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筍芽兒》語文教學反思

《筍芽兒》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8K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筍芽兒》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筍芽兒》語文教學反思

《筍芽兒》語文教學反思1

《筍芽兒》是一篇擬人的童話散文,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筍芽兒成長的過程。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學生在反覆地朗讀中對他們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教學課文時我以讀爲本,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首先,師範讀課文,啓發學生思考: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讓學生在老師聲情並茂的範讀中初次認識筍芽兒,融入課文意境,從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其次,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從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並和同桌議議:如有學生說“課文描寫春天的句子真美呀,我想給大家讀一讀”;有學生讀了“春雨姑娘愛撫着她,滋潤着她。太陽公公照射着她,溫暖着她……”後說“筍芽兒真幸福啊!大家都關心她幫助她。”筍芽兒“脫下一件件衣服,長成了一株健壯的竹子”讓學生從讀中感受到了一種自豪——爲筍芽兒自豪。最後,在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分角色表演讀文,再通過小組推薦,請四位同學上臺表演春雨姑娘、筍芽兒、雷公公、竹媽媽之間的對話,學生把自己當作了課文中的角色,更能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讓他們也擁有了一份與筍芽兒一樣自豪的心情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教學中的`範讀、自由讀、指名讀、表演讀等爲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過“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我相信在以後的教學中,學生經過嘗試、指導、表演後,朗讀水平會更上一層樓,由此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筍芽兒》語文教學反思2

《筍芽兒》這篇童話散文采用擬人化的寫法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筍芽兒成長的過程。文章語言精美,角色鮮明,富有童趣。稚嫩的筍芽兒,溫柔的春雨姑娘,大嗓門的雷公公和慈愛的竹媽媽,在作者的妙筆下活靈活現。由於孩子們對筍芽兒的知識瞭解不多,課前我搜集一些相關的音像和圖片資料,以彌補學習資源的不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時,運用多媒體創境激趣,使學生學習融入到情景之中,激發了學習興趣。

教學中我創設情境,以讀帶問,以情促思,利用情景表演,讓學生都來當小筍芽,體會他的語言,動作,表情等等,從而體會到課文所描寫的春景,事實證明,用這種辦法可以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尤其是在本課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起來事半功倍。《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識字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本節課識字方式多樣化,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還利用遊戲識字,增強了識字興趣。

閱讀課文能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閱讀形式多樣化,以讀爲本,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教學中的自由讀、指名讀、表演讀等爲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筍芽兒》語文教學反思3

想來想去,除了“收穫”二字,我實在找不到其他詞作爲此次反思的標題。雖然這次我的課讓我自己很不滿意,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很慶幸我因此而收穫了很多東西,感覺就像一次“大豐收”。

收穫一:

從課題的導入開始,我就處於高度的緊張狀態之中,以至於學生小聲講了“竹筍、滋味”,我完全沒聽到,同時我也無意識地把自己的緊張傳遞給了學生。從這裏,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在課堂上放大了自己的感受。作爲教師,無論是什麼情形,進入課堂,就得讓自己進入上課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全部感官都關注學生,更好地引領學生。

收穫二:

在生字教學上,我對自己原先的設計還是挺滿意的,應該說我是很有意識地在歸類,使學生更有效地識記及積累。評課時,蔣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忽視的象聲詞潛藏的規律,這也使我發現了,其實自己還少了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少了一顆善積累的心。一直下意識地培養學生積累字詞的習慣和能力,花了些心力,特地讓學生摘抄好詞好句。現在突然發現我應該先讓自己學會積累,這麼明顯的規律我沒有發現,正是因爲積累的意識在我的大腦裏還很淡薄,所以把這麼明顯的特點忽略不計。我想,只有當自己有了積累的習慣,纔有能力去培養學生,或者說感染學生。就像我用自己的用心傾聽去感染學生,使他們也學會靜下心來聽同學的朗讀,現如今,只能和學生一起學着積累了。

收穫三:

以前,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以己昏昏,何以使人昭昭?現在想來,太正確了,這節課的朗讀指導上,雷公公和筍芽兒說了什麼這一環節,就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我自己心中的預設只是一個框架,沒有想到學生答不出來或和我的預設南轅北轍時我該如何處理,就這樣迷迷糊糊地教了,以至於當時急出一身的汗來。當時的情況確實讓我一下子懵了,因爲我根本沒有指引學生迴歸正途的招兒。這也折射出我在備課時,與文本的對話還不夠,在研讀文本時,角度單一,所以考慮得也就不周全了,備課前多角度地閱讀文本,有利於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

收穫四:

尊重學生的感受和體會,如果學生體會得不到位,那麼就是我們老師沒有引導到位。如何及時引導學生,這是我下階段急需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