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ang eng ing ong》教學反思(精選5篇)

《ang eng ing ong》教學反思(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ang eng ing ong》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ang eng ing ong》教學反思(精選5篇)

  《ang eng ing ong》教學反思1

漢語拼音是識字的柺棍。《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儘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動和遊戲爲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孫倩是這樣來實施漢語拼音教學的。

一、融入遊戲,融入故事。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認爲對於一切來說,只有喜愛才是最好的老師。”由於低年級學生剛剛從幼兒園步入到小學課堂中,35分鐘學習時間對於他們來說是很漫長的。根據學生愛玩的特性,我在教學中穿插了一些遊戲,如“摘桃子”“闖關”等,在課堂中引入了孫悟空,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在童話般的情境中學習,活躍了課堂的氣氛,緊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故事是孩子們最願意聽的,生動有趣的故事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慾望。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也能極大地激活孩子的語言智慧,使其得到充分的發展。,例如,在教“ying”這個整體認讀音節時,她設計了富有童話色彩的故事,把ying的四個聲調的音節放在具體的故事情節中,給抽象的音節賦予了實在的意義,這不能不引起兒童的注意力和學習趣。

二、抓住難點,以點帶面。

在後鼻韻母的教學,關鍵在於“ng”的發音,她在教學中對本課難點進行準確的定位。首先出示“ng”,教師說清楚發音的方法,然後通過範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利用小班特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髮音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ang、eng、ing、ong、ying”的發音,以點帶面,面向全體。這種教學設計,和傳統教學中,教師逐個指導後鼻韻母的發音相比,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另外,教者在教學後鼻韻母時,讓學生根據前鼻韻母的.發音方法嘗試自己讀出後鼻音,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關注學生,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教師在教學中應把目光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讓每一個學生都覺得自己受到了老師的注意,課堂上沒有被教師遺忘的角落。本節課採用大面積指名讀、開火車讀、同桌讀等多種方式,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都有和同學交流的時間。老師在每個學生的自我表現中,還能即時發現學習落後者,進行查漏補缺。此外還通過個人的思考,小組的討論,大組交流等層層的互動環節,促進教與學兩類活動間、學生個體間、個體與羣體間的多向交流,使每個學生自覺地自動的活動,成爲積極的參與者和探索者,團結合作,運用已有的方法,嘗試解決新的問題,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提高能力。

四、學以致用,走向生活。

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教師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的漢語拼音,無疑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教學結束時,孫老師通過摘桃子游戲引導學生說說在書本中在生活中尋找後鼻音的音節,如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傢俱、電器、同學的姓名動植物名稱等都藏有後鼻音。引導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實踐,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讓拼音教學生活化,即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提煉出對拼音符號的認同與理解,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地去使用,用它來識字,用它來學習普通話。

  《ang eng ing ong》教學反思2

教學“ang eng ing ong”,難點是在“ng”的發音,相對來說,後鼻韻母的發音比前鼻韻母困難多了,因爲受方言的影響,有些同學就是發不準音。

因此,在教學中我首先出示“ng”,說清楚發音的方法,強化訓練,然後通過範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當小老師領讀等,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髮音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ang eng ing ong”的發音,以點帶面,面向全體,同時,讓學生根據前鼻韻母的發音方法嘗試自己讀出後鼻音,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在教學結束時,我通過引導學生找找書本中、生活中讀後鼻音的音節,如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傢俱、電器、同學的姓名、動植物名稱等都藏有後鼻音,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實踐,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讓拼音教學生活化。

  《ang eng ing ong》教學反思3

angengingong教學反思“ang、eng、ing、ong”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拼音教學的最後一篇課文。本課學習的難點就是讀準音,區別前鼻音與後鼻音。相對來說,後鼻韻母的發音比前鼻韻母困難多了,因爲受方言的影響,有些同學就是發不準音。因此,教學中,在複習了前鼻韻母之後,我就直接出示四個後鼻韻母,讓學生找一張他們的特點,在他們找出都有一個“ng”,後,就指導“ng”的發音,說清楚發音的方法,通過教師範讀、領讀,學生跟讀等方法,讓學生初步感受後鼻韻母的發音方法。

本課的教材爲了讓學生能正確認讀後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配上了幾幅圖畫:山羊、老鷹、檯燈、鐘錶。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利用一個情境將這四幅圖畫串聯起來,引出相應的要學習的拼音,爲學生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在這一過程中,我講將教學重點放在“ang、eng”兩個後鼻韻母的學習上,通過講解發音方法、反覆範讀領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集體讀等多種方式,來強化學生的發音。而之後,在學習“ing、ong”時,讓學生根據前面兩個的發音方法,自己說說如何發音,嘗試自己讀出來,並請讀的好的小朋友當小老師領讀,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在“ang、eng”教學完成後,學生會有疲倦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嘗試,這是適時插入遊戲“順風耳”,通過報班級裏學生的姓名,讓學生找出其中藏着的後鼻音,以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讓學生體驗會學習的成就感,在遊戲中實踐,在遊戲中鞏固知識。

以學生爲本,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教學中應關注每個學生的需求,從實際的學情出發來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這一方面我還做得很不夠。正如陳老師所分析,目前班上的學情是,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小朋友都學過拼音,後鼻韻母他們早就認識,而且可以進行基本發音,與聲母的拼讀也沒有問題,主要的問題就是音準。根據這一學情,可以進行這樣的設計:重點教學“ang”,通過教師反覆指導,學生反覆訓練,全班開火車,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準確發音後,再一起出示“eng、ing、ong”,讓學生根據“ang”的發音方法自己學習。這樣不僅解決了教學難點,落實到了每一個學生身上,也充分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拼音是識字的工具。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儘可能與說普通話和識字教學相結合。因此,陳老師指出,這一課在學習完拼音後,應及時將後面的兒歌及其中三個生字提上來學習,使拼音教學與識字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運用拼音工具識字的能力。顯然,在這一方面上我也沒有很好地考慮到。

因此,在以後的語文教學中,我應從語文課程的特點出發,更加全面細緻深入地“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從而用更有效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ang eng ing ong》教學反思4

在教學新課之前,我先讓同學們複習前鼻韻母和部分三拼音節,爲學習新課做鋪墊。

教學此課時,我從插圖入手,通過看圖引導學生讀出圖下的音節,再分析音節,教學後鼻韻母。着重引導後鼻韻母的發音方法,我示範,學生觀察、模仿,反覆練習。掌握後鼻韻母以後,將前鼻韻母和後鼻韻母進行對照,比較:an——ang,en——eng,in——ing,以區別並進一步掌握前鼻韻母和後鼻韻母。整體認讀音節ying和後鼻韻母ing對比識記。

這一課的拼音練習沒有呈現拼讀過程,直接出現了音節這種編排形式並不是要求直呼音節。在進行教學時我儘量讓學生自己拼讀音節,我適當做指導,三拼音節的練習,我通過先複習三拼連讀的方法,再讓學生自己拼讀,我注意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以達到共同進步。

  《ang eng ing ong》教學反思5

《ang、eng、ing、ong》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拼音教學的最後一篇課文。課文爲了讓學生能正確認讀後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配上了一幅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圖畫,在教學時我利用文本的插圖:幾個小朋友在野外放風箏,有各種各樣的風箏……讓學生看圖先說一說畫面上有什麼,用一兩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學生在用自己的語言在描述時無形中鍛鍊了ing,ong,eng,ang的發音。

在老師示範朗讀時,我強調讓學生觀察發音的口型,用心聽上三遍,讓學生再發音。學生能注重口型,發音準確到位。我還採用小老師的領讀來激發學生都準音節的興趣。學生通過個別讀,開火車讀,集體讀,能區分上一課的前鼻音。通過整體認讀音節ying和後鼻韻母ing的對比讀,學生能記住兩者的區別了。在認讀音節詞時,我也先讓學生說畫面,通過詞語的引入再來拼讀音節,學生進入的狀態很自然。我還利用班級裏同學的名字來幫助學生鞏固後鼻音的發音。當學生的名字音節出現時,小朋友很興奮,有的拼讀速度快的既興奮又緊張,爭先恐後,讀的很認真。在兒歌的環節中,我讓學生先找出整體認讀音節和三拼音節,繼而再強調前後鼻音的音節,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正確讀出這個兒歌的內容。

認讀音節需要不斷的鞏固,今天總體來說還是很完整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如果能讓學生多些個別讀,教師正音,或許會更紮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