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教案15篇

八年級語文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語文教案15篇

八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的:

一、理解作者讚美中法兩國人民的友誼的深刻含意。

二、學習本文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熔於一爐的寫法。

教學重點:

由描述進而引申讚美中法兩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難點:

熔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等表達方式於一爐。

教學關鍵:

同難點。

教學方法:

設計“自讀思考和練習”,指導自讀、組織討論。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從指導學生學習“自讀提示”導入新課文的學習。

二、範讀課文。

三、出示自讀思考題,指導自讀。

(一)基礎知識

1.查字典,給下列生字、詞注音。

閒暇、愫、奐、墩、潺、胯、溝壑、竣

2.解釋詞語:

①美輪美奐、②全中情

③栩栩如生、④潺潺

⑤藐視、⑥情愫

3.造句。

①感慨、②淡妝素裹

③神韻、④遺留

(二)給課文劃分段落,並概括段意。

(三)作者在文中敘寫了有形的橋和無形的橋,詳細描寫了哪幾座有形的橋?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爲什麼要寫無形的橋呢?

(四)劃出文中記敘、說明、議論、抒情的部分,試各舉一例,說說它們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

(五)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四、檢查“基礎知識”的完成情況。

五、組織學生就(二)~(五)開展討論。

(二)全文可分爲三個部分:

一部分(1—2)回憶巴黎的遊蹤,讚美名勝古蹟。

二部分(3—4)讚美巴黎有形的橋。

三部分(5)讚美巴黎無形的橋。

單元小結:

指導學習《巴》“自讀提示”,任意比較兩篇文章異同。

八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熟悉課文內容,掌握全文結構,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學重點:熟悉全文內容,掌握課文結構。

教學難點: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作者餘秋雨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筆記》、《行者無疆》、《千年一嘆》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獲得多個書評大獎,《山居筆記》更獲得海外華文文學最高獎第一名。

  2.導語

現在通訊事業發達了,電話、互聯網的出現使我們的溝通方便多了,但是傳統的書信聯繫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郵遞員也延續着他們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對郵遞員有什麼印象呢?

  二、聽了幾個同學對郵遞員的看法後,我們看看餘秋雨先生所寫的郵遞員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讀課文,找出生字詞,並給文章的四個部分各寫一個小標題。

生字詞:剋扣 接濟 唏噓 稀罕 噩耗 呵斥 詰問 焦灼 伎倆 顛沛 弔唁文縐縐

窮愁潦倒 風塵苦旅 雞零狗碎 低眉順眼 連聲諾諾 生死禍福

文章結構:信客當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樣做信客的---信客爲什麼不做信客了---信客爲什麼當教師、校長也是好樣的

2.閱讀課文一遍後,文中的信客給你怎樣的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詞來描述一下嗎?

任勞任怨 待人寬容 善良厚道 恪盡職守 有才幹

3.結合課後練習第一大題的3個小問題,再次仔細閱讀課文,然後分小組討論,看看文中主要寫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個故事又體現信客怎樣的爲人呢?

任勞任怨:代讀寫書信幫忙料理鄉人後事、安撫死者家屬

待人寬容:遭別人懷疑、遭同鄉誣稱爲小偷仍不計較

恪盡職守:前後當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幹: 當教師、校長同樣受到讚譽

4.在信客的這麼多的故事中,哪個最讓你感動呢?並說說原因。

5.解答課後的練習

  三、小結

回顧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爲人,如果讓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寫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樣的話來寫呢?

板書設計:

信客當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樣做信客的---信客爲什麼不做信客了

任勞任怨:代讀寫書信 幫忙料理鄉人後事、安撫死者家屬

待人寬容:遭別人懷疑、遭同鄉誣稱爲小偷仍不計較

恪盡職守:前後當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幹: 當佬都同樣受到讚譽

  第 二 課 時

一、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二、完成課後習題。

三、拓展延伸。

  板書設計:

信 客

信客信客就在一個信字-----誠信無私

終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勞任怨

收入微薄,生活貧窮-----待人寬容

 教學後記:信客一文的學習,學生對信客的品質和精神都能能較好地體會,對文章的結構基本能把握,朗讀能力有提高。

八年級語文教案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掌握記敘的順序。

(二)能力訓練點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緻真切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有意觀察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筆下永州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二、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重點是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把握課文內容可以從寫作順序入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應聯繫作者生平和與作背景。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①掌握記敘的順序。

②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緻描寫事物的方法。

解決方法:教師講解。

2.難點: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解決方法:學生自讀,從書上勾畫出來。

3.疑點: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爲何與前不同?

解決方法:教師啓發,學生回答。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讀課文,體會寫景抒情方法。

3.聯繫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體會文中思想感情。

4.口頭作文:根據教師展示的畫面,細緻觀察,然後進行口頭小作文訓練。

七、教學步驟

導語 杜甫曾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可見,景與情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曾寫過永州八記,寄情山水,落筆不俗,視角獨特,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展現在我們面前。今天,我們就一同欣賞他的八記之一—《小石潭記》。

(一)整體感知

1.學生根據工具書、課下注釋,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2.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順序,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潭的結構特點及周圍景物。

第二段,寫潭中游魚。

第三段,寫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寫作者遊覽感受。

第五段,寫作者遊覽感受。

3.朗讀課文,體會文章中寫景的優美文字,找出欣賞點,講明爲什麼?

(1)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嵁,爲巖。

坻、嶼、嵁、巖,形狀各異,寫出了潭的奇特可愛。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三句描寫潭邊景物。“蒙、絡、搖、綴”觀察入微,刻畫精確。

(3)“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特寫游魚,游魚空遊無依,實則旁襯水清。

(4)“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寫魚的情態。“佁然”“俶爾”“翕忽”寫得惟妙惟肖。“樂”字寫魚,也是寫人的心境。

(5)“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明、滅,描寫溪水因岸勢曲折而時隱時現的狀態,寫得真切、形象。

(6)“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筆意飄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補述出“望”的對象。

(7)“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悽、寒、悄愴,寫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

4.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教師提問,作者是如何運用多種技巧,細緻描寫事物的?

(1)先聲奪人。如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採用了先聲奪人的手法,如“隔篁竹,聞水聲”,用“雞珮環”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啓動讀者的興趣,然後寫“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2)抓特點,用比喻。寫潭的構造形態,緊緊抓住特點來寫,先挑出“全石以爲底”,從而照應了“水尤清冽”一語,然後用比喻“爲坻,爲嶼,爲嵁,爲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的印象非常鮮明突出。

(3)正面描寫。寫岸上景物,則採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寥寥數語,寫得宛如圖畫。

(4)正面、側面相呼應。第二段寫潭的游魚,文字不多,卻極其精彩。“皆若空遊無所依”一句,既正面寫出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5)對比描寫。爲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能顯出魚的活潑。

(6)擬人。“似與遊人相樂”,採用了擬人的修辭筆法,更把游魚的神情寫活了。

5.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爲何與前不同?讓人有低沉之感?

瞭解寫作背景,柳宗元是在政治上失意遭貶的情況下寫這篇文章的,到了偏遠的永州以後,也不能不使他心懷恐懼,這種特定的思想感情,自然要反映、滲透在他的作品之中。因此,小石潭那竹樹環會的境界,別人身臨其境也許會感幽美宜人,流連忘返;而對他來說則是“湊神寒骨,悄愴幽邃”,認爲不可久居。《小石潭記》結尾部分的感情調子的低沉,原因就在這裏。

(二)總結、擴展

總結:這篇文章生動地描繪了永州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小石潭結構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麗,潭中游魚的活潑,通過作者精描細繪,圖畫般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擴展:優美的文章,往往得力於作者觀察事物細緻如魚在水中“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情態,溪流時隱時現、明滅可見的景象,若不是親臨其境,進行了細緻的觀察,是很難描繪出來的。

八、佈置作業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

(2)青樹翠蔓

(3)日光下徹

(4)其岸勢犬牙差互

(5)以其境過清

2.翻譯下列句子

(1)如鳴珮環,心樂之。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3)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4)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5)其岸勢犬牙差互。

九、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八年級語文教案4

一、文章內容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二、文學常識

1、本文作者是酈道元,他是我國北魏傑出的地理學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經注》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文筆絢爛,語言清麗。

2、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三、語音

略無闕處(quē)重巖疊嶂(zhàng)不見曦月(xī)沿溯阻絕(sù)素湍綠潭(tuān)絕巘多生怪柏(yǎn)飛漱其間(shù)屬引悽異(zhǔ)

四、通假字

1、略無闕處(闕通缺)

五、古今異義詞

1、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

今義:常用於選擇複句的關聯詞)

2、至於夏水襄陵(古義:一個動詞'到'和一個介詞'於'

今義:常連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六、詞類活用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動詞用作名詞,奔馳的快馬)

2、林寒澗肅(寒:形容詞用作動詞,清涼)(肅:形容詞用作動詞,寂靜)

3、空谷傳響(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裏)

七、一詞多義

1絕

沿溯阻絕(隔絕)

哀轉久絕(消失)

2、自

自三峽七百里中(從、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八、重點詞語解釋

1、至於夏水襄陵(襄:漫上)

2、或王命急宣(或:有時)

3、則素湍綠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4、良多趣味(良:很)

5、屬引悽異(屬:連接)

6、不見曦月(曦:陽光或日光)

九、特殊句式

十、朗讀節奏

1、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十一、理解性默寫

1、文中側面寫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文中側面寫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寫三峽全景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4、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5、寫山高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6、由三峽水流洶涌湍急聯想到李白的詩歌是:《早發白帝城》

7、作者寫了春冬之時八種景物的特點和給予作者的感受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8、寫三峽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9、三峽夏季江水的特點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0、從視覺角度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11、描寫夏季三峽景色的句子是: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2、描寫三峽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13、描寫三峽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4、文章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的靜景,也描寫了'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的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十二、重點語句翻譯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着輕風,(仍然)不認爲快。

2、迴清倒影

迴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種景物的影子。

3、絕巘多生怪柏

4、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有很多趣味。

5、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峽谷的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方。

6、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重疊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峯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時分,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十三、課文內容理解

1、本文寫春冬之景,用素、綠、清、影四字突出其特點。寫秋季景色,用寒、肅、悽、哀四字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出來。

2、結合文章內容,用一句話概括三峽的景色特點:雄奇險峻,清幽秀麗。

3、文末以漁歌作結有什麼作用?

進一步突出三峽秋天的悽異。

4、本文的中心是:描寫三峽的雄偉山勢和四季景色。

5、作者先寫夏季景色的目的是:首先展現長江奔騰的氣勢和蓬勃的活力。

6、爲什麼後寫秋天?

目的在於讓讀者感受三峽寒靜肅穆、似含秋思的風致。

7、合寫春冬的目的在於:展現風平浪靜時節三峽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點。

8、作者描寫了春冬之時的八種景物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怪柏、懸泉、瀑布。

9、作者寫三峽秋景什麼最突出:猿嘯

10、本文寫悽異哀轉的猿聲的目的是:使哀愁和悲秋融爲一體。

11、漁歌使用的修辭方法是引用,其作用是強調、渲染了三峽秋天的淒涼、悲愁。

12、對文章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寫三峽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節的特點。

B、文章使用了大量極富表現力的駢散句,語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關於三峽江水的描寫與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

D、文章佈局自然,先寫山,後寫水,突出了三峽山高水險的特點。

13、從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什麼?

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天蕭瑟悽清的氣氛。

14、本文寫景的特點是:在四季變化中展現三峽奇異鬼譎的山水美景,寓靜態於動態之中,動靜結合。

15、爲什麼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寫,而是從夏、春冬寫到秋?

主要根據三峽江水的特點來選擇寫作順序的。

16、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表達了祖國山水風光的熱愛,寄予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十四、開放性試題

1、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電站,也可以從本文找出兩個理由。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並寫出文中印證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勢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或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

原句: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2、選出下面不是寫'水清'的一項()

A、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B、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

D、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八年級語文教案5

教法建議

1.理解課文內容,對於古文內容的理解,最好的、切實有效的辦法,就是通讀、讀熟,達到背誦的效果,就能理解其內容。具體說,理解課文內容,可分爲這樣幾個步驟:第一步,掃清語言障礙,把文章讀順暢,通過多次誦讀熟悉故事;第二步,抓住文章線索,理清結構,記住文章中所有重要語句,想像故事的發展過程;第三步,運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如:漁人“忽逢桃花林”,是有意還是無意?漁人何以敢入洞?村人聽漁人“具言所聞”後,爲什麼“皆嘆惋”?既然漁人出來時“處處志之”。爲何後又找不到?等等,通過探究,加深理解;第四步,聯繫作者寫作此文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社會理想的實質,是如何在文中體現出來的,並認識作者的理想的意義和侷限性。

2.理解本文的語言特色。本文語言十分準確精練,用詞精析。不少句子簡潔而又內容豐富,要仔細體會其中蘊含的內容。如山裏人問漁人從何而來,詩人沒有重複漁人進桃花源的經過,只用“具答之”,就概括了漁人的全部答話。像這樣的例子不少。要通過閱讀,聯繫上下文,細細體會用詞的精到。如寫桃花源人見到漁人後,僅用“乃大驚”三字,就寫出了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又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類似的例子也有不少,當通過品讀,細細咀嚼、揣摩。

3.掌握重要的實詞和省略句式,對於實詞和句式的掌握,重要途徑仍然是閱讀,在誦讀中理解,在理解中又誦讀。這樣,要不了幾個反覆,就能把握。另外,也可以進行分類歸納整理,進行專項練習,如分古今詞義變化、多義詞等類別。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讀準下列字音:

豁然儼然阡陌鬢邑詣驥

2.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詞彙的特點。

(1)通假字:具、要;

(2)古今異義:交通、妻子、絕境、無論;

(3)一詞多義:舍、尋;

(4)辨析同義詞:悉、並、具、鹹、皆;

(5)句式:省略句。

3.瞭解文學家陶淵明。

能力目標

1.藉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查找有關詞的意思。

2.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這樣可以品味語言的神韻、氣勢和感情色彩,體會語言形式、修辭方法、寫作手法的表現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及對黑暗現實不滿的精神。

2.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教學方法——在熟讀的基礎上覆述

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複述。創造性的複述,有兩個不同的層次:一是完全用自己的話來複述,並插進一些話使整個故事連貫起來——用這種方法可以檢查學生的閱讀能力;二是根據課文的內容合理地補充一些細節,使得故事更加豐腴——用這種複述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文能課文的理解程度,發展學生的想象力。這兩種複述方法也可以結合起來。

課文的結構層次

作者寫桃源境界並不是開門見山,單刀直入,而是幽深奧祕,迂迴曲折。開始寫有一條很長很長的溪流,不知有多少里程;沿溪的兩岸有一大片桃林,不知有多寬多長;在林盡水絕之處,有一座大山,擋住去路,人世間好像到了盡頭。再仔細一看,山有一小口,鑽入洞內,剛剛能通過一人,走數十步,忽然開朗起來。作者所寫的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是一個無人區,十分潔淨、清新、美好,它隔斷了現實社會喧囂污穢的生活,爲桃源的隱蔽幽深作了過渡性的描寫;同時,爲讀者進入桃源境內造成心理上的準備,不致使人感到突兀。在進入桃源後,作者的描寫也極有層次:先寫田園風光,遼闊的土地,整齊的房屋.縱橫的田間小道,美好的池塘,垂陰的桑竹;然後再寫桃源人民的服飾、勞動、情操、意趣。從遠到近,從田園風光到社會人事,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同時。作者以曲折的手法寫出漁人的行進過程,一會兒水路,坐船逆水;一會兒山路,鑽洞爬山。當乘船沿溪走得忘了遠近時,作者用“忽逢桃花林”一轉,就把讀者帶到一個美麗靜謐的桃花仙境;再當漁人鑽進漆黑狹窄的洞內,感到絕望疑懼時,作者以“豁然開朗”的神來之筆,又把你帶到一個開闊、恬靜、優美的田園樂土,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這種跌宕起伏的筆觸,使讀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隨之驟變:當你進入桃花林時,它使你“喜”;當你走到水窮路絕的隘口時,它使你“疑”;當你鑽入桃源見到一個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時,它使你“驚”;當你再想去尋訪這個境界時,它使你“迷”。這一喜、一疑、一驚、一迷的種種複雜情感變化,正是作品所產生的征服人們心靈的藝術力量。

《桃花源記》可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從首句至“欲窮其林”,寫武陵漁人捕魚時偶然進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驚人的妙筆,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作品一開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緊緊抓住了讀者,使你非跟着漁人這個導遊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從“林盡水源”至“不足爲外人道也”,寫漁人所見的桃源風光及農民古樸淳真、熱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滿秦始皇暴政這一歷史事實來抒發對劉裕弒君篡位暴行的不滿,並由此產生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以大膽的幻想、飽滿的浪漫主義情緒歌頌了理想樂土。這是“記”中的主體和核心。作者是通過形象的描寫,神話式的虛構故事和美的激情來打動讀者心靈的。第三部分,從“既出”至末句,寫漁人離開桃源後,數人聞訊再訪而不可得其路徑的種種情景。以此作結,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祕的色彩。這結尾,也可能是暗示讀者:這美好的境界在現實中是並不存在的。

課文內容概述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爲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迷路了,會怎麼樣?“忽逢桃花林”,爲之一喜(一折)。接着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又設下懸念:走完桃林了嗎?桃林前面是什麼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又爲之生疑(二折)。接着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行動。“初極狹,才通人”,又設下懸念:裏邊有什麼,能走得通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爲之一驚(三折)。接着寫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漁人辭去時,“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又設下懸念:漁人出去後對外人說了嗎?“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又爲之遺憾(四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又設下懸念:找到了嗎?“不復得路”,又爲之迷惑不解(五折)。全文不過三百來字,卻寫出這樣一個有頭有尾、情節完整的故事,語言夠精練的了。

瞭解作者及時代背景

陶淵明(約365~427年),東晉大詩人。一名潛,字元亮,潯陽紫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曾任彭澤令等職。因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朝政的黑暗現實,辭官歸隱,作《歸去來兮辭》,自明本志。他的詩歌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這篇文章寫於421年,即南朝劉裕弒君纂位第二年。陶淵明對劉裕政權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文言知識

1.“然”字的用法

“然”,在古漢語中,附在描寫聲容情態的詞語之後,作爲構詞的輔助成分,與現代漢語的“地”相當。作“……的樣子”講(有時可不翻譯)。

八年級語文教案6

語言運用

1、根據課文填詞(每空填2字)。

(1)()間,它們全逃散了!

(2)小雪花滿足而溫柔地()了……

(3)學着聽爸爸打()的聲音。

(4)()無聊的聲音,則會使人痛苦。

2、試在括號裏填上擬聲詞。

(1)()的磨砂聲

(2)()的哭啼聲

(3)()的水滴聲

(4)()的崩倒聲

(5)()的電鈴聲

(6)()的流水聲

3、摘抄文中寫視覺、聽覺的四字詞。

4、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可否去掉?爲什麼?

(1)一朵小小的雪花,從天上輕輕地、輕輕地飄下,飄啊飄,飄落在路邊一盞孤燈的面頰上……

(2)你開始微笑,輕輕地笑,大聲地笑,這時候,你一定會聽見的……

5、學用文段的語言形式寫一段話(提示:從多方面寫好一類事物)。

你也總聽過水聲吧?當山問的清泉如一道銀箭奔向溪流,當嘩啦啦的大雨打向屋脊,當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臉盆裏,當清道夫清掃水溝裏的落葉,當媽媽開水龍頭淘米煮飯,你總該聽到些什麼吧?

課內精讀

(一)

你總聽過風吹的聲音吧?當微風吹過柳梢,當清風拂過明月,當狂風撲過巨浪,當颱風橫越山嶺,你總聽到些什麼吧!

你總聽過動物的聲音吧?當小狗忙着啃骨頭,小金魚用尾巴撥水,金絲雀在窗沿唱歌,當兩隻老貓在牆頭吵架,三隻蘆花雞在啄米吃,你總聽到些什麼吧?

6、畫橫線句子的順序可否顛倒?爲什麼?

7、自選角度評述第一段話。

8、試着在第二段文字中補寫兩三個關於動物聲音的例子。

(二)

人有耳朵,聽八方,加上眼睛,觀四方。用心聽,用心看,也用心想,構成了一個豐富奇妙的世界。

可是,說也奇怪,當一個人長期習慣了一種聲音或者潛意識裏抗拒某種聲音的時候,它們竟然也不知不覺地消失了。例如馬路上急馳而過的汽車聲,隔壁工廠轟隆隆的馬達聲,老奶奶嘮嘮叨叨的抱怨聲,久而久之,左耳進右耳出,人,開始了聲音的“過濾”。聰明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不該聽,這是因爲他在“聽”的成長過程裏,學會了選擇和思考,他聽進心裏的聲音,不僅“好聽”,也是“有益的”——這些聲音,充實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樂趣。

可是對一個不用心聽又沒有興趣聽的人來說呢?久而久之,就成了“沒有感覺”的人。當大家說“好”的時候,他盲目地跟着鼓掌,大家批評的時候,他也跟着搖頭。鳥啼蟲鳴,只是一種“聲音”,即使美妙的音樂,也只不過是幾種樂器的組合。想想看,如果一個“充耳不聞”的人,對外界的一切已經無動於衷,必然也是一個“視而不見”的人了。當一個人喪失了接收“世界聲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這個人內心世界的封閉和退縮,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木頭人嗎?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人,開始了聲音的“過濾”。

(2)當一個人喪失了接收“世界聲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這個人內心世界的封閉和退縮……

(3)如果一個“充耳不聞”的人,對外界的一切已經無動於衷,必然也是一個“視而不見”的人了。

10、結合語境辨析下列“聲音”的具體內容。

(1)當一個人長期習慣了一種聲音或者潛意識裏抗拒某種聲音的時候,它們竟然也不知不覺地消失了。

(2)人,開始了聲音的“過濾”。

(3)這些聲音,充實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樂趣。

11、閱讀第三段選文,用橫線畫出“沒有感覺”的人的具體表現。

12、舉例說明文段使用的說明方法。

13、用波浪線在二、三段文字中標出能顯現文章層次脈絡的句子。

課外選讀

鳥類亦有外語(節選)

任何種類的動物,對於它耳朵聽到的聲音,只選擇其中一部分予以注意。某一種聲音對某動物是否有意義,是和該種動物的本能及其一定的經歷有關。野生的烏鴉和海鷗與其同類通訊是用聲音,近似於一種語言。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佛令斯博士及其夫人,發現許多烏鴉和海鷗,能聽懂同類鳥兒的叫喚聲。他們發現,在美國的烏鴉有特別的告警聲調,其他美國烏鴉聞之則飛去。他們以高度原音的錄音帶,把賓夕法尼亞州烏鴉的告警叫聲錄下來,然後對着法國的烏鴉播放出來,它們聽了不僅不飛走,反而聚攏來,或者毫無反應。把美國海鷗的警叫聲錄下,再對法國海鷗播放出來,法國海鷗亦無反應。法國的鳥兒,似乎聽不懂這種外語。

(選自《生物新視野百科知識》)

14、“法國的鳥兒,似乎聽不懂這種外語”中“外語”是指:__________。

15、選文采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

16、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選文說明的內容?

思考探究

17、一個演員說:笑聲是溫馨撥動聲帶而生。一個心理學家說:哭聲是痛苦扯動喉嚨而生。那麼,你能說說讀書聲怎樣產生的嗎?

八年級語文教案7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均與建築園林、名勝古蹟有關,旨在使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展示人民大衆創造性智慧,包涵着豐富文化內涵的課文,掌握說明文和小品文的相關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激發他們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

《橋之美》爲自讀課文,位於講讀課文《中國石拱橋》之後。兩篇課文同是寫橋,但《中國石拱橋》的作者茅以升是橋樑專家,而《橋之美》的作者吳冠中是畫家。他們分別從科學的角度和藝術的角度來寫橋。《中國石拱橋》已使學生初步瞭解了橋的歷史、形式、結構等知識,本文則重在引導他們以新的審美視角來品味欣賞文中的橋之美。

二、教材內容的理解

《橋之美》是一篇美學小品,語言具有強烈的畫面感與抒情般的感染力。吳冠中先生將橋置於一個個構圖框中,發掘出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不同美學效果,給人一種新的審美視角。

課文由橋的詩境美引出橋在繪畫上的形式美,再將橋自身的結構美與它的構圖美作對比,肯定強調了橋之美美在構圖,美在它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美學作用。接着以詩意的語言具體描繪了不同的橋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優美地融合的幾幅畫面。得出結論:“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繫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

三、學生情況的分析

當今的初中生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個性鮮明,但是,大量的信息使他們在接收時大塊朵頤多過細品慢賞,常常忽視周圍事物的美,對傳統文化的體會也不深。

教學時要結合教材,引導學生用新的審美視角去發掘美、品味美,開闊眼界,提高文化品位。

四、教學目標的設定

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將教學目標分爲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三大類,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要求,結合教材依據本年級學生的特點,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把握課文內容──橋之“美”美在哪

⑵ 形象優美的語言

2、能力目標

學習一種新的審美視角:

3、情感目標

關注生活,關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上述的分析,我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點是:一、學習一種新的審美視角,二、品味形象優美的語言。其中第一點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

六、教學課時的安排

一課時

說明:本文是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爲自讀篇目。

【促進發展說教法】

要把課改真正地落到實處,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三個原則:

一、教,就是和學生一起學,重視學情的調查和學法的研究,教學相長;

二、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真正地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品味感悟,主動獲取知識,教師的任務是創造與課文相適應的課堂氛圍,並相機給與指導和啓發

三、教師不要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強加於學生

因此我確定教學方法如下:

1、比較閱讀法

《橋之美》位於《中國石拱橋》之後,兩篇文章作者的身份不同,寫作的角度也不同,通過比較既可以複習上一篇課文又可以自然導入本文,大致把握本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即能有意識地去感知科普說明文與美學小品語言的區別,並啓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所以我採用比較閱讀法來導入課文,具體做法如下:

⑴ 比較兩文作者的不同身份及由此產生的不同的寫作角度。

⑵ 抓住本文中心句比較兩文內容上的不同。

⑶ 比較兩文的語言。

2、語境解讀法

《橋之美》的語言畫面感很強,修辭靈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是本文學習的重難點。因此在具體賞析課文時我選擇採用語境解讀法,使學生結合語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覆誦讀,整體把握,最終使學生既欣賞了橋之美又學習了語言之美。具體操作如下:

⑴ 在比較閱讀基礎上抓住文眼來析讀

文章的開篇部分往往有最簡練的文字作文眼來統攝全篇或交代線索以貫穿全文。本文題目中的“美”即爲文眼,析讀時引導學生順着“美”字將文中畫面一幅幅鋪展開來。

⑵ 誦讀、賞析、品味、想象。

⑶ 通過替換、刪除描寫的詞語、或更改修辭方法,細加推敲品讀,進一步把握文中語言的魅力

3、分組討論法

三、提高能力說學法

“最好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笛卡爾)

爲了提高學生欣賞品味語言的能力,在教讀過程中,注重指導學生賞析的幾種方法:

1、聯繫:將詞放在句中品,將句放在文中悟。

2、替換:

⑴ 比較替換字詞的不同效果

⑵ 抓住文中修辭,比較更換修辭或不用修辭的不同效果;

3、轉化:將文字與畫面或音樂結合,多角度品味。

4、討論:互相啓發。

四、優化組合說程序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追求師生良性互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備好課但不事先設定所謂的嚴格的教學步驟,而是把課堂教給學生,教師要因勢利導,藝術地駕馭課堂,良好地把握以下教學節奏:

比較閱讀

語境解讀

討論品評

遷移拓展

具體做法如下:

1、導課:

⑴ 多媒體展示多幅橋的優美畫面,創設情境,渲染氣氛。

⑵ 複習《中國石拱橋》,出示結構示意圖,引起學生對比討論。

⑶ 出示《橋之美》中心句。

2、解讀

⑴ 抓住本文文眼及中心句“橋在不同的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討論:不同的橋是怎樣與不同的環境在相互聯繫對比協調中體現美感的。

⑵ 展示板書。

3、讀、賞第四、五兩段,品味語言的魅力,同時展示畫面。

4、展示音畫課件,誦讀課文第四、五兩段。

三、遷移拓展

⑴ 談談閱讀本文的啓示。

⑵ 教師總結: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本文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即:從事物之間的聯繫中尋求美或新的發現,不僅尋求美如此,做其它事也是如此。

【作業的精心設計】

選題完成作業,要求1與2型的作業各選一題完成:

1、

⑴ 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橋名的由來,如西湖的斷橋名因何起。

⑵ 收集有關橋的詩歌、對聯、謎語、俗語、諺語成語等。

⑶ 收集有關橋的故事與傳說,如三國故事中的當陽橋。

2、

⑴ 仔細觀察一座橋,從橋與不同環境的聯繫中發觀美,完成一篇作文

⑵ 許多事物都可以從它與周圍事物的關係中得到新的發現,請就此完成一篇作文。

八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瞭解遊記的有關知識。

2、理解本課抓住景物特徵寫景的特點。

3、體會作者用詞精煉,描寫生動、具體以及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難點、重點分析]

1、這篇遊記是作者被貶謫到永州時寫的,通過對小石潭的景物描寫,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柳宗元生活在政治腐敗、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危機四伏的中唐時期。唐順宗時,代表中小地主階級利益的以王叔文爲首的革新派執政,他們在政治上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稱“永貞革新”。當時柳宗元33歲,任禮部員外郎,也積極參與了這一革新運動。但是在保守勢力的瘋狂反撲下,順宗退位。憲宗即位後,對革新派進行了殘酷的迫害,革新派人物相繼遭到殘殺和貶謫。柳宗元被貶爲永州司馬。這時,柳宗元政治地位下降,又身居荒僻落後的地區,因此他的心中非常抑鬱。《小石潭記》正是通過精細、生動的景物描寫,表現了自己憂傷、悽苦的思想感情。

2、《小石潭記》的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小石潭記》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佳作。它的精妙之處,首先在於它的結構。

全文共分五段,其內容如下:

第一段:敘寫尋潭的過程,概寫石潭的全貌。

第二段:寫潭水與游魚。

第三段:寫潭溪與岸勢。

第四段:寫潭上人的感受。

第五段:記同遊者。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文章有一先一後的兩條貫串動作線在流動,一條是遊蹤,一條是視線。

寫尋潭,以遊蹤爲序。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聽着如佩環碰撞那樣清脆悅耳的聲音,這不禁引起作者的極大興趣。於是,砍掉一些竹子,開出一條道路,穿過一大片竹林,一個美妙的天地便展現在眼下:潭。

寫觀潭,以視線爲序。尋到“心樂之”的小石潭,令人不由地急忙打開那猶如攝影機一般的`眼睛,貪婪地攝下石潭的全景,唯恐漏下一星半點:清洌的潭水,全石的潭底,近岸“爲坻、爲嶼、爲堪、爲巖”的底石,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啊,這是一個多麼美妙的所在呀!尤其攫人之心的,是那清洌的潭水。這又使人不由地把散漫的目光收攏回來,投到那連游魚的影子都能看得真切的一泓迷人的潭水。可是,潭水從何而來呢?視線不由地又一次轉移,拉到很遠,很遠,去尋那源泉。於是“斗折蛇行”的小溪,“犬牙差互”的岸勢,四面“環合”的竹樹……便一收入眼底,令人嗟嘆“不可知其源”;“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3、本文是如何逼真、生動、傳神地描寫小石潭及周圍景物的?

試以第二段描寫潭中的游魚爲例。在這裏,作者不是單純地寫游魚,而是既寫魚,又寫水,最後還落筆於“其境過清”的意境。

你看,魚兒在水中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依憑一樣:陽光照射下來,深深透進水底,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三言兩語,在寫魚中,就寫出了水的澄澈和天色的晴和。如果不是日麗,不是風和,不是水清,游魚能“影布石上”,能給人“皆若空遊無所依”的感覺嗎?

我們再來看看寫魚。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又飛快地竄向遠處,來來去去,輕快敏捷,好像和遊玩的人嬉戲一樣。這裏有靜景,也有動景,不僅活靈活現地表現了魚的姿態,而且以動襯靜,惟妙惟肖地創造了“寂寥無人”的境界。魚兒能這樣往來自若,豈不正說明魚兒從未受過人的驚擾,此地的環境之清嗎?而段末一句“似與遊者相樂”則用擬人的手法,把人與魚巧妙地交織在一起,寄寓着作者的詩情。

在這裏,無論是以魚寫水,還是以魚寫靜,用的都是側面烘托的寫法。這種寫法用得好,往往能夠收到正面描寫所難以達到的境界。

4、本文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本文的重點無疑是寫景,但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難以排遣的憂鬱。篇末所表現出來的悽苦心情,是作者身世遭際的自然流露,悽心與“清”景融爲一體,情景相生,確屬難能可貴。

[教學過程設計]

一、柳宗元與《小石潭記》簡介。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著名的山水遊記《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原題是《至小丘西》。

永州在今湖南省零陵縣境內,當時是一個荒僻的地區。但著名的九嶷山聳峙在它的南面,衡山餘脈盤繞在它的北面,五嶺山脈中的越城嶺和都龐嶺綿亙在它的南面,澄碧的湘江和瀟水橫穿州境並在境內匯合,因此,全州山陵起伏,丘壑幽深,河川縱橫,風景非常雄奇美麗。柳宗元到這以後,經常上高山,入深林,探尋幽深的溪谷流泉和怪奇的山石。大自然的雄奇景象,開闊了他的胸懷,陶冶了他的性情,使他那因政治上的不幸際遇而帶來的愁緒得到了寬解;同時,也使他獲得了更爲豐富的創作素材,從而寫下了包括《小石潭記》在內的,許多具有獨創性的山水遊記,爲中國文學史正式奠定了遊記文學的基礎。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語言清麗,手法巧妙,善於抓住不同山水的特點刻意描摹,個性突出,栩栩如生。更值得稱道的是,在精妙的景物描寫中,往往蘊藏着深厚的思想感情,透露着強烈的傾向性,情景相生,意趣無窮。《小石潭記》是歷代傳誦的優秀篇什之一。

二、正音、正形。

1、正音:

篁(huáng)坻(chí)參差(cēncī)嶼(yǔ)嵁(kān)綴(zhuì)佁(yí)翕(xǐ)愴(chuàng)邃(suì)龔(gōng)

2、正形:

洌(三點水)愴(右旁非“侖”)坻(右旁非“氏”)蔓(非)

三、疏通文意,點撥難句。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

“西”,方位詞作狀語,譯時要補出省略了的介詞“向”,講作向西。“步”,古時是量地單位,一步合當時六尺。《史記·秦始皇本紀》:“輿六尺,六尺爲步。”要注意的是,古時舉足兩次爲一步,今天舉足一次爲一步。也就是說,古時的一步,等於今天的兩步;今天的一步,等於古時的半步,又叫做“跬”。《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裏的“跬”就是古時的半步,今天的一步。“百二十步”,作行的賓語。“篁”,讀huáng,《說文》:“竹田也”,叢生的竹子;“篁竹”,竹林。“如鳴佩環”有兩種分析法,一種是作補語,摹擬水聲;一種是作分句,主語“聲”承前省略。“佩”同“佩”;“佩環”,古人系在腰帶上的玉製裝飾品,行則有聲。“鳴”是使動用法,意思是發出響聲。“樂”,古讀yào,動詞,喜愛。“之”指代這個地方,但不是小石潭,因爲小石潭是在伐竹取道之後才見到的。

全句的意思是:從小丘向西走了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環相碰發出的聲音,心裏很喜歡這個地方。2、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堪,爲巖。

“全石以爲底”,就是“以全石爲底”,意思是拿整塊石頭作爲底。“以”和它所介的詞語組成介詞結構,在句中一般是作狀語和補語。“以”所介的詞語,爲了強調它,有時可以提到“以”字的前面,如成語“夜以繼日”、“一言以蔽之”中還保留着這種句法。“卷石底以出”中“卷石底”就是捲起石底,也就是石底捲起。漢語中有一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方向很難說是從主語到賓語,例如“他流淚了”,是淚自己流下來,還是被人流下,就說不清。這類動詞,詞義不變,主語和賓語可以互調,而動詞並不轉爲被動。“卷石底”,既是“捲起石底”,也是“石底捲起”,意思一樣。“以”相當於“而”,可以不譯出,連接兩個動詞。

“爲”是一個意義很廣泛的動詞,有“做”、“當做”、“成爲”、“是”等意義,隨上下文而定。“爲坻”,成爲坻。“坻”讀chí,水中的小洲、高地。“嶼”,小島。“堪”,讀kān,指,山嵁崿形。“巖”,指峭壁。

這句話的意思是:小石潭拿整塊石頭作爲底,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爲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3、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這是個並列關係的複句。“可”本是能願動詞,用在數詞前面,詞義由可能引申爲約計,屬副詞;“可百許頭”,大約一百來頭。“許”用在數字後面,也是表示約計的,相當於現在的“光景”、“左右”等;“百許頭”,百把頭的光景。“可……許”複用,約計的意思更明顯。

“空”是名詞,作“遊”的狀語,意思是在空中。“空遊”就是無所依,“空遊無所依”是聯合結構的複雜謂語,前後互相補充。猶如“裹足不前”,把腳裹住,就是停止不前。“所依”是所字結構,在句中的作用相當於一個名詞,實際上是“所依之物”的省略。“無所依”,沒有可以依託的東西。“若”用在動詞前是副詞,好像、彷彿的意思。“皆若空遊無所依”,好像在天空中游,沒有什麼依託的東西,意思是,好像並不在水中,並沒有水似的。這是形容潭水的清澈見底。“空”只是“遊”的狀語,“若”作狀語,修飾“空遊無所依”,“皆”作狀語,修飾“空遊無所依”。

這句的意思是:潭中的魚大約一百來頭,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依託的東西。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西南望”的“西南”是方位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的趨向,“潭”是“西南”的定語,“而”連接前後兩部分,而前一部分實際上省略了一個介詞“向”。“斗折蛇行”的“鬥”和“蛇”是名詞作狀語,意思是山溪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爬行那樣彎曲。“鬥折”和“蛇鬥”,結構並列,意思相同。名詞作狀語,既保有名詞本身的意義,還要從它作狀語的用法上,加上有關的詞來理解,如這裏的“鬥”和“蛇”是表示比喻的,所以它的前面隱含了一個“像”。

“明滅可見”的前面隱含了一個“其”字。站在高處看,曲曲折折的泉流,有的地方看得見,有的地方看不見,看得見的爲“明”,看不見的爲“滅”;因爲泉水彎彎曲曲,所以一段明,一段滅,明而又滅,滅而又明,其明滅隱顯皆可見。

這句的意思是:向小潭的西南望去,只見那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爬行那樣彎曲,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

四、難點重點討論。

討論問題見前文“難點、重點分析”部分。

八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內容,掌握生字詞。

2、體會文章景物描寫的妙處,學習具體生動描寫景物的方法。

3、分析文章所運用的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多變的筆法。

重難點突破

重點:學習具體生動描寫景物的方法。

難點:分析文章所運用的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多變的筆法。

教法與學法

教法:

1、自讀點撥法:結合學習過程,點撥學生研讀文章,感悟文章的寫作技巧。

2、情境設置法:利用視頻和圖片,給學生以情境感,引領學生感受勃朗峯景色之美。

學法:

1、閱讀品味法:通過反覆研讀與細緻品味等活動,深入文本,感受這篇遊記的獨特魅力。

2、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小組合作,充分準備,學習遊記的語言和技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CAI課件、與本文有關的拓展資料。

學生:1、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勾畫語句,形成初步的閱讀體驗。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約5分鐘)導入法一:

出示勃朗峯的圖片,介紹:

勃朗峯,又譯爲白朗峯,是阿爾卑斯山的峯,位於法國的上薩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萊達奧斯塔的交界處。勃朗峯的最新高度爲海拔4810、90米(20xx年9月15日),它是西歐的峯。

勃朗峯每年都能夠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滑雪、登山等等,勃朗峯也深深吸引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前去遊賞。今天,讓我們隨着這位大作家走近勃朗峯。(板書課題:登勃朗峯)

導入法二:

板書課題及作者。

師:本文的作者是美國小說作家馬克?吐溫。他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有一次因爲看不慣國會議員在國會通過某個法案,因此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個廣告,上面寫着:“國會議員有一半是混蛋。”報紙一賣出,許多電話隨之而來,這些國會議員可不認爲自己是混蛋,紛紛要求馬克?吐溫更正。馬克?吐溫於是又刊登了一個更正:“我錯了,國會議員,有一半不是混蛋。”

有一次,馬克?吐溫應邀赴宴。席間,他對一位貴婦說:“夫人,你太美麗了!”不料那婦人卻說:“先生,可是遺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樣的話回答你。”頭腦靈敏、言辭犀利的馬克?吐溫笑着回答:“那沒關係,你電可以像我一樣說假話。”

這位幽默大師真是機智幽默啊!今天,他給我們帶了怎樣的驚喜呢?請看他的散文《登勃朗峯》。

圖片具有可視性、直觀性可使學生具體直觀地感受到所學課文的內容,同時運用圖片導入生動形象,更容易激發學習興趣。

利用趣聞軼事導入,可激發學生對作者作品的閱讀興趣,同時加深對作者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

(約16分鐘)1、學生默讀課文,解決生字讀音。(投影)

翌日(yì)塵埃(āi)絡繹不絕(luòyì)

轔轔(lín)焦炙(zhì)俯瞰(kàn)

蠼峻(chán)獨踞(jù)蒼穹(qióng)

紛至沓來(tà)霓裳(cháng)驟然(zhòu)

皚皚(ǎi)拾階(shè)

2、結合課文內容,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投影)

(1)翌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

(2)絡繹不絕:絡繹:前後相連,連續不斷;不絕:不斷。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

(3)美不勝收:勝:盡。美好的東西很多,一時看不過來。

(4)一如既往:一:完全;如:像;既往:從前。指態度沒有任何變化,還是像從前一樣。

(5)紛至沓來:紛:衆多,雜亂;沓:多,重複。形容接連不斷的到來。

(6)名副其實:副,符合,彼此相稱。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7)霓裳羽衣:以雲霓爲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裝束美麗。

(8)驟然:來得很突然,沒有任何的徵兆,一下子就發生了,沒給任何準備。

(9)拾階:拾,輕步而上。逐步登階。

3、介紹作者及著作。(投影)

馬克?吐溫(Mark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也是演說家。其幽默、機智與名氣,堪稱美國最知名人士之一。他被譽爲“文學的林肯”。是19世紀後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之一。主要作品有《百萬英鎊》《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耶歷險記》等。

4、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閱讀,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理清本文的寫作思路,劃分段落層次。

明確:

①文章記敘了作者一行登勃朗峯的過程。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6段):描寫作者登上勃朗峯的見聞

第二部分(第7~11段):敘述作者一行下山的經歷。

5、具體分析:

(1本文是一篇遊記,請以作者的遊蹤爲線索,梳理作者登勃朗峯的過程。

學生在默讀的同時進行圈點批註,探究答案:

明確:

早晨八點多,徒步上路,路上見到很多坐車的男女。

取道黑首,抵達高地,沿途看到諸多美景。

拾階而上,看到巍峨壯觀的勃朗峯及其周圍的山峯。

就地而坐,飽覽美景,心有所悟。

僱了馬車,美餐暢飲。

車伕車技高超,一路顛簸疾馳,先於其他人到達沙蒙尼,住進旅館的上等房問。

(2)第一部分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寫作重點是什麼?

明確:這一部分作者主要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具體生動地描寫了登勃朗峯途中所見美景。涼爽的樹林,巉峻的巖壁、巍峨的勃朗峯,奇形怪狀的山峯,色彩斑斕的彩霞,瞬息萬變的光影,無不令人神往。

(3)第二部分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寫作重點是什麼?

明確:第二部分主要運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寫人敘事。這一部分主要刻畫了車伕的形象:他性格豪爽、車技高超,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夯實基礎,因爲語言文字是感情的載體。

介紹作者,加深學生對馬克?吐溫的印象,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

自讀的目的是讓學生走入文本,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運用各種符號標記、批註、勾畫,培養了學生分析、理解文段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積極主觀能動性,有利於學生把握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逐層深入把握學習重點,結合文章內容,由整體到具體,

三、合作探究。

(約18分鐘)l、理解重點句子。

①天氣灼熱難當,乘坐在緩慢爬行的騾背之上和轔轔前進的馬車裏的男男女女,焦炙於火辣辣的豔陽之下,真是可憐可憫。

(小組合作交流、探究:作者爲什麼認爲乘坐馬車的和騎騾的遊客“可憐可憫”?)

學生交流後回答:旅遊,本就是置身自然、親近山水。作爲遊客,應該儘可能腳踏實地,徒步而行,感受自然的魅力。而這些人乘車、騎騾,不但“焦炙於火辣辣的豔陽之下”,不能“在樹林中避暑納涼”,而且失去了旅遊的樂趣和意義,豈不“可憐可憫”!

②我們可在樹林中避暑納涼,稍作歇息,可那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錢坐車,就一定要使他們的旅行物有所值。

(小組合作交流、探究:這段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和語調朗讀?表現出作者什麼樣的心理?)

學生交流後答:這段話要讀得輕鬆、輕快。作者爲自己感受到了旅遊的樂趣而喜悅。“物有所值”一詞褒義貶用,表達了作者對乘車、騎騾的人的含蓄嘲諷。

③自然界中最美麗最精緻的造物,莫過於肥皂泡泡了:剛纔空中的華麗色彩,天衣雲錦,恰如那在陽光下破裂並蔓延開去的肥皂泡。

(小組合作交流、探究:這裏聯想到肥皂泡,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慨?)

學生交流後答:這是作者對生活的一種感悟和感慨:生活中美麗精緻的東西,都是過眼雲煙,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就像美麗的肥皂泡終會破裂。因此,我們要珍惜當下,樂活當下。

④如果這位王爺的車技略欠敏捷——或者說,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在他離開阿冉提時喝得酒氣醺醺——結果就不會是這樣的了。

(小組合作交流、探究:這句話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學生交流後答:這句話表現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由於車伕的技術高超,他們才能夠趕上並超過長長的遊客車隊,得以住進上等房間。作者對此歡欣慶幸並對車伕駕車的技術表示讚歎。

2、歸納寫作技法。

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分析文章所運用的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多變的筆法。

小組合作交流後,教師明確:

作者寫上山,用的是散文筆法,繪景抒情:通過描繪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和變幻的光影,表現勃朗峯周圍的奇妙景色,引出作者的無限感慨;寫下山,用的是小說筆法,寫人敘事:驚險的旅途,怪異的車伕,富有傳奇色彩,幽默風趣,吸引讀者。

3、小結:

本文記述了作者一行人登勃朗蜂的過程。全文以作者的遊蹤爲線,具體形象地描繪了勃朗峯美不勝收的景物,並刻畫了一個駕車技術高超、性格豪爽的車伕形象。研讀、揣摩句子含義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揣摩語言,養成揣摩語言的習慣可以加深其對語言文字運用技巧的理解,不斷增強自己的語感。

通過討論交流等方式培養學生分析、理解文段的能力,激發學生的積極主觀能動性。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課堂小結能有效體現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的完整性,突出教學重點,爲學生複習鞏固提供導向性。

四、對照梳理。

(約6分鐘)本文和《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同爲遊記,但閱讀後的感受大不相同,請從文章內容和寫作方法的角度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

(同桌討論並回答)

教師歸納:

1、兩篇文章都是遊記,都用生動的筆觸描繪出大自然無與倫比的美景。不同的是,本文寫景重在表現自然的賞心悅目,令人熱愛與讚美;而《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重在表現自然的莊嚴神聖,令人敬畏與崇拜。

2、兩篇文章都以作者的遊蹤爲線索展開全文。本文運用變化的筆法,先以散文手法描繪景物,抒發感慨;再以小說筆法敘述事件,刻畫人物。細細讀來,感受到一份別樣的幽默。而《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則巧妙地將寫景、敘事、抒情融爲一體,突出了雪域高原的壯美、神聖,表現出作者對自然的崇敬,給人印象深刻,讓人久久回味。這一環節,通過比較閱讀把兩篇內容相關而又有所不同的課文聯繫起來進行鑑賞,是一種“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思維過程。對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幫助識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很有好處的。

19、登勃朗峯

馬克吐溫

上山見聞:濃墨重彩繪景抒情 表達多樣

下山經歷:簡筆勾勒寫人敘事 筆法多變

八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把握課文中的人物、事件,認識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並從中獲得有益啓示。

瞭解新聞特點,複習記敘文六要素知識。

綜合運用默讀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從文體上抓住新聞的特點,從題材上抓住戰爭的主題,從遣詞造句上體會

準確精練的語言。

●課前準備

預習生字詞,查閱有關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的資料。

學生每人準備一份當天的報紙。

教學內容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報道瞭解放戰爭中渡江戰役的勝利戰況。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奇觀,千里江面上萬船齊發,人民解放軍冒着炮火奮勇挺進,衝破敵陣,橫渡長江。毛澤東親自撰寫了這則新聞,給全軍戰士和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今天讀來依然令人迴腸蕩氣。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鼓舞瞭解放區軍民乘勝前進的鬥志。

(學習這兩則新聞不僅要抓住戰爭的主題,也要抓住新聞的特點)

教學設計

導入(導入課文的方式可根據需要設定)

(教師配樂朗誦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一詩,聲情並茂地導入課文)這首詩是爲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而作,表現了人民解放軍的英雄氣概。歷史告訴我們,中國革命的勝利是經過長期革命戰爭戰勝強大敵人取得的,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毛澤東爲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親自撰寫的一篇新聞,題目是“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或讓學生拿出當天的報紙瀏覽新聞版,簡要介紹幾則新聞,由新聞的標題導入)

整體感知

教師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教師檢查預習字詞情況,佈置思考題。

快速默讀課文,用簡明的語言說說新聞報道了什麼內容。

再讀課文,理清記敘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指出記敘的六要素也是新聞的要素)

精讀課文(可分讀、齊讀),具體說說新聞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報道渡江情況的?按什麼順序報道,爲什麼?

學生讀課文後,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三個思考題分別針對新聞結構的三部分:標題、導語、主體)

教師導學

(討論了以上三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要想迅速瞭解新聞的主要內容,就要看標題。要比較詳細地瞭解新聞的內容,就要

看導語。要更爲細緻地瞭解新聞的內容,就要看主體。

新聞的要素也是記敘的要素,只要把記敘的六個要素變成六個問題,閱讀的時候注

意這六點,養成留意要素的習慣,再讀其他敘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內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師佈置思考題:

閱讀這則新聞後,你以爲新聞具有怎樣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討論後明確:

新聞的作用,報道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

新聞的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和背景五部分。

新聞的寫法,主要是敘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新聞的特點,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報道及時、語言簡明準確。

拓展延伸

教師導學:要求學生快速默讀第二則新聞《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瞭解新聞內容。再

讓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的新聞知識學習第二則新聞,並提出思考題。

默讀第二則新聞,理清記敘的六要素。

運用所學的新聞知識具體分析第二則新聞,並說說兩則新聞在寫法上有哪些不同之處?

品味兩則新聞語言的特點,完成課後練習三。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學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師就給予鼓勵。

教師小結

《新聞兩則》所報道的渡江戰役和南陽解放,都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階段具

有關鍵意義的勝利。學習這兩則新聞,使我們瞭解了歷史,看到正義戰爭的威力,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兩則新聞氣勢磅礴,語言準確簡明,感情色彩鮮明。給我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學們把今天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今後的生活中去,用心體驗、感受、思考周圍的世界,開闊視野,提高認識水平。

佈置作業

就現代戰爭的話題談談你的認識,並整理在練習本上。

八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積累文言常用實詞,翻譯並背誦這篇短文。

2.充分領悟作者的情懷,瞭解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能力目標:1.認識銘這種文體,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2.學習本文反向立意的寫法,從“陋”的反面“不陋”立意。

情感態度與價值:感受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學習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

  教學重難點

1. 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培養生活情趣。

2. 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方法

背景導入,引起學生閱讀興趣。

朗讀中感受欣賞本文的音樂美、節奏美。

在合作中探究“陋室不陋”。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背景導入,引發興趣

劉禹錫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散文家、詩人,他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知縣是個勢利小人,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便橫加刁難。先是安排劉禹錫住在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見房子面對大江,不但沒有埋怨,反而很高興,寫了一幅對聯貼於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此舉氣壞了知縣,於是知縣將劉禹錫的住所由城南調到城北,並把房屋從三間縮小到一間半。新宅臨河,楊柳依依,環境還不錯,劉禹錫沒有計較,又寫了一幅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見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他一間僅能容下一牀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想想這縣官實在是欺人太甚,於是便憤然提筆寫下了《陋室銘》。看來這篇“名文”是“氣”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千古名作。

  二、 瞭解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是中唐傑出的政治家、散文家、詩人,有中唐“詩豪”之稱。文學上,前期劉柳(宗元)相知、詩文互遞,時稱“劉柳”;後與白居易詩文唱和,時稱“劉白”。 其詩涉獵題材廣泛,所做政治諷刺詩,辛辣尖銳;所作懷古詩,沉鬱蒼涼,語淺意深;所作仿民歌詩,清新爽朗,別開生面。

  三、 文體介紹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爲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文辭精煉,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陋室銘”的意思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居室主人的生活情趣。

座右銘:座右銘的銘文比其他銘文更爲簡短,有的只是一兩句話或格言,置於座位的旁邊,用以自警。座右銘的內容是勉勵自己,鞭策自己,或約束自己行爲的準則。

  四、 朗讀美文,翻譯理解

朗讀美文

步驟一:學生自讀,標註難讀的字詞,注意朗讀的節奏。

步驟二:欣賞名家朗誦,感受本文的音韻美、節奏美。

步驟三:師生齊讀,找出韻腳。

翻譯理解

步驟一:對照課下註解,掌握重點詞語的含義。

步驟二:兩人一組,互譯全文。

步驟三:掌握重點句子的含義。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③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④何陋之有?

  五、 合作探究,品味美文

問題引導

1. 本文題爲“陋室銘”,但在結尾作者卻說“何陋之有”爲什麼?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語點出“陋室不陋”的原因,這是本文的主旨句,因爲主人的品德高尚,因而陋室不陋。

2. 請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一主旨句是怎樣引出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類比的方法,將山水與陋室相提並論,以“仙、龍”比“德”,以“名、靈”比“馨”,暗示陋室不陋,陋室因爲主人的“德馨”而馨。(請同學們背誦這幾句)

3. 既然“惟吾德馨”因而陋室不陋,那麼作者從哪幾個方面突出作者美德,襯托陋室不陋的?(小組內合作探究)

----自然環境清幽:“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陋室自然環境清幽雅緻,令人賞心悅目,在如此優美的環境中生活,帶來的便是“華屋玉食,錦衣美酒”無法比擬的享受了,即使身居斗室又有何陋可言呢?

----交往人物不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時有鴻儒來往,常有高朋談笑,迴避了世俗的人際交往,可以和志同道合者縱情暢懷,談笑風生。沒有世俗的阿諛奉承,爾虞我詐,即使身處陋室也絕無簡陋可言。

----生活情趣高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可以在室中撫琴弄弦,展卷讀經怡然自樂。沒有繁弦急管那種嘈雜的聲音,沒有案卷公文勞損身體,完全是從容自由的,足見其主人的高雅脫俗,陋室也就不顯得簡陋了。

(請同學們背誦這幾句)

4.“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句用了什麼修辭?哪兩個字用的好?

----採用擬人,對偶的修辭,“上,入”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什麼;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幹什麼。

5.作者居於陋室卻不嫌其陋,居於陋室卻不失其雅緻的生活並能不失情感的描繪陋室,可見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高潔傲岸,安貧樂道的人,即安於貧困,以守道爲樂。

6.提到諸葛廬,子云亭作用何在?

----以賢者自況,表達出以他們爲榜樣的志向與抱負。

7.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有沒有直接表現出來?

----沒有直接表現出來,而是通過陋室的景、人、事的描繪體現出來,這種寫法就是託物言志。

  六、 課堂小結

《陋室銘》中我們認識了一位在困境中不唉聲嘆氣,不怨天尤人,而是怡然自得的劉禹錫,感悟出劉禹錫的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人生的打擊未損他的鋒芒,不折他的腰骨。“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一反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高昂的勵志高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彰顯出少有的樂觀豁達。“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道盡了歷史的蒼涼,人世的無常。悟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使他變得更加樂觀,更加瀟灑。

想必同學們也有自警自策的文字常置於桌旁,時刻自勉,請問你們的座右銘是什麼?請大聲宣讀,讓大家共勉!

  七、 作業設計

1思考:作者懷瑾握瑜,身處陋室而不認爲陋,聯繫自身該怎樣看待自身客觀條件中的不足?

2背誦默寫全文。

  八、 板書設計

八年級語文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一)掌握文中的實詞,通過誦讀,感悟文章的簡約之美。

(二)通過想象,感受雪後西湖凝靜清絕的意境之美。

(三)沉潛涵泳,體悟作者曠達的志趣和故國之思。

二、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引

1笨吻霸は啊R求如下:

(1)讀準音,藉助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

(2)讀順文,並圈出文辭優美、內涵豐富的句子。

(3)讀懂義,指文章大意,並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鋇既胄驢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詩,詩中“寒江獨釣”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懷叫人讚歎。而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則營造了另一番意境,抒發了別樣的情懷。今天讓我們隨着張岱,走進西湖,去湖心亭看看雪。

3蔽難СJ

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陰(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文學家。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爲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

(二)活動過程

1閉音聽讀

(1)下列加點的字該怎麼讀?(板書或以多媒體顯示,學生認讀後配上拼音)

餘拏一小船ná擁毳衣爐火cuì

霧凇沆碭sōng hàngdàng餘舟一芥jiè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gèng餘強飲三大白而別qiǎng

(2)聽老師範讀全文,要求同學聽準讀音,聽清句讀,體會情感,領悟意境。

範讀旨在以教師的美讀感染學生,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吟誦涵泳,培養文言語感,體味文言文的韻味。

2崩識痢⒅室

(1)朗讀課文,要求吐字清晰準確,停頓恰當。

(2)質疑活動

策略:藉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不能自行解決的,舉手質疑。

3碧致勱渙

(1)落實下列加點的字詞,注意古今不同的意義和用法

①是日,更定矣代詞,此,這

②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都,一概

③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名詞活用爲動詞,客居

(2)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體察句子的語氣

①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條印記的長堤,像一個墨點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葉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兩三個人罷了。

②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他們)看到我十分高興,說:“湖中怎麼可能還有這種人?”

③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船伕不停地小聲唸叨着:“別說您癡,還有比您更癡的人。”

4彼卸遼枰

(1)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2)設疑激趣:文章結尾“舟子”說“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癡”?爲什麼說湖中人比“相公”更癡?

(3)誦讀策略:指導同學抑揚頓挫地誦讀課文,養成吟誦、咀嚼、揣摩、品味的習慣。誦讀中思考上述兩個問題,從原文中找到回答的依據。

5碧致芻疃

(1)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癡”?

明確:“相公”在“大雪三日,

教案《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湖心亭看雪》教案》,

湖中人鳥聲俱絕”的情況下,在“更定”時分,劃一條小船,“獨往湖心亭看雪”。

(2)爲什麼說湖中人比“相公”更癡?

明確:湖中人比“相公”到得早;“鋪氈對坐”準備久待;在湖心亭煮酒賞雪;見到“相公”,甚爲歡喜,拉着一起喝酒;最爲重要的是,他們“是金陵人”,客居此地,時近年關(崇禎五年十二月)。

(3)令“相公”和湖中人癡情不已的西湖雪景究竟如何?

明確:作者用清新淡雅的筆墨,描繪了雪後西湖凝靜清絕的景象。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淨美精約,簡潔通透,寫出了雪中西湖的空闊感。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細微點睛,生氣畢顯。將靜闊襯得更加靜闊,而又爲清冷增添了絲許活力,由遠而近,輕重有致,或潑墨或點染地寫意出來,“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雪在其中似有還無,似無還有,白色蒼渺之景,卻借影而得神,寥寥數筆,有酣暢淋漓之味,也引出秀影浮動的靈氣。

活動策略

①通過想象描述作者所描繪的景象,感受雪後西湖凝靜清絕的意境之美。

②請善於畫中國畫的同學,根據文字所提供的信息,畫一幅西湖雪景,感受雪中西湖的冰清玉潔,並瞭解什麼是白描手法。

③誦讀“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在和諧的音樂美中感受文辭之簡約,意趣之清逸,意境之靈動。

6北冉鹹驕

(1)本文借西湖雪景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懷?與柳宗元在《江雪》中所表達的情懷是否相同?

明確:本文冰清玉潔、凝靜清絕的西湖雪景是作者志趣的外化。作者癡情於自然,癡情于山水,陶然自樂於真性情中。文章還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國(明朝)的懷念之情。與《江雪》清奇意境、孤高情懷不同。

活動策略:藉助比較閱讀的手法,比較畫面的雪景和各自寫到的人的活動,把握畫面的基調和人物的情懷。注意對湖中人身份的交代。

(2)課文描寫了作者癡心於西湖雪景的情形,談談你喜愛自然美景的類似體驗。

活動策略:讓同學們暢所欲言,談自己對自然美景的感受和體驗,從而理解古人的雅趣和情懷。

(三)總結活動

1彼卸撂邐

誦讀體悟本文意趣之清逸、意境之靈動、文辭之簡約的特點。

2笨甕餷ㄒ

(1)課外蒐集描寫西湖的詩文,並互相交流。

(2)擴寫練習,即對原文加以擴展補充,使之充實具體。

(3)專題研究:湖光山色與中國文人。

板書設計

湖心亭看雪

明末清初·張岱《陶庵夢憶》癡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凝靜清絕

冰清玉潔

秀影浮動

八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培養概括能力。

2、掌握羅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預習,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CAI課件演示法、討論法、點撥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表示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

2、探究生態環境遭破壞的深沉原因,汲取歷史教訓,愛護生態環境,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

【一】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法突破重 點:

①瞭解報告文學的特點。

②理解本文運用對比、擬人、列數據等方法表現詣的寫作方法。

③體會課文的基本理念(生態意識、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

難 點:

①培養學生科學理性和人文關懷。

②感受並體會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二】教學突破

課文全篇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爲了表達這種感情,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引導學生對對比、擬人、客觀數據的分析、體會、從而整體把握該篇文章內容。

【三】教具準備:自制CAI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前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配有九寨風光圖片),聽到這首非常熟悉的歌曲,想必大家早已神遊於以高原湖泊衆多、瀑布雄偉壯觀、植物景觀奇妙的人間仙境——九寨溝。其實,除了這個美麗的地方外,今天教師也準備帶領大家去另一個人間天堂。

二、對比中震憾

1、說美景猜測風光無限是何方。 我這兒有幾張他的倩照,請先欣賞,看後告訴大家你看到的是一幅什麼景象?

總結:剛纔大家看到的是牛馬成羣、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更是人間仙湖。

2、訴慘狀聯想。 我這兒還有幾張更爲美妙的獨特的圖片,也讓你們開開眼。看後問:你們看到的又是什麼景象?(播放CAI課件:今日羅布泊圖片) 總結: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一棵草、沒有一條溪,夏季氣溫高達70攝氏度。天空中沒有一隻鳥,沒有任何飛鳥敢於穿越,它是一個神祕而又令人恐怖的地方。

3、解包袱這是同一地方——羅布泊,書中尋找天堂與地獄的景象,富有感情的朗讀。(講析對比,列數學和生動的說明) 剛纔我們看到的兩組圖片,一組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一組是大漠沙若浪,寂寞無人家。一邊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邊是戈壁灘,狂風捲,鳥不拉屎馬不前。

你們可曾想,這天壤之別的兩處景,竟是同一地方——那就是神祕的羅布泊。(板書:羅布泊) 請同學們翻開12課,分別從文中找出羅布泊青春亮麗和恐怖淒涼景象的句子。(學生自由勾畫並朗讀) 齊讀文段(投影顯示文段)過渡:美景不在,慘狀不堪目睹,文中準確的數字同樣震撼人心,請從文中找出體現今昔變化的數據,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八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培養鑑賞古詩的能力。

2、研讀品味,體悟詩的表示手法。

3、反覆閱讀,領會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掌握和感悟詩的表示手法。

2、語感的培養和詩歌表示手法的學習。

【教學準備】

1、多媒體:

據陶潛《飲酒》(其五)作的詩意畫,《行路難》配圖。

2、範讀帶:

有關五首詩的錄音。

3、投影卡片:

介紹作者和其詩的卡片。

【設計思路】

學習這五首詩詞,應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體味詩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導學生從掌握欣賞古詩詞的方法(例如同一時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較)人手,理解本課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示詩詞主旨的優秀詩句,應能默寫並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靈活運用。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提出疑問。質疑可能會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詞上的,或是詩句上的,或是關於時代背景、作者情況等方面的,均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對提出來的疑問,教師不必一一作答,先發動全班同學來討論解決,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存疑,或作爲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在課外作深入研討。然後讓同學說說或寫一點各自感悟到的東西。

【教法】

介紹背景,反覆誦讀法;聯想想像,比較閱讀法。

【學法】

誦讀、討論、自主探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我國的詩歌源遠流長,從《詩經》算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詩歌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不少流派,“田園詩派”就是其中之一。舊時代的一些詩人,對實際不滿,退居山野,避入鄉村,通過對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園風光的歌詠以抒發情懷。這類詩被稱爲田園詩,寫這類詩的詩人也就被稱爲田園詩人了。陶淵明就是我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園詩人。他與最早的山水詩人南朝宋詩人謝靈運被合稱爲“陶謝”。聽人說美味,總不如自身親口嘗一嘗來得真切。今天我們就來品陶淵明《飲酒》詩之美味吧!

二、解題

1、陶淵明,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他是東晉開國元勳陶侃的後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隱,最後下決心走上歸田之路。在東晉末年,玄學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詩表示出一種新的人生觀與自然觀,反對用對立的態度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強調人與自然的一體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他共寫《飲酒》詩20首,這裏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據說,《飲酒》詩都是陶淵明在飲酒以後寫的,但所寫詩的內容不一定與飲酒的事情有關,抒寫的是自身的志趣。此詩寫作時間大約是作者歸田的第20年(417年)。此詩寫他在農村裏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心遠地自偏”的哲理,表達了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找到樂趣的恬適心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掌握,理清思路。

⑴聽五首詩詞錄音一遍;接着聽《飲酒》一遍,聽清字的讀音、詩句的節拍和重音之處等等,然後學生對照課文註釋自讀一遍,再聽第二遍錄音,學生默默地跟讀。

⑵補充《飲酒》的註釋:

①喧:吵鬧的聲音。

②君:指陶淵明。這句是假設有人問陶淵明。

③心遠地自偏:自身的心靈已經遠離了塵俗的牽纏,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顯得清靜起來了。

④辨:說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麼語言來表達。

⑶教師根據自身的體會範讀《飲酒》兩遍。

⑷打出課件,同時讓學生誦讀課文多遍。

⑸指導背誦:

在熟讀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詩有兩個層次:開頭四句爲一層。是說作者雖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境裏,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聲,如何能做到這樣呢?原來是心靈遠離了塵俗的牽纏,那麼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靜起來了。

“採菊東籬下”以下六句爲第二層次,銜接“心遠地自偏”而寫下來。是說對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賞,能獲得無限的意趣。沿着這樣的理解去讀背,就能比較容易地背出。

2、課文研討:

⑴對一些重要詞語和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爲何“而無車馬喧”呢?

明確:這裏的“車馬喧”並非指平時老百姓來來往往幹活的車馬發出的喧鬧聲,而應指“上層人士之間的交往”。“而無車馬喧”意指作者疏遠了奔逐於俗世的車馬客,看淡了權力、地位、財富、榮譽之類了。

②“悠然見南山”的“見”有的版本作“望”,能說說兩種版本的優劣嗎?

明確:“見”是漫不經心地看一下,而“望”卻是眼睛有意盯住看。這就是說“望”是有意識的注視,“見”是無意識的瞥見。用“見”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蘇東坡也說:假如是“望”,這詩就變得興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兩句的詩意?

明確:這兩句顯然是全詩的總結:在這當中,可以領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諦,可是想要把它說出採,卻又不知該怎麼說了。實際是說,此種真諦用籠統概括的邏輯語言是缺乏以體現的。

⑵說說這首詩表達上的特色:

明確:總體上說,這首詩語言是較爲淺顯的,結構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遠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賞品味:

⑴名句品味:

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四句是寫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學千金譜》中說:“山花人鳥,偶然相對,二片化機,天真自然,既無名象,不落言筌,其誰辨之?”

②“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屬值得一品的名句。

⑵詩的最後兩句在結構上的作用:

八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品味作品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

2、掌握本文創作的特點,把握作者描繪的列夫·托爾斯泰眼睛的特點;

3、瞭解托爾斯泰豐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學重點:

托爾斯泰的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畫”,作者不僅爲我們展示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徵,更爲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全文主要刻畫了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和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讚美了托爾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了他人生的不幸。

本文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傳記作品中可以獨立成章的一節。

二、托爾斯泰簡介:

展示媒體資源中的PPT課件,向學生簡單介紹托爾斯泰的生平經歷,並瞭解他的主要作品。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代表了他的藝術高峯,也是他實踐“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標誌。

三、作者簡介:

同樣是利用媒體資源中的PPT課件,展示作者茨威格的圖片及文字資料,使學生對作家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四、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教師正音。學生交流、鞏固。

(1)給下列畫線的字注音:

鬍髭(zī)長髯(r2n) 鬈(qu2n)發 黝(yǒu)黑 滯(zhì)留

愚鈍(dùn) 禁錮(ɡù)軒(xu1n)昂 犀(xī)利侏儒(rú)酒肆(sì)

尷尬(ɡ1nɡ4) 鋥(zènɡ)亮 甲冑(zhu) 粲(c4n)然盎(4nɡ)然

(2)解釋下列詞語:

黝黑:黑;黑暗。

滯留:停留不動。

愚鈍: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風度。

禁錮:束縛,限制。

軒昂: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犀利:鋒利;銳利。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列夫·托爾斯泰》教案一》,

侏儒:身材異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館。

尷尬:處境困難,不好處理。

熾熱:極熱。

粗製濫造:指產品製作粗劣,不講究質量。

藏污納垢:比喻包容壞人壞事。

鬱鬱寡歡:心情不舒暢,不快樂。

鶴立雞羣: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羣人裏頭顯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

廣袤無垠:廣闊無邊。古代以東西長度爲“廣”,南北長度爲“袤”。

頷首低眉:低着頭顯得很謙卑恭順的樣子。

無可置疑:沒有什麼可被懷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無光。

2、播放媒體資源中課文朗讀的部分,學生聽讀並思考以下問題:

①全文在結構上分爲幾部分?每部分各寫了什麼內容?

②文章爲什麼重點寫他的眼睛?

③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聽讀課文時,要在書上圈點勾畫,聽讀課文後,先自己思考,然後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明確:

①全文在結構上分爲兩部分。1~5自然段主要寫了托爾斯泰鬚髮的特點;6~9自然段描寫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

②眼睛是心靈之窗,托爾斯泰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眼睛而充分表達出來。這裏作者對托爾斯泰的眼睛的描寫,已不再限於肖像描寫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爾斯泰作爲偉大的文學家,對他所處的時代作出準確、深入、全面的描繪,成爲時代的代言人。

③托爾斯泰是一位文學巨匠,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僅爲我們展現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徵,更爲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裏行間滲透着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崇敬讚美之情。

3、研讀與賞析。

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①請用課文原句說說課文的第一部分具體刻畫了托爾斯泰怎樣的外貌特徵?

②刻畫這些特徵時,作者採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試說說其作用。(此處可從課文中找出運用誇張手法描寫托爾斯泰的眉毛、鬚髮、皮膚、鼻子的句子,仔細體會其表達效果。)

③讀了這一部分,你認爲托爾斯泰的相貌怎麼樣?

小組討論交流明確:

①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鬚髮特點:“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於空地”;面部輪廓:“留給人的總印象是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面容表情:“憂鬱面孔上籠罩着消沉陰影,滯留着愚鈍壓抑”,“沒有一點光彩可言”,“不是傳播智慧的廟堂,而是禁錮思想的囚牢”;穿戴方面:“對他來說,穿這件大衣,還是那件大衣,戴這頂帽子,還是那頂帽子,都沒什麼不合適”;總之,托爾斯泰的外貌會令拜訪者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