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高考滿分作文: 文化

高考滿分作文: 文化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滿分作文: 文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滿分作文: 文化

高考滿分作文: 文化1

在風雲變換的國際舞臺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再侷限於昔日經濟、政治等“硬實力”,而今大國“軟實力”的分量似乎更重。軟實力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國民精神風貌、思想素質,而民族文化影響力尤爲重要。

作爲民族文化的載體——母語是民族的生存發展之根。如果一個民族不重視他的母語文化,勢必會走下坡路,至少經濟社會發展潛伏着危機。在行其道的今天,我們瘋狂地學英語,卻淡漠甚至拋棄了自己的母語:漢語。如今毛筆大概成“稀有之物”了,拿過毛筆的人很少,會寫毛筆字的更是寥寥無幾。而日本人卻規定每週一次毛筆字課,我們不反省一下,就這樣看着漢文化衰落,對得起“炎黃子孫”這個稱呼嗎?

爲什麼在全球掀起一場漢語熱,各國大辦漢語學校的今天,我們卻不再重視漢語?我們沒有看到語言文化的長遠意義,至少沒有看到眼前所蘊藏的危機。英國、美國每年輸出英語所獲利潤佔到了國民GDP的1%多。再看看國內的學生,花這麼大力氣學外語,若是學好了還可以,可是大學生甚至博士生研究生的英語水平也不過如此。外語沒學好,母語也差,有些人的漢語水平甚至不及外國的漢語學習者,前不久上海的一次雙語互譯活動競賽中,不少人把“富貴不能淫”這句古訓成“Be rich, but not sexy”(富貴,但是不能性感)。中國學生的語言功底,由此可見一斑。

聽說前不久申報文化遺產時,端午節被韓國搶先註冊。我們在憤慨之餘,爲什麼不冷靜地想想:別人爲什麼輕易就能搶走?漢文化源遠流長,先輩珍視,而子孫視之不甚惜,如棄草芥。一些重大的經貿甚至學術交流會全部用英語卻不能用翻譯,這可是在自己的國土上。爲什麼不能像法國人一樣珍視母語。民族文化要博採衆長,兼容幷蓄。法國的保守未免偏激,而我們的.漠然則更令人擔憂。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佳句流傳幾千後依然鮮活生動,在於其獨特的音形相結合。我耳邊始終迴響着那位韓國網友的疑問:“你們的漢語我認爲是世上最優美的語言,爲什麼亞洲其他國家和歐美重視,你們自己卻不重視呢?”

你從遠古走來,博大是你的風采;你向未來奔去,磅礴是你的氣概。懸崖邊緣的漢語文化,炎黃子孫到了拯救你的時候了……

高考滿分作文: 文化2

歲月流長,悠悠幾許,千年的歷史舞臺上,大紅幕演繹不盡的烽火狼煙,管絃嘔啞訴說無休的亂世情長,一出出的摺子戲,不變的是那宋朝女子的淺淺吟唱,不變的是多情柳永的傷感別離,不朽的是破碎中的永恆——文化。

總有些時候,想從紛亂中逃離,從紅塵中隱逸,倚着那棵古槐,和一壺清風,任它山重水複抑或燈火闌珊,只賞美人如花,看江山如畫。陪着你,伴着你,聽着你,續着你,你是傳承,你是經典,你是文化。唐詩宋詞,明清元曲,文化中國,中國文化。

我懂你,懂你的赤膽忠心。

你從彎彎曲曲八百多年前的小路走來,你從狼煙四起的南宋走來,凝望着破碎的河山,灰色的天空,仰天長嘆: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稼軒,你醉裏還在挑燈看劍,面對山河破碎,你不解,你憂慮,你彳亍,你彷徨,你向蒼天發出無休的怒問,你把血淚凝成不朽的篇章,你用詞篇,你用豪情,演繹着你“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志,你沉默了,你只能“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聽,文化那根絃斷了,隱於山水間,隱於夢裏。

我懂你,懂你的一宿梵唱。

易安風骨,黃花秋意,簾卷西風是人比黃花瘦的你;些許愁情,是詠着“悽悽慘慘威威”的你,你如一朵蓮花,把心事遣入歲月間,熒熒光只一抹,你也讓它輝煌地開過,你如銀白色梨花,不需千樹萬樹,也綻放在頭頂那片天空,你的乍暖還寒時候敵不住那絲絲秋意,你的三杯兩盞,又怎能耐得了晚來風急。李清照,一個傳奇,一個奇好,你的心比天高,你才情溢天地之間,上下五千間,歷史記住了你,文化銘刻了你,無論走到哪裏,你的文化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鐘聲斂住又飄散,這城市夜的空曠,霓虹燈下,又會憶起怎樣的文化風情,是容若那“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是文天祥的“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是一段段經典,一縷縷傳承,不變的是文化,不變的是信仰,是崛起的中國範兒,是不滅的微光。

香蘭於岸,時於流水潺湲,中國範,文化自信!愁聽陽光第回聲,且且叮嚀,中國範,文化自強!

有多少永遠值得堅持,有多少永遠配得上永遠,永遠的中國範,永遠的文化情,閃光發燙,走向輝煌!

高考滿分作文: 文化3

讀書會改變人。在這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看來,人們只要來看書,哪怕只看一頁、只看一行,都是他們的讀者。我們將一勺鹽倒入水杯中,鹽一會兒就不見了,你雖然找不到鹽,可鹽早已無處不在,你能感受到它的真實存在。讀書也是如此,朗讀會在潛移默化中浸潤你的心靈,提升人的見識與素養。讀書還能解惑,作家厲彥林說:“每個人都會遇到岔路,有時往往不知該往哪個方向走,猶豫徘徊,深感迷茫……”相信這裏的書會給他們答案,這家書店徹夜的燈火會帶給他們溫暖。

環境會影響人。夜深之時,這些喜歡夜讀的市民、自習的大學生、追逐美好的外來務工者走進書店形成了一個小的羣落,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會影響到那些流浪者和拾荒者?最近有報道,北大保安20年竟有500餘人考學深造,成羣逆襲,有的甚至考上研究生,之後當上大學老師。可見良好的環境對人的影響有多大!試想,這樣的書店不是一個,而是每座大城市裏夜晚的一道風景線,有更多的書店在深夜裏亮着知識的燈火。如果真能這樣,試想想,有一天,我們的國家裏連流浪者和拾荒者都彬彬有禮,今天這家願意在深夜裏孤獨地爲別人亮起知識的燈火的書店是多麼的可愛!現代新儒家學派代表杜維明說,有些事情,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有些事情,你不做便沒有人做,做了也不見得有效果,不見得被人稱道,但做和不做,就不一樣。

人們常會無奈地感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正所謂在商言商,書店雖然賣的是書,但它仍然是個商店,盈利是它存在的先決條件。這家書店竟然從來不驅趕任何人,哪怕有的人只是進來休息,哪怕他是個流浪者或者拾荒者,這個書店還真有點“明知有可能賠而爲之”的傻氣。但在現下金錢至上的社會大環境下,我們必須爲這家書店的“傻氣”所體現出的人文精神點贊。樑曉聲認爲,“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爲前提的自由;爲別人着想的善良。書店的工作人員說:“我們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我也覺得他們的工作是有意義的,這家書店所體現出的勇氣、善良與擔當,是多麼地讓人溫暖、感動與敬畏!

這個書店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書,書的名字叫“文化”。言及此,我想起了那句名言:“文化可以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