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猴子種果樹》名師教學實錄

《猴子種果樹》名師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一、導入

《猴子種果樹》名師教學實錄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老師要考考大家,課文中的詞語會不會讀?會讀的小朋友馬上舉手,好不好?(依次出示詞語:梨樹、桃樹、杏樹、櫻桃樹)都會讀啊,那就一起讀。

2.這些都是果樹,你還知道哪些果樹?

3.齊讀詞語

4.這些都是果樹,但它們結果的時間不一樣,農民伯伯總結下來很多經驗。

(1)我們來看看第一條經驗,(出示:梨五杏四),讀。你懂嗎?齊讀。

(2)再看第二條經驗,(出示:杏四桃三)讀。杏樹要——,桃樹要——。

(3)再往下看,(出示:桃三櫻二),櫻桃樹要種幾年?

這些就是農民伯伯種樹的經驗,叫——(農諺)大聲讀,再讀。有很多的農諺,很多的經驗,這裏還有一條,(出示:櫻桃好吃,樹難載。)懂嗎?“樹難栽”?齊讀。

5.自己讀一讀這些農諺。記住了嗎?從上往下讀一讀。從下往上讀一讀。

6.(出示詞語:烏鴉)見過嗎?你喜歡烏鴉嗎?(師補充:烏鴉是世界上最

聰明的鳥,但大家似乎都不太喜歡它。)

7.(出示詞語:喜鵲)喜鵲的叫聲——,烏鴉的叫聲——

8.(出示詞語:杜鵑)每種鳥的叫聲都不一樣,杜鵑是怎樣叫的?

9.下面我們把這些詞語橫過來讀,注意哦,每一行裏都有一個故事,齊讀。

二、進入課文

1.讀得熟,記得住。下面我們就來聽故事,好嗎?這個故事的題目叫——猴子種果樹。

2.有一天,猴子種了一棵梨樹苗,他天天給梨樹苗澆水、施肥,等着將來吃梨子。過了一天,猴子又來給梨樹苗澆水、施肥,等着將來吃梨子。過了一天,猴子又來給梨樹苗澆水、施肥,等着將來吃梨子。好玩嗎?這樣講了幾遍後,你們也會講了,對不對?

3.猴子種了梨樹後,它天天就幹兩件事,第一件是——(澆水),第二件叫——(施肥)。

4.伸出手指,跟老師一起。範寫“澆”。左邊換成火字旁,提手旁。你看,我們的漢字絕大部分是形聲字,形旁表義意思,聲旁表讀音。

範寫“施肥”,“肥”是什麼偏旁?(“月”,演示古字寫法,像一塊掛着的`排骨肉,以後看到“月”字旁,就知道和肉有關係。)

5.齊讀“澆水”“施肥”。

6.(出示第一小節)下面自己讀一讀故事的開頭。

7.師讀課文第二、三小節,“於是它拔掉梨樹改種杏樹”(師反覆讀了三遍)這回猴子又做了兩件事——拔掉梨樹,改種杏樹,拿出手指,板書“拔掉”“改種”,範寫“拔”,範寫“改”,書空。

8.猴子做了兩件事,齊讀“拔掉”“改種”。

9.這個故事會講了嗎?自己練一練。(提醒學生注意語言的生動)烏鴉的語言應當怎樣讀?指導“猴哥猴哥”讀得緊湊,讀出烏鴉的着急。

10.“猴子一想”,心裏想的話怎樣讀?指讀。

11.指名學生講一講。(不要念課文,自己講)

12、剛纔這位小朋友講得很優秀,想不想更優秀?想的話,應當這樣講。(出示填空)指一生回答。比優秀更優秀叫——了不起,想不想自己變得了不起?想的話,應當這樣講。(出示填空)比了不起更了不起叫——不得了,想不想自己變得不得了?想的話,自己講一講。

13.下面兩段老師不講,你們會嗎?你有什麼祕訣?(師小結:下面兩段故事,基本只要把烏鴉的名稱,果樹的名稱,還有農諺換一換,就可以講了。)

14.老師給你們三分鐘時間,自己講一講,那你們就是不得了的不得了。只能名講。

15.故事還有一個結尾,誰會講?猴子一連幾年都沒有種成果樹,它心裏就沒有什麼想法嗎?剛纔有同學講這隻鳥騙它,對不對?(引導學生讀鳥說過的話)人家說的話對,該不該聽?那猴子爲什麼沒種成果樹?我們思考問題應當從自己找原因,鳥是好鳥,樹是好樹,爲什麼猴子最後還是沒有種成呢?(板書“主見”)

(師小結:別人正確的話要聽,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

  三、續編故事

1.故事講到這裏完了嗎?下面我們來續故事。

2.(出示:正當猴子(傷心)的時候,一隻( )對猴子說:“( )。”猴子一想:“( )。”於是就( )。三分鐘編一個故事。指名講。

3.想不想聽老師的故事?正當猴子傷心地時候,一隻狐狸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些鳥的話都是害你的。”猴子一想————,指名說

4.每一個故事的結局都是不同的,每一個人對故事都有自己的理解,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5.我們今天學的課文叫——,這個故事會講了嗎?回去講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下課。

薛法根課後交流:

1.低年段的語文教學要好玩,課要好玩,老師要好玩。不要太一本正經,要與孩子們在課堂上共同生活。讓孩子們喜歡你,情感的動力。生活化的課堂、教學。

2.專業性。語文課要進行語文實踐活動——聽說讀寫。“語文姓語,小語姓小”。《猴子種果樹》重點在講述,故事是用來講的,而不是朗讀的。讓孩子們講故事,要讓他們發現語言的祕密。講故事講的是語言的結構,本課設計採用了三個環節:聽故事,知結構;講故事,用結構;續故事,化結構。結構的重複運用,可化爲孩子語言表達的能力。還要注重思維的訓練和想象的能力。

《狼和小羊》語文訓練點——“爭辯”。欲爭辯先有禮(親愛的狼先生),先否定後有理(這是不可能的,您在上游,我在下游……)。訓練孩子的思維,兩個問題:(1)理直爲何不能氣壯?(2)“有理走遍天下”,那小羊爲什麼還會被吃掉?

3.讓孩子獲得成長的感覺。生長性,教學真正要改變的首先是教師自己,然後才能改變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