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臺階》課後反思精選三篇

《臺階》課後反思精選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臺階》課後反思精選三篇

《臺階》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以極其自然的口語化 語言,展示了一個農民家庭的經濟狀況、奮鬥歷程,下面給大家整理了《臺階》課後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臺階》課後反思一

筆者始終認爲語文教學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單篇課文,不見一類文章。語文教學應該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中把閱讀權交給學生,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基於以上這幾點的思考,本節課,從小說的文體出發,筆者安排了三個板塊的教學。

第一板塊“抓關鍵詞句,理讀故事”。嚴謹的文學作品,作者非常注意內容的前後聯繫,段與段的過度,思路異常清晰,但我們的學生卻往往忽略前後有關聯的詞句,從而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教學中,剛好兩位同學的意見有了分歧,其實,他們的分歧,也正是班上同學的困惑之處,因而,我引領學生抓關鍵詞句,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思路理清了,學生對文本也就有了整體的感知和把握。閱讀中,還要讓學生儘可能地習得寫作方法,我想抓關鍵詞句,理作者思路,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也許能啓發學生今後在寫作中,也要注意前後句子的聯繫,段和段的銜接。

由理讀故事第一板塊中父親和臺階的關係,很自然地帶出了第二板塊“抓細節描寫,析人物形象”的教學。這一板塊的教學,我遵循先感性、後理性,教師引路、學生自主的教學理念加以設計。應該說,這一板塊的教學設計還是比較科學、合理的,學生的交流比較精彩,在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螺旋式上升中,學生對細節描寫理解的比較到位,第二天作業的反饋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應該說,這一板塊的設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在完成了“寫了什麼”“怎樣寫的”這兩個板塊的教學後,筆者引導學生進入第三個板塊“讀懂主旨、讀出自己”的教學中。在這一板塊的教學中,筆者始終扣住關鍵詞“父親”“臺階”,始終引導學生從文本出發,讀懂父親,讀懂臺階的含義。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是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師確實要重視,但這一目標的實現也應在文本的解讀、把握中加以體現,對農民的關注、尤其是對農民精神世界的關注,在這一板塊的教學中,學生已經模模糊糊地意識到了,它只需要教師點一下即可,因而,筆者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作者爲什麼要寫這篇小說?編者爲何又要編選這篇小說呢”,筆者想以此來推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整節課的教學中,筆者始終不忘學法的指導,從抓關鍵詞句、理讀情節到對細節描寫的總結,從整個一節課的學法總結到作業的佈置,筆者的目標很清楚,那就是真正教會學生閱讀小說、主要是閱讀短篇小說的方法,應該說,整節課的教學思路清晰,過程流暢,師生互動較好。

當然,一節課下來後,本人也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遺憾。如,這麼長的一篇小說,如何在一節課中,即能讓學生、聽者有一整體感,又要在某一點上講深講透;又如,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該如何體現學生評價,這一問題,武進的張立成校長向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筆者確實沒有細加考慮。但過後反思時,筆者還是覺得比較難操作,懇請各位同仁多加指點。

課已上完,成功也罷、失敗也罷,收穫也罷,遺憾也罷,這一切都會成爲我的寶貴財富,激勵我上好今後的每一堂語文課。

  《臺階》課後反思二

上完《臺階》一課後,我有一種滿意的成功感,因爲我上此課,既教了學生閱讀方法,又指導了學生寫作技巧。今後的記敘文閱讀教學,我將以此爲範例,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

我認爲記敘類文章的閱讀教學,我們教師在講授時不能僅僅滿足於讓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而要力求以課文爲本,在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基礎之上,學會閱讀方法,學習一定的寫作技巧,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感悟,回想自己的寫作中的不足,進而揣摩提高寫作能力。在上《臺階》一課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閱讀與寫作的指導。

一、文眼很關鍵。閱讀時,我們要找文眼,所謂的文眼就是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它是文章的窗戶,就像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樣,通過它就能窺探到文章的中心。那麼寫作時我們一樣要設置文眼。我讓學生找到《臺階》一文的文眼----- “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 。並圍繞它展開分析。正是因爲這一觀念,纔有了父親奮鬥一輩子去蓋有高臺階的新屋。抓住了這一句,就抓住了全文的要害所在。在講此問題時,我提醒學生在寫作時也要有意識的設置文眼,那樣,既有利於自己圍繞中心寫作,也有利於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

二、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詳略。學生作文不會選材,或長篇大論卻離題千里,這也是寫作中的常見病。這是因爲學生還沒弄清楚材料與中心的關係。《臺階》一文就是很好的詳略得當地安排材料的典例。閱讀時有學生髮現並提出這樣的問題:爲什麼新屋的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臺階反而寫得詳細?我適時指導學生:詳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題目是“臺階”,所以主體工程可以略寫,造臺階則要詳寫。同時我提醒學生想想自己以前的作文是否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沒有考慮所選材料能否爲文章中心服務,並要求學生以後寫作注意這一點。

三、結構上要前後照應。文章若注意了前後照應,能給讀者以緊湊感,如是前後對比,則能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在《臺階》的教學之中,我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作者爲什麼在老屋的三級青石板上用那麼多筆墨?因爲這是課後習題,所以很多教師在學生思考後只是照本宣科地給出答案:這篇小說題爲“臺階”,先在老屋的臺階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1)寫三塊青石板的來歷,可以寫出當年父親的力氣是多麼大,後面寫造新屋時託石板閃了腰,前後就形成對比。 (2)寫石板粗糙,可以暗示當年經濟條件更差。(3)寫“我”在臺階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時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長大成人了”,說明準備蓋房前後用了一二十年。寫小孩子能連跳三級,可見臺階低。寫父親在臺階的坐姿,又說明臺階低。 (4)寫父親的腳板,寫出父親終年辛勞的形象,也說明家庭的窮困。而我,在此基礎之上,重點強調了(1)、(3)兩點,造新屋時託它閃了腰的石板是父親當年背下來的;當年小孩子能連跳三級的低臺階,現在的高了卻讓父親挑水閃了腰。這前後一照應,父親爲造有高臺階的新屋而衰老的`形象邊躍然紙上了。同時我提醒學生以後在寫作中也可以嘗試着應用前後照應的寫法。

四、心理描寫要注意人稱。很多學生在寫作中不管什麼情況下,都直接寫別人的心理活動,根本不考慮文章的不同人稱。在《臺階》閱讀教學中有一個老師都會提的問題:“父親坐在綠陰裏,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裏栽着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菸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 ——這一處描寫表現父親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爲什麼不作心理描寫?很多老師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答案:小說用第一人稱寫,不允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只能以動作、表情表現思想(以形寫神),父親抽菸時專注地望着別人家高高的臺階,他羨慕,嚮往,他在謀劃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日造起高臺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家羨慕。在此我告訴學生:以第三人稱寫的文章可以直接寫人物心理活動,而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因爲有“我”,而“我”不是神仙,不能鑽入別人的腦子裏,所以不能直接寫別人心理活動。另外這裏我還着重講了環境描寫對人物心理的烘托作用。搖來搖去的柳樹枝搖動了父親的心,做高臺階的新屋正是父親心上飄不去的煙霧。這樣一講,學生很容易感知環境描寫對人物心理的烘托作用。由此,我要求學生在寫作中學習運用。

五、細節描寫能成功刻畫人物心理。學生寫作中往往不會運用細節描寫,而好的細節描寫常常爲文章增色不少。《臺階》一文就有一處精彩的細節描寫,我讓學生細細品味:“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親明明該高興,卻露出些尷尬的笑。”奮鬥了大半輩子。高高的臺階就要砌起來,新屋就要完工,他心裏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一輩子低眉順眼、老實厚道,高興起來也與衆不同。一雙手放在哪裏都不是。高臺階的新屋建成了,父親明明應該高興纔對,可是卻表現得極不自然。由此細節刻畫了父親一輩子處於地位低下,突然地位變高了而感覺不對勁的謙卑形象,同時寫出了臺階低的陰影一時難以消除心理。品味之後,我讓學生當堂寫一段細節,有幾個同學寫得相當精彩。

總之,我感覺本課上得相當成功。今後在記敘類文章的閱讀教學中,我將努力把閱讀與作文教學結合起來,讓我們的語文課本,真正成爲“本”,在此“本”之上,讓學生的語文能力,特別是閱讀寫作能力枝繁葉茂。

  《臺階》課後反思三

《臺階》一課是一篇新教材,自己讀到它時,當時的觸動遠遠比《背影》要大。細膩的文筆,質樸的敘述,近乎悲壯的人物刻畫,辛酸、悽婉的氛圍營造,深深地折服了我,當時就有一種要把這篇文章上好的強烈衝動。如何教好呢?

我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初擬了“教學流程”。

1、一讀課文,概述文章的主要內容,說說你對父親形象的感知。

2、二讀課文,找出文中最讓你感動的細節談談自己的鑑賞。

3、三讀課文,思考如何理解父親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心願卻悵然若失?你對本文的主題如何理解?

4、四讀課文,聯繫自己的家庭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的主體是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自己在課堂上只是充當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一讀採用默讀,因爲新課標要求學生能每分鐘讀五○○個字以上,在這給他們記了時間,大都在七分鐘左右,速度還能達到要求。但雖然文章敘述的事情簡單而清晰,但很多學生被作者細膩的描寫所矇蔽,繞不開細節,所以大都概括得很繁瑣。我不得不提示他們:文章以什麼爲線索?──臺階。要求抓住文眼概括。所以在這裏消耗了一些時間。在完成一讀的第二個任務時倒有意外的收穫。請到第一個學生,他的答案是:父親是一個不甘人後、希望受人尊重、老實厚道、堅忍不拔、有志氣、但自卑的人。基本已概括了父親的所有特點。我以爲答案過於完美,顯然不善誘發討論,正躊躇如何引導,有很多學生質疑:父親沒有“自卑”這一特點。我就趁勢把這問題拋回給那學生,他以十九自然段“父親老實厚道低眉順眼了一輩子,沒人說過他有地位,父親也沒覺得他有地位。”爲理由。同學們還不是很折服,我再把問題拋給大家,同學們再深入教材,越找越多,特別是二十一、二十七自然段,父親的無所適從大家越品越有味,我們一起把自卑上升爲謙卑。經過這一過程,大家對父親的形象把握一下子深入了許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二讀中,要求學生先跳讀,再細讀,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或最有觸動的細節談談自己的鑑賞。學生直感較好,找到了第五和第二十七自然段,都是較典型的片段。第五段多角度的描寫,二十七自然段反覆的渲染都很有可讀性,我於是指導他們反覆閱讀,效果較好。但在一學生提到十九自然段時,我當時一震,但又有點茫然。與學生直言,這一細節描寫的確頗有深意,但老師也有隻能意會不能言傳之感(引用了剛纔一學生的說法,所以大家都笑了),你能談談自己的高見嗎?學生的回答是:霧寫出了時間早,體現了父親的辛苦。我問大家對這樣的賞析是否滿意,同學們基本上都搖了搖頭。於是我們又繼續討論,學生的回答還是較表層,如:寫出了父親因理想快要實現的興奮之情。這個答案本已牽強附會,有的還別出心裁:文中父親頭上的小水珠凝結成大露珠的過程象徵着父親勞動的積累過程。這些答案是隻能肯定其思維活躍的。在學生的反覆商榷中,我也不禁頻頻插話。後來我們較一致地認定:霧的環境描寫在文中起到了烘托父親形象──艱辛而又執着的作用。這在文中“艱難地挑着”這幾個詞中有所體現。當時我也提出另一種想法:霧是虛幻的,在這裏也是否暗示父親的興奮會轉瞬即逝呢?不過,沒有時間詳研就已經下課了。有時,教學準備是怎麼也不會充分的。

三讀,學生對前一個問題基本能理解,但主題的把握就較難,本不應該講,似違背了新課改的初衷,但終又忍不住,心想:學生鑑賞能力的提高也是一個從認知到感悟的過程,只有讓他們多接觸一些更高一級的鑑賞,才能拔高他們的視野。到此完全背離了原先的教學設想,教師自身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更融入了學生之中,與他們共同探討,成爲他們學習的合作者和引領者。不知是老的教學思想作祟,還是本身的思想保守,我對新教改後的一種常見現象──教師對學生的所有回答一概讚賞有加一向不大以爲然。知識性的不說,主觀題的答案雖說大可不必拘泥於一種,但即便在看一些特級教師的教學實錄時,也看到教師對學生一些毫無道理的回答不僅不於指出,更不於否定。一般教師上課的應變能力本身有限,更可打着新教改的旗號對學生“唯唯諾諾”。固然,這似乎維護了學生的積極性,也遵循了文學鑑賞獨創性特點。但文章賞析又豈是空穴來風,可以牽強附會。且賞析也有高下之分,教師恰中肯罄的評價,高瞻遠矚的觀點對他們無疑更有指導和借鑑意義。當然並不是都講,只是我們沒有必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在四讀後要求學生談感受,我預想將會水到渠成,學生一定都會有話可說,但實際情況卻不如預想的好,有些學生甚至說他們的父母都挺享福的,可能一則現在的生活條件愈來愈好,二則他們對父母肩上的責任感受不深。對父母的艱辛體會到的不多,有一個學生講起父母爲自己的升學苦苦掙扎、四處奔波,真實動人;還有一學生父親是菜農,早出晚歸,辛苦耕耘勞作,她的感受也是深切的。之中,我也談起自己的一些情感體驗,營造更爲平等、融洽的暢談氣氛。可惜時間有限,有些剛被激發的靈感與激情在鈴聲中告斷了。

回顧《臺階》一文的教學應該說基本上完成了我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也發現,雖然學生思維活躍,感情投入,對父親的人物形象有了較深的體驗。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力顯然還遠遠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對作品的賞析很多都是膚淺的、片面的。課後,我總有意猶未盡之感,所以又選了一篇較爲感人的短文《與父同寢》與學生一起研讀。課後,佈置作業,以父親或母親爲素材寫作一篇真實感人的文章。並隨後小組交流、互評,推薦上臺全班交流,評出“最爲感動人的父親或母親”。我希望藉此吧我的第三個教學目標更加落實到位。

到此,我自感在這一週營造了一個感悟親情的高潮。真希望能與他們的父母溝通一下:孩子是否比以前體貼、懂事了?如能這樣,這段時間的教學就不僅是教學上的收穫,也算是對父母們的一種告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