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中國成語故事(15篇)

中國成語故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過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那麼,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國成語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成語故事(15篇)

中國成語故事1

東漢時期,潁川地方有個叫陳實的人,生在貧家,自幼好學,辦事公道。後來在太邱縣做了縣官,更是廉潔奉公,斷事公平,百姓很佩服他。他的生活十分簡樸,家裏沒有僕人。他的大兒子元方,小兒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陳實出門辦事,大兒子在前邊拉車,小兒子拿着手杖在後面,路上行人見了,無不稱讚他們。

有一次,家裏來了一位客人,問季方說:“你的父親有何功德?他的名聲爲啥這樣高啊?”季方答道:

“我父親比如一棵生在泰山之傍的桂樹,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爲甘露所沾,下爲源泉所潤。在這種情況下,桂樹哪裏知道泰山之高、源泉之深呢?所以我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功德。”他的'一席話把客人說得面紅耳赤。

元方的名氣也十分大,後來他被朝廷任命爲侍中,又想讓他當司徒官,但是他不幹,朝廷又封他爲尚書令。因爲陳實、元方、季方的聲望極高,當時豫州的城牆上,都畫着他們父子三人的圖像,讓百姓學他們的品德。

元方有個兒子叫長文,季方有個兒子叫孝先。有一次,他們爲自己父親的功德而爭論起來,都說自己的父親功德高,爭來爭去沒有結果,便一同來請祖父陳實裁決。陳實想了一會兒,對兩個孫子說:“元方難爲兄,季方難弟。他倆的功德都高,難以分出上下啊!”

兩個孫子滿意而去了。

邊讀邊想:這個故事出自《後漢書·荀韓陳列傳》和《世說新語·德行》。後來“難兄難弟”的含義,已經發生變化。現在則用它指兩個人同樣惡劣,或二人處於相似的困難境地。

中國成語故事2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中國成語故事3

三國演義:

三顧茅廬

劉備剛出來打天下的時候,雖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絕頂高手但是屢遭敗績。原因就是因爲沒有一個好的軍事。直到找到了徐庶!徐庶幫劉備打了幾次勝仗就被曹操用計騙了過去。臨走時徐庶給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諸葛亮就是臥龍先生。於是劉備就親自去請諸葛亮,一連去了三次,前兩次諸葛亮都不在家,直到第三次才見着。劉備向他請教了當世局勢並邀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道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並同意出山。劉備如魚得水,文武兼得,開始了他統一中國的大業。

舌戰羣儒

三國中前期,劉備勢力還很小,被曹操趕得走投無路。想去投靠東吳,就是孫權。派諸葛亮去做說客。但是東吳謀臣處處刁難諸葛亮,諸葛亮憑着他的滿腹經綸舌戰羣儒。說得他們個個啞口無言。後來經魯肅協助,說服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

草船借箭

孫劉聯軍和曹操在赤壁對峙。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智。想除掉諸葛亮,於是刁難諸葛亮要他在十日之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料定過幾天有大霧,於是便答應,而且期限還自己減少到三天。周瑜認爲諸葛亮是自尋死路。一天兩天過去了,諸葛亮都沒動靜。到了第三天夜裏。諸葛亮向魯肅借了一些船隻船上放滿草人,一字排開向曹操營寨駛去。江面上霧很大,曹操不清楚敵軍虛實。於是叫將士瘋狂放箭。箭射滿了草船。諸葛亮滿載而歸!

單刀赴會

赤壁之戰之後。三國鼎立逐漸形成。劉備留關羽鎮守荊州,主力向西擴張。荊州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本屬東吳。東吳一直想找機會討回。魯肅又獻上一計:騙關羽過江赴宴,在宴席上埋伏刀斧手,擲杯爲號衝出殺之。便遣請關羽赴宴。

關羽明知是計坦然答應!只帶了周倉隨身爲他提刀。席間魯肅提起索回荊州之事,關羽卻絕口不談,說酒席之間不談國事。魯肅再三糾纏,周倉插嘴,關羽藉機故作生氣狀奪過周倉手中大刀,喝退周倉。周倉會意,退出去。關羽假醉,一手提大刀,一手挽住魯肅手將魯肅扯到江邊。東吳將士怕誤傷魯肅,又攝於關公武力,不敢動手。關雲長上船乘風而去。

刮骨療毒

水淹七軍之後,關羽攻打樊城,在樊城下罵陣。曹仁命令弓箭手射箭,關羽右臂中箭,回兵。箭頭有毒,毒已入骨。於是請來了曾經爲周泰療傷的名醫華佗。華佗說要割開皮肉,把骨頭上的毒颳去,這會極其疼痛,請關羽把手臂套住綁緊,把頭矇住。關羽卻說不用。一邊和馬良下棋,一邊伸手刮骨,談笑中沒有絲毫痛苦的神色。事畢,兩人互相驚歎,關羽稱讚華佗的醫術,華佗讚歎關羽的勇氣毅力。

紅樓夢:

安分守己

襲人在沁芳橋畔遇見管葡萄的老祝媽,老祝媽說:“今年果子雖遭踏了些,味兒倒好,不信摘一個姑娘嚐嚐。”

襲人正色道:“這那裏使得。不但沒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頭還沒有供鮮,咱們倒先吃了。你是府裏使老了的,難道連這個規矩都不懂了。”

我們不論處在怎樣的環境,做什麼事,交什麼人,守規矩就能和諧、成事,不守規矩只能冒犯人和壞事。

人要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就叫安分守己。

抱誠守真

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平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平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黛玉聽了這話,如轟雷掣電,細細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竟有萬句言語,滿心要說,只是半個字也不能吐,卻怔怔的望着他。

《莊子·漁父》中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其實說千道萬,聰明的爲人處世法,就是真誠;只要真誠,就一定打動人。

真誠是自己的發自內心,和對他人的設身處地,又有誰不會被打動呢?

不偏不倚

鳳姐病了,探春管家,要搞點改革,鳳姐的丫鬟平兒處境尷尬,因爲反對得罪探春,贊成開罪鳳姐。

最後寶釵這樣誇她:“從早起來到這會子,你說了這些話,一套一個樣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不說你們奶奶才短想不到;三姑娘說一套話出來,你就有一套話回奉。”

人生中總會遇到兩難的處境,這時一旦立場鮮明一點,必會開罪其中一方,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偏不倚,兩邊不得罪。

避實就虛

趙姨娘爲其兄弟送殯,其小丫頭沒衣裳,因爲去的是髒地方,趙姨娘又怕弄髒了自己的衣服,於是向雪雁借衣。

雪雁是這樣拒絕的:“我的衣服都是林姑娘叫紫娟姐姐收着,去取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請示紫娟姐姐,還要告訴林姑娘,我自己倒不怕麻煩,但是一來林姑娘臥病在牀不敢以這些小事打擾,二來更擔心來來回回反而耽誤了您的事情!”

生活中,懂得拒絕是一件很重要的素質,該拒絕時就拒絕。

雪雁避實就虛的做法就非常得當——我不是不幫你辦,而是這事兒很複雜有難度,我倒沒什麼,但怕耽誤您事兒。

西遊記:

安心定志

《西遊記》第四回:“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賜御酒一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爲。”

玉帝準備派天兵天將去收服孫悟空,但太白金星卻提議召孫悟空上界,授他一個小官職。玉帝覺得方法不錯,便派太白金星帶悟空到天界來。

太白金星到了花果山,悟空一聽非常高興,二人便上天拜見玉帝,悟空被封爲弼馬溫,可過了半個月,悟空發現這弼馬溫是天界最小的官,一氣之下,打出御馬監,一路殺回了花果山。

悟空回到花果山,自封當個“齊天大聖”。玉帝知道後命令天兵天將捉拿悟空。大戰幾回合都敗給孫悟空,只能回去向玉帝覆命。這時,太白金星又出了個主意,不如就封他個齊天大聖,將他留在天上。

玉帝準了太白金星的提議,悟空又一次來到了天上,玉帝命人在蟠桃園附近爲他修了一座齊天大聖府,希望這猴兒能“安心定志,再無胡爲”,孫悟空果然很滿意,府內吃喝玩樂,自由自在。

大鬧天宮

自從孫悟空大鬧水晶宮,拿走了金箍棒,可就氣壞了四個龍王了。

東海龍王馬上就到天上的玉皇大帝那兒把孫悟空給告下來了。玉皇大帝他是天上的皇帝,他立刻就想派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這時候有個太白金星可就對玉皇大帝說了:“慢着,看來這個猴子神通廣大呀,要想抓住他,恐怕不太容易。不如,下一道命令,把它騙上天來,給它一個小官做做,他也就老實了。要是到了天上,他再胡鬧,那咱們也不怕,隨時都可以把它抓住,您看是不是這樣做好呢?”

玉皇大帝想了想:“嗯,也好,那就這麼辦吧,你去把那個猴子騙到天上來吧!”“是”這個太白金星立刻駕着雲就找孫悟空去了,見了孫悟空這麼一說,孫悟空一聽:"怎麼着?玉皇大帝要請我上天上做官兒?哈,這個好啊!“孫悟空高興了。他把那金箍棒往耳朵眼裏頭一藏。變小了能擱在裏頭去。他就跟猴子們說了:“哎,你們聽着,我老孫要上天上做官去了,你們好好看着咱們這個水簾洞。”說着他就跟着這個太白金星上天了。

到了玉皇大帝的面前,孫悟空也不跪也不磕頭。玉皇大帝可不高興了。“你就是孫悟空嗎?”“不錯,老孫就是,你要給我個什麼官做啊?”“你啊,你就到我的御馬監,去當個弼馬溫吧!”“好嘞。“”這個孫悟空啊,立刻就到了御馬監,進了弼馬溫的官院,就開始管理養馬。

有這麼一天。他和幾個人在一塊兒喝酒,他忽然放下了酒杯,他問:“哎,我說,我這個弼馬溫,這個官兒是多麼大的官啊?是個大官嗎?哎,你們怎麼不說話?這個弼馬溫到底有多大?”

“好,我來告訴你吧,這個弼馬溫呢,是芝麻那麼大的官,是最小最小的官啦,你把這個馬養肥了,嗨嗨,沒事,要是養瘦了,咳,不罰你纔怪呢?”

“啊?孫悟空一聽就火了,好啊,鬧了半天,請我老孫上天,敢情叫我當個芝麻粒兒這麼大的小官啊。哼,我老孫不幹了,不幹了。”說着孫悟空,踢翻了桌子,“稀拉嘩啦”全砸了,他拿出金箍棒,打出了御馬街,跑出了南天門,他回花果山了。

這時候,猴子們正在水簾洞外邊練舞呢 。孫悟空大喊了一聲:“小的們,我老孫回來啦。”小猴子們可高興了:“大王回來了,大王回來了。”這猴子們趕緊把孫悟空給圍上了。接到洞裏頭就問:“大王,大王,您在天上做了個什麼大官啊?”

“別提了,那玉皇老兒叫我做什麼弼馬溫,給他養馬,我不幹了,我不幹了。”大家正說着話呢,有個猴子來報告。“大王,門外頭有個獨角大王要見您。”

“獨角大王,叫他進來。"

“是!”

獨角大王進了門兒朝着孫悟空磕頭就拜:“大王,我聽說你回來了,我送了你一件黃袍,請您收下吧!”孫悟空聽了可高興,穿上了黃袍。

獨角大王就問:“請問大王,你在天上做的是什麼官啊?”

“咳,別提了。”孫悟空就把當弼馬溫的事兒一說。這個獨角大王想了想:“嗯,您回來的好,就在山上當個齊天大聖吧!”

“什麼?齊天大聖?”

“是啊,跟天上的.玉皇大帝一樣看齊啊。”

孫悟空把頭這麼一搖晃:“好啊,我老孫就來個齊天大聖噹噹吧!”立刻就吩咐猴子們做一面大旗,上面繡着“齊天大聖”。就在水簾洞外邊豎起來一根大旗杆,把這個大旗一掛,順着這個風“噗嚕噗嚕”這麼一刮,呵,威風極了。

有一句話說呀“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個事兒叫玉皇大帝知道了,先是聽說孫悟空跑了,不願意當弼馬溫了,跑了就跑了吧!一聽說他掛了齊天大聖的旗子了,他可惱了。立刻命令託塔李天王領着訛吒三太子和許多的天兵天將去捉拿孫悟空。

這個李天王啊,他們到了花果山先派了巨靈神去挑戰。孫悟空就帶着猴兵猴將們在那等着。這個巨靈神舉起了大斧子,朝着孫悟空“咔咔”就是一斧子。孫悟空不慌不忙拿金箍棒往上一迎,就聽見“噹啷”一聲,巨靈神的斧子把兒啊就成兩截了。

巨靈神嚇得撒腿就跑,哪吒三太子一看巨靈神叫孫悟空給打跑回來了,心裏頭很不服氣,他拿着寶劍就趕上前來:“猴頭,吃我一劍。”孫悟空一瞧啊,他呵呵呵地笑了。

“我說,你是誰家的小娃娃呀?”

“什麼?小娃娃,猴頭,你聽着,我是李天王的三兒子,哪吒三太子,今天特來拿你。”

“算了吧,我要不是看你是個娃娃,我這一棒就要了你的命,快回去,告訴玉皇大帝,叫他封我爲齊天大聖。要不然,我就打上凌霄寶殿,叫他這個玉皇大帝做不成。”

哪吒三太子一聽氣壞了,拿着寶劍就砍孫悟空。孫悟空還是不慌不忙舉起金箍魯棒,“哎”就這麼一下,把哪吒的胳膊都震麻了。哪吒心說:“哎呀,這個猴頭真不簡單,真厲害呀。”就趕緊叫了一聲“變”。嗨,這個哪吒呀,變成了一個三個腦袋六個胳膊的大怪人。拿着斬妖劍、砍妖刀啊,捆妖鎖,降妖杵,好傢伙,好幾樣兵器。來打這個孫悟空。

孫悟空一看:“好啊,你這個小娃娃會變,我也變變叫你瞧瞧。”孫悟空說了一聲變。也變成了三個腦袋六隻胳膊的大怪物了。這六隻手拿着三根金箍棒就和這個哪吒變得那個大怪物打起來了。

好傢伙,這場戰鬥可真叫厲害,直打的天昏地暗,是地動山搖。兩個人正大的難解難分的時候,孫悟空手疾眼快,從身上拔下來一根猴毛,“噗”吹了一口氣,小聲說了一聲“變”,那根猴毛變成了一個假孫悟空。假孫悟空拿着一根金箍棒就跟哪吒打。孫悟空的真身子轉到哪吒身後對準哪吒“啪”地就是一棒,哪吒沒來得及躲,一下就打在他左胳膊上,疼的他撒腿就跑。

見了李天王就說:“哎呀,爸爸,那個猴頭太厲害了,孩兒打不過他。”“嗯,這個猴子這麼厲害,那咱們回去報告玉皇大帝再想辦法吧!”說着他們架着雲就回了天宮了。

玉皇大帝聽了李天王的報告氣的渾身哆嗦呀:“哎呀,這個猴子這麼厲害?如何是好呢?怎麼辦呢?”那些個文官武將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誰也沒辦法。

這時候那個太白金星又跟玉皇大帝說了:“那個猴頭本事這麼大,恐怕咱們難以打勝他呀,我看嘛,不如,還是把他叫到天上來,就答應他讓他當齊天大聖,給他這麼個空名兒,那又算的了什麼呢?要不然的話,他真的打上了凌霄寶殿,那,那可就不好辦了。”

玉皇大帝一聽,又是生氣,又是着急,又是害怕。想了半天,沒別的辦法,只好又答應了。

太白金星又去請孫悟空說玉皇大帝答應他當齊天大聖了。就這麼樣,孫悟空第二次又到了天上。他來到了凌霄寶殿,玉皇大帝封了他爲齊天大聖,他高興極了。天天除了吃飽喝足就是睡覺。沒事兒幹呢。怎麼辦呢?他就到各處宮殿裏頭去逛逛,溜達溜達,跟那個神仙新官們交了朋友了,倒也逍遙自在,生活的頂美的。

可是有這麼一天。一個姓許的真人就跟玉皇大帝說了:“孫悟空這個猴頭整天東遊西逛,要是不給他點事兒做,這日子長了恐怕他要出亂子啊,無事生非呀!”玉皇大帝覺得有理,那叫這個猴頭幹什麼去呢?對,叫他去管那個蟠桃園,看桃樹。嗯,好。這樣想着,玉皇大帝就把孫悟空叫到凌霄寶殿,跟孫悟空說:“大聖啊,你閒着沒事兒,替我看管桃園好嗎?”“什麼?看桃園,好好,行行。”

孫悟空就來到了桃園,看門的土地神立刻就迎接,行禮,“大聖,您來啦,來啦。”

“哎,你先把這個園子裏的情況跟我說說吧!”

“好的,大聖,您看,這個桃園,一共有三千六百顆桃樹,前邊這是一千二百顆,花兒開的不大,結的桃子也小,三千年才熟一次,吃了這種小桃能夠成仙得道,身體健康;您再看中間那一千二百顆,那是雙層花瓣,這個桃子甜極了,要六千年熟一次,吃了這種桃啊,可以長生不老;來,您看,最後邊的這,這是一千二百顆,這種桃大,核小,九千年才熟一次,要是吃了這種桃啊,就能像月亮和太陽那樣,永生不死啊。”孫悟空一聽啊,高興地直蹦,從那天起,他就三天兩頭地上蟠桃園這兒來瞧瞧。

有一天他一看桃樹上的桃子發紅了,熟了。他高興了,他就跟園子裏的神仙,跟那個土地神說:“哎哎哎,我老孫累了,要在園子裏頭睡一覺,你們都到園子外邊去,在外邊等我。”園子裏頭的神仙跟那個土地神誰敢不聽他的呀?全都出去了。孫悟空,“噌”上了樹了,就挑那個熟透了的桃子,拼命地猛吃。吃飽了他就睡覺。就這麼着,孫悟空是天天上這來吃桃。

這天王母娘娘要開蟠桃盛會,派了七個仙女到這兒來摘桃,仙女們來到園子裏頭一瞧,奇怪呀,這桃樹上的桃子怎麼這麼稀稀拉拉的呀?哎,怎麼就剩了幾個青的了?他們哪兒知道,那熟透了的桃都叫孫悟空給吃了。

仙女們找了半天才在一棵樹上找到一個半邊青半邊紅的桃,剛要伸手摘,把他們嚇壞了。從樹上掉下來了,變成了孫悟空了。你說多逗啊?原來孫悟空吃飽了桃,他變成了桃在那睡覺呢。孫悟空現了原形,在那大叫一聲“你們是什麼人?敢來偷桃?真真大膽。”

七個仙女嚇得撲通撲通地全跪下了。“大聖,大聖,您別生氣,是王母娘娘要開蟠桃大會,叫我們來摘桃的。”

“什麼?開蟠桃大會?”

“是。”

“快告訴我,都請哪些客人?”

“有……,按照老規矩啊,請的有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極觀音,北極玄靈,還有赤腳大仙,還有……”

“行了行了,別說了,聽我問你,請的客人有我老孫沒有啊?”

“這,這沒聽說過”“啊?沒聽說過。好了,你們就在這兒等着,我老孫自己去打聽打聽。”

說完,孫悟空剛要走又站住了,他一回頭用手指了指那七個仙女說了一聲:“住住住”好傢伙,這一說住住住不要緊,原來這是一個定身法,把那七個仙女給定在樹底下了,一動也不能動了。接着孫悟空“噌”地一下跳出了蟠桃園,駕着雲彩就往王母娘娘住着的那個瑤池跑去了。

他要幹什麼呀?明天我再跟你們說。

水滸傳

武松醉打蔣門神

起因:施恩告訴武松與蔣門神爭奪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要立即爲施恩報仇,並與施恩結爲兄弟。

經過:武松喝了許多酒,來到快活林,在“河陽風月”酒肆將蔣門神夫人丟進酒缸。給蔣門神使了個玉環步,鴛鴦腳,打得蔣門神告饒。蔣門神把快活林酒店時還舊主施恩。施恩敬重武松,重霸快活林。

結果:蔣門神通過張團練買通張都臨,誣陷武松偷盜寶物,判武松充軍。武松被押上路,在飛雲浦折斷枷鎖,殺死了想害他的4 個公人,折回孟州城,殺死了正在設宴慶賀除掉武松的蔣門神、張團練和張都臨,逃出孟州。

武松打虎

起因:武松不聽酒家勸告,乘着酒興單身上山,看了廟門上的告示,才知真的有虎,他稍爲猶豫了一下,還是硬着頭皮上了崗子。

這裏作者只用了兩句話襯托此時的氣氛和心情:“回頭看那日色時,漸漸地墜下去了”,武松“踉踉蹌蹌直奔過亂樹林來”,既寫出了老虎活動的時間,又寫出了老虎出沒的環境。兩句話就把一種恐怖悲涼的氣氛和心情和盤托出,讓人感到此時此地不知什麼時候會突然跳出一隻活老虎來

經過:寫人虎相搏,寫老虎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聲震山崗的吼聲,一隻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躍然紙上。

結果:幾經搏鬥,老虎威風漸減,最後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掙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寫得活靈活現,十分逼真。通過這些描寫也就更好地突出了武松的英雄形象。

林沖逼上梁山

起因:林沖,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帶着妻子去岳廟進香。途中遇見花和尚魯智深,結義爲兄弟。此時侍女錦兒報信說,林妻在路上被歹徒攔截。林沖急忙向魯智深告辭,去岳廟追趕歹徒。

經過:林沖抓住歹徒舉拳要打時,發現此人原來是他的頂頭上司、奸臣高俅的義子高衙內。高衙內逃走以後仍不死心,還想霸佔林妻。他與高太尉一起設計,以看刀爲由將林沖騙進高府,誣陷林沖持刀闖入白虎堂,將他下獄拷打。高俅一夥不便在京公開殺害林沖,便將林沖發配滄州充軍,買通差人,陰謀在路經野豬林時將他殺害。魯智深暗中保護林沖,大鬧野豬林,高俅的陰謀未能得逞。

結果:到滄州後,林沖被分配看管大軍草料場。高俅父子賊心不死,又派心腹之人前往滄州,放火燒草料場。這樣即使林沖不被燒死,也會因草料場失火而被處死。當草料場起火燃燒時,林沖聽到高俅的心腹們得意地談論暗害自己的計謀,他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將仇人一個個殺掉。以後,林沖毅然上了梁山,走上了反抗宋朝的道路。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起因:魯智深爲了替金氏父女金出氣三拳打死了鄭屠後,棄職逃往他地。他先來到五臺山文殊院出家,因不守佛規,喝酒鬧事,方丈又把他介紹到大相國寺看菜園子。

經過:菜園子附近住着二、三十個潑皮,他們常來菜園子偷菜,已換了幾個看園子的人都管不了他們。這次聽說有換了個新人,便來鬧事,沒想到被魯智深把兩個領頭的踢到糞坑裏,嚇得他們跪地求饒。第二天,潑皮們買些酒菜向魯智深賠禮。大家正吃得高興,聽到門外大樹上的烏鴉叫個不停,潑皮們說這叫聲不吉利,吵的人心煩,便欲搬梯子拆掉鳥巢。魯智深乘着酒性,先用手推了推,便脫下外套,右手向下,將腰跨一掀,竟然將碗口大的楊柳連根拔起來。

結果:衆潑皮驚得個個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魯智深爲師。

中國成語故事4

李勉是唐朝人。他年輕時,愛好到處遊歷,廣交朋友。有一次,他認識了張書生,結伴來到一個叫樑的地方,誰知張書生突然生起病來,而且十分嚴重。李勉替他請醫生,買藥煎藥,喂水餵飯,照顧得非常周到。但是張書生的病不見好轉。張書生對李勉說:“李兄,看來我是沒救了。我死後,你用我的銀子替我埋葬,剩下的錢財,就送給你用吧,以答謝你連日來對我悉心的照顧。”

張書生去世後,李勉遵照亡友的遺言辦理了喪事,然後收拾好行裝,來到了朋友的故鄉,把死訊告訴了張書生的家人,並把剩餘的錢財全部歸還給他的家人。李勉當時雖然也是一個窮書生,但他不貪取別人的錢財,這種誠實的行爲使張書生的家人非常感動。

後來李勉當上了節度使,不但處事廉潔公正,而且十分愛惜人才。有一次,在外出巡察中,他發現一個叫王晬的'縣尉很有才幹,正想提拔他,忽然接到皇帝拘捕王晬的命令。原來王晬爲人耿直,秉公辦事,得罪了朝中權貴,遭人誣告陷害。

李勉不忍王晬無辜受害,趕回京城面見皇帝,力陳王晬的爲人,誇獎他是個人才,請求加以重用。皇帝見李勉極力爲國家推薦人才,心裏十分讚賞,赦免了王晬,還升他爲縣令。王晬上任後,正直清廉,勤政爲民,深受百姓愛戴。大家都說李勉是個善於提拔人才的好官。

李勉在任節度使的時候,聽說李巡和張參很有學問,便請他們出來辦事,每有宴會,都邀請他們一同暢飲。李勉後來當了宰相,雖然地位尊貴,但從不驕傲自大,親自到士兵家裏慰問他們的家屬,上上下下都稱讚李勉是個禮賢下士的好官。

中國成語故事5

冰消瓦解

這個典故出自《隋書.楊素傳》。楊素是隋朝皇帝楊堅手下的一位近臣,他在幫助楊堅建立隋朝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所以被隋文帝楊堅封爲越國公。楊素爲人心狠手辣,治軍嚴謹。在他的部隊中,只要軍令一下,官兵們稍有違抗就遭殺頭之禍,而英勇殺敵立功的,能夠及時得到封賞進官。所以他打仗取勝的時候很多。隋文帝楊堅的兒子楊廣很賞識他的才幹,想方設法拉攏他爲自己的.私人勢力。公元604年,楊廣陰謀殺父篡位,稱煬帝。當這個消息傳出後,不少宗室大臣紛紛遣責楊廣這種卑鄙的有失天倫之道的行爲。漢王楊諒在幷州(今山西太原)發兵對抗。楊素得知消息後,在楊廣的指令下,親自率軍追擊,雖然楊諒人多勢衆,楊素兵少將弱,但他採取了聲東擊西、避實就虛等戰術,很快以少勝多,攻到幷州城下,迫使楊諒兵敗投降。戰報傳到京都之後,隋煬帝很高興,親自寫了詔書,向楊素全軍表示慰問。詔書中稱讚楊素戰術謀劃得當,出其不意,英勇善戰,所到之處,"霧廓雲除,冰消瓦解。"楊素班師回京後,不久被進封爲楚國公。

現一般用此典故比喻某種事物完全消失或崩潰。

詐僞裝的辦法去消滅敵人。

中國成語故事6

典出《漢書·王章傳》,說的是西漢時的王章家裏非常貧窮,年輕時在京城長安求學,與妻子住在一起,過着艱難困苦的生活。有一次,他生病,沒有被子,只好蓋用亂麻和草編織的像蓑衣一類的東西。這是當時給牛禦寒用的,人們稱它爲“牛衣”。王章蜷縮在牛衣裏,冷得渾身發抖。王章以爲自己快死了,哭泣着對妻子說:“我的病很重,連蓋的被子都沒有。看來我就要死去,我們就此訣別吧!”妻子聽了怒氣衝衝地斥責他說:“仲卿!你倒是說說,京師朝廷中的那班貴人,他們的學問誰及得上你?現在你貧病交迫,不自己發奮,振作精神,卻反而哭泣,多沒出息呀!”王章聽了這席話,不禁暗自慚愧。病癒後,他發奮讀書,終於成了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