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下冊《永久的悔》課堂實錄

八年級下冊《永久的悔》課堂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八年級下冊《永久的悔》課堂實錄】

時間:201X.4.22 地點:名師工作室 班級:八三班

八年級下冊《永久的悔》課堂實錄

執教:孫老師 課題:《永久的悔》

師:(出示大屏幕:)看到這三種顏色,你想到了什麼?

生1:我想到了雞蛋。

生2:我想到了太陽。

生3:我想到了一天中的太陽。早晨是黃的,中午是紅的。傍晚是白的。

師:一位老人,當他看到這三種顏色的時候,卻讓他聯 到了自己一段抱恨終身的事情。

(大屏幕展示,指明朗讀作者資料)

師:季羨林不僅是語言大師。當他83歲時,提筆寫下了《 永久的悔》

題目是什麼意思?

生:“永久”是“永遠”的意思。

師:你想到了什麼?

生1:我想到了爲什麼是“永久的悔”。

生2:我想到了作者的“悔”是什麼。

生3:我想到作者爲什麼要寫下這篇文字?

師:剛纔自我閱讀了,我現在檢查一下自我閱讀的情況: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麼?作者爲什麼而悔?後悔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生從文字找)

生1:是“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師:作者在第二自然段直言不諱地說,“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我們可不可以說作者不該離開故鄉,更不該離開母親?

生:可以。

師:現在看第二個問題:作者爲什麼而“悔”?

生:因爲作者小時候不理解母親,不關心母親。上高中時理解了母親,卻沒有條件孝敬母親。發誓要等自己獨立後迎養母親,可未等迎養,母親就去世了。

師:作者爲什麼要等到他大學畢業?指明朗讀倒數第二自然段

作者說立下誓願,有一天找到工作,要迎接贍養母親,可是還沒等到他贍養母親,母親就離開了他。用古人的話說就是——

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師:所以這件事讓作者生後悔,那麼,讓作者終身後悔的事情是什麼?作者後悔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生:是未能迎養母親,未能敬孝。

師: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肝腸寸斷的情懷。這是作者最直接的感情表達。可是,作者後悔的表現是什麼?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

生:第七自然段。現在回想起來母親盡一點都沒吃。所以作者後悔當時沒有關心母親。

師:母親把好吃的都給我吃了。還有嗎?

生:第四自然段。家境貧窮。

師:是不是還應該有?

生:第六自然段,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

師:這些和“悔”有什麼關係?

文中紅的,白的,黃的在文中指什麼?請大家自讀第三自然段。思考

(生讀書思考。師巡迴,評點:我們同學做的非常好,一邊在閱讀一邊子啊思考,勾畫。)

師:我們一起看第一個問題。

生:“白的”指白麪做的饃饃,特別好吃。“黃的”小米麪做的,不好吃。“紅的”指高粱面。

師:他說“黃的”有棒子麪。什麼是“棒子麪”?

生:玉米麪。

師:“紅的”是高粱面。太難吃了。那麼這些和作者心中的“永久的悔”有什麼關係?

生:不但連“白的”,其他“黃的”母親也從沒有吃過。她能吃到的只有紅色的高粱面。收成不好時他們連黃的也吃不上。由此表現生活艱苦。

生2:母親一個字也不識。對比,突出母親艱苦。

師:才更加體現了作者心中的悔。 我們前學了一首詩歌《大堰河》。

還有嗎?

生3:母親那麼苦,卻把所有最好的都給予了我。可我到後來沒能贍養母親。

師:母親對兒子心中也是一份內疚。哪裏寫到了?

生1:第六自然段,作者說了原因。

生2:母親沒有嘗過其他好吃的,都給了我,連黃的都很少吃。

師:剛纔他說了,作爲一個孩子關係的是吃的。今天的我們,超市裏吃的琳琅滿目。而對於季羨林來說,“黃的”,“紅的”這些指代的是吃的。這種表現手法叫“借代”。

生:在當時月餅是很神奇的東西。

師:她沒有注意到我蹲在石頭旁吃。這麼明顯的動作。還有嗎?

生:這三個東西我都吃過,可母親沒有吃過,而且他每次吃時想不搞母親有沒有吃。

師:這是孩子很正常的心理。可是對於季羨林來說,正是因爲他當時沒有注意到。“民以食爲天”。當時的社會中,可以看出條件非常艱苦。

生:課文第四自然段,兩家都窮的夠嗆。

師:在舊社會,大部分勞動人民都很艱苦。以作者越是想到母親所受的苦,後悔的情感就越是深刻。母親多少年來的生活那麼艱苦。那麼母親僅僅受的是身體上的苦嗎?

生:還有精神上的。

師:從哪裏可以看出?

生:我一輩子沒有見母親笑過。

師:在什麼情況下竟然一輩子沒有笑過?

生:“早知道送出去不回來,我就不該送出去。”這幾句話可以看出母親對我日思夜想。作者到濟南學習,再沒回來,他與母親相處的時間非常短。可見母親對他非常思念。

師:母親之所以一輩子沒笑過,歸根結底是沒有吃的,生活苦嗎?不是,是因爲思念兒子。想笑也笑不出來。

之前交代了他家貧無立錐之地。什麼是“貧無立錐之地”?

生:就是窮得連極小的一塊地方也沒有。

師:母親因爲家境窮。通過本文,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季羨林的後悔之情。可是,當他上大學期間,母親卻離他而去。當他千里迢迢回到家鄉,看到的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棺材。作者僅僅是對母親的“悔”嗎?還有什麼?

生:還有自責,內疚。

師:從哪裏可以看出?

生:倒數第二自然段。

師:請你來朗讀。

(生朗讀)

【學生朗讀非常有感情,可見學生已經進入了文本,體會到了作者的.感情。】

師:剛纔她讀得怎麼樣?

生:好。

師:豈一個好字了得?

生:有感情。

師:非常有感情,但有一個字讀錯了。是懵懵懂懂中的“懵”。

【對學生的評價有根有據,且非常中肯】

師:那麼,作者對母親的感情有哪些?

(板書:悔 內疚 自責)

師:作者對母親的記憶模糊又深刻?這怎麼理解?

生:母親對我的好都留給了我。我很深刻。

師:哪個母親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就是因爲母親想讓我過上正常人能過上好的生活。儘管作者還小,但這種感情還是音繞在心田。但當他還沒有能力。所以除了後悔,更有愧疚,自責。

現在請大家跳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你最受感動的句子,說說感動的原

因。

生1:第一自然段。這段可以看出,三個“最”、一個“片刻”沒離開過他的心。可見他在望九之年。對母親的懷念非常深刻。

師:望九是什麼意思?

生:是“接近九十”的意思。

生2:第四自然段最後的部分。母親一生走的最長的路是五里路。可見母親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家裏,由此可見母親一輩子受的苦之多。

生3:“早知道送出去……”可見母親也非常後悔。

師:發自肺腑。

生4:第十自然段。我感動是因爲作者說看到像撞死,特別後悔,來母親身邊只待了六年,一個孩子在母親身邊是最好的。母親活着時沒能盡孝。

師:文中讓我們感動的地方非常多。

師:2009年,作者季羨林與世長辭。按他的意願,他的骨灰回到了母親身邊。這是一種何其質樸,又何其偉大的愛。在他身上,我們

回顧我們自身,體悟深情。你有沒有過惹媽媽生氣?我們班誰最乖?

生1:我們每次說我媽,過後我會想,她畢竟是我媽,我不該說她。

師:當母親說我們時,我們總是會有衝動的表現,其實我們只有多和父母溝通。

作業:親情日記。請發自內心

(在滿文軍母親歌中,教師朗誦。結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