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春筍》語文課程教學反思

《春筍》語文課程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呂叔湘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對於語言文字靈敏的感覺,並不是靠簡單的邏輯分析所可習得的,主要靠感,靠悟。而有感情地朗讀是促進學生增強語感,積累語言的主要手段。

《春筍》語文課程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一些兒童喜聞樂見的認知方式來豐富讀的內涵,使受教育者能保持盎然的興趣和不時創造出的快樂。教師以感性的認知方式,引導學生在由淺入深的讀書過程中獲得越來越充分的感悟。以《春筍》一課爲例。一、以畫激趣促讀圖畫具有直觀的,形象的特點。用圖畫再現課文情景,把課文內容形象化,既符合學生對形象樂於接受、易於理解的認知特點,又能激起學生對課文一讀的興趣。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動畫效果,將春筍如何醒來,衝破泥土,掀翻石塊,在春風、春雨中,一節一節,向上向上快樂地成長形象地再現於學生眼前,使學生產生親自前往看一看,讀一讀的`興趣,爲有感情地朗讀開啓了成功之門。二、以演撫情帶讀讓學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來演繹文中情節,可以使他們對之產生親切感,就很自然地加深了內心的體驗。課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於學生感官會使他們特別興奮,情緒熱烈,印象深刻。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扮演春筍的小朋友們伸伸懶腰,悠悠醒來,一個一個猛然起立,衝破泥土,掀翻石塊(假象石塊:頂在頭上的書本)。一站一掀之間,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筍那頑強地生長意志。衝破、掀翻需要何等的力量啊!此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激情被帶出,再來讀這段話,效果勢必不一樣。三、以想拓意助讀想象是思維的翅膀,通過想象可擴展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正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拓展思維,能豐富語言文字的情感內涵,彌補文字描述的侷限與乾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課文教至最後,學生在悠揚的音樂生中,閉上雙眼,跟隨着老師極富感情的朗讀聲音,慢慢地整個春筍的生長過程浮於眼前:春雷陣陣,春筍醒來了,它們衝破泥土,掀翻石塊,從地裏冒出來。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迎着春風,沐浴着陽光,在春雨中點頭,微笑,不斷成長我就是那頑強的春筍,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我!(學生言)氣氛達到高潮。錚錚琴聲,學生朗讀課文,又增添了幾分自信與力量,將春筍那頑強的生命精神,透過朗讀表達出來。這般的圖、演、想,不僅是認知形式上的靈活多變,而是感悟手段的多樣化。它使學生在近似遊戲的活動中喜愛讀書,樂於讀書,讀有所感,讀有所悟,讀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