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推薦】數學教學心得體會四篇

【推薦】數學教學心得體會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數學教學心得體會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數學教學心得體會四篇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1

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材是以多樣、形象、有趣爲宗旨。如果面對新的教材內容,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那將無疑會成爲學生學習絆腳石,只能消極的促使學生的厭學情緒早期形成。我作爲一名剛教學一年的教師,深感壓力重大。積極發現,營造學生需要學習的空間與條件,在一年的摸索學習中對低年級數學教學有一些感受。

一、在情境教學中要會“思”

二年級學生聽話效果,理解能力都要相對弱一些,有時教師對同樣一句話重複多次,也只能達到40-60%的效果。這樣,教師教的吃力,學生學的煩心。怎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呢?我嘗試在教學較難的內容時,要積極設置活生生的畫面幫助學生分析性學習,例如:小熊從家去學校,已經走了35米,離學校55米,小熊家離學校共有多米?在講這道題時,出示小熊上學去的動畫路線圖課件,着重啓發學生思考小熊從家開始走的35米是哪一部分?離學校還有55米是哪個部分?生動的畫面不僅吸引了學生,而且明白了在小熊上學這一鮮活的情景中的數學道理,即:已經行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全路程。又如在教學數學廣角中:一個文具盒12 元,可以怎樣付錢?這個題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學生對怎樣給錢卻感到有些難度,我在教學中,出示準備好的5角、1元、2元、5元、10元、1角、2角零錢,讓學生在直觀的演示中,帶着濃厚的興趣,帶着一份深深的思考進行正確的排列給合,輕鬆的解決問題。

二、在情境教學中要會“靜”

設置有序的情景、場合進行室外教學,會非常有力的增強學生對空間的感知,變抽象的知識爲淺而易顯,容易消化的知識。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若要在教室講解,顯的課程資源有很大的侷限性,教師語言蒼白無力。因此,我讓學生在很安靜的情況下帶隊到操場,在互動中靜觀,在靜觀中互動,既保證了講課秩序,又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前看、後看、左看、右看,後看,側看的相對性,及方位存於空間的真正含義。從不同的方向看同一個東西可能會看到不同的樣子。

三、在情境教學中要會“動”

教學七巧板相關知識時,我讓學生每人準備好一塊七巧板,讓學生觀察七巧板是由幾種圖形組成的?每種圖形分別有幾個?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哪些圖形最大?哪些圖形最小?在明白這些基本知識之後,讓學生拆開七巧板,大膽的想象、嘗試、操作,看一看七巧板的組成部分進行不同的有機整合後能拼成哪些有趣的圖案,通過小組合作,學生獨特構思,拼成的圖案各種各樣,風箏、免子、小狗、小鴨等。讓學生快樂的遨遊在七巧板的海洋中,輕鬆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發揮了創造力,挖掘了最大的潛能。又如在教學中有這樣一到題:小紅和同學排隊一題時,小紅前面3人,後面1人,這一隊共有多少人?又如小紅和同學排隊從前面數她是第3,從後面數是第2,這一隊共有多少人?遇到這類題時,學生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有時會多說一人,有時會少說一人,這時,有時候就不知道到底是多少人,我就指幾個學生扮演小紅,在教室做到快、靜、齊的條件下,自找合作伙伴,按照題目要求自行站隊,等學生站好隊之後,他們會自然明朗,馬上欣喜自信的告訴老師正確答案,不必教師做煩鎖的講解。

四、在情境教學中要會“記”

數學教學中概念性知識是教師最難講解,學生最難接受的問題,尤其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那就更難了。在學習加法、減法、乘法算式名稱時,教師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一頂頭飾帽,上面寫有一些加法、減法或乘法算式卡片,然後同桌面對面叫準對方所準備的算式卡片中的數字名稱,這樣要求每人交友5次進行對話學習,在具體的遊戲場景中多次重複加數、和、被減數、差、因數、積,學生便會正確加以區分性記憶,不易混淆。又如在教學長度單位米、釐米的認識及之間的關係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1米長的尺子上的刻度,先觀察1小格的長度有什麼特點?然後讓學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一釐米,再用尺子畫出一釐米的線段,真切的感受1釐米的實際長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數一大格有幾小格,1米尺子共有幾大格,共有幾小格,然後用自己的雙手張開感受一下1米大楷有多長讓學生反覆的數一數、做一做,加深印象,歸納得出1米等於100釐米。這種教學方法既讓學生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加深知識的記憶,又在記憶的過程中促進了知識的形成,收到了相輔相成的好效果!總之,情境教學的形式不居一格,可以因學生個性的特點和知識層次特點進行設置,也可根據教材內容的可行性進行設置,也可在教學硬件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設置,只要有一點情境,學生就會增添一份樂趣,達到因材施教,培養素質型人才的目標。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2

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繫,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一、設計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在小學生中,很多學生害怕數學,不喜歡數學,除了數學本身抽象、嚴謹、邏輯性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弱有關以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覺得數學老是與數字打交道,學習數學就是計算、做題等枯燥無味的事,沒有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不能體驗數學作爲基礎性學科對今後學習與發展的價值,也難以理解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地位。想要改變這個狀況,必須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感受到數學學習的作用,感知數學學習有其獨特的趣味。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聯繫實際,把生活中的問題引進課堂,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

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形成不是自發的,而是教師爲把學生引入積極的思維狀態而有目的設置的。如在講授《圓的周長》一課時,首先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都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吧,小白兔由於驕傲輸了,小白兔不服氣。今天小白兔不同烏龜賽跑了,它要同小狗賽跑,你們猜猜看,誰會取得勝利?同學們一致猜測應當是小狗跑第一。這時播放課件:小狗和小白兔進行比賽,小狗沿着正方形的路線跑,小白兔沿着圓形的路線跑,結果小白兔得了第一名,小狗看到小白兔獲勝,心裏很不服氣,它說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認爲這樣的比賽公平嗎?學生被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吸引,從而積極對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進行選取。發現要看比賽公平不公平,實質上就是看小狗和小白兔跑的路線是不是一樣長,小狗跑的路線是正方形周長,小白兔跑的路線是圓的周長,這方面的知識以前沒有學過,出於對問題的好奇,學生深深地被問題所吸引,從而陷入積極的探索狀態之中。

三、創設開放的、富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老師可以精心創設一些對理解教學內容有幫助的、又有情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嘗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參與解決問題、探索研究問題,努力使學生更多更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如“認識線段”一課中有一個“比線段長短”的片段。我讓學生看兩個情境:

①兩人比高矮,一人站在踏板上,一人站在地面上;

②跑步比賽中,甲、乙的起點不同,在教練喊停時,他們站在同一條線上。然後問學生:你們想說什麼?爲了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爲了讓每個學生都有修改、完善自己思想的機會,我安排學生先在小組裏發表自己的意見,再全班交流。之後直接讓學生通過操作比線段的長短,學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得很到位。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3

新課程標準提出“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確,估算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結果,同時,估算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 重要的意義。

1、體會估算的意義和價值

估算教學,要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體會到估算的意義和價值,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提出合適的問題,使得學生對估算的意義有深刻的體會。例如,向學生提出以下的問題:

我們學校有多少學生?我們學校的操場面積有多大? 一箱雞蛋有多少個?等等,

這些問題的提出能促使學生體會估算的必要性。

2、 鼓勵估算方法多樣化

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估算方法多樣化,應讓學生充分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瞭解他人的算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促進學生進行比較。在估算322×58時,學生說了如下方法:

生1:我是把322看作300,把58看作60, 300×60=18000,所以322×58≈18000。

生2:我把322看作320,把58看做60,320×60=19200,所以322×58≈19200。

生3:我把322看作300,58不變,300×58=17400,所以322×58≈17400。

3. 要重視估算,利用估算來驗證計算結果,養成好習慣

學生們有時用有時學生用筆算,結果對不對,特別是積的位數、商的位數,準確不準確,可以先用估算的方法,來確定一下它大致的取值範圍,這樣可以幫助學生來驗證計算的結果。

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提醒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要確實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教師首先必須重視估算,只有教師重視了估算,纔有可能在平時教學中注意滲透估算,培養學生估算意識。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xx月x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新城實驗小學舉辦的小學數學“新課改”教學觀摩研討會。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裏,我一共現場觀摩了兩節數學優質課,兩位名師的精彩課堂,令我們耳目一新。他們每一位老師所執教的課堪稱優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每位老師所設計的教學環節都很新穎、恰當、合理、平實,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和老師優美幽默的語言,更是給課堂增添了活力,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老師的設計和引導下,整個課堂以學生爲主體,主要包括學生討論、學生展示,教師點評等過程。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培養了各種能力,從而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並且每位老師在引領學生探究知識的同時,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下面我來談一些自己的粗淺的體會。

兩位老師的課徹底打破了常規的教學方式,整個課堂以導學案爲載體,教師只起了個穿針引線和補充的作用。我們常規的教學方式都是以教師講解爲主,學生被動接受。課堂上教師是主體,不斷灌輸,學生就像容器,沒有積極性,沒有主動性。信息以單向傳輸爲主。但這節課則完全是以學生爲主體,學生做導演,學生做演員,教師只是起了導師的作用。以前習慣了老師講學生聽,不相信學生可以通過自學、探究、討論能把知識學會。聽完這節課,才覺得是自己思想上放不開,對學生不信任,總是覺得不講不放心,講完之後學生聽不懂又覺得不能理解,甚至很生氣。以前的主要任務是備好課,講好課,看來以後要多備備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哪些問題纔是最重要的。

通過聽課,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雖然各個老師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地方。這次課堂觀摩活動,讓我再次開闊了眼界,明白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另外,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思考的問題:怎樣設計課堂讓學生感興趣?怎樣讓學生學會探究學習?怎樣讓我們的教學真正實現高效?怎樣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教師所要考慮的。希望今後還能有更多的機會與名師零距離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