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八年級《臺階》教學設計大綱

語文八年級《臺階》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八年級《臺階》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八年級《臺階》教學設計

語文八年級《臺階》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把握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涵。

2、研讀重點語句,感悟人物形象。

3、抓住全文線索,學習如何選材。

教育重點:

揣摩全文的細節描寫,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

策略和方法:

教師導讀,學生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藉助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通讀全文,瞭解故事梗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設計:

*課文導入:

同學們,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本單元講述都是小人物平凡的經歷與感受。魯迅筆下的阿長、朱自清回憶中的慈父、楊絳文中老王……他們雖然平凡,但是我們卻恰恰被他們的那份平凡中的不平凡感動着,思考着。其實,現實世界的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螞蟻,也如同卑微的你我他,只要我們用心觀察,用愛體會,或許都會對蘊含在彼此身上的那份平庸與偉大又一種新的認識與體會,就如浙江作家李森祥筆下的那平凡的父親……

*出示課題,展示目標

*整體感知

學生速讀課文,運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表達方式講述故事梗概,然後思考下列問題:

  故事梗概:

父親總是覺得自家的臺階低,總是對人家的高臺階羨慕不已。他不甘低人一等,立下宏願,也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父親經過漫長的準備,終於造起了有九級臺階的新屋。父親一輩子的心願得以實現,喜上心頭,但是爲此卻付出了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的代價。

  [問題組]

1、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父親是怎麼造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爲什麼?

4、你如何認識父親這個人物形象?聯繫課文內容,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自由探究,教師點評指導。

  [明確]

1、因爲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在“我”的家鄉流行着這樣一種說法:“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正因爲如此,父親認爲自家的臺階只有三級,怕被人小看,所以,想通過蓋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來改變自身的地位。

(教師出示投影片,補充“馬斯羅理論”:人的需要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加強學生對於文章內容的理解。聯繫本文,父親覺得臺階低,想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其實父親也是對尊重的要求。這是其畢生的奮鬥目標。)

2、父親通過每天撿磚、瓦、鵝卵石等方式積累建造新屋的材料,通過往瓦罐裏塞角票的方式積累建造新屋的資金。父親就這樣積累了大半輩子,“終於覺得可以造屋了,便選定了一個日子,破土動工”。

3、父親反而覺得不自在了。臺階低,意味着經濟地位的低下,父親由此形成的自卑心理是長期存在的,一下子難以消除的,所以,當“我”家的臺階真的高了的時候,父親反而無法改變原先的自卑心理,感到處處不習慣,不對勁。

4、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志氣,不甘人後,他要自立於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父親又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同時,父親身上有着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自卑,當新臺階造好後,他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不自在,並且不好意思上去坐了。

  *思考品味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揭示父親造屋原因的關鍵一句話是什麼?你對此是如何理解的?

2、品味下列語句,談出你的感受:

①“父親坐在綠蔭裏,……一片片旱菸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表現父親怎樣的思想感情?爲何不用心理描寫?

②“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親明明該高興,卻露出些尷尬的笑。”

高臺階的新屋建成了,父親明明應該高興纔對,可是卻表現得極不自然,你對此是如何理解的?

3、父親回來時,爲什麼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這種心態怎麼理解?

4、本文還運用了哪些方法來展現父親這一人物形象?請找出相關語句,分析一下。

學生自由交流,教師點評指導。

  [明確]

1、“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這是全文的關鍵句,這篇小說着眼在臺階,臺階是地位的標誌,臺階高,地位就高,就會受到別人的尊重;臺階低,經濟地位就低下,就會受到別人的歧視。父親對臺階的要求,就是對地位的要求,就是對尊重的要求,父親畢生的奮鬥就是要贏得尊重。

2、①一方面,專注的望着別人家高高的臺階,他羨慕、嚮往,他在謀劃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日造起高臺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羨慕。因爲全文使用的是第一人稱,不允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所以只能以形寫神。

②父親奮鬥了大半輩子,高高的臺階就要砌起來,新屋就要完工,他心裏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可是,父親一輩子低眉順眼、老實厚道已經成爲了習慣,因此高興的方式也有點與衆不同,感覺一雙手放在哪裏都不是。

3、父親幹了一輩子,勞動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勞動是創造,勞動有收穫,勞動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一旦不能幹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覺若有所失。

4、學生自主品讀課文,交流感受,教師點評指導。

  *拓展延伸

1、全文的中心事件是講述父親建造高臺階新屋的故事,但文中卻夾雜了一些看似與中心事件無關的內容,你能找出來嗎?請你找出來,並談談自己的看法。

2、父親爲了建造高臺階的宏願勞苦了一生,但是,當新屋真的建成了,父親卻付出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的代價,你認爲父親這樣做值嗎?請談談你自己的看法。

3、談談你心目中的父親。與課文中的父親進行比較,談出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明確。

[明確]

1、關於老屋的三級青石板的描寫。這段看似多餘的內容交待了如下信息:

1)交待臺階的來歷,強調父親的體壯如牛(與後文父親閃了腰形成強烈對比。)

2)交待臺階粗糙,強調“我”家經濟條件差,交待父親建造高臺階房屋的心理原因。

3)描寫“我”跳上跳下,強調“我”的年幼,新屋蓋好,我“長成大人”,所用時間之長。

4)描寫父親在臺階上洗腳的情景,說明父親終年辛勞,暗示“我”的'家庭窮困。

這段內容,看似多餘,實則與後面的內容有着緊密的聯繫,埋下了伏筆,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2、學生談自己的價值觀。

*教師總結

同學們,這篇文章通過描寫父親建造高臺階新屋的感人故事,謳歌了父親堅韌不拔的毅力和艱苦創業的精神,但文章的魅力決不僅僅在於讚美父親的美好品質,其感人之處更在於文章深蘊的那種淡淡的悽楚與辛酸。我們在探究本文的文學魅力的同時,更應關注一下農村生產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極端困苦的現狀。我們應將億萬農民的希望銘記在心,發憤圖強纔是!

語文八年級《臺階》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瞭解父親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學習勞動人民勤勞、質樸、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的優秀品質。

2.體會本文圍繞“臺階”命題立意,選材剪裁的好處。

3.學習本文平實、質樸、充滿深情厚誼的語言。

教學設想:

1.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精神,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的能力。

2.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瞭解人物形象。

3.教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學生體會故事的寓意:這個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願望,體現了勞動人民不畏困難,永不放棄追求的精神。

《臺階》中的父親在某種程度上與愚公的形象相似。

板書課題──臺階

本文是一篇小說,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有關小說的基礎知識。

二、學生快速的閱讀課文,注意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1)注意下列詞語的形、音:

門檻、煩躁、晌午、瞬間、尷尬、煙癮、黏性、涎水、微不足道、大庭廣衆、

(2)使用第三人稱說說本文的故事梗概:

要區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兩種不同的寫法。舉例:

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級臺階,他眼看人家的臺階高,受人尊重,決心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可是憑他的經濟條件,要造這樣的新屋得準備大半輩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憑自己一身力氣,幹他十年二十年,總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輩子,一磚一瓦的撿,一角一角錢的攢,終於蓋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臺階,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三、明確小說的結構

小說的故事情節,一般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組成,本文是一篇結構完整的小說,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分析本文的結構:

開端:父親覺得自己家的臺階低,要造高臺階的新屋。

發展:父親開始了漫長的準備。

高潮:終於造起了有九集臺階的新屋。

結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體也垮了。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理解人物形象;

與《背影》比較分析

教學過程:

一、理解人物形象

問題探究

1.父親爲什麼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從那些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父親對高臺階的渴慕?表現出父親怎樣的性格?

2.父親爲了建造新屋以及臺階做了哪些準備?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什麼?

3.作新屋和造臺階時父親是怎樣操勞的?劃出這些句子,體會父親的性格特徵。

4.臺階造好以後父親有哪些表現?可以看出他怎樣的心理?

5.爲什麼新臺階造好了,父親反而感到處處不對勁?

小結主旨:本文敘述了父親建造高臺階的過程,表現了父親爲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堅韌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和憐憫。《臺階》暗寓了中國一般農民人生的奮鬥過程。

二、寫作技巧探究

1.作者爲什麼在老屋的三集青石臺階上用了那麼多的筆墨?

2.爲什麼造新屋的主體工程寫的簡略,造臺階反而寫的詳細?

3.文章較詳細的寫了父親的腳板的泥沙以及洗腳一節,似乎與文章的中心無關,可以刪除嗎?

小結:本文選材精當,詳略有致

凡是與臺階有關的內容不惜筆墨,盡情揮灑,而與臺階無關的則惜墨如金,有的點到爲止。

三、比較分析

《背影》抓住“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臺階》圍繞“臺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請分別說說這樣寫得好處在哪裏?(學生自由發言,言之成理即可)

小結:這兩篇文章所寫的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但是作者卻能挖掘深邃的內涵來。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留心身邊發生的事情,體會意蘊,從中受到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