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中語文《臺階》課堂實錄

初中語文《臺階》課堂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課前播放《愚公移山》歌曲

初中語文《臺階》課堂實錄

師:同學們,“愚公移山”的故事流傳了幾千年,愚公不畏艱苦、堅忍不拔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小說《臺階》中的主人公——父親,血管中也流淌着愚公精神。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農民父親的生活。

(出示課件:臺階。 板書:臺階)

師:這是我們這節課的學習目標

(出示課件:

學習目標:1、整體感知,把握情節。2、分析父親形象,體會作者感情。3、理解父親、熱愛父親)。

請這位同學讀一遍。(一生讀)請坐。大家明確了嗎?

生:明確了。

師:我們來認識一下作者

(出示課件:

作者簡介:李森祥,當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集《臺階》等。其小說以農村、軍營兩大生活爲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農民的質樸形象。作品充滿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其藝術特色是文字簡潔、善抓細節。 中央電視臺熱播過的《天下糧倉》,李森祥便是該劇的策劃。)大家齊讀一遍。

生齊讀。

師:對,塑造了一系列農民形象,擅長細節描寫。同學們認真預習了嗎?(出示課件:你能讀準字音嗎,凹凼 涎水 着落 摻水 舀米 尷尬 莊稼茬)。誰能讀準這些詞?(生讀。老師隨之出示正確答案)。全部正確,預習得很好。大家齊讀一遍。小說已經讀過了,你能按要求複述課文嗎?

(出示課件: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請試着複述這個故事要求講清:

1、父親爲什麼要蓋高臺階的新屋?

2、父親是怎樣準備造高臺階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了?)

生1: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因爲臺階低,屋主人的地位就低,所以父親日夜盼着造一棟高臺階新屋。父親準備了大半輩子,撿來磚、瓦、屋基卵石,往一個黑瓦罐裏塞角票。高臺階新屋終於造好了,父親卻老了,身體也累垮了。

師:語言簡潔,思路清晰。請坐。(出示課件:請用一句話概括故事情節 句式:誰,幹了什麼,結果怎樣)請大家用一句話概括故事情節,用這個句式:誰,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

生2:父親用大半輩子的時間造了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新屋造好了,父親老了,累垮了。

師:語言很流暢,概括性很強。這就是父親的故事。

我們看到的父親,是兒子筆下的父親,兒子用他的眼觀察父親,用他的心理解父親。那麼兒子筆下的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兒子又是懷着怎樣的感情刻畫父親的呢?讓我們細讀課文,感悟父親。(出示課件:分析人物,體會感情)我們剛纔認識作者時,知道了作者擅長細節描寫。本文也是這樣,兒子的筆觸及到了父親的全身,對父親進行了全方位的描寫。比如老師印象最深的是父親的那雙腳板。請同學們翻到第5段,我們一起來品讀父親的腳。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讓父親的腳在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來。(師有感情地朗讀,突出了“寬大”“裂着許多幹溝”“乾溝裏嵌着許多泥土”“洗不乾淨的”“沙子多”“要了個板刷刷拉刷拉地刷”“都也是黃几几的,是泥土的顏色”)父親的腳是什麼樣的?

生1:有許多泥沙,洗不乾淨。

生2:裂着許多幹溝。

生3:是黃几几的。

生4:寬大。

師:透過這些乾溝、泥沙、還有黃几几的顏色,你看到了什麼?

生1:父親非常辛勞。

生2:總去地裏幹活,腳纔是泥土的顏色。

生3:家裏貧窮。

師:對,品讀父親的腳,我們讀懂了父親的辛勞、貧窮。(出示課件:示例:品讀第5段,父親的腳,我讀懂了父親的辛勞、貧寒。板書:辛勞)請同學們繼續品讀父親,從對父親的細節描寫中,讀懂父親。遇到問題可以和同桌交流。我們有三分鐘的時間。(學生專心品讀,師巡視)

師:讓我們從腳打頭打量父親,老師品讀的是父親的腳,哪位同學接着品讀?可以用這樣的句式來表達。(出示課件:品讀第 段,父親的 , 我讀懂了父親的 。)

生1:我品讀的是第2段,父親的準備。“父親的準備是十分漫長的。他今天從地裏撿回一塊磚,明天可能又撿進一片瓦,再就是往一個黑瓦罐裏塞角票。一年中他七個月種田,四個月去山裏砍柴,半個月在大溪灘上撿屋基卵石,剩下半個月用來過年、編草鞋。”從這可以看出父親的辛勞。

生2:父親準備了大半輩子,最後卵石堆得小山般高,瓦罐裏的角票滿了幾次。說明父親很執着,堅持不懈。

師:對,堅持不懈、堅忍不拔(板書:堅韌)。

生3:我品讀的是第19段,父親的額頭。“那時已經是深秋,露水很大,霧也很大,父親浮在霧裏。父親頭髮上像是飄了一層細雨,每一根細發都艱難地挑着一顆乃至數顆小水珠,隨着父親踏黃泥的節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滾到額頭上,額頭上一會兒就滾滿了黃豆大的露珠。”父親天沒亮就起牀了,說明他很辛勞。

師:嗯,辛勞。(板書:辛勞)

生4:要造高臺階了,父親很期待、很興奮。

師:嗯,有道理。

生5:我品讀的是第21段,父親的兩手。“許多紙筒落在父親的頭上肩膀上,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着不是,貼在胯骨上也不是。他彷彿覺得有許多目光在望他,就盡力把胸挺得高些,無奈,他的背是駝慣了的,胸無法挺得高。因而,父親明明該高興,卻露出些尷尬的笑。”表現了父親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師:爲什麼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生6:很多人看他,他不好意思。

師:這一段還描寫了父親的什麼?

生7:還描寫了父親的背和胸。他的背駝了,說明他長期辛勞,把背累駝了。

師:有道理,還有沒有別的理由?駝慣了的只有他的背嗎?挺不高的只有他的胸嗎?

生8:他老實厚道低眉順眼累了一輩子,沒人說過他有地位,父親也從沒覺得自己有地位,突然被很多人關注,他不習慣。

生9:這一段還寫了父親的笑,也表現了父親長期不受人尊重,突然被很多人關注時的不習慣。

師:是的。臺階低,意味着經濟地位低下,父親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長期存在,難以一下子消除,父親身上有着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板書:謙卑)

生10:我品讀的是第22段,父親的腰。“我親眼看到父親在用手去託青石板時腰閃了一下。我就不讓他擡,他堅持要擡。擡的時候,他的一隻手按着腰。”這表現了父親不服老。

師:不服老,不甘人後,特別要強。(板書:要強)還有一段寫到了父親的腰,誰品讀這一段?

生11:第28段也是寫父親的腰。“有一天,父親挑了一擔水回來,噔噔噔,很輕鬆地跨上了三級臺階,到第四級時,他的腳擡得很高,彷彿是在跨一道門檻,踩下去的時候像是被什麼東西硌了一硌,他停頓了一下,才提後腳。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擔受了震動,便“嘎嘰”地慘叫了一聲,父親身子晃一晃,水便潑了一些在臺階上。我連忙去搶父親的擔子,他卻很粗暴地一把推開我:不要你湊熱鬧,我連一擔水都挑不——動嗎!我只好讓在一邊,看父親把水挑進廚房裏去。廚房裏又傳出一聲扁擔沉重的叫聲,我和母親都驚了驚,但我們都盡力保持平靜。等父親從廚房出來,他那張古銅色的臉很像一塊青石板。父親說他的腰閃了,要母親爲他治治。母親懂土方,用根針放火上燒一燒,在父親閃腰的部位刺九個洞,每個洞都刺出鮮紅的血,然後拿出舀米的竹筒,點個火在筒內過一下,啪一聲拍在那九個血孔上。第二天早晨,母親拔下了那個竹筒,於是,從父親的腰裏流出好大一攤污黑的血”。從中看出了父親老了,身體垮了。

師:“我連忙去搶父親的擔子,他卻很粗暴地一把推開我:不要你湊熱鬧,我連一擔水都挑不——動嗎!”這一句中一個感嘆號。爲什麼不用問號?

生12:這句話不是問句,父親肯定他能挑動,用感嘆號表現了父親不服老的強烈感情。

師:還有一個破折號。

生13:用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續,是因爲父親擔水很累了,所以說話不連貫。

師:你能不能讀出這不連貫和不服老來?

生13讀,感情不太強烈。

生14讀:不要你湊熱鬧,我連一擔水都挑不——動嗎!

師:“我連忙去搶父親的擔子,他卻很粗暴地一把推開我——(示意生15讀)

生15:不要你湊熱鬧,我連一擔水都——挑不——動嗎!(因爲斷句錯誤,引起一片笑聲)

師:(有感情地讀)不要你湊熱鬧,我連一擔水都挑不——動嗎!對,不服老,要強。

由腳讀到頭,我們讀出了這樣的父親。(示意板書)分析人物形象除了可以分析對這個人的描寫,還可以從他所做的事上來分析。父親一生做得最大的事是什麼?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生1:父親用一生的時間造了一個高臺階,從中可以看出他的不畏艱難、堅忍不拔。

師:這不就是可貴的愚公精神嗎?

父親就是這樣一位農民,他就是用要強、堅韌、辛勞但又擺脫不了的骨子裏的謙卑造起了他的高臺階。

師:小說塑造了一位農民父親的形象,爲什麼用“臺階”做題目呢?(出示課件:研讀課文,探究主題 小說爲什麼以“臺階”爲題?)

生1:臺階是父親的理想。

生2:臺階是父親的追求、嚮往。

師:臺階是小說的線索、是父親的追求、是父親的嚮往、是父親的理想、是父親的尊嚴、是父親一生的.精神寄託。高臺階造成了,父親得到了他想要的幸福生活了嗎?

生:沒有。

師:從哪可以看出來?

生1: “父親閒着沒什麼事可幹,又覺得很煩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臺階上坐幾個小時,自那次腰閃了之後,似乎失去了這個興趣,也不願找別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們家的臺階。偶爾出去一趟,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說明他並不高興。

師:“若有所失”是什麼意思?

生1:好像失去了什麼東西。

師:失去了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