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初二語文《多一些寬容》說課設計

初二語文《多一些寬容》說課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一、教材分析

初二語文《多一些寬容》說課設計

  1、 教材在單元中的位置

《多一些寬容》是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八課,是一篇自讀課文。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是“道德修養”,而《多一些寬容》正是一篇極好地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文章。文章篇幅短小,結構嚴謹,可承載的內涵卻如此的豐富。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需要誠信,需要合作,更需要呼喚寬容。爲此,我結合讀本“雲襟胸懷”一節當中六篇關於“寬容”的文章,可以引領學生對“寬容”這一主題內涵展開探究性學習。通過這一課學習,突破本單元的兩個學習目標:1、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塑造崇高的精神境界。2、品味議論文語言概括有力的特點。

2、 課文內容本身的知識體系和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這是一篇談人的修養的文章。課文共三段。首先簡要論述寬容的意義,然後重點闡述怎麼樣才能做到寬容待人,最後又退一步加以補充論證。可以說是做到了既旗幟鮮明,又滴水不漏。每一句都經過精心推敲。寬容本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作者在一篇幾百字的短文中就說得清楚透徹。無論從內容還是寫法、語言都值得我們探究與學習。如果就課文講課文,勢必使課文的解讀過於膚淺。在與讀本中六篇關於“寬容”的比較閱讀中,發現各篇對寬容的理解各有所側重。而讀本中的文章恰恰是對課本內涵的豐富與補充。基於這一點,我把本節課課型定爲“主題探究學習課型”。

 二、學情分析

1、原有基礎:以前曾嘗試過很多次的對比閱讀教學。學生有一定的對比閱讀基礎。學生能從內容到寫法到語言對兩篇文章進行比較、歸納、鑑賞。另外,在“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下,學生自學、探究、合作的能力都非常強,爲本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學習行爲習慣的基礎。

2、現有困難: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我從來沒有把這麼多的文章,這麼大的容量放在一節課來處理,對我的課堂教學是一種挑戰;從學生角度來思考,學生對人生的思考與閱歷都還很稚嫩。對於寬容的理解可能只侷限在課本當中的表面,如何引領學生深入文本去理解寬容的內涵,又如何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去學做一個寬容的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應該說是我這節課要突破的難點所在。

 三、教學策略

根據學生現有的學習習慣,就是基於“自主互助”的教學策略之上,探索“主題學習”中“主題探究學習”的教學策略。之所以選擇這兩種教學策略的原因是:1、學生喜歡並習慣於這種學習模式;2、本教學策略符合創新教育理論和建構教育理論的一些原理。關於這一點在教學流程當中展開論述;3、“主題探究學習課型”模式的研究,符合我市“主題學習”的有關精神。就是在正常教學課時內拿出固定時間用於讀書、思考,充分利用好《主題學習》材料,由一篇文章,選擇相關、相近、相似的文章材料,加大學生閱讀量,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增強學生的感受和體驗,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成爲生活的主人。

  四、教學流程

本課文設計爲兩課時。

(一)第一課時爲自學閱讀課。佈置好閱讀篇目和閱讀任務。指導學生運用教師教給的現代文閱讀三步法來閱讀:一讀字詞,整體感知;二讀重點,圈點批註;三讀難點,攻關解疑。之所以這麼設計的原因是1、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學生的獨立自學就是學生利用自己的經驗、知識獨立解讀文本的過程。另外,學生要自學,必須掌握一定的自學方法。教師要關注學生如何學的問題,實現知識和方法的統一,教與學的統一,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的接受到主動的探究。2、建構主義理論認爲,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即學生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來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識經驗,而自主互助學習正是以促進學生生命持續發展爲目的的課堂,是以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爲前提,以課堂生活重建爲背景,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自主建構的課堂。

(二) 第二課時爲討論展示課。

1、導入:由“將相和”的故事入題,既簡潔又直奔主題,從學生熟知的故事入題,能調動學生學習的潛能,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情感動起來,內心世界動起來。

2、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通過比較閱讀,理解寬容的內涵。學做一個寬容的人。提示學生學習要緊扣目標,以課本爲主,讀本爲輔,讀本是對課本內容的補充。

3、整堂課設計的思路是:走進課本,解讀寬容;走進讀本,感受寬容;走進生活,學會寬容。之所以這麼設計的原因是: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就文章教文章。例子的作用是要發揮好其語言的典範作用。而“主題學習”恰恰是引導學生在大量閱讀中豐富個人的認識、情感和體驗,豐富學生的語言,創造有利於學生與文本交流、對話的氛圍和條件,以形成思維碰撞和情感的昇華,價值的提升。

4、交流探究:在這節課上,我設計了兩種交流探究方式:一種是在第一節自學閱讀課後,學生交流自學成果,合作探究疑難,篩選優秀成果,爲下一步展示做準備。這一環節不僅拓寬了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還可以暴露學生自學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斷碰撞,激發,生成智慧的火花,從而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另一種交流探究的方式是在教師與學生與文本的交流中,學生在自學中沒能深入下去,或是根本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教師需設置情境,引領學生進一步的探究。譬如,學生在解讀寬容時,可能就理解到互愛是寬容的最高境界爲止。這時教師需引領學生進一步探究批評、懲治是不是就不是寬容?寬容有沒有條件?讓學生深入思考或是激烈爭辯。無論是苦苦的思索,還是激烈的爭辯,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鍊,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愉悅和自我發展的滿足,從而使學生對學習充滿持久性的渴望和期盼。

5、展示:展示是學生對小組優秀學習成果的展示,也是主要集中於小組學習中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的進一步討論,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把對寬容一個個零散的理解整合、歸納,最後形成自己對寬容既個性又深刻的內涵理解。在展示時,爲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走進生活,學會寬容”,我設計了一個情景,便是2007年轟動全球的美國弗吉尼亞校園槍擊案。讓學生置身於其中,假設你就是美國大學生或是韓國留學生或是受害者的親人更可能是兇手的親人,你會怎麼做?設計這個環節的原因是:1、學生在前面的學習、體驗、感悟的基礎上共享學習成果,目標達成;2、從內容上看,展示的內容基於課本,又超越課本,把課內外知識融爲一體,體現了大語文的觀點;3、豐富多彩的展示活動,既是學生體驗的內化,又是學生的語文實踐的展現;4、本環節的展示,體現出學生的生命發展,讓課堂從單一的知識課堂走向智慧-實踐的課堂。

6、回扣課文,用名言結束整堂課的教學。既有說服力,更有感召力。讓整堂課在文本的賞析中,交流的碰撞中,展示的激盪中感受語文課的“三個維度”即深度、廣度和溫度。

 五、板書設計

課型:主題探究學習課型

策略:“自主互助”教學策略

“主題探究學習”教學策略

兩課時:1、自學閱讀課 學法指導:現代閱讀三讀法

2、討論展示課 整體思路:走進課本,解讀寬容

走進讀本,感受寬容

走進生活,學會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