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華】高考作文彙總8篇

【精華】高考作文彙總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高考作文彙總8篇

高考作文 篇1

縱覽全國曆年優秀作文,不難發現,語言的出彩和深刻的文化思考就是大多數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如何才能在作文中做到這兩點呢?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巧妙地使用詩詞,用詩詞打扮自己作文的語言,用詩詞爲文章增加文化的厚度。

在作文中用好詩詞的途徑很多,或是利用詩詞巧擬標題,或是妙用爲題記,或是化用詩詞故事、結構構思自己的作文。在這裏我們重點來講講如何在文章語段中使用詩詞增添文采。

一是直接引用詩詞。

一般可以圍繞話題,發散思維,搜尋相關的詩詞,排比成文。比如下面關於“生命”主題的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四位詩人的詩句對“生命”作了解釋:

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生命就是蘇東坡“一蓑風雨任平生”的超脫與豁達;生命就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無奈與感傷。

直接引用詩詞讓我們親切地感受到了這四位詩人的形象,而排比成文更顯示了作者對語言的把握能力,使文章的文采“躍然紙上”。再比如作文《望月》中的一個片段: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月是我們應該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賜之福。“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是我們招之即來,儘可傾訴的知己。“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遊子思鄉念親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月又是我們參透歷史,頓悟人生的一劑良藥。

對詩句的引用和評價淋漓盡致地將作者對詩詞的分析鑑賞和感悟能力展現在了我們面前,讓那輪萬古的明月高懸在我們的上空,使我們遙想百年、千年之前古人的夢想,使文章有了深刻的文化思考。

一是化用詩詞。

所謂化用,就是截取詩詞的某一部分直接變成我們作文語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語言去演繹詩詞的意境。比如下面這些語段:

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裏的一行白鷺;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話題“樂觀”片段

在衆人皆醉的麻木空氣中,你選擇了清醒;在衆人皆濁的惡濁世道上,你選擇了清白。褪去了華服,你選擇了荷葉制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選擇了汨羅江的波濤。——《面對選擇》片段

出自內心真誠的心靈選擇,才能勾畫鸚鵡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點化二十四橋的清風明月,才能渲染香爐峯間的日照紫煙。——《美麗一次》片段

是的,摒除了浮華,去掉了雕飾,我們就像一枝出自清水的芙蓉,透着迷人的清香。——《簡單》片段

天空中一絲雲兒飄過,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覺得真好,這就是語文;初升的朝陽光芒萬丈,你覺得生機勃發,這就是語文;如血的殘陽映紅半邊天,讓人無限留戀,別忘了這也是語文。語文是那巍巍崑崙,是那草葉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舊都中國色天香的牡丹;語文是那無聲的冷月,是那靜謐的荷塘,是秦皇島外滔天白浪裏的打漁船,是那青天裏的一行白鷺,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是那山重水複後的柳暗花明。——《冷香飛上語文》

這些文字沒有直接引用杜甫、劉禹錫、龔自珍等的詩句,而是將他們詩句中的意象搬用過來作爲自己作文語言中的一個成分或是作者用自己的語言對詩句的意境進行大膽的描寫。這樣的語段讓我們聯想起詩句的意境,帶領我們進入似曾相似的詩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創作者的心聲。同樣它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

當然寫作這樣的語段,最重要的是作者對詩詞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如果不明白詩的意境,隨便套用,那便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一是仿用詩詞。

這種方法就是根據詩詞的形式,作者用自己的語言再寫一句(首)形式一樣的詩詞,以達到表達自己情意的目的。比如一篇以“家”爲話題的作文中有這樣一段:

夜來幽夢忽還鄉,水汪汪,捕魚忙。四寂無聲,惟有馨風涼。料得年年思家時,明月夜,蘆葦浜。

作文很好地仿用了蘇軾《江城子》的下闋: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崗。

蘇軾的《江城子》表達的是對亡妻的思念之情,回憶往日的美好時光,看看這淒涼的短鬆崗,唯有自己“形影相弔”,怎不叫人思緒萬千,愁腸寸斷!而對“家”的思念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家鄉鄉親忙碌的身影,熱鬧的勞動場面,相對於自己身邊的“四寂無聲”,唯有無限的思念了!

可以說仿用詩詞不僅能借助詩詞的形式指引讀者走進原詩的意境,同時也能很好地表現作者寫作上“學以致用”的本領,使文章出採。

不僅古典詩詞適於仿用,現代詩詞亦可借來“攻玉”。比如作文《責任》的片段就是仿用了詩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非常巧妙地對文章作了一個漂亮的結尾:

詩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面對責任,我想說:從今天起,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恪盡職守,堅守崗位從今天起,關心環境與他人我有一顆真誠的心,面對責任,四季如春。

有人說,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像太陽那樣熠熠生輝,就讓它像月亮一樣光彩照人;如果不能擁有月亮的光彩,就讓它像星星一樣閃閃發光;如果不能像星星一樣閃光,那麼,至少要留住幾隻螢火蟲,把文章點亮。我想,詩詞就是“螢火蟲”,用好了這隻“螢火蟲”,相信它一定會爲你的作文增添絢麗的色彩,照亮你深厚的文化思考,照亮閱卷者“疲憊”的雙眼。

高考作文 篇2

【作文題】

12月6日,南非國父、前總統曼德拉因病逝世,享年95歲。南非爲曼德拉舉行國葬,全國降半旗。近100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領導人以及國際組織代表參加了曼德拉的追悼會和葬禮,全世界人民以各種方式對曼德拉的逝世進行哀悼和紀念。他是南非首位黑人總統,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爲結束南非種族鬥爭、帶領南非和平轉型作出巨大貢獻。曼德拉以一位“革命者”的姿態走完了自己的傳奇一生,他還將以“民主鬥士”的身份、“聖雄”的偉大人格被世人緬懷。

曼德拉95歲壽辰,也是聯合國20xx年創設的“曼德拉國際日”。聯合國號召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這一天從事至少67分鐘公益活動,以紀念曼德拉獻身反種族隔離事業的67年政治生涯。

【範文】

人生的大船需要兩種燃料纔會走得穩穩當當,那就是和解和寬容。

南非的民族鬥士曼德拉,因爲領導反對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白人統治者把他關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27年。當時儘管曼德拉已經高齡,但是白人統治者依然像對待一般的年輕犯人一樣對他進行殘酷的虐待。

因爲曼德拉是要犯,專門的看守就有三人。他們對他並不友好,總是尋找各種理由虐待他。

但是,當1991年曼德拉出獄當選總統以後,曼德拉在他的總統就職典禮上的一個舉動震驚了整個世界。

總統就職儀式開始上,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他的來賓。他先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然後他說,雖然他深感榮幸能接待這麼多尊貴的客人,但他最高興的是,當初他被關在羅本島監獄時,看守他的3名前獄方人員也能到場。他邀請他們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紹給大家。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寬容的精神,讓南非那些殘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無地自容,也讓所有到場的人肅然起敬。看着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身來,恭敬地向3個他曾經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的來賓乃至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

他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也正是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寬容的精神,使得南非的白人和黑人通過不斷的和解來共同建立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

我們有時候之所以總是煩惱纏身,總是充滿痛苦,總是怨天尤人,總是有那麼多的不滿和不如意,其實,多半是因爲我們缺少一點寬容、和解以及感恩。

高考作文 篇3

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維,是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的大趨勢

20xx年多數高考語文卷的作文命題,都達到比較好的水平。首先,注重思辨和理性思維能力。這是近幾年越來越明顯的命題趨向。例如上海卷提供了這麼一段話,“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係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要求就這段話自選角度,自擬題目進行寫作。考生必須理解並抓住人心中那些“堅硬”和“柔軟”的東西,比如原則、信念、感情等,去展開論說。要寫好這樣的作文,需要有一定的辯證思維能力,而不是非此即彼,或用名言警句拼湊一下就可以寫好的。上海這幾年的作文題重思辨,往往還往哲理上引導,除了語言運用能力,還特別注重思維能力,這樣的題很難“套題”,平時讀書多的考生自然會發揮得更好。

又如浙江卷,所提供的材料是:古人說“言爲心聲”“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應該是一致的。但金代元好問則認爲“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爲人”。這意味着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離的。要求考生寫文章闡明自己觀點。這樣的題也是要求有辯證的思維,而且要有較多的閱讀積累。

我最欣賞的還是廣東卷的題。其提供的材料是:“看天光雲影,能測陰晴雨雪,但難逾目力所及;打開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少了靜觀雲捲雲舒的樂趣。漫步林間,常看草長鶯飛、枝葉枯榮,但未必能細說花鳥之名、樹木之性;輕點鼠標,可知生物的綱目屬種、遷徙演化,卻無法嗅到花果清香、叢林氣息。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要求考生就此自命題寫作。這題涉及信息化帶來便利,也帶來某些新的問題,包括人與自然的疏遠,人的感受力降低等。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信息社會的發展,都是近來的熱點問題,考生一般都會有所準備。但這個題寫好並不容易,不能只是講愛護自然,還需要有點哲理的思索。浙江卷和廣東卷的兩個作文題目都出得有水平。

一些需要讀書“打底”的命題,將對營造讀書氛圍發揮引導作用

20xx年出得比較好的作文題,共同點是往理性靠攏,要求對所提供的材料有自己的理解和提升,或者要凝聚爲某一觀點,去展開論述。這是值得肯定的,也體現改革的趨向。高考作文當然要考查語言表達,但語言能力的根本其實是思維能力。

互聯網時代,所謂“自媒體”風行,人們的思維方式在改變,許多偏激、片面的語言和思維習慣正在大行其肆。我曾經撰文分析,學生語文能力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思維能力低下。片面、偏激、虛無、不着調,往往是因爲思維混亂。其實無論是傳統的語文教育,還是目前的應試教育,都不注重思維訓練。語文教學有必要重新強調邏輯思辨能力的培養,把語言表達訓練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纔是正路。所以高考作文命題往理性靠攏,既是人才選拔的需要,也有利於扭轉當下語文教學的弊病。

現今的語文教學還有普遍的“一弊”,就是對讀書,特別是對讀課外書不夠重視。語文課講得精細、瑣碎,學生卻缺乏自主閱讀,特別是往課外閱讀延伸。很多學生高中畢業了,也沒能培養起讀書的興趣與習慣,甚至沒學會如何完整地讀一本書。語文教學有必要回歸“本義”—就是多讀書、養成讀書的生活方式。很欣喜的是,20xx年有些高考作文命題是注重考查讀書情況的,如上海卷、浙江卷,以及教育部“漢語文卷”的命題,都與讀書有關,需要讀書來“墊底”。這些命題,對於語文課營造讀書風氣是能發揮正面“指揮棒”作用的。

20xx年的高考作文命題,還比較貼近社會生活,考學生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分析能力,讓考生有話說,只要結合各自的經歷來談,又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就各有所得,能考出實際水平。如全國一卷、二卷都出得不錯。一卷提供的材料是:因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屢勸不改,女兒迫於無奈,更出於生命安全的考慮,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警方查實後,依法對其父親進行了教育和處罰,並將這起舉報發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贏得衆多網友點贊,也引發一些質疑討論。命題者要求考生給父親、女兒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看法。這道題材料所揭示的是非常普遍的生活現象,學生肯定都有話說,而且用寫信的方式,可以寫得有情有理。

當然,貼近現實生活,並不排除發揮想象,而且最好能激發想象,只要這種“想象”是多數學生有興趣,又比較符合學生的思維特徵的。如安徽卷關於“蝴蝶的翅膀本是無色的,只是因爲具有特殊的微觀結構,纔會在光線的照射下呈現出繽紛的色彩……”,這會讓考生聯想到普通的印象和科學觀察之間的不同,從而引發關於科技與人生社會的許多思考。題目的現代感很強,又貼近學生生活,還能激發想象,考生有很多發揮的空間。

各地命題水平不一,有的缺乏新意,容易被套作,有的題意不清,難以下手

儘管對於作文題,人人都能“說一嘴”,但回到教學和高考的要求來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題比人們的議論想象要複雜得多。由於高考擔負着人才選拔的功能,作文題的設計和試卷的其他命題一樣,要充分考慮難度係數、信度和效度等要求:作文題難易得適中,測試結果(分數)得相對可靠和穩定,還得考出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閱讀題、知識題等比起來,作文題設計更麻煩,既要創新又要穩妥,要防止雷同、套題,還要考慮到閱卷評分是否獲得足夠的區分度等,可謂左右爲難、絞盡腦汁,出題絕非易事。

從20xx年高考作文命題來看,各省市水平顯然參差不齊。有些省市作文題缺少新意,比較“老套”。如江蘇的“智慧”,四川的“老實和聰明”,湖北的“噴泉與泉水”,重慶的“殘疾母親”的故事,福建的“路”等,都相對較平,容易被套作。

還有些高考作文題的題意不清,缺少必要的規定性。如山東卷題目是鄉間有諺語:“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莖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辨的。有個小孩想分辨兩者的不同,結果把自家庭院裏絲瓜和肉豆糾結錯綜的莖葉都扯斷了。父親看了好笑,就說:“種它們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顧它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要求考生根據這則材料來自擬題寫作。這道題的毛病是缺少必要的規定性,是提示從生活看結果,還是說探究也需要分類?無論哪個角度都有些牽強,讓人無從下手。這是命題的忌諱。

值得注意的還有北京市的作文題。去年底北京市提出語文學科教學改進的21條意見,其中就建議改進評價方式,高考設置“可選擇性”作文題。20xx年北京卷就實施了這種“可選擇性”,命定兩個題目。這種改進應當肯定。但是供選擇的兩道題的難度不一。其一是“和英雄生活一天”,要設想和早已經逝去的某個英雄在一起,這要求有很強的想象力,非常難。第二題要求寫出哪一種物使你產生了“深入靈魂的熱愛”,這就相對容易得多,估計絕大多數考生都選作第二題。這樣就實現不了“可選擇性”的預設效果。

事實上,各省市的語文命題水平,在作文題上可能是最能見出高低的。20xx年仍然有13個省市是自主命題,據說明年絕大多數省市都將使用全國卷。統一試卷之後的高考作文命題,如何實施即將到來的高考和招生制度改革?又如何做到既利於選拔,又能對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產生正面的“指揮棒”作用?這是我們所期待的。

高考作文 篇4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頭禪是:"注意了,留一條縫隙。"木工講究疏密有致,粘合貼切,該疏則疏,不然易散落。時下,許多人家裝修房子,常常出現木地板開裂,或擠壓拱起的現象,這就是太"豐滿"的緣故。高明的裝修師傅則懂得恰到好處地留一條縫隙,給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間,便可避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對於以上內容,你有何感悟和體驗?請據此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寫記敘文或議論文;②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立意分析】這是一篇材料作文。寫作時,此題可實寫,也可虛寫,因爲"縫隙"不單可以實指裂開或自然露出的狹長的空處,還可比喻一種可供迴旋、可供調節的"餘地"或"空間"。"留一道縫隙",關鍵在於一個"留"字。應該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縫隙"?(現象)現實生活中,做人處事以及其他許多方面都應"留一道縫隙"。爲什麼要"留一道縫隙"?(意義)以此可以留足空間,避免出現問題。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縫隙"?(方法)如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包容。"留下一道縫隙"應該注意什麼?(告誡)該疏則疏,恰到好處。如此一問,思路定然豁然開朗。材料中要求"豐滿",裝修反而會失敗;留一道縫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聯想到:做人和處事,如果時時處處追求"豐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緊張,就會裂變。同樣,一個人把所有行爲都目的化,就會把自己的理想擠壓得變形。留一道縫隙,給自己,給他人,可給社會留一個可供吻合的人際空間。

1。藝術創作上追求含蓄,留給別人想象的空間,反而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歐·亨利式的結尾""冰山原則""留白"等;

2。處理生活中的摩擦時,給別人留下縫隙。對別人寬容也是對自己寬容,爲自己留後路;

3。朋友、夫婦之間留縫隙,是尊重和愛的表現;

4。給持不同見解者留縫隙,可形成思想的兼容;

5。保護環境:有限度地開發自然資源,給後代留下發展的縫隙(空間);

高考作文 篇5

來到這裏,是幸運,是緣分。昔我來思,秋風拂衣;今我往矣,驕陽留意。很難描述我對她的感情,從開始來,直到現在即將離去。三年前,在度過沉悶的七月之後,我像一葉浮萍漫無目的的漂泊,她收留了我。我很慶幸,又不甘。

三年之前,當我擁入她懷中時,我還是懵懂少年,而今,我已懂得奉獻爲何物,即將離去,離開那溫馨的港灣去搏擊風浪,我有的只是戰勝一切的勇氣。在這裏,我度過了人生中最美的三年;在這裏,我看到自己青春沸騰的風采;在這裏,我得到了一生中最美的財富……

我知道,離別的時刻到了。我會以男人的方式對她說再見——嘴角掛着微笑,胸中填滿淚水。在周身散發的氣息中,我聞到她的味道。這時,我開始嘲笑自己的無知:剛來時,這裏並不令我滿意,我曾像哲學家一樣預言,“這裏只是人生征程中的一個小站,三年之後,我便會離開。無論我在這裏做了什麼,她給了我什麼,都將隨着我的離開煙消雲散,她永遠不會融入我的生命”。我知道,我錯了。無論多麼強大的防禦力,在“愛”面前都不堪一擊。三年中,她以自己的方式呵護着我,她無微不至的愛我幾乎感覺不到,但是,它早已融入我的血液中。

身在其中,我們感覺不到她的偉大。滔滔東海給了她天宇般的胸襟;巍巍泰山給了她大地般的意志,悠悠的齊魯文化更是賦予她別人無法仰望的文化底蘊--這纔是真正的她。我們不應、也不能輕視她,正像餘秋雨先生說的:“這種感覺就像對待自己的母親。我們發現自己的母親有很多缺點,文化層次不高、舉止不夠優雅。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們遇到一個和母親同齡的老媽媽,她已行動無力、精神萎靡。這時,我才發現自己的母親原來是這樣偉大和了不起。”

時光匆匆而過,它帶走我的青春年華,卻使我美好的回憶更爲珍貴。在時光的幻影中,我只看到三年間自己成長的足跡,足跡下,是她難以書盡的愛。

即將離去,帶着從這裏取得的一生受用的財富踏上另一段征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即將離去,依依不捨,然而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我只能深情的說一聲:“再見了,我的母校……”

高考作文 篇6

命題作文就是我們依據所給題目,確定中心,選擇材料,寫出符合題意,內容表達具體、充分的文章。寫作時只能按照要求題目寫作,不能另取題目。

命題作文是我國傳統的作文方式,能較爲客觀全面地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有利於直接體現作文的意圖,有利於寫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在對作文能力的考查中仍具特殊價值。隨着“選題作文”的出現及廣泛應用,命題作文在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又開始逐漸升溫。

一、縱觀近三年的命題作文,其命題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種類型:

1、“直接命題”,即題目簡潔明瞭,要求所記的事,所寫的人,所說的理,所狀的物,一目瞭然,如作文《美好的回憶》、《我有一個夢想》等;

2、“比喻命題”,即題目有一定的喻意,考生必須先明確題目的喻意,然後才能緊扣主旨作文,如作文《腳印》,“腳印”比喻在成長過程中留下的痕跡;

3、“配提示語命題”,即提供材料或者提示語,要求考生閱讀材料或提示語後,再按要求作文;

4、“選擇命題”,即同時提供兩個或多個作文命題,選擇命題作文,留有選擇餘地。在中考試題中,命題作文這四種命題方式大致表現爲兩種題型:一是隻提供題目和要求;二是提示語+題目+要求;兩種題型比重大致相當,各佔半壁江山。

二、學生易錯點分析:

1、自作主張,另寫文題。一些考生不注意作文類型,隨意更改文題,這是命題作文的大忌,這類題形要求考生必須以所給命題寫作,不得私自換題。這點望考生切記!

2、不辨題義,匆忙動筆。命題作文的題目往往隱含了一些要求,因此動筆前一定要審清題意,明晰題目的.含義。如《敞開那扇門》,這一命題中的“門”就其表層義而言,是指房屋或用圍牆等圍起來的地方的出入口,也指其出入口能開關的障礙物。從這一層面來寫作也可以,但立意不深。如果進一步聯想,門也有象徵義: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之門,交往之門,學習、研究上的方法之門,大而言之,改革開放或閉關自守的國門,等等。其象徵義是豐富的。

3、東拉西扯,入題太慢。考場作文時間性要求特別強,字數上一般五、六百字就行了,這就要求我們能夠迅速切入主題。雖然不要求同學們寫出“虎頭”的效果,但簡潔明瞭是最起碼的要求。一篇以《感激》爲題的中考作文,一位同學用四個自然段,寫了同學、老師對自己的關心與幫助,到結尾時纔出現一些讓人感動的畫面,這樣,文章就顯得主次不分,情節不集中,這類文章一般只能評爲三類或四類文。

另外,一些寫作基礎較好的同學,總想把最好的內容、最美的句子全寫下來,出現了詞語堆砌、拖沓冗長的問題。一篇題爲《享受家庭的樂趣》的中考作文,第一段就用了200多字的景物描寫,語句雖美,但由於沒能抓住重點,文章還是落入了三類文的行列。

三、全命題作文的審題方法:

1、重點分析“題眼”。命題作文文題中一般都有關鍵詞,這些詞就是所謂的“題眼”。把握住題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點,瞭解了寫作要避免的誤區。尤其要注意題目中的修飾詞語、限制詞語和補充詞語,因爲這些詞語對寫作範圍起着約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標誌。如20xx年山東濟南中考作文題《偶然的發現》、江蘇鹽城中考作文題《溫暖的時刻》中的修飾詞“偶然”和“溫暖”就是應深入挖掘的字眼。再如《一次不尋常的考試》中的“不尋常”和《最舒心的時候》中的“舒心”亦是應濃墨重彩的內容;

2、注意副詞隱含的信息與要求。“最”“也”“還”“再”“更”“其實”等副詞出現在題目中,都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而往往是考生極易誤入的陷阱。如《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規定了你筆下作爲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個;《這也是課堂》中的“也”就規定了你所寫的內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節課;《其實並不是這樣》中的“其實”很重要,應寫出“誤認爲是‘這樣’”——“意識到不是‘這樣’”的過程,如果缺少這層轉換,文章就會偏題;

3、要完全理解比喻意義。帶有比喻或象徵性的題目,如《暖流》、《春風》等,則可以採用配方的方法。如果題目出的是比喻的喻體,寫作時就配上本體去寫;如果題目出的是象徵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徵性的事物去寫,如《暖流》,暖流是喻體,我們在寫作時就可以從它的本體——同學的幫助、老師的關愛等角度去審題,中心就一目瞭然了。《春風》、《考試》、《蠟燭》、《七月如火》等一類題目都有可以採用配方的方法去審題;

4、把握文字較長或句式複雜的題目的內在關係。這類題目往往有着因果、條件等內在聯繫,審題時必須辨別清楚。如《我擁有,我快樂》,“擁有”是“快樂”的前提和原因,“快樂”是“擁有”後產生的一種心理情感反應,兩者緊密聯繫,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這一點,因果意識不強,下筆時只寫“擁有”,不見“快樂”,缺少必要的抒情議論;有的則只見“快樂”,少見“擁有”,缺少作爲“快樂”支撐的敘述和描寫;

5、從題目中審出詳略安排方面的要求。如20xx年浙江溫州中考作文題《下雨天,真好》,這是一道情景類命題作文,考生要在行文中創設“下雨天”這樣的情景,而題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關鍵,應詳寫。可是有些考生的記敘文中,用大半篇幅寫“雨”或“下雨的情景”,寫“好”一帶而過,只是在文章最後用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於沒有具體內容支撐,“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樓閣,如此安排詳略顯然偏離題目要求。

高考作文 篇7

青蛙組織登塔比賽,在旁觀者的干擾下,有能力登頂的青蛙和小青蛙都放棄了,只有一隻聾青蛙達到了塔頂。難道那些健全的青蛙們沒有能力登頂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可他們錯在哪裏呢?因爲他們聽到了太多別人的聲音,而不是自己的聲音。

失去自信,留下悔恨。有一個學生很想在運動會上參加百米比賽,在比賽前也做了大量的準備,信心滿滿。結果在聽說對手的實力很強時,她開始動搖、焦慮,甚至擔心自己連預賽都過不了。在多方求證下,她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希望,便放棄了參賽。結果在比賽當天,她驚訝的發現,如果自己上場,憑藉實力,完全可以名列前茅。這個故事中的學生就是我自己。只聽別人的聲音,壞了事也就不要怪罪自己,那下一次,請關閉自己的聽覺吧!我能做的就是聽信自己內心的聲音:“世界上最難征服的山就是自己,我能!”可見,自信心,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輕信人言,留下遺憾。宋代的大文學家王安石在遊覽褒禪山華山洞時,山中有個險洞,越向裏越奇越險,來的人越來越少。王安石想到這個洞的盡頭去看看,然後在洞的石壁上留名。結果走了一半,同行中有的人就害怕了,不停地就說:“不出,火且盡”。在一次次的警告中,王安石等一行人便走出了山洞,出來後卻發覺,火把依舊很充足力氣足夠用。爲此,王安石爲此懊悔不已,認爲自己力量尚足,卻沒有更深入到極致而感到十分可惜。於是便有了一篇流傳千古的遊記——《遊褒禪山記》,因此,不要把古之聖賢的遺憾,再延續到我們今天的青年一代,如何避免遺憾再次重演呢?

自信創業,命運垂青。二十年前,在深圳火車站和一羣年輕的民工一起,扛上150斤的玉米包搬來摔去的那個33歲的“不像民工模樣”的人,今天把他開心的笑容印在一本大32開本的傳記封面上。他就是王石。這一天,他乘廣深鐵路抵達深圳。當他看到一個巨大的建設工地般的深圳,“興奮,狂喜,恐懼的感覺一股腦涌上來,手心汗津津的”,強烈地意識到這塊塵土飛揚的土地孕育着巨大的機會。不信命運的王石

經過觀察,尋找機會,他堅信自己的直覺,一定會成功地敲開命運之門,搞運輸賺錢,命運之神開始造化王石。第一桶金,第二桶金,王石越幹越大,直到今天,發展成中國房地產的領頭雁。因此,堅信自己,才能創造機會。

當然,“關閉聽覺”也非不接納他人的意見,只是耳中聽得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一味的猜想還不如儘早的行動,擊破恐懼,戰勝自己,不留遺憾。身處迷惘,有千萬個方向卻不知如何選擇時,請關閉你的聽覺,相信你的直覺,在一篇安靜中去追尋那從心底傳達出的方向,堅定的走下去,方能突破迷霧,曙光來臨。

高考作文 篇8

新聞背景

20xx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向社會公佈,今年高考語文作文將一分爲二,增加微寫作,並首次明確“微寫作”佔10分。

應試作文訓練

學生厭寫老師厭教

應該說,微寫作不是一個新生事物。全國統一高考命題時,一度出現的“小作文”,其實就是一種微寫作。分省命題後,有些省份仍保留了具有微寫作意義的“小作文”,如20xx年江西命題中的小作文:“參照下面魯迅先生的畫像,結合你對魯迅的瞭解,刻畫你心目中魯迅的形象。要求:(1)使用第二人稱,側重肖像描寫。(2)運用比喻、排比兩種修辭手法。(3)結構相對完整,語言簡明、連貫、得體。(4)不少於200字。”

我們的日常作文和高考作文,常常呈現“假大空”的應試體症狀。在一篇完整的大作文中,我們常常看到:“抒發情感”是虛情假意和無病呻吟,“表達觀點”是缺失論證的大而無當和人云亦云,“描述事物”是缺失條理和乾枯空洞……這樣的高考體作文的流行,歸根結底,在於老師作文教學的高考體化。高中作文教學甚至從高一開始,就進入到高考體的訓練中。從立意到選材,從謀篇到用語,老師們常常提供一種作文的萬能公式。這樣一種並非個別現象的高中作文教學現象,在業內其實就是公開的祕密。這樣的作文教學,訓練的是套板反應,失去的是教作文與寫作文的激情和動力,失去的更是作文基本能力的針對性訓練,結果是學生厭寫,老師厭教。

古代也有“微博體”

微寫作宜生活化

微寫作,可以成爲解決上述矛盾的一個有效的日常作文教學舉措。

微寫作短平快,費時少,易於激發寫作者動手的熱情;寫作者不至於像面對長篇大作文時那樣望而生畏。

其實,目前流行的微博寫作,就是一種微寫作。高一入學,筆者曾設置形式多樣的微博體作文,讓學生及時發表在班級博客上。“每日一句話新聞”, “每日百字時評”,“每日百字班級敘事”,這是微寫作的生活化。而引導學生寫作的“單詞微寫作”,又體現了微寫作的情趣性和智慧性。具體做法是以《現代漢語詞典》音序爲序,每個音序下選擇自己有感覺的單詞,進行百字以內的闡釋演繹。筆者引導的“單詞微寫作”,是“單詞體+微博體”的寫作。“單詞體”,像《培根隨筆選》,像張中行的《順生論》,都是筆者引導學生閱讀批註的名作。

“微博體”,古今中外都有範本。古代微寫作,《世說新語》、《菜根譚》、《幽夢影》、《舌華錄》、《宋瑣語》都是範本。這些古代微博體的經典文字,每則其實都可提煉爲一個單詞。這些古代微博體,或敘事,或描寫,或議論,或抒情,是言語能力的體現,是情趣智慧的展示。當今微寫作,各種報刊中的“新聞點評”;《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雜文選刊》等,曾有過的“百字小小說”欄目設置或競賽。域外的,美國作家安布羅斯·比爾斯《魔鬼詞典》等微寫作範本,都應引導學生閱讀。

主題單純文字少

讓學生愉快地寫起來

微寫作也使寫作的基本能力點得到具體而微的訓練。因爲這是一種“規模小,容量少,主題單純,目標清晰,針對性強、有操作性的微型寫作課程”。文字量少,沒有長篇寫作的負擔,因而訓練可以日常化乃至習慣化;“主題單純,目標清晰,針對性強”,因而有實效性,易於解除寫作教學因大而無當而很少作爲的尷尬;“有操作性”,易於解除由來已久的寫作訓練無從下手的尷尬。此前作文教學中,經常訓練的寫作手法、謀篇佈局等能力,可以微型化訓練。甚至,此前作文教學中,常常停留於別字病句零碎層面的寫作修改,經由設置適切地微型化訓練而躍升至寫作手法、謀篇佈局整體層面的寫作修改。

具體操作而言,高一高二的微寫作,以興趣激發爲主,以能力點落實爲輔。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愉快地寫起來。高三的微作文訓練,應該以全體學生作文能力點的規範訓練爲主,兼及興趣激發和保持。

以“單詞微寫作”爲例,高一高二年級,可以圍繞一個單詞,或“描述事物”,或“表達觀點”,或“抒發情感”,不限表達方式;高三則圍繞一個單詞,就要分解訓練“描述、議論、抒情”的各個能力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