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風》的語文教學反思

《風》的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課程倡導把課堂變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場所,強調讓學生通過自己切身的體驗來認識世界,感悟自然萬物,力求體現“大語文”教學觀和教育教學的開放性原則。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努力嘗試種種做法,儘量爭取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有事可想,有空間可拓展,培養學生動腦思考、動情感受、動手製作、動口表達等綜合語文素養,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生的主人,並感受到學習的無窮樂趣。以下是我在教學北師大版語文第三冊《風》這一課的點滴反思。既有令人滿意的成功之舉,也有遺憾中的進一步思考、探究。

《風》的語文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1、激活思維,爲學生創設自我感悟的空間。

《風》這首小詩描繪了颳風時景物的變化,全詩用簡潔凝鍊的語言,傳神地表現出在“風”的作用下,自然界景物的變化。詩句是這樣的:“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三盡浪,入竹萬竿斜。”如何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品味詩意呢?我頗費了一番心思。上課前,我先佈置學生去搜集有關風的知識的材料,並互相交流,讓學生對“風”有了較全面、直觀的認識。上課時,我先編了一個謎語給大家猜:來無影,去無蹤,來時樹動花搖,去時水平浪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爭先恐後地說出謎底。我趁機鼓勵他們:“你們也來編一編!相信你們會編得比老師更棒!”學生的思維處於最活躍的狀態下,他們躍躍欲試,編出了許多有關“風”的順口溜或小謎語,這一過程其實是讓學生有一個自我學習,自我感悟的階段,爲下面學生順利理解詩意、進入詩的意境做了有力的鋪墊。隨後,我一句導語:我們也來讀讀唐代詩人李嶠寫的關於“風”的一首小詩,看看詩人筆下的風又是怎樣的。學生興致勃勃地進入學習中。他們通過反覆的吟誦、質疑及對關鍵字、詞的琢磨中領悟詩的意境,感受到栩栩如生的“風”的形態,從而避免機械乏味的分析,變枯燥的講解,爲學生積極主動思索、感悟的過程。當學生有了自己的見解後,我請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詩行,由於學生有了“自悟”的過程,學生對這首詩已有了較深的體會,大部分學生已能吟誦得琅琅上口、入情入境了,彷彿涼爽的風正徐徐地從教室門前吹過。

2、聯繫生活,培養學生綜合語文素養。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有獨特個性品質和生活體驗的個體,是重要的課程資源。雖說他們的人生閱歷有限,但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日益便捷的傳媒,使他們的見聞相當廣泛,在課堂時如果能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實踐經驗,找到文本與學生、與生活之間的聯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不會是片面的、浮淺的、支離破碎的,而是四通八達的呈“網狀”分佈的。我們應善於聯繫實際,挖掘有利資源,對課本知識進行適當拓展,構建起孩子與知識間的橋樑。

因此,在學完古詩後,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進行拓展:風除了可以吹落黃葉、吹開紅花,掀起萬丈巨浪,還可以幹什麼呢?請同學們分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一下。學生們忙開了,有的折飛機,有的做風車,有的畫畫、有的寫詩,有的編兒歌……當孩子們當他們的作品展示出來時,你不得不對他們的“成就”表示讚歎!拿飛機的同學說:“風可以讓紙飛機飛上開空。”拿風車的學生說:“風可以吹動風車,大風車可以幫助人們發電。”;畫畫的學生拿着畫說:“風可以吹乾衣服。”“風可以把球送上天”“風可以讓海上的帆船航行”“春風可以帶給我們溫暖的'感覺”“風兒輕輕吹,小草點點頭,花兒微微笑”……由於緊密聯繫生活,學生的思路非常開闊,答案真是多姿多彩、令人讚歎。

二、重建:

從《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語文教學的源頭就在生活中,就在學生的知識積累裏,就在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中。教師要善於聯繫生活,拓展啓發學生思維,構建知識的網絡,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並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無窮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綜合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同時,我也在考慮以下問題:

1、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發散,更有效地領會古詩詞的豐富內涵呢?

我想如果我能通過精彩形象、有聲有色的多媒體畫面,把學生帶進詩中所描繪的情景中,或者乾脆把學生帶出教室,帶到大自然中,讓他們與“風”面對面的親密接觸,學生或許會有更深的體會。

2、如何借本詩的教學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古典詩詞?

文本只是爲我們的教學提供一個載體,是教學的一個激發點、發散點,教師要善於利用這個載體,把學習的範圍向更深更廣的範圍拓展。我想:在教學《風》這首詩後,如果我能設置一個相關的課後延伸作業,也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找有關描寫“風”的古詩,或者蒐集自己知道、喜歡的描寫自然景物或氣象變化的古詩,並把孩子們蒐集到的資料進行篩選、歸類,選一個合適的時間,舉辦一個賽詩會或交流會,從而把學生帶進浩瀚的傳統文化的海洋裏,實現了教學的自主性和拓展性。

3、如何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語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尤其是古詩,音韻和諧,意境優美,如果教師賣力地講解,反而適得其反。我想: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聽配樂朗誦,或通過老師聲情並茂的範讀,不知不覺把學生帶進語境中,進而讓他們自然而然、入情入境地朗讀,邊讀邊感悟,邊讀邊想象,學生的語感就會得到有效的培養。

古詩,蘊含着很豐富的教學資源,古詩的教學也有待我們進一步的探索。通過《風》這一課的教學和思考,我又有了不少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