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教案彙編15篇

八年級語文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語文教案彙編15篇

八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情節,體會作者感情。

2.理解父親形象的特點,學習作者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感情。

教學重點:

把握故事內容,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父親形象的意蘊和組織材料的詳略安排。

教學方法:

複述法和研討探究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言

我們每個同學都有一個幸福的家,這個家是你避風的港灣,是你生活的根。隨着我們漸漸的.長大,我們的家也在一點點發生着變化,這些變化我想都與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中,成爲了你美好的回憶。那下面哪位同學能夠打開你的心扉給我們講講你的家的故事呢?

二、展示課標及基礎訓練

1.在大屏幕展示本課課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情節,體會作者感情。

(2)理解“父親”的形象特點及其意義。

(3)培養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感情。

2.檢查生字詞。(多媒體投放)

三、整體感知,把握故事情節

1.學生帶着以下三個問題快速自讀課文

(1)父親爲什麼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子?

(2)父親是怎麼造成的一棟有高臺階的屋子的?

(3)新屋子造好了父親發生怎麼的變化?

2.學生讀後思考、討論、明確以上三個問題。

四、合作探究,感知文章

1.學生再次細讀課文,並就文中內容提出問題。

2.學生將提出的問題拿到班級同學中進行討論,並得出答案。

3.教師就同學提出的問題及其解答進行指導總結。

4.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老師在提出相應的問題加以補充進一步完善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教師啓發、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交流中不太準確的理解,一般不予糾正,留待深入理解文章時解決。)

五、合作研討,把握父親形象

小組研討,後把結果在全班交流。

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六、深入品讀,體會寫法

同學找出本文中關於父親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的句子並朗讀,說說它們的作用。

學生髮言後,教師小節。

七、問題研究,把握主題

這篇小說要告訴我們什麼?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八、拓展延伸

說一說我們自己的父親。

八年級語文教案2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體會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的表達作用。

學習運用多種描寫手法刻畫人物

2、過程與方法:把握課文按情節的發展安排文章結構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爲代表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大形象。繼承長征中的革命傳統。

二、學習重點

難點:1、重點:把握課文按情節的發展安排文章結構的特點。

2、難點:體會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的表達作用。

學習運用多種描寫手法刻畫人物

三、學習過程:

自學內容1、注音

焦灼()踉踉蹌蹌()慍怒()霎那()

蔫巴()抽噎()酸澀()拽()端詳()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①警戒:軍隊爲防備敵人的偵察和突然襲擊而採取的保障措施。

②焦灼:非常着急。

③踉蹌:走路不穩。

④慍怒:憤怒,生氣。

⑤惶惑:疑惑,畏懼。

⑥蔫巴:枯萎。

⑦抽噎:抽搭。

3、有表情的朗讀課文。注意讀出課文中人物對話的語氣。

4、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自學展示

重點展示字音字義的落實情況、對文章內容的概括情況。

交流討論1、理清本文記敘的線索;

明確線索:全文以“草”爲線索安排故事情節:以“草”爲題目,既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說的線索,還以此引發出思想的火花。

2、根據時間順序劃分課文的層次

紅軍戰士誤食毒草而中毒——

周副主席辨毒草、嘗毒草——

周副主席議吃草、紅軍戰士悟真理。

這樣寫,結構緊湊,脈絡分明,有力地刻畫了人物形象,表現了小說的中心意思。

3、怎樣理解開頭的題記?

課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語,其中的“最甜”一語雙關,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們繼承了當年紅軍長征的革命傳統,用這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去創造更美的生活。

4、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誰?你對他們的評價如何?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些人物的形象的?略舉一些例子說明。

小說的主要人物是周副主席和楊光。

周副主席作爲紅軍革命領袖雖身患重病仍置個人的安危於不顧,對紅軍戰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關注,對革命大業極端負責、無比忠誠,表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尚品質和非凡氣度。

楊光代表了紅軍戰士的形象,他在戰友中毒後救人心切,表現出一往無前的優秀品質和頑強意志。他對周副主席充滿了愛戴和敬重,從周副主席的行動和教導中獲得了精神力量。

小說主要運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肖像)描寫、心理描寫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

5、楊光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楊光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人物。課文以他的所見所聞展開故事情節發展的脈絡,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們展示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光輝形象。從普通人的角度來反映紅軍長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蹟,更令人信服,更顯得親切感人。同時,楊光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優點也正是千千萬萬紅軍戰士身上所共有的優點,也讓我們更深地體會到正因爲有了這樣的戰士、這樣的隊伍,我們的革命事業纔會成功。

6、楊光發現擔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後,心理活動怎樣?把描寫楊光心理活動的詞圈出來。

先是“立時驚住”,接着感到“惶惑”;面對周副主席的招手,楊光又深感“不安”;當眼見周副主席病得十分嚴重時,楊光“大吃一驚”,“覺得心頭像刀在絞”,這些描寫心理活動的詞語,形象而細膩地描繪了二班長楊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複雜的感情變化過程,最後聚焦到對周副主席病體的關切和憂慮,充分表現了紅軍戰士對周副主席的愛戴和敬重之情。

7、周副主席嘗毒草時的動作和神態如何?把描寫周副主席動作、神態的詞圈出來。細細品味作者用詞的精妙。

周副主席仔細觀察有毒野菜時的神態:“仰起了頭,眼裏浮上了異常的嚴肅的神情”,詳細詢問有毒野菜長在哪裏和它的味道,這些都爲緊接着周副主席嘗有毒野菜的情節加大了蓄勢的力度。

周副主席親自嘗有毒野菜是全文的高潮。作者描寫一系列動作周副主席嘗有毒野菜的動作和神態的詞:“舉起”“看了看”“放進”“咬下了一點”“乾裂的嘴脣閉住了,濃密的鬍鬚不停地抖動着,一雙濃眉漸漸皺緊了”“吐掉了殘渣”“還給楊光”。

這些詞語和句子,充分表現了作爲紅軍革命領袖的周副主席雖身患重病仍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對紅軍戰士生命和健康高度關注,對革命大業業極端負責、無比忠誠的高尚品質和非凡氣度。

接下來寫周副主席“非常明確”的命令,以及對年輕衛生員驚叫的回答和示意,進一步表現了周副主席的高尚品質和偉人氣度。

當堂檢測第一課時

閱讀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樣的感受?

1、(他的)語氣裏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們長大了,就會想起這些草,懂得這些草;就會看到:我們正是因爲吃草吃得強大了,吃得勝利了!”

兩個“就會”強調了青年一代繼承併發揚革命傳統的必要性,強調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對於壯大隊伍、克敵制勝的重要性。

2.就這樣,他摸黑衝進了爛草地;開始是跑,然後是走,最後體力實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

這一段動作描寫具體地展示了楊光在爛草地上行進的情形,表現了他對同志生命安危的無限關切之情

3、就在這一霎,他看到了偉大戰士的那顆偉大的心。

前一個“偉大”指周副主席是“全軍都敬愛的人”;後一個“偉大”,指周副主席關愛紅軍戰士生命和健康、唯獨沒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視困難、藐視困難的大無畏英雄氣概,以及善於引導、啓迪紅軍戰士的高超領導藝術。

第二課時

從課文提供的材料想開去,以“說吃草”爲話題,談一點或幾點自己的看法。

提示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憶苦思甜,繼承和發揚革命優良傳統。

2、從周副主席嘗毒草、議毒草,學習他的高尚人格、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以及閃光的辯證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學方面的有關知識,學會識別無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護自己,戰勝困難。

4、今天,人們已解決了溫飽問題,過上了小康生活,開始以吃野菜這時尚,這是物質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的表現,體現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好處。

5、魯迅先生曾說:“我好象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當做是人民大衆的“孺子牛”。從牛感受魯迅先生倡導的奉獻精神。

八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思路】

《馬說》是一篇寓意深遠,寄情深沉,富有啓示作用的古代雜文。教讀本文時,可引導學生從誦讀入手,體會語言承載着的思想情感,並與作者的遭遇感同身受,在受啓迪的同時拓寬思維空間,形成與時俱進的人生觀、人才觀和用人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熟讀成誦。

⑵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

2、過程與方法:

⑴ 指導朗讀,領會虛詞,品味情感,逐層分析語調變化,當堂成誦。

⑵ 誘導思辨,激發爭論,培養學生勇於質疑、探究、創新的語文素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理解短文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⑵ 客觀、正確地把握本文提出的懷才不遇的問題。

⑶ 形成與時俱進的人生觀、人才觀和用人觀。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⑴ 掌握古今異義詞。

⑵ 背誦全文。

⑶ 正確理解《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難點:

討論有關人生觀、人才觀、用人觀的問題。

【教學方法】

點撥法、誦讀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整理材料,做好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掃清字詞障礙,準備相關材料。

【教學過程和內容】

一、導入

1、播放《萬馬奔騰》音樂;展示幾幅馬圖來激活氣氛。

2、請學生說說有關“馬”的成語、名句;

3、請學生講講傳說中有哪些千里馬。

(以對比故事導入)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衣服覆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擡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伯樂把馬獻給了楚王,經過精心餵養,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後來,千里馬爲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了不少赫赫戰功!

千里馬有了伯樂的發現、啓用,經過精心餵養,自然精壯神駿,能馳騁沙場,立功揚名了!但如果沒有伯樂的出現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韓愈寫的《馬說》,一定會讓你對千里馬有進一步的認識!

二、解題和作者、作品、背景簡介

《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本文選自《韓昌黎文集》中的雜說四,作者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本篇取材於古代伯樂相馬的寓言,借千里馬因無伯樂賞識的不幸遭遇,說明了“欲得士,必須善識士,善養士,善譽士的道理。”表達了對當時社會壓抑人才,摧殘人才現象的控訴,對昏聵愚蒙的達官貴人的譴責,以及沉淪下僚的才智之士的乞求脫穎而出的渴望。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聲情並茂的誦讀全文。

2、老師指導誦讀的斷句、節奏、重讀、語氣、情感表現等。

3、播放錄音,要求學生注意聽好難字的讀音,把握好語調、語氣。

4、學生朗讀課文,討論、探究難詞難句和關鍵句,瞭解全文大意。(掃清文言詞語障礙、積累文言詞彙)

四、再讀課文,深入探究下列問題

1、“千里馬”有哪些不幸遭遇?(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2、誰該對千里馬的不幸遭遇負責?(引發學生強烈的思辨、探究和爭論)

3、“千里馬”、“伯樂”和“食馬者”各比喻什麼?作者對他們的態度怎樣?你的感覺又如何?(學生應感同身受,有感而發)

4、像這樣借寫它物來寄託情感、闡明道理的寫法叫做什麼?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託物寓意的寫法;領悟本文的思想內容。)

合作探究爭辯:世上是先有伯樂還是先有千里馬?

五、拓展探究

1、作者認爲“伯樂”決定了千里馬的命運,你同意他的觀點嗎?如果你是千里馬,你只會等別人來發現嗎?如不然你可怎麼做呢?

2、結合當今社會談談如何“多出人才,用好人才,人盡其才”!

六、學生當堂熟讀成誦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以《假如我是千里馬》爲文題,寫寫自己的想法。

【板書設計】

引論: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惋惜) 策之不以其道(託物)

表達:懷才不遇 《馬說》

本論: 食之不能盡其材 (憤怒)

控訴:埋沒人才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寓意)

希望:重用人才

結論: 其真不知馬也。 (諷刺)

千里馬 託物寓意 人才

八年級語文教案4

一、制定的依據:

1、教學背景分析:

語文是中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基礎學科,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語文學科的特性和語文教學的認識更爲深入,"大語文"的觀念得到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認同,而二期課改對語文教學的闡述也說明,語文教學以培養和提高人的語文素質爲主要任。而語文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素質不僅反映人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而且從本質上看,還反映了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新基"理論中對塑造未來新人的描述(21世紀的基礎教育應把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健康個性指個體獨特性與社會規範性的有機統一的發展,爲適應未來社會發展變化所必須的自我教育其內容包括德、智、體、情、意、行等多方面,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爲最根本的任務,基礎教育應爲社會發展和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中,更可以看出語文教育在此方面的大有可爲。

2、教材分析:

我們採用語文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語文國標教材,本冊教材共分爲七個單元,除了包括“精讀”,“速讀”,“視聽”,“課外閱讀指導”等,還新增加了口語交際與寫作。

根據對課改精神的學習和對語文教學方向的把握,我們初步擬定了本學期語文教學的培養目標。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這是初中三年的最終目標,本學期要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打下基礎.,瞭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

,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就是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瞭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讀文言文課文,要了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

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人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爲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

3、所教班級學生現狀及對策:

根據我校學生實際特點,以及語文學科特點和目前本學科發展方向的把握,結合我校的辦學方針,我們的語文教學最初以"激發興趣,指導方法,培養習慣,搭建舞臺。"爲口號和行動原則,加強了日常教學和學科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整體來看,學生身上好的習慣(如課堂聽講,記筆記,發言提問)正在逐步養成,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轉變,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下面根據九年級上期期終考試成績進行具體分析如下:從以上數據看出,三班的語文水平與一班沒有較明顯的差距。三班同學在學習興趣、習、,態度、語文基礎等方面都與一班存在一定的差距,雖然和一班比較,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具體教學中還是感到和一班的差異。因此,本學期在保持三班總體較好的勢頭之下,還要大力抓本班的'弱差生的輔導,力求有所進步。

我們在繼續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時,還應加強對二期課改的學習與研究,在

把握好教學的大方向的前提下,對教與學作出相應的調整,本學期擬採用以下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啓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實行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

8)、引導鼓勵學生成立課外學習小組,培養合作精神,開展互助互幫,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9)、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10)、作業的佈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11)、利用競賽,學科活動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鍛鍊能力,提高興趣。

12)、課前一分鐘演講,包括自我介紹,新聞消息,小故事,成語解說等,鍛鍊表達能力。

13)、組織3-4次辯論,培養思維及口頭表達和語文知識的運用。

14)、.組織採訪和調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寫一篇小論文。

16)、做好開頭的扭轉工作,扭轉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

17)、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

18)、開展網絡輔助教學.對家庭有條件的同學鼓勵和指導他們利用語

二、本計劃應達到的目標:

以下是上學期期末試考的分析:

1、通過分析我發現本學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穩定優良率,提高合格率,班中有以下學生是有潛力可挖,應該能及格的:孫雯等。

2、按照年級組分層教學,集中抓A層的要求,本學期我努力工作,力爭將60%A層(約30人)同學的成績保持80分以上,並能讓尖子生有更多的進步。基本保證了優良率穩定在25%以上。

3、根據學校的要求,本學期我班參加區的統考或聯考以及升學統考要力爭進入老區的前列。

三、具體實施:

1、在閱讀教學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活動,做到人人蔘與,參與全過程,讓學生們在課下多讀書看報,將自己喜歡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積累,並定期在班上舉辦摘抄本展覽,並從中推選出優秀的文章和摘抄,積累本在班上朗讀,展示。

2、在各課時,把學生活動做爲重點內容來安排落實,使學生最大限度處於動態之中,動腦想,動手寫,動口說,動眼看,動耳聽。

3、還注重讓學生參與到作文講評中來.讓較好的學生對作文進行自我評價,然後廣泛地徵求所有同學的意見,相互評價,最後是教師與學生共同評價,使學生們正確地認識自己作文中的優點和問題.課後進行必要的修改,建立了民主的教學風氣,進,一步融洽了師生關係。

4、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從培養興趣着手,用圖片,實物,多媒體創設情景進行教學.力求課堂的多樣化,生活化和開放化,力爭有更多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

5、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1)課前預習習慣。2)課後複習習慣。3)課文背誦習慣。

4)作業習慣。5)積極思考,主動發言習慣。6)上課作筆記習慣。

6、對古詩文無法過關的學生採用"一幫一","人盯人"辦法,並與家長取得聯繫。

7、深鑽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講清每一個知識點;認真篩選作業;及時反饋每一次考試。

8、注重進行學法指導,本學期準備給學生舉辦兩次專題講座:1)如何寫隨筆2)修辭總彙。

四、保障措施和可行性:

1、兩年的相處,我與學生間的感情很深,大多數學生都有學習的積極性,他們都喜歡上語文課,加大A層學生的閱讀量,寫作量;

2、我比較注重收集相關教學及考試信息,我的信息來源:1)網絡;2)看相關教學資料和雜誌;3)我的同事和朋友;4)學生有一本配套資料:《點中典》;爲平時的作業,讀後感爲週記的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所發展。

3、抓好作業練習,我認爲要屏棄繁瑣,機械的作業練習.要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多實踐,多運用,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質.可以結合課文學習,讓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社會,並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表達觀察所得,以此學生的寫作能力。

4、在留作業方面我也要做嘗試,如書後練習中有基本題和選做題,原來由於對學生"一刀切",總是一股腦地留給學生,後來發現,較好的學生可以做,而較差的學生做不了,就去找別人的或參考資料上的答案去抄.這樣,既花了時間,浪費了精力,也收不到應有的效果.於是我便從差生的實際出發,不要求他們做難題,而只做應知,應會的基礎題.在做一些練習篇同時,分A,B卷,有些B卷題目較難,就讓班上十幾個較好的學生做,一般學生做A卷,這樣一來,使差生的知識得到了複習鞏固,好的學生也能在複習鞏固的基礎上有所進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

八年級語文教案5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曲作者王績的生平創作,積累文學知識;

2、瞭解五言律詩這一體裁;

3、積累名句;

4、反覆誦讀,品味語言,體會詩人的孤獨和苦悶;

5、培養學生欣賞古詩詞的能力;

6、完成背誦。

【過程與方法目標】

情景感染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品讀與想象結合法,拓展法,比較閱讀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惆悵、孤寂的情懷,感受漢語言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訓練,瞭解詩的內容;藉助品讀、想象,感受詩人孤獨仰鬱的心情,感受漢語言的美;積累名句。

【教學難點】

賞析詩歌,領悟詩中情趣,培養學生鑑賞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1、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熟讀並嘗試先背誦課文;

2、準備多媒體教學。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導入:

秋天傍晚時分,詩人遙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頗濃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獵的人各自隨願而歸,不禁懷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隱士。全詩於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幅山中秋景畫——《野望》吧!

2、作者簡介:

王績(約589—644),字無功,號東皋子,古絳州龍門縣(山西萬榮縣通化鎮,通化鎮1972年由河津縣劃入萬榮縣)人,唐代詩人。隋末舉孝廉,除祕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撰《酒經》、《酒譜》。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生平不拘禮教,豪放縱酒,屢被彈劾。自比嵇康、阮籍、劉伶和陶淵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園爲題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鬱的感慨,與唐初流行的浮靡詩風顯然有別。律體濫觴於六朝,而成型於隋唐之際,無功實爲先聲。

3、背景介紹:

作者仕途不得志,而天下大亂,故託病辭官歸田而作,藉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朗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教師配樂範讀。學生自由朗讀,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全體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詩歌。 2、疏通文意,註解重要字詞,請學生翻譯,並注意提醒校正。

東皋:作者家鄉,歸隱之地。皋,水邊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采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後,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後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隱居生活。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領學生再次品讀詩歌,瞭解詩歌大意,請同學翻譯詩句。

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着落日的餘光。

牧人驅趕着那牛羣返還家園,獵馬帶着鳥獸馳過我的身旁。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2、詩句賞析。

(1)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作者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後常遊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2)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這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餘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着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3)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然而,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後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

1、讓學生描述一下詩中的場景,想象一下詩人創作的意境。

把我們想象成作者:“你”在自己憂愁無依的時候,一個人在水邊的高地上,耳邊隱隱約約傳來水聲,這時秋風蕭瑟,一輪金黃的夕陽照射在山上、樹上,而樹木光禿禿的,只留下滿地的落葉,山上只有刺目的餘暉,心中無憂的.興起一股憂愁、淒涼、蕭瑟之感,恰恰這時一個牧童驅趕着牛羣,踏着夕陽回家,打獵之人也騎着馬歸來,可自己卻都不認識,這時會有什麼感受呢?

2、品讀詩歌,說說詩歌表達的意境和情感。

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閒逸的情調中,帶着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首聯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頷聯寫樹寫山,一派安詳寧靜;頸聯中用幾個動詞“驅”“返”“帶”“歸”進行動態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詩言辭自然流暢,風格樸素清新,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豔的詩風,在當時的詩壇上別具一格。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於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五、課堂總結: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閒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全詩寫的是秋色中的山野,於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透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

六、佈置作業:

1、背誦並抄寫和翻譯全詩;

2、課外收集學習王績另外的詩歌,自學背誦。

七、板書設計: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點名時間、地點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蕭瑟恬靜的景色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孤獨抑鬱的心情

八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設想】

課文教學方案是教師自己“讀”出來的,要找到自己動情的“原始心理歷程”。尤其是自己讀出了心得之後,教學自可達到“無案之案”的境界。筆者讀《背影》,讀出了“三境”:“我們的家境”、“父親的老境”、“我的心境”。正是在這“三境”之下,自己真正體會到了作者在字裏行間所表達的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依存和溫暖。由此,指導學生閱讀本文,重在營造出一種情緒氛圍,消除學生情感上的那一層“隔膜”,變“無情無意”地讀爲“有意有情”地讀,感受文章的真情、深情。對車站送別時父親買橘子的細節、文中出現的幾次背影描寫、我的流淚、父親的話語等,簡略處理,而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對文章中其它交代背景、營造情境文字的品讀上,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

課堂採用“五環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學習行爲;總體目標分解到課時,在教學環節中予以兌現,追求課堂教學實效。

【教學目標】

1、準確朗讀、書寫和解釋課文中所運用的以下字詞

差使 奔喪 蹣跚 交卸 狼藉 瑣屑 簌簌 迂腐 頹唐 遊逛 躊躇 觸目傷懷

2、朗讀文中描寫父親兩次“背影”的語段,能說出兩次背影描寫對錶達主題的作用。

3、能解說“我”的四次流淚和文章描寫的父親的四句話所包含的感情。

4、從課文中篩選相關信息,說明“我們的家境”、“父親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5、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能夠說清楚自己認爲的文章語言最突出的一個特點。

6、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評價作者與父親之間真摯的親情。

【教學重點】

1、朗讀文中描寫父親兩次“背影”的語段,能說出兩次背影描寫對錶達主題的作用。

2、從課文中篩選相關信息,說明“我們的家境”、“父親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3、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能夠說清楚自己認爲的文章語言最突出的一個特點。

【教學方法】自學——討論——展示——檢測——評價

【教學條件】投影儀 PPT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第一環節:課堂自學

【教學目標需明確,問題目標要準確,學生自學時,教師巡視,根據個別需求進行指導。】

一、教師簡介作者的同時,導入新課,激勵自學

二、出示教學目標(多媒體出示)

1、準確朗讀、書寫和解釋課文中所運用的以下字詞:

差使 奔喪 蹣跚 交卸 狼藉 瑣屑 簌簌 迂腐 頹唐 遊逛 躊躇 觸目傷懷

2、能用一句話(簡潔完整的話)準確概括文章的內容。

3、朗讀課文,重點讀文中描寫父親兩次“背影”的語段,能說出兩次背影描寫對錶達主題的作用。

三、出示問題目標(多媒體出示或板書或下發自學提示單)

【組織學生自讀課文,圍繞問題,讀、思、圈、點、勾、畫、批。】

A、一般問題

1、能否準確拼讀和記憶目標中所列詞語?

2、是否能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蹣跚 狼藉 瑣屑 典質 頹唐 觸目傷懷 情鬱於中

3、能夠用一句話準確概括文章的內容嗎?

B、核心問題

1、主幹問題:作者是如何刻畫父親的“背影”的?有什麼表達作用?

2、分支問題:

全文有幾處提到“背影”?能否在文中勾畫出相關語句(語段)並有表情地朗讀?

作者寫了父親的幾個“背影”?這些“背影”出現在什麼背景之下?

車站送別買橘子時的“背影”爲什麼要着力刻畫?我當時的情緒或反應怎樣?

作者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幾次“背影”描寫有什麼作用?

四、學生自學,查字典或輔導資料,落實一般問題。

五、對核心問題、重點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形成基本思路。

第二環節:課堂討論

【所有學習小組既針對問題又合作競賽。學習優秀者可以引導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教師巡視,監控討論過程,並預測可能解決或不可能解決的問題。】

在自學的基礎上,輪值組長組織同組內討論,輪值發言人記錄。

討論的重點是:

主幹問題:作者是如何刻畫父親的“背影”的?有什麼表達作用?

分支問題:

全文有幾處提到“背影”?能否在文中勾畫出相關語句(語段)並有表情地朗讀?

作者寫了父親的幾個“背影”?這些“背影”出現在什麼背景之下?

車站送別買橘子時的“背影”爲什麼要着力刻畫?我當時的情緒或反應怎樣?

作者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幾次“背影”描寫有什麼作用?

第三環節:課堂展示

【1、所有學習小組思維過程展示示要清晰。2、教師備課,對所有問題要有思路和方法準備。3、教師要準備展示過程調控策略:學生解決的問題,教師給予肯定;學生未解決的問題,教師點撥展示,師生共同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形成共識。】

一、教師組織交流,各組發言人按序展示:

緊緊圍繞“作者是如何刻畫父親的‘背影’的?有什麼表達作用?”這一核心展開。

二、展示過程調控策略準備:

學生解決的問題,教師給予肯定。

學生未解決的問題,教師展示。師生共同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形成結論。

【教師要準備】

1、在文中勾畫出表些父親背影的語句(語段)並有表情地朗讀。

2、弄明白作者寫父親的“背影”出現的背景。

3、複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作者這樣細寫父親的背影:

(1)作者這樣描寫父親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寫,寫衣帽,然後作動作描寫,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爬月臺的動作,還用自己的感情烘托這個背影。

(2)這個背影,在全部故事情節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腦,最能體現父親的愛心,所以寫得這樣詳細。

4、課文寫父親離去時的背影,如何寫及其作用:

父親離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寫,由近而遠,由顯而隱,並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寫這個背影,能表現這樣的感情,爲父愛感動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戀,惆悵,想到父親前程艱難,又格外悲憫,辛酸。

第四環節:課堂檢測

【學生當堂達標、當堂作業、當堂清;教師備課,要對所有問題進行解決並準備答案。】

一、用多媒體或題單出示檢測題,學生先獨立完成:

1、給加點的字注音

奔喪 差使 狼藉 簌簌 妥貼 躊躇 迂 蹣跚 瑣屑 晶瑩 觸目傷懷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賦閒 蹣跚 禍不單行 情鬱於中 觸目傷懷

3、對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開篇點題,顯出背影非同尋常的意義,設置懸念,同時又爲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調。

B、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裏邊沒人。”父親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裏還是惦記着兒子,依依不捨。他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兒子小心,什麼都爲兒子着想。

C、“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此句表達思念之情,用特寫鏡頭細緻刻畫背影。

D、“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此句再現背影,照應開頭,直接抒發思念之情。

4、複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說說作者是怎樣描寫父親的背影的?爲什麼寫得這樣詳細?

5、課文寫父親離去時的背影,是怎樣寫的?有什麼作用?

【教師要明確】

1、要糾正同學們對字詞的誤讀。

2、要糾正同學們對字詞的誤解。

3、答案是C。表達的是依依惜別之情。

4、複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父親的背影的?爲什麼寫得這樣詳細?

複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可從“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

作者這樣描寫父親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寫,寫衣帽,然後作動作描寫,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爬月臺的動作,還用自己的感情烘托這個背影。

這個背影,在全部故事情節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腦,最能體現父親的愛心,所以寫得這樣詳細。

5、課文寫父親離去時的背影,是怎樣寫的?有什麼作用?

父親離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寫,由近而遠,由顯而隱,並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寫這個背影,能表現這樣的感情,爲父愛感動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戀,惆悵,想到父親前程艱難,又格外悲憫,辛酸。

二、輪值組長組織組內評閱,並統計檢測情況。

第五環節:課堂評價

【問題診斷需準確;教師點評要到位;對困難者的幫扶落實。】

一、教師組織問題反饋,各組輪值組長報告本小組檢測信息。

二、根據問題診斷,教師實施點評(再一次指導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三、小組內,學習優秀者展開對學困生的幫扶。教師巡視,加入幫扶,並督促幫扶落實。

四、延伸作業佈置:(老師根據需求予以佈置)

第二學時

第一環節:課堂自學

【教學目標需明確,問題目標要準確,學生自學時,教師巡視,根據個別需求進行指導。】

一、導入後出示教學目標(多媒體出示)

1、能解說“我”的四次流淚和文章描寫的父親的四句話所包含的感情。

2、從課文中篩選相關信息,說明“我們的家境”、“父親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3、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能夠說清楚自己認爲的文章語言最突出的一個特點。

4、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評價作者與父親之間真摯的親情。

二、出示問題目標(多媒體出示或板書或下發自學提示單)

1、全文共有幾次提到“我”流淚?能否判斷其中的感情?

2、文章記敘送別過程時,寫了父親說過的幾句話?能否解釋其中的感情?

3、分別說說“我們的家境”、“父親的老境”和“我的心境”是怎樣的。

4、你覺得文章語言方面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5、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評價一下作者與父親之間的情感嗎?

三、學生自學:

1、學生自讀課文,圍繞問題,圈、點、勾、畫、批。

2、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形成基本思路。

第二環節:課堂討論

【所有學習小組既針對問題又合作競賽。學習優秀者可以引導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教師巡視,監控討論過程,並預測可能解決或不可能解決的問題。】

在自學的基礎上,輪值組長組織同組內討論,輪值發言人記錄。

討論的重點:

①四次流淚的感情,父親四句話的特點和包含的感情。

②“我們的家境”、“父親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③文章語言方面最突出的特點。

④評價父子親情。

第三環節:課堂展示

【1、所有學習小組思維過程展示要清晰。2、教師備課,對所有問題要有思路和方法準備。3、教師要準備展示過程調控策略:學生解決的問題,教師給予肯定;學生未解決的問題,教師點撥展示,師生共同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形成共識。】

一、教師組織交流,各組發言人展示(或分組展示)。

二、學生展示後,根據需求,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展示。

【教師要明確】

1、關於四次流淚:

①課文第二段,“到徐州見着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這是“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②第六段,“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這是“感動之淚”,望父買橘。

③第六段,“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這是“不捨之淚”,父子即將離別。

④第七段,“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讀到父親的來信,觸目傷懷,又想起了往昔父親的背影,這是“傷心之淚”。

2、關於父親四句話:

“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

“進去吧,裏邊沒人。”

①句: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之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心目中高於一切,惟恐兒子路上有什麼閃失,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

②句: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已經關照得無微不至,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而父親還覺得沒有儘夠心意,看見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父親也看在眼裏,自己費點事,能讓兒子受用,他是心甘情願的。他還生怕兒子跟着出來,忘了行李。父親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

③句:父親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④句:父親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裏還是惦記着兒子,依依不捨。他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兒子小心,什麼都爲兒子着想。

3、關於“三境”:

引導學生從文章中篩選相關信息,然後總結:

“我們”的“家境”——慘淡

觀照文章交代的時間,是要將文章開頭部分和文章最後一段結合起來把握的.。本文開篇寫到“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表明作者與父親最近的一次分別應該是兩年前。又說“那年冬天”,查《朱自清傳》,可知是1917年冬天。

文末又說:“近幾年來……”“最近兩年的不見……”從這些交代時間的語句中,可以推測出,“近幾年來”,不僅包括自己與父親“不相見”的兩年,也還要向前推兩三年。也就是說,“我們”的“家境”,在祖母病逝前幾年就已經不好,出現了危局,在苦苦支撐,“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可在這樣的境況下,還“禍不單行”,使整個家庭雪上加霜。父親能夠獲得微薄收入的“差使”交卸了,賦閒在家;祖母死了,無錢辦喪事,只好“借錢辦了喪事”;還“變賣典質”,才還了家中的虧空。家徒四壁,“家中的光景很是慘淡”。按時令,時間是1917年的冬天,這不正是“我們”家庭的“冬天”、父親精神的“冬天”嗎?

沒有辦法,父子匆匆相見,又匆匆分別。爲了生計,父親到南京謀事;爲了有個前程,我得北上讀書。於是,有了在車站父親爲“我”買橘子一事的出現,也纔有了讓“我”感動流淚,至今不能忘記的“背影”。反過來說,作者寫“背影”,把“背影”置於了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下,籠罩在了哀傷的氛圍之中。

父親的“老境”——頹唐

父親的“老境”,文中既有明寫,也有暗示。首先是人到老年。按常理,按最樸素的想法,是該安享晚年的。可家境卻還如此慘淡,父親還不得不爲了生計“東奔西走”去謀事。這種生活際遇使“我”對父親產生了難過、同情之情。

同時,作者說父親“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這裏,要注意引導學生結合父親生活的時代和社會環境,發揮聯想,品味“少年出外”、“謀生”、“獨力”(非“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的內涵,充分認識其過程的艱辛。那麼,父親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父親用盡一生的智慧和精力,還不就是想讓“我們”的家庭好過一些嗎?然而,世事艱辛,世事難料,事與父親願違,“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竟沒有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還得繼續“外出謀生”。這導致父親經常心情不能平靜,煩躁鬱悶,生氣發怒。“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父親一生的不易,理解了父親的失意,不禁悲從中來,對父親就不只是同情了,更有憐憫、憐惜了。

“我”的“心境”——悲涼

理解“我”的“心境”,對閱讀本文非常重要。

首先,漸次成人成家、身爲人父的“我”,爲家庭變故,家境慘淡蕭條,日子的艱辛、生活的艱難而心情沉重。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我”爲父親在“我們”家遭遇不幸的時候還安慰“我”,力圖減輕“我”的心理壓力,“待我漸漸不同往日”,“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着我,惦記着我的兒子”等等行爲,生出一種真誠而沉痛的感激之情。內心還爲以前沒有好好理解、體諒父親而慚愧,前邊不是說“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不是“心裏暗笑他的迂”而“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的反省嗎?這是發自內心的自責,自己明白的太晚,充滿遺憾和追悔莫及。

其三,之所以要寫此文,作者也有交代:“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父親的身體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父親的話,猶如向兒子報告了自己生命的盡頭,一顆生命就要在蕭條、慘淡的環境中走向衰亡了。“我”心裏充滿了對父親一生不幸經歷的感嘆惋惜,這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憐憫,一個年輕人對另一個老年人的難過,同時,包含了自己無能爲力的哀傷。

在這樣的心境之下,親人更需要理解,更需要寬慰、安慰。無論是父親還是“我”,都產生了對對方依存和溫暖的真正渴望。於是“我”結尾發出感慨:“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思念之切可見一斑,哀傷之情泄露無遺。

1947年,朱自清自述寫《背影》的原因時說:“我寫《背影》,就因爲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來信,真的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裏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章只是寫實。”

4、關於文章的語言特點

學生可以談其中任何一點:

語言樸實,語言簡潔,情感真摯,片段描寫,恰當剪裁……

5、關於父子親情的評價

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講,不會有什麼難度,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體會談,教師有點疏導就行。但教學要關注,引導學生珍惜親情,培養孝心。這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滋潤。

第四環節:課堂檢測

【學生當堂達標、當堂作業、當堂清;教師備課,要對所有問題進行解決並準備答案。】一、用多媒體或題單出示檢測題,小組成員獨立完成檢測題,輪值組長監督。

1、全文共寫了“我”四次流淚,能否解釋(判斷)其中的感情?(請填寫下表)

2、文章記敘送別過程時,寫了父親說過的四句話,請判斷(解釋)其中的感情(請填寫下表)

3、請舉例說明本文對你寫作上的一兩點啓示。

4、下面兩題,任選一題

(1)有人說,本文失之傷感。“一個20歲的大男孩是不是還要父親這麼照顧,而面臨離別,是不是這麼容易流淚,我很懷疑。”你的看法呢?可以與大家討論一下。

(2)課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說自己“聰明過分”“太聰明”,爲什麼這麼說?你在自己的長輩面前,也有這種自作聰明的情況嗎?說出來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三、教師出示答案後,相互覈對,輪值組長統計完成情況。

第五環節:課堂評價

【問題診斷需準確;教師點評要到位;對困難者的幫扶落實。】

一、教師組織問題反饋,各組輪值組長報告本小組檢測信息。

二、根據問題診斷,教師實施點評(再一次指導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教師要明確】

檢測題1、2,參見課堂展示部分。

檢測題3、《背影》是一篇優美的敘事紀實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鮮明的片段——父親的背影,通過特寫,抒發了濃濃的父子深情。文章語言樸實,飽含深摯的情感,只有細心玩昧才能真正有所領悟。文章精巧的選材構思法——截取法,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借鑑學習的!<

八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的

1. 理解並學習象徵、烘托、對比的寫作手法。

2. 認識海燕的象徵意義。

3. 培養學生的朗誦能力。

4. 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

教學設想

5. 《海燕》是一首散文詩。作者以象徵和對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藝術形象,作品字裏行間滲透着作者渴望用戰鬥迎來光明前景的熾烈感情。教讀本文,要利於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使學生進入作品所描繪的暴風雨到來之前,海上風雲變幻的壯闊境界,並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現那高傲飛翔的海燕形象,進而體會作者的感情。這也是審美教育。因此,以朗讀引起學生理解課文的願望,又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到流暢的有感情的朗誦課文,按照朗讀、理解、朗誦這樣三個環節,達到教學目的。

6. 朗讀課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師的示範朗讀(最好是朗誦)、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直至學生能夠流暢、有感情的朗誦課文。能夠朗讀好這首散文詩,也就對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7. 課文內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讀課文基礎之上,重點在於對海燕的.象徵意義的理解。對大海變幻的層次分析,有助於對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適當的層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爲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務。

教學步驟

一、 介紹作家與作品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散文詩《海燕》。作者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出生在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10歲就爲生活所迫,到處流浪,他當過鞋鋪學徒,輪船雜役,麪包工人和更夫,嚐盡了人間苦難。他親眼看到俄國的勞動人民在沙皇統治下所遭受的種種壓迫和剝削,這就爲他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和豐富的題材。1892年9月高爾基發表了他的處女作《馬加爾楚德拉》,從此,一顆光芒奪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國文壇。1901年他創作了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之歌》,1901~1905年,他先後寫出了《小市民》、《底層》等劇本。1906年寫成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敵人》兩部最重要的作品——標誌着其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峯。1913~1916年,完成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和《在人間》,1922~1923年,完成自傳體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我的大學》

高爾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開始介紹到中國。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爲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

二、簡介文體

《海燕》是一首散文詩。簡言之,散文詩就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它以散文形式表現抒情詩的內容,是散文化了的詩,不分行排列,但具有詩的意境和嚴格的音節、韻律。

三、範讀課文

[一]播放朗讀錄音,要求學生認真聽讀。

1、注意字音

2、思考畫面應怎樣切分

[說明]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本文的層次,使閱讀向縱深發展。學生基本答出後,順勢劃分一下全文結構,用時不要太多。

層次劃分:

(一)(1—6節)暴風雨孕育之際海上景象

(二)(7—11節)暴風雨迫近之時海上景緻

(三)(12—16節)暴風雨來臨之前海上景觀

[二]齊讀《海燕》,注意海上圖景的變化和海燕動作神情的發展變化。讀畢,要求學生抓住文中的語句,理解作者所描繪的海上圖景的變化和海燕動作神情的發展變化。教師板書,引導學生思考。

四、研討課文

[一]講析第一幅畫面

指名朗讀,思考:

1. 海上景象怎樣?海燕表現如何?

明確:環境惡劣;海燕矯健、勇猛,藐視惡劣環境,表現了海燕渴望暴風雨到來的快樂心情和英勇無畏的氣概。

2. 其它海鳥表現怎樣?這樣寫有何作用?

明確:海鷗在飛竄,十分恐懼;海鴨在呻吟,嚇得掩藏了起來;企鵝非常膽怯,躲藏在懸崖底下。通過對比,突出海燕勇敢搏擊、藐視惡劣環境的英雄氣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鮮明。

[二]講析第二幅畫面

默讀並思考:

1.海上景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環境更險惡;這樣寫突出鬥爭更險惡。

2.哪些詞語突出了險惡的環境?(動詞、形容詞)海燕較前有何變化?(見板書設計)

[三]講析第三幅畫面

齊讀,思考:

此刻海景有什麼變化?海燕表現怎樣?(見板書設計)

五、討論課文中各種事物的象徵內容,理解課文中的象徵寫法。

[一]討論課文中各種事物的象徵內容。

海燕(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

暴風雨(俄國人民反沙皇專制的鬥爭)

大海(俄國廣大的革命羣衆)

風、雲、雷、電(沙皇的統治勢力)

海鷗、海鴨、企鵝(俄國資產階級中形色色的政客)

[說明]海燕、暴風雨、大海的象徵意義是讓學生明確的重點;其他事物的象徵內容,學生若理解有困難,教師適當給予講解。

[二]關於象徵寫法。

1. 象徵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易與比喻、擬人混淆。象徵是一中表現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則是修辭方法,只表現在具體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徵與借喻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象徵是賦予事物一定意義,對託義之物須做細緻描寫和刻畫,而借喻是建築在相似的基礎上,無須描寫有刻畫。

2. 象徵的作用:

(1)把作者要說而不願直說的託義於物,以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2)幫助作家把想說而不能說的話,巧妙地告訴給讀者。

六、 歸納《海燕》的寫作手法:

1.對比、烘托的手法

2.象徵手法

八年級語文教案8

要求

1、理解文章的內容,瞭解相關的光學知識,讓學生能夠說出落日的幻覺的科學依據。

2、讓學生明白自然界的奧祕是無窮無盡的,培養學生善於觀察,探究身邊自然現象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體內容,提煉信息語句,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2、瞭解掌握說明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融文學性、知識性、科學性、哲理性於一體的科普文。文章的開始部分通過日出與日落的對比手法,描繪了日落的壯麗與神祕色彩,接着筆鋒一轉從多個角度介紹了奇異景象都是由幻覺造成的。從而闡明瞭大千世界有很多奧妙,我們要學會觀察生活,要學會通過現象看本質這樣一個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唐代詩人王維有詩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詩語言質樸自然,意境博大。但落日真是這樣嗎?(展示圖片)——落日是扁的!落日怎麼會是扁的?難道古人觀察錯了?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落日的幻覺》,走進美麗夢幻的夕陽。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讓學生朗讀課後“讀一讀,寫一寫”字

幻huan覺: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沒有外在的刺激而出現的虛假的感覺。

吟詠yinyong:有節奏地誦讀詩文。

綺qi麗:顏色美麗,多用來形容風景。

絢xuan麗:燦爛美麗。

殷yan紅:帶黑的紅色。殷yin勤殷殷yin

變化多端:變化多種多樣。端,方面、項目。

2、課文題目是“落日的幻覺”,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說說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明確。

三、重點研讀,合作探究:

1、作者在第二段描寫了日落時的哪些景象?

明確要點: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話概括,告訴我們日落的景象同樣壯觀、美麗、神祕而迷人。爲什麼這麼說呢?作者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一是太陽好像變大了,而且顏色深黃、殷紅。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線時也像變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時會看見燦爛的晚霞,無雲時則會出現另一種美景:背後的天空中現出神祕的藍灰色暗弧,暗弧外面還鑲有明顯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時,西方天空會出現迷人的紫光。

2、第4——7段是怎樣闡述各種日落現象背後的科學道理的?

明確要點:第4段:落日顏色深黃、殷紅,是因爲日落時大氣層增厚,而波光較短的黃色和紅色光則具有較強的穿透力。這是光線散射原理。

第5段:暗弧和亮弧的產生,既有光線散射原理,同時也是由於地球表面和大氣層都是彎曲的,高層和低層密度不同,從而造成了光線的暗和亮;而美麗的紫光,則是人眼的疊合效應造成的。

第6段:日落時肉眼看見的太陽是扁的,這是光線折射原理。

第7段:說明日落時的太陽看上去要比高掛天空時大很多。這一段沒有說明原理,而是用儀器觀察以及實際生活中的照相證明,所謂變大其實也是一種幻覺,而不是太陽真的變大了。

師生共同完成課後表格填寫。

日落時的幻覺

產生幻覺的原因

顏色深黃、殷紅

光線散射和光波長短原理

神祕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氣層的彎曲,光線散射,大氣層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現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疊合效應

接近地平線時太陽變扁了

光線折射的原理

太陽好像變大了

未說明原因(其實沒有變大)

3、在介紹幻覺現象時,按照“體積變大,顏色殷紅,形狀變扁,背後有暗弧亮弧,有時有紫光出現,”這樣的順序介紹的,但是,原理介紹中卻不是這樣的順序介紹的,這樣行文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要點:文章說明部分的順序,既照顧了第二段的描寫順序,同時也遵循“由主到次的順序,由複雜到簡單”的規律來介紹,所以是從顏色以及與顏色有關的暗弧、亮弧,說到太陽的外形以及大小。

4、再讀課文4--7段,思考在這一部分中用了哪些說明的方法。

明確要點:

1)、1871年,英國科學家瑞利證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長波光要強得多,所以,陽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氣層中微小塵埃和空氣分子散射,要比長波光--紅色光強10倍以上。

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準確生動形象說明地球大氣會使光線散射。

2)、最令人迷惑的幻覺,是日落時的太陽看上去要比高掛天空時大兩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個巨大的玉盤遠掛天邊。

打比方、作比較生動形象地說明由於幻覺,人們看到黃昏的.太陽遠大於中午的太陽,把黃昏的太陽比作巨大的玉盤,形象說明黃昏太陽的巨大形狀。

5、朗讀課文第1——3段,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第1段從人們觀注日出而不太重視欣賞日落寫起,引用兩句古詩文推測人們的心理,引用古詩文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要點: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引出下一段對日落景象的描寫。

2)、第2段主要運用什麼表達方式,寫日落時的種種景觀。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明確要點:描寫、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3)、第3段在全文結構上屬於在內容上起着的作用。點明這種奇異的景象其實是人的一種幻覺,引出下文對這種幻覺產生原因的說明。

明確要點:過渡段、承上啓下

6、本文是說明文,文章給我們以怎樣的啓示?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關於落日描寫語句的品讀

1、導入:

觀察提供的一幅有關落日的圖片,請學生略作思考,說一句話。

用抒情的方法講一下自己看了這幅畫後的感受

用描寫的方法講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畫面

用說明的方法講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畫面

引出關於《落日的幻覺》中描寫落日語段的學習

2、品讀課文第二段

(1)指名學生朗讀

(2)正音,全班齊讀

(3)請學生講講這樣的描寫落日,美在何處?

(4)根據理解,再次有感情的朗讀第二段

由“幻覺”一詞過渡到課文內容的學習

第二:關於說明文主體語段的閱讀

1、概括4~7各段說明的主體,提煉各段的中心句

快速默讀課文第4~7段。思考:

示例:第7段作者從利用科學儀器觀測這一角度,說明了太陽並沒有真正變大的原因。

第4段作者從這一角度,說明了太陽的原因。

第5段作者從這些角度,說明了太陽的原因。

第6段作者從這一角度,說明了太陽的原因。

2、根據4~7段中心的提煉,概括全文說明的中心

用以下句式概括:《落日的幻覺》一文,作者分別從、、、四個方面,說明了這一事理。

3、研讀課文第5段,打亂順序排序,體會說明文語言和結構的嚴謹性

排序(5241637)爲什麼這麼排序?你採用的是什麼方法?

可否互換順序?爲什麼?能不能根據全文來找出必須這樣排序的理由

第三:關於審美世界和科學世界

學習本文,你可以得到什麼啓示?引導學生認識審美世界和科學世界的不同?

第四:課堂小結:

本文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這篇文章對日落產生的自然景象緣於幻覺以及產生幻覺的原因的說明,揭示大自然的奧祕是無窮無盡的,引導學生要用心去感知身邊的世界,培養學生敏於感知、勤於探究的心理品質和習慣。

第五:佈置作業

八年級語文教案9

一、導入新課

《天上的街市》寫的是美麗的夜景引發了作者無盡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幅美麗、幸福、自由的生活圖景,抒發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今天我們來學習郭沫若寫的另外一首詩《靜夜》,也是寫於1921年,在日本留學時的一個夜晚,面對朦朧的月色,引發了詩人的聯想和想像,抒發了詩人無盡的情懷。

二、朗讀課文

①教師範讀,可配背景音樂:鋼琴曲《星空》,並投影出示朗讀節奏、重音。

學生邊聽邊注意老師朗讀的聲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節奏的強弱和語氣的輕鬆舒緩。

②學生模仿,自由朗讀課文,然後再集體朗讀。

三、探究學習

(一)小組討論,理解內容與寫法。

1、 首詩寫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夜晚的什麼特點?

2、 這首詩的兩個小節之間有着什麼內在聯繫?

3、 這首詩的結構與《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異同?

4、 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些句子?爲什麼?

(二)通過班級討論交流,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明確:

1、第一節寫的是:月光──松林──白雲──疏星。這些景物構成的景象:月光朦朧,籠罩着松林大地,團團的白雲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給人的感覺是──朦朧、恬靜的美

第二節寫的是:天河──海霧──鮫人──流珠。給人的.感覺是——空靈、美麗。突出了夜晚的“靜”。

2、第一小節是寫景(實寫),第二小節是想像(虛寫)。第一節的景物描寫,是想像的基礎,而沒有了第二節的想像,第一節的景便沒有活力,沒有生氣。有了第二節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無奇的景變得空靈、美麗。

3、兩首詩的結構大致相同,都是先寫景,以寫景爲基礎,再展開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寫景部分由“街燈”、“明星”的聯想把讀者的視線由人間轉到天上,爲第二小節具體描繪“天上的街市”做了鋪墊。而《靜夜》則是靠第二小節的“天河何處”結束寫景,轉而想像的。

4、本小題屬於開放性題目,可重點引導學生多角度思維,

A、如喜歡第一小節的詩句,可扣住寫景的細膩形象,像“籠罩”一詞,寫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朧而又神祕。“漏出了幾點疏星”的“漏”,寫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團團白雲,而白雲之間的空隙裏,有隱約可見的閃爍的幾顆星星。

B、如喜歡第二小節的詩句“天河何處”,則可以抓住詩人跳動的思緒,由普通的鄉間夜景一下子把讀者的思緒帶到了廣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詩的境界得以拓寬和提升。但緊接的“遠遠的海霧模糊”又把讀者剛剛放飛的心緒往回收攏,模糊的海霧中有什麼?

八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在誦讀吟詠中感受本詞的語言特色。

2、體會詞的意境,感悟詞人所表達的深刻感受。

說明:

作者是北宋時期的太平宰相,在他的詞中多以表現“閒愁”爲主題。但本詞中似乎於無意間描了司空見慣的現象,而賦予深刻的哲理,啓迪人們從更高層次去思索宇宙及人生的問題,這和

作者其它的“閒適”詞有所不同。同時,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恆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

現得十分含蓄,而這些深邃的思考對於人生閱歷尚淺的中學學生來說,他們很難有深刻的體會,

故學習本文的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加強對本詞語言的體味和欣賞,在對語言的感悟中引導學生

去不斷地挖掘本詞的深刻內蘊,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在讀讀背背中感受語言清麗自然的特點。

2、難點:理解詞中“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所蘊含的深邃內涵。

說明: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廣爲傳誦的名篇佳作,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情中有思。而對本詞中所蘊涵的豐富的思想感情,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因認知程度即他們的知識結構、人生閱歷、對生活認識的深度等比較有限,所以在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尤其是本詞所表現出的對人生、對宇宙的深邃認識時,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故在教學中應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能結合自身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進一步地去感受,在思索感受中獲得不斷提升感悟生活的能力,並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體會本詞的語言美、意境美。

教學過程

交流導入,激發興趣

1、在你們積累的古詩詞中,你還記得哪些?能背給大家聽聽嗎?

2、記得李白有詩《黃鶴樓》,其中有一句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的變遷、人生沒有永恆的感慨。那麼在曾經貴爲一國宰相的宴殊筆下,會留給我們一些怎樣的思考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浣溪沙》。

1、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古詩詞。

2、引導學生對《黃鶴樓》中“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一句的體會,學生可自由發表見解,並由此導入對晏殊之《浣溪沙》的學習。

1、從學生積累的古詩詞入手,意在引導學生對本詞學習的興趣。

2、由學生小學時即積累過的《黃鶴樓》中慨嘆時間的茫遠、人生變化無常的詩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導入對本詞主題的理解與探討。

朗讀體會,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散讀,結合書下注釋,初步理解本詞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2、教師範讀,引導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感受詞中所表現出的感慨抒懷之情。

在朗讀中使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理解初步感知本詞的字面意思。

這節課主要呈現出兩個板塊,即在朗誦中體會,在學生創造性地描摹中感悟,使學生初步瞭解詞中所表現的深邃的思想,進而感受詞本身所帶給我們的藝術享受。該環節主要體現學習過程中的第一個板塊。

深入文本,

感悟深邃內涵

1、請學生再讀本詞,並請學生簡單描述一下對本詞的理解。

2、在誦讀中引導學生對“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句作深入的體會,因爲這幾句蘊涵深刻的哲理,內涵廣泛,學生有充分想象的思維空間。

1、學生可以結合書下注釋,並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2、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性的句子來思考體會,但必須在結合文本的基礎上作深入地思考。

“無可奈何”、“夕陽西下”,看似凋衰消逝,但眼前的景“花落”、“燕歸”都“似曾相識”,引導學生在關鍵詞句的玩味中認識到作者所要傳遞給我們的生活哲理: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會消逝,但新的事物總是以新的面貌在不斷地出現,生活不因消逝而變得虛無。

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全詞語言的圓轉流利、通俗暢曉、清麗自然的特點,同時全詞所表現出的啓人神智、耐人尋味的深刻內涵的理解,可在學生結合自身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中,進一步地去感受,在思索感受中獲得不斷提升感悟生活的`能力。

創造性的描摹

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如寫、畫、唱等形式)描摹詞的意境,在創造性的描摹中加深對詞中所表現出的對人生、宇宙的認識。

1、學生自主思考,並採用適合自己的形式,個性化地再現自身對本詞的感受與領悟。

2、學生交流、探討,加深對全詞的認知與理解的程度。

在該階段的活動中,融合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並呈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身獨特的認識和感受(即學習過程中的第二個板塊),意在使學生對詞中深刻內涵的深層理解可水到渠成。

佈置作業

1、網上查閱有關宴殊的資料,瞭解其生平。

2、自由積累宴殊的其它《浣溪沙》詞作2首,讀讀背背,感受詞中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1、完成作業。

2、可在課外討論交流自己對作業中兩個問題的認識與理解。

通過網絡資源、與同學的交流互動,拓展視野,增加積累,並在自我學習中增強語文能力。

思路點撥

還可以教給學生學會對比歸類的學習方法,讓學會舉一反三地進行詩詞的學習,比如在與作者其它詞作【《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所表現的不同感情的比較中,領悟詞中蘊涵的思想情感;另外還要讓學生明白詩歌的解讀不是單一的,用自己既有的生活體驗去解讀詩歌纔是最好的學詩方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詩歌的解讀也同樣如此。

八年級語文教案11

一、導入:

許多名家都很喜歡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葉聖陶評價它“通體乾淨,沒有多餘的字眼”。吳晗讚頌“《背影》“雖然只有一千五百字,但在中學生心目中,‘朱自清’三個字已經和《背影》不可分割”。老師也非常喜歡這篇文章,並且常讀常新。請問同學們讀完這篇文章有什麼感受?(板書課題:背影朱自清)

二、初讀課文,思考:

你從中讀出了什麼?(3分鐘)

預設答案:父愛子(呵護體貼)(板書:愛)

(過渡)這個故事讓我們非常感動,但這個故事的開端卻是這樣的:

作爲兒子的朱自清,父親做出這些事,他心裏對父親會有什麼樣的看法?

預設答案:恨(師引導:對父親產生這樣的心理,合適嗎?哪位同學還有更恰當的詞語嗎?)

不滿、不滿意、生氣、瞧不起等等詞語。(板書:不滿)

師:文章中哪些地方流露出這種不滿、瞧不起的情緒?請同學們找出來。

預設答案:笑他迂、瞧不起等。(揀座位、囑茶房等,討好我,我不在意、不耐煩。)

師:本來他是不滿的,可是他的情緒在後來慢慢發生變化,父親做的哪些事,說的哪些話使他的情感發生了變化?

三、讀一讀,品一品

我對父親的情感態度有什麼變化?情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預設答案:

1.父親送兒子上車的過程說的四句話,並體會它所含的意思。

(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之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心目中高於一切,惟恐兒子路上有什麼閃失,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

(2)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已經關照得無微不至,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而父親還覺得沒有儘夠心意,看見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自己受點累,能讓兒子受用,他是心甘情願的。他還生怕兒子跟着出來,忘了行李。父親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

(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4)進去吧,裏邊沒人。

——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裏還是惦記着兒子,依依不捨。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叫兒子小心,什麼都爲兒子着想。

(這些話含蓄着許多憐惜、體貼、依依不捨的意思)

2.找出文中描寫父親買橘子的動作(至少五個)並分析其作用。

動作:走、探、穿、爬、攀、縮

作用:突出父親行動的艱難,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

(板書:感動理解諒解)

師:朱自清對父親情感變化由不滿、不耐煩轉變爲感動,同學們找出了原因並分析的很好,現在,咱們設想一下:假如你是朱自清,看到父親去給你買橘子時行動艱難的背影,你是怎麼想的,會默默地對他說些什麼?(示例:父親,茫茫人海中,我看到了你的背影。你雖然不完美,甚至特別迂,但只有你,和我有着剪不斷的血緣親情。我的父親,你行動那麼笨拙、遲緩,還去給我買橘子,你對我的愛讓我感動。)

四、讀最後一段,理解父子之間的親情。

(過渡)朱自清與父親車站送別之後,他的內心可能受到一些觸動,他對父親多了一點諒解、理解,但他真的讀懂了父親的愛嗎?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候,這篇文章又寫於什麼時候呢?

(1917年——1925年)

八年後才寫父親的背影,可見他與父親的矛盾並沒有完全化解,甚至還出現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是什麼事情呢?

但又是什麼樣的事情讓兒子完全讀懂了父親呢?請同學們朗讀最後一段,找出他讀懂父親的語句。

預設答案:文段開頭,我理解了他的不易;“哪知”“觸目傷懷”,表達父親的心境,兩個“自然”表達了我對父親的理解。“忘卻我的不好”,表現了父親對我的諒解,表現了我對自己行爲的反思。“晶瑩的淚光”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思念。

師:愛,需要理解,需要諒解,需要忘卻,才能彌補生活中的矛盾。朱自清的父親正是看到這篇《背影》,才真正原諒了兒子。

五、佈置寫作作業:

(根據板書小結)這篇文章,讓朱自清的父親情緒激動,繼而老淚縱橫。我們的生活中,父母和子女,難免會有隔膜和不快,但只有理解、諒解,才能懂得愛,纔可以彌補親人間的裂痕,填平代溝。

你與爸爸媽媽之間有過矛盾嗎?你又是如何化解矛盾的?請你寫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練筆,抒發真情。

八年級語文教案12

內容預覽:

23.遊恆山記

教學目標:

1、積累翳策躋等實詞的含義。

2、理清作者的記遊順序,體會其條理分明的記遊特點。

3、學習作者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精神。

教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做到讀準音,讀順句。

2、藉助資料,瞭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遊記》。

3、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有這樣一部著作,這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一部我國地理學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遊勘察汗水。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遊記》這部著作被譽爲千古奇人的千古奇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選自這部著作的文章------《遊恆山記 》。多媒體展示作者及文字圖片資料。

2作者簡介

徐霞客,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隸江陰馬鎮南陽岐人。生於萬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於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他博覽羣書,鄙棄權貴,摒絕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奧祕,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當天見到的聽到的都詳細記錄,即使在荒山野林裏露宿的日子,也總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堅持寫日記。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後,留下了大量日記,這實際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記錄。經過他的實地考察,糾正了過去地理書上記載的錯誤,發現了過去沒人記載過的地理現象。像古代地理書上說岷江是長江的上游,徐霞客經過考察,弄清楚長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雲南騰衝打鷹山考察的時候,發現了那裏曾經發生火山爆發的遺蹟,他在遊歷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現象,在桂林七星巖,他對那裏千姿百態的石鐘乳、石筍、石乳等地形,進行了詳細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現象的記錄。後來,人們把他的日記編成一本《徐霞客遊記》。這部書是我們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我國古代地理學上的寶貴文獻。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學實踐中,以驚人的毅力,敏銳的觀察力和樸實的文字,記下行履所至,觀察所得。徐霞客注重實踐、不畏艱險、獻身科學的精神得到後人的崇敬。

二、檢查字的讀音

風翳(yì)淨盡無攀躋(jī)勞虯(qiú)鬆縈(yíng)回

傑坊(fāng)官廨(xiè)拾(shè)級廡(wǔ)門

穹(qióng)碑攀躡(niè)仰眺(tiào)槎(chá)枒(yā)

輒(zhé)斷折若墮(duò)洪濤汩汩(gǔ)不能出 久之棘(jí)盡

俯瞰(kàn)山麓(lù)龍山西亙(gèn)比肩連袂(mèi)

下扼(è)沙漠不啻(chì)崖隙(xì)

三、疏通文意

1、 讀課文,小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這一學習任務。

2、 交流在疏通文意過程中所產生的疑難問題。由組長彙報,組員補充。

3、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略寫出發的時間和天氣情況。

第二段: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體現了作者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點。

第三段:寫登頂後遠眺所見周圍的景物。

第四段:寫從西峯下山至飛石窟的情況

四、 合作探究

1、 速讀課文,劃出作者登山所經過的地方,並繪製作者登山示意圖。

明確:作者上山經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等地方。示意圖略

2、 劃出文中標明裏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明確:一里,又一里,又三裏,三裏------

作者這樣寫,顯出文章記遊順序清晰,條理分明的特點。

3、 細讀文章第三段,說出作者的觀察角度,寫景順序。

明確:觀察角度爲俯視,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寫景順序爲:按照北-南-西--東的空間順序來寫景,並且是由遠及近的。

多媒體展示恆山圖片,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

4、 劃出課文中寫徐霞客登頂經過的文字,體會其所擁有的精神。

明確:課文第二段餘時欲躋危崖、登絕頂------久之棘盡,始登其頂。這是寫作者登頂經過的文字。

從登頂經過充分表現了徐霞客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勇於實踐求實的精神。

5、 小結:

這篇文章清晰地介紹了作者的遊蹤,描寫了作者遊恆山登頂的經過,表現了他不畏險,不怕辛勞,勇於踏勘實踐的精祌。

五、寫作特色

1.文章思路清晰。

此遊記涉及的景點、地理位置較爲複雜,但全文貫穿着一條線索,那就是遊蹤,亦即作者足跡、目力所及的次序。依次經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等景觀,逐一描寫。再寫登頂的`艱難。然後是登頂後遠眺四周的景色,把整個山系都清晰地展現出來。最後寫下山情形。

2.詳略得當。

全文有詳有略,處理得恰到好處。略寫出發時間和天氣情況,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間的情形都寫得極爲詳盡,又以登頂的經過寫得最詳,把過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寫了出來。下山的過程詳寫了尋找下山之路一節,其餘的下山過程就一筆帶過了。

3.觀察細緻。

作爲一個以勘察地貌爲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處對一些細節觀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細緻。如地裏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顏色等,寫到每個景點,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勢、周圍環境等。

4.科學性與文學性相結合。

記敘中注重實際,如實記錄所見之景,而且觀察細緻,爲地理學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學的嚴謹性。同時,景物描寫也各有特色,生動形象,如鬆影篩陰、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插天,廡門上下,穹碑森立都將景物的形象活現於筆下,讀後歷歷在目,頗具文學的形象性。

六、遷移拓展

1、 查閱資料,探究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這種現象的成因。

2、 利用圖書館,閱讀整本的《徐霞客遊記》,寫好讀書筆記。

七、小結文言詞

1通假字

還通環,轉,繞。

例句:還過嶽殿東。

2詞類活用

1.形容詞用作名詞

峭:陡峭,這裏是峭壁的意思。

例句:循崖乘峭而上。

2.名詞用作動詞

室:屋子,這裏是改成一間屋子的意思。

例句:倚而室之,曰會仙台。

像:雕像,這裏是塑造的意思。

例句:臺中像羣仙。

3、古今異義

但 古義:只;今義:但是,錶轉折。

例句:但能鉤衣刺領。

於是 古義:從此;今義:連詞,表示轉承。

例句:於是石路縈迴。

4、特殊句式

1.判斷句

例句:即飛石窟也。

也,是判斷句式的標誌,加上即,加強語氣。

譯文:就是飛石窟。

2.倒裝句

①賓語前置

例句: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賓語虎風口之松柏前置。

譯文:比虎風口的松柏大不止百倍啊。

②狀語後置

例句:有一人飄搖於上。 狀語於上後置。

譯文:有一個人在上面飄搖。

③定語後置

例句:北瞰隔山一重。 山的定語一重後置。

譯文:向北遠看,隔着一重山。

八.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推薦閱讀《徐霞客遊記》。

八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一、理解主題與材料、寫景與抒情的關係。

二、領會課文用詞造句準確、鮮明、主動的特點。

三、認識農民及農民孩子的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和聰明的才幹,瞭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的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一、安排四教時。

二、課文的寫作年代和該文所反映的時代距離今天的時間較遠,因此教學重點應放在讀懂弄通原文上,亦即首先讓學生理解字、詞、句、篇最基本的東西;在這基礎上,再懂得主題與材料、寫景與抒情的關係。這後面兩點是教學中的難點。

三、讀寫結合,進行一次記事爲主的寫作練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作者簡介及題解;通讀課文,理清脈絡。

教學過程:

一、聯繫舊課,引出新課。

問:上學期,我們學過魯迅哪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表現了什麼內容?

答:上學期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寫了百草園中生活的趣味、歡樂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枯燥。通過鮮明的對比,表現了對大自然,對自由生活的熱愛,對束縛兒童思想的封建教育的批判。

教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回憶童年時代生活的文章,內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文章,雖然也是寫童年生活的,不過這是一篇小說,是在真人真事基礎上的藝術概括,它的題目叫“社戲”。

社戲魯迅(板書)

二、作者介紹及題解。

魯迅在談到自己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和思想時曾說:“我母親的母家是農村,使我能夠間或和許多農民相親近。”(《集外集拾遺》)這一種十分可貴的“親近”,對魯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響。魯迅雖然出生在城市紹興,但從小就同農民和農村保持密切的聯繫。少年時代的魯迅接觸長媽媽等貧苦善良的農民,受到他們的啓發和教育。特別是魯迅家庭破落以後,他更瞭解農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們悲慘的命運。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戲》就形象地表現了迅哥兒和農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熱情地歌頌了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品質。

《社戲》的故事情節很簡單,是用第一人稱寫的。課文敘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兒”)與外婆家的農民孩子在看戲前後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魯迅把這些事寫得十分生動有趣,使人讀後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在魯迅寫作《社戲》的那個年代,一般作家不大願意去描寫農民;有的人即使寫了農民,也是瞧不起農民,甚至歪曲農民。魯迅能寫出象《社戲》這樣歌頌農民高尚品質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三、正音

(歸)省:xǐng行輩:háng憚:dàn絮叨:xùdāo怠(慢):dài攛掇:cuānduō鳧(水):fú潺潺:chán(歌)吹:chūi蘊藻:yùnzǎo(家)眷:juòn皎(潔):jiǒo漂渺:piāomiǎo糾葛:jiūgé

四、補充註釋。

(1)社戲: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在紹興,“社”是相當於“村莊”的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裏每年在一定的時間所演的戲。

(2)日裏:白天。

(3)神棚:供神名牌位的涼棚,演社戲時,搭在戲臺正對面,意思是請這些神看戲。

(4)白篷船:船篷沒有加油漆的船,舊時紹興人民一般都使用這種船。

(5)烏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課文中指財主鄉紳使用的船。

五、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的準確讀音,並考慮課文大意。)

六、劃分結構: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板書: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我”的樂土平橋村。(從“我們魯鎮的習慣”到“卻全都嘲笑起來了”。)

第二部分,“我”在樂土中也有不樂的時候。(從“至於我在那裏所第一盼望的”到“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

第三部分,“我”與農民孩子們到趙莊去看戲的情景。(從“這天我不釣蝦”到“各自回去了”。)

第四部分,“我”對吃豆和看戲的懷念。(從“第二天”到文末)

七、佈置作業

讀課文(要求能讀準字音。辨析詞義,複述課文大意。)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檢查舊課部分內容,指導學生學習第一、二段。

教學過程:

一檢查舊課。(以下內容預先寫在小黑板上)

(一)辨別字音:

行()輩、銀行、()、行()走、歸省()、省()略省()悟

(二)辨別字形並組詞:

倘若、淌汗;抵擋、底細;同伴、攪拌;魚鉤、釣竿;挖掘、倔強;豆漿、木槳;竭力、揭示;陪伴、賠償。

(三)解釋下列各詞並指出詞類:

朦朧模糊、皎潔、飄渺、婉轉、悠揚

明確:朦朧,在課文中指月光不明亮的樣子。模糊,指不分明、不清楚。(其餘詞的解釋可參閱課本註釋)以上這些詞的詞性都是形容詞。

(四)學生朗讀課文第一、二兩段。(要求學生注意,課文中最能表現“我”的樂與不樂心情的詞語。)

二指導學習課文。(教師板書:(一)(二)(三)(四),後面的內容要學生回答。)

(一)課文寫樂土平橋村,只用一句話,卻表達了多方面的內容。想一想,是哪句話?表達了哪些內容?

明確:課文寫樂土平橋村,用這樣一句話:(平橋村)“是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

雖然只有一句話,但表達內容很豐富。第一,寫清了它的位置:離海邊不遠,臨河;第二,交代了環境:極偏僻;第三,指出人口:住戶不滿三十家;第四,點明瞭平橋村人民的生活情況: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說明多是勞動人民。這樣,以極少的文字,表現豐富的內容,文章就精煉了。

(二)爲什麼平橋村是“我”的樂土?課文是怎樣具體寫樂土的樂的?

明確:因爲“我”在平橋村受到優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課文寫樂土之樂很具體。先從與農民孩子的關係上來描寫樂土:客人是“公共”的;遊樂時所謂“犯上”之類的封建倫理觀念已被打破。再從生活情趣上寫樂土:“我”對農村中釣蝦、放牛等事充滿興趣。釣蝦、放牛在農村中原是極平常的事,但作者卻滿懷深情地敘述,充分反映了“我”對農村生活的新奇感。

課文寫樂土的樂正是爲了反襯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樂,因爲十一二歲的孩子成天要死記硬背這些時代隔得遠,語言差別大的句子,肯定要感到乏味和討厭。這也反映了作者對封建教育的厭惡。

(三)平橋村既然是樂土,“我”爲什麼會有不樂的時候?課文怎樣寫“我”的不樂?

明確:因爲“我”在平橋村所“第一盼望”的,是到趙莊去看戲,可是沒有船,不能看戲,所以“我”很不樂。

“我”的不樂,課文抓住心情急劇變化來寫。先是“盼”,接着是“急”,“急得要哭”。最後是猜測:“我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這樣的猜測,把兒童特有的焦躁心情活龍活現地表現出來了。寫“我”的不樂,課文還從不同的角度渲染:外祖母“氣惱”“絮叨”;母親既怕外祖母生氣,又怕“我”和別人同去會使外祖母擔心。

齊讀“就在我十一二歲時候……怕外祖母要擔心”,體會對不同人物心理描寫的作用。

寫“我”的不樂,實際上是欲揚先抑,爲烘托下文看戲之樂作了鋪墊。

(四)課文表達“我”的不樂心情,用詞十分確切,我們要很好地體會。試比較下列兩組句子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明確:第1組第一句表達較籠統。第二句把着急的程度描寫得具體,“我”所第一盼望的看戲的願望沒有實現,“急得要哭”是很自然的事。第2組第一句與事實不符。第二句的“似乎”一詞用得很好,因爲這是猜測。正因爲有這猜測,所以有“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的推測。從猜測到推測,反映了兒童的焦躁的心理狀態,寫得確實生動形象。

由此可見,魯迅用詞是準確、鮮明、生動。當然,需要說明一點:由於課文的寫作時間以及所反映的生活距離今天較遠,特別是“五四”時期有些詞的用法與現在有點不同。如結構助詞“的”和“地”不分,一律用“的”;人稱代詞“他”和“它”不分,都用“他”。這方面的問題,我們讀課文時要注意。

三佈置作業。

1、複習第二部分,着重注意作者是怎樣描寫外祖母、母親和“我”的不同神態和心情的。

2、閱讀第三部分,熟悉從出發看戲到回家的記敘過程。

3、抄寫詞語:

怠慢大悟、攛掇、委實、鳧水、篙、磕、潺潺、朦朧、婉轉、悠揚

疏疏朗朗、瓢、縹緲、融、躥、踱、頗、懈、楫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檢查舊課作業,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三段。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堂課作業。

(一)檢查抄寫的詞語。並在檢查時改爲課堂聽寫。

(二)複述課文第5、第6段內容,把“氣惱”、“絮叨”、“寬慰”、“急得要哭”、“囑咐”、“裝模裝樣”等詞語用進去。

二、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三段。

(一)引導討論第三段的記敘層次。明確:這一段寫晚上乘航船到趙莊去看戲,是課文的中心部分,寫得具體、生動,按照事情發展的過程可以分五個層次(分行板書):

1、雙喜的好主意(7—10段);2、行船到趙莊(10—16段);3、船頭看戲(17—21段);4、返航路上(22—27段);5、平安到家(28—30段)。

(二)根據“思考和練習一”,引導學生討論課文怎樣寫出雙喜、阿發這些勞動人民孩子的優秀品質,怎樣寫出迅哥兒對他們的思想感情。

討論中明確:這一段的第一層和第四層中最能突出雙喜、阿發等勞動人民孩子的優秀品質,和“我”對他們的感情。第一層寫雙喜提議乘航船去看夜戲。作者稱雙喜“最聰明”、“大悟”,表示讚美和欽佩。當外祖母擔心,母親不安時,雙喜果斷表示:“我寫包票”,並列舉了三點無可辯駁的理由。(船又大;迅哥兒向來不亂跑;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雙喜的話充滿膽識和自信,解決了外祖母和母親無法使“我”去看戲的難題。第四層寫了歸航途中偷羅漢豆的事,阿發讓大家“偷”自家的豆,理由是“大得多”。

這兩件事說明了什麼呢?學生回答,明確:它們說明雙喜聰明能幹,阿發淳樸、慷慨無私,總之農民孩子具有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也說明“我”熱愛農村少年朋友,與他們有着深厚的情誼。總之,這些是由乘船去看夜戲和偷豆兩件事來表現的。

指名朗讀第7段和第24—26段。

(三)學生朗讀第10段:“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找出這一節用了哪些動詞,然後討論:

1、“大家跳下船”,這裏爲什麼用“跳”而不用“走”呢?因爲要表現孩子們的高興和看戲的急切心情。

2、“雙喜拔前篙”,這裏爲什麼用“拔”而不用“拿”呢?因爲篙是插在河底泥中的,所以用“拔”,而拿不能表示這個動作。再說這個“拔”字,充分反映了農民孩子駕船技藝的熟練。

3、除了這兩個動詞,還有哪些主要的動詞?還有“點”“磕”、“說笑”、“嚷”等。“點開船,在石橋上一磕”準確地寫出了農民孩子熟練的駕船技巧。“有說笑的,有嚷的”,確切地表達了孩子們迫切和興奮的心情。(以上加點的詞板書,下同)

齊讀第10段,體會作者用動詞的好處。

(四)學生朗讀“思考和練習五”中的`第二段話,找出這段話寫在課文的什麼地方。說說它是怎樣跟前面一段話互相照應的。

思考,討論後明確:這段話寫在第21節末尾,也是寫孩子們撐船的動作的。這裏寫大家看戲看得沒勁了,在雙喜的提議下便開船返航。前面寫船來時是向趙莊前進,經過鬆柏林,松柏林在船的尾後;而現在船要離開趙莊,因此“拔了篙”要“點退幾丈,迴轉船頭,駕起櫓”,“又向那松柏林前進了”。前後照應十分嚴密自然。我們在閱讀時要注意這種前後照應的地方,寫作時更要注意前後的照應,使文章結構嚴密,貫通一氣。

(五)閱讀第11—13段。考慮一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景狀物的,第12、13段同第11段的關係如何。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歸納板書(或掛出小黑板):

討論明確下列問題:

1、“朦朧”在句子裏作什麼詞用?“朦朧”原來是形容詞。現在作動詞用,在句子裏充當謂語。下面寫戲臺“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模糊”也是這種用法。

2、寫航行的迅速,爲什麼說連山象獸脊踊躍,向船尾跑?這是靜物動態的寫法,形象地突出船速之快;這樣寫也符合“我”坐在船上觀察夜景的實際情況。由於“連山”是“起伏”的,又感到是在動,便聯想到象“獸脊”,這樣比喻,顯得形象真切。這一句描寫呼應了前面的“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一句。

3、第12節和13節裏哪些詞句是跟11節的記敘呼應連貫的?要求在這些語句下劃線:“那聲音大概是橫笛”跟“似乎聽到歌吹了”相呼應;“果然是漁火”跟“也許是漁火”相呼應:“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跟“漸望見依稀的趙莊”相呼應;因此,這三節的過渡照應很緊密、自然。

學生默讀11—13節,進一步領會記敘的順序和內容。

(六)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到“於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這四個自然段中,既寫了景,也寫了“我”的心情,那麼課文是怎樣寫“我”的心情的呢?

討論明確:課文始終將情與景結合起來寫,從而很好地突出了看戲的急切和興奮的心情。(要求劃出這些詞語)“輕鬆”“舒展”,極言一旦實現願望的興奮。船飛一般地快,“但我卻還以爲船慢”,說明心情何等之急。通過“似乎”、“料想”、“也許”等詞,寫出了猜測的心理,表達了急於到達戲臺的心情。“我”的心情從“沉靜”到“自失”,那就因爲被美麗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緣故。“趙莊便真在眼前了”,一個“真”字,把兒童心理寫得維妙維肖。課文寫出了優美動人的夜景。同時又表達了兒童愉快迫切的心情。這種情與景的緊密結合,我們稱它爲“情景交融”,閱讀時要很好體會。這四節要求背誦,學生再各自讀一遍。

(七)由於作者善於細心觀察事物,所以把戲臺寫得生動具體,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明確:課文描寫戲臺,有從遠處看的,有從近處看的。

第14段是寫從遠處看戲臺。這一節寫戲臺有兩個特點:

1、注意觀察的位置和距離。作者一開始寫戲臺,是自遠而近,先交代戲臺的位置:莊外臨河的空地上。再點明疑爲“仙境”的緣由:戲臺“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接着,由於船走得很快,漸漸接近戲臺,便看到“臺上顯出人物來”,也看到近臺的河裏有“一望烏黑”的船篷。

2、善於抓住事物的特徵。從遠處看戲臺,因爲“模糊”,所以疑爲“仙境”。因爲距離還較遠,所以臺上人物看不清,只看見“紅紅綠綠的動”。

後面第22段裏也有一句是寫從遠處看戲臺,那是返航時“回望戲臺”,也抓住了它的特徵:因爲遠而又在燈火光中,所以“又漂渺得象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着了。”同14節的疑爲仙境遙相呼應。

可將上述內容列成下表:

對戲臺的描寫。

學生齊讀第14節,體會寫景的好處。

(八)第17節到第21節,寫他們“都擠在船頭上”看戲,這是從近處看,所以角色的上場,下場,甚至連“那老旦將手一擡”都看得清清楚楚。這五節描寫的特點是把角色的出場和表演跟孩子們的反應(語言、動作、心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生動地寫出了兒童們看戲的心理特點。請找出有關語句,並用線劃出來:如“看見臺上……正打仗”、“咿咿呀呀的唱”、“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呢”、“我最願意看的是……跳老虎”、第20小節的大部分語句、老旦坐在一把交椅上唱,“雙喜他們卻就破口喃喃的罵”等。

三、課堂練習。

(一)說說下列句子中括號裏的字能不能去掉?爲什麼?

(1)我們立刻(一鬨的)出了門。

(2)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參考答案]

括號裏的字都不能去掉。(1)中的“一鬨”,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表現了孩子們天真、活潑的行動和歡樂、迫切的心情。(2)中的到趙莊看戲是“我”盼望已久的,何況前面還有把漁火作爲戲臺的錯誤猜測,因此趙莊——出現,“我”的心情是無比喜悅的。這個“真”字用得十分傳神。

(二)指出下列兩句中“終於”一詞的詞類,並說明用法。

(1)然而老旦終於出臺了。

(2)雙喜終於熬不住了。

[參考答案]

“終於”是副詞,表示經過一番周折而產生了某種結果。

第四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習課文第四部分,歸納主題及主要寫作方法,佈置讀寫練習。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2)指名試背第10——13段課文。

二、指導學習課文。

(一)課文怎樣寫出老農民六一公公純樸、爽朗的性格?

指名朗讀第32節和第34——38段,體會六一公公的語言特色。

明確:課文寫六一公公的筆墨簡潔而洗煉,主要通過他的對話來表現他純樸、爽朗的性格。他的第一句話並不責問孩子們“偷”豆之事,只是可惜於“踏壞了不少”,說明他珍視勞動果實。第二句話:“請客?——這是應該的。”更充分地表現了他的性格。至於以後送豆給“我”吃,也說明了這一點。(要求學生在以上有關語句下劃線)

(二)指名朗讀最後兩個自然段。讀後提問:同樣是六一公公的豆;爲什麼當天的豆沒有昨夜的豆好?爲什麼說“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

明確:同樣是六一公公的豆,但昨夜的豆是與農村少年朋友一起吃的,充分體現了“我”與少年朋友的友情,所以在孩子看來,當天的豆不如昨夜的豆好。

這兩句話是用豆陪襯社戲。其實那夜的戲也沒有看出什麼名堂來,可是大可懷念的是農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而這友情是在着社戲過程中集中地體現出來的,因此也就產生出對那夜社戲的懷念了。

(三)《社戲》按題目所示似乎應該寫戲,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寫了戲外的天地,是不是離題了呢?

明確:《社戲》的題目放在戲上,按理說該寫戲,但文章真正寫看戲的內容並不多。用大量篇幅寫了我對平橋村的熱愛(以爲是“樂土”)和因看不成戲的焦急心情,寫了赴趙莊看戲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歸途中“偷”豆、剝豆、燒豆、吃豆和事後談豆等事。這樣花筆墨寫,非但沒有離題,而是緊扣主題的。因爲《社戲》並不是專門爲了寫看戲的,而是通過寫看戲反映“我”與農民孩子的美好友情,歌頌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和聰明的才幹。課文的主題就是:

通過“我”與農村孩子看社戲前後的故事的敘述,讚美農民及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和聰明的才幹,表現了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真摯的思想感情。

正因爲如此,戲的內容寫得並不多(甚至並沒有寫出戲究竟好在哪裏,相反倒寫了許多對戲不滿的內容),圍繞看戲,選取了一些戲外的生活素材,這些材料都是集中反映主題思想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是統率材料的;材料是爲表達主題服務的。

(四)我們懂得了主題和材料的關係,來思考討論這樣一個問題:《社戲》有相當大的篇幅寫戲外的生活瑣事,作者對這類生活瑣事取而不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以作者一段童年經歷爲題材,寫了百草園的有趣和三味書屋的枯燥。但有兩件有關魯迅讀書的事沒有寫上;一是當時一般學生到先生面前背書,希望別人大聲讀書,使先生聽不清楚自己的背書,因而胡混過去。魯迅書讀得熟,背得熟,不需要打混。二是有一次魯迅上學遲到,他爲了勉勵自己,從此不再遲到,在書桌上刻了個“早”字。這兩件事作者舍而不取。請把兩篇文章比較一下,爲什麼前者取而不捨,後者舍而不取。

明確:《社戲》寫戲外的生活瑣事,實質是表現了“我”與農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讚頌勞動人民,正是出於表達主題的要求,所以對這類材料取而不捨。相反,魯迅沒有將在三味書屋的兩件事寫進文章,原因在於這篇文章主題表現對封建教育的不滿和反抗,與此無關或不合題意的材料便舍而不取,兩篇課文材料的取捨說明了: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是統率材料的:材料是用以表達主題的,材料的取捨由文章的主題決定。

(五)關於課文的寫作特色,大致上可歸納這樣幾點:用詞造句準確、鮮明、生動;情景結合,借景抒情;結合語言和行動、確切地反映了兒童的心理活動。這些特點,分析課文時都已經學過了,課後再好好體會。

三、課堂練習。

(一)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誠然(實在)潺潺(流水聲)彌散(滿、遍)渴睡(迫切地希望)糾葛(糾纏不清的事情)皎潔(潔白)

(二)用下列單音詞組成同義雙音詞:

倘(若)伴(侶)邀(請)(舟)楫懈(怠)

(三)把下列書面語言改成口頭言:

大抵(大概)不憚(不怕)伊(他、她)委實(確實)惹眼(顯眼)漂渺(隱隱約約)

四佈置作業:

寫一篇短文,題目是《童年趣事》要求(1)以記事爲主,但一定要把與事有關的人寫好;(2)事情的發生、經過、結尾要寫清楚,重在經過上,要寫得比較具體(3)要扣住“童年趣事”中的“趣”字充分反映出兒童的心理特徵。

《社戲》知識點:

詞語

1、鉗qián

2、撮cuō

3、偏僻piān pì

4、行輩háng bèi

5、照例zhào lì

6、欺侮qī wǔ

7、寬慰kuān wèi

8、囑咐zhǔ fù

9、怠慢dài màn

10、禮數lǐ shù

11、攛掇cuān duo

12、鳧水fú shuǐ

13、潺潺chán chán

14、踊躍yǒng yuè

15、屹立yì lì

16、家眷jiā juàn

17、皎潔jiǎo jié

18、好歹hǎo dǎi

詞語釋義

偏僻:偏遠而僻靜。

誠然:確實這樣。

屹立:矗立。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動的聲音。

歸省:指出嫁的女兒回孃家看望父母。

攛掇:從旁鼓動人做某事。

絮叨:形容說話囉唆,來回地說。

怠慢:客套話,表示招待不週。

彌散:(光線、聲音、氣體等)向外擴散。

皎潔:(月亮等)明亮而潔白。

糾葛:糾纏不清的事情。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吶喊》,作者是魯迅,原名周樹人,他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墳》《華蓋集》等。

課文主要內容概括

《社戲》,敘述“我”童年時在江南水鄉看社戲的難忘經歷,刻畫了一羣善良、淳樸的農村小夥伴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課文鑑賞

1、作者既然寫社戲,爲什麼還要在開頭介紹平橋村的情況?

這部分交代了平橋村的環境和人物關係,既寫出了平橋村是“我”的樂土,又爲情節的展開作好了鋪墊。

2、小夥伴們對臺上的戲感興趣嗎?爲什麼想去看戲,並爭着去看戲?

小夥伴們最感興趣的是看戲途中的無拘無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他們的興趣不在戲,而在看戲前後的氣氛、感覺。

3、作者寫看戲前的波折有什麼作用?

一是製造波瀾曲折,烘托了看戲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現了小夥伴們熱情能幹的特點。

4、六一公公送豆的情節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表現了老人的寬厚慈愛,熱情好客,進一步說明了“我”愛平橋村,是因爲那裏的人的善良可愛,同時深化了主題。

5、怎樣理解文章最後一段“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也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因爲“我”所難忘的,是那裏特有的鄉村風光、自由的空氣,以及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的關係,即人情、景物、回憶。(另外一個說法是: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6、爲什麼作者說平橋村“在我是樂土”?“樂”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民風淳樸、鄉民善良的鄉村,對一個在封建家庭中生長、受各種規矩束縛的孩子來說,確實是自由快樂的天堂。“我”作爲客人,在這裏“得到優待”,釣到蝦“照例是歸我吃的”,小夥伴們對“我”的體貼照顧無微不至,在“看社戲”一節中這種友愛和照顧表現得淋漓盡致。

②也因爲在這裏,“我”可以免念那些陳腐無用的經書,而且也沒有那麼多規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絕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對自幼就壓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這樣的自由是一種多麼寶貴的享受。

③更加重要的是,在農村可以親近大自然,“掘蚯蚓”“釣蝦”“放牛”,相對城鎮宅院中那種蒼白無味的生活而言,無疑是新鮮有趣、極具魅力的。因此“我”對這樣的“樂土”、這樣的童年往事,一直到長大也念念不忘

課後習題解答

一、通讀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語概括本文所寫的幾件事。

隨母歸省→釣蝦放牛→戲前波折→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月夜歸航→歸航偷豆→六一送豆

二、作者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融合了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以本文所寫的某件事爲例,具體分析這些表達方式各自的作用。

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描寫,如月下航船中對江南夜晚美麗景色的描寫,充滿了水鄉特色。“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抒情表達方式的使用,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如“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着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裏”,“沉靜”說明笛聲使“我”急切的心情平靜了下來,“自失”“彌散”寫出了“我”的陶醉。文中議論表達方式的使用,增強了情感和主旨的表現力。如“但我吃了豆,卻並沒有昨夜的豆那麼好。”並不是豆不好,而是因爲不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偷來在船上煮了吃的,沒有了趣味,也就沒有了那種心情。表現出了“我”對小夥伴的懷念,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

三、豆是很普通的豆,戲也是讓“我”昏昏欲睡的戲,但是文章最後卻說是“好豆”“好戲”,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我”真正懷念的並非是豆的味道及社戲的內容,而是與小夥伴們一起嬉戲玩樂,甚至偷豆的過程,所以那是無與倫比的“好豆”和“好戲”。更令“我”懷念的是平橋村的孩子、老人那種樸實、真摯的感情,他們勞動的本領、他們的淳樸善良,還有那農村特有的田園風光、自由的空氣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親密。流露出“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四、結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體會“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戲已經開場了,我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

這裏是虛寫,通過對唱戲的鑼鼓聲、朋友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等內容的幻想,突出了“我”不能去看戲時,既焦慮又失望、沮喪的心情,進一步表現“我”對看戲的渴望。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輕鬆”和“舒展”與前文因看不成戲而沮喪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我”歡喜愉快的心情。

3、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爲船慢。

句子化靜爲動,細緻生動地寫出了航船的速度之快,“但我卻還以爲船慢”表現了“我”急於看到社戲的心情。

4、我不喝水,支撐着仍然看,也說不出見了些什麼,只覺得戲子的臉都漸漸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沒有什麼高低。

“支撐”寫出“我”看戲的勉強,“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寫出了“我”因戲不好看而心生睏意。這句話描寫非常細膩,形象地刻畫出“我”睡眼矇矓時看到的景象,突出了“我”既覺得戲無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

5、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着一羣孩子在浪花裏躥……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富有神話色彩的“大白魚”比喻航船,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船行之快,孩子們駕船本領的高超,從側面烘托出了孩子們歡快的心情。

五、《社戲》原文開頭部分寫的是“我”成年後在劇場看中國戲的兩段經歷。課後閱讀這些文字,體會一下,作者通過寫不同的看戲經歷,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思?

作者寫“我”在劇場看戲的失望、無聊反襯了看社戲的美好;在劇場裏看戲,“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種冷漠、隔閡的關係,而看社戲時所感受到的是互助、融洽、友愛的關係,這兩方面的內容互相映襯,互相加強,緊密統一,十分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愛憎之情。

《教學反思

本單元爲我們展示了斑斕多彩、充滿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第一篇是魯迅先生寫的《社戲》。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共同感受到了湘西人民端午日“賽龍舟”、“搶鴨子”的熱鬧氣分,也使學生欣賞到了作品中所展現的優美畫面和語言風格,並初步認識了魯迅的寫作風格。

在大學時我們最怕講的就是魯迅的文章,因爲他的文章最深奧、最艱澀、最難懂,所以總是敬而遠之。現在,沒有了退路,只得硬着頭皮去啃。只有把它啃透了,纔敢站在講臺上講給學生聽,也才能對得起魯迅先生。還好,魯迅的這篇文章並不艱澀,寓意也不是很深刻。相反,文章的語言充滿了童年的活力,爲我們展示了一幅湘西特有的水鄉美景圖,讀來令人陶醉。

這篇課文我所設計的導語是通過“解題”來實現的。我們來看一下:同學們,大家看過戲沒有?那麼你們所瞭解的中國戲種有哪些?(學生答: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秦腔等)那請問:有沒有人看過這樣一種戲“社戲”?(教師板書,學生回答)好,待會老師會帶領大家去看看“社戲”是個什麼戲。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社戲”。大家來看這兩個字,前面是個“社”字,請大家迅速打開字典查看這個字的解釋。(學生查:社,古代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好,“戲”的前面的那個字該是用來修飾和限制“戲”的,那麼大家猜一猜“社戲”應該是用來幹什麼的戲?

八年級語文教案14

一、新聞複習,激趣引讀

電視,以其五彩繽紛的視頻、極富渲染力的音響、精彩的製作、豐富的內容吸引着我們,而新聞,又是電視節目中的重頭戲,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新聞---《中原我軍解放南陽》,這則新聞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鼓舞瞭解放區軍民乘勝前進的.鬥志。

二、朗讀積累,整體感知。

學生快速朗讀課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內容。

三、比較閱讀,理解提升。

1、找同

分別閱讀兩則新聞,將兩者相同的地方找出來。

文體相同:都屬於新聞(藉此可以介紹有關新聞的文體知識)。

作者相同:兩則新聞的作者都是毛澤東。

目的相同:鼓舞士氣,指明方向,爭取進一步的勝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處於解放戰爭的戰略進攻階段。

2、找“不同”

具體時間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寫於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寫於1948年11月5日,遼瀋戰役結束,淮海戰役前夜。

具體寫法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巧用對比,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與敵軍的節節敗退形成對比;《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妙用暗示,關於歷史上南陽所發生的重要戰事的介紹,點明南陽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陽解放的重大意義及蔣介石的暗淡前途。

構思特點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總括千里戰線,分步敘寫,多而不雜;《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勾聯歷史與現在,縱橫揮寫,引而有度。

語言風格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大氣磅礴,如“百萬”“均是”“佔領”“控制”“切斷”等;《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廣博儒雅,語言含蓄,如“我們在所有江淮河漢區域,不僅是樹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雲如不再逃,康澤的命運是在等着他的”。

四、新聞朗讀,語言品味。

1、新聞朗讀: 看誰讀得好

活動過程:主持人一名,評委3—5名,(其它同學可模擬電臺播音員,按新聞播音的要求,開展朗讀比賽。)既很激動又很莊重地來朗讀全文,

2、語言品味: 學生進一步品讀課文,體會新聞的語言特點,提高閱讀能力。

①語言的準確、概括。(所謂準確,就是要準確反映事實。)

②語言鮮明、富有感情色彩。

八年級語文教案15

一、班情分析

本班現有在籍學生23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0人。在實施新課改中,教師熱心進行語文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了綜合實踐能力,對推進新一輪教學改革積累了成功的經驗。但是,部分學生對新教材新教法仍然不能適應。受應試教育的慣性影響,教師在實施教學中,仍然有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沒有進入課改規定的情境。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體現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於構建新的教材系統,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全書按主題合成單元,每個單元按照主題進行綜合訓練,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學科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學目標.

1、思想品德目標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識目標:

瞭解課文中出現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瞭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

3、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目標

在小學語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就是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的思路,瞭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讀文言文課文,要了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4、人文素質目標

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交流表達,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人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爲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

四、教學措施

1、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爲契機,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教師要做到從整體上把握教科書,弄清編輯者的意圖及內在聯繫,從本校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實施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面向全體。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3、認真抓好聽說讀寫訓練,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4、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後勁,爲學生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課堂活動,進行網上學習的探索,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的效率,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面,多讀文學名著,多讀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學修養,陶冶高尚情操,使學生獲得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6、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繫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