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臺階》教學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臺階》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教學目標】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臺階》教學設計

知識目標

1.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及意蘊。

2.學習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故事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閱讀方法。

能力目標

1.把握課文的敘述角度,體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憐憫的雙重感情色彩。

2.明白課文圍繞“臺階”組織材料,安排詳略的寫法。

3.學習本文平實、質樸、充滿深情厚意的語言。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深入瞭解、認識、熱愛父親,理解、尊重父親的感情。

2.理解“父親”這個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學習勞動人民勤勞、質樸、忠厚、善良而有所追求的優秀品質。感受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對待人生的積極健康的心態。

【重點難點】

1.把握故事內容,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解父親形象的意蘊和組織材料的詳略安排。

【教學設想】

1.合作、討論、探究父親的形象和文章組織材料的方法。

2.複述法。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意蘊。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創設情境:

1.(播放音樂《愚公移山》)歌曲或FLASH動畫。寓言《愚公移山》的寓意:這個故事反映出古代勞動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願望,體現了勞動人民不畏困難,堅持不懈,永不放棄追求的精神。

今天我們學習李森祥的《臺階》,《臺階》展現的是父輩們現實的生活畫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2.李森祥(1956—),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興軍分區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調南京區政治部創作室任專業作家。1986年《煙雨樓》雜誌發表處女作《半個月亮爬上來》後迅速成長。

李森祥的小說以農村、軍營兩大生活爲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普通人尤其是農民的質樸形象。《小學老師》被《小說月報》等選載,獲1991年《小說月報》第四屆百花獎、1990—1992浙江省優秀文學獎。

3.本文是一篇小說,注意回顧小說的有關常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投影出示,檢查字詞學習情況。

凹凼 門檻 涎水 籌劃 黏 尷尬 撬 微不足道 大庭廣衆

2.統領全文的一句話是那一句?——父親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

開端:父親覺得自己家的臺階低,要造高臺階的新屋。

發展:父親開始了漫長的準備。

高潮:終於造起了有九級臺階的新屋。

結局:新屋落成了,父親人也老了,身體也跨了。

3.試用第三人稱說說本文的故事梗概:(區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不同寫法)

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級臺階,他眼看人家的臺階高,受人尊重,決心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可是憑着他的經濟條件,要造這樣的新屋得準備大半輩子。他想聚沙成塔,憑自己一身力氣,幹他十年二十年,總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幹了大半輩子,一磚一瓦的撿,一角錢一角錢的攢,終於蓋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跨了。

4.主旨:本文敘述了父親建造高臺階的過程,表現了父親爲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堅忍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和憐憫。臺階暗寓或象徵了中國一般農民人生奮鬥的過程。熱切希望以先進的生產力迅速改變農村落後的精神面貌。

5.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因爲臺階是地位的標誌。人家高的有十幾級,自家臺階只有三級,被人小看,“沒人說過他有地位,父親也從沒覺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沒有地位,所以總覺得自家的臺階低。他希望對過改建房屋、砌高臺階來改變自己的地位,獲得別人的尊重。

6.父親是怎麼造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什麼?

他下定決心,開始漫長的準備。父親每天撿磚、瓦、鵝卵石等。往瓦罐裏塞角票等。砍柴買錢等,準備了大半輩子。表現了父親有着誠實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的品格,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7.“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了?”爲什麼會這樣?

終於建起了有九級臺階的新屋,一輩子的心願得以實現,心頭的喜悅真是無法形容。父親爲此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父親坐在新臺階上感到十分不自在。

臺階低,意味着經濟地位低下,父親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長期存在,難以一下子消除,所以臺階高了,反而處處感到不習慣,不對勁。

三、合作探究,研讀賞析

1.找出最讓你感動的描寫父親的語句,有感情的讀一讀,說說使你感動的原因。

2.父親的性格:淳樸、謙卑、有理想、敢於拼搏、不怕吃苦、堅忍不拔、渴望得到尊重等等。

立下造屋目標,併爲之付出長期艱辛的勞動——勤勞、頑強;

建成新屋的喜悅、侷促、不自在——淳樸、善良、謙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體——不服老、倔強。

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志氣、不甘人後,他要自立於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父親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同時,父親身上有着中國傳統農民特有的謙卑。當新臺階造好後,他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不自在,並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3、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父親的形象意義:

“陰陽八卦”的傳統文化角度:一、三、五、七、九是陰中的級別的象徵,而一級是最低級別的象徵,九級是最高級別的象徵。所以民間百姓的門檻一般是三個臺階以圖吉利,且也是地位級別的寫照。再如“紫禁城”的建築物有9999幢,標誌着最高皇權的象徵。再如雲南大學的臺階有97個,這表明是雲南省的最高學俯。從這我們可看出:父親作爲傳統的中國農民,爲什麼把我家的臺階從三級升到九級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父親他要求臺階高,其實就是追求人生的地位。

從人類需要層次論的角度: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類需要層次有五個: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從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角度看:

從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角度看:

4.既然父親一生的願望就是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爲什麼文章不就造新屋來詳寫,而在老屋的三級青石板上用了那麼多筆墨?

這篇小說題爲“臺階”,先在老屋上用了那麼多筆墨做文章,有多方面的作用:第一,寫三塊青石板的來歷,可以寫出當年父親的力氣是多麼大,後面寫挑水時閃了腰,這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第二,寫石板粗糙,可以暗示當年經濟條件更差。第三,寫“我”在青石板上跳上跳下,表明當時“我”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經長大成人了”,說明準備造房,前後用了一二十年。寫小孩子能連跳三級,可見臺階之低。寫父親在臺階上的坐姿,也是寫臺階之低。寫父親的.腳板,寫出父親終年辛勞的形象,也說明家庭的窮困。

5.爲什麼新屋的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臺階反而寫得詳細?

詳略是由中心來決定的,文章的題目是《臺階》,所以主體工程可以略寫。造臺階可以詳細的寫。

6.文章較詳細的寫了父親腳板心中泥沙和洗腳一節,似乎與文章的中心無關,可以刪去嗎?

不能,這一段可以看出父親長年累月幹農活,爲了造臺階工作很辛苦。

(提示:A、節約、儉樸;B、父親經常在水凼洗而僅有一次在家裏洗的緣故;C、父親一輩子從未享受他人服侍而內心感到不安的緣故。)

四、體驗反思:

1.你希望有這樣一位父親嗎?假如他就是你的父親,你會和他說些什麼?

(開放性題目,不求答案統一。)

2.親”這一形象的典型意義是什麼?作者對父親寄予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小說塑造了發展中的中國農村一個農民的典型形象。他的血管裏有我們民族拼命硬幹、堅忍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備的優秀品質代表了新舊交替時期中國農民的突出特徵。同時,這一形象還告訴我們,農民創業之所以如此艱難困苦,根源在於經濟落後。這篇小說深沉地響着時代的呼喚——億萬農民的希望在於先進的生產力,以此迅速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結束老牛拉破車的日子。

作者對父親的優秀品質表示敬仰和讚歎;對父親身上的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表示同情;對改變農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3.與朱自清的《背影》比較閱讀。說說兩文表現出來的父親性格有何異同。

《背影》抓住“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突出了父親的背影,突出了父愛,給人深刻的印象,讓人深切的感受到父愛。

《臺階》圍繞臺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使建房這個一般性的題材有了它的側重點,有了特色,突出父親對社會地位的要求,突出父親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小結:這兩篇文章所寫之事,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但是,作者卻能夠挖掘出深邃的內涵來。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留心身邊發生的事情,體會其意蘊,從中受到教益。

五、課堂小結

1.從悽楚、辛酸中走來的父輩,可能他們的願望、追求,在兒子的眼裏,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堅韌不拔、拼命硬幹的生命因子,恰是撐託事業輝煌的砥柱。讓我們從心底祈願,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的勞苦的父輩們能盡享這份收穫和喜悅,感謝父親!

《臺階》圍繞“臺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使建房這個一般性的題材有了側重點,有了特色,突出了父親對社會地位的追求,突出父親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同時這篇小說,應當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改革開放使中國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思想也有了空前的進步。但是,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分之二的人口在農村,農業生產力還相對落後。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要全面實現小康,重點是農村,難點是農業,關鍵是農民。我們有責任關注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爲實現農業現代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2.請學生從家居住房變化的角度,談談自己對社會發展引發的人們思想觀念(如按揭買房)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的獨特的體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