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作文:讀傷仲永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1

我站在窗前,百般無聊,隨手拿起一本書,看到了一篇文章《傷仲永》。原來講的是一個名叫仲永的神童,因沒有受得良好的後天的教育和學習,變成了一個普通人。

一個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更離不開後天的學習。

俗話說“勤能補拙”.即使你的腦子不聰明,但如果你肯用功讀書,認認真真地學習,你也會取得好的成績。正如我的一個姐姐,她並不聰明,她的老師也這樣認爲,但她從不放棄。她一直比別人多用兩倍的時間去學習,憑着自己的努力,她最終取得了好的成績。

同小仲永一樣的人,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天資聰穎,但不用功學習,最終也難成大器。

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爲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爲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爲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爲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2

我曾學過《傷仲永》這篇古文,大體內容是這樣的:有個叫方仲永的平民,祖上世代以種田爲業。方仲永在五歲時,剛剛認識書寫工具便可以提筆作詩。他做的詩受到鄉里人的一致稱讚,漸漸的,開始有人花錢請他題詩。方仲永的父親見有利可圖,便整日帶着他給鄉里人作詩賺錢,不讓他學習。由於缺乏後天的教育,仲永的才華逐漸減退,到最後“泯然衆人矣。”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教育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即使像方仲永這樣的天才,在缺乏教育的情況下也只能成爲一個普通人,那麼像我們這些生來就是普通人的人,如果不重視後天的學習和積累,豈不是會變得越來越平庸?。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個水壺,我們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就像是不斷地向水壺裏注水,我們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一種才能發揮出來就像是從水壺裏往外倒水。有的人生來就具有非凡的才華,但他如果只依靠於上天所賜的才能,而不去學習新知識,到最後也只能淪落成一個普通人。就像一個灌滿水的水壺,只出水而不進水,終有一天水會徹底倒盡。有的人雖然不具備生來具有的才能,但卻可以通過刻苦的學習和不懈的努力,成爲一個優秀的人。就像是不斷地向一個空水壺中注水,總有一天可以貫滿整個水壺。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天才,請不要驕傲,你雖然可以僅用別人一半的學習時間,贏得別人兩倍的分數,但你如果因此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你也會漸漸變得跟他們一樣。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請不要灰心,只要你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渴望,刻苦學習的毅力和永不滿足的求知慾,你同樣可以成爲一個對世界有巨大貢獻的人。

今天的我們,不用交一分錢的學費就可以免費得到基本的教育,接受教育是我們作爲一個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但方仲永那個時代卻不同,一個人的受教育權完全掌握在其父母手中。所以,方仲永之所以變得“泯然衆人”,責任全在於他那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父親。如果他不那麼貪財,花錢送仲永去讀書,說不定他的兒子會成爲比作者王安石更偉大的文學家。

一個人如果過於貪財就容易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太關心微不足道的利益就容易錯過更大的機遇,這也就是爲什麼那些愛佔小便宜的人到最後總會吃大虧。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禁和作者王安石一樣爲仲永感到十分惋惜,同時也有一絲慶幸,我雖然不是天才,但卻生在了一個美好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每個人都有提高自身的機會。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3

我們都已學過《傷仲永》這篇課文,故事的結局很使人感傷,想想方仲永曾是那樣聰明,但最終卻成爲了一個普通人,我有很多感受,現在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故事吧。

金溪縣平民方仲永家,世代耕田爲業。仲永五歲時,還不識書具,一天卻大哭着向父親要,父親很詫異,忙向鄰居借來給他,他當即就寫下了四句詩,並自己題上了自己的名字。不僅如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他也能很快寫出,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稱讚的地方。漸漸地大家都來求方仲永題詩,並給予了許多好處,從此仲永的父親每天帶他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等到仲永十二三歲時,所作出來的詩已無過人之處,到二十歲左右,他已完全成爲了一個平庸的人。

爲什麼?因爲他沒有得到後天的教育!也因他的父親貪圖錢財,只顧眼前利益,不讓他學習,纔會造成這樣的後果,真可惜!

從方仲永身上,我認識到了後天教育對一個人的成才起着關鍵作用。象方仲永,他沒有得到後天的教育,漸漸地由一個天才變爲了一個普通人,想想看,仲永這樣一奇才都會變成普通人,那麼我們這些普通人如果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恐怕想成爲普通人也不能夠吧!因此,我們應抓住這個大好時機,趁現在努力學習,相信我們這些普通人也會有所成就,不是嗎?

再者,仲永父親也不對的地方,因爲仲永父親的貪心,纔會使仲永失去學習的機會,如果把仲永送到學堂讀書,那仲永長大一定能夠創出輝煌的成就。因此,我想對天下的父母說:“你們以後不要太貪財,要注重孩子的將來讓孩子無所顧忌地學習知識,登上知識的高峯。作爲孩子的父母,應把眼光放長遠些。”

在學習上每個人都應貪心,但在錢財上過度貪心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讓我們好好學習,吸取方仲永的教訓,長大做一個有出息的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更加美麗,更加強大。

記住,千萬不要做第二個方仲永。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4

我們中國人有一個特點是易把事情一分爲二,譬如把先天的才分和後天的教育截然分開,弄得水火不相容,其實不是的,它們原本是可以共通的。

王安石的傷仲永是古文中的名篇,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方仲永是多麼天資聰明啊!他出生在農民世家,從來未曾接觸筆墨紙硯等書寫工具,在他五歲的時候,有一天,他忽然就哭着要這些東西,隨即就寫出了一首文采和道理俱佳的詩。像這樣天生聰明的人,委實應該好好學習,以便在學習中把天生的才幹發揮出來,也纔是沒有暴殄天物。但遺憾地是,方仲永的父親沒有做到這一點,而是爲蠅頭小利所動,不讓他學習,以致後來成爲一名普通的人。

熟諳教育的人都知道,人類對大腦的開發利用真是太少太少了!這也就說明我們學校教育要完成的任務還是很重大的,學校教育越能發揮名著讀後感作用,天生的才幹也越能得到挖掘,二者並不矛盾。

我在想,很深刻地想,假如神童方仲永能夠有一個好的學校教育,他的才幹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只怕世上會出現和李白、杜甫並肩的另一名大詩人吧。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5

今天,我看了一則寓言,題目叫《傷仲永》。寓言諷刺了方仲永的爸爸,因爲他毀了方仲永的一切。仲永五歲時就能寫詩四句,還自取了題目。詩寫成後,一鄉的秀才都傳着看。別人指一物叫仲永作詩,他馬上就能寫出來,鄉民們都一至認爲他是個天才,有些人還用錢接濟他一家。

父親發現可以藉助兒子的才能撈取好處,天天帶兒子去拜見同鄉,卻不讓兒子學習。他沒想到後天的刻苦學習纔是成才的根本,結果將仲永變成了他急功近利的犧牲品。

通過這則寓言我知道了,凡事不能急功近利,急功近利會影響長遠的利益,就像殺雞取卵一樣,不能貪圖眼前的利益,卻忘了長遠的利益呀!別人雖說我聰明,但我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而且還有很多比我聰明的對手,戰勝對手、戰勝自我,我會更出色!

如果我驕傲,將走向失敗;如果我努力學習,向目標前進,永不驕傲,我將如願以嘗的實現自己的理想。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6

我們最近學了兩篇文言文,兩篇所概括的內容也截然不同。《傷仲永》講的是天子過人的仲永由於他的父親沒有讓他受教育,才思衰退成了庸才。《孫權勸學》則是講隻字不聞的呂蒙經過孫權的敦敦告誡,就開始刻苦的學習。

這兩篇文言文雖然表達的內容不同,但也同時說明了一個道理:後天的教育對一個人是否成才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次月考,我要想呂蒙學習,學習他那刻苦的精神。時間匆匆飛逝,但我知道複習的時間也十分緊迫,所以,我要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無限的知識裏去。

平時,老師就教導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有付出過自己的努力,就會有收穫。我應該聽取他們循循教導,努力學習,爲今後打下一個堅固的基礎。

我也因此制定了一個計劃,每天早上用五分鐘的時間把該背的單詞與文章背一遍;看到精彩的文章與段落摘抄下來。多看些課外書,託充自己的視線;多做數學習題,尋找新的解決方法,開動自己的思維。

桌上的牛奶還在飄着熱氣。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7

《傷仲永》中的方仲永是當時遠近聞名的神童。五歲就能“指物做詩”而且“文理皆有可觀者”。 而到了十二三歲,“令做詩,不能稱前時之聞”。最後淪爲“衆人”。短短數十年間,一個卓有才華的少年就如此失盡光彩淪爲衆人,是何原因?這一切全都是由於他的父親貪圖鄉人的錢財,天天領着仲永四處拜訪鄉里人,沒有讓仲永進入學堂讀書,接受教育,走上報效祖國的道路。唉,怎麼能不爲仲永的才華消失而扼腕嘆息呢?

儘管文中譴責的是仲永的父親,但卻含有對泯滅人才的環境的批評。文中的社會環境的確不好,鄉里人想用錢財討取仲永的詩作,這才導致仲永的父親認爲有利可圖。對於我們現在的社會環境,對此當然會引起共鳴。當今社會,父母只顧着賺錢,忽略了關心孩子的學業。他們往往認爲多賺點錢留給下一代,下一代就會衣食無憂。可是現在是人才的時代,雖然現在還能勉強生存下來,可過個三五年,就會被社會所淘汰,成爲世間的庸才。可見,環境對於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不能目光短淺,只看見眼前利益。文中仲永的父親就是如此,只看見現在有利可圖就要仲永拜訪同鄉人。如果你把他培育成人,利益比這眼前的要強不知多少倍。

一個人先天天資聰明是需要的,但後天的勤奮努力更爲重要。但雖有天賦,卻沒有遇上有利於他成長與提高的環境也是徒然。所以作爲與仲永同齡人的我們要抓住機遇,在如此優良的環境中成長,作爲中學生的我們一定會綻放出最鮮豔的花朵!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8

讀完《傷仲永》這篇文章後,的確讓我感到有些”傷”。仲永天生聰明、有才智,年紀小小就能作詩,但最後卻得到”泯然衆人”的結果。像方仲永那樣的神童,如果從小就努力勤奮地學習,將來一定會成爲舉世聞名的才子,成爲國家的棟樑

天才方仲永爲什麼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呢?我覺得這是方仲永父親的錯,他要承擔主要的責任。仲永的父親貪圖財富,在仲永年小的時候,每天帶着他四處拜訪,尋求利益,而不讓他去學習,耽誤了他學習的機會,白白荒廢了一個天才的一生。這也告訴我們,作爲父母的應該給子女最好的教育,而不應該着重與眼前的利益。

人們常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而是勤奮的。”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學習條件,老師和家長對我們的學習又是那麼重視,因此,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勤奮學習。青少年時期是學習最好的時機,我們要抓緊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千萬不能”老大徒傷悲”。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9

今天我們學習了傷仲永。

這篇文言文是這樣講的: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爲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着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爲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爲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着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王先生說:仲永從小通達聰慧,會做詩的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得到的稟賦,比起有才能的人高多了。最後成爲普通人,是因爲他後天的學習沒有達到要求,像他那樣先天得到的,稟賦如此之好,卻由於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成爲普通人;現在那些沒有先天的稟賦,本來就是普通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爲普通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我最喜歡的句子是:“餘聞之也就"是過渡句。”之“指仲永才能初露時期的情形,”聞“”久“二字表明作者長期不在家中,僅從傳聞的指,尚未見到仲永。這種見聞錄的方式富有生活氣息,給人以真切之感。

本文是想要告訴我們:人的知識才能夢絕不能依靠天賦,強調了後天教育對成長的重要性。

作文:讀傷仲永有感10

打開音樂,此刻的聲音,或許會讓我安撫一點 檸檬,算了吧?深夜,雨很大,很冷,沒有了你給任性的我蓋被子,沒有了臨睡前你那喃喃耳語,再也感覺不到你的呼吸。

這是一個發人深省、令人無限惋惜的故事。仲永的爸爸只能用“愚昧”二字來形容。爲了貪圖眼前的小利把本應大展宏圖前途一片光明的兒子的前程給斷送了。

以仲永的角度來說他應是無辜的受害者。首先他年僅五歲雖然已經懂得了“指物作詩且文理皆有可觀者。”但畢竟太年幼還沒有清醒的自我獨立思考能力更不知道父親的所作所爲是非常有害的。其次仲永雖然天資過人、通達聰慧但沒有一個好的導師再聰明也是白費。所以如果有一個好導師主動提出教仲永相信局面和最終結果將會被改寫。總而言之仲永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因爲天不時、地不利且人不和。

仲永的父親毫無疑問是罪魁禍首。爲了眼前小利沒能讓仲永接受好的後天教育。試想一下即使父親是以自己的金錢爲出發點也應該讓仲永接受好的後天教育。如果將來仲永出人頭地金榜題名當起朝廷重官不是有更好的日子過嗎?以大利換小利太不值了呀!當然這個出發點是極爲偏激的。父母本應對子女無限關愛的僅憑這一點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兒女接受最好的教育呢?

作者最想強調的一點就是:無論天才或是庸才都應該接受後天的教育。文中的最後一句話更令人引發深思:如果有天賦的人沒接受好的後天教育尚且淪爲常人如果本身天賦不好且又沒接受後天教育的人那不是連普通人都不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