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彩虹》教學設計

《彩虹》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一、教學目標:

《彩虹》教學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光是有顏色的。

2、瞭解日光的色散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設計、猜想、驗證、總結,培養學生自主實驗的能力。

2、培養學生實驗操作、動手製作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小組合作,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和培養嚴謹的學習科學的態度。

2、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科學現象。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知道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2、教學難點:學生自主設計實驗,並通過實驗知道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三、教學前準備:

1、演示用教具:圖片、六棱形圓珠筆。

2、學生用材料:噴霧器、玻璃瓶、鏡子、水盆。

四、教學過程:

(一)圖片引入:

1、在圖片裏,我們都看到了什麼?

2、都看到了彩虹。關於彩虹,你們知道哪些和最想了解什麼?

(二)產生疑問

1、彩虹爲什麼在雨後天晴能出現?

2、爲什麼彩虹有七種顏色?

3、彩虹爲什麼是彎彎的半圓形?

4、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5、彩虹爲什麼過一會就不見了?

(三)提出研究問題

先來猜一猜彩虹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四)探究過程

活動1:再現彩虹

很多同學應該都見過彩虹,對彩虹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如果天空中有一道美麗的彩虹懸掛在天邊,同學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歡呼、跳躍。然而,彩虹是怎樣形成的呢?彩虹的顏色是怎樣排列的呢?這個活動我們首先讓學生自己做彩虹,瞭解彩虹是怎樣得到的。這是一個探究活動,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做彩虹的活動,瞭解彩虹。

1、引申的問題:

彩虹形成的條件?

太陽光看起來好像沒有顏色,我們通常叫太陽光爲白光,但它實際上是由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我們看到的彩虹,實際上是白光透過了無數個雨、霧的水滴(或水珠),經摺射和反射而形成的。

白光是由彩虹中各種顏色的光——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顏色的光混合成的。當白光穿過雨滴時,發生折射,改變了傳播方向。各種顏色的光改變的方向大小不同,於是白光就分散成各種顏色的光。

2、觀察

要全面的瞭解彩虹,我們可以自己再現一條彩虹,找出它更多的特點。

3、討論

再現彩虹要有什麼條件?實驗時要注意些什麼?把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出“人造彩虹”的三個必要條件:1)背對太陽;2)順着太陽光的方向看;3)向空中噴充足的水霧。

4、活動:做再現彩虹實驗。

5、交流:學生介紹實驗結果。小組交流後記錄在書中的空白處。

活動2:陽光是彩色的嗎?

把裝滿清水的杯子放在陽光下,陽光透過杯子後,就可以看到透過杯子射出來的光是彩色的,顏色排列的順序也跟彩虹一樣,也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顏色組成,如果我們用東西擋住陽光,剛纔有顏色的光就不見了。我們把白色的太陽光(科學上稱爲複色光)通過透明的媒質以後變成有顏色的光(單色光)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上面做的活動其實就是一個光的色散實驗,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是:要求杯子的杯口直徑要比杯底的直徑大。

1、引申的問題

白色的光怎樣分散爲七種顏色的光?有什麼實驗可以製造的彩虹有七種顏色,那你認爲這顏色藏在哪呢?

2、觀察

陽光穿過這杯水會產生什麼現象呢?(根據學生實驗方式不同提出各種問題)

3、討論:實驗包括什麼條件?實驗時要注意些什麼?

4、活動: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把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

(五)彙報:學生彙報發現。

6、拓展:

除了實驗的方法,還有哪些方法來研究彩虹呢?

(六)板書:

(七)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課,反思本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了這幾個特點:1。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2。及時抓住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1、如何“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愛科學,愛自然的良好情感”是科學課要完成的重要任務。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兒童的好奇心強,具有形象思維佔主導的特點,用多媒體去設疑,激起了孩子們對彩虹怎樣形成的探究,以及想自己製造彩虹的急切慾望

2、當學生有了對彩虹形成條件的猜想,以及想製造彩虹的探究慾望時,要給予了學生充裕的時間,讓他們分小組進行實驗的設計,以及室外再現彩虹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對問題進行討論和解決,提高了全體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度,在親歷探究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3、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對象,也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部分和生成者。而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呈現者”和學習的“指導者”,更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呈現出信息的“重組者”。這樣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身邊處處有科學,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