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人教版高一語文上冊《包身工》教學設計

人教版高一語文上冊《包身工》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教學內容】

人教版高一語文上冊《包身工》教學設計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第一冊第四單元第十四課《包身工》。《包身工》是作者經過長期的實地調查並在詳細佔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礎上寫成的一部優秀的報告文學,是報告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文章真實描述了舊中國包身工的苦難生活,無情地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勾結中國封建勢力,培植野蠻的“包身工”制度,殘酷壓榨中國工人的罪行,堅信中國工人必將奮起鬥爭,砸爛枷鎖,迎來黎明。

【學生分析】

學生有較強的自讀能力,有一定的合作探究的習慣,但文本篇幅較長,表達方式多樣,學生把握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鑑於本文是高中階段的第一篇報告文學,因此教學中應注意引發興趣,加強討論。

【設計思想】

根據課程改革的目標,實現以人爲本的大語文教學觀,改變傳統的過於注重傳授知識的傾向,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讓學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自主地充滿熱情地獲得知識,促使思維向深度和廣度拓展,所以我把本課設計爲報告文學鑑賞課,摒棄了結構段落劃分、人物分析、主題思想提煉三大板塊的程式化教學模式,而選擇了比較閱讀這一角度,充分挖掘課程的價值,體現人文主義精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徵和結構方式,培養閱讀報告文學作品的能力,培養篩選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掌握新聞事實、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觀評價三方面的內容,並學會據此分析一篇新聞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3、情感態度的價值觀:

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培養學生的對於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以及勞動權利的尊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本文在結構上的特點、理清兩條線索、區分新聞事實與新聞背景。

2、本文選材上點面結合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喚起責任 導入課文 2分鐘 同學們,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一生倡導天下爲公,值得欣慰的是,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隨着中國民主化進程的逐步加深,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越來越廣泛,像勞動權、休息權、受教育權、選舉權、遊行示x威權等等,同時這些權利還得到法律的保障。權利,在法律上的含義是公民有做這件事的自由,也有不做這件事的自由,但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70年前,在中國上海的一些工廠裏,中國工人卻根本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他們甚至連基本的人權都沒有,過着豬狗不如的生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包身工(板書),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道去看看這些包身工到底過着怎樣的非人的生活。 隨着老師的思路逐漸進入課堂教學。 從學生身邊的事情回溯到過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入本課。 二、比較閱讀 領悟課文 10分鐘 補充介紹報告文學相關知識,最後總結作者不僅是一名優秀的作家,同時還是一位傑出的新聞記者,讓我們隨着作者那攝影機般的眼睛,去感受他爲我們記錄下的包身工的生活狀態:

問題:

1、根據所發的《包身工》簡縮版(見附件),找出文章描寫了哪幾幅畫面並各自命名,說出他們是按什麼順序描寫的?

2、簡縮版與原文的區別是什麼?你覺得哪種版本更好?

引導並明確本文的兩條線索,確定新聞事實及新聞背景,同時演示課件相關內容。 點一位同學簡單介紹作者及報告文學的特點。

步驟一:分兩大組,各帶着預習時的一個思考題快速閱讀並比較原文,搜索有效信息,以四人爲一小組展開討論。

步驟二:兩大組各選一位同學回答,同時讓學生找出新聞事實和新聞背景引導並確定原因。 以比較閱讀爲切入點,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來感悟本文的結構,分清新聞事實和新聞背景。 三、細部挖掘 鑑賞探究 15分鐘 1、過渡:剛剛我們通過作者攝影機般的眼睛瞭解了包身工這一特殊的非人的生活狀態和悲慘的遭遇。新聞事實就是那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而新聞背景就好比畫外音,聲音和畫面的完美組合,使這篇報告文學具有極強的視覺感,給我們以強烈的心靈震撼,下面讓我們也來做一回新聞攝影師,走近夏衍爲我們描寫的新聞事實。

2、以兩個場景(一個“面”上的,一個“點”上的爲例)與學生分析《包身工》強烈的畫面感和鏡頭感。

⑴ 包身工起牀的忙亂場景。(“面”上的)

⑵ “蘆柴棒”生病後遭受非人虐待的鏡頭。(“點”上的)

引導並明確“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⑴⑵用課件展示) 學生找出文中其它的“點面結合”的`例子,領悟“點面結合”這種寫作方法的魅力,感受文中由它帶來的強烈的畫面感和震撼力。 嶄新的角度──用電影的視覺思維來帶動學生聽課的興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積極自主的習得 “點面結合”這一直接講授較爲枯燥的知識。 四、組織討論 各抒己見 10分鐘 把全班分爲四個組,要求學生以組爲單位展開討論,互相交流,同時引導學生髮言,總結歸納學生的見解。 表達自己學習本課的收穫及自己對文中相關內容的個性化的見解(各組選一位代表發言) 讓學生談學習的體會,從而達到本課作爲報告文學鑑賞課的目的。 五、重提責任 歸納總結

3分鐘 總結:本文寫於70年前,反映的是上世紀初的事情,和我們的時代有些距離,但是今天我們學完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這種震撼既來自於包身工的悲慘生活,來自於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對包身工殘酷、野蠻的壓迫和剝削,更來自於作者深入實地採訪的那種勇敢。他在文章裏所傳達的那種社會責任感,那種對於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勞動權利的尊重是穿越了時空的,這些情感是永恆的,這就要求同學們關注國家,關注社會,關注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一邊傾聽,一邊感悟,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引發學生思考,結束全文。 六、拓展應用 課後作業 佈置作業:請同學們課後去觀察工廠工人勞動的情景,運用今天所學的點面結合的方法,寫一篇週記。 學生在實踐中運用課堂所學知識,有一種收穫感,印象更深刻。 理論聯繫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