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達》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從中受到啓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學習這篇課文,是爲了讓學生在閱讀中抓住要點,準確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興趣,拓展視野。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捕捉,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探究蝙蝠夜間探路的祕密。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敢於提問,樂於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弄清科學家的試驗過程,瞭解蝙蝠夜裏是怎樣飛行的。

教學難點:

瞭解蝙蝠飛行探路的祕密。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試驗表格

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上課的前一天,佈置預習課文,開展以下實踐活動:

1.讀書預習:認真讀課文,圈畫出不會讀的生字、新詞,通過查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的讀音和字(詞)的意思;將課文中要求會寫的字詞各抄寫兩遍。

2.蒐集資料預習:蒐集有關仿生學的課外資料,製作資料卡片。同學間相互交流自己對仿生學的.認識,分享自己製作的資料卡片。

3.帶着問題預習:蝙蝠能在夜間飛行依靠的是什麼?

課堂教學:

一、揭題。( 5分)

1.猜謎語:會飛不是鳥,兩翅沒羽毛,白天睡覺夜間操勞,捕捉害蟲本領高。(打一種動物)師板書:蝙蝠

2.出示蝙蝠課件(1)簡介蝙蝠:蝙蝠是一種哺乳動物,它的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膜,沒長羽毛。視力很弱卻能在夜間飛翔,吃蚊蛾等昆蟲。

3.出示雷達課件(2)同學們認識它嗎?它的名字叫雷達。師板書:雷達。簡介雷達:雷達是利用極短的無線電波進行探測的裝置。可用來測定目標的方向、距離、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它廣泛應用於軍事、天文、氣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4.這兩個毫不相干的事物,課題卻用一個“和”字將它們聯繫起來,師板書“和”字,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蝙蝠和雷達》。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探究它們之間的關係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10分)

1.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遇到生字新詞要多讀幾遍,另外標出自然段。課件(3)出示讀書要求。

2.學習生字新詞。課件(4)出示詞語。

捕捉 避開 敏銳 鈴鐺 蒼蠅 揭開 障礙物 熒光屏 橫七豎八

A.抽生讀詞語,訂正讀音錯誤。(讀到生字時,應出示生字的讀音)

B.全班齊讀詞語。

C.解釋“障礙物”的意思。隨機板書:障礙物 (課件出示意思)

D.相互提醒容易出錯的字。(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紅色的生字,哪些生字容易寫錯,請你幫同學們提醒一下。教師板書容易出錯的字“揭、避、熒”學生跟着書空)

E.課件(5)出示容易寫錯的字,學生寫字。(要求:身正,肩平,足安)

過渡:學習了課文的生字新詞後,我想同學讀課文一定也會暢通無阻的。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完成這裏的填空。

3.學生默讀課文,感知主要內容。課件(6)出示:課文主要講( )通過反覆試驗,揭開了( )在夜間探路的祕密,從中得到啓發,給( )裝上( ),解決了( )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

三、理解蝙蝠夜間探路的原理。(20分)

1.一隻其貌不揚的蝙蝠究竟有何超強的本領呢?

(1)抽生彙報。

(2)你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課件(7)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裏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A.請同學們齊讀這句話,說說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麼?學生彙報。(指導學生抓住“夜裏”區別於“白天”,“還能捕捉”說明有特異功能;“無論……從來……,即使……也能……”說明夜間飛行本領特別高超。)

B.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誇一誇蝙蝠吧!抽生練習說話。(蝙蝠,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飛行家。蝙蝠,要是你能開飛機就好了,乘客就不會擔心有事故發生了。蝙蝠,我要是你就好了,停電的夜晚我也不用擔心會被東西碰着。)

C.蝙蝠夜間飛行的本領如此高超,同學們應該對它產生一種什麼情感?(欽佩之情)請同學們帶着欽佩的感情來朗讀這句話,誰來試試?教師隨機表揚。

2.課件(8)出示質疑:“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科學家爲了回答這個問題,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進行了試驗。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合作學習4、5、6自然段,完成表格,探討交流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究竟是什麼?

3.課件(9)出示表格:

A.同學們,你們認爲“蒙上眼睛、塞上耳朵、封住嘴巴”中的這幾個動詞,能調換位置嗎?(不能調換位置,可見作者的用詞是多麼的準確,中華民族的語言是多麼的博大精深,具有魅力呀!同學們,我們在寫習作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用詞要準確。)

B.通過三次試驗,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什麼?抽生回答,隨機出示課件(10)——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讓我們齊聲朗讀這一結論。教師隨機板書:嘴巴 耳朵

4.質疑:學到這裏,老師想知道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課件(11)出示問題,誰能告訴老師。生回答,出示課件(12)蝙蝠是從嘴裏發出聲音,聲音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裏。教師隨機板書。

5.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祕密終於被揭開了,可是,科學家揭開這個祕密容易嗎?(不容易)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6.出示課件(13)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你是從這句話中的那個詞體會出科學家的不容易?(強調反覆、終於兩詞)

四、課堂小結。出示課件(14)(3分)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新詞,瞭解了蝙蝠夜間探路的祕密,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跟隨着科學家的足跡,去了解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探索科學的奧祕。出示課件(15)

五、佈置作業:(2分)

抄寫本課生字

板書設計:

11、蝙蝠和雷達

嘴巴

蝙蝠 障礙物

耳朵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記敘了父親在一片荒涼的山坡上開墾一塊土地,使它成爲“我家”菜園的事,表現了父親勤勞、堅毅的品質,體現出作者對父親、對土地深厚的感情。

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依次寫了“失去菜園、決定開墾、開墾荒地、壘上石牆、種上豌豆、豌豆肥田、拾糞肥田、菜園豐收”這幾個方面的內容。通過對父親言行的具體描寫,表現父親的優秀品質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及部分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積累並學習描寫人物言行的語句。

4、理解“父親的菜園”的來之不易。感受並學習父親的勤勞與執着。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描寫父親開墾菜園言行的詞句中體會父親勤勞、堅毅的品質,感受父親對勞動、對土地的愛是教學重點。體會父親在荒坡上開墾菜園的艱辛,對城市的學生來說是教學上的難點。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閱讀興趣

一位極其普通的農民,爲家人開出了一塊菜園,但子女收穫的`不僅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種人生精神。是什麼精神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

二、根據自讀提示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2、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3、在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中,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把這樣的語段畫出來,並在空白處批註。

三、全班交流,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

師:爲了把“貧瘠的土地”變成“翡翠似的菜園”,父親都做了些什麼?

預設:

交流一:望着我們疑惑的神情,父親堅毅地說:“我們去開一塊新的菜地!”

(開闢新菜園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們當時的神情是“詫異”,是“疑惑”。可作爲一個家庭的頂樑柱的父親現應承擔起這一份責任啊!)

交流二: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着鋤頭,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起一擔柴草回家來。

(父親起早貪黑地勞動,一干就是一星期呀!我想,父親的勤勞肯吃苦,堅韌不拔的品質不用我多說了!)

交流三:那天,父親正在吃午飯,把碗一丟,抓起鐵杴就衝進了暴雨中……

(一個“丟”字,一個“衝”字足以看出父親很在乎他的菜園,儘管現在下着暴雨,他也要出去看一看。可見,他對這塊菜園是如此地熱愛。)

交流四:父親沒有氣餒,他在坡地的邊緣砌了一道矮牆,再從山腳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蓋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親的雙肩紅腫,腳板也磨起了泡。

(多麼頑強的父親呀!雙肩紅腫,腳板也磨起了泡。大雨沖毀了菜園,卻衝不垮———父親的決心!)

交流五:父親摸摸我的後腦勺,信心十足地說:“當然能!”

(父親很自信。只要認準目標,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成功的。)

交流六:春天到了,父親在他的新菜園裏,種上了豌豆。沒過多久。菜園裏長出了一片綠綠的豌豆。就在我做着吃香噴噴的炒豌豆的美夢時,父親卻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裏。我有些疑惑不解。父親說:“我們不能光顧眼前。也真難爲了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養出這一片豌豆來的。就這樣榨乾它,以後就別想吃瓜吃菜了。這一季豌豆就用來肥土吧。”

同學們,作者這裏有一個字用的非常好,“翻”,你們覺得這一“翻”翻掉了什麼?(翻掉了父親的辛苦和努力,翻掉了作者想吃炒豌豆的美夢……)

那這一“翻”又爲以後翻出了什麼?(翻出了土地的肥沃,翻出了全家的期盼和希望,翻出了以後全家幸福的生活,翻出了父親菜園的更好的收成)

四、探討課題的含義

師:現在你們知道作者爲什麼將這個菜園命名爲“父親的菜園”,而不是“我家的菜園”“我們的菜園”了嗎?(師在題目上打個問號)

預設:

這塊土地傾注了父親的愛。

這塊菜園全是父親的付出。

父親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了這片菜園

正是因爲父親的精心侍候,才使土地變得肥沃,讓全家人擁有了一個四季常青的菜園。

這個菜園佈滿了父親的汗水還有他的心血。沒有父親,也許這個菜園根本就不會出現。

五、總結課文,情感昇華

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從父親的身上得到了什麼 (如;執着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勤勞,爲了理想竭盡全力地付出等)

六、佈置作業

積累語言選擇你最受感動的語句抄下來、

板書設計:

28* 父親的菜園

每天早出晚歸 不怕苦

暴雨過後重建 不氣餒

豐收之後肥地 不只顧眼前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具體描繪的方法,感受梅雨潭獨具特色的美;

2、學習作者觀察景物、描寫景物的方法;(移步換景)

3、體會文本優美的語言,積累語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節課讓我們追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再次走進“梅雨潭”,(板書課題)齊讀。

二、品讀課文:

1、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麼?作者是在哪些地方進行觀察的呢?我們一同來回顧課文,指名分段讀文。學生聽讀回答問題。(板書:梅雨瀑、山邊、梅雨亭)

2、作者在山邊看到了什麼呢?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生邊聽邊想: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預設:①介紹了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

②我知道了仙岩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小結:這一段的前兩句話告訴我們梅雨潭與梅雨瀑的關係及梅雨瀑的位置。

③我還知道了作者“走到山邊,便聽到呈現於眼前了。”(出示句子)走到山邊,便聽到呈現於眼前了。

仔細讀讀這句話,梅雨瀑給你的印象是什麼?(白而發亮)小結:由於這裏溫度大,岩石上佈滿了暗綠色的青苔,遠遠看去,暗黑的巖壁與潔白的瀑布形成鮮明對比,瀑布顯得尤爲白而發亮。

瀑布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有氣勢,長)

引導理解“帶”這個詞,“帶子”有什麼特點?(長、細、易飄動),“一帶”生動形象地展現出瀑布狹長飄逸的動態之美。

如果此時,你就站在山邊,望着這潔白鮮亮,流動飛瀉的瀑布,你最想做什麼?把你們的這種感受送到文字中讀一讀,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3、過渡語:這白而發亮,靈動飄逸的梅雨瀑深深吸引着我們,我們不由得想看看它的全貌,下面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到梅雨亭更好的觀賞梅雨瀑。自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麼?

預設:①介紹了梅雨亭正對着梅雨瀑,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②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

(出示句子)“這個亭距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浮在天宇中一般”這句話是什麼描寫方法?你能用動作做做展翅的雄鷹的樣子嗎?梅雨亭的樣子是不是像你們做的那樣呢?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梅雨亭圖片),再讀這句話,邊讀邊想象梅雨亭的樣子。指導朗讀這句話。

過渡語:坐在亭中,望着三面青山,會有一種怎樣的感覺?(像半個環兒擁着,人如在井底了。)

小結:身處這懸浮半空的亭中,眼望那飛瀉而下的瀑布,我們彷彿成了這亭的一部分,這水的一分子,這美妙的自然之景怎能不讓人心動呢?就讓我們帶着這種心動的感覺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4、過渡語:讀了作者對梅雨亭的描寫,我們不僅讚歎造物主的神奇,同時也爲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傳神的描寫而叫絕,但更令人稱奇的還是作者近看梅雨瀑的描寫,現在,就讓我們快快走進第三自然段,去細細觀賞梅雨瀑吧!自由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①邊讀邊用筆畫出你認爲最美的地方。

②學生彙報,教師引導學生品悟語言。

重點感受:“那瀑布從上面衝下,彷彿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兒,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

從“衝、扯”中,你感受到瀑布什麼特點?(水流急,下落迅猛);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氣勢。

引導:“作急劇的撞擊,飛花碎玉般亂濺着了。”

感受“飛花碎玉”“晶瑩而多芒”的美。通過圖片,讓學生直觀感知“白梅”的形態,進而感受水花飄落的動態美。指導學生讀出這種美的感覺。

引導:看到這飛濺的瀑布,作者有怎樣的感受呢?(引讀最後兩句話)抓住“送、鑽”兩個動詞,體會水花飛濺時的可愛和作者對梅雨瀑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③這美麗、迷人的瀑布,你們想不想見一見?就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去領略那神奇的梅雨瀑吧!(配樂朗讀最後一段,引導學生通過再造想象來進一步感受梅雨瀑的美)三、總結昇華: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跟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一同欣賞了梅雨潭的綺麗風光,那懸浮的亭子,飛濺的瀑布,一泓靜而深的潭水,已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那麼回顧這節課,除了詩情畫意般的美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還有哪些收穫?

預設:收穫了作者優美的'語言。

小結:是啊!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着意描寫,層層渲染,把梅雨亭、梅雨瀑描寫得神形兼備,妙趣橫生。這種細膩準確的描寫方法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預設:收穫了寫作方法(觀察順序)

小結:作者從山邊遠看瀑布的樣子到走近梅雨亭近看瀑布,這種以地點轉換的方式描寫景物的方法,我們稱之爲“移步換景”法,這樣描寫,使文章則顯得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2、文章題目爲“梅雨潭”,可內容卻重點介紹了梅雨亭和梅雨瀑?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篇課文是節選自朱自清的散文《綠》,原文中,的確是以梅雨潭爲主的,課後有時間,大家可以讀一讀原文。

板書設計:

梅雨潭

移步換景

山邊(遠看)梅雨亭(近看)

一帶↘梅↗幾綹兒

雨飛花碎玉

白亮↗瀑↘晶瑩多芒

白梅、微雨

喜愛、讚美

 教學反思:《梅雨潭》是選自朱自清的散文《綠》。文章語言優美,描寫生動傳神。文中運用大量的比喻句形象地描繪出梅雨瀑狹長飄逸、水花飛濺的動態之美。教學中,我力求通過優美的圖片,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進行再造想象,感受梅雨瀑的秀美。但是,由於太過注重引導學生抓詞抓句去感悟,反而破壞了文本的整體美,學生獨立閱讀品味的時間不多,對文本的悟讀少了,學生變得沉默了,課堂成了教師在唱獨角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達到閱讀教學的這一理想境界,我還要在今後的教學中,認真吃透教材,關注學情,合理設計教學,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接觸文本,接觸言語,讓學生歡悅地、投入地、感性地走進文本,在潺潺流動的語言文字中進行體驗,有所收穫。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4

詩人用一句話改變了老人的現狀,可見一句有魅力的話有着神奇的魔力,生活中我們也常見到有魅力的句子。

一、

(板書:魅力)這個詞語大家還記得吧?對,魅力。那誰能說一說,魅力是什麼意思?(很漂亮,很時尚,很有吸引力),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你都覺得哪些事情很有吸引力呢?(冬天下雪的時候,飄飄灑灑的)對,這是大自然的魅力(爸爸給你買了一本書,很吸引你)這是書的魅力,(你覺得千手觀音這個節目很有吸引力,看了一遍還想看)對,這是藝術的魅力。其實啊,有時候語言也有着它獨特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這《語言的魅力》(板書)

二、

大家都讀過課文了吧,那現在誰願意再讀給大家聽,展示你朗讀的魅力呢?好,請你,其實,這三位同學這種積極勇敢的態度也是一種魅力。其餘同學在聽的時候也思考一下,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好,誰來交流一下那詩人寫了一句什麼話,使情況發生了這麼大的轉變呢?你能在文章中劃出來嗎?好,你說說看,你認爲呢?大家都同意是這一句嗎?好,我記下來那老人原來寫的是什麼呢?對,我也記下來(板書:我什麼也看不見!)路上的行人看了老人這句話,有什麼表現呢?(大家都無動於衷。)好,這個詞用的好。(板書:無動於衷),那你從哪裏能夠看出人們是無動於衷的呢?(人們淡淡一笑,便走開了。一上午,老人一分錢也沒有收到。)好極了,你看,我們通過讀書弄懂了一個詞語的意思,這就是讀書的魅力!大家還願意再讀書嗎?好,我們自由地讀讀這兩句話,看看有什麼不同?誰來說說?(哦,你覺得第一句太直接了。第一句沒有感情。你認爲第二句就像詩一樣。)怎麼就覺得像詩呢?(哦,能讓人產生很多聯想)那麼,你都有哪些聯想呢?(春天很美,可是老人看不到。春天五顏六色的,可是老人看不到。)

三、

是啊,春天,該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誰願意讀給大家聽一下?你聽他那甜甜的聲音,美美的表情,真的是陶醉了。誰還願意讀?嗯,簡直把我也陶醉了。我們也試着讀一下,陶醉一下。好,誰能美美地讀,把大家也給陶醉在春光中。哦,都想讀呀,行,那就一起讀吧。我這還有一段音樂,誰覺得自己是朗讀水平最高的,來給大家配樂朗讀。好,請你來。我們在聽的時候也可以閉上眼睛,你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師讀)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你看到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在悠悠地飄着。你看到小草鑽出了小腦袋。你還聽到了河水嘩嘩地流着。)是呀,這藍天白雲,這綠樹紅花,這醉人時刻,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那真叫(板書:良辰美景)就讓我們再來領略一下這萬紫千紅的春天吧(放錄像,突然黑屏)

四、

現在,你看到了什麼?(什麼也看不到,一片漆黑)是呀,在我們眼中的良辰美景,有一位老人卻什麼也看不到,我們眼前萬紫千紅的春天,老人卻是一片漆黑。那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呢?瞧,這位同學讀書多細心,馬上就找到了這段話。但是要注意這個詞語,讀衣衫襤褸。(板書)(課件)你看,就是這位老人,他衣衫襤褸,你看他——。誰來補充一下呢?(你看他穿着一件又破又舊的棉襖,已經髒得不成樣子了。你看他衣服皺皺巴巴的,有幾處還露出了裏面的棉花,胳膊上還有一個大大的補丁。)

是呀,就是這樣一位可憐的老人,可是他卻一分錢也沒有收到,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會怎樣呢?誰來讀讀老人的話。(嗯,我聽出了一種無奈,嘆息。還有一種深深的悲傷。)不過,老人一天都這麼悲傷嗎?哦,沒有,後來收到了很多錢,就笑了。那你能不能笑着讀讀老人收到錢後的話呢?聽出來了,是收到了錢,但好像不多。誰能把錢讀得更多一些。哦,這回多起來了,又多了一些,這回真是多極了!

五、

你看同樣的一位老人,同樣的巴黎大街,爲什麼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呢?哦,是因爲詩人那句有魅力的話。假如你就是經過老人身邊的'一位行人,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你又能聯想到什麼?(課件)(春天來了,桃紅柳綠,鶯飛燕舞,我可以看見這萬紫千紅的春天,可是老人一生都看不到這良辰美景,這多麼令人心酸呀!)說得多好呀,你身上帶錢了嗎?你會給老人嗎?爲什麼?你很同情他。是呀,正是詩人的一句話,喚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同情心,讓更多的人伸出了援助之手。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詩人用一句話,幫助了老人,但他僅僅幫助了老人嗎?(是的,因爲他使盲老人收到了很多的錢。你認爲不是,他還幫助了行人),爲什麼這麼說,哦,你覺得行人讀了這句話,才喚醒了他們的愛心。是呀。哦,你還想說,你還覺得,詩人幫助了全世界。因爲這篇文章被人們讀了,讀的人也會被打動,也會有愛心,這樣,世界就充滿了愛。說的多好呀,讓世界充滿愛。打動人心,震撼人心,啓迪人心,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六、

那麼,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像這種能打動你或是震撼你或啓發你的話呢?哦,也有,誰來說說看。你覺得感動中國的頒獎詞都很有魅力,那能給大家說一句麼,對,這是給千手觀音中邰麗華的一句話:從不幸的谷底到藝術的巔峯,也許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絕美舞蹈。你還有,你看到公園草地上寫着:小草正在睡覺,請勿打擾。對,給人以激勵,給人以委婉的提醒,這也是語言的魅力。

七、

那麼課後,大家可以繼續蒐集生活中有魅力的語言,也可以試着給咱們學校的水龍頭、綠化帶、班級牆壁等寫一些有魅力的語言。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穫,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4、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有關“大自然的啓示”綜合性學習的圖文資料、小發明、小創意等。

2、教師準備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啓示有所發現與發明事例的資料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展示事例,激發興趣,講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課。

20xx多年前埃及人邁克雷在尼羅河邊散步時,踢到了於烏龜殼,從中受到啓發,發明了木製四弦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只有袋鼠、駝鳥等少數動物種類。1859年英國移民帶去20多隻家兔到達澳大利亞。那裏沒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動物,兔子沒有天敵,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時間,就多得擠滿了牧場草地。到了19世紀末,兔子經過的地方,牧草、麥苗蕩然無存,彷彿颳了一場龍捲風,或像洪水剛剛衝過一樣,豐美的草場變成了荒漠,確確實實發生了一場“兔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兔子的逞兇束手無策。後來,科學家找到一種針對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過蚊子傳播給兔子,大批兔子接連死去,這樣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畜牧業才得以恢復。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自然界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都是協調統—·的關係,哪個環節上發生失調,就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給人類帶來災害。

(二)自主選擇,分組交流

自主選擇交流的內容——從下列方面任選一項交流cS己對大自然的發現;蒐集到的相關資料;自己的發明設想;自己嘗試實驗或設計發明的情況。

自主選擇交流的夥伴——交流內容相同的組成一個或若干個小組。

自主推薦在全班彙報的代表——教師適當引導激勵上臺少的同學,善於發現突出典型並積極向組員推薦。

(三)全班彙報,互動交流

1、各小組推薦的代表向全班彙報,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話清楚、大方、語言順暢連貫,通過過渡語評點和重點引導學生評議兩三名同學來激勵學生;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聽的過程中或聽完之後舉手向彙報的人請教,形成臺上臺下的互動交流,學生不能解答的教師可做解答或引導課外去查閱資料、實踐探究。

(四)同桌互說,強化提高

請向獲獎的同學或你認爲最出色的同學學習,重新組織自己的語言,再同桌兩人一組,一人講,對方聽一聽、問一問、誇——誇。教師巡迴指導。

第二課時 習作

(一)、自主彙報,確定習作內容

1、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彙報本次習作想寫什麼。

2、小結:本次習作,是寫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或者活動經過,或者心得體會。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話可說就寫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錄資料。

(二)、自主習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相互修改,完善習作初稿

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可以當堂點評

一、二篇習作,還可以把巡視中發現的語句、標點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講一講,引導學生修改。

第三課時 習作評講

(一)個性展示臺

1、教師發下習作本,學生閱讀批語和自己的習作。

2、學生自主上臺展示本次習作中的“亮點”——自己認爲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段落。

詞語:上臺在黑板上寫。

句子、段落、篇章:上臺宣讀,自己談談向大家宣讀的理由,適當引導評議。對於有特色的習作,教師可推薦發表或參賽。

(二)教師做小結

1、教師從優劣得失等方面小結本次習作的情況。

2、提出有共性的問題(如語句、層次、標點等)引導全班評議集體修改。

(三)個人再修改

各人放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用修改符號再次修改明顯錯誤或有毛病的地方,錯別字詞訂正寫在習作“眉批”空處,每個寫三遍。

對習作不合格的'同學,教師指導重新寫作或當面指導修改完善。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

我的發現

1、讀一讀,自己悟一悟。

2、說一說,讀一讀,分組感悟。

第一組:“終於”說明了科學家揭開蝙蝠探路的祕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覆試驗的結果。

第二組:“根本”強調了“如果不是我們”自作聰明,這些海龜是完全不會受到傷害的。

第三組:“居然”進一步強調了這的確是“令人難以相信”。

在朗讀時,注意這三個詞語語氣稍重一點兒。

3、小結:這三組句子,每組裏的兩個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組裏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義更重一些,我們平時閱讀文章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4、舉一舉例子: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一組例句來嗎? 日積月累

1、自由讀,想——想意思。

2、自主說,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理解的氣象諺語,教師適當點撥。

3、多種形式積累:自主背、相互背、齊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注意引導學生背一背當地常說的氣象諺語。 佈置思考作業

你想做的展示臺內容。

第五課時 展示臺

課前準備

1、討論,確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發言的基礎上,各人或分組確定一種或兩、三種展示方式,如:

a、主辦“認識大自然”手抄報或黑板報。

b、“仿生學課外讀物介紹會”或建立“仿生學圖書借閱角”。 c、“仿生學發明創意賽”。(可結合“p語交際、習作”進行)

2、行動,籌備展示活動。

籌備時,時間上可有一定的彈性,要充分發揮好各組小組長的作用。 展示評比

學生在一定範圍內展示籌備的成果,評比“小小發明家”“課外資料蒐集能手”“辦報大王”“採訪能手”等,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或者精神激勵。

推介成果

教師向相關少兒報刊推薦學生的習作與創意,抓住各級各類“科技節”“發明創新大賽”等時機推薦學生的突出成果。

教學反思

這個單元的習作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引導不當,很容易使學生誤以爲直接把所蒐集的大自然現象搬到習作裏就完事了。因此,在上課前,我們四年級的幾個老師一起集備,確定本次單元習作指導的重點在於“從在自然現象中得到了什麼啓示”。着重指導學生從這些現象或綜合實踐活動中有什麼想法。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理解體會其品質。

2、進行個性化閱讀,培養閱讀想象能力。

3、認識4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體會人物內在品質。

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誰能說說你的童年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是呀,你們都擁有一個充滿快樂和幸福的童年,可是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國,一些孩子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兒,在他們當中,就有一個非常可憐的孩子,那麼他的命運又如何呢?今天,讓我們共同的走近這個孩子,他的名字叫小珊迪。(板書:14小珊迪)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讀一讀課文,瞭解小珊迪的童年生活呢?(生回答:)想讀就讀,現在就請同學們打開書。

二、初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課件出示1:旅館可憐掏錢孤兒目不轉睛糾纏流露上當又薄又破先令便士)

師:有聲的朗讀是一種表達,無聲的朗讀有助於思考。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生回答:)

三、細讀課文體會小珊迪的可憐。

1、體會外貌描寫:

師: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這篇課文與其他寫人的文章一樣,開篇就描

寫了小珊迪的樣子,現在請同學們找出描寫珊迪外貌的句子。畫一畫、讀一讀,看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把你的體會記錄在句子的旁邊。

(1)自由讀:體會小珊迪的外貌描寫。

(2)指名讀:思考,從他的外貌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師:就是這樣一位可憐的小男孩他徘徊在街頭乞討。

(3)生齊讀:(課件出示2:這時走過來一個小男孩————————————)

問:從珊迪的外貌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板書:可憐)

問:哪些詞語讓你更加體會到珊迪的可憐呢?生回答:(課件出示:又薄又破、瘦瘦的、凍得發青、赤腳、凍得通紅)

師:我發現,咱班同學關鍵詞語找的真準啊,老師很佩服你們,不過能找出來還不行,還要透過這些關鍵詞語把小珊迪的可憐形象讀出來,誰願意來試試?

生讀師評。

2、體會對話描寫:

師:多麼可憐的孩子呀!這麼冷的天他在街上做什麼呢?(生回答:賣火柴)

師:是呀,小珊迪在不停的請求我買一盒火柴,那文中主要寫了小珊迪的幾次請求呢?請同學們找出小珊迪與我們的對話部分讀一讀,看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1)自由讀:體會對話。

(2)指名讀:問:在這段對話中寫了小珊迪的幾次請求?(生回答:三次)

(3)師生分角色讀:問:體會一下,在小珊迪的乞求中你發現有什麼變化?(生回答:一次比一次急)從哪幾個詞語中感受到的?

師:那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和速度來讀小珊迪的話呢?誰能來試一試?

(4)指名讀:(課件出示3:先生請買盒火柴吧——————————我可以給您換零錢。)

師:小珊迪的話語由請到請求最後變成了乞求(課件出示:請—————請求————乞求)

問:“乞求”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師:這個可憐的孩子就爲了這僅有的一點希望乞求着。

(5)生齊讀:(先生請買盒火柴吧——————————我可以給您換零錢)

師:在小珊迪的那苦苦的乞求中讓我們看出他已被飢餓、寒冷折磨到無法容忍的程度了。爲了使他不再糾纏,我給了他一先令,他轉身就跑了,等了很久也不見他回來,於是我猜想可能怎麼了?(生回答:可能上當了)但是從那孩子流露出的使人信任的神情中我又做出了怎樣的判斷呢?

(生回答:他不是那種人。)

問:那種人指的是什麼樣的人?(生回答:見錢眼開貪圖錢財坑蒙拐騙)

問:既然他不是那種人,爲什麼還沒回來呢?(生回答:因爲他被馬車撞了)你是從誰的話中得知的呢?(生回答:小利比)

四、展開聯想,體會小珊迪的可敬:

1、指名讀小利比的話:

師:這樣一個誠實善良的孩子,在換好零錢回來的路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愛丁堡的那條街道去看一看,看看小珊迪在回來的'路上究竟遇到了什麼?(課件出示4:音樂)

2、展開想象

(1)、體會得到錢的喜悅

師:小珊迪握着剛剛換回來的12個便士高高興興的往回跑。(課件出示:他想————)

(2)體會小珊迪的遭受到的痛苦

師:可是,就在這時,前方路口,一輛馬車極快的奔來,小珊迪來不及躲閃,被馬車撞倒了,那馬車(課件出示:不但—————————反而—————————)

(3)、體會小珊迪的堅強

師:小珊迪掙扎着坐起來,忍着疼痛,用手四處摸索着。他在找什麼呀?此時此刻他又會想些什麼呢?

(4)、體會小珊迪對弟弟的親情

師:太陽快落山了,小珊迪的腿斷了,他無法站起來,只能依靠着雙手向前一點點爬去,他要爬回家,(課件出示:因爲————————所以—————)

(5)、體會小珊迪的誠實、守信、可敬。

師:就這樣他在幾個同伴的攙扶下回到了家,迎面撲來小利比,驚慌失措的喊着,哥哥,你怎麼啦?哥哥告訴他發生的一切,小利比說:我們拿着錢去找醫生吧,,一定會治好你的腿!可是小珊迪仍然堅持着說——————小利比說:“你的傷那麼嚴重說不定你會死!小珊迪仍然搖了搖頭說———————

3、感受小珊迪的可敬

問:通過這一段的情境,你有看到一個怎樣的小珊迪?(板書:可敬)

五、體會情感,豐富小珊迪的形象。

師:我隨同小利比來到了小珊迪的家,推開那破舊的門,映入眼簾的都是什麼呢?(課件出示5:圖片。)

師:這時,小珊迪用他那奄奄一息的聲音又對我說了些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小珊迪的話。

(1)自由讀小珊迪的話:問,從他的話語中你又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生回答:(他非常關心他的弟弟)

師:就在這樣的時刻,他仍然想着弟弟,想着對先生的承諾。小珊迪用他那奄奄一息的聲音對我說:(課件出示:生齊讀:我換好零錢—————————————)

師:多麼善良的孩子!多麼可敬的孩子!即使是在自己遭遇車禍、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儘快把錢還給我,想到的是自己弟弟今後的生活。這就更加證實了我開始對小珊迪的判斷是正確的,他絕不是那種人!

問: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板書:誠實守信)

師:此時此刻,我們看到的是可憐的,可敬的小珊迪。作者深深的同情他,我們也深深的同情他,我們懷着深深的同情對他說:(生齊讀:我會永遠照顧小利比的。)

師:面對這可憐又可敬的小珊迪,我們許下重重的承諾。(生齊讀:——————————)

師:爲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爲了那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一個可憐、可敬、誠實、守信的孩子死了!

5、生齊讀最後一段:

師:此時,我真不願意用“死”這個字眼來形容珊迪最後的結局,但是,珊迪是真的死了。他靜靜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他唯一的親人。

師:孩子們,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話想對小珊迪說嗎?

六、情動辭發,總結全文。

師:說的多好啊!他很窮,他非常需要那些錢,但他絕不是那種人,這樣的孩子可愛嗎?這樣的孩子可敬嗎?這樣的孩子我們會把它遺忘嗎?永遠不會,我們忘不了這個可愛又可敬的小珊迪,又怎能忘記他給我們帶來的無數的啓示。同學們,讓我們像小珊迪一樣,(課件出示6:多一份誠實的面容,多一點守信的品質吧,我們相信,擁有誠信我們的世界會更加美好,擁有誠信我們的人生一定會充滿歡笑。)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詞語,積累並運用語言。

2、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小珊迪的品格。

3、認識“館、糾、軋”三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當”,會寫“旅、薄、零、孤”等14個生字。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理解詞語,積累詞語,豐富語言。

教學難點:

學習感受小珊迪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教學準備:

小黑板、寫話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1、由己及彼產生對小珊迪的同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我和大家一起學習生活了兩年了,不知道你們對我的印象如何?你們能用“()的老師”來形容一下我嗎?

(2)、我也想聽一聽你自己瞭解的自己,或者是你的同桌、朋友,你的同學等,現在請同學們用“()的***”說一說!

2、導入新課,在情境中初步體會小珊迪的可憐。

從剛剛的談話中我看到了快樂的你,幸福的他,淘氣的男孩子,愛唱歌的女孩子……這一切都告訴老師,你們生活在幸福之中,你們的生活是甜蜜的。可是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在一百多年以前的英國,有很多孤兒沒有衣穿,沒有飯吃,不得不流落街頭靠賣火柴勉強度日。你們還記得童話大王安徒生筆下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嗎?在他們的字典里根本就沒有幸福,沒有甜蜜,有的只是飢餓、寒冷和無窮無盡的痛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中的另一個,他的名字叫——小珊迪。(板書課題)

“珊迪”是他的名字,那麼作者爲什麼又在前面加上了一個“小”字呢?透過這個“小”字,你想到了什麼?

珊迪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孩子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進他的世界去認識一下他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

1、初讀課文,把字音讀清楚,把句子讀通順。

請同學們打開書到14課,讓我們讀一讀課文,看一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一個怎樣的小珊迪。注意要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生字

你們都知道,課文中有很多新朋友,不知道通過預習你們認識他們了沒有?

(出示生字卡片。)

3、邊讀邊思考,初步感知小珊迪的可憐

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小珊迪呢?

(板書“可憐”)

三、細讀課文,通過重點詞句體會小珊迪的可憐。

1、抓住外貌描寫

(1)、快速瀏看課文,看看課文中那些詞語或句子讓你體會了小珊迪的可憐,把它畫下來。

(2)、交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體會。如:“又薄又破,瘦瘦的,凍得發青,赤腳,凍得通紅”。

(3)、在理解的基礎上引讀,進一步體會小珊迪的可憐。

①、出示小黑板“他穿着()的單衣,()的小臉凍的(),一雙赤腳()。”

②、這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啊,他身上(生解讀)……

③、就是這樣一個可憐的小男孩,他徘徊在街頭乞討着,他身上只傳了一件(生解讀)……

2、體會對話描寫。

(1)、抓住關鍵詞語朗讀體會對話

①、在這點對話中,那個詞語讓你體會到了小珊迪的可憐?

②、他在請求着什麼?(一點點錢)

③、他還在請求着什麼呢?(一點點生活的希望)

④、你能請求着讀一讀嗎!

(2)抓住“乞”字的字形進一步體會小珊迪的可憐。

①、他爲什麼要乞求?不僅僅是他餓,還有誰餓?是啊,家裏還有弟弟在等着他,等着他帶回一點點吃的、等着他帶回一點點希望。他是在爲自己乞求,也是在爲弟弟乞求。,爲這一天一丁點的希望乞求着。你能乞求着讀一讀嗎?

②、大家看這個“乞”字,你看到了小珊迪一個怎樣的形象?

小珊迪似乎都要跪下了,他就那樣拉着我的衣襟苦苦的乞求說(引讀)……

(3)、去掉提示語,直接進行對話,再次體會小珊迪的可憐。

(4)、過渡

①、就是這樣一個可憐的孩子,他拿走了我的一個先令後卻始終沒有如約而至,這勾起了我很多的遐想:我猜想(生接讀)——“我猜想,可能上當[dàng]了。但是當我想到那孩子的面孔,想到他那流露出的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

②、我爲什麼如此斷定?小珊迪不是哪種人?

四、展開聯想,體會小珊迪的可敬。

1、讀小利比的話。

從課文中可以看出,我不願意相信小珊迪是哪種人,可是他卻真的'沒有帶着那一個先令找回來的零錢來見我,他沒有如約而至,究竟發生了什麼?帶着這樣的疑問,再去讀一讀課文,如果你找到了答案,就請你多讀幾遍。

指導朗讀:“珊迪受傷了,不能來了,一輛馬車把他撞到了,從他身上軋了過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丟了。還有七個便士也不知哪兒去了,說不定他會死的……”

2、展開想象的翅膀。

同學們,你們能和老師一起回到那故事中去嗎?讓我們一起我看一看在小珊迪回來的路上,究竟都發生了些什麼事?

情景(1)、體會得到錢的喜悅。

小珊迪握着剛剛換回的12個便士,高高興興的往回跑。他想……

情景(2)、體會小珊迪的痛苦。

就在這時,在前方的路口處,一輛馬車飛奔了過來,小珊迪來不及躲閃,被馬車撞到了。那馬車不但……,反而……

情景(3)、體會小珊迪的堅強。

此時的小珊迪已經渾身是血,他用手四處摸索着,你們知道他在找什麼嗎?

情景(4)、體會小珊迪對弟弟的愛。

小珊迪的雙腿已經斷掉了,他已經不能站起來了。他掙扎着,強忍着劇痛艱難的向前爬着、爬着,他要爬回家去,因爲……

情景(5)、體會小珊迪誠實、守信的可敬。

①、就這樣,在幾個小夥伴的攙扶下,小珊迪終於回到了家。迎面撲來小利比,驚慌失措的喊着:“哥哥,你怎麼啦?”珊迪告訴他發生的一切。小利比說:“我們拿這錢去找醫生吧,他一定可以治好你的腿的!”小珊迪卻說……

②、可是小利比着急啊,他哭着說:“那位先生不會在意的,求你了哥哥,我們去找醫生吧!”小珊迪仍然堅持說……

③、小利比傷心的說:“你是傷這麼重,說不定你會死的!”小珊迪仍然搖搖頭說……

3、通過這段情景,我們看到了怎樣的一個小珊迪?(可敬)

他可敬是因爲他……(誠實、守信、善良)

五、體會作者的情感,豐富小珊迪的形象。

1、觀察圖畫,展開聯想,激發對學生的同情心。

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張開你們想象的翅膀,想一想推開小珊迪家破舊的房門,你們看到了什麼?

2、帶着你自己的情感,用心地讀一讀,讓我們一起去傾聽一下小珊迪在生命垂危之時那奄奄一息的聲音在說些什麼吧?

指導朗讀:“我換好了零錢往回跑的時候,被馬車撞了。我的兩條腿都斷了,就要死了。可憐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麼辦呢?”

3、感受小珊迪的形象

就在小珊迪生命垂危之時,就在他奄奄一息之際,他想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想着的是對我這個陌生人的承諾,想着的是可憐的弟弟今後的生活,)此時此刻,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小珊迪?(可憐的,更是可敬的)

(1)、面對這樣的小珊迪,我們的心情和作者是一樣的。那麼,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深情的對小珊迪說:“我會永遠照顧小利比的。”

(2)、面對這樣的小珊迪,我們同情的同時也深深的敬佩他,那麼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握着他的手對他說:“我會永遠照顧小利比的。”

(3)、面對這樣可憐又可敬的小珊迪,我們和作者一起許下我們重重的承諾:“我會永遠照顧小利比的。”

六、讀寫結合,情感昇華。

小珊迪聽了我們的話,目不轉睛的看着我們,似乎在表示感謝。突然,他眼睛裏的光消失了,他……真的不忍心用一個“死”字來說小珊迪。我們寧願相信他走了,到了一個沒有飢餓、沒有寒冷的地方去了。

小珊迪走了,但是他帶給我們心情上的此起彼伏和情感上的波動卻依然沒有退卻,他身上那誠實守信的美好品質猶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心靈,他恪守着自己的諾言,儘管在生命垂危之際,也不忘叮囑弟弟去還錢。這是多麼讓人敬佩啊!孩子們,就在剛纔,我們也曾對誠實善良、恪守諾言的小珊迪許下我們重重的承諾,但是我們都知道,小珊迪已經走了,小利比也不曾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裏,那麼,你打算怎麼來兌現你的諾言呢?現在就請你們拿起筆,將自己的想法寫在你的日記本上!

(學生練筆,彙報)

總結:因爲時間關係,也許我們不能將自己想說的話表達的淋漓盡致,但是,哪怕只有隻言片語,那也是我們最真、最切的內心獨白。就讓我們用自己最響亮的聲音爲小珊迪送行吧!起立:“小珊迪,再見!”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自主學會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繫上下文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從艾迪和德諾的故事中感受他們之間真摯的情感與深厚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重點:聯繫上下文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

難點:瞭解“生命藥方”的意義,感受艾迪的友誼超越了生與死的界線,閃耀着人性的光輝。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着你們響亮的問候聲,看着你們鮮花般的笑臉,讓我感到你們的生命是如此朝氣蓬勃,如此鮮活美好。可是,當厄運到來,當生命面臨威脅的時候,什麼纔是拯救它的良方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五課。誰能用簡練的語言說一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德諾和艾迪的故事,感受他們真摯的友情。

二、走近德諾,感受孤獨

1、德諾患了什麼病?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病?

學生交流有關艾滋病的資料。

幻燈1:艾滋病被稱爲“超級癌症”“世紀殺手”,目前尚無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藥物和療法。

2、瞭解了這些有關艾滋病的知識後,此刻,你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十歲的德諾患上可怕的艾滋病後,他的境遇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透過“夥伴們全都躲着他”,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讓我們來聯想一下德諾的處境。

幻燈2:課間,同學們-----------,德諾-----------;

放學了,同學們----------,德諾----------;

在村子裏,大人們看見德諾走來,------;孩子們看見他,------。

(2)你想用什麼詞語形容這些艾滋病患者的處境?(孤獨)是啊,德諾患病後,最怕的其實是孤獨。面對難以治癒的疾病,面對無人理睬的寂寞,小小的德諾心中是多麼的無助和孤獨啊,文中有一個句子最能反映德諾患病後的的孤獨和無助。

(幻燈3:一天夜裏,德諾冷得直髮顫,他用微弱的聲音告訴艾迪,他夢見二百億年前的宇宙,星星的光是那麼暗那麼黑,他一個人待在那裏,找不到回來的路。)

讓我們想象一下,200億年前的宇宙是什麼樣子的?那麼,德諾就夢到自己處在這樣一個環境中,你體會到什麼?

三、走近艾迪,感受友情

1、德諾太不幸了,染上了可怕的.艾滋病,還因此被周圍人嫌棄。但他又是幸運的,因爲他有一個朋友---艾迪,給了他友情,給了他快樂。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艾迪都爲德諾做了哪些事?

(給他熬菊花湯、伴他尋醫、送他球鞋、陪他玩遊戲)

2、在這四件事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這些事對德諾有什麼意義呢?

給他熬菊花湯----給他治療的幫助

伴他尋醫----給他希望

送他球鞋----給他安慰

陪他玩遊戲----給他快樂

四、拓展昇華

1、艾迪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爲德諾做了這麼多。相信你們和艾迪一樣善良,面對德諾,你們會怎麼做呢?

2、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課文的題目:生命的藥方,誰爲誰尋找生命的藥方?找到了嗎?仔細在課文中找答案。

生命的藥方指的就是(板書:真摯的友情)。的確,生命有時是脆弱的,但友情,可以使他堅強;疾病有時是沒有藥方、無藥可治的,但對於生命本身而言,友情是一劑特別的藥方。

3、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應當怎樣正確對待艾滋病人呢?現在,全世界已有更多的人投入到關愛艾滋病人的行列,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組溫暖的圖片,在舒緩的音樂聲中結束這節課吧!(音樂《讓世界充滿愛》)

板書設計:

給他熬菊花湯----給他治療的幫助

伴他尋醫----給他希望

送他球鞋----給他安慰

陪他玩遊戲----給他快樂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9

教材依據:

新課標西南師範大學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我家的園子》

設計理念:

本活動設計立足於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理解課文, 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而西師版教材的批讀文無疑是一種很好的訓練學生閱讀能力、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平臺,本文語言優美,充分考慮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成,讓學生從課文所展示的一個平凡而又普通的園子中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和自由自在的生命體,因此,在教學中,領導學生結合批讀,掌握批註課文的閱讀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用已會的方法自主學習本課的生字,做到正確讀寫認。

2、能用結合批註理解課文的方法學習課文,

過程與方法:

1、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讀自悟。

2、教師的引導要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2、珍惜生命,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並用一定的方式讚美自然美。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我家園子的自由和蓬勃生機。

教學難點:藉助批語,感受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以及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孩子,你家有園子嗎?這節課,我們跟隨蕭紅阿姨去看看她家的園子是什麼樣的?(板書課題:我家的園子)。學生齊讀課題,並回答: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

二、結合旁批,瞭解課文。

1、你們都很想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園子?這是一篇批讀課文,看看別人讀了這篇文章後的批語裏有沒有告訴我們這個園子的一些情況呢?請同學們齊讀旁批,然後告訴我,從旁批裏你看出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園子?

2、現在請孩子去讀讀課文,看看課文的講述是否和你們剛纔從旁批中感受到的一樣?注意帶音的生字詞語,讀的時候用筆勾出來,然後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去識記生字的音形義。

3、教師出示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點名學生讀,並在讀中正音。

4、請一小組的同學開火車讀課文的段落。其它學生評價,在學生的評價中,教師爲易錯字正音。

5、教師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再次說說園子給你的印象。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在學生未曾讀文之前,先讓學生讀旁批,並讓學生說說從旁批中知道了園子的什麼,讓學生先有一個概念:旁批原來就是把自己讀文的感受寫下來。)

三、再借旁批,細究課文。

1、剛纔讀了課文的旁批,這課的旁批寫出了讀者讀了之後對園子的印象,現在你讀了課文,能不能學着旁批?把你讀了課文之後的感受記下來?請學生默讀課文1---3自然段,學着批註,把你的感受也寫在旁邊。教師個別指導。

2、學生彙報對課文1---3段的學習,教師選擇指導:

師:從課文的旁批,我們知道了課文的一至三段寫了我家園子可愛的小動物,你讀了之後有什麼新感受沒有?(學生隨意談自己的感受,教師重點指導這幾個地方)

生一:我從第二自然段寫園子裏有白蝴蝶、黃蝴蝶、大紅蝴蝶等很多蝴蝶,感受到園子一定很美。

生二:我從第一自然段知道園子裏不只是有蝴蝶和蜜蜂,還有晴蜓、螞蚱等等很多小動物。整個園子一定熱鬧極了。

生三:我想提個問題:第三自然段的“明晃晃”是什麼意思?它在這一段起了什麼作用?

師:看來孩子們眼中的園子不僅是美麗的,也是充滿了生機的。請孩子帶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讀讀一到三自然段。

(對課文一至三自然段的學習,教師激發學生按照剛纔從旁批中感受到的學着來批註,以學生自主感悟爲主,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知道批註閱讀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批註的樂趣。)

3、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請孩子們找一找第四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在寫呢?看來這個園子裏的太陽與衆不同,不知道他不同在什麼地方?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了太陽特別亮?指導學生學習作者用排比句來凸現事物特點的寫法。

師:(引導學生讀這一自然段旁邊的旁批)師總結,瞧,從旁批我們又知道了,園子裏特別亮、特別大的太陽帶來了一園子的健康、美麗和生氣。

(這一自然段的學習主要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感悟,主要了解排比句,學會運用排比句。對於旁批,教師只是簡單點評。)

4、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園子的健康而有生機的動植物把園子裝點得那麼美。是不是人爲的讓他們那麼美的呢?請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結合旁批。看看你能從旁批中學到什麼,再學着把你從課文中感受到寫下來吧!

師:誰來說說你的感受?(學生想說什麼說什麼,教師着重指導這幾個地方:)

生一:我從文中這句話: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感受到園子裏的動物和植物都很自由,他們按自己的想法在生活。所以才裝點了這麼自然,這麼美麗的園子。(教師在此順勢引導學生舉文中的例子來說明園子裏的動物和植物有多麼自由。)

生二:我從這一段的旁批中知道了作者把園子裏的動物和植物都當成了人來寫,使園子裏的一切都象人一樣會動了。(教師在這兒要引導學生從旁批中學會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來寫自然景物。)

師:通過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思考:你也是園子裏的一株植物或者一個動物,你會怎麼樣生活呢?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分小組自由發言。

結合學生的發言,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園中的一樣物體,有感情的讀好這一段。

(對於第五自然段,儘管是文中的重點段,但因爲有了前面的鋪墊,所以,順理成章的放手讓學生去學習。讓他們自己去讀,自己去悟,自己去批註。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學生應該完全掌握了讀文時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這種批讀課文的方式了。)

5、學習第六自然段:

師:引讀:你看。園子裏的一切都是那麼自由,那麼美好,那麼有活力,站在這園子裏,我擡起頭來:學生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四、利用旁批,結束新課。

師:教師讀課文最後的旁批,問學生:你覺得課文的語言美嗎?瞧,旁批還教給了我們要怎麼樣去積累好詞好句呢。你會用這個方法嗎?那快去試試吧。

(至此,充分的利用好了課文的旁批,達到了新課標要求學生積累好詞好句的教學目標。效果應該不錯。)

教學反思:

在設計這一課時,我結合了這是一篇批讀文的特點。充分利用了課文的旁批,讓學生知道了旁批可以記下讀文的感受,還可以點出作者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通過教學中一步一步的實施,達到了教給學生一種閱讀方法的教學目的。但由於在設計時對學生的學情估計不到位,本課時安排的內容稍多了一點,時間顯得有些倉促,有些應該落到實處的朗讀訓練不能到位。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0

課標解讀: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教材分析:

《夜鶯的歌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伴鳥鳴,爲游擊隊傳遞信息,打擊敵人的故事,充分表現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這篇課文以夜鶯的歌聲爲線索進行記敘,以空行爲標誌,寫了四部分內容:先寫“小夜鶯”以歌聲引誘敵人上鉤,接着寫“小夜鶯”在爲敵人帶路途中以歌聲爲游擊隊員傳遞敵情,再寫在“小夜鶯”的幫助下游擊隊員成功殲滅敵人,最後寫戰鬥結束後“小夜鶯”在村邊小路旁繼續吹奏着宛轉的歌聲。“小夜鶯”的歌聲自始至終貫穿着整篇課文,危險中充滿勇敢鎮定,緊急中充滿智慧機警,一個勇敢機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脫脫地出現在讀者面前。教學中一是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接受熱愛祖國、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學習運用聯繫上下文等方法體會含義深刻句子的含義。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在處於向高年級過渡的階段,應該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形成自主的學習能力,同時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易形成開放而又有活力的語文課堂,這些對學習本課都是十分有利的。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6個字。正確讀寫“沉寂、盤問、口哨、埋伏、凝神、燒燬、蘑菇、呻吟、宛轉、垂頭喪氣、以防萬一、興致勃勃”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

評價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爲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爲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齊讀課題,通過本組課文的導讀語瞭解故事發生的背景。

2、交流對“夜鶯”和“夜鶯的歌聲”的理解。

【設計意圖:導入開門見山,簡潔明快,利於學生質疑破題,直奔課文重點,着眼於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思維訓練,讓他們對所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並能全面深入地瞭解課文內容。】

二、檢查預習

1、交流預習中的發現,提出不懂的問題。

2、用簡練的詞語概括文章寫了哪幾件事。

3、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小夜鶯”是個怎樣的孩子。

【設計意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是如此。有效的課前預習可讓學生的學習更輕鬆,更高效。而通過對預習情況的檢查,教師進一步瞭解學情,及時調整學案和教案,做到以學定教。】

三、精讀品悟

過渡語:在課文的字裏行間,處處都能捕捉到“小夜鶯”的機智勇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劃出表現“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句子,在旁邊寫寫體會。

學生依次交流表現“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句子和讀書體會。

1、通過環境描寫和動作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通過理解“沉寂”,感受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總結讀書方法——聯繫上下文。

(2)通過“寂靜”、“寧靜”、“沉寂”的互換,感悟三個詞語在表達“靜”的意境上各有不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總結讀書方法——換詞。

【設計意圖:把“寧靜、寂靜、沉寂”三個意思相近 ,但程度和側重點不同的詞語放在同一個句子中朗讀感悟,深化了學生對沉寂的理解。】

(3)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檢查學生對三個詞語的把握。

2、通過神態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沉着冷靜、機智勇敢。

(1)學生交流讀書體會。

(2)學生朗讀,全體齊讀。

3、通過雙關語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朗讀帶有雙關語的句子,交流讀書體會。

(2)瞭解修辭手法——雙關語。

(3)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其他帶有雙關語的句子。

(4)男女生分讀三個句子,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對敵人的憎恨之情。

【設計意圖:閱讀是個性化的主體行爲,教師無法替代。此處設計在於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文章語言,加深對句子的體會、理解,爲下節課的深入交流作鋪墊。】

4、通過連續地動作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學生交流體會。

(2)通過這些動作,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3)通過朗讀再現“小夜鶯”的活潑和機智勇敢。

5、讀寫結合訓練:通過動作描寫,擴寫小夜鶯發現敵人的過程。

【設計意圖:學會對連續的動作進行描寫,可以使文章更清晰、更有條理。而且“模仿是兒童的天性”,藉助課文指導學生學會使用連貫的動詞進行描寫,從一定程度上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6、通過“好像”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總結讀書方法——抓關鍵詞。

7、思考:是什麼讓一個和同學們年紀相仿的小男孩有如此的智慧和膽量? 體會“小夜鶯”的愛國主義精神。

8、總結課文的寫作手法——首尾呼應。

【設計意圖:緊扣小夜鶯的機智勇敢,抓重點段落,品味重點語句,使小夜鶯機智勇敢形象更加豐滿,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讚美之情油然而生。】

四、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看板書,再讀課題,昇華主題。

【設計意圖:迴環式深究課題,層層推進、層層深入,學生情感產生共鳴,從而實現心靈的震撼,達到高潮!】

五、拓展延伸

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戰爭中,還有許多人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與敵人鬥智鬥勇,還有更多的小夜鶯爲保護自己的祖國勇敢戰鬥着。讓我們通過課外閱讀,瞭解更多少年英雄的故事!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把課內與課外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發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一環節,除了幫助學生感悟文本外,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傳達大語文觀的理念,併產生大語文學習的意識。】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積累本課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後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3. 學習作者一家人正確對待死亡,自願死後捐贈器官,爲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後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教學用具:

圖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探究

1、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永生的眼睛》。齊讀課題。 本文爲什麼要用"永生的眼睛"爲題?你怎麼理解"永生的眼睛"?要求 學生初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

2.指名讀課文,並糾正讀音。

3.練習複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 詳細地複述課文

(2) 簡要地複述課文

(3) 提示:文中都有誰捐贈了角膜?

(母親 父親 女兒)

(4) 用幾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課文記敘了作者的三位親人死後捐獻角膜,使他人重見光明的感人故事)

二、合作交流

1.分別指名讀"母親、父親、女兒"捐贈角膜這三部分內容。

2.自由讀課文,分組討論:爲什麼寫女兒溫迪捐獻角膜的經過要簡略地寫?

3.指名回答。

4. 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

2.指生認讀。

三、品讀感悟

1.學習第一部分:母親捐獻角膜

(1) 默讀課文,找出"我"對父親同意母親捐獻眼角膜這件事態度的句子,體會一下當時"我"的態度是怎樣的?(不理解)

(2) 畫出父親說的話,並出示投影:

父親平靜地摟着我,"你所能給以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爲,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於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① 自由讀父親說的這段話,思考:父親認爲怎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我們的死亡之軀有助於他人健康的恢復,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② 聽了父親的話,"我"的情感有了怎樣的變化?

③ 指導背誦這段話。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2.學習第二部分:父親捐獻角膜

(1) 自由讀課文,畫出父親的心願。

交流:

他愉快地告訴我:"我去世後要捐贈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個盲童能夠藉助我們的幫助重見光明,並像你女兒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有多美妙!

①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② 體會父親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愉快)

③ 指導背誦這段話

(2)"我"將父親的心願告訴了溫迪,溫迪有什麼表現?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出示句子:孩子熱淚盈眶,過去緊緊地擁抱外公。

(體現出溫迪對外公的敬佩之情。)

(3) 父親也遵照遺願捐贈了他的角膜,這使溫迪有了怎樣的認識?

體會最後一句話: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還有輝映在我女兒眼睛裏的一種驕傲!自己默讀這句話體會"驕傲"指的是什麼?

(4)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部分

3.學習第三部分:女兒溫迪捐贈角膜

(1) 齊讀"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來信的內容"

(2) 理解句子,並出示投影:

我那金髮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着,她的碧眼仍然閃爍着驕傲的光芒。

① 指名讀句子

② 結合題目"永生的眼睛"來理解這個句子的意思。

③ 請同學說自幾的理解。

四、擴展延伸

1.請你結合實際說說,你是如何看待"死後捐贈角膜"這件事的?

2.指名說

1.請你課下寫一件給你感觸最深的事情,要求內容要有詳有略。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眼睛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我們擁有它,是幸福,是平安,是無法比擬的財富。當我們失去生命時,尚好的眼睛如果能帶給失明者以光明,我們的眼睛將得到永生。《永生的眼睛》這篇課文語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鮮明,主要記敘了琳達的母親、父親、女兒無私地把自己的角膜捐贈給需要他的人,併爲死後能爲別人做點什麼而感到快樂和驕傲。故事中的每個人物都閃耀着人性的光輝,所以如何引領學生與這些人物進行心靈的交流,是教學的關鍵。

【學情分析】

本文涉及角膜捐獻,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所以在課前讓學生做初步的調查,瞭解周圍人對待角膜捐獻的看法。在理解課文內容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熟悉文章內容,觸動心靈,昇華情感。

【教學目標】

1、認字8個,寫字7個。繼續練習寫摘錄筆記獨立識字。

2、理解“給予、振聾發聵、熱淚盈眶、捐贈、天壤之別”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品味“永生”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作者對三位親人去世後捐獻角膜在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正確認識器官移植,培養博愛、奉獻的精神。

4、繼續練習寫批註筆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琳達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受到人性的陶冶。

難點:通過一定的方法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讓學生與文中的人物進行對話。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鋪開文路

1、聽寫詞語:捐贈、角膜、痛苦、驕傲。

2、分析詞語,複習課文主要內容。

3、揭示本節課任務——理解琳達對捐贈角膜的認識發生變化的原因。

二、研讀課文,文人交融

(一)默讀課文,思考:

是什麼讓琳達對捐贈角膜的認識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邊讀邊劃出相關的詞句,在邊上寫寫自己的體會。

(二)集體交流

1、受父親的影響

出示父親的話語(隨機出示),理解,朗讀。

(1)、“你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禮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爲,如果我們死後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那麼我們的死也是有意義的。”

父親在什麼情況下說出這樣的話?讀。

爲什麼父親能平靜地說?讀讀第四自然段,從中找依據。指名說。指導讀。

(2)、“如果一個盲童能夠藉助我們的幫助而重見光明,並像你的女兒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有多麼美妙!”

補充資料,想象盲童重見光明會有什麼美妙的事發生。

(3)、“ 想想看,另一對父母,如果他們的女兒也能像溫迪一樣將會多麼自豪。”

品味父親的大愛品質。讀。

2、受溫迪的影響(隨機出示)

(1)、出示:孩子熱淚盈眶,走過去緊緊地擁抱外公。

此時的溫迪會在心裏對外公說些什麼?指名回答。

(2)、出示9—11自然段母女倆對話的部分:

“媽咪,我真爲你爲外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驕傲。”

“這令你驕傲嗎?”

“當然,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多麼痛苦嗎?我死後,也學外公將眼睛送給失明的人。)

師生分角色讀母女倆的對話。

師:溫迪爲媽咪爲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媽咪做了什麼,外公呢?

指名回答。

從溫迪和媽媽的對話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孩子?指名回答。(3)、出示: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獻出的遠非一副角膜,他所遺留的仍輝映在我女兒的眼睛裏——怎樣的一種驕傲!

思考:他究竟還留下了什麼?

指名回答。

3、品味琳達的品質。

(1)、師:(配樂)有感情地朗讀:我的可愛的小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一輛卡車無情地碾過正在策馬揚鞭的她。

同學們,琳達此時心情怎樣?傷心欲絕的她又是怎麼做的?請大家讀——(繼續配樂,學生感情朗讀):“當我簽字時,她的話縈繞在耳際:你想過如果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

(2)、從這裏可以看出,琳達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指名回答。

(3)師:她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啊!所以這個時候這封信一定能夠撫慰這位偉大母親的心靈。你願意輕聲地讀給琳達聽嗎?

(課件出示信的內容:親愛的.裏弗斯先生和太太,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爲令愛——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並有幸終生分享她的美麗。)指名讀信。

思考:他們分享的僅僅是溫迪的美麗嗎?還分享了什麼?

指名回答。

三、讀題解題,體會品質

1、齊讀課題。

2、永生的僅僅是他們的眼睛嗎?

指名回答。

3、再讀課題。

四、補充資料,昇華情感

1、琳達的一家是偉大無私的,他們雖然離開了我們,但這種愛心的傳遞,永遠也沒有消失過,請看——

(大屏幕出示捐贈角膜的圖片及資料。)

2、引導學生談一談學習收穫。

3、總結。

五、作業超市,課外延伸。

摘抄課文中令你感動的詞句。

將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或身邊的人聽,喚醒人們的捐獻意識。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

2、抓住語言描寫體悟人物高尚品質,並學習作者的這種表達方法。

3、進行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人文薰陶。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語言描寫體悟人物高尚品質,並學習作者的這種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與捐贈角膜有關,課文題目是《永生的眼睛》。

看了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呢?題目爲什麼以《永生的眼睛》爲題?

二、整體感知

1、大家已經預習課文了,現在檢查一下你對文中字詞的掌握情況。

個人讀(1)讀準音,②帶着感情讀四字詞語。齊讀。

2、複述課文內容,可以用到上面的詞語。

三、探究文本

1、琳達一家人的行動讓我們感到驕傲。文中有兩處出現了“驕傲“這個詞,請找出來讀一讀。出示:

媽媽,我真爲你、爲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這次,我爲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2、琳達一開始就願意捐贈的父母的眼角膜嗎?琳達開始的態度是怎樣的?學習第四自然段。

3、此時的琳達對捐贈角膜是什麼態度?那麼是什麼使她改變了態度?畫下父親的話,你覺得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有許許多多的人像父親一樣無私奉獻、一心爲他人着想,孩子們,我看到淚水在你們眼眶中打轉,就把你們的感情帶到句子中,再讀父親的話。

、就是父親的話影響了我,在父親與世長辭後,我遵從他的遺願捐贈了他的角膜,不僅如此,這些話,這一切行爲還影響了——溫迪,所以溫迪纔會說(出示):媽媽,我真爲你、爲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5、出示: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

那還留下什麼呢,誰能說一說?課前我們提出的“永生”是什麼意思?現在你明白了嗎?(關愛他人,無私奉獻,愛心)

四、升化主題

琳達這一家爲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們感動,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多這樣的事例,請看:

出示:

1、鄧小平爺爺逝世之後,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將生命的最後光輝獻給了愛戴他的中國人民。

2、在廣東省中山市,一個普通農民工郭光明在他發生車禍死亡後,家人將郭光明的心臟、肝臟、腎臟、眼角膜讓北京、上海、廣州的6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或重見光明。

讓我們來齊讀這首詩,感受捐贈者的偉大與受贈者的快樂——

你的眼睛,像遠方淡藍的大海;那永恆的痛苦,像塵土隱沒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通過流水的閃爍,宛如水底的珍珠。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4

教材內容分析:

《七月的天山》是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組的一篇略讀課文,還是一篇寫景物的記敘文。課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和熱愛之情。本組課文描寫祖國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課教學適宜扶放結合,讓學生自主閱讀,自讀自悟。通過自讀、品讀、美讀、想象,體會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之情,同時感悟文章優美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文的寫作思路是: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遊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峯、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後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1.會認“緞、澗”等8個生字,正確讀記詞語。

2.能正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描寫了那些景物,它們有什特點?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並積累。

4.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5.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做課前預習.

2.分配好上課學生的任務.

教學過程:

一、師談話導入課

1.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無比,引人入勝。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那就讓我們隨同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去遊一遊吧!

2.板書課題《七月的天山》,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作者筆下的天山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2.再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用大屏幕出示字詞,指名認讀。

3.默讀課文,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在文中找出有關地點變換的句子。

4.課文主要描寫的哪些景物?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1.分配學習任務

第一組學習騎馬上天山

第二組學習天山途中

第三組學習天山深處

2.小組交流、彙報

出示:七月,騎馬上天山,“我”——

第一小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回答。

第二小組可以在文中找出有關句子連起來回答。

第三小組用簡短的語言表達。

四、師做總結

1.輕聲讀2---4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一處景點,再細細地遊覽一遍,在文中找出認爲寫得美的句子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並寫下感受。

2.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學習彙報並指導朗讀。

師:這就是七月的天山,生齊讀最後一段:

出示:雖然天山這時並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

3.指名個別讀、比賽讀、男女分讀

4.齊讀

雖然天山這時並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你能給最後一段換種說法嗎?(改爲陳述句)

5.通過我們深入的瞭解,這時天山給你怎樣的印象?

五、對照梳理,積累運用

(一)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作者按照移步換景的順序寫了天山的水、樹、花等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徵,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誇張、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二)拓展訓練

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抓住景物的特徵,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等。

要求:抓住一處景物按一定的順序描寫,正確運用修辭方法並把景物的特點寫具體。

板書設計

4、七月的天山

進入天山——雪峯、雪水

再往裏走——森林、日影、水聲

走進深處——野花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5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重點:

1.運用媒體素材、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讀去體會。

2.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字詞目標: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灕江、無瑕、翡翠、峯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將媒體素材和課文有機結合,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培養想象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導入語: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嗎?“桂林山水甲天下”,誰知道它是什麼意思?請有實地感受的同學具體談一談。

2.選擇部分精彩圖片和一段視頻素材播放給學生觀看,再讓學生說說感受。

過渡語: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體會作家是用怎樣的語言來讚美桂林山水,他主要讚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再想想人們爲什麼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初讀課文

1.出示桂林山水圖、指導學生按照先局部後整體,先山水後其他的順序觀察畫面、談感受(水平靜、清澈、山姿態萬千、遠處雲霧迷濛、近處小船、竹筏浮在江面)

2.配樂範讀全文、學生圖文對照找出課文中與畫面相對應的語句。

3.按要求自讀課文。

(1)字音讀準,解決生字的字音、字形、字義。

(2)質疑問難。

4.檢查自讀效果。

(l)重點糾正下列字音:

(2)引導學生體會本課新詞。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觀察“灕江水”。

思考:灕江的水到底與別處有什麼不同呢?

多媒體演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同桌互談感受。

2.自讀這一段,概括一下灕江的水的特點,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靜、清、綠)

3.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描繪出來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①帶着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自讀揣摩。

②指名讀,並評點。

③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文,出示課文插圖,觀察“桂林山”。

2.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概括桂林的山的特點)。

3.小組交流,反饋。

4.全班交流自學成果,並解疑。

①體會“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屏障、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②多媒體展示桂林的山,再對比泰山和香山。

③學生自己總結桂林山的特點(板書:奇、秀、險)。

5.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注意”啊”的讀法不同

真奇“啊”讀ya

真秀“啊”讀wa

真險“啊”讀na

六、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在欣賞了桂林的山水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2.走進課文,瞭解作者的感受。

3.讀課文最後一段,你從這段話中感悟到了什麼。

體會“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4.此時,我們已被桂林山水的美麗、神奇所陶醉,帶着對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