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奇妙的克隆》教學反思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奇妙的克隆》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95K 次

  教學反思: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奇妙的克隆》教學反思

我國著名遺傳學專家談家楨的《奇妙的克隆》,既向我們介紹了關於克隆的科學知識,也讓我們體會到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和精神,能讓我們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全面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統一。

對於科普文章,我不想在寫作思路的分析上花太多的時間,因爲這樣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新課標》也明確提出,要讓學生提高分析、理解、提取、整理信息的能力,高科技知識的文章,學生較爲感興趣,但如果老師過多的介入,反而會適得其反,因而我設計了一個問題:閱讀本文,你瞭解了什麼知識?問題較淺而且範圍很廣,同學們暢所欲言,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全由自己的水平而定,回答問題的同學爭先恐後,熱情高漲,在這個過程中,結合他們在生物課上學的關於細胞學的知識,便很快地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瞭解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在拓展延伸的部分裏我還設計院一個辯論題:正方——克隆技術能爲人類造福,反方——克隆技術不能爲人類造福。以課本的知識作爲理論基礎,加上他們課外所瞭解的事例、數據、故事等作爲論據,展開了激烈的爭辯,男女雙方你不讓我,我不服你,爭得面紅耳赤,場面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在這一環節裏,課文的一個難點: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不用老師做過多的分析,一切都迎刃而解了,非常的輕鬆。

雖然是按照課文內容把預計的知識點都貫穿完畢,但總感覺有少許的不踏實——挖掘得不夠深入,之後通過查找資料,我發現了一個重要的資源,就是要走出文本,類化遷移,讀以致用。這種“致用”,不只是從生物學、社會學的視角去思考克隆技術的革新發展和興利除弊,還要立足語文,從寫作學、閱讀學的視角去吸取克隆技術的精神營養。這是語文課區別於生物課的分水嶺,也是走出文本不能走得太遠的界碑。生物“克隆”作爲一種科學的創造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鑑到文章、文學的寫作和閱讀中的。魯迅寫小說,對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形象的創造,“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腳色”。(《我是怎麼做起小說來》)把互相沒有必然聯繫的東西,重新組織在一起,雜交成新的機體,新的生命,這難道不類似於無性繁殖的生物克隆嗎?這就是典型的“寫作克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有一段名言:“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晏殊《蝶戀花》一詞本是寫離情,卻借用其中的名句來表達登高望遠的宏偉志向;柳永《鳳棲梧》一詞本是寫癡情,卻借用其中的名句來表達忠貞不渝的奮鬥毅力;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一詞本是寫失戀後的落寞,卻借用其中的名句來表達豁然開朗的成功喜悅。如此斷章置換,重新組合,超越了文本作者的原意,熔鑄了讀者獨創的新意,不但拓展出治學的三境界,而且開發出一切事業從追求、奮鬥到勝利的三境界。這是典型的“閱讀克隆”。如果我們的語文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學習魯迅、王國維的榜樣,運用“雜交創新”的科學創造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大膽進行“寫作克隆”和“閱讀克隆”的實驗,那麼《奇妙的克隆》就算學到家了,“有創意的表達”和“有創意的閱讀”就算學到手了。

一篇文章能有這麼深層次的挖掘,便能把克隆技術與我們語文學習聯繫在一起,學生們會發現,克隆是那麼的神奇,語文原來也是那麼充滿趣味,各個領域之間的知識通過認真吸取、理解,就可融會貫通,應用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