文言文,究其原因,一是文言文離我們的時代久遠,語言大多簡約、精練,學生讀起來覺得拗口,難以理解;二是教法單調,許多教師教讀文言文,重內容分析、輕方法點撥,從字詞的解釋到句子的翻譯,再到思想內容的概括以及結構的分析無所不講,學生在被動中接受文言知識,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習不得要領;三是背誦內容多,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還認爲背誦文言文無多大用處。許多老師都在苦苦探尋着激活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奇招”。

我在教學文言文的過程中,嘗試了一種“零提問”的導讀教學方式,不用刻意去追求什麼“教學高招”,而是踏踏實實將自己擺在學習引導者的地位,請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發展、增強學生文言文的自學能力爲核心,力求爲學生文言文學習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請看《捕蛇者說》的教學片斷。

  [片斷一]自主提問,共同研討

師:大家纔讀了短短几遍,就能把書讀得這麼好,真是不簡單。同學們,我們需要美妙的朗讀,也需要用心地思考。現在,我想請大家一邊默讀課文,一邊自己提問題,一會兒自由交流,讓老師傾聽你們的聲音、分享你們的收穫!

(學生研讀,有時提筆圈點批註,教師等待五分鐘)

生:“說”是什麼意思?

師:“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這種文章往往帶有雜文、雜感的性質,或因事發論,或抒發感觸,行文較爲自由靈活。

生:“吾祖死於是”、“苛政猛於虎也”、“餘將告於蒞事者”、“積於今六十歲矣”這四個“於”怎麼解釋?

師:第一個“於”是介詞“在”,第二個“於”是介詞“比”,第三個“於”是介詞“向”,第四個“於”是介詞“到”。

生:那麼,捕蛇者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呢?

師: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生1:蛇的毒性之大,至使蔣氏祖父和父親都因捕蛇而死,可見捕蛇者是“不幸”的,然而他與鄉鄰們相比卻又是大“幸”了,我們應該看到他的“幸”是不幸之中的萬幸。

生2:捕蛇者的“幸”與鄉鄰的“不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實際上就是“役”之幸與“賦”之不幸的對比,從而突出“賦稅的沉重,人民生活的痛苦”。

生3:捕蛇者是怎樣形容這種現象的'呢?作者引用孔子的話有何目的?作者自己又是怎樣評價的?那麼,作者對這種現象抱以什麼樣的感情和態度呢?

(學生進一步討論、明確)

師:其實不管是蔣氏,還是鄉鄰,他們都是不幸的。他們只是在沉重賦稅的壓迫下,生活方式不同而已。作者這樣來寫,充分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題。這篇“說”通過蔣氏三代寧可死於毒蛇之害而求免於苛稅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殘酷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罪行。

  [自我評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其實,教師的問題未必就是學生的問題,且每課必問只能造成學生的被動應答和亦步亦趨。本片斷中,教師的“零提問”導讀策略沒有束縛、沒有限制、沒有捆綁,學生則放開了手腳,大膽地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在師生共同研討後,這些問題一一得到解決,爲後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片斷二]激發興趣,挑戰課文

師:同學們的讀書感受真是豐富多彩!但是,老師相信好戲一定還在後頭。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其實我們同樣可以用挑剔的眼光去挑戰課文,一會兒開始。

(學生開始“搜索”文本,三分鐘後,再次交流)

生:這篇文章是真實的嗎?如果是那爲什麼不告訴我們捕蛇者的真實姓名,而以蔣氏代替?

師:(和學生共同討論後總結歸納)根據課文的時代和文章看本文不應該是虛構的。蔣氏不用真名的原因可能有四點:1.古代勞動人民文化水平較低,沒取正式的名字,柳宗元只好以蔣氏代替;2.此文發表後,作者怕“觀人風者得焉”,一怒之下而殃及蔣氏,不用真名是對蔣氏採取的保護措施;3.避諱,有可能蔣氏的名字和某些權貴相同,爲避諱作者只好以蔣氏代替;4.應蔣氏的要求,請柳宗元不寫出其真名。

生:從《捕蛇者說》的插圖上看,那個躬着腰、蓬頭垢面的蔣氏年齡應該在五、六十歲左右,可文中說“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證明他們在那個地方三代已經住了60年,蔣氏的爺爺、父親都死於捕蛇,他才幹了12年,怎麼推算蔣氏都應該正值青壯年呀!

師:你真是太棒了!老師在備課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說實話,我已經向畢業班全體語文教師請教過,但他們都沒有給我一個圓滿的答案,爲此我已致信此書的主編洪宗禮老師,相信他能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覆。現在我只能解釋爲年輕的蔣氏顯得如此衰老,是因爲他過早地被生活壓彎了腰,就像中年閏土紅活圓實的手卻變成了松樹皮。

生:我認爲“號呼而轉徙”的“徙”不能按書下注釋解釋爲“遷移”,因爲“遷移”辭典解釋爲“離開原來的所在地而另換地點”,而此文老百姓爲苛政所逼背井離鄉,應該解釋爲“逃荒”更合適。

師:有一定道理,大家可以進一步討論!

  [自我評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有活力的。初中學生性格較爲叛逆,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獨立辨別能力,因此,我放開話題,讓學生挑戰課文,以激發他們研讀文言文的興趣。說實話,學生有幾個問題我備課時沒準備,讓我措手不及,但因爲我積極引導學生在教材的“頭”上“動土”,沉悶的課堂被激活了,學生悄悄融入語文學習的“軌道”之中。確實,課堂“動”起來了,教學也就“美”起來了!

  [片斷三]主題拓展,聯繫生活

生1:孔子說“苛政猛於虎也”,我真爲蔣氏生活在那個年代感到悲哀,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應該還是一個盛世,老百姓生活仍然如此艱難,可想而知其它朝代老百姓是怎麼過的日子。

生2:是呀!我父母種田一不繳稅,二不繳費,也不交公糧,每畝地國家還補貼10元錢呢!

生3:我還享受了國家的“兩免一補”,爸爸再也不用爲我的學費發愁了。昨天,班主任還讓我提前領取了住讀生的生活補貼費100元。

生4:我媽媽暑假得闌尾炎開刀花了1000元,通過農村醫療保險報銷了550元。

……

師:同學們,的確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學會感恩,纔會使我們飲水思源。其實,你們的努力就是回贈給國家、社會最好的禮物,

  [自我評析]

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在這則教學片斷中,我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聯繫自己的生活,讓學生將一千多年前發生的事情與自己現今的環境作對比,在學生們的暢所欲言中,《捕蛇者說》這篇文言文與學生們拉近了距離。有了學習興趣後,生澀的文字不再是學習的障礙,學生在語文能力得到鍛鍊的同時,其感恩的價值觀也得到了培養。

在以往的文言文學習中,教師總是習慣於一開始就把“精心”設計的問題拋出來,讓學生據此展開思考、刻意求答,這一做法使學生在學習中處於被動的地位,面對生澀的文言文更加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樂趣。而這一節課,我一改往日的教法,嘗試以“零提問”的導讀策略進行教學,在幫助學生讀懂課文的前提下,放手讓他們自己提問,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引導他們對課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質疑,並結合文本、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使枯燥的文言文學習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在文言文的學習中也能夠思維激發、靈性涌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文言文到底怎麼教?展開“零提問”這種“此時無招勝有招”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中得到興趣與快樂,這只是我自己在這方面的一點探索與小小成果,在此作爲引玉之磚,以求教於大家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