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流年夢裏花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散文

流年夢裏花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1.

流年夢裏花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散文

一夜透徹的雨水過後,焦渴的麥田似乎一下子長足了精神,所有的芒刺都拼命地向着陽光靠攏。有了甘霖的滋潤,五月,正以金黃的色彩香甜地走來。而她,一個普通的鄉村女教師,有誰,來拯救她的生命呢?

郭淑敏,女,36歲,常村鎮中心學校優秀語文教師,校刊《晨風》編輯。兩年前身體出現不適,發燒、咳嗽一直不斷,但她從不因爲看病而耽誤學生的一節課,直到今年三月初真的支撐不住了,纔去醫院檢查,而檢查的結果竟然是肺癌晚期,並擴散到了頭部。

“這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啊!”郭淑敏的中師同學——劉店小學校長侯利霞哽咽着對我說,“她和愛人平時只知道拼命地工作,有了病也不請假去看,怕耽誤學生的學習。前天和幾個同學去醫院看她時,她已經雙眼失明,兩耳失聰,頭髮脫落,不認識我們了……真的不知道她還能在人間延長几天時間……”

一種義務,一種責任,促使我必須去探望這位年輕的女教師。前往市中醫院的路上,我用心梳理一個生命走過的年輕歷程,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一個應該與美麗有關的女人會與枯槁、蒼白有染,更不願相信一頭美麗如瀑的黑髮會在陡然之間脫落殆盡。我多麼希望到醫院時,有一個美麗的臉龐微笑着與我對話,並且眼睛會閃着明亮的光澤。

然而,車到半路時,我接到了郭老師兩天前轉院的消息,莫非……

我不願往最壞處想,決定去她工作的學校看看,期望自己、也期望所有的教師能夠在辛勤工作、默默奉獻的同時,深刻地感知生命的珍貴。

2.

常村鎮中心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鳳凰山下,山南矗立着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

青山埋忠骨,英雄鑄高魂,每年清明時節,郭老師都會和其他老師一起帶着學生們來這裏掃墓。他們站在革命英雄紀念碑前,緬懷英烈,勉勵自己。而明年、後年,甚至所有以後的時間,她還能帶着她摯愛的學生們,再來這裏祭拜嗎?

松柏掩映,綠樹參天;校舍靜穆,書聲朗朗。走進清新幽雅的常村鎮中心校校園,但見芳草地百花競豔,文化牆儒風獨韻,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讓心境一下子朗潤起來。在這所散發着泥土清香的校園裏,郭淑敏與他的愛人楊海富老師,一起走過了將近二十個年頭,這裏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她的家園,每一株小樹或花朵都是她的孩子。她與其他老師一起用蘸滿激情的粉筆熱烈歌唱,用沸騰澎湃的血液辛勤澆灌,爲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成功地譜寫了一首首動人的詩歌

在學校會議室,她的學生楊振華、楊柳和郭豔雲等幾位即將參加中招的初三學生無不淚水潸潸地說:“我是個馬虎的孩子,經常寫錯字,郭老師就把我喊到辦公室,一個字一個詞地教我記牢的辦法。

“郭老師每次批改我的採集本,都會在文章後面寫上一句鼓勵我的話,讓我明白了學習的方向,學會了怎樣做人。”

“我在現代文閱讀方面有障礙,郭老師精心地指導我如何梳理文章思路,如何分析語句意義,並一道題一道題地精批細改,讓我掌握了分析方法。”

“今年春節剛開學時,郭老師生病了,我們請她休息,讓語文課代表佈置一下學習任務就可以了,可是,郭老師硬是堅持着來上課。”

“雖然郭老師病了,但是她的心一直和我們在一起,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以最優異的成績向她彙報。我們想念郭老師,我們祝福她早日恢復健康,回到我們身邊來。”

……

這是一羣天真可愛的孩子,他們用純真的聲音和晶瑩的淚水深情地爲淑敏老師祈禱並祝福着,那發自內心的呼喚,都是孩子們真摯的依戀和思念啊。

3.

初三年級組組長郭學同是一位性情內斂而工作耐心的教師,淑敏是他教過的學生。因此,當談起淑敏時,他滿眼淚水無不疼心地說,“淑敏把工作當作了生命。她備課很認真,爲上好每一節課,她經常趴在辦公桌上查資料,與其他老師一起研討,她還參與校報《晨風》的編輯工作。她總是忙着,從來沒有閒下來的時候。即使稍微有一點空閒了,也要喊學生問這問那地與他們談心,幫助他們解除思想包袱。學生們喜歡與她在一起,她的教學成績總是遙遙領先,她付出的代價太多了。那天我去醫院看她,她他已認不出我了……淑敏是累了……”

“郭老師真的是累了,工作上從不放過每一個細節,每學期的出勤統計幾乎都是全勤。”與郭淑敏同教一個班的年輕教師王海彬接過話來,“郭老師把時間看得很金貴,郭老師只有一個女兒,可平時卻把時間都用在了學生身上,只有在週末的時候,纔回去與女兒小住一次。去年冬天,郭老師拿着女兒的英語演講稿讓我給她修改,我看得出郭老師在心裏是深愛自己的女兒的。去年,我們初三老師分批去鄭州開中招備考會,因爲回來得晚,學校一定沒有飯了,於是大家商量着在街上吃點飯再回去,可郭老師心裏卻一直掛念着學生,獨自一個人回去了。她對自己要求特別嚴格,冬天圍着火爐烤火也不放棄看書學習。在生活上,她從來不亂花一分錢,別看她平時省吃儉用,可當有人向她求助時,她會慷慨解囊。她連續幾年都是我們學校‘感動校園’的榜上人物。”

“淑敏連續幾年教畢業班,從來沒有喊過累。這次有病,如果不是老師們勸得多了,她還要等到學生畢業了,到暑假再去看。她怕耽誤學生的中考成績,卻沒有想到結果是耽誤了自己……我們去醫院看她時,她已經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了……我們二三十個老師都哭了……”與她教同頭課的劉會雲老師哽咽着說不下去了。

已經兩鬢染霜的馮建忠老師說:“淑敏既是一個認真負責的老師,也是一個孝順懂事的閨女,在家裏老大,下面有一個妹妹,父親生前也是我們學校的教師,退休後一直有病,母親又年邁身體不好,因此,家裏的事情大都要她操心。2010年春他父親病重住院時,淑敏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到醫院伺候父親,淑敏每次去時,都帶上教材書,等伺候父親睡着了,就在病房昏暗的燈光下備課。淑敏有一個好母親,總是叮囑閨女不要經常來,免得耽誤了孩子們的學習,把醫生、護士還有同病房的病人都感動了……”

然而,時隔一年之後的今天,躺在病牀上昏迷不醒的郭淑敏老師,也許永遠不會知道,半個月前,她摯愛的父親永遠地離開了自己,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替她幫助母親和妹妹送走了在教育戰線上默默耕耘了一生的父親……

生時恩慈歡笑迎,去時父女兩不見,茫茫紅塵,還有什麼痛苦比這樣的痛苦更讓人傷心呢?

4.

王玉成校長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1994年任職以來,他以校爲家,十七年如一日地與這羣樸實的鄉村教師堅守在這塊土地上,一起鑽研、探索,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素質教育之路。學校除了文化課,還開設了笛子、絃樂等器樂班、書法、泥塑等美術班等,從多個方面開發學生的智能,培養學生的技藝,從這裏畢業的學生大都多才多藝,深得家長讚譽。王校長是一個說話直爽、性格硬朗的人,但在心裏卻一直牽掛着每一個教師的苦樂。當淑敏愛人楊海富老師、在電話裏告訴他淑敏的病情時,他從自己家裏拿出五千元錢親自跑到鄭州,安頓淑敏的家人,並要淑敏好好看病,不行就往北京治療,不要害怕花錢,學校會想盡辦法做她堅強的後盾。

“我現在很擔心淑敏有不測,五月二日我去鄭州看望她時,她已經神志不清,原先的鵝蛋臉,現在已經浮腫得面目全非了。而人都成這樣了,清醒過來時還問愛人自己得了什麼病,真是治不好了,就回家,她還要去給學生上課。”王校長說到這裏時,已是滿眼淚水了,他停頓了一會,哽咽着說:“不要說我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就是泥人聽了淑敏的話也會落淚的。那天,我們特意買了一束鮮花獻給她,我們多麼希望她能夠重新美麗地回到我們的學校啊。現在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不惜代價爲她治療;只要能夠讓她多活一天,我們就儘量想辦法讓她幸福一天。或許淑敏永遠不會走上講臺了,但是她的精神會一直保留在常村鎮中心校的講臺上,我們會以更好的工作來表達對她的敬意的……”

樸實的王文志副校長心疼地說:“淑敏工作很賣力,就是有病了也要等到假期裏去看。這次住院,要不是真的不行了,她還不去住院。三月十七日,她和愛人去衛輝醫專檢查病情,臨走時,還高高興興地說,估計沒有什麼,不幾天就回來了。可誰知道,她這一去,到現在都沒有回來,等學校領導和老師去看望她時,她已經神志不清,不認識他們了。他的丈夫楊海富老師說,淑敏頭疼得厲害時就發瘋似的在牀上牆上亂撞……我爲學校有象淑敏這樣一批優秀的老師感到高興,可痛心的是她年紀輕輕就……”

有着30多年教齡的副校長段素雲沉重地說:“淑敏工作踏實,交給她辦的事,我們沒有不放心的。去年冬季,她身體就開始出現症狀了,她一直堅持到臘月二十二學生放寒假時纔去住院,到臘月三十出院回家,如果不是初七教師例會時她愛人楊海富老師爲她請假,我們都不知道這回事。今年三月份初三考試監考時,我看她臉色很紅,勸她去歇歇,可是她卻說大概是感冒了,咳嗽、頭疼,不礙事的,常常是輸完液就來上課。”

在淑敏的辦公室,九三班班主任姬煥旭指着辦公桌和牆上的值日表說:“淑敏不在的這段時間,我們每天都會把她的辦公桌整理乾淨,值日表上還保留着她的名字,我們一直都相信她會早日回來,我們班的同學都想念他……”

負責學校通訊工作的施素安老師,翻開淑敏在校刊上發表的文章說:“淑敏是個才女,書法、寫作都是好樣的,我們不想失去這樣一個好同事,她的精神激勵我們更加珍愛生命,更加熱愛自己的事業……”

在整個面談的過程中,淚水不止一次地從學生、老師和領導的眼眶裏黯然滑落,同時也模糊了我的眼睛。在這片尚不富饒的黃土地上,在這方散發着書香氣息的鄉村學校,那一句句祝願、一滴滴真情,都盛載了師生們無限質樸而深厚的真情啊!

5.

社會上,見慣了這樣一種現象:

當老師在業餘時間利用那點“臭”知識參與了假期有償輔導等一些與“賺錢”有關的事情,有人就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堅守職業道德!”

當學生學習不上進、行爲上出差錯,老師基於職業道德或者說人性的關懷去嚴厲批評他們的時候,有人就說:“你是老師,老師應該尊重學生,很有禮貌地對他們說話!”

……

固然,我們不排除教師隊伍中,有個別老師因一己之利、損壞教師整個形象的行爲,但是在生活中,他們更多的是爲了學生的學習,而犧牲了與父母、孩子在一起快樂的時間,即使有病了,還堅持上課,甚至有的還沒有退休就倒在了講臺上。這時候,有誰來懂得這些“春蠶”“蠟燭”們也是一羣需要關愛、理解和支持的`普通的生命呢?

深入常村鎮中心學校下屬的幾所小學,我一次次地被教師們忘我工作的精神感動着——

申屯小學的竇喜慶老師去年患了癌症,就在上手術檯之前,他猶豫了,他十分平靜地問主治醫師:“手術後,我還能上課嗎?”手術後不久,便迫不及待地走上了講臺;領導讓他休息,可他硬是拿着教科書,固執地不肯放棄他耕耘了一輩子的三尺“土地”。現在,五十七歲的竇老師還在勤奮地工作着,每過一段時間都要去醫院化療一次。在他辦公桌的一角規規矩矩地擺着兩件東西——藥物,墨水!

在沿東小學,2010年,對郭玉鳳老師來說無比沉痛,她平時一邊上課,一邊伺候年僅四十八歲就患上癌症的丈夫。那個冬天的夜晚,當丈夫突然飢餓地吃完了妻子喂他的最後一口飯後,便永久地的閉上了眼睛。爲了不讓兩位八旬老人和孩子看到自己的脆弱而傷心,她忍着疼痛鎮定地忙碌着,就在爲丈夫守靈的最後一天晚上,她再也忍不住壓在心底的悲痛,一個人偷偷地躲到那個只有三尺見方的廚房裏,對着黑乎乎的土竈哭了一夜。當打理完丈夫的喪事,悉心安頓好兩位老人和孩子之後,便又挺起身子,堅強地走上了講臺。

中年教師秦秀梅左臂骨折後的第三天打着石膏走上了講臺;老教師朱福青三十年如一日地早出晚歸,以嚴管、厚愛的教風、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引導了一批批更多的青年教師走上了奮鬥道路……

——這就是常村鎮中心學校的教師!

——這就是共城大地上十萬教育隊伍中可歌可泣的園丁縮影!

立足三尺講臺、靠着一根粉筆養家餬口,他們用吃苦和奉獻書寫“春蠶”“蠟燭”的信念,用清貧和寂寞恪守人民賜予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他們像騾子一樣拼命地拉車,無時無處地將學生牢牢系在心上;他們只知道奉獻,不要求回報,有的應該退休了,還懇求校長將他們留在學校,不要一分錢,爲學生義務服務。他們不是教育家,卻用一言一行教會了學生走路;他們不是愛心大使,卻用博愛和無私爲學生插上了飛翔的翅膀;他們用一種無畏的力量踐行着教書育人的道德理念,用默默的奉獻激勵學生的信心和鬥志,讓孩子們在收穫知識的同時,更收穫了做人的精神寶典。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離開常村鎮中心校時,陽光熱烈地與麥穗交談着,五月的田野已經亮起金黃的翅膀召喚着鐮刀的光影。這次出行,我雖然沒有看到郭淑敏老師,卻從一句句純樸、真誠的聲音裏、從一行行滾燙的淚花中聆聽了一曲最爲動人的教師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