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實用)三國成語故事15篇

(實用)三國成語故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你知道都有哪些經典成語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成語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三國成語故事15篇

三國成語故事1

兵貴神速

這個典故出自《三國志.魏志.郭嘉傳》。東漢末年,混居在遼西、遼東、右北平(今遼寧)三個郡的烏桓(古代北方一支少數民族)經常進犯中原,燒殺掠奪,危及當地百妖生活和社會穩定。公元207年,漢丞相曹操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北征三郡烏桓,以徹底根除北方的隱患。由於此番出征,曹操的人馬和糧草輜重太多,行軍速度太慢,走了一個月,纔到達易城(今河北雄縣)。軍師郭嘉見此情況非常着急,就對曹操說:"用兵貴在行動特別迅速。我們應該趕緊把大量沉重繁雜的物資和行李卸掉,派出輕騎兵日夜兼程前進,這樣才能趁敵不備取得勝利。"曹操採用了他的意見,親自帶領幾千名精兵良將輕裝北進,終於出其不意地消滅了三郡烏桓。

現通常用此典故說明打伏用兵貴在行動要特別迅速。

開誠佈公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

三國時,蜀漢的丞相諸葛亮極得皇帝劉備的信用。劉備臨終前,曾將自己的兒子劉禪託付給他,請他幫助劉禪治理天下,並且誠懇地表示,你能輔佐他就輔佐他,如果他不好好聽你話,幹出危害國家的事來,你就取而代之。

劉備死後,諸葛亮盡全力幫助平庸的`後主劉禪治理國家。有人勸他進爵稱王,他嚴詞拒絕,並認爲自已受先帝委託,已經擔任了這麼高的官職;如今討伐曹魏沒見什麼成效,卻要加官進爵,這樣做是不義的。

諸葛亮待人處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馬謖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將軍,在攻打曹魏時當前鋒。因爲違反節制,失守街亭,諸葛亮嚴守軍令狀規定,忍痛殺了他。馬謖臨刑前上書諸葛亮,說自己雖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沒有怨恨。諸葛亮自已也爲失守街亭等承擔責任,請求後主批准他由丞相降爲右將軍。他還特地下令,要下屬批評他的缺點和錯誤。這在當時是罕見的。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於軍中。他一生清貧,並無什麼產業留給後代。

談笑自若

三國時期,東吳有一員叫甘寧的大將,作戰英勇而且很有智謀。因有戰功,被任命爲西陵太守、折衝將軍。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失敗後,被迫向江陵撤退。孫權和劉備的聯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內)。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以逸待勞,奮勇擊退了吳軍的先頭。吳軍大都督周瑜大怒,準備與曹仁一決高下。甘寧根據當時的形勢,上前勸阻,認爲南郡與夷陵互爲犄角,應該先襲取夷陵,然後再進攻南郡。大都督周瑜採納了他的建議,命他領兵攻取夷陵。

甘寧領兵直逼夷陵城下,與魏軍守將曹洪激戰。曹洪敗走,甘寧命令部下迅速奪取夷陵,這樣就對南郡造成很大威脅。但是當時甘寧的兵力很少,只有幾百人;入城後立即招兵,但也不過千人。當天黃昏,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爲了奪回夷陵,派曹純和牛金引兵與曹洪匯合,共聚五千餘人,把夷陵城團團圍住。曹軍架設雲梯攻城,被甘寧守軍擊退。

第二天,曹軍堆土構築高樓,然後在高樓上向城中射箭。箭如雨發,射死射傷不少吳兵。這時,城中吳軍將士都有些緊張和害怕,只有甘寧一個人同平常一樣,談話笑容非常自然,一點也不緊張恐懼。他命人收集曹軍射來的數萬枝箭,選派優秀射手,與魏軍對射。由於甘寧率軍沉着頑強的固守,曹軍無法攻破城池。

後來,甘寧派人突圍向周瑜告急,周瑜即刻發兵前來解圍,最終贏得了勝利。

三國成語故事2

東漢(25—220年)末年,天下大亂。朝廷發佈文告,下令招兵買馬。榜文到涿縣,引出了三位英雄。劉備,是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一天,他邊看榜文邊長嘆,忽聽背後有人說:“男子漢大丈夫不思爲國出力,在這裏嘆什麼氣?”並自報姓名說:“我叫張飛,靠賣酒殺豬爲生。”

劉備說出自己姓名後說:“我想爲國出力,又感到力量不夠,故而長嘆!”張飛說:“這沒什麼可難的',我可以拿出家產,招兵買馬,創建大業。”劉備聽後非常高興。

二人來到一個小店,邊喝酒邊談,正說得投機,門外突然來了一個紅臉大漢,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劉備、張飛請他一同飲酒。交談中得知,此人名關羽,因仗義除霸有家不能歸,已流落江湖五、六年了。他們各自抒發自己的志向,談得十分投機。

隔日,三人來到一個桃園,點燃香燭,拜告天地,結爲兄弟。按年齡劉備爲大哥,關羽爲二哥,張飛爲三弟。併發誓“同心協力,報效國家。”此後,三人果然作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三國成語故事3

3.封金掛印

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以後,跟關羽和張飛失散了,獨自投奔河北袁紹。曹操使用計策奪取了徐州的下邳,把關羽圍困在一座土山上,派遣跟關羽有一面之交的張遼來勸降。

關羽提出三個先決條件:一是隻投降漢獻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劉備的兩位夫人要受到贍養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長劉備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曹操愛才心切,就答應了關羽的全部要求,漢獻帝還任命他當偏將軍。後來曹操跟袁紹交戰,在曹操受到嚴重挫折的時候,關羽請戰,但曹操並不想用關羽,因爲害怕關羽得了軍功後就會離開,但事出無奈,還是讓關羽出戰,關羽斬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爲曹操解圍,立了大功,曹操上表奏請朝廷、封關羽爲漢壽亭侯,還專門鑄成一枚大印送給關羽。

在隨後的戰鬥中,關羽又追殺了袁紹的另一員大將文丑,正是這次戰鬥,劉備知道了關羽在曹操手下;不久,關羽也得知兄長劉備在袁紹那裏,並且收到袁紹部下送來的劉備親筆信,當時就寫了回信,由來人帶回。

關羽把劉備兄長的消息告知嫂夫人以後,就到丞相府向曹操告辭。曹操知道他的來意,在大門上懸掛了迴避的牌子,關羽一連去了好幾次,都見不到曹操。張遼也推託有病不接見。關羽知道他們的用意,就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到相府。然後把歷次所收受的金銀都封存起來,把漢壽亭侯的大印懸掛在大堂上,帶着以前的部將,護送着兩位嫂夫人,向着官道進發,去投奔劉備了。掛印封金,也可以寫作封金掛印。“掛印”這個詞,有時候又當擔任官職講,就是上任、擔任指揮。人們通常也用掛帥來表達這種意思。

三國成語故事4

斷頭將軍的故事

東漢末年,劉備採納了諸葛亮制定的三分天下的策略,於是派關羽留守荊州,其餘所有人馬往西川進發。

諸葛亮命張飛率領一萬精兵從大路進取巴州雄城。張飛臨行前,諸葛亮囑咐他說:“西川豪傑雲集,你切記不可輕敵啊!而且一路上要約束士兵,不可騷擾老百姓。”

張飛領取了命令,率軍向西開往雄城。張飛勇猛善戰,一路所向披靡,沒有遇到什麼大的'麻煩,徑直到達了巴郡。

巴郡太守是一名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名叫嚴顏。此人武藝高強,勇猛善戰,雖然現在年事已高,但仍精力過人。他知道張飛很厲害,而自己的兵馬卻很少,於是不得不下令士兵堅守城池,不出來應戰。

張飛見嚴顏既不肯投降,又不肯出城應戰,急得是暴跳如雷。天天命人去城門前挑戰,可是嚴顏就是不出城門半步。

張飛雖說是個出了名的猛將,脾氣暴躁,向來缺少計謀,可也總有粗中有細的時候。他見嚴顏死守城池就是不出城應戰,於是靈機一動,計上心頭。他讓一名士兵喬裝成自己的模樣,帶領一隊人馬在夜間從小路攻城,並故意把這個消息泄露出去,讓嚴顏知道。而自己則在營中留守,佈下埋伏,等嚴顏來劫營。

嚴顏果然上當了,他截獲消息後,便帶人馬到張飛的營寨來劫營,結果被張飛生擒。

張飛攻佔了巴郡,命手下把嚴顏押上來。張飛大聲喝道:“大將軍到來,你爲什麼不投降,還敢抵抗?”

嚴顏毫不畏懼,正言道:“你們毫無道理,侵佔我們的州郡還要我們投降。沒門!我們巴郡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張飛聽了更加憤怒了,便命令士兵將嚴顏拖出去斬首。嚴顏面對死亡,面不改色,冷笑着對張飛說:“砍頭儘管砍就是了,發什麼火呀!”

張飛見嚴顏視死如歸,是真英雄,心中頓時起了敬佩之心,而那股怒火也消然無存了。他趕緊走到嚴顏面前,親自爲嚴顏解去了身上的繩索,並將嚴顏扶到了正位上坐下,自己倒身下拜,說:“老英雄真是豪傑之士!剛纔我對您多有冒犯,還請老英雄恕罪!”

嚴顏見張飛也是個耿直重義氣的血性漢子,也很感動,便歸順了張飛。

三國成語故事5

一天,司馬文王問劉禪:“你很思念蜀國嗎?”劉禪說:“這裏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等到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說完並閉上眼睛,想裝出要哭的樣子。司馬昭於是說:“爲何你剛纔所說的話,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三國成語故事6

手不釋卷

shǒu bù shì juàn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閔象南老好觀書,年七十餘,每夜漏下二三十籌,手不釋卷。 清·王晫《今世說·德行》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十分善於領兵作戰,曾立下不少戰功。但是他有一個缺點,就是不愛讀書。有一次,吳王孫權派他去鎮守一個重要的'地方,臨走前囑咐他:“你現在掌管軍政大權,應當多讀些史書、兵書,才能把事情辦好。”

呂蒙聽了,感到很爲難,搖頭說:“軍隊裏事情太多,哪有時間讀書哪啊!”

孫權很不高興,批評他說:“你這話不對,時間是靠人擠出來的!我過去愛讀書,主管國家大事以來,雖然很忙,還是擠出不少時間,攻讀史書、兵書,收穫很大。漢朝光武皇帝,領兵打仗很緊張,可是仍然是不離書本。你爲什麼不刻苦讀書呢?”

聽了孫權的話,呂蒙覺得很慚愧,心服口服。從此以後,他努力讀書,知識越積越多。有一次,吳國主將魯肅和呂蒙談論軍事,呂蒙講得很有見解。魯肅聽了非常高興,他對呂蒙說:“我以爲你還是個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經變成了學問家,真不是過去的呂蒙了!”

呂蒙笑着說:“人分別三天,就得另眼看待,咱們分別這麼久,你怎麼還用老眼光看我呢?”

後來,呂蒙做了吳國的主將,他有勇有謀,屢建奇功。

三國成語故事7

曹操大軍沿江結寨,訓練水軍,準備吞併江東。東吳君臣驚疑憂懼,和戰不定。爲聯吳抗曹,諸葛亮隨魯肅過江意圖說服孫權。魯肅引諸葛亮見了東吳的'一羣謀士,東吳第一大謀士張昭首先發難,最後被諸葛亮說得啞口無言,東吳的謀士一個接一個地向諸葛亮發難,先後有七人之多,都被諸葛亮反駁得有口難辯。諸葛亮在衆多東吳羣儒面前滔滔不絕的論戰,與東吳君臣談論天下大勢,指出和戰利害,終於說服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扭轉不利的形勢。

三國成語故事8

三國時期,有一個正直的文人叫盧毓(yù),在魏國做大官。

一次宮中選拔人才,官員們推薦了許多有名的人,魏國的皇帝說:“讓盧毓來選人,我不要這些只有名聲而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名聲就像畫在牆上的餅,不可以拿來吃。”

盧毓建議皇帝選拔和考試相結合。從此,皇帝根據個人的`實際能力來任命官員。盧毓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稱讚。

成語“畫餅充飢”就來自於皇帝所說的話。一開始,它指有名聲而沒本領的人。後來,人們用它來比喻以不切實際的空想來滿足自己的人。

三國成語故事9

【妄自菲薄】

三國時期,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劉禪復興漢室,他竭盡全力籌劃北伐曹魏,劉禪胸無大志,沒有治國才能,諸葛亮深表憂慮,出征前夕寫《前出師表》,要他教育好百官不忘先帝恩情,應該發憤圖強,不能妄自菲薄。

三國成語故事10

東漢末年,劉備和曹操在漢水一帶交戰。劉備的'老將黃忠前去曹營劫糧,被曹軍團團圍住。黃忠左衝右突,沒能突出重圍。

劉備的大將趙雲帶了幾名騎兵趕來營救。趙雲殺進重圍,救出黃忠。趙雲回到營地,埋伏了大批弓箭手,然後大開營門。自己單槍匹馬,站在營門外。追過來的曹軍見了,不敢前進一步。只見趙雲槍一揮,營裏的箭好似飛蝗般射向曹軍。趙雲和黃忠乘勢追殺,獲得大勝。

第二天,劉備來到前線視察。他誇獎趙雲“一身是膽”,意思是膽量極大。

三國成語故事11

引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卻說魯肅領了周瑜言語,徑來舟中相探孔明。孔明接入小舟對坐。肅曰:“連日措辦軍務,有失聽教。”孔明曰:“便是亮亦未與都督賀喜。”肅曰:“何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來探亮知也不知,便是這件事可賀喜耳。”諕得魯肅失色問曰:“先生何由知之?”孔明曰:“這條計只好弄蔣幹。曹操、雖被一時瞞過,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認錯耳。今蔡、張兩人既死,江東無患矣,如何不賀喜!吾聞曹操換毛玠、于禁爲水軍都督,則這兩個手裏,好歹送了水軍性命。”魯肅聽了,開口不得,把些言語支吾了半晌,別孔明而回。孔明囑曰:“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懷妒忌,又要尋事害亮。”魯肅應諾而去,回見周瑜,把上項事只得實說了。瑜大驚曰:“此人決不可留!吾決意斬之!”肅勸曰:“若殺孔明,卻被曹操笑也。”瑜曰:“吾自有公道斬之,教他死而無怨。”肅曰:“何以公道斬之?”瑜曰:“子敬休問,來日便見。”

次日,(周瑜)聚衆將於帳下,教請孔明議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問孔明曰:“即日將與曹軍交戰,水路交兵,當以何兵器爲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爲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軍中正缺箭用,敢煩先生監造十萬支箭,以爲應敵之具。此係公事,先生幸勿推卻。”孔明曰:“都督見委,自當效勞。敢問十萬枝箭,何時要用?”瑜曰:“十日之內,可完辦否?”孔明曰:“曹軍即日將至,若候十日,必誤大事。”瑜曰:“先生料幾日可完辦?”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納十萬支箭。”瑜曰:“軍中無戲言。”孔明曰:“怎敢戲都督!願納軍令狀:三日不辦,甘當重罰。”周瑜大喜,喚軍政司當面

取了文書,置酒相待曰:“待軍事畢後,自有酬勞。”孔明曰:“今日已不及,來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軍到江邊搬箭。”飲了數杯,辭去。魯肅曰:“此人莫非詐乎?”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對衆要了文書,他便兩脅生翅,也飛不去。我只分付軍匠人等,叫他故意遲延,凡應用物件,都不與齊備。如此,必然誤了日期。那時定罪,有何理說?公今可去探他虛實,卻來回報。”

肅領命來見孔明。孔明曰:“吾曾告子敬,休對公瑾說,他必要害我。不想子敬不肯爲我隱諱,今日果然又弄出事來。三日內如何造得十萬箭?子敬只得救我!”肅曰:“公自取其禍,我如何救得你?”孔明曰:“望子敬借我二十隻船,每船要軍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爲幔,各束草千餘個,分佈兩邊。吾別有妙用。第三日保管有十萬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吾計敗矣。”肅允諾,卻不解其意,回報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並不用箭竹、翎毛、膠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後如何回覆我!”

卻說魯肅私自撥輕快船二十隻,各船三十餘人,並布幔束草等物,盡皆齊備,候孔明調用。第一日卻不見孔明動靜;第二日亦只不動。至第三日四更時分,孔明密請魯肅到船中。肅問曰:“公召我來何意?”孔明曰:“特請子敬同往取箭。”肅曰:“何處去取?”孔明曰:“子敬休問,前去便見。”遂命將二十隻船,用長索相連,徑望北岸進發。是夜大霧漫天,長江之中,霧氣更甚,對面不相見。孔明促舟前進,果然是好大霧!前人有篇《大霧垂江賦》曰 :“大哉長江!西接岷、峨,南控三吳,北帶九河。匯百川而入海,歷萬古以揚波。至若龍伯、海若,江妃、水母,長鯨千丈,天蜈九首,鬼怪異類,鹹集而有。蓋夫鬼神之所憑依,英雄之所戰守也。時也陰陽既亂,昧爽不分。訝長空之一色,忽大霧之四屯。

雖輿薪而莫睹,惟金鼓之可聞。初若溟濛,才隱南山之豹;漸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鯤。然後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蒼茫,浩乎無際。鯨鯢出水而騰波,蛟龍潛淵而吐氣。又如梅霖收溽,春陰釀寒;溟溟漠漠,浩浩漫漫。東失柴桑之岸,南無夏口之山。戰船千艘,俱沉淪於巖壑;漁舟一葉,驚出沒于波瀾。甚則穹吳無光,朝陽失色;返白晝爲昏黃,變丹山爲水碧。雖大禹之智,不能測其淺深;離婁之明,焉能辨乎咫尺?於是馮夷息浪,屏翳收功;魚鱉遁跡,鳥獸潛蹤。

隔斷蓬萊之島,暗圍閶闔之宮。恍惚奔騰,如驟雨之將至;紛紜雜沓,若寒雲之慾同。乃能中隱毒蛇,因之而爲瘴癘;內藏妖魅,憑之而爲禍害。降疾厄於人間,起風塵於塞外。小民遇之夭傷,大人觀之感慨。蓋將返元氣於洪荒,混天地爲大塊。”當夜五更時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隻頭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上擂鼓吶喊。魯肅驚曰:“倘曹兵齊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於重霧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顧酌酒取樂,待霧散便回。

卻說曹寨中,聽得擂鼓吶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飛報曹操。操傳令曰:“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可撥水軍亂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內喚張遼、徐晃各帶弓弩軍三千,火速到江邊助射。比及號令到來,毛玠、于禁怕南軍搶入水寨,已差在寨前放箭;少頃,旱寨內亦到,約一萬餘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孔明教把船吊回,頭東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吶喊。待至日高霧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隻船兩邊束草上,排滿箭支。孔明令各船上軍士齊聲叫曰:“謝丞相箭!”比及曹軍寨內報知曹操時,這裏船輕水急,已放回二十餘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卻說孔明回船謂魯肅曰:“每船上箭約五六千矣。不費江東半分之力,已得十萬餘箭。明日即將來射曹軍,卻不甚便!”肅曰:“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霧?”孔明曰:“爲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亮於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瑾教我十日完辦,工匠料物,都不應手,將這一件風流罪過,明白要殺我。我命繫於天,公瑾焉能害我哉!”魯肅拜服。

船到岸時,周瑜已差五百軍在江邊等候搬箭。孔明教於船上取之,可得十餘萬枝,都搬入中軍帳交納。魯肅人見周瑜,備說孔明取箭之事。瑜大驚,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後人有詩讚曰:“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少頃,孔明入寨見周瑜。瑜下帳迎之,稱羨曰:“先生神算,使人敬服。”孔明曰:“詭譎小計,何足爲奇。”[1]

故事翻譯

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十日之內趕製十萬支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說:“曹操大軍即日將至,若候十日,必誤大事。”他表示:“只須三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覆命。”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枝箭,因此,諸葛亮必死無疑。

諸葛亮告辭以後,周瑜就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查看動靜,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說:“三日之內如何能造出十萬枝箭?還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魯肅回答說:“你自取其禍,叫我如何救你?”諸葛亮說:“只望你借給我二十隻船,每船配置三十名軍士,船隻全用青布爲幔,各束草把千餘個,分別豎在船的兩舷。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會有十萬支箭。但有一條,你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從中作梗,我的計劃就很難實現了。”魯肅雖然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但並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見到周瑜後,不談借船之事,只說諸葛亮並不準備造箭用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周瑜聽罷也大惑不解。

諸葛亮向魯肅借得船隻、兵卒以後,按計劃準備停當。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裏四更時分,他才祕密地將魯肅請到船上,並告訴魯肅要去取箭。魯肅不解地問:“到何處去取?”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問,前去便知。”魯肅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諸葛亮去看個究竟。

凌晨,浩浩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用長索將二十隻船連在一起,起錨向北岸曹軍大營進發。時至五更,船隊已接近曹操的水寨。這時,諸葛亮又教士卒將船隻頭西尾東一字擺開,橫於曹軍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故意製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魯肅見狀,大驚失色,諸葛亮卻心底坦然地告訴他說:“我料定,在這濃霧低垂的夜裏,曹操決不敢毅然出戰。你我儘可放心地飲酒取樂,等到大霧散盡,我們便回。”

曹操聞報後,果然擔心重霧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輕易出戰。他急調旱寨的六千多人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共約一萬多人,一齊向江中亂射,企圖以此阻止擊鼓叫陣的“孫劉聯軍”。一時間,箭如飛蝗,紛紛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過些時間,諸葛亮又命令船隊頭東尾西,靠近水寨,並囑加勁擂鼓吶喊。等到日出霧散,船上草把排滿密密麻麻的箭枝。此時,諸葛亮才下令船隊返回。還命令士卒齊聲大喊:“謝曹丞相賜箭!”當曹操得知時,諸葛亮取箭船隊因順風順水,已經離去20餘里,曹軍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船隊返營後,共得箭十幾萬枝,爲時不過三天。魯肅目睹其事,極稱諸葛亮爲“神人”。諸葛亮對魯肅講:自己不僅通天文,識地理,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更擅長行軍作戰中的佈陣和兵勢,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霧可以利用。他最後說:“我的性命系之於天,周公瑾豈能害我!”當週瑜得知這一切以後自嘆不如。

三國成語故事12

步步爲營

三國時,黃忠和嚴顏攻佔太陽山後,黃忠又帶領人馬向定軍山進軍。來到定軍山,黃忠多次去挑戰,定軍山的守將夏侯淵就是不出來應戰。因爲那裏地形相當複雜,也離開不清楚敵人的,黃忠只好安營紮寨住下來。

這時,曹操命令夏侯淵主動出擊,並寫信告誡,一要剛柔結合,二要有勇有謀。夏侯淵反覆琢磨,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他讓夏侯尚去引誘黃忠,自己乘機大伏擊。結果,黃忠手下的將軍陳式果然上了當,被夏侯淵活捉。黃忠很着急,採納法正的意見,大隊伍的所有錢物都賜給全軍將士,將士們一時間鬥志昂揚,決心死戰到底。

當天,隊伍就啓程了。每行走一段路程就設下一道營壘,然後又繼續向前推進。黃忠行軍謹慎,防備又嚴密。夏侯淵不聽張頜勸阻,輕率出擊,不僅吃了敗戰,還傷了部將夏侯尚。黃忠的隊伍順利推進到定軍山下,奪取了定軍山對面的高山。

萬死不辭

東漢末年,朝政大權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驕橫跋扈,出入宮廷用皇帝的儀仗,並讓弟弟、侄兒統率禁軍,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論老小一律封爲列侯。他還徵二十五萬民夫爲自己修築宮室,又從民間選來八百美女,納入宮內。

司徒王允見董卓如此囂張,很爲漢玉室擔心,但又無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煩惱。一天夜裏,他到後花園散心,忽然聽見有人在牡丹亭畔長吁短嘆。走近一看,原來是家中的歌妓貂蟬。王允問道:“深更半夜,你爲什麼來這裏唉聲嘆氣?”

貂蟬回答說:“承蒙大人恩惠撫養,爲我訓習歌舞,並以禮相待。我雖然粉身碎骨,也不能報答萬一。近來見大人雙眉緊鎖,知道必定是爲國事操心,所以心中憂傷,但不敢詢問。今晚又見大人行坐不安,因此也長吁短嘆起來,想不到被大人發現。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雖萬死也決不推辭。”

王允聽了貂蟬的話,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馬上朝貂蟬跪下,納頭便拜。貂蟬慌忙扶起。王允流着眼淚說:“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賊臣董卓將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計可施。董卓有一個義子呂布,驍勇異常,天下無有敵手。方纔聽了你的話,我想出一條‘連環計’來,先把你許配給呂布,然後再暗中獻給董卓。你去離間他們父子兩人,讓他們因爲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後挑撥呂布去殺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爲國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

貂蟬緩緩站起,態度堅決他說:“我已許下大人雖萬死也決不推辭,如果不能遵計殺死董卓,以報國恩,願意死在萬刃之下!”玉允和貂蟬共同謀劃,實現了“連環計”,結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士別三日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後,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後,不久他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麼學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後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跟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着對他開玩笑說:“現在,你的學識這麼好,既英勇,又有謀略,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

呂蒙答道:“人別後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後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讚人離開後不久,進步很快的意思。

戶樞不朽

三國時期,廣陵的吳普、彭城的樊阿都跟着華佗學醫。

吳普按照華佗的醫術治病,病人大多都好了。

華佗對吳普說:“人的身體應當活動,只是不應當過度。活動活動,五穀之氣得以消化,血脈得以通暢,疾病就不容易萌生,好比轉動的門軸不易腐朽一樣。所以古代的方術之士做通導吐納的功夫,模仿熊攀樹木、鴟鳥回頭的動作,來舒展身腰,活動關節,爲的是不易衰老。我有一套方法,叫五禽戲,第一個叫虎功,第二個叫鹿功,第三個叫熊功,第四個叫猿功,第五個叫鳥功,也是用來祛除疾病,並且有利腿腳,起到通導吐納作用的。身體不舒服時,起來做一套禽戲,全身熱汗沾衣,敷一些粉,會通體輕快,肚子也想吃飯了。”

吳普照着這套功夫做,活了九十多歲,還耳聰目明,牙齒完整堅固。

三國成語故事13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爲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特意拜訪隱居的諸葛亮,請他出山。他連去了兩次都未能見着,第三次去,才見了面。

劉備說明來意,暢談了自己的宏圖大志。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奪取荊州、益州,東聯孫權,北伐曹操的戰略方針。劉備聽後大喜,於是拜孔明爲軍師。

孔明竭力地輔佐劉備,而劉備對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卻引起了關羽、張飛等將領的'不悅。他們不時在劉備面前,表現出不滿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張飛,更是滿腹牢騷。劉備耐心地作了解釋,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魚,把孔明比做水,反覆說明,孔明的才識與膽略,對自己完成奪取天下大業之重要。他說:“我劉備有了孔明,就好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說了。”以後,劉備在孔明的輔佐下,東聯北伐,佔荊州,取益州,軍事上節節勝利,勢力不斷擴大,最終與魏、吳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三國成語故事14

三國時,黃忠和嚴顏攻佔太陽山後,黃忠又帶領人馬向定軍山進軍。來到定軍山,黃忠多次去挑戰,定軍山的守將夏侯淵就是不出來應戰。因爲那裏地形相當複雜,也離開不清楚敵人的詳細情況,黃忠只好安營紮寨住下來。

這時,曹操命令夏侯淵主動出擊,並寫信告誡,一要剛柔結合,二要有勇有謀。夏侯淵反覆琢磨,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他讓夏侯尚去引誘黃忠,自己乘機大伏擊。結果,黃忠手下的將軍陳式果然上了當,被夏侯淵活捉。黃忠很着急,採納法正的意見,大軍隊的所有錢物都賜給全軍將士,將士們一時間鬥志昂揚,決心死戰到底。

當天,軍隊就啓程了。每行走一段路程就設下一道營壘,然後又繼續向前推進。黃忠行軍謹慎,防備又嚴密。夏侯淵不聽張頜勸阻,輕率出擊,不僅吃了敗戰,還傷了部將夏侯尚。黃忠的.軍隊順利推進到定軍山下,奪取了定軍山對面的高山。

三國成語故事15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復國後的趙國。趙軍不敵,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被秦軍包圍。被項梁、項羽叔侄等各路義軍擁立的楚懷王任命宋義爲上將軍,項羽爲副將,讓他們帶領軍隊前去援救趙國。但是,宋義把兵帶到安陽就不再前進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項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與趙軍裏應外合,一舉打敗秦軍。而宋義則希望趙、秦兩軍打得精疲力盡之時再發兵,以坐收漁翁之利。於是他嚴令軍中不準輕舉妄動。與此同時,宋義又宴請賓客,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卻忍飢挨餓。項羽實在忍不下去,便殺死了宋義,將士們馬上擁戴項羽爲上將軍。之後,項羽立即派出兩名將軍,率兩萬人馬渡河解救鉅鹿。取得小勝後,項羽下令全軍渡河救援趙軍。

在全軍渡河之後,他採取了一系列果斷的行動:把所有船隻鑿沉,把煮飯的`鍋都打破,把營房都燒掉,只攜帶三天的乾糧,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決心,不給士兵留一點兒退路。項羽領軍到達鉅鹿外圍,立即包圍了秦軍,經過九天激戰,最終取得鉅鹿之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