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望洞庭》的教學反思

語文《望洞庭》的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望洞庭》這首詩中,用了三處比喻:“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其中,把無風的湖面比作未磨的銅鏡,參考資料上這麼說:“未磨的鏡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朧朧,用來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處。”至於把君山比作青螺,原因爲:“相傳君山爲72位螺娘娘忍痛脫下的螺殼所化,使來往的船隻有地方停靠,不會被惡浪吞沒。把山比作青螺,表達了詩人對這些救苦救難螺娘娘的讚美,也寄託了人民的美好願望。”

語文《望洞庭》的教學反思

教學時,我出示精美的圖片,並據此講解,使學生體會到古詩中多處設喻的恰當、美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是,課後的練習中,凡遇到“平靜的湖面(或河面)像什麼?”這類問題,學生千篇一律都答“鏡子”。另外在平時的習作中,樂用比喻、善用比喻的學生也是少之又少。這說明我的教學還是出了問題。

問題一,沒有向學生強調古今詞義的變遷。想想看,現在的玻璃鏡既光且亮,用它來比喻“平而不滑、明而不亮”的'水面,還是合適的嗎?

問題二,在不同的人的眼裏,因某事物引起的想象是各不相同的。就說這君山,在唐代劉禹錫的眼裏是螺娘娘的化身,顯得那麼柔美。而到了清代,在曾、左、胡、彭四位詩人合詠的《詠凌雲塔》(“洞庭秋水硯池波,且把君山當墨磨。寶塔倒懸權作筆,蒼天能寫幾行多。”)中,它就成了一塊“青墨”,洞庭湖則是“硯池”,好一派磅礴的大氣。那麼,我們在課上,僅僅引導學生體會詩中比喻的精妙,怎麼夠呢?

總之,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教學,不應該爲了應付考試,而讓學生牢牢記住一個所謂的“最正確”的答案。否則,學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養得起來,寫作時運用比喻的慾望和樂趣也將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