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15篇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道德的議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15篇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1

在《麥田的守望者》書中,霍爾頓說:“我希望有一天,我住在一個懸崖邊,懸崖下面是大海,懸崖上面是一片碧綠的麥田。每天都有小孩子在那裏玩耍。我會站在麥田邊上守望,不讓小孩子們摔下懸崖。”在我心中,麥田是良知,是樸實,是迴歸人之初性本善,至真至善的道德。

天空蔚藍,麥田滴翠。我看見道德的麥田裏,一個個守望的身影。那是最美教師張麗麗“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取捨之心;那是感動中國的郭明義捐助千萬貧困學子的一片赤誠;那是在驚濤駭浪之中挽救無數游泳者生命的全國道德模範郭文標的崇高人格。

同樣在道德麥田守望的,還有國學泰斗季羨林老先生。那些喧囂的歲月終於沉寂,那些浮躁的時光終於平息。曾經十年的動亂劫難不曾讓他的道德、良知泯滅,曾經跌宕起伏的歲月不曾讓他的坦誠改變。曾經的少年,今日的大師,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艱辛多。守望道德,是東方大儒的學者風範;堅守道德,是我們所無悔追求的名人風骨。

但是,在物慾縱橫、紙醉金迷的當代社會,多少人退出了那片碧綠的麥田,去追趕城市喧囂的腳步。當社會下層務工人員的住所和賴以爲生的攤位被強拆硬扒時,那些橫暴的公安、城管和拆遷隊退出了道德的麥田;當“明哲保身”,怕“李剛的兒子”“碰瓷的老太”的“中國式過馬路”的路人光天化日下對被車撞傷者視若無睹時,他們退出了道德的麥田;當憑“染色劑饅頭、瘦肉精豬肉、三聚氨胺奶粉”牟取暴利時,那些眼紅心黑的生產廠家退出了道德的麥田;當救起落水人員的英雄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時,那些悄悄離去的被救人員,退出了道德的麥田。

然而當一所所小學建起山區孩子們眼中,沉睡已久的渴望被點燃,我讀懂了社會各界公益人士的麥田的力量;當網絡上“最美鄉村教師”“心靈富豪”“鎖道醫生”那令人熱淚盈眶的道德模範帖子鋪天蓋地,我讀懂了每個人心中都有那片本性的麥田。

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趕來守望。

站在春的渡日,麥田裏春風和熙,麥田朝氣蓬勃地瘋長,依舊是那碧空清湛,在明媚的陽光下閃耀。穿過紫槿,穿過木棉,我和大家一起從道德這片社會文明之源的麥田裏打馬而過。麥子抽穗抽節,流瀉的陽光像金色葵花,會有多好看呢,我在想……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2

道德是一種文明的體現,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爲規範,是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準。在社會中,只有人們的道德意識提高了,才能讓社會變得跟美好。其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爲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在家庭中孝敬父母,洗衣做飯,疊被掃地,自理自立;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學會感恩;不挑吃穿,不亂花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都是道德的表現。

在學校裏同學互助互愛,見面行禮,主動問好,尊敬師長,知禮重節;交流談心,節日聯歡,互幫互助,關愛他人;積極參加活動,認真完成任務,愛護公物,關心集體,都是道德的表現。

在社會中關心他人、愛心奉獻。幫助孤寡,做"愛心小天使";參與社區清潔衛生,做“社區小義工”;參與“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做“文明小使者”,不隨便扔垃圾等。這些都是文明的表現,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道德文明無處不在。

在社會中,公交車上有人讓座,樓道有人主動打掃,還有,就是那一個個再默默奉獻的奧運志願者!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奧運會是全中國人民的驕傲。但是,在這背後,卻有着默默奉獻卻不求回報的——志願者!在炎熱的大夏天裏,他們穿着鮮豔,整齊的服裝,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外國友人的到來。用最佳的狀態爲四面八方的來賓送上祝福,關心,讓人們感到在這炎熱的太陽下,也會有一絲涼爽。

在學校,一樣要講文明,講道德,懂禮貌。在樓道里,不亂跑,不打鬧,看見老師要主動問好。不說髒話,關心同學,也是道德的表現。小時,不懂的得這些事情,總是在樓道里大喊大叫,見到老師也不懂的打招呼,現在,不用說,知道了在學校裏一樣要講文明,講道德,懂禮貌。

在家庭裏,要爲家裏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爲家人減輕一絲的負擔。雖然事小,可也是道德的表現。父母讓你去買一些東西時,不要抱怨,父母養你這麼大,這點小事還能難倒你嗎?古時,東漢江夏的地方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母親去世。夏天怕父親熱,用扇子一遍遍的扇涼蓆;冬天怕父親冷,自己先把被窩溫熱,再扶父親上牀。可見道德是中國很早以前的傳統。

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踐行道德規範、增強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習慣、培養高尚品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3

因爲有心一一唯一的心,所以有追求,所以有選擇。因爲有夢一一不切實際的夢,所以有童話,所以有善惡…若無惡的村託,奈何有善的美麗:若非配角的精彩演繹,何來主角的悽美真誠:若童話中的狐狸不再,若那雙靈動的雙眸褪去顏色,隱約中是否覺得童話不再熟悉,不再那般治癒人心?大於世界,萬物皆有所求。

誠然,所謂的“惡人,也不過是更加直接勇敢地追隨自己的心,更加果斷地選擇了前進,不過是簡單地秉持着自己的唯物主義。而所謂的狐狸,也只是個載體了。當它躊躇在扁舟之上,漂於悲刷集成的汪洋大海之間:一面是沉於大海,嚐盡苦澀,最終痛苦而亡:一面是邁向彼岸,迎來曙光。何去何從----只是後話。

自然是選擇後者,且不論是否苟且活着,只是爲了活着。既然上天給了自己拼搏的資本,爲何要自甘墮落,甘心歸於坐土生命中有太多的美好,卻也有太多的不盡人意。也許是太多的變故,讓它放棄無知愚昧的善良,選擇了簡單的惡。可初讀童話的我們卻只知執着表面,忽略根本,對它們百般厭惡。細細一想才記起它們也沒做什麼喪盡天良之事,不過偶爾撒幾個小謊,編幾句動人的好話,如此,也只怪那些不夠理性的主人公們。

托爾斯泰說:假如一個人在猶豫,那就是說他並不成熟。如此說來,狐狸能這輕鬆乾脆地撒謊,卻也算得上是看透半個人生了,只是怕是最後連它自己都快要不相信自己了。也許,它確實是執着一顆心,所有的行動皆是爲了生存但方法卻似乎有些唐突。我們總是無法忘記一路走來所經歷的美好,但卻也不能爲了一食之得拋下整片天,捨得之間,“舍”總是被安排爲“得的鋪陳與條件。現實也確實如此,只是舍的圖度要當,“得”的分量要位的付出…人生最悽慘的事莫過於此:你以爲地棄放沿途累色的時間去點是明確的選擇,等到登上努力攀向頂峯時卻發現想要俯視世界,雙眼卻裝不下整個人間。童話爲我們所展現的便是這般悽慘的狐狸一一好不容易決心做惡人,卻因爲一次輕率的選擇與人生的轉折點失之交臂,最終一無所獲,反而因此失了他人的信任。

道德的淪喪與慾望的膨脹遮蓋了它那枚原本折射着果斷與勇敢所交匯而成的光芒的心。也許這便是大多數人選擇將它歸於“惡人”的原因吧。既然自己選擇了一條不凡的路,便怨不得旁人的種種評價既然是自己違背了爲人處世之根本,便也無法駁回旁人的惡語相向!童話美好卻也單調,狐狸靈活卻也做了個愚蠢之至的選擇,人可以轉彎抹角卻也可勇敢地追隨自己的心。

是非曲直,君心偏向何方,哪裏便是歸宿,人生旅途中的腳印便被踏成哪般模樣,只是萬不可因貪而滿目皆失。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4

何謂善?何謂惡?爲了生存,杜鵑鳥將其他鳥蛋推出巢外,是惡?爲了莊稼,人們常用大量農藥殺死害蟲,是善?我們無法用絕對的對錯去評價大自然中的種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大自然的殘酷法則。在這現實的法則中,是沒有那麼多道理可講的。生存是第一任務。只有生存有了保障,才能講究道德。

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曾寫道:“我們都是社會這個時鐘裏的齒輪。”我們靠一些齒輪帶動着,又帶動着另一些齒輪。每個人都不能脫離其中,獨自轉動,更不能隨心所欲,脫離軌道。我們身在其中,便要遵守它的運行規律。而齒輪上會有怎樣的花紋,大可以由自己隨心雕琢。

這規律有兩條。一條看得見,名叫法律。另一條看不見,是我們心中的道德律。康德認爲,心中的道德律可以喚起敬畏和讚歎。《東方快車謀殺案》中,道德律與法律在這裏盤旋交織,織成一張巨大的人性之網。網住了受害者,終得惡報;網住了復仇者,陷入無盡的仇恨。偵探選擇向警方隱瞞真相,只是遵循了心中的道德律。他認爲,這只是受害人自己結的惡果。這樣的選擇,能被稱作惡嗎?

誠如馬克·吐溫所說:“道德是一種獲得——如同音樂,如同外國語,如同虔誠撲克和癱瘓——沒有人生來就擁有道德。”在從小的教育觀念裏,好與壞的界限早就在各自的心中劃開。不讓自己多一個齒,不讓自己少一個齒,依靠着心中的模板。人類之所以自稱爲大自然的精靈,正是由於這環環相扣的道德律,讓我們學會仁、義、禮、智、信,讓社會這座大機器穩妥地運行。這是人類的大智慧,這種智慧讓我們能夠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對事物的評價總需要一分爲二。要全面地看待問題,纔是正確的方式。正如曹操一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是喜是惡,憑君定奪。

遵守心中的道德律,便是無愧於社會,無愧於自己;遵守心中的道德律,才能做好一顆齒輪,不被社會淘汰。在這架生命的列車上,道德律應是運行法則,遵守它,才能平穩前進。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5

這已經是我第“n”次坐公交車了,我發現,在公交車上,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質。

公交車的上愛心專座,都是與其他普通灰色座位區分開來的——是橙色的。可是這“老幼病殘孕專座”,現在竟都被那些年輕人佔了去——老?他們一點兒也不老;幼?年紀也不小;病?狀態好的不得了!我敢說他們肯定是做過“臉皮加厚工程”……但也有例外,比如,色盲,看不出是橙色等等。可我這次坐的82路公交車,橙色的座椅上都繡着“愛心專座”四個大字,這些年輕人不會不識字吧?就算不識字,那怎麼看得懂手機上的網頁新聞?況且,車上作文還有很多座位,他們圖什麼?近?

前段時間,網上也有不少關於公交車的座位的新聞,譬如:一位孕婦在地鐵上坐了愛心專座,由於天氣涼,穿的較多,看不大出來這是個孕婦。站在旁邊的一位中年婦女就不斷的使眼色,暗示孕婦讓座,孕婦迴應:我已經當媽媽了。大媽大怒:不想讓就不讓唄,還編個理由。懷孕?你騙誰呢,肚子這麼小,你當我瞎呀!

難到這樣的事大媽沒有經歷過嗎?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爲什麼要用大衆的標準去衡量所有的個體呢?

這些人就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感受嗎?那他們的良心、道德又從何說起呢?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6

摘要 法律 是通過授予一部分人權利使其享有合理的利益從而使人的積極性與進取心得到肯定,使人的社會本性與價值得到呈現與褒獎,爲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它的最終的目的是爲了維護社會秩序,平衡利益分配與增加社會的整體福利。法律良心必須向道德要求開放,然而在專利法的傳統中,被認爲高度技術化的專利法領域,歷來缺少倫理審視。功利主義成爲影響專利法實踐的主要因素。功利主義倫理觀對專利法實踐發揮着實質性影響。其內在的理論缺陷促成了分配非正義和忽視人權等基本價值的現實局面。本文指出專利法應該建立在倫理正當性的基礎之上,從功利迴歸道義的專利法正義觀,其中應包含社會利益的考量。

關鍵詞生物海盜遺傳資源倫理道德孟山都

  一、引言

以生物技術爲主導的科技革命使生物 經濟 成爲了各個國家在高新技術領域着重投資並展開激烈爭奪的領域。迄今爲止還沒有哪項 科學 技術像基因技術這樣對人類社會既存的倫理觀念與準則提出瞭如此廣泛、嚴峻的衝擊和挑戰,從轉基因動植物、胚胎幹細胞、克隆人到基因診斷、基因 治療 、基因修飾,紛紛要求社會倫理道德給予正確的價值評判,繼而要求具有強制性約束力的法律相應做出調整,專利法作爲直接調整保護科技成果及其利用的法律規範不可避免地也要回應這些衝擊和挑戰。

對專利申請進行倫理道德考量的過濾機制是通過專利法中的公序良俗規則得以實現。我國《專利法》第五條規定:“對違反國家法律、社會道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歐洲專利法公約和日本專利法也有類似公序良俗的規則。美國專利法無明確的法律規定,但判例法的 發展 使得法律實踐操作中將公序良俗解釋爲實用性的要求。

  二、涉及生物專利權有關的重大事件

  (一)種子終結者與上帝的職業

華爾街日報重要新專利的專欄裏描述美國農業部和岱字棉公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方法,通過修改控制生長的基因片段,可以阻止植物產生能夠發芽的種子而這項新發明加強了對種子的商業控制,使得農民必須每年從種子公司購買所需要的種子。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稱這項新技術爲“終結者”,是對農民,生物多樣性和食品安全的一種全球性威脅。如果終結者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將賦予種子和農業跨國公司以控制世界食品供應的前所未有的,極其危險的能力。

當孟山都宣佈收購岱字棉之後,孟山都和岱字棉公司的交易最終被政府反壟斷管制否決了。

  (二)金色大米

這種“金米”含有來自黃水仙和各種細菌的基因,這些基因產生胡蘿蔔素,它使胡蘿蔔呈現橘紅色,爲人體提供維生素a。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了將基因插入稻米植株的研究。維生素a缺乏是發展

在給投資者的信中,休·格蘭特稱:“當我們不能控制天氣、生產面積甚至現貨價格,我們仍然可以控制住那個直接使我們業務增長的因素——種子。”種子裏面的轉基因鏈,是孟山都持續裂變出金子的法寶。”

發展

  四、遺傳資源的保護與倫理道德問題

《生物多樣性公約》規定,遺傳資源的利用應當遵循國家主權、知情同意、惠益分享的原則,並明確規定,專利制度應有助於實現保護遺傳資源的目標。目前,一些國家已經通過專利 法律 制度保護遺傳資源。爲防止遺傳資源流失專利法修改劍指“基因竊取”。

隨着生物技術的發展,醫藥研發和動植物新品種開發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不經生物資源來源地國家的同意,擅自利用他國生物資源進行醫藥開發,並申請專利,獲得壟斷利益。我國野生大豆遺傳資源流失、“北京鴨”遺傳資源流失,就是典型的案例。很多國人只知道“北京烤鴨”好吃,卻不知道“北京烤鴨”是以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7

道德是一個多麼美好的詞,道德高尚的人是多麼令人景仰啊!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這個意思吧。論述說明

人和動物的差別是什麼?比如兩隻小狗,爲了搶地盤而打起架來,互相撕咬。比如你用大衣溫暖了一條蛇,蛇會反過來咬你一口。比如你救了一匹狼,到最後你卻成爲了狼的午餐……,人會這樣做嗎?有人會,有人不會。道德在人與動物之間畫上了一條線,道德也就是人與動物的差別。

那麼,道德又是什麼?道德就是你判斷對錯時的明燈。是你選擇人生的指南燈,是你大腦和良心中最最基本的構造,也是你生活的必需品。在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中,有人爲了救別人而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親人。有人爲了救人日以繼夜地工作辛勞,最後暈倒在現場。甚至有一位老師,他爲了保護自己的學生,張開雙手,緊緊地抱住他的學生,以身體保護住這些弱小的生命,不讓他們受傷,而自己卻永遠也見不到妻兒和白髮蒼蒼的父母了!爲了大家而舍小家,爲了同胞赴湯蹈火,犧牲了自己保護了學生,不亦君子乎!

我曾經也經歷了道德抉擇。那次,我們搞班組小課題活動,小課題後來只有我和我們班的兩個同學搞完了,班主任老師讓我們評分。有一個同學說:“呃,打分的任務就交給你了,我不敢打。”我也有點兒犯難,大家都是同學,低頭不見擡頭見,我要是如實打分給個“不合格”,那他們可就會恨死我了。如果我打個“良好”,那可是不真實的,是不公正的。因爲只有努力付出的人才會有回報。該怎麼辦呢?不行,既然我的責任是打分,那就不應該和私人聯繫上,一個有道德的人,應該要誠實。我下定決心,給他們公正打分那他們可就會恨死我了。這是一次艱難的抉擇,不過,我最終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這是一個有道德的人該做的。

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就是精神上的巨人,是受人尊敬的人。沒有道德沒有修養的人,就是精神上的乞丐,是受人唾棄的人。所以道德又是“乞丐”與“強者”的差別。“強者”尊重那些弱小、需要幫助的人,他慷慨地伸出自己的雙手,無私的撫慰那些人們,不計較得失,不爲了名譽,他收穫的是快樂,他贏得了尊重。美國的微軟原董事長比爾?蓋茨退休後,將自己的所有財產都捐獻給了慈善事業,體現了高尚的道德,獲得了世界人民的敬佩。而一些“乞丐”爲了個人的私利,斤斤計較,天天以醜陋自私的嘴臉待人,收穫的是別人厭惡的表情。這樣又有什麼意思呢?不如快樂地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

怎樣才能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呢?首先,當別人誤解、侮辱你的時候,你應該微笑地提醒他,真正有道德的人是不該這麼做的。當別人嘲笑你,貶低你的時候,你應該用行動向他證明,你是一個強者。有道德的人給弱小者以幫助,給長輩以尊敬,給兒童以親切,給國家以熱愛,給人類以寬容。結論點題

做個有道德的人,既招人喜愛,又能受人尊敬,何樂而不爲呢?做個道德高尚的君子吧!每當你做出選擇時,請先想想道德的這條標準,把你劃分到了哪裏?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8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生活、行爲的準則規範,是做人的基本標準。有些人認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有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原來很簡單。我覺得道德就是誠實守信,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道德就是尊老愛幼,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愛護公物……道德其實離我們很近很近,近的幾乎觸手可得。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記得是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上完英語課坐公共汽車回家,上車之後見有一個空位便坐了下來,這時,我看見一位老奶奶拄着柺杖顫顫悠悠地上了車,而這時車上已經沒有空位了,老奶奶臉上流露一絲失望的神色。我心裏想:我要不要給老奶奶讓座呢?要是我不讓座,萬一老奶奶站不穩,摔着了怎麼辦?再說了,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而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必須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這麼一想,我便鼓起勇氣對老奶奶說:“老奶奶,您坐這兒吧!”老奶奶坐下後,笑眯眯地對我說:“小姑娘,謝謝你了。”周圍的叔叔阿姨也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我心裏也像吃了蜂蜜一樣甜。

還有一天晚上,媽媽正在做飯,見媽媽忙,我便主動幫着洗菜切菜,吃完飯後,又幫媽媽洗了碗,擦了桌子,還掃了地,媽媽直誇我是個好孩子。我也感到心裏美滋滋的,便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多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道德需要我們一同去遵守,一同去落實。如果人人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麼這個世界將變得無限美好!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9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爲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爲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爲文,思之至深。以爲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所以以德取人才是根本,以德服人才是硬道理。一個人在茫茫人海中走路,難免要摔倒,可是能爬起來繼續走也是一位有德之人。

可有些人就問了什麼是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政治家說: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詩人說:道德是半懸在頭頂上的一柄利劍。

哲學家說:道德是願者魚兒上鉤。社會學家說:道德是公路旁的警示牌,人,好好走路;司機,好好開車。法官說:道德是調整…………規範的總和。我說;道德是面鏡子,不但照己,還可照人。但關鍵是照己。由此可看出,道德的概念在每個人的心裏都是不同的,可它們都是對的,所以要想知道道德是什麼,還得自己去感悟,去理解。

那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我個人認爲,首先要做到“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如果我們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昇華。荀子有句話說的好;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所以說人要一步一個腳印,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着眼,從小處着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爲。

說了這麼多,那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應該怎麼做呢?在學校,我們一樣要講文明、講道德。在學校,我們不能在樓道里追跑打鬧。如果樓道里有許多的同學,那必然會撞到其他的同學。在學校,我們還應該節約用水、用電。上操之前,應先把燈關掉。見了老師就向老師問好,這些都是在學校應該做的。

在家裏,要尊敬父母。在家中,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能幫家人減輕一些負擔。如果父母叫你拿杯水,拿個東西這種小事應儘自己全力去做。古人有許多尊敬長輩的事。比如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母。冬天,他用自己身體將父母的枕蓆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家尊敬父母也是一種有道德的表現。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10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人一生難免會犯一些錯誤。也許錯有大小之分,在有的人眼裏這大小區別就在於是否觸犯了法律。那麼,在面臨大大小小一個個深淵時,如果你走回來,究其原因到底是被道德拉了回來,怕受到良心、輿論的譴責。還是始終害怕法律制裁的你,被那嚴重的後果攔截在了錯誤之外?

我認爲:道德是第一道防線,在大多數人的身上,道德往往充當了抵禦之軍,防止了“細菌”的侵蝕,使他們遠離罪惡之源。在道德背後,法律又作爲強勁的後備軍。

一旦道德約束被衝破,就全靠他了。但只要有一些良知,是完全可以避開禍端的。

人心難測,道德永恆,法律無情。所謂道德,是一杆用來衡量做人標準的秤。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道德似乎更甚於法律的威嚴。人言可畏,違背道德的人往往無地自容,這同樣更使道德成了人們心中堅實的護欄。

道德時常告訴人們: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生在世,即使不能貢獻於社會,也不能惟利是圖、見利忘義,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困難時,道德勸告人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盛時,道德又忠告人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些之所以會犯法的人,首先是因爲他們把自己從集體中分離了出來,沒有了對人、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心,不能約束自己。

道德是人們心中的一部法律,它制裁了人們心中的貪婪之心。法律是他的助手,它進一步把罪惡之心扼殺在搖籃裏。

總之,爲人處事,要先對得起良心,首先要想到是否傷害了別人、社會、國家的利益。做人要講道德!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11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道德或者不道德的事情發生。接下來請聽我細細道來。

道德的事情雖說較少,但我還是要說一個讓我一開始氣惱,最後敬佩的一幕。

在我上學前上公交車時,很多人都往公交車上推,恨不得讓自己上到公交車上。

當我上到公交車後,我找到了一個座位坐了下去。這時,一位滿頭白髮的駝背老人上了車,還有一位穿着時尚的衣服、化着妝容的小姐也上來了。老人們對公交車裏的人們用央求的語氣說:“誰能給我讓個座位呀?”人們都不理睬這個老人家。我的心有點難受,正在想要不要讓座給這個老人家。

待我還沒想完,這時,老人家對那個小姐姐說:“姑娘,看你長得這麼好看,人的心靈也很美吧!能否給我讓個座位?”小姐姐回答道:“老人家!現在是什麼時代?還講心靈美?開玩笑,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你給我錢。”“小姑娘你怎麼這樣子呢?”老人家氣惱地說。這個時候,一個小學生站了起來對老人家說:“老人家過來我這裏坐吧!我到站了。”說完,他就扶着那個老人來到他的座位上。我的心裏如刀絞一般痛苦,我恨自己沒有讓座給老人,氣惱那個小姐姐沒有給老人讓座。一位戴着紅領巾的小學生卻讓座給了老人,讓我敬佩不已。

道德不一定是要做一件大事情,而是在學校裏撿起小紙屑,不隨便亂扔垃圾。下雨了,同學沒有帶傘,你可以和他共用一把傘。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安靜地說話。看到盲人扶他過馬路。

其實有許許多多微小的事情也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的品質,人人都說道德很難做。而在2008年四川地震了,許多人都獻出了愛心。有的人捐自己的零花錢,捐自己的書,自己的玩具……這些都是小事,但也能體現出我們的道德品質。

如果個個人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世界將會更加美麗。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12

隨着時代的變遷與發展,越來越多的資源爲我們每一個人共享,我們同樣也在共享着一個時代。可是,卻有許多人把共享演變成了佔爲己有,把原本屬於我們每個人的資源自私地成了他一個人的,難道我們的人性、道德就是如此嗎?這樣真的好嗎?

我曾經看到不止一輛單車被人們把二維碼劃掉,自己騎着一輛不是自己卻像自己的單車那樣逍遙自在、大搖大擺,似乎這麼做是理所應當、聰明的做法,說不定這時這個人還在背後嘲笑那些騎好單車依然歸位,那些老實的人呢。如果每個人都像這樣自私自利地佔爲己有,那怎麼還稱得上是“共享單車”,共享這個時代呢?也許這種不良的現象也在一點一滴形成或改變越來越多人的價值觀,到那時,這真的對我們時代的發展有利嗎?最後最大的贏家真的是那些把共享的資源佔爲己有的人嗎?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還有的人藉着正義、道德的幌子,指責、抨擊那些把資源佔爲己有的人,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伸張正義、正義凜然的人物,自己卻依然在背後做着那樣的事,好像這件事不爲人知,沒有人會知道一樣。其實,只要你做了,總會有一雙眼睛盯着你,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這樣的人可以說比單純想把單車佔爲己有的人還要惡劣,把自己不道德的一面僞裝起來,背後卻做着破壞道德的事。這樣的人把道德變成了表演,我們民衆就成了他的觀衆,好像這裏就是他表演伸張正義的舞臺。如果我們的時代變成了那樣,那麼最沒有道德的人成爲最有道德的人,那這個時代也將演變成最沒有道德的人表演的時代。

如果說哪一天,真正有人把傳遞道德、正義這件偉大的任務、使命做到問心無愧,那我也將發自內心地給這樣的人點贊,爲這個時代能有這樣的人而光榮、驕傲。

花,靜靜地綻放,不爲喝彩,只爲這個世界曾經來過;水,潺潺地流淌,不爲稱羨,只爲心中執着、乾淨的信念;路,默默地延伸,不爲坎坷,只爲遠方心中美麗的風景。每樣事物都有它的價值、使命,人也是如此,做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而不是爲了某個不單純的目的。願每個人都能做一個有道德、有人性的人。

“共享”並不是佔爲己有,它理應被這個時代的每一個人所共享。這樣,我們的時代一定會越來越美好,真、善、美的花朵一定會在這個時代永駐。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13

從我出生到現在,爸爸媽媽始終忘不了告訴我該做一個怎麼樣的人。從我聽得懂別人說話時,爸爸媽媽就對我說:“小草啊,你可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因爲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啊!小草,你可不要嫌我們煩,我們可都是爲了你好呀!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那他還不如死了算了!”

在學校裏,老師對我千叮嚀萬囑咐:“不要以爲學習好就了不起,就可以在期末被評到三好學生、積極分子——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你的道德思想很差,在期末拿到積極分子都有很大的風險,所以道德思想一定要端正端正再端正,一定要很好很好很好,好到天涯海角,除非你不想拿到獎狀,長大後不想有好的工作,不想有好的生活。”

我們常說要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 可以看出道德是多麼的重要啊!如果這一個人沒有了道德,他就等於失去了他人生中的一筆寶貴的大財富,即使他是世界上最有錢的財主,沒有了道德,也會變成世界上最“貧窮”的人,成爲人們嘲笑的對象。

在生活中,如果你是一個沒有道德的人,你想交到將心比心的知心好友,那我送給你4個字,癡心妄想,而且誰願意和沒有道德的人做朋友啊!沒有道德的人去找工作,對於他們來說比去西天取經還難。沒有道德哪個工作單位肯接受啊,可能當一名清潔工都有異常大的困難。

在生活實踐中,如果你想做生意,但是你沒有道德,要想找一名合作伙伴,那你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了。因爲,有誰會願意和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合夥做生意呢?人家躲開你還來不及呢!這就應驗了人無德不立,企無信不興啊!

我曾經在學習上有過一次違背道德的事。那一天,我們的數學壓力重如山,連續5次數學考試,而且我每次的數學考試的成績都是90分。我望着鮮紅的90、90、90、90、90,心裏突然產生了改分數的念頭。我往每個9前面都加了一個1,回家後跟媽媽說同學把0錯寫成了9。哪一個學期,我得了一個校級的三好學生,我拿着獎狀,自言自語到:“我不配當三好學生,不配!不配!”並暗暗發下誓:我以後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是一名有道德的少先隊員!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14

哲學家薩特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個高尚的信仰——良好的道德。——題記

我曾經在報紙上看到:出租車司機徐國平撿到乘客方女士丟失的新手機,通知方女士,方女士沒有時間去拿,他就讓妻子送到方女士的家中。一位普普通通的出租車司機作出了一般人所不能做的舉動,這種樂於助人良好品質是令人震撼的,讓人折服!

我看了這一報道,我想做人,要有道德,不要盡幹些傷天害理的事,要做個拾金不昧、頂天立地、做個光明磊落、問心無愧的人。

我見過無數的好人,我有所感悟,做人,道德很重要,商人必須要講信用,言出必行,講實在要給自己量一個道德標準。學生則要講文明、遵守紀律,做個好學生,絕對不可以當流氓、痞子、幹搶劫、殺人是事。農人不但要好好種地,還要不用些化學藥品放入農物中,賺錢有什麼用,那是坑人、違法的。

古人曰:“民無德不立,政無德不威。”有德,是修養、是文明、是基石。無德,是無信、是無恥、是卑鄙。

道德像一面鏡子,照耀着每個公民的一舉一動,讓每個公民分清榮辱,樹立嶄新的社會風氣。它是光輝的,又是樸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現實的,更是我們今後工作的啓明星。——後記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15

道德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道德提升了國家的形象,道德提升了個人的素養,道德賦予了社會正能量。知識應是利用於生活中的一種技巧和思想,道德才是人生中最需要的真正內容。道德是知識的母親,道德哺育着知識。

失去了道德知識就像沒了孃的孩子。我們都知道有雄厚知識的人才會有機會進入到復旦大學。但復旦的學生做出的行爲不等同於他的高等知識。某同學和另一同學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我同學是在咽不下這口氣,就往另一同學喝的飲料投下了致命的毒藥,不知情的那位同學喝下有毒的飲料,最後搶救無效而導致死亡。

不知道投毒的那位同學是否感到有一絲絲的罪惡感,他是否想過他的行爲是一種愚蠢的行爲。投毒的那位同學如果心存道德,在今天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的,令人寒心的事情。擁有高等的知識,而沒有有心存道德的人同樣污染了社會風氣。他雖然擁有高等的知識,但他這樣的人像沒有靈魂的軀殼。

有一個流浪漢,他一個人流浪30多年。在這30多年裏,他幫走失的孩子找到了家,撿到貴重的東西,會有及時的還給失主,他幫助過殘疾的人走上夢想道路。這個流浪漢從小就沒有受到過教育,但他知道做人要心存到道德。雖然他沒有高等知識,但他身上似乎散發着一種神聖的光芒。我覺得這個流浪漢更勝過前者那樣沒有驅殼的人。道德先於知識。

擁有高等知識而沒有心存道德的人,他們的腦袋,思想,身體都是一種腐爛的形態,他們這些人擁有最高等的知識就像一把鋒利的劍插在人民胸口上。如果他們心存道德,這些高等的知識就會有意於社會,就不會再睡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

沒有心存道德的人就沒有資格去受教育。把道德當成知識的母親,知識才會變成有意義的知識。道德更重要於知識。道德哺育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