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11篇)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二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11篇)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1

《美麗的顏色》

對於傳記類作品有了初步的認識,特別是對於傳記的特點,如內容真實、事件典型、注重細節、適度想象等,已經形成基本認識。

教學目標:

1.準確把握人物特點。

2.探究文章多角度表現人物的寫作手法。

3.品味語言,發現人物內在美。

教學重點:

1.準確把握人物特點。

2.品味語言,發現人物內在美。

教學難點:探究文章多角度表現人物的寫作手法。

教學創意:因文識人,因人析文;揣摩品味,體會情感;合作發現,自主建構。

教學流程:

一、我知道:印象中的居里夫人

(一)師:中國有句古話叫“巾幗不讓鬚眉”,把這句話用在法國女科學家居里夫人身上再合適不過了。那麼,關於居里夫人,同學們瞭解多少?

(二)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關於居里夫人科研和生活的資料或小故事。

(三)師:同學們能不能結合這些資料或小故事,用“我認爲居里夫人是一個的人”評價居里夫人?

學生自由回答。

(四)今天,我們來學習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兒艾芙·居里爲自己的母親所寫的傳記《居里夫人傳》的節選部分,看看她筆下的居里夫人形象和我們印象中的居里夫人是否一致。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在於拉近學生與傳主、文章的心理和情感距離,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不必做過多過高要求,主要由學生言其所知,爲下面的學習做心理鋪墊。)

二、我印證:文章中的居里夫人

(一)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劃出文中能表現居里夫人科學精神或個人品質的句子。

(二)小組內交流。

(三)班級內交流。

示例:我認爲居里夫人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例如文章第9—11段寫居里夫人選擇男人的職務,她的工作雖然艱辛,但她一直堅持往下做,可見她對科學的熱愛和嚴謹治學的態度。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打破固定的根據文章內容概括人物特點的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引導學生找出具體事件印證自己對人物的評價,既引導學生重新關注文本,加深對課文的學習,又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我發現:多角度的表現手法

(一)教師置疑:一般的傳記作品都是由作者對傳主進行客觀地敘述,但是在本文中,卻有多處由居里夫人自己來說,如文章第5、6、11、14、15段引用的居里夫人的信札、日記,這是否合理?

(二)學生朗讀上述段落,小組討論。

(三)班級交流,教師點撥。

明確:大量引用傳主自己的信札和日記中的話,既爲讀者補充了未知的歷史細節,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也大大提高了文章的可讀性,使人如臨其境,彷彿隨傳主回到了歷史現場。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理解文中大量引用傳主自己信札和日記中的話的作用是本課學習的一個難點,但不能由教師生硬拋出結論,而要引導學生先讀再思,教師在關鍵處加以點撥。)

(四)除了引用傳主自己的信札、日記,文章還使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討論明確:側面描寫(如第2、3段),通過寫棚屋的簡陋和條件的艱苦,側面表現居里夫人不畏艱辛的科學精神。正面描寫(如欣賞“美麗的顏色”部分),寫出了居里夫人在巨大的成功面前的謙遜、低調。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此環節主要在於引導學生學習從不同角度、運用多種手法表現人物特點,而非單一的以事寫人、正面描寫。)

四、我品味:含義雋永的語言

(一)師:文章在正面描寫居里夫婦想象、欣賞“美麗的顏色”時,語言特別有味道,人物形象和場景特別令人印象深刻,是全文的華彩部分,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二)學生朗讀,注意重讀、語速、標點符號。

①有一天,瑪麗像期盼別人已經答應給的玩具的小孩一樣,懷着熱切的好奇心說:“我真想知道‘它’會是什麼樣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爾,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麼形狀?”

②這個物理學家和顏悅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麗的顏色。”

③瑪麗說:“不要點燈!”接着輕輕地笑了笑,再說:“你記得你對我說‘我希望它有很美麗的顏色’的那一天麼?”

④“看哪……看哪!”這個青年婦人低聲說着。

(三)師生共讀。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此處美讀課文,主要在於引導學生從作品內容逐漸深入到語言賞析,從而突破另一個教學重點,教師要做好示範。)

(四)賞析課文標題“美麗的顏色”的含義。

明確:“美麗的顏色”既是指鐳的顏色,也比喻居里夫婦對待科學的精神和品質。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2

《列夫·托爾斯泰》

教學目標:

1.把握傳主獨特的外貌特徵。

2.理清文章思路,學習先抑後揚的寫作手法。

3.揣摩精彩的語言,品味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4.理解作者在描寫中穿插的議論和評價,走進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

1.學習先抑後揚的寫法。

2.揣摩、品味語言,賞析比喻、誇張修辭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在描寫時穿插的議論和評價性語言,進而理解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

教學創意:因文識人,因人析文;緊扣文本,賞析借鑑;合作發現,自主建構。

教學流程: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生好奇之心

(一)在世界文學,有兩位文學家因爲文學成就巨大而被中國讀者尊稱爲“翁”,其中一位是“莎翁”——莎士比亞,同學們知道另外一位是誰嗎?

學生回答。明確:“託翁”——列夫·托爾斯泰

(二)對於托爾斯泰的生平及文學成就,同學們有多少了解?

學生交流課前預習所蒐集的關於托爾斯泰的資料。

教師補充:托爾斯泰貴族出身,世襲伯爵;托爾斯泰受到歐洲啓蒙思想的影響,以自己的方式嘗試改革俄國社會,儘可能維護農民利益;托爾斯泰對哲學、宗教、倫理道德問題進行過深入研究,最終促成了自己世界觀的轉變,富有平民思想;堅持從事體力勞動,力圖按照農民方式生活;托爾斯泰晚年時期放棄所有財產,棄家出走,最終病逝於一個偏僻的火車站;托爾斯泰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這三部長篇小說上面,他是世界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峯之一,列寧稱他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三)設疑:托爾斯泰到底應該長成什麼樣子才和他的身份與地位相稱?這可能是同學們都很感興趣的問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節選自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所撰寫的人物傳記《托爾斯泰》的部分章節,去近距離觀察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不做過多要求,主要由學生言其所知所想,爲下面的學習作心理鋪墊。)

二、自讀課文,識傳主之形

(一)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文章是從那些方面描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的?

(二)小組內交流。

(三)班級內交流。

明確:文章分別從鬚髮、面部輪廓、面部表情、眼睛等方面描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本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把握,歸納概況,抓住要點。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用做批註的方法對相應文段進行要點概括。)

(四)試着用“托爾斯泰是一個的人”句式概括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

示例:鬚髮濃密,面部粗鄙,表情矇昧陰沉,目光犀利等。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是在上一環節基礎上的深入,主要是爲了抓住人物外貌特徵,教師要指導學生用抓關鍵性形容詞的方法準確把握。同時,教師要適時板書,爲下一步學習做鋪墊。)

三、對比分析,賞構思之奇

(一)引導學生髮現、思考:從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寫托爾斯泰其他面部特徵與寫眼睛特徵的詞語各有什麼不同?

明確:前者屬於貶義詞系列,用語“刻薄”;後者屬於褒義詞系列,極盡讚美。

(二)引導學生再思考:先貶抑再讚美,從寫作手法來看是什麼寫作手法,有什麼作用?

明確:使全文形成一種巨大的反差,突出眼睛和目光的特點,帶給讀者強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印象。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學習先抑後揚的寫作手法是本課的一個學習重點,但不能由教師生硬拋出,而要找到一個較好的切入點——詞語的感情色彩。)

(三)除了先抑後揚,文章爲了表現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還使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討論明確:側面描寫(第5段),通過寫來訪者者的心理落差,側面表現托爾斯泰面目醜陋。

第二課時

一、設疑導入

作爲一篇重在寫人物外貌的作品,它與同學們閱讀過的作品有什麼不同,帶給同學們什麼樣的閱讀體驗?(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此處設疑主要在於引導學生從作品內容逐漸深入到語言賞析,從而突破另一個教學重點。)

二、瀏覽課文,自主發現

明確:多角度描寫;大量運用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在描寫時,作者加進了大量評價性語言。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引導學生從語言的角度發現和分析本文的語言特點。學生可能有多種回答,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平時的閱讀和作文經驗,特別是在修辭手法的運用和議論性語言兩方面進行對比,突出本文語言特點。)

三、再讀課文,品語言之美

(一)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誇張句,賞析其表達效果。

示例1:“托爾斯泰這對眼睛裏有一百隻眼珠。”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托爾斯泰能把萬事萬物盡收眼底的觀察力以及內心世界的豐富和充沛。

示例2:“它像槍彈穿透了僞裝的甲冑,它像金剛刀切開了玻璃。”運用誇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托爾斯泰目光的敏銳、犀利表現得生動形象。

明確:運用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手法,既表現出了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又能夠引起讀者的聯想和想象。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本環節主要在於引導學生深入品味語言之美。學生對那些一望而知的誇張、比喻句及其表達效果可能得心應手,但對於寫眼睛部分的則可能存在表面化的膚淺理解,教師要重點引導。)

(二)找出文中的議論句,分析其作用。

示例:“作爲一個始終具有善於觀察並能看透事物本質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托爾斯泰看透了暴政、醜惡、虛僞和苦難,也看清了造成人間種種罪惡的原因,並盡畢生全力去改變它,但總是事與願違,給自己帶來巨大痛苦。

明確:議論性的評價語對於揭示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點到爲止,卻又一語中的。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一環節和內容是本課的難點所在。走進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不能脫離文本空洞抽象地概括,而應抓住關鍵句,適當結合人物生平加以分析。)

三、總結梳理

學生梳理本課所學,總結歸納。

示例:第一,抓住人物特徵進行描寫。第二,先抑後揚的寫作手法。第三,巧用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凸顯人物外貌特點。第四,精當的議論,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一課一得,把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每一堂課、每一篇文章中去。)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優美的環境描寫,體會本文各具特色的語言。

2、瞭解戰爭給人民或國家所帶來的創傷。

3、辨別本文中讚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

4、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要站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

5、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瞭解雨果的偉大情操。

【教學方法】

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媒體】

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之前,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強盜,爲了共同的利益,進入了一個富貴的書香門第的家中去搶劫。由於他們事先勾結了那個大戶人家中的僕人,所以一夜之間,將能帶走的東西洗劫一空。不能帶走的全被毀壞了。頃刻間,昔日富麗堂皇的景象在瞬間化爲一片烏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斷瓦殘垣。這個家庭的許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幾百口人都被殺了,可是唯有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存活了下來。他長大後,被告知了家中當年的慘況。於是,他發憤圖強,終於有一天,他打敗了那兩個強盜。奪回了本該屬於他們家應有的尊嚴與地位。我們現在只知道,那兩個強盜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請問:親愛的你能猜出來,那個嬰兒是誰?那幾個可惡的僕人又代表了什麼?那個受難的家庭又是什麼?

二、整體感知

1、大家知道答案的請舉手?

那個受難的家庭就是我們的祖國呀!那可惡的僕人就是那些漢奸狗腿子呀!而那個嬰兒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們大家呀!

2、請學生講一下英法聯軍的情況。

3、請大家先朗讀課文,看看作者在寫法上有沒有不和諧的地方?

語句上的鮮明對比。

⑴讚美圓明園的語句。

⑵諷刺劫掠者的語句。

4、雨果具體是怎樣讚美圓明園的?

⑴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最高成就。

⑵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

⑶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範。

5、那麼就寫法上有何特點?

概括──具體──概括。

6、那麼雨果對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持什麼態度?(譴責態度。)用了怎樣的語言?(反語)有什麼作用?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恥的認爲,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光榮的,他們期待的是雨果對英法的這個勝利給予盛大的讚譽;雨果在憤激之下,用反語來形容強盜的心理。像“漂亮”、“豐功偉績”、“收穫巨大”、“文明”、“野蠻”等等反語正是強盜的口吻,有辛辣的諷刺意味。

7、那麼他不幫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上的?

人類的立場。(這裏有說,正義的立場,中國的立場,或者是人民的立場等等。)

8、如果說,你們家有個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態度是什麼?是的,你肯定不會主動站出來去指證他。但是雨果卻能,因爲他有着我們所沒有的什麼品質?

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

“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我們要學習雨果的博大的胸懷與高尚的品格。

三、佈置作業

我們給雨果寫一封信,談談你對這件事的感想。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設計理念:

《水調歌頭》作爲一首中秋詠月兼懷親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這首詞,爲作者醉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繫的範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無限熱愛。在教學中,應讓學生“明其意,懂其理,誦其情”,讀出自己的理解和體驗。按照《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自主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的理論指導,突出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對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等要求,在教學中設計多種情境,讓學生讀、思、品、說,理解詩情、詩理和詩味。並且在能力發展的同時,讓學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到審美樂趣。在教學流程方面,整體上按照我校市級立項課題《“構建7——9年級語文和諧課堂”教學實驗》中所倡導的“喚起體驗——整體感知——重點探究——拓展遷移”四個步驟進行設計,以構建語文和諧課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方面:

1、學會採用多種方法收集和閱讀自己需要的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初步整理、分析。

2、通過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3、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養成良好的誦讀詩詞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方面:

1.學習欣賞古詞的方法。

2.初步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養成良好的誦讀詩詞的習慣。

2、通過聯想和想象感悟本詞情景交融的意境,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3、理解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初步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設想:

1、教學方法:

1)自主學習法: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如課前認真預習,課上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合作探究、踊躍發言,課外查找資料,自主探究,拓展遷移等。

2)誦讀品味法:在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後,通過反覆朗讀,讀出詞的韻味,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3)聯想想象法:通過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2、教具準備:筆記本電腦、PPT課件、配樂FLASH動畫等。

3、教時安排:1教時。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5

教材分析

《山坡羊潼關懷古》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詩詞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張養浩的這首小令是元曲中的一首名曲,流傳很廣,膾炙人口。張養浩是元朝官吏,曾做過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他任職期間,體恤百姓疾苦,賑濟災民,整頓吏治,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山坡羊.潼關懷古》就是他任陝西行臺中丞時,路過歷朝兵家必爭之地的“潼關”,頗有感觸,從而創作了一首流傳千古的散曲,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書寫了祖國河山的壯麗景象,字裏行間,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情調,結尾二句,更是如同點睛之筆,富含哲理,讓人回味無窮,至今讀來,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說學情學法

由於初中學生詩詞知識積累少,涉獵面窄;學生頌讀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語言表達上較爲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釋詩詞內容的淺顯層面,不能較深入地理解詩詞之美,詩人之情,以及詩詞所承載的中華精神文化的內涵。因此,作爲學習活動的促進者教師更要注重學法的指導。

針對學生這種實際情況,配合語文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多次誦讀,引導學生領會詩人精闢的用詞;幫助學生走進詩人所處的特定時空,觸摸詩人的心靈,感受詩人的人道主義情懷,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這首元曲的積極性。

說教法

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縱觀世變,弔古傷今,恨時局之險惡,哀民生之多艱,氣勢雄渾,感情強烈、深沉。學習此詩,重在誦讀。但誦讀不能停留在同一層面,每一次誦讀都要有新的體驗和領悟。於是我採取聽讀、朗讀、品讀等多種閱讀方式,學生自我發現法和教師啓發誘導相結合的方法,真正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啓發學學生品味詩歌語言,感悟詩歌內涵。同時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更多讓學生參與討論、探究、誦讀實踐,激發學生的思維,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推敲品味詩歌的語言,初步掌握鑑賞詩歌的方法;

2.反覆吟詠誦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3.培養學生人道主義情懷。

重點難點

1、通過多讀多背,培養和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語感和悟性。

2、通過抓住詩歌關鍵字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由《三國演義》主題曲,給同學們營造一種歷史滄桑之感,設計話題引出嘆世、懷古是散曲流行的題材,《山坡羊潼關懷古》是懷古的名篇。

電腦課件出示“古潼關地形圖”,要求學生介紹潼關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歷史上發揮的作用。(設題目的:縮短學生與潼關的空間距離)

明確:潼關內有華山,外有黃河,西有長安,東有洛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課前熱身

1.自由讀課文(使學生排除朗讀疑難,爲理解文意作鋪墊。)

2.正音巒(luán) 躊(chóu) 躕(chú)闕(què)興(xīng)

3.齊讀(要求讀準字音。)

4、聽錄音範讀課文。(通過示範朗讀創設情境,使學生明確朗讀時的節奏、重音、語氣、語調等。)

合作探究

初步感知課文,理解文意,逐步養成自主學習文言的習慣。(具體操作:學生先找出不理解的字、詞、句子,教師點撥總結後,課件出示譯文:

華山的山峯像趕集一樣彙集一方,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涌澎湃,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地勢險峻.擡頭望西都長安,心頭感慨萬千.我從秦漢故都旁經過,看到成千上萬間宮殿都化爲了泥土,不禁感傷無限.王朝興起,百姓受苦,王朝敗亡,百姓還受苦)

這篇初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就爲大家分享到這裏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6

《短文二篇》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注重整體感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通過參考註釋和工具書,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及感情基調有初步認識。

2.注意培養學生的文言文語感,以朗讀和背誦帶動其他環節。

過程與方法

1.誦讀,體味語言的自然美,學習寫景的技巧。

2.從敘事寫景的角度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加深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答謝中書書》:感受祖國山川之美。

2.《記承天寺夜遊》:培養豁達寬廣的胸襟。

【重點和難點】

重點:整體感知作品內容,領悟作者發現美、欣賞美的情懷。

難點:反覆誦讀,體味語言之美。

【教學方法】誦讀法課外資料延伸法

【課前準備】陶弘景及蘇軾的生平資料、承天寺圖片。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對於祖國的秀美山川,無數位文人在讚羨的同時,也作了大量的描寫,但用書信這一文體進行描摹並且成爲名篇的卻並不多。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陶弘景用書信文體寫的《答謝中書書》,從中感受他所描繪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簡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陽秣陵(今南京)人。幼有異慧,年四五歲即以荻爲筆在灰中學書,讀書萬卷,未及弱冠,齊高帝即引爲諸王侍讀。後隱居於句容茅山,自號華陽隱居。因梁武帝早年與之遊,即位後,逢有朝廷吉凶徵兆等大事,常前去徵詢他的意見,時人稱他爲“山中宰相”。好神仙之術,愛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詩文今傳《陶隱居集》輯本一卷。

三、文本鏈接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時期,因政局動盪,社會混濁,他遁遜山林,從大自然的美景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所以他在《答謝中書書》中以描畫山水昭示自己所好,並作爲對友人的安慰。

四、整體感知

1.明確學習目標。

2.範讀課文。

(1)學生聽讀課文,注意句子的節奏、輕重音等,初步感知課文。

(2)自由朗讀兩三遍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做到流利地朗讀。

3.疏通文意。

(1)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如遇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討論解決。

(2)教師明確重點詞語。

五色交輝:交相輝映。曉霧將歇:消散。

夕日欲頹:墜落。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參與,這裏指置身其中。

(3)全班討論,理解文章大意。

4.背誦課文。

(1)自由競背。

在四人小組內互相檢查背誦。

(2)教師抽查背誦。

五、課文精讀

1.本文語言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試歸納本文的語言特點。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運用對偶、排比手法,語言精練生動,將描繪的山水之美寫得清麗自然,毫無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找出文中你所喜愛的句子並簡要分析。

3.拓展:“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歷代詩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詩句,請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詩句,並試簡評詩句特色。

4.《答謝中書書》首句總領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懷。綱舉則目張,中間部分承前文具體描寫山川之美,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從仰視、俯視、平眺的視覺角度,從色彩,從四時,從晨昏,從動靜,從聽覺等角度展開,用自己獨特的體驗去詮釋自然景物綺麗的風光,展現出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卷。而最後一句則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賢,怡情山水,自得其樂。

六、探究昇華

描寫謳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煙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這樣短小簡約、字精意達的卻並不多見,我們應學習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寫作態度。

七、文章脈絡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從古至今,以“共談”概說人人皆愛,以“美”點明全文中心。當中部分則具體敘寫山川之美。最後墊以“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先以感嘆總括前文,復以名人證實此說。

八、寫作特點

1.描寫細緻。

“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這三句是寫靜景,寫得形色俱備,精彩紛呈。作者先以“入雲”表示山之高峻與雄偉,以“見底”表示水之清澈與透明,一仰一俯,視野開闊,山水盡收眼底。接着移步換景,由清流而寫兩邊的景物。可寫之景物必定多不勝數,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給人以具體的視感:五彩繽紛的石壁,鬱鬱蔥蔥的樹林,碧綠青翠的竹園。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斕,足以讓人大飽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點。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作者描寫自然景物時,扣住最能表現景色特徵的時間——早、晚來描繪。在旭日東昇、晨霧將散的一片寂靜裏,山林中呈現一片猿鳥爭鳴的歡騰景象。“亂”字寫出了猿鳥爭鳴的喧鬧景象,使整個山林充滿着勃勃生機。夕陽將要落山時分,餘暉照映着水面,層層粼波之中,不斷有魚兒從水中爭相躍起。“競”字寫出魚兒爭先恐後躍出水面的場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鳴一躍,構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體流動畫面。

2.抒寫奇美。

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中展現了多種“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麗。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藍天作背景,綠水爲襯托,絢麗動人,美不勝收。三是晨昏變化之美。清晨白霧繚繞,似煙似縷,猿啼鳥鳴,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山色蒼茫,飛鳥歸林,猿猴息樹,游魚躍水。四是動靜相襯之美。高峯爲靜,流水爲動(形體);林青竹翠爲靜,五色交輝爲動(光色);日出霧歇爲靜,猿鳥亂鳴爲動;日落山暝爲靜,游魚躍水爲動(聲響)。

九、板書設計(略)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見過月亮,也沐浴過它的清輝。在古代,月亮是人們寄託情思、抒發情感的物象。描寫月亮的文學作品數不勝數。今天我們來學習宋代文學家蘇軾寫的一篇有關月亮的小短文——《記承天寺夜遊》。

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以文才聞名於世,而他的成就。他在歐陽修去世後,成爲宋朝文壇領袖。他在散文、詩詞、書法、繪畫方面均有驕人的成就,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作家。

三、文本鏈接

元豐二年,蘇軾因對新法持有不同意見,被網羅罪名投入監獄,四個多月後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由於貶謫的悲涼、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賞月排遣心中的苦悶,故作者借景抒情寫了此文,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四、整體感知

1.範讀課文。

(1)學生聽讀,畫出生字詞,注意句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讀兩遍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

2.疏通文意。

(1)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如遇有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討論解決。

(2)教師明確重點文言詞語。

①念(考慮,想到)無與爲樂者,遂(於是,就)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②相與(共同,一起)步於中庭。

③但(只是)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罷了)。

(3)全班討論,落實翻譯。

(4)競背課文。

(5)抽查背誦。

五、課文精讀

1.文中是如何描寫月色的?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這十八字寫景,有何妙處?

文中十八字寫景,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使讀者如見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創造了一個明淨幽閒的境界。作者將隨處可見的尋常景物描繪得充滿詩情畫意。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這句話應怎麼理解?

明月經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賞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當時與張懷民俱貶官黃州,雖任團練副使,卻無實權,實在是一個閒人。作者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貶,心境肯定不會如意,但是作者卻能從隨處可見的尋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並描繪得充滿詩情畫意,表現出作者豁達寬廣的胸襟。

4.《答謝中書書》與本文都寫自然景物,但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現加以分析。

《答謝中書書》一文作者是個隱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對山水的喜愛欣賞之情與無人能同賞的些微悵惘。本文卻是作者貶官之後作的,不免有對自己宦海浮沉的悲涼、失意、惆悵和憤懣之情,但同時也有善於自我排遣的豁達態度。

六、探究昇華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對於人類的恩賜,也是無數文學家們不遺餘力地歌頌和吟賞的對象,不論是得意或失意之人,彷彿只要迴歸到了山水中,與清風明月爲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悵然總能一掃而空,重獲心靈的自由。

“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與絲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讓真心觀賞它的人蕩盡胸中塊壘,得到無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來的人們從大自然的美景中不僅能尋求精神上的安寧,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練就了一雙慧眼,他們用生花妙筆及時地描繪出了這些美景,並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論是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中無人同賞的些微悵惘,還是蘇軾《記承天寺夜遊》中的豁達,都能夠引起千載之後人們的共鳴,讓人彷彿進入當時的情境中。

七、文章脈絡

《記承天寺夜遊》可分爲三層:第一層寫作者與張懷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層寫散步時所見的月色。第三層寫作者內心的感慨。

八、寫作特點

《記承天寺夜遊》

1.襯托手法的運用。

這是一篇小品文,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描繪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寫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淨,而是運用襯托的手法,寫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從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潔,給人一種獨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寫得栩栩如生。

2.寫景、抒情、敘事相結合。

全文以敘事、寫景爲主體,以抒情爲輔助。小品文寫出了作者承天寺夜遊的感受,大體可歸結爲:前半部分敘事,中間部分寫景,最後三句抒情。這樣,使全文寫景、抒情結構分明,敘事中流露出被貶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給人以無限的回味和感慨。

3.詞語的巧妙運用。

文章中起筆扣“夜遊”,徑入題旨,接着用“至”“尋”“步”等詞,把夜遊的地點、同遊者等交代得清楚明瞭。又如作者寫“月”,無一字寫“月”,而又無一字不在寫“月”。作者別具匠心地從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見到月色空明。這樣寫,精緻而含有深長的意味。

九、板書設計(略)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7

《三峽》

教學目標:

1、朗讀並嘗試背誦課文

2、積累文言詞彙

3、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4、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壯美山河的激情

教學重點:

1、深入解讀文章內容,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2、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壯美山河的激情

教學難點:

1、理解和掌握大量的文言語彙

2、圍繞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直至當堂成誦

教學構思:

充分突出主體性教學,通過讓學生主動去探究、討論、辨析,發表自己的見解,來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求知慾;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教師的點評與小結,使學生完成由掌握知識到發展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的過渡。通過朗讀品味,培養學生賞析文章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審美趣味,力求把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及素質教育的思想融入課堂教學中。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由李白詩《早發白帝城》導入。簡單瞭解三峽知識。

作者介紹: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遊記。

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懂得重點字詞意思,讀通讀順文章。

1、學生自由通讀,選一名同學試讀,其他幫助正音。黑板上補充:

闕(quē)

疊嶂(zhàng)

襄(xiāng)陵

2、選出一名同學,說一說文章意思,其他幫助糾正。黑板上補充:

自非:如果阻絕:斷或:有時雖:即使良:實在肅:寂靜絕:極

久絕:消失

3、學生再次自由通讀,讀通讀順課文,選一名同學試讀,老師和同學一起對關鍵句劃出節奏。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多生怪柏

清/榮/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學生自由讀,加以鞏固,然後齊讀。

三、再讀課文------體會文章情感

教師伴音樂範讀。同學嘗試朗讀,請一名同學伴音樂讀,學生評點。教師指點:在朗讀中學習處理語速、語調、重音的方法,達到讀準字音,讀順節奏,讀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二節略快,讀出氣勢;第三節讀慢,讀出清幽之氣;第四節略慢,讀出悽美之氣。

四、析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1、問:文章主要寫了三峽的哪些景色?山、水

2、請男生找出三峽山的特點,以三峽的山是說句子。

三峽的山是高峻的、連綿的、怪異的、幽寂的……

3、請女生找出三峽水的特點,以三峽的水是說句子。

三峽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盪的、淒寒的……

五、探究閱讀------瞭解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1、這篇文章雖然既寫了山又寫了水,但從文章寫作目的和內容來說,側重於寫什麼?水

2、有一個順序嗎?

寫山是爲了寫水蓄勢,寫水是從最主要的特徵寫起:三個時間: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悽婉。

3、請學生說一說家鄉橫山和姑溪河不同季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徵,課後編一本集子——《家鄉美》

六、背讀——嘗試單堂背誦(可採用小組競賽的形式)

七、延伸閱讀——培養熱愛祖國的激情

請同學說說三峽大壩竣工後景色會有什麼變化?如:

大壩建成以後,在一定流域內水位會有所升高,“兩岸連山,略無闋處”這一景觀會有所變化,三峽上游會出現又一個秀麗的千島湖。

大壩建成以後,“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的情況就不會出現了,有大壩來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證水道的暢通,無論是豐水還是枯水的季節,航運都不受影響。

大壩建成以後,“迴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爲大壩蓄水會導致污染。

大壩建成之後,遊客可以到達以前難以到達的山林深處,會嚇走猿猴,“高猿常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的景象就會消失了。

問:三峽即將發生許多變化,那麼,這個新的三峽和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相比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結語:其實,它們各有各的美。遠去了的,是一個古老而神祕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個現代而又更加壯美的三峽。雖然,美麗不會永遠,但文明總要進步,當眷戀之手告別千年的風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恆的讚美。但願同學們能多學一些知識,能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對三峽的建設和管理中去,將三峽打扮得更美麗。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8

【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教學點:

⑴ 掌握課文中常見實詞的意義,瞭解虛詞的作用。

⑵ 理解課文大意及借景抒情,發表議論的寫法。

2、能力訓練點:

能在反覆誦讀仔細品味文章的佳處。

3、德育滲透點:

學習古仁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的曠達胸襟。

4、美育滲透點:

感悟作者運用對偶寫景抒情之美。

【學法引導】

反覆誦讀,要讀得順暢而聲情並茂。然後仔細品味其中某些名句的含義及作者的政治抱負。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通過反覆誦讀,正確理解文中的難詞、難句、解決本文的重點。

2、分析本文借景抒情,發表議論的寫法。

3、理解文中對偶修辭手法的作用。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將詞、句寫成投影片,用投影,放碟片等。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範讀,學生跟讀,再自讀。

2、查找工具書,弄清疑難字詞,對照古今詞彙比較不同。

3、體會並理解作者(古仁人、滕子京)的遠大政治抱負。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9

《與朱元思書》

教學目標:

1.正確、流暢地朗誦課文,達到熟讀成誦。

2.掌握、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感知文章大意。

3.感受語言之美,學習寓情於景的手法。

4.體會作者寄情於奇山異水的高雅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反覆朗讀,理解文章思想內容。

2.細心品味,感悟文中的情感。

教學難點:

1.理解本文主旨和寓情於景的寫法。

2.賞析駢文特點,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創意:以讀代講通“文意”,自主學習明“文技”;熟練背誦蘊“文氣”,合作探究悟“文趣”。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本單元我們跟隨酈道元欣賞了三峽的迤邐風光,在陶弘景的筆下,我們感受到了山川之美,與大文豪蘇軾,享受了月夜的空明澄澈,今天讓我們再回到1500年前,同南朝梁文學家吳均一起走進富春江,去感受那裏的奇山異水,去體察作者高雅的審美情趣。

(板書課題)

二、課前準備,檢查預習,識記生字

縹(piǎo)  湍(tuān)  軒(xuān)  邈(miǎo)  泠(líng)

嚶(yīng)  鳶(yuān)  窺(kuī)  柯(kē)

教師指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從字的音、形、義三方面理解、認記,可以讓學生大聲讀一讀,動手寫一寫。

三、以讀代講通“文意”

1.朗讀課文

要求:採用多種形式反覆朗讀,注意語氣,突出重音,節奏鮮明,速度稍緩。老師可做朗讀指導與示範。

2.疏通文意

(1)自主學習,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難懂的詞語,由教師提問或者學生提出問題老師解答。

積累常用實詞:俱:全,都。許:餘。絕:極頂。湍,急流。甚,勝過,超過。

激:衝擊,沖刷。猶:猶如,如同。

(2)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對弄不懂的問題,通過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相互質疑解答。

(3)課堂交流,翻譯全文,教師點撥。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教學千法,朗讀爲本,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要把朗讀貫穿課堂始終,引導學生感知文意,感受音韻美。疏通文意不再逐字解釋,而應該放手給學生,自己讀順,對於疑難問題,老師適時指導點撥,學生做知識總結積累。)

四、自主學習明“文技”

此環節採用的方法是引領學生回憶《三峽》,然後利用板書引導學生自我閱讀並填補圖示,完成課文結構的學習。

引導學生抓關鍵語句思考:

1.從富陽至桐廬的景緻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明確:“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總寫)

2.本文重點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異水”和“奇山”(分寫)

由此感受本文整齊、嚴謹的結構,品味結構美。

3.作者是如何表現富春江之美的?

①學習第二段。從水清、水急的角度感受水之異。

②學習第三段。從形、聲、色的角度感受山之奇。

品味本文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③齊讀課文體會本文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千丈見底水之(清)  (異)水  猛浪若奔水之(急)

負勢軒邈山之(形)  (奇)山

泉鳥蟬猿山之(音)  橫柯疏條  山之(色)

提問:爲何先寫水再寫山?

明確:由近到遠,此刻作者是坐在船上欣賞富春江的景色。

提問:這是怎樣的山,怎樣的水?嘗試用如下句式概括。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好一處不同尋常的水啊,你看____________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好一處不同尋常的山啊,你看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句子先填空,例如:

好一處不尋常的水啊,你看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好一處不尋常的水啊,你看極端神劍,猛浪若奔

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描述。學生合作探究,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吳均筆下的山水,不僅有形有色,還有聲。看似一種非常喧鬧、非常嘈雜的景象,卻是一種幽靜美妙、和諧悅耳的天籟。山間自然音響,既反襯山間的靜寂,又讓人感受到了自然生命的歡樂律動。

提問:文章用了哪些寫作技巧,小組合作探究,請代表起來發言。

1.抓住了景物的特點,突出了“奇山異水”。

2.按地點轉移,由近及遠的順序寫:從流飄蕩,俯視碧水,仰觀青山。

3.採用多種修辭手法使描寫對象形象鮮明,富於生機:水皆縹碧,千丈見底(誇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對偶);負勢競上,爭高直指(擬人);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對偶)……

4.詳寫山,略寫水。疏密有分,輕重有度。

(設計意圖: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新課標中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此環節就是強調自主學習,鍛鍊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五、熟練背誦蘊“文氣”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10

一、導入。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鬱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二、讀讀講講問問。

分兩步:先通過解題使學生達到整體感知;後逐句詮釋。

整體感知。問: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爲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按:這是仇兆鰲的說法,“極望”一語,學生不易理解,無妨改爲“俯視”。

逐句詮釋(按:此詩非律詩,不可使用“頷聯”“頸聯”等名稱)

“岱宗”兩句。問:“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麼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麼不同?(加“夫”則驚奇、讚歎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泰山之北爲故齊地,之南爲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詩人這樣寫有什麼用意?(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造化”兩句。問:“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說法。試聯繫前面一句說說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陰陽”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呢?(據註釋作答,再補充說明:山前爲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後爲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蕩胸”兩句。大意已見註釋。問:這兩句寫詩人望嶽所見,試作具體描述(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雲”;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嚮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會當”兩句。絕頂,極頂,指玉皇頂。問: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衆山小”,這說明了什麼?(這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三、總結。

杜甫一生極爲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髮生以後,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裏竟至以舟爲家,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於這動盪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後,你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麼?

學生自由發言。

《春望》賞析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都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着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爲寫景,實爲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爲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爲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濃淡淡,動奪天巧。”《唐音癸籤》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爲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爲,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爲愁所致,“搔”爲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

2、揭露官吏的橫暴

3、同情人民的苦難

教學重、難點:

體會老婦的話對錶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導入,簡介作者:

1、介紹背景。

2、簡介作者。

二、出示教學目標:

《石壕吏》簡案第1頁共2頁

三、整體感知:

1、質疑,畫出難懂的句子。

2、談談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圖理解課文:

1。根據圖畫找出對應句。

2。有人認爲老婦的話不是一口氣說出來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問出來的。試據此想象吏與婦對話的情景。

五、說一說:

用現代漢語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複述課文——“走進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這戶人家,留下的老翁、兒媳、幼孫三人以及

老嫗的命運將會怎樣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賞音樂《家和萬事興》。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查字典,看註釋,掌握重點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有關知識。

體味本文生動的語言,弄明白文中古詩句的含義。

以屏風爲媒介,激發學生審美情趣,

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屏”的有關知識,體味語言,弄清文中古詩句的

含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查找有關屏的圖片,或上網查找。如果學生家中有屏的小藝術品,也

可借來一用,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感。

教學設計

整體感知

導人新課。

學生拿着自己找的圖片或小屏風,向同學作介紹,語言可能不生動,教師可以就此導人,看做者是怎樣介紹的。也可以用古詩詞中有描寫屏風的詩句導人。

檢查預習“讀一讀,寫一寫”,教師正音。

教師配古箏樂曲朗讀課文。學生聽讀並思考:

a、請用原文給屏下一個定義。

b、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介紹了有關屏的知識?

聽讀完後,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a、屏者,障也,可以緩衝一下視線。

b、作者從下列三個方面介紹了屏的知識:

屏風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

屏風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

屏的設置: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

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纔是。

一言以蔽之,屏風的功用與設置全在一個“巧”字。

研讀與賞析。

過渡:屏風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多見了,可是讀了文章,或許你也喜歡上屏風了,

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詩,使說明語言生動有趣,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

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爲什麼喜歡?然後有感情地讀一讀。全班討論明確:

a、引用《秋夕》詩句,表達了作者幼時對屏風無限地嚮往與喜愛之情,放在開篇,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牡丹亭》中“銀屏人忒看得這韶光*”放在屏風的定義後既補充了屏風的含義,又使語言生動有趣。結尾兩處引用古詩佳句,點出“屏”這種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內涵,表達了作者希望人們更好地開發和使用屏風的願望。

b、“…必置一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爲‘流動空間’’’。這一句中的“置”是佈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換上“放”字,則無此表達效果;“點綴”是加以襯托和裝飾,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準確地說明了屏風在居室中的作用。(學生還可以再舉出一些。)

小結: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抒發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藉此喚起建築師、傢俱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

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永遠散發着不朽的藝術魅力。我們也期待着,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

中煥發出青春,重新大放異彩。

拓展延伸

在古詩詞中,你還知道哪些詩句說到屏,你還找到了哪些圖畫描繪了屏,全班交流,

請你引詩配畫作解說。

想像一下,屏風將會有怎樣的用途?

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作業

把課堂上所說的“想像屏風的用途’’整理好,寫在作業本上,學着用上古詩詞佳句,要用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