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請大家看老師寫一個字“聽”,自己讀讀看。誰會用它來組詞?

老師聽了大家的發言,覺得有兩點特別好:首先,大家的發言沒有重複的。“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其次,大家在組詞的時候,有的同學把“聽”放在詞的前面,有的放在後面,字放的位置不同,組的詞就多。以後我們知道了,組詞的時候,可以把要組的詞放在不同的位置,這樣,我們的詞彙就豐富了,就美了,思維也就活躍了。

2.譬如說剛纔有同學說到的“傾聽”“聆聽”這些詞就非常好。就是說,我們在聽的時候,不但要用耳,還要用心,這樣才能聽出味道來。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廣東省肇慶市的鼎湖山聽泉。

3.寫題

4.齊讀課題

5.師介紹:鼎湖山是我國的風景區。那裏羣峯羅列,古木參天,鳥語花香,滿目青翠;那裏不但有浩瀚的林海,更有高懸的飛瀑,成爲鼎湖山的一大特色。你想,既然是聽泉,主要聽什麼?

6.檢查預習:預習了課文,你覺得鼎湖山的泉聲怎樣?課文哪幾節寫了泉聲?

二、自學課文,思考問題

我們只是預習了課文,就感覺到了鼎湖山泉聲的美,如果我們用心細讀課文,一定會對這泉聲有更深刻的瞭解。我們來讀課文描寫泉聲的第二節和第四節,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的方式不同,但內容是一樣的,問題也是一樣的,那就是:作者聽到了怎樣的泉聲?

三、講讀第二節

(一)課文第二節主要寫了作者白天聽泉。他聽到了怎樣的泉聲?

1.(找句子)點出:淙淙指讀

2.(找句子)點出:不絕於耳理解詞意讀詞讀句

3.(找句子)點出:清純悅耳指讀齊讀句子

4.(找句子)點出:歡快活潑齊讀句子

(二)教師小結:

在輕紗似的薄霧中,鼎湖山的泉水交錯流瀉,時隱時現。清純悅耳、歡快活潑的泉聲和安詳厚重的鐘聲匯成一片美妙的音響,在每一位遊客的耳邊、心頭回蕩。能把這一節讀好嗎?

四、講讀第四節

到了晚上,山中萬籟俱寂,只有泉聲一直傳送到枕邊。一路上聽到的各種泉聲,這時候躺在牀上,可以用心細細地聆聽、辨識、品味。看第四節,作者主要寫了哪幾種泉聲呢?

1.媒體點出:小溪、澗水、無數道細流、飛瀑急流

2.請你用心細細地聆聽、辨識,聽聽這是哪一種泉聲?(播放媒體)

3.作者主要寫的就是這四種泉水的聲音。齊讀這段話。

4.夜是那麼的寂靜,作者身處山中,耳邊傳來豐富多彩、不絕於耳的泉聲,他不但在用心聆聽,更在細細品味。下面老師給大家放一段畫面,請大家和作者一樣細細品味。注意:我們不但要用眼看,還要用心聽,更要用心品味。一會把你的感覺告訴大家。(播放媒體,師配樂朗讀)

5.學生談體會。

6.師相機播放樂器聲,同時媒體出現:輕柔清脆、厚重回響、雄渾磅礴

7.讀好這些詞。

8.引說:這輕柔的聲音其實是——小溪的聲音;

這清脆的聲音其實是——澗水的聲音;

這厚重回響的聲音其實是——無數道細流的聲音;

這雄渾磅礴的聲音其實是——飛瀑急流的聲音。

9.鼎湖山的泉聲真像音樂一樣妙不可言啊!這就是作者用心聆聽、品味的結果。

10.把你品味到的所有感覺放到文字中,通過讀來表現。

11.指讀。

12.分角色讀。

13.師通過提問總結“這小提琴是誰拉響的?這琵琶是誰彈響的?這大提琴是誰撥響的?這銅管齊鳴是誰奏響的?”(大自然)

14.引讀:更令人稱奇的是,還有一些泉聲——

五、總結。

在這萬籟俱寂的晚上,一切似乎都已沉睡,只有鼎湖山的泉聲如歌、如詩,多姿多彩,不絕於耳。美嗎?妙嗎?大自然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它借鼎湖山清純悅耳、歡快活潑的泉聲演奏出一首首美妙動聽的樂曲,讓人不由自主地喜愛上它。當然,這些樂曲只有用心聆聽、品味才能聽出來。作者就是因爲用心聆聽、品味鼎湖山的泉聲,才深深地喜愛上了它,使這泉聲汩汩地流進了他的心田,相信也流進了你的心田。

六、作業。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的朗讀,感受到鼎湖山泉聲的多美響,感受到泉聲的豐富變化,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評賞析感受到泉聲的美妙,在讀中感悟。

2.通過想象,感受到泉聲的變化多端,體會泉的趣味。

三.教學準備

錄音,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0課——《聽泉》(齊讀)

2.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留下了一個問題:泉聲是怎樣?現在我們一起來細讀課文,隨作者去聆聽、辨識、品味。

(二)新授第二段——感受泉聲多美響

過度:請大家自己讀讀第二節,邊讀邊想象這幅情景。

1.自讀第二節。

2.交流各自想到的內容。

3.學生再讀該節,作者看到怎樣的清泉,聽到了怎樣的泉聲?畫出有關的句子。

4.交流。

過了寒翠橋,就聽到淙淙的泉聲。

——淙淙可以看出泉聲很響。很好聽。

進山一看,草叢石縫,到處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草豐林茂,一路上泉水時隱時現,泉聲不絕於耳。有時幾股泉水交錯流瀉,遮斷路面,我們得尋找着墊腳的石塊跳躍着前進。

——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泉水很多)

——哪些詞語讓你特別能體會到?(到處、涌流、時隱時現、不絕於耳、交錯流瀉,遮斷路面)

——指導朗讀。讀出一種愉快的感覺。(練讀、指名讀、齊讀)

泉水隱到了濃陰的深處,而泉聲卻更加清純悅耳。忽然,雲中傳來鐘聲,頓時山鳴谷應,悠悠揚揚。安詳厚重的鐘聲和歡快活潑的泉聲,在雨後寧靜的暮色中,匯成一片美妙的音響。

——你體會到了什麼?(泉聲很好聽)

——從哪些詞語上特別可以體會到?(清純悅耳、歡快活潑、美妙的音響)

——聽安詳厚重的鐘聲和歡快活潑的泉聲融合在一起的錄音。說說聽到的聲音。

——指導朗讀。通過輕重的變化讀出泉聲的清純美妙。(練讀、指名讀、齊讀)

愈往上走樹愈密,綠陰愈濃。溼漉漉的綠葉,猶如大海的波浪,一層一層涌向山頂。

——指名讀。

——這句花雖然沒直接寫到泉水,但細讀卻也能體會到,自己練練。——說說體會。(正因爲有了這麼多的泉水的滋潤,樹木纔會長得這麼茂盛)

——齊讀。

過度:第三節起了過度作用,慶雲寺裏繁花似錦,古樹參天,都是因爲什麼呀?(泉水的滋潤)

(三)教學第四節

過度:借宿在慶雲寺,作者聽到的泉聲和白天聽到的`有什麼不同呢?請大家自己讀第四節,體會體會,並畫出描寫泉聲的句子。

1.生自讀並畫出句子,師巡視。

2.交流句子。

那像小提琴一樣輕柔的,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那像琵琶一樣清脆的,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那像大提琴一樣厚重回響的,是無數道細流匯聚於空谷的聲音;那像銅管齊鳴一樣雄渾磅礴的,是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

——說說這分別是什麼地方的泉聲?

——同學們能把這幾句話換一種說法表達嗎?

用上:那是()的聲音,多象()一樣()呀!

——師:果然不同,此時不僅能辨識出是什麼地方的泉聲,還能品味出音樂般的美妙。

——想聽一聽嗎?(師放不同泉聲的錄音)邊放邊講解各種泉聲。聽,這是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這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

——請大家練習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好嗎?

——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這裏採用點評、鼓勵、個人競賽、教師範讀、音樂創設情境等方法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多層次,大範圍的朗讀訓練)

過度:作者還聽到哪些泉聲?

還有一些泉聲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忽清忽濁,忽揚忽抑,是泉水正在繞過樹根,拍打卵石,穿越草叢,流連花間……

——指名讀,齊讀。

——你體會到了什麼?(泉聲很美,變化很多)

師相機板書:泉聲美妙

3.配樂齊讀第四節。

(四)教學第五節

過度:鼎湖山的清泉只是給人美妙的享受嗎?它還有什麼作用呢?

1.學生回答問題。(滋潤樹木)

2.師小結:是呀。清泉讓鼎湖山四季如春,綠樹成陰,繁花似錦,讓那兒充滿了蓬勃的生機。

3.齊讀第五節。

師相機板書:泉水潤物

(五)總結課文

1.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學習,解決了我們自己提出的問題。(擦去課題下的問題)

2.師:同學們,大家愛泉嗎?作者也是如此。這樣的泉是多麼美好啊,叫人看了不忍離去,難以忘懷。我們希望泉常清,泉常鳴,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美好的大自然永遠充滿生命力!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習"若、昂、崩、震"這四個易錯的生字;讀寫"平靜"等九個詞語,能夠理解並運用這些詞語。

2、瞭解課文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來寫文章,並能按此順序分段。

3、能運用“邊讀邊想畫面”的閱讀方法學習本課,使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5、通過學習,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課文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來寫文章,並能按此順序分段。

教學難點:體會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大致瞭解課文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來寫文章,並能按此順序分段。

2.能正確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習"若、昂、崩、震"這四個易錯的生字;讀寫"平靜"等九個詞語,能夠理解並運用這些詞語。

3.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通過自學讀懂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初讀課文,初步瞭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同學們,我們浙江省的旅遊景點非常多,自古以來就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像美麗如畫的杭州西湖,文化底蘊深厚的紹興,優美自然風光的千島湖,佛教勝地普陀山……真是舉不勝舉。我國宋代有大詩人蘇軾遊覽了浙江的'一處勝景後,讓他久久不能忘懷,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你們知道他講的“潮”是哪兒的潮?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海寧的鹽官鎮去領略一下這名揚中外的錢塘江潮。

(板書:觀潮)(學生讀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讀課文時自學課文。要求:

(1)遇到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記住字形;自學新詞,想想意思;讀通課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

(2)邊讀邊想:錢江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自學結果:

(1) 檢查字詞――――出示投影,指名讀

重點掌握:字音:堤、顫、漲、薄

字形:若、昂、崩、震

(2) 暢談感受,理解“觀”:

A、讀完課文,談談錢江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先由學生自由說)

B、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景象嗎?(天下奇觀)

C、“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

“奇觀”的“觀”是“景象”的意思,那麼“奇觀”的意思呢?“天下奇觀”的意思?

3、再讀課文,理清順序,給課文分段

(1)大家再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作者在寫這一天下奇觀時,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2)完成填空,並按這幾個表示時間的詞把課文分成三段。

( ),我們來到了海寧市鹽官鎮觀潮。

( ),潮來了。

( ),潮頭奔騰西去。

(3)師小結:給這類課文分段,除了要注意這樣的事情是怎麼發展的,分幾個階段,還可以在課文中找一找有哪些表示時間或地點的詞句。通過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可以較快地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第1節,你讀懂了些什麼?

師歸納:潮來前江面平靜,看潮人已人山人海、昂首東望。

2、你是從哪裏體會到“江面平靜”的?(橫臥、籠罩、屹立)

3、交流讀,引導學生抓住“橫臥、籠罩、屹立”等詞把當時的氣氛讀出來,注意及時請學生評價朗讀的情況。

“望”字在課文裏除了看,還有一層意思——等着、盼着。該怎樣讀讀人們的這種心情

4、朗讀。

四、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第二、三自然段,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部分學生能夠背誦該部分課文。

3.通過拓展資料的交流,學習,將學生引向更廣闊的學習天地。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學習,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激趣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爲“天下奇觀”,每年的觀潮節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去目睹它的風采,你們有沒有見到過?別遺憾,我馬上就帶着大家去看看這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不過,老師不是讓大家用眼睛去看,而是要用心去看。現在請你們輕輕地閉上眼睛,屏幕就在你的腦海裏,需要你用心去看,用心去體驗這一“天下奇觀”。(師範讀第二段)

二、品讀詞句,欣賞佳景

1、生閉目聽老師範讀第2、3小節,聽文字,想畫面。想想你都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錢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什麼也別說,趕快投入到文本之中,看看剛纔哪些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你驚歎錢江潮真是“天下奇觀”,劃出有關的句子,點出最讓你驚歎的詞語,好好體會。可以採用談體會的方法,也可以採用朗讀的方法。

3、交流彙報,重點研讀:

(1)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A、悶雷的響聲是怎麼樣的?(低沉的,“轟隆隆”)爲什麼會這樣?

B、指導朗讀這句話。(低沉)

(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A、“水天相接”是什麼地方?“白線”是什麼?(遠)

B、那條白線就是大潮的潮頭。觀潮的人們從一大早一直等到了午後一點左右,這時終於看到了一條白線,如果你們是觀潮的人,你們會怎麼樣呢?(情不自禁地喊起來。)怎麼喊?

C、那麼多的人,大家都這樣情不自禁地喊呀,叫呀,這樣的場面就是――“沸騰”。D、有一點老師不明白了,怎麼說人羣“又”沸騰了呢?(結合理解上文“人聲鼎沸”)

E、指導朗讀。

(3)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A、 重點理解“橫貫”一詞。(速度快、面積大)“橫貫”與“橫臥”能否調換?

B、“橫貫江面”多麼壯觀!讓我們閉上眼睛去想像那個情境,再讀一讀。

C、那條白線“很快”地移來,卻“逐漸”地拉長變粗是否矛盾?

(3) 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牆。

指導讀好這兩句話。讀出潮水變長,變粗,形成白色城牆的氣勢。(速度快,氣勢大)

(5)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了。

A、 理解“齊頭並進”、“浩浩蕩蕩”的意思。

B、想像一下“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是怎樣一種壯觀的場面?再想想加上“山崩地裂”的聲音,大潮是怎樣的一種氣勢!

C、 潮來洶涌,當你們面對着萬馬奔騰似的潮水,你想對它些什麼呢?

D、這麼雄壯的氣勢,不得不讓人驚歎它確實是“天下奇觀”,那就讀出這份激動吧!

個人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賽讀,全班齊讀。

4、理清順序,試背

(1)剛纔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生動筆在練習紙上填寫)

( ),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 ),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 ),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 ),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師生齊讀這段話

(3)現在,只留下括號中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剛纔那段話嗎?(學生自由準備背誦)

三、結合名句,再次解讀

1、關於錢江潮,許多文人墨客曾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你們有知道的嗎?說給大家聽聽。

2、老師也給大家準備了幾句,看看他們筆下的錢江潮跟我們今天所學的課文有哪些相似之處。每個同學選擇2――3句來談談理解。

3、讓我們再一次滿懷激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

4、師讀第三段,結束課文的教學

四、實踐運用,活用文本

請你噹噹主持人,給畫面配解說詞。主題是――《錢塘潮來》?

五、拓展閱讀,引向課外

閱讀拓展資料《話說錢江潮》,探究錢潮的成因及歷史等,作簡單交流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3

一、導入

1、結合上一課的學習,請同學們快速地閱讀課文1-5小節,看看九色鹿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學生自讀課文後回答。(美麗、善良、不圖回報)

二、細讀課文6-9小節

1、可就是這樣一頭美麗、善良的九色鹿,卻遭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請同學們邊讀課文的6-9小節邊思考。

2、學生自由讀課文6-9小節。

3、指名回答九色鹿爲什麼會遭受災難。(王妃、國王)

4、美麗的誘惑之下,九色鹿成了國王懸賞的對象。

出示:調達看了皇榜,心想發財的機會來啦,就進宮告密。

(1)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調達是個怎樣的人?(貪財,“就”寫出了調達的迫不及待)

(2) 指導朗讀。

6、小結:因爲眼前的“利”,調達忘記了九色鹿的救命之恩,忘記了自己的誓言,做出了可恥的事情。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剛剛獲救的調達,看看你對調達有什麼新的認識?

出示:落水人名叫調達,得救後連連向九色鹿叩頭,感激地說:“謝謝你的救命之恩。我願意永遠做你的奴僕,終身受你的驅使……”

(1)指名說有什麼新認識?

(2)自由讀,有沒有新的讀法?

(3)指導朗讀。(讀出調達的小人形象)

7、由於調達的'告密,國王的軍隊很輕易地圍住了九色鹿。似乎九色鹿已經快遭厄運了,然而,結果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倒底結局怎樣呢?

(1)指名說。

(2)齊讀第九小節。

(3)國王爲什麼很快就改變了主意呢?

引出:國王無奈,只好張貼皇榜,重金懸賞捉拿九色鹿。

誰願意把這句話讀一下,看看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無奈”、“只好”說明了什麼?(國王儘管不是心甘情願的)

8、這樣的結果可真讓人高興,我們懸着的心也可放下來了。同學們,你知道九色鹿能夠成功脫險還有其它原因嗎?

(1)指名回答。

出示:九色鹿非常氣憤,指着調達說:“陛下,您知道嗎?正是這個人,在快要淹死時,我救了他。他發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誰知他竟然見利忘義!您與這種靈魂骯髒的小人一起來殘害無辜,難道不怕被天下人笑話嗎?”

(2)指名試讀,思考:這段話分別是針對哪兩個人說的?說了幾層意思?(斥責調達,勸告國王)

(3)再次指名試讀?看看在讀這段話時應有無變化?

(4)九色鹿是怎樣斥責調達的呢?爲什麼斥責呢?(見利忘義)

(5)“誰知他竟然見利忘義!”“竟然”說明什麼?“見利忘義”中“利”指什麼?(獎賞)義指什麼?(對九色鹿的承諾)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通過這個詞可以看出調達是個怎樣的人呢?

(6)對這樣的人我們當然該去斥責他。你能想象出九色鹿此時的心情嗎?(氣憤)誰能讀出九色鹿的氣憤。

(7)指名讀,評價,齊讀。

(8)九色鹿又是怎樣勸告國王的呢?

(您與這種靈魂骯髒的小人一起來殘害無辜,難道不怕被天下人笑話嗎?)

“殘害無辜”這裏的無辜指的是誰?什麼意思?

“笑話”什麼呢?(指名說)

(9)這是個什麼句子?(反問句)?換成陳述句讀讀看?看看有什麼不同?(缺少力量,反問句增強語氣,也更能讓國王接受)

(10)九色鹿的勸說可真巧妙!誰能讀好這句話?

(11)指名讀,評價,齊讀。

(12)儘管身處刀槍劍斧之中,九色鹿依然斥責了調達,並對國王進行了巧妙的勸說。

出示:

九色鹿非常氣憤,指着調達說:“陛下,您知道嗎?正是這個人,在快要淹死時,我救了他。他發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誰知他竟然見利忘義!您與這種靈魂骯髒的小人一起來殘害無辜,難道不怕被天下人笑話嗎?”

九色鹿非常氣憤,指着調達說:“陛下,您與這種靈魂骯髒的小人一起來殘害無辜,難道不怕被天下人笑話嗎?您知道嗎?正是這個人,在快要淹死時,我救了他。他發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誰知他竟然見利忘義!”

九色鹿爲什麼先斥責調達,然後勸說國王呢?可見九色鹿具有怎樣的品質?(不僅美麗、善良,而且勇敢、機智。

(13)誰願意來讀好這段話?

(14)指名讀,齊讀。

9、小結

一場有驚無險的災難,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九色鹿的美麗、善良,而且感受到了它的勇敢、機智,讓我們看到了靈魂骯髒的調達的可悲的下場。

三、拓展提升

1、俗話說得好“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調達這樣的人受到國王的懲罰,真是罪有應得。學完這篇民間故事,我想大家的收穫一定非常多,願意與大家分享你的收穫嗎?

出示練習:

2、請從九色鹿、調達兩者中任選一位,用下面的句式寫幾句話,談談你的收穫。

3、學生練習。

4、評議。

5、總結下課。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選用適當的形式組織寫作材料。

2.展開推薦理由時用“中心句+材料”的方式並使用推薦的口吻。

【設計理念】

提升寫作學習質量的根本途徑是在寫作中學習寫作,基本方式是根據寫作過程組織學習過程。本課教學設計,按照寫作過程依次設計了“選出好地方”“組織好材料”“起草推薦詞”“評改與交流”四個教學環節,充分體現了根據寫作過程組織學習過程這一設計理念。另一個重要理念是支架理論,在寫作學習中能充分估量到學生的寫作困難,同時施以援手,讓學生渡過難關,這是尤其重要的。本設計中,“寫什麼”“怎麼寫”“寫得怎麼樣”這幾個重要環節,都給學生提供了充分有效的寫作學習支架,支架有提示寫作材料的關鍵詞,有結構圖,也有具體的寫作範例片斷,還有評價表,這些支架給學生搭了把手,讓學生踩着臺階拾級而上,不斷達到目標,體現了對學習起點的充分認知與對與學習困難正確化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選用適當的形式組織寫作材料。

難點:展開推薦理由時用“中心句+材料”的方式並使用推薦的口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板塊一

選出好地方

1.課前聊一聊

剛剛開學,同學們假期裏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哪些地方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大的地方、小的地方、身邊的、遠方的都可以,寫一篇文章,給班級同學推薦一個好去處,在班級“最受歡迎的地方“推薦會上宣讀,這樣可以爲同學們下次假期出行提供參考。

2.好地方找特點

你認爲的好地方應該有哪些特點?同意的在對應處打勾,也可以自己填一填。然後與同學交流,補充一下自己的'想法。

3.確定好地方

你要推薦的地方是哪裏,推薦理由屬於上面的哪一個或哪幾個,簡單寫一寫。然後與同桌交流一下,聽聽同桌的意見。

[設計意圖:通過給學生提供的“好地方”的一些特點,目的是喚起學生的記憶,喚起學生對曾經去過的一個好地方的記憶,學生選擇材料的過程的難度就降低了。]

板塊二

組織好材料

填寫構思圖表

你推薦的地方有哪些能打動讀者的特別之處,你想選擇哪些材料來說明它的特別,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根據推薦的地方和自己選擇的材料,選擇下面的一種類型,填寫構思圖表。出示兩種類型的構思圖表,學生填寫,教師巡視指導。

類型一:

例如:

2.交流構思圖表

你是用下面哪種形式構思的,和同伴一起討論一下,你的安排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按下面的提示修改一下自己的構思圖表。

[設計意圖:通過提供構思圖支架,讓學生在安排材料的時候有的放矢,讓此環節化難爲易。此環節教師要將兩種支架通過提供的示例解釋清楚,同時交流評改環節也尤其重要,這是一個反饋反思的環節,給學生留點時間修改,可以讓所選材料更契合主題。]

板塊三

起草推薦詞

1.發現結構的共性

2.嘗試起草推薦詞

用上“中心句+材料”的推薦形式,把自己的推薦詞展開寫。

3.使用推薦的口吻

4.寫好開頭和結尾

推薦詞的主體部分已經寫好了,再加上開頭結尾,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如果有困難,可以參照下面的示例,也可以根據自己文章的內容,寫出獨特的開頭和結尾。

【開頭示例】

★我要強烈推薦大家去廣西的桂林,桂林風光美如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創造了綺麗的桂林山水,值得前往。

★如果你問我:“暑假你會選擇去哪裏旅遊?”我肯定會說:“當然是九寨溝。”

【結尾示例】

★這樣的環境會讓你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心動不如行動,找個空閒,快來吧。

★前海自貿區讓我令人流連忘返。在這裏可以與風箏賽跑;在這裏可以在草地上興高采烈野餐;在這裏可以邊騎自行車邊賞風景;怎麼樣,還不錯吧!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提供例文支架,讓學生對“中心句+材料”這一結構形式和推薦的口吻有初步的感知,再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實踐,學練結合,從而掌握這一表達的技巧。]

板塊四

評改與交流

1.自我評價

評價標準

評價結果(滿分5顆星)

總計

用“中心句+材料”的方式組織材料。

理由展開時使用了推薦的口吻。

(1)讀讀自己的推薦詞,按照下面的評價標準自我評價。

(2)根據評價中發現的問題再次認真修改。

2.展示交流

在“最受歡迎的地方推薦會”上宣讀自己的推薦詞,班級評選出“最愛歡迎的十個地方”。

[設計意圖:評改與交流環節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評改量表的支架,這個評改表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評改中發現問題。一篇作文學生要評改的角度可能有很多方面,但一篇課堂習作教學目標要聚焦,評改的目標也要聚焦,這樣學生才能一課一得。]

拓展延伸

1.讀讀《一處名勝一個故事》中國部分,這本書從我國風景如畫的大好河山以及歷史感厚重的無數名勝古蹟中,精心挑選了最享有盛名的名勝上百處,給讀者提供一個一邊閱讀一邊閱景的平臺,讓大家欣賞風景的同時也能增長知識和見識。

2.讀完之後,想想如果要給爸爸媽媽推薦一個好去處,你會選擇哪裏,怎麼推薦,寫一篇文章讀給爸爸聽,爲他們的出行提供好的參照。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環節有讀有寫,讀是豐富學生的認知;寫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確面對不同的讀者,你的推薦詞的表達方式和選擇的材料應該是有區別的,因爲如何打動讀者,纔是一篇推薦詞的重要方面。]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瞭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遊歐洲的。

(二)能力訓練點烏塔教案優秀教學設計

1.訓練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要認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啓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着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爲什麼能獨自一人遊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二)疑點

1.14歲的烏塔爲什麼要獨自一人遊歐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險嗎?遇到困難時,她會怎樣解決?

2.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她的爸爸媽媽會不會擔心她?她的父母對此事會怎樣想?

(三)解決辦法

1.可讓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瞭解的有關外國孩子生活和學習情況的資料,有助於學生理解“14歲的烏塔爲什麼能獨自一人遊歐洲。”

2.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想,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流程:

一、啓發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旅遊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遊,都和誰到過什麼地方?

2、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遊的?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建議(幻燈片1)。

(1) 再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提示去自學。

(2) 認真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再多讀幾遍,並嘗試着自己解決。

(3) 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自學課文。

3、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1.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師引導學生着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質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有的同學會認爲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遊,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會認爲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遊,這對她今後的成長會有好處……

(2)圍繞自己的觀點到課文中去尋找證據,想辦法說服別人。

(2)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3)你認爲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4、快速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烏塔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強。如:說話間,它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櫃子裏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揹包。

⑵生活經驗豐富。如: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賣。”

⑶熱情、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裏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⑷生存能力強。如:烏塔說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兒童玩。

⑸有責任感。如:然後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給家裏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⑹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遊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爲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討論交流,請學生積極發表見解。(出示幻燈片2)

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遊?

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麼區別?怎樣纔算自立?

⑶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麼啓發,受到了什麼啓示?

可以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來談。

2、小結,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⑴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並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遊,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⑶要像烏塔一樣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

五、佈置實踐作業:(幻燈片3)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日記:從《烏塔》想到的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學習重難點】

1、瞭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學習過程】

一、引入

孩子們,我們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裏,你享受了哪些愛?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是什麼?有一個小朋友卡羅納在也無法享受母愛,因爲他的母親去世了。今天我們學習《卡羅納》看看大家是怎樣做的。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通讀課文,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並瞭解課文大致內容。

師生交流:你讀懂了什麼?

2、再讀課文,勾出使你受感動的地方,在旁邊寫出感想。

3、分小組交流。

三、交流閱讀中的收穫

1、說說哪些地方使你感動,爲什麼?

2、讀4~8段,找出大家知道卡羅納母親去世見到卡羅納的言行舉止,在旁邊寫出感想。

3、分小組交流大家的表現並談談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5、說說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麼啓發。

四、再讀讀課文,看看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大家討論

五、讀讀“資料袋”並推薦《愛的教育》此書供學生課外閱讀,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愛

【課後小結】

1、親近文本,品詞析句:

在教學環節的安排上,注重引導學生潛心讀書,抓住“古怪”與“可愛”,通過品重點的關聯詞、成語等,採用換詞比較等的`方式,以詞推進到句與語段的學習上,環環緊扣,“步步爲營”,在親近文本中,觸摸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2、注重遷移,“現買現賣”學了第二自然段的總分關係的寫法後,要求學生以此爲藍本,將課文第三自然段的文句進行擴充“補白”,既立足文本,又尋求有效的“讀寫結合點”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3、追求樸實,操作性強本份教學設計能有適當的預設,並提出相應的教學應對策略,同時還能設計一些填空類的題目,引領學生有效地深入學文,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豐富詞彙。

2.感受打比方的寫法的好處。

3.閱讀短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讀、背古詩,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5.通過言語訓練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能說會道

教學難點:

學習仿寫句子,瞭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點。

教學準備:

小黑板、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積累多音字。

2、認識比喻的修辭方法,能造會寫。

3、理解閱讀內容。

教學過程:

一、語海暢遊——漢字真有趣

1.讀一讀,看誰讀得最正確。

2.讀一讀,想一想:每組的字爲什麼讀音不相同?

3.學生討論。

4.教師點撥:漢字這麼有趣,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詞語裏,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5.讓學生多讀幾遍,讀準多音字的讀音,並理解每個字在詞語裏應該讀特定的讀音。

6.拓展:你還能說出其它的多音字嗎?

二、語海暢遊——詞語搭配

1.以“童年”這中心詞,讓學生在四周填上合適的詞語。

(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樂的童年……)

2.合作交流:四人小組互讀、互聽、互相糾正。

3.拓展:你還能用更多的詞進行搭配嗎?如:綠油油的田野、一望無際的田野……

4.老師小結。

三、語海暢遊——照樣子寫句子

1.自由讀例句,體會句子的特點。

2.認識這樣的句子稱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

3.學生照樣子寫幾句打比方的句子。

4.合作交流:四人小組互讀、互聽、互相糾正。

5.老師小結。

四、背誦古詩,積少成多

1.輕聲讀古詩,不認識的字,看拼音多讀幾遍。

2.將古詩大聲讀給同桌聽,同桌專心聽,欣賞,指點。

3.再讀詩句,想象畫面,比誰讀得最有味道。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詩句。

5.拓展:課外收集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

五、閱讀平臺——《一隻小鳥》

1.輕聲自由讀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講了什麼?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2.細讀短文,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並說說爲什麼?

3.再讀短文,討論

(1)你想對那隻小鳥說些什麼?

(2)你還想對用子彈打鳥的孩子說些什麼?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能說會道”,鍛鍊學生的說話能力。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引導說話。

2.明確交流要求。

童年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課文中《綠葉的夢》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最令他覺得有趣、難忘的是採集綠葉,製作標本。而《蘆葉船》的作者最難忘的.是採蘆葉做各種各樣的蘆葉船,放在家鄉的小河裏,放在長江裏。現在,我們來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選擇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興的事,講給同學聽,讓大家分享你的快樂。

3.每組推薦一個同學向全班同學說。

4.師生合作評價:態度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規範流暢,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說具體。

5.評出“故事大王”。

  第三 、四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筆下生輝”。

1、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體現個性化。

2、記事的內容具體,要說真話、實話、心裏話,中心明確。。

3、學會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通過敘事寫出自己童年的樂趣或明白的道理。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哪些事是“趣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寫“事”表現“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曲!讓我們先聽聽這首歌曲。在聽歌的同時也請同學們欣賞一下屏幕上的一些畫面,看看畫面中的事能否勾起你對童年往事的回憶。(播放音樂,出示畫面)

2、玩跳步、丟沙包、玩老鷹抓小雞等等這些遊戲都是我們喜歡的遊戲,正像歌詞裏唱的“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等待着遊戲的童年”。是的,童年正是因爲有這些遊戲而成爲我們難以磨滅的記憶。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正是這些有趣的事讓我們的童年多姿多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寫一寫童年趣事。(板書:童年趣事)

二、說事議趣

1、理解“趣事”,“趣”字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課件出示:意趣、情趣、傻趣、樂趣。

2、回憶本組課文裏的童年趣事。課件出示

3、過度:我們正處童年這個五彩繽紛的時代,誰沒做過一兩件趣事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同桌互相交流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

4、學生同桌相互交流。

5、你曾經有過什麼趣事?用一句話概述自己的童年趣事。

6、小結:剛剛幾個同學說的都是很有趣的事,其實啊,自己經歷的“傻”事、“蠢”事、可笑的事、有意思的事,均屬趣事。

三、寫事表趣

1、明確範圍,簡要指導,齊讀明確習作要求(課件出示習作要求:①寫童年趣事。②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③題目自擬。④寫完後把作文讀給同學聽,互相修改。)

2、提問這次習作給我們提了哪幾點要求?

3、指導審題

(1)那些是趣事?課件出示

自己經歷的“傻”事、“蠢”事、可笑的事、有意思的事,均屬趣事。

(2)把事情寫清楚: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起因、經過、結果

(3)題目自擬

3、自主擬題,打開習作思路。

(1)過度:俗話說“題好一半文”,作文題目,首先要能反映文章中心,而且要簡短、生動,有新意,有吸引力。如:《“騎牛”找“牛”》、

《“不聽話”的掃把》、《愛玩泥的小子》、《電視機“生病了》

《留在我記憶深處的》、《“哈哈!想起來我就想笑”》《童年趣事》、《到底誰完了》、《夜半驚魂》、《喝墨水事件》、《會走的鞋子》

(2)我們首先來交流一下同學們的題目,誰想先來?

4、寫法指導

(1)如何寫具體。課件出示範文

要把事情講述清楚,做到有條理,詳略得當,事情的經過要通過人物的語言描寫、神態動作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等寫生動!

過度:把事情寫具體了,還不算是一篇好的作文,好作文還得注意文章的結構安排,我們剛剛所寫的只是習作的中篇,還得寫上習作的開頭和結尾,那麼如何寫好文章的開頭呢?

(2)如何開頭?(抒情式開頭、開門見山式、倒敘式、設問式等)今天我們就學一種。課件出示抒情式開頭的幾種方式

(3)學生根據自己的習作,引用課件提供的開頭寫好習作開頭。

(4)如何結尾:注意首尾呼應,表達自己的收穫或快樂、感受

四、學生自主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佳作共賞,體驗成功

六、總結

同學們,童年的生活充滿了快樂,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童年充滿歡聲笑語,課後讓我們繼續拿起筆記下快樂與大家分享!

板書設計:

童年趣事

審題

(1)選擇好內容,

要從衆多的內容中選出一件最有趣、難忘的事來寫。。

(2)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

寫的時候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和人物,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寫清楚。

(3)要突出重點。把重點內容寫具體,不要平鋪直敘。。

(4)注意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行細緻地描寫。

(5)在習作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童年趣事習作提綱

開頭(抒情式、疑問式)

中篇 事情(起因、經過、結果)

結尾(收穫或快樂、感受)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8

《秦兵馬俑》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從兩方面詳盡而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衆多、形象鮮明的特點,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而且深深地體會到字裏行間洋溢着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繫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衆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進一步掌握過渡句在文中的運用。

3、在理解的基礎上,想象兵馬俑的神態與氣勢,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想象秦兵馬俑宏偉的氣勢和鮮明而豐富多樣的神態,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聲情並茂的講述“秦兵馬俑”是怎麼發現的,激起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今天,老師和同學們組成秦兵馬俑考古學習小組,到這神奇的地下王國去探究。(板書課題)

2、學生交流秦兵馬俑的有關資料。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學伊始,教師通過對講述秦兵馬俑被發現的'故事,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接着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激起學生對秦兵馬俑的探究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通,並想一想秦兵馬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反饋,引出句子: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衆多,個性鮮明。板書:規模宏大、類型衆多、個性鮮明

[設計意圖:在文本的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找出概括文章內容的句子,讓學生對文本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而且這是一個過渡句,可以進一步讓學生體會過渡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三、感悟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過渡:“第八奇蹟”,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稱呼,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看看是否名副其實。

1、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畫出最能體現兵馬俑規模宏大的句子。

2、交流反饋。句子一:“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進八千個。”

(1)自由讀,你從哪裏體會到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2)引導學生想象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3)指導朗讀。句子二:“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1)出示一號坑的視頻,直觀感受。

(2)師生合作讀,體會兵馬俑的陣容巨大和氣勢宏偉,體會規模宏大。師:秦兵馬俑的規模如此宏大,怪不得全國政協副主席胡繩參觀後題詞:中華第一帝,世界第八奇。

四、品詞析句,在文本語言中動情(學習類型衆多、個性鮮明)

引讀:如果只是規模宏大,你覺得這第八奇的稱呼?它還有什麼可以稱之爲奇蹟的特點?

一)學習4-7小節

1、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寫了哪幾類型的兵馬俑?

2、仔細默讀課文,想一想他們有什麼鮮明的個性?畫出有關的詞語、句子(。生默讀,畫句子。)

3、交流感悟:你想象大家介紹哪種兵馬俑?爲什麼?

將軍俑:威武、神態自若

武士俑:高大威猛

騎兵俑:能騎善射

馬俑:惟妙惟肖躍躍欲試

在學生彙報的過程中,引導體會各種兵馬俑鮮明的個性。

過渡:無論是地位顯赫的將軍,還是馳騁疆場的戰馬,都給我們帶來強大的震撼,這就是雕塑的魅力。同學們請看,這是和秦兵馬俑處於同一時期的古希臘著名雕塑《擲鐵餅者》和《維納斯》,他們以優美的動作,流暢的線條吸引了無數人,但你能看清他們的表情嗎?而令人驚歎的卻是秦兵馬俑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樂,各有其情。

二)學習“神態各異”

1、請同學們靜下心來,認真的讀讀這段話,想象一下兵馬俑的神態。

(出示文字)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爲精美的藝術珍品。

仔細端詳,神態各異:

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象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好象在暗下決心,誓爲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緊握雙拳,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象在思念家鄉的親人……走近它們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輕微的呼吸聲。)

2、讀完之後,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3、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神態各異、個性鮮明的兵馬俑。(出示視頻)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欣賞視頻,給學生的視覺產生極大的衝擊,學生對於秦兵馬俑會有更高發自內心的讚歎。]

怪不得文章的作者這樣寫到----(出示相關句子)

五、昇華感情秦兵馬俑,這國之瑰寶,一朝醒來,震驚世界。走進秦兵馬俑博物館,人們無不爲它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製作工藝所折服,許多傑出人物紛紛題詞。

1、出示題詞

2、學生寫題詞。

3、交流題詞。

六、課外延伸:

總結:課下對秦兵馬俑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到這個網站繼續瞭解,也可繼續蒐集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的有關資料,感受它的魅力。

[設計意圖:板書是文章的點睛之比,本課用極其簡單的板書概括了文章的內容,學生通過板書,對文章的內容就能一目瞭然,學生也能通過板書學會概括。可謂一舉多得。]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1、瞭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自然生態情況,感受大峽谷的壯麗奇異之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讀課文,想畫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學重難:

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觀潮》一課向我們呈現了一種壯麗的美,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雅魯藏布大峽谷,看看那裏是怎樣一道風景線。

二、初讀,感知全文。

1、出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圖片,感受它的美、險、奇。

2、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4、說一說,聽了、讀了課文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介紹,你覺得哪個詞最能體現它的特點?再讀讀課文,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字?

梳理歸納出壯麗奇異

5、默讀全文,找一找課文哪個自然段的內容在寫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哪些段落在寫它的奇異。

壯麗(2自然段)奇異(3-4自然段)

三、再讀,感悟全文。

1、齊讀2自然段,讀一讀,哪些句子最能說明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美。

海拔:3000米長5044米平均深:22686009

從這些數字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觀。這種方法叫列數字。

2、除了列數字外,作者還運用了做比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兒?

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一爭高下(齊讀)通過對比你發現了什麼。你想說什麼嗎?

3、指導朗讀,強調氣勢。

4、齊讀3-4自然段,找一找,你認爲哪些現象最能體現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奇異。

奇異:山異(熱帶雨林、冰川)

水異(涓涓細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樣性

5、指導朗讀:

6、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現,是意味着什麼呢?齊讀5自然段。爲什麼說它是上個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資料,瞭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歷史意義。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鳥的天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2.有關榕樹的資料、圖片、作者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激發興趣。

1.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想法?(鳥棲息的地方,鳥的樂園、有很多鳥發揮學生想象。)

2.這個鳥的天堂在哪兒?你知道嗎?(一棵大榕樹)

3.介紹資料:這棵大榕樹在哪兒?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這棵大榕樹在廣東省新會縣的天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都長出許多氣根,從樹枝上倒掛下來,鑽進土裏,過些日子又長出新的枝幹來。這樣不斷生長,它已長成了榕樹林,佔地達16畝。被當地人稱爲神樹。天堂中的樂園。又因爲上面棲息着許多鳥,被人們稱爲鳥的天堂。)

4.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巴金爺爺去看一看那棵獨特的大榕樹。

二、自由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1.指名讀文,讀準字音。

2.投影出示練習: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3.自學生字,掌握字形。

重點指導:

梢:形聲字,與稍、捎區分。

暇:左邊是日,注意與瑕區分。

4.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藉助工具書解決。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陸續:前前後後,時斷時續。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留戀:捨不得離開。

不可計數:沒有辦法來計算,形容數量很多。

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過來。暇:空間。文中指鳥太多,看不過來。

三、理清文章的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巴金爺爺幾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麼不同?

2.彙報交流。

學生甲: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

學生乙:課文59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的情景,1013自然段寫的是第二次經過時所見到的情景。

3.理清課文的脈絡。

(1)作者是按遊覽的順序寫的。可以分爲幾個部分?

(2)學生彙報:

課文可以分爲四個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遊玩。

(59)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讚美。

四、分小組合作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衆鳥紛飛的景象。

2.學習作者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

3.有感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導入:請同學們先聽一段樂曲,聽後說一說你有什麼感受?(播放《百鳥朝鳳》錄音帶。鳥很多,鳥的天堂板書。)

2.這節課,我們就和巴金爺爺一起去廣東新會縣天馬河上一個被人們稱作鳥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爺爺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學生接:大榕樹),第二次看到的是(學生接:鳥)

3.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快速閱讀課文,體會一下榕樹給你什麼感受?鳥兒又給你什麼感受?

(榕樹大、茂盛;鳥多、歡快)

二、重點感悟。體會榕樹的奇特美和羣鳥紛飛時的壯觀景象。

(一)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部分,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體會後放出聲音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用朗讀的形式加以彙報。

(二)彙報交流。

大榕樹:

1.大

學生甲: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1)彙報讀,其他同學聽讀:哪兒讀得好?爲什麼?你聽出了什麼?從哪兒聽出來的?(從不可計數體會出枝幹數目很多,說明樹很大。)

(2)重點體會真字。

兩個真有什麼不同呢?聽老師讀,體會一下。

出示投影:

學生體會出:第一個真意思是本來的,實際的。第二個真指的是確確實實。應讀出驚歎的語氣。

學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

(3)重點體會又字。指樹根很多。

出示圖片:誰來指一指哪些是氣根?(體會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獨木成林的景觀。)

學生丙: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

(4)體會臥字。(樹佔地面積大。)

(5)這株大榕樹佔地面積有多大呢?誰查找到了這方面的資料?(學生答:一萬多平方米。)

(6)課下大家丈量了操場和教室的面積,大家計算一下:合幾個操場?幾個教室?(結合具體情況請學生作答。)

(7)經過換算,你有什麼感受?(簡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讀句,談體會。

學生甲: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不留一點縫隙,說明樹葉多。)

(1)重點體會推。請同學們演示,說明葉多而密。

學生乙:地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2)重點體會顫動。

同學演示,體現微微地動態。

(從中我們體會到榕樹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學生丙:從對大榕樹特點的描述中,我們看出作者不禁在內心深處發出感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3.看錄像:榕樹的大與茂盛。

4.請學生反覆朗讀這部分內容,突出重點詞句,體會榕樹的特點,在讀中表達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感受。

5.請學生畫板畫,體現榕樹大而茂盛的特點。

1.播放課件錄相:羣鳥紛飛的場面。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這部分的動態美的描寫。

2.導語,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盡情地感受這部分所描繪的美。

3.再次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重點語句中能夠體會出這裏的鳥兒多?

4.學生彙報。

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兩個到處說明鳥很多。)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看見了那隻,另一隻又飛起來。(應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說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起來。在課文裏是說鳥太多了,眼睛看不過來了。)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說明鳥的姿態很多,種類也很多。)

一隻畫眉鳥飛了出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着,那歌聲真好聽。(體會到鳥兒很歡快,快樂地叫着。)

5.教師藉機指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那麼,請大家想象一下,樹上還有什麼姿態的鳥呢?(學生髮散想象。)

6.看到這麼一棵奇特的榕樹,領略到樹上鳥兒歡騰的場面,作者又發出了怎樣的感嘆呢?

學生齊讀(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7.教師追問:

(1)從這句話中,你發現了什麼?(第一個鳥的天堂有引號,而第二個則沒有。)

(2)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呢?有什麼不同的含義嗎?

(第一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這棵大榕樹,第二個鳥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鳥的天堂。鳥兒在這裏棲息繁衍,過着幸福的生活。)

8.配上歡快的音樂,把美術課上畫的小鳥,放飛到大榕樹上。

9.再讀課文這一部分,體會熱鬧歡快的場面。

三、瞭解榕樹成爲鳥的天堂的原因。

1.什麼原因使這棵大榕樹成爲了鳥的天堂呢?

2.學生根據查找的課外資料或其它知識加以介紹分析。

3.小結:榕樹的枝繁葉茂爲鳥類提供了生存空間、食物、水分,當地的.居民愛鳥、護鳥,同時鳥的糞便成爲榕樹生長的有機養料。使這棵榕樹長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維拓展,深化主題。

1.播放鳥的天堂的完整課件。

2.出示思考題:

請你以導遊或小鳥兒的身份,向遊人介紹這裏的景象。介紹的形式可以自由選擇。如寫導遊詞、寫詩,順溜。

3.學生分頭準備。

4.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彙報交流。

五、總結全文。

大榕樹被大自然賦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爲了鳥的天堂。作爲人類也要保護動物。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

附:板書設計

4*火燒雲

一、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晚霞的美麗,多姿多彩。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3、學習作者抓住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學習積累作文素材.

4、初步瞭解蕭紅及她的《呼蘭河傳》

二、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瞭解火燒雲顏色和形態的變化,學習作者的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三、教具準備:1、CAI課件

2、學生自學生字詞,熟讀課文。

四、課時安排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誰知道,火燒雲指的是怎樣的雲呢?

老師帶來了火燒雲的投影片,請大家看一看。

誰來說說,火燒雲是怎樣的。

書上有一句話描寫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二、自讀課文,理清順序。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描寫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話。找得快的同學,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火燒雲的?(劃出表示描寫順序的詞語)

?小結:作者就是按照上來了、變化着、下去了這樣的順序來寫火燒雲的。

三、學習第一部分課文。

火燒雲上來時是怎樣的情景呢?課文的第一小節告訴了我們。請同學們試試看,能不能把這段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呢?能把這段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的同學再想想看,這段課文讀的時候要讀出什麼。

指名讀。評價。

小結:火燒雲上來了,滿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們要讀出新奇,讀出有趣!學生練讀。

四、學習第二部分課文。

1、快速閱讀課文第26節。

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兩方面來寫火燒雲的變化的?

2、學習寫顏色的這一部分課文。

作者寫火燒雲的顏色,共寫了哪些顏色?

你還能說出其它顏色嗎?

這麼多顏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歸納嗎?

?火燒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這些顏色是如何變化的呢?你能用一個詞語把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連起來嗎?連起來讀一讀,你就知道火燒雲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了。一般同學可以參照書上的辦法連連看。

特別聰明的同學動腦筋想想看,還可以怎樣連。

小組討論,交流。

3、學習描寫形狀變化的這部分課文。

火燒雲的顏色絢麗多彩,並且變化極快。那麼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呢?

引讀

剛纔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朗讀了描寫火燒雲形狀變化的這一部分課文,通過朗讀,我們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現了什麼?什麼樣兒的?怎樣變化的?順序來寫火燒雲形狀變化的。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按照這個順序把火燒雲形狀變化的過程分別說說看。聯想豐富的同學,還可以加進自己的聯想來說。

小組討論,交流。

指名說。(挑你最感興趣的說。)

這時空中又出現了什麼?(請同學們看課件)什麼樣兒的?怎樣變化的?(調投影儀的焦距)

指名說。誰能比他說得更好?

這時天空中又出現了什麼?(請同學看課件)什麼樣兒的?怎樣變化的?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然後仿照課文中的寫法,把觀察到的寫下來好嗎?

請幾個同學上臺交流。

火燒雲形狀的變化是這樣多,這樣快,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嗎?

五、學習第三部分課文。

火燒雲下去時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齊讀。找一個詞語來說說看。

理解:恍恍溜溜

3、總結全文。

火燒雲這篇課文,按照上來了、變化着、下去了這樣的時間順序,着重寫了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火燒雲上來時作者寫霞光主要是抓住靜態來寫的,火燒雲的變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動態來寫的。

?動靜結合,寫得多美麗,寫得多生動啊,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學們能認真體會作者觀察之細緻,想象之豐富,寫法之巧妙。

四、課堂總結

作者是怎樣觀察火燒雲的?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這篇課文描繪了晚飯後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開頭的變化。晚霞是美麗的,古人有話雲:最美不過夕陽紅莫道桑榆晚,雲霞尚滿天,這些都是誇讚落日晚霞之美。同學們可以親自觀察,通過切身實地的感受,你會發現大自然的美麗是令人驚歎的!

這篇文章是以一個孩子的口吻進行描述的,這個孩子就是兒時的蕭紅,蕭紅又是誰呢?下面則簡單介紹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以及對她影響極深的呼蘭河。引發孩子們對這位作家的喜愛,並從而試圖去閱讀她的作品。

五、佈置作業,觀察並描寫晨霧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關於觀察,勇於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4、積累對聯

5、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目標重難點:

習作練習及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能力。

教學時間:45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及習作

(一)口語交際

1、生自由讀要求,思考:本次交際的內容是什麼?(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觀)

2、生自由分組交流。師提示:要說清這個自然奇觀在哪裏?奇在何處?最好能說出奇觀是怎麼形成的。

3、生推薦生一名參加全班交際。

4、全班交流,師生注意評價。生可以提問,也可補充,還可以討論。

5、全班評議。

(二)習作

1、生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圍繞自己遊覽過或瞭解到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2、生審題,確定自己想寫的內容。

3、生與同桌同學交流。

4、生擬定草稿。

5、師初評:

(1)語句通順。

(2)沒有錯別字。

(3)有條理,有順序。

(4)有重點、清楚地介紹。

6、生根據提示,四人小組評議。

7、定稿,抄習作。

二、我的發現

(一)生讀對話,反覆讀。思考:這段對話告訴我們什麼?

(二)生反饋

(讀文章,邊讀邊想象,能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三)師生共同再讀《觀潮》,邊讀邊想象,爭取在頭腦中出現畫面。

(四)總結

三、日積月累

(一)生自由讀,思考:

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嗎?

(二)生反覆讀,背自己最喜歡的。

(三)生上臺表演。

(四)師生齊讀,再背。

四、趣味語文

(一)

好讀書,不好讀書。

好讀書,不好讀書。

1、生試着讀,看應該怎麼讀。

2、生讀後,思考:這樣讀有什麼意思?哪種讀法更有道理。

3、師生小結。

4、再讀。

(二)

1、生自由讀,分析每種讀法的意思。

2、師生再讀。

3、生收集其它這樣的例子。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通過朗讀課文理解教師職業平凡中的偉大,瞭解教師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

學會本課生字、詞,認識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理解難懂句子的含義。

有感情地朗讀、欣賞、學唱這首歌。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層含義。

懂得理解尊重教師的無私奉獻。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自主設計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播放“長在後我就成了你”歌曲。同學們喜歡聽這首歌嗎?知道這首歌是誰寫的嗎?(宋青林)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傾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中的你指的是誰?

2、再讀課文,圈出要學習的生字、新詞。

三、學習生字

1、彙報自學生字情況。

2、解決不理解的詞。

四、指導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感受理解。

1、請兩位同學分小節讀課文。

2、按時間劃分出小時候和長大後我眼中的老師是什麼樣的?

3、自己默讀“小時候我眼中的老師是什麼樣的”這一部分內容。

(小時候我以爲你很美麗———總喜歡把我高高舉起。)

4、小時候在我眼裏老師是一位什麼樣的老師?請學生跟據這幾句話談一談。(美麗的、神氣的、神祕的、有力的。)

5、再讀這一小節,感受小時候在孩子們眼中老師的形象。

長大後,在我的眼中老師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讀第二小節。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6、請學生讀第二小節。

7、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小結:是啊,老師們利用這僅有的三尺講臺,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棟樑之材,而自己卻在默默地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力量、知識、和一切……

二、長大後我就成了老師,現在的我眼裏的'老師又是什麼樣的呢?

(無私的、偉大的、不計報酬的、令人感動的……)

1、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這首歌,再一次感受老師的偉大。

2、把你的感動通過朗讀表達了出來,好嗎?

三、作業

送給老師一句話。

四、板書設計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小時候長大後

美麗神氣守巢擦去功利

神祕有力灑下汗水、奉獻自己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1

語文課程標準的改革,在更新語文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改變語文教學孤立、封閉、僵化的局面,加強語言實踐,重視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等方面,都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學習。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列爲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本文就如何給學生創造一片暢想的天空提出了以下觀點:一是在朗讀課文時留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二是在質疑解惑中留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三是在綜合性學習中留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

新課程標準,給學生創造一片暢想的天空。所謂暢想,就是敞開思路,毫無拘束的想象。古今中外人士一直強調想象對於人類的重要性,“人類沒有想象,如同鳥兒失去了翅膀。”可是舊課程卻在很多地方無情地扼殺了學生的想象思維,致使學生的思維僵化、呆板,無新鮮活力。新課標針對此弊端,鮮明地提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直言不諱地“請老師住嘴 ”,這就給沉悶的語文課堂注入了一股清風,直吹入了學生的心田,於是學生終於擁有了一片暢想的天空。

一、在朗讀課文時留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

教學片斷1:

1、師:聽老師配樂範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討論句子中把什麼比作什麼,並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生 1:我找到了“無數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着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着的展幅地毯的寶石”這一句,我從這句話體會到了五彩池的顏色美,它把光輝比作寶石,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五彩池的神奇景色。

生2:我找到了“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綵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的像盤子的,有的`像蓮花的…。。”這一句,我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五彩池的形狀奇特,它把水池的形狀比作葫蘆、鐮刀、盤子和蓮花,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五彩池的神奇特等色。

3、師:除了課文講到的形狀外,你還能想象出五彩池有哪些形狀嗎?並用筒筆畫畫出來。

4、生:展示學生作品。

5、師:課文還從哪些方面來介紹五彩池的神奇樣子?

6、生1:我從這一句“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中體會到了五彩池的數量多。

生2:我從這一句“水池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過一丈;小的像個菜碟,水很淺,用小母指能觸到池底。”中體會到五彩池的大小和深淺。

7、師:你們很會讀書,找得很準確。五彩池的確很神奇。我們應用什麼語氣來讀這一自然段?

8、生1:神奇的語氣

生2:興奮的語氣

9、師:是的,我們應讀出作者初見五彩池時驚訝之情,就讓我們帶着這種感情齊讀一次。

傳統語文教學中,在朗讀方面長期存在兩個失誤:一是學生課堂朗讀少;二是放錄音或老師範讀多。事實上,準確的朗讀,圓潤的發音,感情的把握等等,無不讓人交口稱讚。但是學生沒有經過自主探究,老師就朗讀出來了,那麼他們不用解決字詞,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煩;不用去分析內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個大麻煩。雖然學生可以模仿老師去朗讀,甚至也可以讀得聲情並茂,但是他們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學到了一點“形”而已,真正的“神”卻領悟不出,形神兼備也就無從談起了。

針對這些失誤,新課標註重學生的自我朗讀體驗,倡導“四步讀書法”,即讀準(要動手查字典),讀暢(要反覆讀,達到熟練),讀情(要分析內容,把握感情基調),讀境(要發揮想象,仔細品味)。如此步步深入地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由淺入深地把握課文,重視學生的個體參與,強調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實現了自我與作者的心靈交流,這樣讀出來的聲音纔不會空洞無物,矯揉造作。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可以盡情發揮想象,用“內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繪的世界,用“內在的耳”去傾聽作者的心聲……在這個無形無聲的世界裏,每個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爲“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每個人的看法卻又都是深邃的,有鮮活生命力的,因爲這不是別人強加給自己的,而是植根於自己內心深處的。此時的朗讀便不再是“見字出聲”,而是“內明於心,外達於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礎上的朗讀,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瀉,洶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園,鳥語花香。於人於己,誰能說這不是一種真正的享受呢?

在這個環節中,採用了“以讀爲本”的基本手段,用了各種形式的朗讀方法——配樂讀、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等充分感知語文材料,並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採用讀後找——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讀後議——討論句子把什麼比作什麼,並說出這樣寫的好處;讀後說——說說五彩池還有哪些形狀;讀後畫——用簡筆畫畫出五彩池的形狀。讓學生表達出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了學生語文實踐能力。指導朗讀,培養語感。在學習課文中注重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朗讀水平不斷地得到提高。學生在多讀的訓練後,培養了語感,感悟到了課文的景色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薰陶。

二、在質疑解惑中留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

韓愈說“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由此可見,學生有疑問是很正常的;古語又說:“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由此更可見質疑的重要性;而愛因斯坦在成名後介紹經驗時也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問底地追究問題罷了。”可是傳統教育卻恰恰沒有給學生的質疑解惑留下暢想的餘地,往往是課堂上老師精心設計出種種問題,制訂出標準答案,再一步步引導學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裏跳。“讓老師閉嘴”、“放手讓學生質疑解惑”的新課改精神便強有力地佔據了語文課堂,對文章整體的感知質疑,對部分的感知質疑,及對疑惑的解答,全由學生自主解答或小組班內合作解答,學生把握課程的權利大了,對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現在的語文課堂上,沒有了師道尊嚴,學生便大膽發言了;沒有了老師的大問小問,學生的質疑聲反而多了;沒有了標準答案,學生的回答也豐富多彩了。這樣的課堂,老師輕鬆了,效率提高了,學生的思維也活躍了。誰能說這不是留給學生一片暢想天空裏的功勞呢?

10、師:剛見到五彩池,作者就被它無比的神奇深深吸引住了。然而,更讓作者感到驚奇的是什麼呢?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1、生:更讓作者感到驚奇的是池水的顏色。

12、師:對,就是池水的顏色使作者感到驚奇。那麼五彩池池水的神奇又表現在哪裏?

13、生:池水的神奇表現在兩方面;a、水池的顏色各不相同,b、同一水池的顏色也不相同。

14、師:明明是清水,爲什麼在水池裏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呢?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寫池水色彩的成因,並動筆畫一畫。

15、生1:a、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筍。

生2:b、石筍表面有石粉。

生3:c、陽光折射。

生4:d、花木倒影。

16、師:看到這麼美麗的五彩池,唯怪作者會不由自主地發出了感嘆:原來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

三、在綜合性學習中留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材中有一項全新的內容——綜合性學習,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綜合性學習,作爲和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項等重的一個項目,第一次被寫入新課標中,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課標中還明確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予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啓發幫助下,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學習、全班學習的羣體作用,在合作中學習,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並在學習過程中留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

新課程標準改革,以其鮮活的生命力在語文課堂上紮下了深根。作爲語文教師的我們,更應着眼於學生的未來,認真反思,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下去,真正留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範、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葉聖陶先生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創設情境、藉助各種資源,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2.通過理解文章記敘事情的思路,學習簡單的記敘、描寫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從葉聖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啓發,培養一絲不苟地認真修改習作的習慣。

2.感受和理解葉聖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誠寬厚的人格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從葉聖陶先生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2.通過理解文章記敘事情的思路,學習簡單的記敘、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創設情境、藉助各種資源,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三、教學策略

本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爲紀念葉聖陶先生而寫的回憶文章。文章記敘了葉老爲“我”修改作文、邀我做客的兩件事情。課文篇幅較長,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卻帶給讀者心靈的震撼。教學時可採取如下策略:

1.運用長文短講的教學理念,緊緊抓住重點句子來理解課文,突破學習難點。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雖然重在敘事,但含義較深刻的句子比較多,這些句子恰恰就是引領學生走進“葉老先生”爲文爲人的世界中去的文眼。採取資料引入、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這些句子,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2.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感悟文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使學生既“得意”又要“得言”,補充課外資料、學習葉老修改習作的方法等能有效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四、教學過程

(一)整體把握,初步感知

1.齊讀課題。

2.作者肖復興在這篇課文中寫了哪兩個故事?(修改作文、邀請做客)

3.這兩個故事給你什麼感受呢?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想一想。

4.學生交流。

5.是什麼讓你們有這些感受呢?讓我們跟隨作者回到1963年,再現當年的情景。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課文記敘的主要事件,讓學生對文本有整體把握,更好地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通過交流讀文後的初步感受,瞭解學生的原始認知,爲進一步學習做準備。

(二)感悟文品,學習習作之道

1.葉老是怎樣給“我”修改作文的?請你讀課文1~5自然段,畫出讓你感觸最深的句子。

2.學生讀書,圈畫語句。

3.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隨機指導:預設學生說到第3自然段。

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1)假如你就是肖復興,你有怎樣的感受?(葉老改得認真)哪些字詞給你的感觸最深?

(2)帶着感受再讀這句話。

(3)出示插圖:葉老爲肖復興修改的作文原稿。

在這篇1400多字的作文中,葉老爲肖復興修改的地方多達140餘處。而在這些修改中,每個標點、每個字,葉老都關注到了,像這樣的修改,幾頁稿紙上密密麻麻的!看到這些,你有什麼想法呢?(葉老對待文章認真、細緻、一絲不苟)

(4)帶着這種崇敬,誰來再給我們讀一讀這句話。

(5)你知道嗎,當時葉老擔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他的工作該是多麼繁忙!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還如此認真、細緻地爲“我”這樣一位15歲的初中生修改作文,此時的你又感受到了什麼?

(6)帶着你的想法,再讀句子。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引入課外資料,通過圖片、數字的說明,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葉老做事認真、細緻、一絲不苟。

4.預設學生說到第4自然的內容。

(1)大家再默默地讀一讀第4自然段,想想你從葉老的批改中,學到了哪些修改作文的方法?

(2)學生交流。

用字準確;長句斷成短句;刪除多餘的字詞,使句子乾淨、規範;用詞確切……

(3)再次出示插圖,尋找葉老修改作文的方法。

(4)老師總結:此時此刻,我們又想到了葉老在百忙之中爲“我”修改作文的情景,你有什麼感受?

(5)這千般感受化爲一句話,誰來讀讀?

出示課件: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6)春風拂面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溫暖、舒服)帶着你的.感覺再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此環節再次利用課外資料學習,使課外資料的使用率得到提高;同時,在學習葉老修改習作的方法時,不僅讓學生收穫了方法,更讓他們對葉老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產生了崇敬之情。

5.預設學生說到第5自然的內容,出示葉老給“我”的評語。

(1)從這評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作家對一箇中學生的肯定,幫助“我”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2)帶着你的感受,再讀讀這段話。

6.剛纔,我們和15歲的肖復興一起仔細地翻看、感悟了葉老修改的作文,在這個過程中,作者按照“爲什麼修改、怎麼修改、我的感受”這樣的順序進行敘述,把葉老做事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真的學到了不少東西。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前5段的學習,讓學生理清作者敘述的順序,學習課文的表達方式。

(三)感悟人品,學習做人之道

1.肖復興是幸運的,他的作文得到葉老的修改,那年夏天,他還有幸走進了葉老的家,在那裏,他再一次被深深地打動了。請大家讀課文6~10段,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

2.學生讀書,圈畫語句。

3.讀書交流。

預設:學生說到第9段內容。

出示課件:

他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黃昏的到來。

(1)從這段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親切、認真、質樸)

(2)本文在選入教材時做了刪減,原文還有這樣一些描寫,自己讀一讀。

出示課件:(補充資料)

想來有趣,那一下午,葉老先生沒談我那篇獲獎的作文,也沒談寫作。他沒有向我傳授什麼文學創作的祕訣、要素或指南之類。相反,他幾次問我各科學習成績怎麼樣。我說我連續幾年獲得優良獎章,文科理科學習成績都還不錯。他說道:“這樣好!愛好文學的人不要只讀文科的書,一定要多讀各科的書。” 他又讓我背背中國歷史朝代,我沒有背全,有的朝代順序還背顛倒了。他又說:“我們中國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歷史,搞文學的人不搞清楚我們的歷史更不行。”我知道這是對我的批評,也是對我的期望……

(3)讀完,你又有什麼收穫?(平易近人)這句話,寫出了作者與葉老見面的真實感受。我們一起再讀一讀。

(4)請繼續讀課文,作者看到了什麼?(一牆的爬山虎)讀讀這句話。

出示課件:

落日的餘暉染紅窗櫺,院裏那一牆的爬山虎,綠得沉鬱,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着,顯得虎虎有生氣。

(5)在課文中,作者還寫了一處爬山虎,請讀一讀這兩段話,想想爬山虎給了你什麼感受?

出示課件:

剛進裏院,一牆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彷彿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着,閃爍着迷離的光點。

…………

落日的餘暉染紅窗櫺,院裏那一牆的爬山虎,綠得沉鬱,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着,顯得虎虎有生氣。

(6)學生讀書,交流。指導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去讀。(爬山虎美、有生機)

(7)這確實是一幅幅很美的畫面,作者給我們描繪出了一種美的意境。可這美的意境僅僅是由自然景色的美、爬山虎那綠綠的美構成的嗎?(不是)這美的境界是美的景色與美的人品的完美融合!你看,作者這裏描寫景物是爲了襯托人物的品行啊!

【設計意圖】爬山虎是文章的主線,課文中幾次描寫了爬山虎,內涵深刻,有豐富的意象與意境,引導學生帶着自己的理解、感受去讀、去想,有了感情的沉澱,形成自己閱讀文本的體驗後,才能水到渠成地理解描寫爬山虎句子中的深刻含義,緩緩地走進“葉老先生”爲文爲人的世界,加深對葉老人品的認識併產生敬意。最後通過寫景與寫人的寫法關聯,讓學生學習這種借景抒情的習作方法。

4.葉老與“我”的故事講完了,作者的感觸更深了,我們一起讀讀最後一段。

(1)作者爲什麼說“我15歲時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葉老先生改變了肖復興的命運,引領他走上了輝煌的人生之路)

(2)讓我們來看看,那個夏天以後肖復興的文學之路吧,相信大家對“意義非凡”會有更多的理解。出示課件:作者資料。

(3)正因爲有了葉老的幫助,肖復興才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成爲了中國當代著名的作家。所以,他感慨道──

出示課件:

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

(4)這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不僅僅只關心過肖復興,他還熱情關懷許許多多的文學青年。通過書信,通過娓娓的言談,以他創辦的刊物,影響、發現、培養了如茅盾、丁玲、巴金等一批中國現代文學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譽爲“文壇伯樂”“感動中國的作家”。作爲當時年僅15歲的肖復興,在30年後回憶起這兩件事,仍然覺得──我們再讀讀這句話。

(5)所以,每每回憶往事,肖復興總有這種感覺。

出示課件: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綠在他的生命中。那份情濃縮成一聲深情的感激,濃縮成一份永遠抹不去的回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感悟“非凡”的意義,感悟“綠”的意義,在引讀中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幸運來自於葉老的影響,爬山虎青春常在、活力永存,如同葉老爲文爲人的品行,永遠陪伴、鼓勵着我們。

(四)佈置作業 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摘錄好詞佳句。

2.練習用本課學過的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

【設計意圖】積累語言,學習寫法。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白公鵝的特點。

3、比較《白鵝》和《白公鵝》在表達上的異同之處,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課文,瞭解白公鵝的特點。

課文重點課文的2———7自然段。

感情朗讀訓練點

讀說結合訓練點

教學準備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檢查自學,總體感知課文內容。

導語:上節課我領略了“架子十足”、高傲的白鵝,那在俄國作家葉?諾索夫眼中課文2、3、5自然段。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你喜歡什麼動物,說說他們有什麼特

的白公鵝又是如何呢?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自己去尋求答案吧!

1、根據常規預習提綱預習課文。

2、讀讀記記下列詞語。

腔調、慢條絲理、掂量、漣漪、舉步、官司、徑直、勾當、屬於、主宰

3、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課本上(注音、組詞)。

調diàotiáo

4、結合上下文(或查工具書)解釋詞語。(寫在課本上)

漣漪慢條絲理主宰

5、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提示:本文主要圍繞白公鵝的哪些特點來寫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6、再讀課文劃出重點句,與上課進行對比閱讀和交流並試着填下表:

白鵝白公鵝

姿態

叫聲

步態

吃相

玩相

8、質疑。(至少提出2個問題,並在文中做好標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白公鵝的.特點。

2、比較《白鵝》和《白公鵝》在表達上的異同之處,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一課,我們認識了豐子凱老先生筆下的白鵝(板書:白鵝),今天,和我們見面的是葉諾索夫筆下的白公鵝(加板書:公),你猜猜,這兩隻鵝會有什麼不同。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把課文讀一遍,我的要求是不讀錯一個字,不讀得結結巴巴的,能辦到嗎?

2、交流,找到海軍上將了嗎?(板書:榮膺)你知道什麼樣的人能當海軍上將嗎?

3、一隻白公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太有意思了,我們再讀一遍這有趣的課文,怎麼樣?這回我要抽同學讀。(抽生分段讀)

4、交流:現在你知道白公鵝憑什麼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了嗎?(板書:傲)

三、比較

1、同學們講得都不錯,上一課我們認識的是豐子愷先生筆下的一隻白鵝——高傲的鵝老爺,現在我們又認識了葉。諾索夫筆下的海軍上將。我想考考大家,我這有它們倆的肖像,你能認清哪個是海軍上將——白公鵝嗎?

2、出鵝圖,交流想法。

結合引導學習白公鵝走路:

A、走路的樣子(請生表演,評演)讀出慢條斯理

過渡:在這一段中,關於白公鵝的走路,作者還有怎樣的描寫?

B、車轍凌亂而泥濘的路可不好走,你能想象它用什麼辦法使自己的細翎不沾一點污泥嗎?

C、狗追趕都不奔跑,這又是爲什麼呢?它心裏會想些什麼?(板書:傲氣)聽了你們的介紹,我知道了,這是一隻特別有趣的,特別高傲的白公鵝。同學們也談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的認爲??現在,我來揭曉正確答案——我也不知道是哪隻。

四、辯論

“不過,你們先別笑。讀了課文,有一點我卻可以確定地告訴你們,葉。諾索夫先生可不喜歡這隻白公鵝。”不信,我還有證據——

1、證據一:搗亂

出句“有時??亂羽”

聽你這麼一說似乎也有些道理。不過我每次讀到這都感覺葉。諾索夫討厭它,你聽——(師讀)

引導生讀出喜愛。

2、證據二:偷食

出句“有多少次?主宰。”

不光偷吃魚餌,還拖走掛着魚餌的釣繩,多討厭,這回你們無話可說了吧?(導:它知道自己偷東西嗎?)

(那作者是喜歡它偷東西嗎?板書:傲骨)

3、證據三:“吃驚”

A、出句“白鵝大概認爲這個??大吃一驚了。”

B、瞧,作者想到小男孩要把它吃了,該是討厭了吧?(結合講講破折號)

C、聽你們這麼說,作者是在講俏皮話啊。

你聽聽看,當時作者是不是這麼說的(師範讀,引學生說出講俏皮話的特點)“講得有理,那你來試試。”

D、那你看看這幅圖,白公鵝要去搗亂了,誰能用葉。諾索夫的調侃的語氣對白公鵝說幾句話嗎?

五、小結

看來作者明着是寫白公鵝的缺點,實際上是對這隻有着傲氣和傲骨的鵝充滿了喜愛。還有誰喜歡這樣的鵝?

六、拓展: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你喜歡什麼動物,說說他們有什麼特點?板書設計:

海軍上將

白公鵝步態:慢條斯理不慌不忙

教後反思:

活動: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正確、規範地書寫本課的13個生字,能用聯繫上下文等多種方法理解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較好地理解課文。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重點難點:

1、學會用聯繫上下文等多種方法理解新詞。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法學法:

讀書指導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質疑

1、同學們,從幼兒園到現在,是老師無微不至地關心着我們的生活,讓我們茁壯成長;是老師讓我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給我們的生活抹上絢麗的七彩之色。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懷念老師的文章——《師恩難忘》。(板書課題。)

2、介紹作者,激發興趣。

3、設疑:讓這樣一位大作家都難以忘懷的老師究竟是什麼樣的老師呢?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劉紹棠是怎樣寫他的老師的。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並找出生字新詞。

2、交流反饋:檢查學生對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檢查是否讀準了字音。

三、再讀課文,讀詞悟句

1、再讀課文,注意剛纔強調的字詞。

2、讀詞。

3、讀句。(如果把這些詞語放在句子中讀,同學們會讀得更好)

(1)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後,編出一段故事,____________地講起來。

(2)我聽得入了迷,恍如_____________。

(3)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_____________的故事。

(4)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______________地向他行禮。

4、設疑 :40年前的小學生是這樣恭恭敬敬地向老師行禮的(教師動作示範),而40年後的劉紹棠已經年近半百,爲什麼還要像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師行禮呢?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讀三到五自然段。

2、交流,文中什麼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刻?

3、我們一起和作者走進這引人入勝的課堂。

(1)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後,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A、聯繫上下文想一想“娓娓動聽”是什麼意思。

B、給“娓娓動聽”換個詞語。(繪聲繪色、有聲有色、眉飛色舞……)

C、從這個詞你能感受到什麼?

(2)聯繫課文內容想一想,怎樣的故事會“引人入勝”呢?

(3)如果你聽了這樣“引人如勝”的故事,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引導學生抓住“入了迷、身臨其境、仍在發呆、捅、驚醒”體會。

(4)用上“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身臨其境”等詞語來說一說田老師講課的情景。

4、文中寫田老師講故事爲什麼要寫我的反應呢?

5、田老師在故事中加入了什麼呢?這個故事對剛入學的‘我’有什麼啓發呢?”

6、讓我們一起讚美田老師,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7、小結:就是這樣一位愛講故事的田老師,讓我開學第一天就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在他的故事的滋潤中吸收着文學的營養,是田老師的故事把我帶入了文學這個殿堂的大門,使我能在文學這塊沃土上得以健康、快速地成長。並取得了今天這樣的成就。

2、已經過去的四年的.學習生活中,有哪些老師讓你們難忘呢?課後也寫一寫讓你難忘的老師。

五、佈置作業,延伸拓展

1、把生活中你最難忘的一位老師寫下來。

2、收集一些讚頌老師的名言、文章、詩、音樂。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回顧文本

1、聽寫: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身臨其境

2、聯繫課文內容用上以上幾個詞說說田老師是怎樣說故事的。

二、精讀課文,讀恩悟情

1、引讀。(田老師那些引人入勝的故事,一直伴隨着我。這些故事就像是陽光,就像是雨露——滋潤着我,感染着我!至今,我還深深懷念着田老師那富有詩意的課堂)正因爲這樣,四十年後的作者當再見到田老師時——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

2、交流:40年後,作者爲什麼還要像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師行禮呢?

3、你知道文章題目爲什麼叫《師恩難忘》嗎?

三、對比閱讀,加深思考

1、這篇《師恩難忘》原文題目爲《師傅領進門》。原文的結尾是

談起往事,我深深感念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裏,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老人搖搖頭,說:“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罷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2、兩種結尾你更喜歡哪一個?爲什麼呢?

3、爲什麼劉紹棠先生將文章命題爲《師傅領進門》?

四、以情激情,深入心靈。

1、師:有一首歌叫做《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歌詞中有這樣幾句: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一位這樣的老師,一位不圖任何回報的老師,而因這樣的老師,給劉紹棠播下了文學的種子,放飛了一個農村孩子的夢想,給了劉紹棠一生的成就。

2、讓我們來輕輕吟誦散見在劉紹棠作品中讚美老師的話語吧(出示小黑板

老師,無論我長成挺拔的喬木,還是低矮的灌木,我都會用生命的翠綠向您致意,向您祝福!

忘不了您和風細雨般的話語,盪滌了我心靈上的塵泥;忘不了您浩蕩東風般的叮嚀,鼓起我前進的勇氣。老師,我終生感激您!

即使我兩鬢斑白,依然會由衷地呼喚您一聲——老師!在這個神聖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遠是一個需要啓蒙的學生。)

3、小結板書。這就是田老師給我的教誨之恩,它使我終身難忘,正如文章中所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板書)

五、總結寫法,鞏固訓練

1、課文學到這裏,請同學們回顧全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來表達這份難忘的師恩的,有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1)抓住了田老師愛講、會講故事這個特點,還寫了具體的事例來表現這個特點;

(2)田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而作者只具體寫出了其中一個故事,沒有面面俱到,通過這一個故事就能感受到田老師的精彩,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叫“點面結合”。

(3)除了通過“娓娓動聽”、“引人入勝”等詞句直接寫出田老師講故事的精彩,還通過我沉醉其中的反應來襯托,更加表現出田老師故事講得精彩。

2、佈置作業:嘗試運用這些方法來修改課前寫的文章,修改好後將這篇文章作爲教師節的禮物送給所寫的這位老師。

3、推薦閱讀

魏巍《我的老師》

魯迅《藤野先生》

師恩難忘

板書設計: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梢 暇 戀”新詞“留戀 不禁 展示 顫動 南國 應接不暇”。

2.訓練學生按作者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導學生體會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靜態,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動態,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學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三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回答文中設計的問題,勾劃重點詞句。

2.同位討論、小組交流、理解重點句。

3.觀察投影片上的圖,發揮想象,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4.質疑問難。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體感知

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分別看到了什麼景色?

(三)過程

1.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①讀準字音:

“顫”chàn“應接不暇”中“應”讀yìng“一簇”中“簇”讀cù“隙”讀xì

②理解詞語:

留戀:不忍捨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接不暇:本課指由於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

(2)用“______”劃出文中你認爲寫得美的詞句來讀一讀、細體會。

(3)自由讀課文,質疑問難。

2.揭題,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

“天堂”指什麼?在文中怎樣理解?

文中“鳥的天堂”指的是什麼?

(2)默讀全文思考:

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黃昏鳥都棲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寫了“天堂”本身──大榕樹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正是鳥兒最活躍的時刻,所以着重寫了“天堂”裏的居民──鳥兒熱鬧活動的情景。)

3.小組討論:

我們把作者兩次遊覽“鳥的天堂”各爲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幾段?各段的大意是什麼?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們划船出去遊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寫我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鳥的天堂”── 大榕樹。

第三段(10~13自然):寫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們再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

鳥的天堂”裏的居民──鳥兒的活動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讚美和留戀。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分析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初步瞭解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標完成過程

1.學習第一段。

讀一讀、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

(1)(作者吃過晚飯,黃昏時,在河邊與朋友乘船出遊。從“吃過晚飯”、“我們陸續跳上一隻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體會到,當時環境十分幽靜。從“沒有波浪”、“平靜地移動”、“聽見了水聲”體會到的。)

(2)練習朗讀,體會作者遊玩時愉悅的心情。

2.學習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圖)。

看圖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概括說說這是一棵怎樣的大樹。

(獨木成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與活力,鬱鬱蔥蔥……)

(2)默讀思考: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榕樹的?

主要寫了榕樹的什麼特點?用____________線劃出來。

(3)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這一段描寫了榕樹“大”“美”的特點。描寫“大”的語句:①“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②“那是許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幹在什麼地方。”③“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④“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⑤“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描寫“美”的語句:①“一簇簇樹葉……真綠得可愛”。②“有許多根垂到地上……臥在水面上。”③“那麼多的綠葉……新的生命在顫動。”)

(4)圖文對照“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理解重點句:

出示投影片1:

(這兩句話寫出了這株大榕樹的真面目。樹木的特點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之後就成了樹幹,這就是這株大榕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的原因。

(5)指導朗讀,培養學生體驗“美”、欣賞“美”的能力。

(6)小結:

這一段作者由“遠”及“近”地對榕樹的大小,它的根、葉、幹、枝的形狀、顏色、大小等進行了描寫,這是靜態描寫。

3.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這一段主要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

(2)再讀討論,教師適時點撥:

再讀思考:

作者是怎樣描寫衆鳥紛飛的活動情景的?標出有關語句,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寫出了鳥形、鳥色及鳥的姿態。用這樣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來寫,讀起來節奏感強,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擬人句“樹上就變得熱鬧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着,那歌聲真好聽。”寫出了鳥兒們在“天堂”裏活潑、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讀,體會這一段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4)小結:

這一段作者主要寫了鳥的活動──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動態的鳥,構成了一幅“百鳥圖”。是對事物變化活動的描述,這是動態描寫。

4.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第四段。

說說你從哪些語句中讀懂了什麼。

(由“回頭看”、“我感到一點兒留戀”、“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體會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戀。)

(3)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要讀出留戀、讚美之情。)

(三)課後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二)目標完成過程

1.過渡: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這篇課文按遊覽路線寫了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兩天的記遊,重點不同,方法也有別。那麼作者是怎樣來寫所見所聞的,這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

2.投影出示自學提綱:默讀思考

集中交流、整理

(1)時間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沒有看到鳥,因爲天晚了,鳥兒們已經在樹上棲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鳥兒,因爲早晨,鳥兒開始活動了。

(2)因爲這棵榕樹很大,而且枝繁葉茂、土地溼潤、環境安寧,正適合鳥兒做巢生活、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鳥兒得到了保護,便於鳥類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鳥兒生活的“天堂”。

3.再讀課文,討論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靜態描寫?哪些地方是動態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①大榕樹是靜止不動的,文中作者從根、幹、枝、葉等部位逐項來寫,這就是對榕樹的靜態描寫。如“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②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寫了鳥的活動,是動態描寫。如:“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③寫文章時,注意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就能把內容寫得更具體、更準確,動靜結合,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4.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三)總結擴展:

1.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本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美麗奇特及被稱作“鳥的天堂”是名不虛傳的。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啓發?(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讓學生暢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內容,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或熱愛鳥類,保護環境等某一方面來談。如:學了這篇課文,我懂了觀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狀,顏色,位置等,而且還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時間裏靜態、動態的變化。)

(四)佈置作業

1.摘抄佳句。

2.用“---------------------”線畫出短文中靜態描寫的句子,用“──”線畫出短文中動態描寫的句子這隻青蛙,兩隻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兩顆晶瑩的玻璃球,可機靈了。我把它剛放在水盆裏,那長蹼的後腿向後一劃,“唰”地一下,就躥出好遠,還濺起點點水花。

參考資料

1.榕樹:常綠喬木,樹幹分枝多,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的榕樹,樹枝可長出黑色的根鬚直垂地下,當它扎入土中時,又成爲樹幹。榕樹葉、根、樹皮可入藥。

2.廣東省新會縣郊外有一條河叫天馬河,河心有一棵巨大的榕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其覆蓋面積之廣,世罕其匹;遠遠望去,就像漂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樹林,引來無數鳥兒棲息其上。當地人稱它爲“鳥的天堂”。

3.畫眉鳥:身體棕褐色,腹部灰白色,頭後頸和背部有黑色斑紋,有白色的眼圈,叫的聲音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