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人與永恆讀書心得

人與永恆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與永恆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與永恆讀書心得

人與永恆讀書心得1

大學時代,周國平是我最早接觸到的國內作家之一,十分讚賞他的直白樸素。

多年後,重讀他的《人與永恆》又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感悟,曾經把精妙絕句摘抄在筆記本上的習慣也未曾更改。

或許,正如周國平所言,在思想的碰撞中,既有共鳴、又有抗爭,譴責或辯護,都過於狹隘,這種對話式的理解纔可以稱作"讀書"。

和《人與永恆》的這次"碰面",機緣巧合自朋友說了一句話:"根本問題是不可討論的,枝節問題又是不必討論的。

"翻開塵封多年的學生時代的筆記本,這是我初讀《人與永恆》時摘抄的第一句話。

大學的課程總是有着這樣那樣的辯論題、討論會,在庸長的論詞中援引幾句先哲的思想精髓,會爲論點增色不少,如能恰入題眼,更會贏得掌聲陣陣。

由此可見,年輕人總是虛榮的,喜歡浮誇的存在感。

《人與永恆》的出版,在作者看來也是出乎意料的。

隨性而爲的札記,成了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無需用意雕琢、語句通順即成,全憑"感知"二字描述思緒過往。

作者寫得自得其樂,不曾生憋硬造,讀者也看得隨性自由,不受苦澀折磨。

之所以推薦這本書,因爲它簡單、美好,缺少一本書常態的連貫性,而這正可以適應不同情景、心態下,我們的閱讀需要。

短則十餘字,多則百餘字,有篇章、有段落,喜歡的句子多看上兩遍,不解的,大可翻頁而過,這般不受閱讀次序、時間和空間限制的隨心瀏覽,或許只有隨筆類的讀物方能做到。

閱讀也是一種抗爭,與作者思想的抗爭,與本我的抗爭。

書中的所思所感,有些確切樸實有理,有些則稍顯偏頗激盪;有醍醐灌頂的拍案叫絕,亦有付之一笑的不以爲然,但這都不足以爲《人與永恆》蓋棺定論,畢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人生妙事,這纔是讀書的樂趣、閱讀的真諦。

人與永恆讀書心得2

一直在琢磨精心挑選哪本書來寫下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我在無數次的抉擇與捨棄中終於邂逅一本與我產生共鳴的書籍,其中周國平先生對人性的深刻剖析以及對人生的展望和總結,對於我這個正處於人生萌芽和發展階段的大學生來說是頗有感悟和啓迪的,我懷着無比崇敬和沉澱的心情細細咀嚼字裏行間的深邃靈魂的洞悉,彷彿一個歷盡滄桑的老人在他生命的盡頭對人生經歷和體驗的吶喊和思量,周國平先生正由於歷經生活與事業的不斷磨練而羽翼豐滿,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濃縮的精華—《人與永恆》。

《人與永恆》這本書對於周國平先生來說感到十分出人意料,他提到是他隨筆寫下的一些隨感的結集,他根本沒想到要發表,但後來卻成了最受歡迎之作,許多讀者包括我在內都十分喜歡這本書,都把它翻爛了,或者把其中的許多句子抄在筆記本。它對於作者而言,記錄的彷彿是思念的原生態,而這樣的原生態存在於每一個感受着思考着的人的腦裏,很容易引起聯想、勾連、撞擊、共鳴、懷疑,因此獲得了包括我在內的讀者的喜愛。

《人與永恆》是作者許多年裏陸續寫下的,對於對於同一問題難免有不同的說法,會給人自相矛盾的印象,但恰恰是這種不想抹平矛盾,追求表面統一的不同尋常的做法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找到了在人性與人生之間的那一絲真實和平衡。人生種種大謎,誰也不可能找到最終的謎底,也許每個謎都有無數個謎底,因而就沒有謎。似乎周國平先生的興趣就在於猜謎,而當每次似乎謎底被猜中,卻發現真正的謎底遊離我們後退一步時,我們就覺得這謎底更有趣了。而全書的標題來源於書中的第一個題目最後一個題目的合併。在世間萬物中,人是最大的'謎。在人類心目中,永恆是最大的謎,兩極之間有幻化無窮的人生之謎,展現了人生意義探求的廣闊領域。生與死、愛與孤獨、真實、美、哲學與藝術、寫作、天才、女人和男人,無不是人與永恆相溝通的形式和體驗。或者就是在這些優美又樸實讓我對人性與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與重新定位,使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不斷的探索與學習中更加的完善與改進,也許這對於我來說,已經十分滿足,這也是我無比喜愛這本書籍和無比欣賞作者思緒的更加貼切的原因。

全書從做人與做事、生命與永恆、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都做了具體的闡述與表達,十分細膩而真實的表達了無數人內心的想法,使處於迷茫而困惑期的我們沉下心來仔細思考規劃自己的人生,合理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時間,理性的對待自己的生命,教給我們許多做人處事的方法,以及對自己學習與工作都保持良好的態度,它無一不一次次的直斥社會的許多現實以及社會的良知和人情的冷暖,啓發我們更加清醒的審視自己的態度以及在對待和處理事情的方法和技巧,是我們迴歸原始,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找一片淨土,沉澱下來,紮根於此,找到真實的自我,而非是隨波逐流,在高樓大廈、海市蜃樓的浮華和緊張拼命地爲自己生存中因爲某些利益而喪失了自我,淹沒在人潮的海洋裏,越陷越深,最後無法自拔。

讀完這本書,我感觸良多。或許是其中不乏許多思想與我產生了共鳴,或許是讀完某些經典句子給我的啓迪和思考,或許是給我在人性與人生道路上披荊斬棘,使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思想和行爲。周國平先生的書籍我個人覺得值得一看,雖然有些是隨感,但濃縮的是精華,伴隨着它成長,我想我會走得更遠,更加地理智與成熟。

人與永恆讀書心得3

《人與永恆》,是周國平隨手寫下的點滴生活思考,但令我萬沒有想到,文字的巧妙排列組合竟然滲透出如此令人歎服的人生哲理。

“人是唯一能夠追問自身存在具有什麼意義的生物,這就是人的偉大之處,但也正是人的悲壯之處,因爲對自己的存在意義沒有確定的標準。”人尋求生命存在的意義,其實可貴的並不在意義本身,而是在於尋求的過程!生或死,愛或孤獨,自然或生命,真實以及美,等等,這些都是是人們對永恆的探索。讀完了這本書,我對身邊的事物有了重新的認識和不一樣的思考,尤其是書中對幸福與痛苦的解說,使我不斷的思考不斷玩味。我喜歡那些用隨筆散文等形式寫作的作家,彷彿徜徉在哲學的天地裏。他們的文章裏少獨斷的論證和說教,有更多的質樸感情和自然感悟,有更多的直覺以及洞見。

作者的偉大在於他的樸實。看了《人與永恆》後,更覺得他的樸實是我所向往追求的,誰都會喜歡這種樸實無華的感覺的。一直渴望恬靜而平和的生活,不需要太多歡笑,同樣也不要有太多痛苦;一直害怕遇到困難阻礙,害怕跌宕起伏,狂風大起的海面將我整個淹沒。看了《人與永恆》才明白過來,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失去什麼,是生命力居然如此乏弱!

周國平先生通過平淡的敘述,表達了對自然和生命的理解、看法及兩者的關係。雖然只是幾段文字,但卻足以撼動我的心靈,讓我不禁對自己以前的人生產生種種思考。人渴望平淡,不是真正喜歡這種顯得有些無聊的生活,不是排斥轟轟烈烈的人生。相反,正是因爲人們嚮往精彩紛呈的人生,從而產生了懼怕得不到,害怕要爲此付出巨大代價的想法,那有爲何不接受平淡呢?至少這樣做不會有所謂的失敗。

書裏說道:“之所以渴望平淡,是怕自己承受不住大喜大悲,是害怕不再平淡的日子將會承受更多的坎坷和磨難。所以,我屈服於平淡,我跪倒在了阻礙面前。是的,我討厭失敗,我害怕阻礙,於是我甘願讓生活化爲一汪平靜的湖水。但我並沒有注意到“生命”這個美麗的詞所潛藏的美被就此掩蓋了。我們活着,不就是爲了時時刻刻體驗生活,哪怕辛酸,哪怕刺痛,都是一種豐富的生命之美。歡樂和痛苦纔是我們應具備的表情。然而,這樣的時候很少,大多數時候,我們倒像是無生命的機械一樣活着,沒有表情,被一個個巨大的四四方方的盒子籠罩着。我們總生活在眼前,忘記了永恆和無限,忘掉了生命的悲壯和美麗。”

生命這個詞,一定有無數的人追尋過。但它卻一直籠罩着一張神祕的面紗。不同的人對生命的認識便會爲他繪製出了一張張不同的臉譜。而此刻展現在眼前的一張臉正在告訴你:“痛苦和歡樂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乏弱,既無歡樂,也無痛苦。當我感覺到自己的肢體和血管里布滿了新鮮的、活躍的生命之時,我的確認爲,此刻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摘自原書)”

無論我的人生是否平淡,無論我的前方是否艱難險阻,都去欣然接受。我一定會努力去感受生命力那種存在的充實與快樂!

人與永恆讀書心得4

非常喜歡《人與永恆》中作者周國平給自己定的一個原則“每天夜晚,每個週末,每年年底,只屬於我自己。在這些時間裏,我不做任何履約交差的事情,而只讀我自己想讀的書,只寫我自己想寫的東西。如果不想讀不想寫,我就什麼也不做,寧肯閒着,也決不應付差事。差事是應付不完的,唯一的辦法是人爲地加以限制,確保自己的自由時間。”

也許有人會說這還不容易嗎?其實要做到這一點,也許一天一週一個月不難,但長時間堅持絕非易事。一個人倘若沒有頑強的毅力,沒有持久的恆心,沒有相當的定力,是不可能確保自己自由的時間的。

閒雲這一年多堅持寫博,也在努力做到不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確保自己的自由時間,還一個本色的自己,嚐到瞭如此度過每一天的快樂與充實,幸福與滿足。

有兩種人不老人,都是凡胎肉身,怎麼會不老呢?起初,閒雲想這應該是指思想不老吧?

讀了《人與永恆》,閒雲知道了“哲學家生活在永恆中,詩人生活在瞬時中。他們都不會老。”

想來作者所言極是――“永恆”和“瞬時”這兩者是時間的兩極,生活在兩級的狀態怎麼老呢?

幽默與智慧

閒雲一直欣賞能把玩笑開得恰到好處的人,幽默是一個人智慧的外在表現。遺憾的是“中國人是一個老是開會而很少開玩笑的民族。”所以,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似乎多了一些嚴肅與凝重,少了一些活潑與輕鬆。這大概就是缺乏幽默感的表現。

“智慧的人往往會情不自禁地欣賞敵手的聰明的議論,即使聽到罵自己的俏皮話也會寬懷一笑。”《人與永恆》如是說。

閒雲以爲智慧應該是美麗的。智者會有更優雅的風度,更寬廣的胸懷,更得體的舉止,因而纔會將“幽默”拿捏得恰到好處,彰顯“智慧”的奪目光彩。

讀《人與永恆》之前,閒雲只聽說過有潔癖之人,還從未聽說過有精神潔癖的人。

時至今日,才知曉“有精神潔癖的人在污衊面前最缺乏自衛能力,平時他不屑於防人,因爲他覺得放人之心也玷污了自己精神上的清白。一旦污水潑來,他又不屑於洗刷,他的潔癖使他不肯觸碰污水,哪怕這污水此刻就在他自己身上,於是他只好懷着厭惡之心忍受。”

看來,人,最好不要走極端。你可以講衛生,但不要達到“潔癖”的程度;你可以精神潔淨,但不要達到“精神潔癖”程度。一旦與“潔癖”相關聯,就成了病態之人。

人與永恆讀書心得5

《人與永恆》是周國平先生的作品,這本富有哲理意味的隨感短文集,從許多方面給人以啓示。而最爲讓人注目的當屬標題,即“人與永恆”的探討。

人是一個奇怪的動物,明知人生苦短,卻一直在不懈地尋找着永恆,而對“永恆”的執着從古至今未曾間斷。古代帝王尋丹問道,是爲了讓自己短暫的人生得到無限的延續,可結果卻總是事與願違,於是,在對“永恆”的追求過程中產生了兩種形式——既然生命無法延續,那就保留死去的肉體(奇特的保屍術應運而生);既然肉體無法保留,那就保留無形的精神(各種文藝作品應運而生),於是乎,人類成了唯一有語言及文字記載,並且掌握高深醫學的物種,而這種對“永恆”的執着卻往往讓人苦不堪言。

首先,人類陷入了“執”,這種“執”會演變爲固執,讓人在對永恆的慾望和現實的不可得之間苦苦掙扎,特別是當親歷生命消逝的過程時,那血淋淋的現實會敲碎那看似堅強的心,讓人不得不因面對這種對“永恆”的“不可得”而悲從中來。其次,人在對永恆的追求中,編織了太多象徵着美好意義而實際上毫無意義的網,我們用這些網去網住別人,也網住了自己。我們總是喜歡自欺欺人地以爲賦予某件事情一個高尚的意義,就會使之成爲“永恆”(比如愛情),而事實上,該消失的仍然會消失,“短暫”是我們不可抗拒的命運。而正是這種矛盾構成了人類的悲劇性。

人們總說“人生如戲”或者“人生就像一本書”,當我們初次看到這兩句話時,總是喜歡把關注點放到“戲”和“書”所暗含的內容上,認爲人生是豐富多彩、變化多端的,並且充斥着巧合與荒誕,然而,卻忽視了“戲”和“書”都會有“唱完”和“看完”的一天。

人生就是這樣,無論多麼精彩或是多麼糟糕,無論人生的“書”的末尾是句號、問號、歎號還是省略號,它所表達的都是無奈的結局,而作爲結局,它的意義已經隨着它的消亡而消亡,但是人們卻偏偏想要這個結局延續,這就使人生具有了荒誕性,父親們希望子承父業,可卻忘記了自己與孩子是兩個不同的個體,自己無法完成的事情卻想強加到另一個人身上,強迫必然帶來反抗。以前讀《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以其“父傳子,子傳孫”的理論自以爲立於不敗之地,然而他自己尚且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移山”的壯舉,又怎麼能期求他的後代能秉承他的意願而矢志不渝呢?愚公的信念原本隨着愚公的死去而消亡,而他卻以爲這個結局能得到延續,這裏面自欺的成分不可謂之不多。

愚公其實是真“愚”,在“永恆”面前,人類永遠是弱者。

人與永恆讀書心得6

周國平是中國著名的學者和作家,其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喜愛。《人與永恆》是周國平的代表作之一,以隨筆短語的形式闡述了他畢生對人生問題的關注和思考,包括人、自然和生命、愛、孤獨、人生、美、超脫、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時間和永恆等26個話題,內容精闢而深刻,文字優美而富哲理。

本書是周國平的一本隨感錄。隨感錄的可貴在於真實,在於字字珠璣而又凝鍊傳神,就這個意義而言,周國平的隨感少卻了濃重的雕琢氣,少卻了老於世故的圓滑,處處呈現出單純而練達、質樸而傳神的精巧之美。作者把自己十年來寫的一些生活隨筆都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文章關於愛情、生活、孤獨、詩、生死等人生常遇到的問題,雖然作者是一位哲學博人,但是書中並沒有艱深的哲學術語,相反都是淺白的詞語,用生花之筆精雕細刻地寫下了對人生的理解和困惑,也許其中就有你所想的!

這本書貫穿着對人生重大問題的哲學思考,諸如生命,痛苦,愛。周國平的文字是送給熱愛生活,情感深沉豐富,追尋人生價值探求生命意義的讀者的一份珍貴的禮物。他的這本隨感集被評爲陶冶性情最應閱讀的十本書之一,也在於其中談到許多爲人處世的哲學。這種哲學式的人生解讀,既不是一種世俗的圓滑哲學,也不是遊離於塵世之外的出世哲學,而是追尋幸福感悟生活,發現自我實現自我,更貼近一個有着痛苦心靈的人的哲學。正如在書中所說:“人是唯一能追問存在之意義的動物。這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的悲壯之處。‘人是萬物的尺度。’人把自己當作尺度去衡量萬物,尋求萬物的意義。可是當他尋找自身的意義時用什麼尺度呢?仍然用人嗎?尺度與對象同一,無法衡量。用人之外的事物嗎?人又豈肯屈從他物,這本身就貶低了人的存在價值和意義。意義的尋求使人陷入二律背返。”周國平在談到《人與永恆》時說:“我自己喜歡它,是因爲它完全是無意爲之的產物,腦中閃過一個思緒,一點感想,我就隨手記了下來,心態非常自由。它記錄的彷彿是思想的原生態,而這樣的原生態是存在於每一個感受着思考着的人的頭腦裏的,很容易引起聯想、勾連、撞擊、共鳴、驚疑,我想也許正因爲此,就也獲得了讀者的喜歡。”

周國平,1945年7月生於上海。1962—1968年就學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分配在廣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現爲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1996年以懷念夭折女兒爲主題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而聞名,但其最大量的作品還是以哲理性思辯性爲主,出版各類著作20餘種,幾百萬字。其中《人與永恆》、《守望的距離》、《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迷者的悟》等產生了極大的反響,近日出版有心靈自傳《歲月與性情》。

除了哲學著作和翻譯,周國平還寫了大量的散文隨筆,併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其散文長於用文學的形式談哲學,諸如生命的意義、死亡、性與愛、自我、靈魂與超越等,虔誠探索現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

遍困惑,重視觀照心靈的歷程與磨難,寓哲理於常情中,深入淺出,平易之中多見理趣。而他的散文隨筆充滿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學的美麗,融理性和激情於一體,筆調清新自然,內涵睿智深刻。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無論是花季少年還是耄耋老人,都能從他的文字中獲得智與美的啓迪。

周國平是國內著名的尼采哲學研究專家,出版各類著作二十餘種,其中《人與永恆》是他最受讀者歡迎,也是他最喜歡的一本書。這本書是周國平的一本隨感錄,也是他的第二本書,對於周國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在1987年出版以後即長銷不衰,在廣大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產生了持久和深遠的影響。

人與永恆讀書心得7

周老七年的隨意點滴,猛然回首,竟築成了一本《人與永恆》。

裏面並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也沒有華麗生動的詞藻修飾。有的只是看似消極,卻極具質樸的東西——“只有質樸的東西才能真正打動心靈”,因爲它簡潔地豐富,平淡地深刻。它只是需要我們用一顆安寧的心去細細咀嚼,並與周老對話,產生共鳴,亦或各抒己見。

書中,關於死亡、關於時間與永恆、關於幸福、關於男人女人、關於態度、關於精神現象……太多存在於“人與永恆”之中的關於。其中,全然都是生活的點滴,都是我們無意或有意刻下的顏色。

看時,感慨周老思想的獨特與廣博,但那畢竟是別人的人生感悟和體驗,一直說着別人的理論和思想的博學家並非我、我們所追求和期待的。

以前中學的課本中,畢大媽眼中的幸福是:如金色的馬車,從我們身旁走過,而幸福就是掠過後,我們撿起的鬃毛。我們往往輕易與之錯過。周老眼中的幸福是:一個心思詭譎的女神——眼光並不勢利,權利能支配一切,卻支配不了命運。金錢能買來一切,卻買不來幸福。而我眼中的幸福呢?我只希望能常在雲霧中還能看清自己,在短暫的本色中,多爲社會做一點貢獻,多爲母親增添一些笑容。忽然間,想起《大兵小將》中那質樸的民歌“一條大路喲通呀通我家…五畝良田喲種點啥……”

“人與永恆”我決不苛求自己本爲人的永恆,但會努力讓自己活得並不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