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通用24篇)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通用2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通用24篇)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1

正在讀一本華語世界第一部身心靈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

剛剛開始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它很深奧,很難懂。但是看在它是以小說的形式來向人們講解和詮釋一個個耐人尋味又貼近生活的道理,感覺又很吸引人又很特別。就像是有些人一樣,第一眼看見覺得不怎麼樣,但是以後越看越順眼,越看越好看。當我細細慢慢體會的時候,忽然發現它已經在慢慢的進化着我的心靈,悲觀和慾望。

在這一個個的生活小故事中,最能引起我的共鳴的是這樣一件事。她說;那一天業績考覈出來了,每次都得第一的她,突然被擠了下來,她的內心非常難受。早上她上班,發現同事們正用不同的眼光注視着她,有同情、鼓勵的,有幸災樂禍的。在接下了和老闆的談話中得知,在老闆的一再要求下原本就工作出色的她終於得到了總經理的認可,得到了一個並列第一。她喜出望外,回答哦啊座位上,她想起了剛進辦公室時同事的眼光。可是,現在的她覺得同事們的眼光和平時沒有什麼兩樣的呀。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有類似的感覺,當你獲得一些與往常有不同的生活經歷,當自己的想法改變的時候,總覺得周圍的人看自己的眼光也會和以前不一樣了。他們的眼睛裏充滿着自己主觀臆想出來的內容。就像故事中提到的有些同事“同情、鼓勵”,有些同事“幸災樂禍”,都是她的大腦自己去篩選、過濾、定位出來的,並不是事實。這樣的想法,其實都是自己根據自己當時的情況虛構、假想出來的。換句話說是一種假象,是在自己的主觀想法作用下杜撰出來的。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則故事,說是在古時候,有個砍柴的人發現自己的斧頭不見了。他一直認爲是他的鄰居偷的。他每次看到那個鄰居都覺得他就是那個偷斧頭的人,而且越看越像。有一天,他帶着新買的斧頭上山去砍柴,突然在他曾今砍柴過的地方發現了一把已經生了鏽的斧頭。當他再一次看到他的鄰居時,他發現他的鄰居怎麼看都不像是會偷斧頭的人。

是呀,周圍的人、事、景、物常常會在我們不同的想法下產生着不同的變化。其實不是他們在變,而是看的人在變。所以我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能憑藉着主觀想法去臆斷,要追根溯源,多想想藏在這個想法背後的原因。就像書中的老人所說的: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是一個經過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它有時有點醜惡的包裝,帶着耐心和勇氣一點一點地拆開包裝的話,我們會驚喜地看到裏面珍藏的禮物。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2

2015年6月初讀這本書如沐春風,給那時的自己帶來許多的新奇,明白爲什麼生氣、爲什麼控制不住情緒等。當時只覺得這本書很好,感到給自己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能量。

時過六年再次閱讀,很平淡,沒有特別的感覺。但今早跑步的時候我卻用書中所講解的方法來審視自己,連我自己也很奇怪,爲什麼突然有這種意識冒出。我總是不喜歡、討厭我給予的意見沒有被採納也就是有點強勢,會感覺生氣、暴躁。爲何會如此呢?因爲內在的小我需要別人的肯定而汲取能量,讓他長大。一次兩次沒有意識到,小我就會不斷長,壓迫自我。因此一旦遇到類似的事情時,腦袋根本沒有自主思考,而是直接被小我控制了,立馬爆發情緒。雖然如今的我還不能控制情緒,但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爆發前我會鬥爭一下了。

臣服,放下對於我很難。事情已經發生,但潛意識會不斷告訴你當初如果怎樣就好了,這種陷於過去思想會影響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當初教師招聘時我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迎難而上。最後以第一名的成績去了最遠的學校,而這一次帶給我的遺憾一直困擾了我接近兩年的時間,每當經過那個地方我都會告訴自己要是當初……其實若當初我意識到“臣服”,事情已經發生、不管如何不能改變,不管多麼悲傷都不會讓你重新來過,而不快樂的接受。正如文章中所說的“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的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懟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着信心,給它一點兒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包裝外殼,你會享受到它的內在蘊含着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爲你量身打造的禮物”。

人真得有兩個自己,一個是真我,一個是小我。以前在遇到難以抉擇的事情時,腦袋中總有兩種聲音,一個讓你向東,一個讓你向西。小我是深受外在觀念,環境的影響。並且特別瞭解你,他會在第一個時間給你最想要的東西。比如你進入一間房間如果比較自卑,那麼他會立馬提醒你他們在嘲笑你等。他就是靠這樣一次次的戰勝真我,擠壓真我的生存昆明關鍵,從而控制自己。俗話說“眼見爲真”其實眼見也不一定爲真,因爲你內在的小我會把你想看見的展示給你觀看。“我們自以爲可以操控我們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選擇,做出自由的選擇,但實際上,我們是一部自動化制約模式下的機器,很多時候很不由己”。

如何聽從真我從傾聽自己的呼吸開始,因爲呼吸始終是在當下的。現在我也還不懂如何去破解小我以及其他的那些枷鎖,但意識到一個開端,破殼將會慢慢到來。其路漫漫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3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最初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淺顯的把它理解爲兩個意思。

(1)外面只有你一個人,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你一個來完成。

(2)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就好像世上只有你一個一樣,勇敢一點,做更好的自己。

看完《遇見未知的自己》,才知道這話的意思是: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身出來的結果。這本書我看的既艱難又容易。容易的是,它是一個銜接很順暢的故事,所以很好看下去。艱難的是,裏面有好多“專業的術語”甚至到現在我也理解不了;更艱難的是,看的時候有點點震動:原來,瞭解自己是如此痛苦的一個過程。有些時候,我好像感覺到自己所有的過去和思想都被顛覆了。這本書我看的緩慢,靠着每天睡前的時間終於把它啃完了。如果可以,再看一遍當然是好的。無論如何,我還是覺得這本書不錯,至少在某些方面給我一些提示,讓我做更好更快樂的人。它告訴我真我就是愛、喜悅、和平。書中還有一個理論就是“心想事成的祕密”,通俗的說就是想什麼就會有什麼。那麼,向世界竭力證明自己的價值,是每個人時刻都在想的事情。

易地而處,活於世上,我們真的不需要對世界作出任何解釋,世界只接受我們對自己的評價罷了。這本書讀了之後讓我受益頗深,以前我總是說自己的心態有多麼的好,其實不然,我的心態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好,我會爲外界的事或喜或悲,而且有些事情我沒有真正的看開,也沒有學會放下,對思想方面,更是不會考慮,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不會學着接受,更別說什麼思想與身體聯結了!我要試着看開看淡一切,學着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4

不是每個人的成長曆程都沐浴着溫暖的陽光,不是每一段心路都會有貴人爲你撥開雲霧,通達了悟。那些遺留在心裏的困惑和陰暗,揮之不去,凝結成黑壓壓的烏雲,遮蓋住我們原本明亮無染的心空。前一段日子,外表的平靜下,實則一直很痛苦,在家裏的時候,我知道我是誰,我是爸爸媽媽的女兒,是他們的希望。在中學的時候,我知道我是誰,我是老師眼裏的好學生,精益求精是我們奮鬥的口號。而在大學,衡量一個人得標準變得多元,再想爲自己標記一個閃亮的標籤很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隨着人潮不自覺的走着,解開各種身份的束縛,我一時間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遇見未知的自己》,幫我重拾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遇見未知的自己》告訴我,生命的困頓轉折是建立內在力量的最好時機。問題和困境不是來找你麻煩,而是來幫助你,幫助你找到你自己,幫助你內在成長,變成一個更接近你自己本質的人。而大部分的人碰到困境時,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壓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會從中找到成長的契機。曾幾何時,我掉進了脆弱的泥潭,內心的能量被消耗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消極和抱怨。

常常覺得自己很倒黴,懷才不遇,社會不公,《遇見未知的自己》在帶我尋找真我的過程中讓我更清楚的認識了自己,消極抱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應該是樂觀向上、祥和快樂的我。

於是我卸掉身上揹負的消極的東西,努力獲得心靈內在的力量,重拾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讀她的書的時候,有一句話確實震撼到我,也瞬間讓我覺得很可怕:“如果你不斷重複做某件事情,從生理學角度來說,我們的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長期且固定的聯繫,比方說,如果你每天都生氣,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慘痛苦等等,那麼你就在重複的爲那張神經網絡接線和整合。這就變成了你的一個情緒模式。”我在想,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不開心的那條神經應該很粗吧,也至此讓我決定,往後無論碰到什麼事情,都要把自己的心態調成最佳,要樂觀的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人一生追求的歸納起來只有幾個字,那就是愛,喜悅,和平,真我。在追求愛,喜悅,和平,真我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積蓄心靈內在的力量。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靈更強大呢?張德芬說:“先要爲發生在你身上的每一個事情都負起全責,負起全責的意思不是說將錯歸到自己身上,而是說這件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我用什麼方法做到最好。能夠這樣,就會一步步累積內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變成一個更開心的人。”讓我們順從生命的規律,在閱歷中不斷成長,汲取心靈內在的力量,活出一個身、心靈合一的真我!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5

昨天收到邁邁寄來的張德芬所著書一本--《遇見未知的自己》,花了將近四個小時的時間,將此書閱讀完畢,在看書的整個過程中心情此起彼伏,首先,因爲此書是邁強力推薦的,所以很是期待;看到中間時,就好像停不下似的,因爲書中講的很多都對我有所觸動,我希望能藉此解決自己心理上的困境;最後看到結尾部分,心中產生失望、擔憂等負面情緒,因爲想要走出心中窘境,不可能簡單的從看一本書就能實現,需要長期的修煉,這個道理雖然看書之前就很清楚,但是難免失落,因爲人生真的不簡單,追求幸福真的很不容易,《遇見未知的自己》觀後感。不過,這本書講的確實能夠給我一些啓發,讓我有所思。

人窮其一生所追求的東西,並不是我們所能實實在在看到、感到的財富、權利、健康等虛名,這些都只是實現了人的"小我",這些外在的東西或許能讓我們感到一時的快樂,而並不能讓我們得到心中真正的"愛,喜悅和平和",只有我們在人生中不斷尋求真我,當得到真我的那一刻,才能真正得到幸福,觀後感《《遇見未知的自己》觀後感》。

人可以用一系列同心圓來表示,最內層的就是"真我",而後依次是"身體","情緒","思想"和"身份認知"。真我正因爲被太多東西包裹,所以纔會是我們越來越遠離真我,遠離愛,喜悅,平和。"我們因爲與自己生命的源頭沒有了聯接,失去了能量的來源,所以不停的向外求取,以獲得能量,更糟糕的就是和我們的同胞們--其他的人類爭奪能量"。所以尋找幸福並不能無窮盡的向外索取,相反應該層層剝繭,感受真我。

有意識的杜絕自己的悲觀情緒。書中講到"胜肽"這一概念,讓我有所動。它說人如果不斷的重複某件事,我們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長期的卻固定的關係,但我們在身體成綿或是大腦層面產生某種情緒感受時,我們的下丘腦會馬上組裝一種化學物質,就是胜肽,它隨着血液跑到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被所有感受器所接受,久而久之,感受器就有了特定的胃口,產生飢餓感,所以如果你很久不生氣的話,你的細胞會讓你有生理的需求想去發脾氣。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我一向的思維方式就是悲觀化,將所有事情都想最壞的結果無限放大,讓自己感到痛苦,從而應和自己認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判定,現在想想好像不是這樣,事情的好壞不會以情緒的好壞發生太大變化,而壞的情緒是一種負面的固定思維模式,這會影響我們的能量轉換。

深呼吸,練習瑜伽,關注與身體的聯接。

世上有三種事:天的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我們唯一能管好的就只有自己的事。

臣服事實,事實最大。允許自己負面情緒的存在,承認他,繼而消除它。我承認我有不被愛的負面情緒,我接受他,進而放下他。

檢視自己的思想,我們的所思所想不完全都是正確的,沒必要過於執着。

祈禱。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6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臺灣女作家張德芬的成功力作,是一本有關心靈成長的小說。作者以深入淺出的筆觸揭示出了困擾人們的煩惱、痛苦的原因,講述了主人翁心靈成長的歷程,用通俗易懂、平實樸素的言辭解讀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張德芬將世界上的事分爲三件事,一是自己的事,二是別人的事,三是上天的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對其他已經發生的事學會臣服,最後的結果交由上天去抉擇。雖然我不能完全認可這些想法,但我認爲每個人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是唯一要做的事。只管自己的事,看似自私,實則大愛無私。管好自己,要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緒、語言、行爲、習慣等,管好自己就不會再給他人制造麻煩,就等同在愛別人。

書中有一句經典的話讓我印象很深。"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內心投射的結果,所以當你在論斷時,或許只看到了片面。有時候換個角度去思考,很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遇見未知的自己》幫我重拾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讓我知道人要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一個人的成長,不在於外表,而在於內心的成長。許多人碰到困境時,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壓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會從中找到成長的契機。曾幾何時,我掉入了困頓的深淵,內心的能量被消耗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消極、抱怨。《遇見未知的自己》帶我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更清楚地瞭解自己,讓我明白真我應是樂觀向上、祥和快樂的。於是我卸掉身上揹負的消極行囊,重拾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男子一天下班的時候,經過一條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僅有的路燈下找東西。她非常慌張、着急地在找,讓這個男子不禁停下腳步,想助她一臂之力。

"請問你在找什麼?"男子問。

"我的車鑰匙,沒有它我就回不家了!"女子焦慮地說。

"你大概在哪個位置,怎麼掉的?"

女子指向另一個暗處,說:"在那兒掏錢包出來的時候掉的。"

男子詫異道:"那你怎麼不在那裏找?"

女子理直氣壯地回答:"那裏沒有燈呀,怎麼找得到?"

或許你覺得上面的女子愚昧可笑,但我們在尋找自己想要的人生、自己想要的快樂時,常常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女子一般,找錯了方向。所以,難怪我們無法獲得我們想要的人生!

張德芬說:"先要爲你發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負責。負責的意思不是說將錯歸到自己身上,而是說這件事情既然已經發生,我該如何做到最好。"

讓我們順從生命的規律,在磨礪中不斷成長,汲取心靈內在的力量,活出真我!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7

昨晚到今天早上,花了兩三個小時,一口氣把這本書看完了。當然只是浮光掠影,快速閱讀了一番,很多內容還有待空閒時細細理解,深入領會。本書不似其他艱澀難懂,但是要完全理解並執行,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一本心靈脩行書,一個都市白領的故事穿起了一個個我們未曾覺察的真相。我們是誰?我們需要什麼?我們要如何面對或者得到?每個人都在追去快樂,但是快樂的人那麼少,我們在追求中是否迷失了方向,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去檢閱自己的內心、思想。從而阻礙了我們的心靈成長,心智成熟。

看完此書,有幾點觀點讓我特別產生共鳴。

----"既然快樂取決於外在的東西,那麼一旦那個令你快樂的情境或者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樂也隨之消失了。而喜悅不同,它是由內向外的綻放,從你的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所以你一旦擁有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

書中把人生所追求的東西歸爲:愛、喜悅、平和。而我們之所以得不到,是因爲"失落了真實的自己"。以我自己淺顯的理解來說,就是:"自己能製造跟別人給"這個意思。如果我把我的快樂和幸福通通都建立在別人身上,那麼這種快樂是不穩定及不確定的,但我能夠自己讓自己快樂,這種快樂會來得持久且穩定,人終究還是要自己對自己負責。

就像有時候,有些人一停下來就會胡思亂想,各種無聊,四處約人外出熱鬧;或者把自己的幸福和快樂都放在某個人身上,如果他今天對我笑一下,一天都陽光燦爛,如果他不理不睬,那麼我一天都是烏雲密佈。這種由外而內引起情緒上波動的人,通常過得很辛苦,基本也沒什麼快樂可言。

而自己對自己情緒負責的人,任何時候都能把自己的人生安排的豐富多彩而不受外界干擾。我的好朋友嘉曾對我說過:一個人能把自己過得不無聊,那也是能力的一種。這句說對我影響很深,每當我獨處無聊的時候我就會想:我能做點什麼改變一下這種狀態?讓自己此刻開心點?當漸漸擺脫"由外向內"時,我有機會審視自己,知道什麼是自己需要的,以期獲得"由內向外"的力量。

----我們因爲與自己生命的源頭沒有聯結,失去了能量的來源,所以不停的向外求取,以獲得能量。更糟糕的是,和我們的同胞---其他的人,爭奪能量。

而能量爭奪,書中的解釋是:控制他人,用權力凌駕於他人之上,獲得別人的關注、認可、喜愛,或證明自己是好的、對的、高人一等……

宇宙萬物皆有某種有特定震動頻率的能量,無論我們看的見看不見它都在我們周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無形中影響着周邊的人、事、物。同樣,我們也會吸引這些同頻震動的人、事、物在我們身邊。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身邊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們選擇的結果,影響我們選擇的是我們從小接受到的觀念、標準、信念、價值觀等,我覺得我此刻需要做的,可能就是不要被別人的負能量影響。雖然還不明白怎樣和生命源頭產生聯結,獲得能量來源。但這些年自身特定震動頻率的能量,吸引過來的人、事、物中,有好也有不好,總的還是快樂多於痛苦。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時來自於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時你創造出來的,是你對事情的解釋造成了痛苦。

這個觀念不是在這本書上獲得,而是我訂閱的一門心靈課程上。本書要求我們"覺察和定靜"。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理念時,真的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很多時候令我們傷心難過氣憤的事情,其實不是由事情本身引起,而是由我們的看法。我們對這件事的看法直接導致了我們是快樂,開心,難過。

你掉了100塊錢,如果你覺得無所謂啊,只是損失了兩天的菜錢,影響不到你的生活,那麼你就不會因爲這100塊錢去痛苦。

換一種心態,你覺得你接受不了,那麼掉錢這個行爲就會讓你煩惱,影響到你的心情。

這種ABC的看法,可以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轉變一下思路,或者觀念,就可以帶給我們截然不同的感受。當我們面對痛苦時,這個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記住一點,讓我們痛苦不是事情,而是對事情的看法。

以上幾點,是對《遇見未知的自己》一點感悟。篇幅有限,看書也只是囫圇吞棗,書中有很多觀點我是很認可的。比如: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愛護關注我們的身體,健康飲食,能量震動創造了我們的世界。

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就是:只要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會境由心轉地隨之改變。

以前,我們總覺得,改變一定是要兩個人一起,找出問題,共同解決。但事實上,真的不需要。只要我們先邁出那一步,就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會隨着你的變化而變化。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8

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有多少人能拍着胸脯大聲告訴全世界:我足夠了解自己。大概,就算是下一秒就要直面死神的可憐人,也不會有足夠的自信說:這一輩子,我徹底瞭解了自己吧。世界是充滿未知的,我們每個人也是充滿未知的,如何遇見未知的自己,發掘全新的自我,這恐怕需要我們用一生來學習,既然這樣,那倒不如先給心靈來趟正能量的旅行,淨化心靈,重新出發。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是臺灣女作家張德芬的成功力作,是一本有關身心靈成長的小說。這本書以一位都市白領階層的女性爲主角,經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種種事件,逐漸把眼光從外在的世界轉向我們內在的世界,進而發現我們大多數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自己思想和情緒的奴隸。一個不經意的機會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這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內在的狀態,進而改變了外在的世界,最終尋得內心的平和,就像春蠶破繭而出,迎風飛揚。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記憶中依舊清晰的留存着前年此時,面臨着畢業、即將參加工作的自己,也曾迷茫,也曾不知所措,對於這個充滿未知的未來,感覺一切都是空白的。然而那又怎樣,剩下的路,要靠我們自己,靠我們自己堅強的走下去,即使頭破血流,那也不過是成長的代價。大家是不是也會常常在想,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工作、生活都會呈現出怎樣一種狀態。誰又會知道呢。生活自然會告訴我們答案,只願到那時,我們都能以一顆積極的心去面對。

"世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指的是老天爺安排好的、人力無法改變的事實。對待這樣的事,我們只能順應自然、遵其規律,用最平和的心態,淡然悅納。他人的事,是指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最親近的家人,那也是別人的事,既然我們不能掌握,那隻能像書中所說"擔心是最差的禮物,不如給他祝福吧!"而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尋找內在的真我。或許,大多數人對於"我是誰"這個問題並沒有過多的思考過,也是,誰又會平白無故的去問自己"我是誰"呢。然而我們不妨從這一刻起,試着問下自己:我是誰?在搶救大廳的短短兩年,見到太多各型各色的病人,見到太多生死之間,他們又有幾人能明白內在的真我。爲了一點小事尋死覓活的年輕人,若有一天當他想通爲自己活着,活出自己的價值,不爲取悅任何人,那他該有多後悔今天所做的一切。面對突如其來的橫禍,命懸一線的中年人,想到更多的依舊是家庭,殊不知就連"自己的事",可能都回天無力。身患重病,生命進入倒計時的老年人,這漫長的一生,也不知他究竟找沒找到自己的心,是不是活成了他所希望的樣子。這看似簡單的一句"我是誰",又哪裏是這麼容易的三個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北京青年》,正如它的主題:重走青春。只要你願意,沒什麼是不可能的,也許瘋狂,也許天馬行空,但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爲了活出自己的人生,找回真實的自我,不妨大膽邁出這一步吧。

"愛過、痛過、哭過之後——是臣服的體驗。"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就像時光無法倒流一樣,所以要學會臣服。但這臣服,不是讓我們做軟弱的人,而是要學會接受!有時越是抗拒就越會持續,當真正放開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切都會是另一種結局。所以我們要活在當下,學會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也許病人是脆弱的,這需要我們有一顆更強大的心,去教會他們接受;也許病人是堅強的,是他們讓我們看到一個人的無限生命力,教會了我們活在當下。人們總說,醫院纔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沒錯,就在這樣一個直面生死的地方,臣服和活的精彩或許纔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心境決定人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盲點無法透析,有太多的情緒無法調節,但生活永遠不會和我們想象的一樣,所以不如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珍惜每一刻,保持一顆向上的心,誰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呢。未知沒什麼可怕的,未來也未必會充滿荊棘,既然這樣,爲何不調整好心態,準備遇見未知的自己呢!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9

從看完全書到提筆寫讀後感,中間足足間隔了一個多月,因此書中的具體內容很是模糊,所以又粗略地翻閱了一遍。融入書中的劇情,再次化身故事中的主人公若菱跟隨老人開啓了探索自我的旅程。

一個內在的聲音疑惑地問道:“我是誰?”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靖兒。”

內在的聲音又追着問:“靖兒是誰?”

我毫不猶豫地回答:“靖兒是我。”

她還是追着不放,繼續問道:“然後呢?”

這時候我有點遲疑,吞吞吐吐地回答:“然後,我,不知道……”

看到我滿臉猶豫的樣子,她自言自語地說:“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我堅定地回答:“穩穩的幸福。”

而她依然平淡地發問:“那麼,穩穩的幸福具體是什麼呢?”

具體是什麼呢?書中老人給出了很多問題讓人進入深思,一點一點清理了通往自我心靈的道路。

在讀此書的時候聽從了本書作者張德芬女士的建議:讀幾章停下來咀嚼反思一下。靜靜的觀察生活、細細的體悟生活,與書中所寫進行對比,反覆的進行思考和總結。

但遺憾的是沒有及時用文字記錄下來,幸好在督促其讀書會其他書友一起閱讀、討論的過程中,自己也因此獲益匪淺。書中“所有的付出都將得到收穫,只是展現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恰巧用自己真實的經歷證明了這條真理。感謝遇見千島湖讀書會!

然而在我人生中最幸運的遇見莫過於加入千島湖跑團,遇見那樣一羣充滿活力的人兒,從此之後感覺灰暗的人生開始慢慢回暖。在極其單調無聊的步伐中去跟自己的身體對話,傾聽身體的聲音。慢慢地臣服現實、接納現實、努力地在既定的現實中去實現更大更好的突破。直至此刻,高中畢業三年,從未動筆寫讀後感的我,安靜地坐在電腦面前。藉由此書,回顧着自己這三年的點點滴滴。伴隨着敲擊着鍵盤聲音,心中溢滿着感動的情緒,感恩。我想我已慢慢地拆除了上帝帶給我那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的禮物,正漸漸地享受到它精心爲我量身打造的豐盛美好的內在。

飲水思源,烏鵲反哺。現在的自己雖沒有強大到拯救地球,但至少擁有了獲得正能量的方式,希望自己可以爲身邊相識或不相識的人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而這恰巧又是一個認識自我、成長自我的過程,彼此成就。

借用書本中的那封信: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地反映你的內在。所有的遇見,都不是巧合。當外境又有任何東西觸動到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親愛的你,外面的世界,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10

《遇見未知的自我》,是一本有關身心靈成長的小說。作者張德芬以其深入淺出的筆觸,揭示出了困擾人們的煩惱痛苦的深層的原因,以通俗易通、平實樸素的言辭解讀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書中講解我們人類一生所追求的東西,也但是五個字就能夠表達,那就是愛!喜悅!和平!爲什麼我們這麼努力還追求不到自我想要的幸福?真我和愛,喜悅,和平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爲什麼我們會遠離真我呢?我們每個人不都是天天在演戲?扮演各種主角,然而在戲份中,有多少是我們心甘情願演出的?爲了演好這些人生大戲的不一樣主角,我們每個人都要因地因時地戴上一些面具,難道這就是我們看不見真我的原因之一?我想是,我也認同這樣的觀點。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的反映你的內在,當外境有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我哪個方又被觸碰了,看看自我有哪些陰影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先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然後再集中精力去應會付外在能夠改變的部分。因爲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我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快樂是取決於外在的東西,那麼一旦那個令你快樂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後,你的快樂也隨之消失了。而喜悅不一樣,它是由內向外的綻放,從你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擁有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

所以如果一個人充滿了快樂、正面的思想,那麼好的人、事、物都會和他起共鳴,而且會被他吸過來。同樣的,如果一個人老帶着悲觀、憤世嫉俗的思想頻率,那麼難怪這個人常有倒黴的事發生在他身上了!這大概就是書中提到的臭味相投、物以類聚的道理!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11

手裏捧着一本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細細讀着,看着一串串難懂的文字,不得不咬文嚼字地消化其中的內容。既然裏面充滿着無異於火星文的名詞,爲什麼還要讀完它呢?不是因爲任務,也不是因爲它有趣,他像有魔力一般吸引着我,引我思索自己,每讀完一章節我都得費很大力氣去消化,去反思自己。

書的開篇就引出了哲學的三大問題之一:我是誰?廢話!我是誰誰誰呀!許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自己的名字,卻不知道這只是生存在世界上的代號而已,與編了號的產品沒有差別。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比自己更瞭解自己,心裏想着什麼、想做些什麼只有自己知道。然而,誰又能客觀準確的評價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就像那些功利的人不會說自己功利,而偉大的人不會說自己很偉大。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爲連我們自己都在不斷否定自己,試圖把自己變得成功進而獲得更多的喜悅。終究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所以大多數人是不快樂的。何不大大方方地評價自己,就如評價別人一樣公道?不必害怕別人看待自己的世俗眼光,憑着會變好、會變得更好的信念活下去,坦誠面對自己,我們會笑得更開懷,感受到更多的快樂。突然想起一句話:人生就像一名女子,不論她成什麼樣子,我們好歹愛她。誠然學會接受一個怎樣的自己,如撥開雲霧,纔會更加清楚懂得自己是“誰”。

書的中間有一幅插圖讓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懷。插圖的內容是一輛馬車,馬車上有馬兒、車伕、乘客。關於插圖,書是這樣介紹的:馬是我們的表意識,車伕是我們的潛意識,乘客就是真我。“我們自以爲可以操控我們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選擇,但實際上,我們是一部自動化制約模式下的機器,很多時候身不由己。就像這匹馬,不知道左臉緊是因爲車伕收緊了左邊的繮繩。”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做情緒的主人,不能被情緒操控着我們,支配我們不做這樣或那樣不想做的事。因爲我們存在於世上的許多事經不起我們心情的什麼大起大落,只有處於一種冷靜沉着的狀態,才能把事情處理得儘量好。我們並不缺少開懷大笑的天分,但在面對各種負面情緒時,我們需要更多的是心如止水,接受並處理好它,並不是用笑來抑制它掩飾它,否則,負面情緒有一天會爆發,後果更加嚴重。心如止水地面對問題,這樣,人生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由自己操控。

劉亦菲說:“這本書讓我們驚鴻一瞥那個一直都在的深層的自己,如此陌生又熟悉,讓我們和自己真實的源頭越來越近。”其實這本書是獻給那些悲觀消極的人的。在我情緒處於一個極其煩躁的低谷時,我選中了它當我的導師,讓我在迷失的時候抓住了自己,看清自己真正重要及想要的東西,向着它們前進。我從一位朋友那看過一句話,我把它送給了自己,也送給你們:把一切悲喜交付給自己。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12

當初購買這本書,僅僅是因爲它的名字——《遇見未知的自己》。準確說來,其實是因爲其中的“未知”二字。我是一個天馬行空的人,有時候也因着自己的不着邊際而困惑,所以,這“未知”二字,着實吸引了我。我常常想,人們對於自己的家人、朋友,往往能稱得上如何瞭解,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靜下心來真正考慮自己內心世界的想法?

《遇見未知的自己》給了我一個同自己對話的機會。看這本書的第一遍,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看待若菱,看她在老人的幫助下如何一步步走出困境,重新活出精彩的人生。從若菱的一次次成長,一次次飛躍中,我學到了很多道理。其實,對於這本書的每一位讀者而言,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若菱?若菱之於我們,不過是另一個自己。我們痛苦過、彷徨過、失意過……我們時常感嘆“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卻不曾發現,這諸多的不如意,其實源於我們自己。而我們對於這個“自己”,又知之甚少,所謂“真我”,到底有多少人能夠參悟得到“愛、喜悅、和平”這層含義?

生活在現代社會快節奏模式下的我們,每天爲了名譽、財富、地位等奔波勞頓,卻很少意識到,這些其實都是我們最表象的東西,即所謂的“身外之物”,因此,我們忽視了生命中最本質的東西,即愛、喜悅、和平。在古代,儒家推崇性善論,認爲人最初的本性中,深藏大愛。那麼,在千百年後的今天,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竟然摒棄了自己的“真我”,將“愛、喜悅、和平”用表象的物質矇蔽。這不禁令我想起了曾經讀過的一篇名爲《房前種樹,屋後栽花》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是北大高材生,哈佛女博士,曾在華爾街縱橫職場。然而,在事業的巔峯期,她卻放棄所有,毅然回國,買下一塊地,建一處房屋,房前種樹,屋後栽花。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這種行爲,包括當時的我。然而多年之後的今天,在看過這部《遇見未知的自己》後,我明白了,她不過是懂得了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定義成功的方式分很多種,這取決於人們的價值取向。但有一種,我將其定義爲成功的至高境界,即追求“真我”,追隨本心,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但是,想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首先,人活着雖然是一個個體,但卻是生活在多重環境中的個體,我們寓於整體之中,這決定了我們不能僅僅只是一個個體,而是要處於形形色色的“圈子”中。因此我們有家人,有朋友,有老師,有同學……我們寓於一個又一個社會大環境之中。有很多人,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內,我們的內心裏一直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喜歡的生活狀態與生活方式。然而,社會的大環境又使得我們不得不顧慮他人的眼光,社會的認同。許多人寒窗數年,刻苦讀書,其實不一定喜歡讀書,或許在懸樑刺股的同時,他們的內心正呼嘯着要衝出現實的桎梏。於是他們忽視真我,壓抑那種尋求“愛、喜悅、和平”的渴望,去追求升學,尋找高薪職位。可能到最後,站在人生巔峯的他們才意識到,歸根到底,他們得到的,無非是地位高於他人時的優越感,同學聚會上被視爲焦點的滿足感,親友見面時人人豔羨的目光……這些都是他們前行的動力。可是,這些又都是最爲表象的東西,而他們把內心的真我——愛、喜悅、和平藏在了最深處。

《遇見未知的自己》對人生有許多高見,但我們若是以一顆平常心看待書中的一系列看法,不難發現,其實許多事情正是我們所經歷過的,只是一直沒有將其系統地解釋出來。例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其實就是書中“能量振動理論”的真實寫照。很多時候,在生活遇到逆境時,我們別無選擇,只好臣服於事實。於是,當我們絕處蓬生時,常常慨嘆“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實,這正是臣服的力量,承認事實最大,而事實,恰恰給予我們最好的回報。

重新審視自己,我認識到,其實很多時候我的心態還是很好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每當生活中有小的不如意,我總會想辦法看到相反的一面。而這些不如意,往往會使我收穫頗多。同蔣方舟老師所說的一樣,“我不曾經歷滄桑”。從小到大,我的人生可以說是順風順水。雖說生在農村,可我並沒有經歷那種寒門學子的艱辛,父母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了我十幾年無憂無慮的求學生涯。如果非要指出我生活中的“大挫折”,我想那便是我人生中的兩次落榜吧。

我第一次“名落孫山”是在2009年,初中升高中的考試。那一次的考試,說是發揮失常,卻也是情理之中。我本身不是什麼踏實之人,況且是在那個需要張揚的青春年紀。在那個被成爲“全市第一學府”的私立學校裏,到處是競爭、攀比,學生之間的交談無時不流露着一種發自內心的虛榮。老師之間對於自己學生的攀比,使得那種因學習成績好壞而劃分的等級觀念愈演愈烈,加之那個年紀的學生之間對於各自家庭、財富、地位等的虛榮,使得大部分人活在這種混沌的泥潭中而不自知,拼命地證明自己。而只要取得一點成績,就愈顯張揚,覺得自己從此高人一等。現在開來,還真是天真得可笑,換句話說,是愚笨得可笑。而我本人,恰恰是那成百上千的愚笨者之一。也正因此,初三時的成績極其不穩定,大起大落。說是落榜,現在中國教育這種大學生遍地都有的年代怎麼可能真正讓人沒有學上呢?我不過是從省重點落到市重點。但應試教育大環境下塑造出的學校,哪有不將學生分出個三六九等的?我高中的母校向來有個傳統,按照學生的成績高低,依次分爲宏志班、英才班和普通班。宏志班的層次,明顯高於其他班級,經過此班級培養出的學生,最終成績可以高於省重點的二類考生。而我,恰好處於不上不下的英才班,說不出這是我的幸運還是不幸。

但是,人生有時候真的是一波三折的,往往在你接受了現實之後就迎來了意外的轉機。開學沒多久,班主任老師宣佈了學校的新規定——英才班成績出色的同學可調動至宏志班。我當時早已對自己失去信心,根本無心爭取什麼調動機會。但是,我是一個喜歡幻想的人。我時常想,假如自己被調去宏志班,就會怎樣怎樣。但轉念又告訴自己,是你的早晚是你的,不要被那些虛榮迷失了心智纔好,況且班上那麼多比你成績好的人(第一次月考的時候我考了全班第七名,覺得好多人比我好太多了。)但是,當命運的轉機真的降臨到我的頭上的時刻,我簡直不敢相信。我至今仍記得班主任老師找我談話時的場景,也至今都弄不懂爲什麼老師沒有調動期中考試的第一名同學而調動我這個第四名。直到老師找我談話時,我才知道,原來老師認得我,知道我的名字。而自從我調動到宏志班之後,由於種種原因,我的母校——黑龍江省雙城市第三中學,從此廢除了這項制度,宏志班和英才班不再實行人員滾動制。所以,我的這次調動,空前絕後!正是因爲這突如其來的改變,我的人生從此出現轉折,所以,我從那時候起就下定決心,要一輩子感激這位老師。從前,我只當這是命運對我的眷顧,現在,我知道那是我臣服於事實所得到的福報,是我的潛意識給予我自己的禮物,由此我更加領會了書中那句“所以心想事成的第一定律就是,你所向往的東西必須命裏註定該是你的,或者與你更高的目標是一致的,有利於人類社會的。要不然就是你能深入到潛意識和真我層面,破除人生模式,學好自己該學的功課,破解你的命運,否則,心想事成,不過是紙上談兵。”誠然,我的心想事成是最後一種。

我的第二次落榜,就顯得問題嚴重多了——高考落榜!而我的分數,還不算很低,能夠考一個好的二表本科了,這自然歸功於本文提到的第一次“心想事成”,然而,因爲估分過高,導致我以四分之差與目標學校擦肩而過。現在回憶起來,我當時還真是夠瀟灑了。除了在父母愁容滿面的時候也愁了幾天,接下來我很坦然地接受了現實,很輕鬆地和所有人提出了“我要復讀”這個計劃。除了心裏有點因爲即將上大學到又要回高三“吃苦”的落差引發的失落,並無其他想法。於是,我很自然地背起行囊(絕大部分是母親爲我打理的),做了一次往屆生,“回爐再造”。讀完《遇見未知的自己》我才知道,這便也是潛意識的力量。因爲我在高三反思自己做的不夠好的事情的時候時常想,若是再來一年,我一定會努力做得如何如何好。而最終,老天真的給了我一次“再來”的機會。事實證明,高考落榜,對我來說,的確是“又賺了一筆”。第二年,我考取了全市文科第十名的成績。回想初中時處處比我強甚至考上省重點的同學,有很多都沒有我如今的成績。因此,我由衷地感激命運裏出現的兩次“柳暗花明又一村”。“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句話我一直堅信!

最後,我想說一遍文章結尾處老人給若菱的那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生活給予每一個人的幸福與磨難都是同等的,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枷鎖中,卻不知,造成這一切的,只有我們自己,自己,其實是一個很強大的存在。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13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愛讀書,一本“遇見未知的自己”更是讓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講述了主人公“若菱”遇見了神祕的老人,老人教她修心、正心、養心,提升她的心態,讓若菱破繭而出,找回了真實的自己。

合上這本書,心裏很多觸動。老人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真實的你。老人畫的圓圈也讓我受益良多。最裏面的圓圈寫着小小的真我,在身體的最裏層。因爲我們很多人已經忘記了真實的自己,真我向往的是愛、喜悅、和平;最外面的是角色扮演,身份認同,這就是人們戴的面具,最大的面具,它先讓我們失去了真我。

還有一句讓我似懂非懂卻又記憶猶新的話,“我看見我在尋求不被愛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納這種感受,並且放下對它的需要”,這種東西愈去排斥它,它愈不走,而且會更強;同時你問自己:“我可不可以歡迎它?”,如果答案是“不行!”也沒關係,接下來你問自己:“我可以允許它存在嗎?”然後你會發現,允許不允許,它還是存在了,當你回答“可以”時,你內在就會有種力量升起,你就不會那麼害怕、排斥讓你痛苦的情緒了。

你也要關注自己的身體。比如當你的手夠不到腳尖時,試着把你的精力放到身體緊繃的地方,告訴它們:“沒關係,慢慢來”。然後你的手一會就能夠到腳尖了,太神奇了!

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我彷彿看見了一個真實的自我,躺在草坪上,徐徐的微風中,藍藍的天空下,看着我,微微地笑……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14

最近,在公司組織的"書香移動,相伴成長"主題活動中,我有幸拜讀了張德芬女士的作品《遇見未知的自己》。接納,是這本都市身心靈脩行書籍與我產生的共鳴。我慶幸能夠在紛繁的生活中,落一時的寧靜與寬懷,和自己的內心對話,爲自己錯綜複雜的情緒找一條出口,對我而言,是一件令人大快朵頤的事情。

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這本書的開頭,老人關於"我是誰"的終極追問把我從現實直接打到冷宮,讓作爲讀者的我有點無所適從,因爲我本能的認爲,這不是在盤查戶口,而是一個關於你如何來,到哪裏去的終極問題。所以,跟隨筆者,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隨之而來的是嘆息,因爲在都市生活中,我們已經忘記,或者說無暇顧及這些"無聊"的問題,但對我來說,卻有正中下懷的感覺,大學時候喜歡讀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尼采等等哲學家一一浮現出來,尼采說:"我就是太陽!",這種熾誠與癲狂把本我無限放大,讓每個讀尼采的人都能感受他內心的那股力量。但是現在,我們有多少人在思考關於我是誰,我如何生,如何死,如何存在,如何消失的問題,我們的眼裏只有對名利的追逐,對周遭的憤懣,對世間各種的批判和隱忍,但是從來沒有問過自己,我爲什麼要這樣,我何苦要這樣,我來這個世界走一遭,我該以何種價值體的方式去度過這一生,是利他,還是利己,是逆來順受,還是順勢而爲,這些都是我們忽略的思想死角,但是卻無處不在潛意識的指引着我們的現實生活。

通過這本書,我讀到的結果是接納,所以,我想說,不管"我是誰",關於人生,最好的態度是接納,一種順勢而爲的情懷。

接納我們的情緒。情緒其實是社會的產物,社會越來越複雜,隨之,情緒就越來越多變。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作爲個體的人和作爲社會的人,不得不面對各種各樣的關聯,這種關聯構成的單位糾結出不一樣的情緒,比如:工作,家庭,糾結出來的情緒可謂是千變萬化,甚至可以讓一個人千瘡百孔。

關於情緒,老人說它其實是一種能量,會來也會走,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去幹涉,而去臣服。我個人覺得臣服用在這裏顯得太被動,而且無可奈何,對於情緒,我更願意用接納來表述。

說到情緒,我想到我們職場上常常說的一個詞:情商,是說一個人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能力。說某人情商高,說明他控制情緒的能力強,反之不然。但是,對於情商一說,我情願理解爲這個人在接納情緒的時候,是以坦然而喜悅的方式來的,而且,高就高在這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會爲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這個情緒產生的根源,以作者的表達,那是因爲我們內心的拒絕,她說:"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 這就是我們痛苦的根源。所以,每當我們工作不如人意,生活超出我們的負荷時,我們總是在內心充滿了無限的牴觸和厭惡。我們討厭工作上無盡的壓力,我們討厭職場上人事的阿諛奉承,爾虞我詐,我們厭倦生活中的庸庸碌碌和繁雜瑣碎,在毫無激情的狀態下,我們一度懈怠生命,辜負時間。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很多人都在這種情緒中痛苦而隱忍的掙扎着,但是很多人又不願意抽離其中,這是書本里作者談到的"貹肽"效應,就是這種習慣性的如飢似渴,導致了我們在工作中,在生活裏無法自拔。所以我們的幸福感降低了,我們的情緒化越來越嚴重,我們甚至在這種情緒的漩渦裏迷失自己。

但是作者在書裏這麼寫到:"負面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是驅散不走他們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光進來。"我想說,這個光,就是我們的接納心態,一種不做作,不刻板的融入。舉例來說:當我覺得加班是一種負累的時候,我感到身體和精神帶來的雙重疲憊,從而抱怨和抗拒情緒油然而生,在這種痛苦中,我一味認爲公司對我不公,社會對我不公,甚至懷疑人生都在和我開玩笑,把我拋棄了,這是抗拒給我帶來的痛苦。但是,當我們換一種方式來接納的時候,會發現既來之則安之的效果比牴觸更能安慰自己的內心,更有甚者,當我們站在大我的立場來分擔這種情緒時,會發現這居然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情。隨之而來的,是情緒的放鬆,是一種泰然處之的心態,痛苦感消失無蹤。

所以,對於情緒,我們自己就是那束光,不要抗拒,不要控制,只要欣然接受,接納就能打開心門,光就會進來,進來趕走痛苦,照亮我們的靈魂。

關於未來。關於未來,每個人都有很多期許。但是更多的傾向於物質上我要的。在精神層面,可以說思考的人卻佔少數。

讀了張德芬女士的書,我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爲我不光在書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找到了走出陰霾的路徑,對我而言,這也是一道光,指引心靈的光芒。對於已經過了而立之年的我來說,未來的質感不光體現在物質層面,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自我交流和自我救贖。書裏說:"我們的思想總是在過去和未來,但我們的身體和呼吸卻永遠在當下的。"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爲過去的未來就是當下,當下的以後就是未來。所以,當下是最重要的,只有過好每一個當下,珍惜每一個當下,未來纔會有質的提升。

我記得曾經看過的一部電視劇《一代梟雄》,裏面的男主在劇情結尾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任何事情的結果到最後都是好的,如果不是,那說明還沒到最後。"我相信未來也是一樣,未來就是我的那個最後,不管中途經歷什麼,最後的結果我相信一定是好的,我們只管在過程中以寬容和喜悅的情懷去接納,好的或者不好的,到最後,肯定是好的。所以接納,這就是人生最好的選擇。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15

眼因多流淚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

一路走過,草長鶯飛,風花雪月,回過頭來,心平氣和地細細品味,有趣的回憶已沉澱成一種幸福,成長的足跡依舊在蔓延。我期待着,卻也免不了一絲惶恐。未知的自己是否會如浮萍般飄忽?道路,還有很長……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難道這只是一個人的世界?其實不然。外境的存在會給予我們很多禮物,或包裝精美、或包裝拙劣,欣欣然去接受,用心去玩味禮物之所值。外在的一切就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投射。當外境有任何觸動你內心琴絃的各種事情時,坦然面對這種種來臨,沉思着,去往內看。外在的不可抗拒的東西,與其與之搏鬥,不如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內在層面的調和整理,會讓我們得到更多,應付那些可以改變的部分。勇往直前未嘗不是一種奮鬥精神,但當難以遏制的波濤,洶涌而來之時,我們不得不做暫時的退縮。臣服,代表我們接納了當下。事情不是到最後,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原本的掙扎是那麼無力。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天底下只有三種事:老天的事、他的事、我的事。春天,我們埋怨春雨的纏綿;秋天,我們埋怨秋風的蕭索;夏天,我們埋怨天氣的炎熱;冬天,我們埋怨天氣的寒冷。老天的事讓我們煩惱四季,帶來消沉。人,是如此憐憫。我們早已將自己打磨成一個生活的生存者了,習慣了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怨聲嘆氣。人生的戲場給我們戴了太多的角色面具,以致捲走了屬於我們的真正的東西,與“真我”漸行漸遠,迷失、流浪、受苦。我們已看不清楚自己是誰,只是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或許,收穫的成功會帶來稍許的快樂,而快樂是由外在的東西取決的,一旦這快樂的基礎被抽空,一切皆是一場夢,稍縱即逝。我們一直遊蕩在這三種事當中,卻不自覺地被老天的事和他的事給牽絆,愁了自己青絲髮。殊不知關注我的事,會讓自己更具魅力,成爲生活的智者。過多地計較得失與輕重,不如在晚霞映照的黃昏時刻,悠閒地散步於大自然的懷抱中,舒緩自己疲憊的心靈,找到“真我”的那份靜好。

愛、喜悅、和平,人類心靈本真的追求。愛,讓我們找到生存的支撐點,“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爲。”我們需要愛的擁抱、愛的鼓舞。愛,滋潤着生活本來面目的單調,癒合裂開的傷口。喜悅,情感由內向外的綻放,一旦擁有,便不可剝奪。讓喜悅永駐心中,感受生活的另一種味道。和平,以一顆平和之心去看待是是非非,當外界風起雲涌之時,我亦可以靜坐養齋。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做一個心靈除塵的勤勞者,做一個生活的情趣者,“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未知的自己,等着你的相擁。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16

面對一個陌生人,有時候我們無來由的感覺到親切,而有時候恰恰相反;在一個公衆的場合,情緒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快樂與悲傷都可以互相感染;也會碰到傳說中的氣場,看着就是V587。這是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都想讓自己的能量壓倒別人的能量,都想從別人的身上獲取能量,像一羣在山洞裏爭奪火源的原始人,忘記了洞外面有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那太陽,便是我們自己。

弗洛伊德說人有本我和自我,這本我與自我的區分,就是洞內火把與洞外太陽的區分了。

從赤裸裸出生到現在,我們穿上了衣服,也穿上了這個社會賦予的太多無形的束縛:社會倫理、世界觀、價值觀、身份、地位……,讓我們去追求各種各樣的東西,有了各種各樣的像徵,有了思想、有了情緒、有了身份,於是以爲這些思想、情緒、身份便是真正的自己,以爲這個不停忙碌不斷追求着的就是真正的自己,而要讓自己實現個人價值,就不停的爭奪這些可以移動的能量。

我們在爭奪中,有了不同的情緒,養成了不同的情緒模式。這種情緒模式最終成爲一種反射,遇到相似的情況就會暴發。這種情緒的經常性暴發會讓人體上癮,所以有些人的在追求能量的過程中有了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古怪性格。

然而這種能量的爭奪終究是辛苦而無意義的,因爲我們能攜取的能量的根源在於自身,但各種無形的東西把我們真正的自己層層包裹起來,最終斷絕了聯繫。

要接觸到真正的自我並從那裏獲取能量,就要突破這些隔膜,這一共有四層:

最外面的一層是我們的身份和角色,我們要認同,並且思考爲什麼會成爲這種角色,嘗試從其中獲取這些角色扮演的本質。無論是婆媳、朋友、同事、愛人,傾聽自己的聲音,拋開別人或者社會給予的成見,這不是秀給別人看的。

再內一層是思想,對思想的控制是最不容易的事情。如之前所說,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體,思想也是。我們散發出什麼樣的思想就會得到什麼樣的回饋,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人眼睛裏有不同的外觀,有言:心裏有什麼、眼裏就有什麼。寫到這裏想到一句佛言,相由心生。思想的聲音是我們要傾聽的,而如何真正聽到我們的思想也需要好好的想想。我們想的不一定是對的,但一定是對行爲產生影響的。

第三層是情緒,情緒是會上癮的毒藥,然後成爲一個人的性格。父母教我們堅強、能幹、聰明……可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對立的,有堅強便有軟弱,有聰明便有笨拙,有能幹便有無能,我們都是矛盾的結合體。所以,對待負面的情緒,我們要臣服,一切過去的東西我們都要臣服、認同。對情緒的控制,就是要肯定自己有這方面的情緒存在,並且告訴自己,我已經不需要它了。

第四層是身體。我們要學會和身體對話,這種對話的方式就是經常停下來,認真地去感受某一個部位。堅持鍛鍊身體、珍惜自己,珍惜生命。

總之,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17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教師閱讀推薦書目中唯一的一本小說,可以把它當做一本有趣的小說讀,也可以當做一本生活指南細細品味。

歌德曾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事實的確是這樣,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淨,而且沁人心脾。讀這本書的時候會讓人聯想到自己的經歷,聯繫到自己的困惑深入思考下去,對自己尋找未來的路徑有一些啓迪。細看封三美女張德芬的照片,你會相信這是一個45歲的女人嗎?簡直就是一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小女生。這時你也許會相信改變自己的心態,輕鬆地去活可以抗拒歲月對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女人容顏的改變,進而改變一個人的氣質,活出別樣的.自己。

全書以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區,一個沒有手機、沒有汽油的孤單白領階層的女性,在自怨自艾時恰逢老人爲故事的開始。隨即引出老人的提問:“你是誰?”讓人逐步地去理解“小我”與“真我”。

是啊,現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真我”是誰?總是把外在的條件,或者自己的一個身份,一個理解的角度等一些外在的只是表示自己的東西理解爲自己。爲去追求我們所定義的某個身份,總是在不知某個時候失落了真是的自己。爲什麼我們總是不快樂?爲什麼我們不能擁有想要的生活?我們總是在做我們自己思想的奴隸。就像書上說的警示的句子“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的東西”;“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到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小我的虛假認同”“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應爲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我是誰呢?我們可以通過比較“快樂”與“喜悅”有所發現。快樂是短暫的“快之樂”,稍縱即逝,我們尋找快樂往往是向外界去尋覓,比如有人喜歡購物逛街,滿足自己的物慾,但這種快樂是短暫的,慾望滿足了又有新的慾望膨脹,正所謂慾壑難填。有人喜歡聚在一起搓麻將、打撲克,玩的時候是興奮,不過這只是短暫的精神醫學專用,曲終人散後是更多的孤寂與空虛。所以我們要尋找喜悅要向內去尋覓,去關注自己的內心,關注自己的靈魂。從內心發出歡喜心,微笑着面對生活中的人和事,以感恩的心態面對生命的每一天,那麼你會倍感輕鬆。向內尋找你會逐漸地瞭解我是誰,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我離我的真我到底有多遠的距離,我真正渴求的是什麼。

愛過,痛過,哭過之後,學會臣服當下。這話好像是對我說的,要試着活在當下,臣服所有已經發生的事情。就像書中的那句“凡是你所抗拒的,都會持續”事實擺在那裏我們所有的抗拒都是徒勞,同時還要臣服我們對事件衍生的負面情緒。就像老人的那句“這些負面的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驅散不走他們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進光來,光出現了,黑暗就消融了,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但願我們都像春蠶破繭而出。開始就是未來!我的同事對我說:“不完美才是人生”。過分追求完美,事事苛求完美,受傷的必然是自己。我們必須適應社會,不可能讓社會來適應你。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對於可能改變的事情嘗試着去努力。做到做不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最喜歡書中的一段話:“記得,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憤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着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着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爲你量身打造的禮物。所以,雖然現在我們正在低谷,請你開始感恩,因爲我們已經開始拆開那個禮物了,請讓我們繼續勇敢的、樂觀的去面對,我們會看到那個不一樣的驚喜!”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18

幾年前,初涉職場,經驗不足的我很是焦慮,正當迷茫的時候,有朋友推薦看《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她說張德芬的見解很能寬慰人,我卻武斷地牴觸這類心靈雞湯的書,認爲它的作用像一塊軟布,拭過傷口,卻不能治癒根本。

如今有了婚姻,工作尚可,卻也有困惑不已的時候。偶然到書店逛逛,我看到最新印刷的版本,封面上沙漠黃的背景上,坐着位長髮翲逸的托腮女子,像極了夢中的場景,於是把書買回來讀。

全書以女主角若菱的視角,當她面臨工作、婚姻同時出現問題,尋求高人指點的過程。若菱與志明是大學同學,在周圍人的眼裏是絕對的才子佳人,兩人從美國留學歸來後,就各自奔向工作崗位,志明留校當上教授,而若菱成了外企骨幹。隨着各自工作上的壓力,交流越來越少,互要以冷戰應對,感情出現危機。工作上,若菱兢兢業業,卻要遭受不公正的排擠,她異常的憤怒;回到家,看到志明與不認識的女子摟在一起,她更是沮喪。一切的不順利,加上兒時痛苦的回憶,讓若菱頓覺崩潰,人生不知如何繼續,這時出現了位靈脩的老人,寬慰她,幫助她慢慢找回本我,認同自己。

讀完,我感覺豁然開朗,若菱的故事沒有結局,並不像衆人所願的美好團圓,而是順期自然,認同自我。市面上很多類似題材的書籍,能做到通俗易懂的並不多,作者將理念融合到故事對話裏,對簡單事情的討論引發我們對世界的思考,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點。

我們看見的世界,是我們選擇看見的世界。有個小故事,男子天天打老婆,後來拋下妻子和三個兒子,遠走他鄉。三個兒子長大後,老大認爲是罪惡的世界造就父親,而父親的拋棄造就了他痛苦的一生,他到處偷竊搶劫,報復社會;老二認爲父母的模式就是自己人生的模式,娶了老婆回來,天天拳打腳踢;老三認爲母親很可憐,自己長大了成爲男人,要疼愛自己的老婆,對母親更是孝順。

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事件的發現,源自於觀察者的主觀判斷,然而事件本身就是那樣的。所以要追求內心的真我,主要是四層:關心身體的變化,與身體聯結;臣服於發生的事實,不被情緒左右;負面思想是自己加上去的,檢視自己的心態;認同自己的身份,所處工作、社會地位、家庭、財富,接納自己,才能歡迎別人。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19

很久以前,聽過這樣一句話,"潮溼的土地容易長出悲傷的種子" ,然而太多的時候我們傾向於將精力集中於"滋生的悲傷的種子"將我環繞,將我吞噬的體驗,卻忽略了自己"縱容"、"迷戀"甚至"親手培養"的"潮溼的土地",愈是潮溼,越是陰雨連綿縈繞不去。所以被這種悲傷、失望等的負面情緒套牢、包裹,正面體驗被丟之一旁,甚至遭到拒絕。跌至谷底、周遭盡是潮溼的時候,爲何不讓陽光照進來?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中,對於人生的種種迷惑,作者給出的破解之道是:身體——聯結,情緒——臣服,思想——檢視,身份認同——覺察,這些外在的東西將真我——愛、喜悅、和平層層包裹,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渴望展現真我特質,尋求愛、喜悅、和平。這是一場探尋深層的自己、真實的自我和創建快樂力量的旅程。如果說書中的哪部分對我個人來說印象最深、最能讓我從中得到更多思考,我想非"情緒"莫屬。

初讀《遇見未知的自己》,可能還是會憤憤不平:那麼難以接受的事實,怎麼能輕易接受?怎麼不可掙扎一下、痛苦一番?經過各種鬥爭,仍舊無法改變,那就接受吧。對於不想接受的,怎麼不會產生痛苦、悲傷、憤怒等等一系列的情緒?但是,走到接受既定事實、產生情緒這一環節上,我卻陷入了困頓的局面:負面情緒一直縈繞,乃至爆發,怎麼去療愈?書中給出的祕訣是"臣服",是帶着"愛的覺知之光"去消融這些"黑暗的能量"。

也像很多人一樣,聽到"臣服"就不自主地牴觸,因爲從小到大,遭遇挫折時,老師、身邊的親人、朋友都會旁敲側擊的告訴你:要去挑戰、抗爭,"臣服"是懦弱的表現,不認輸是你堅強的標誌。然而,在這條"不屈"的路上,又有多少人不堪重壓而陷入無限循環的自我折磨的怪圈? 又有多少人不可自拔的沉浸在助長悲傷的"潮溼的環境中"?不管這是不是胜肽的作用,從某一方面說,這的確是我們忘乎所以的一直和負面情緒爲伴,甚至封閉自己於各種擾人的情緒之中。

那麼爲什麼會有情緒煩憂着你,因爲已經發生的事讓人覺得悲傷、失望,因爲總是害怕即將發生的事會讓人覺得悲傷、失望,更是因爲對於已經發生的即使無力挽回,仍舊苦苦掙扎,不肯放過自己,亦不肯向前看。

也許事情沒有想象的那麼糟,也許事情很糟,可是現實帶給我們每個個體的無力感普遍存在,那何不學會臣服、接納,活在當下?不如就讓陽光照進來,因爲過去和未來惶惶不可終日總不比專注於當下來的更好吧。正如書中所說"我們的思想總是在過去和未來,但我們的身體和呼吸卻永遠是在當下的",這個大前提是,接納並跳出困住你的情緒,關注現在的自己、現在的事以及所帶來的各種感受。

至於怎樣才能做到"臣服",怎樣才能跳出負面情緒的漩渦,自己去主動迎接陽光,我想每個人的方法都不盡然。運動中感受身體的變化,閱讀中流連於文字組合所帶來美的感受,電影音樂中享受視覺、聽覺盛宴,完成每件工作的成就感……於專注當下中積蓄能量、等待轉機,從而蛻變爲一個有耐心、有勇氣、全新的自己。

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大時代,在這樣一個紛繁耀眼的大社會,每個人多少都會遭遇一些波折與困難,就像書中主人公會遭遇感情、工作以及種種不如意。也許各種壓力與情緒會讓我們筋疲力盡,也許我們會因爲各種艱難困惑而變得沮喪,也許人生中的很多不如意讓我們被負面情緒所環繞,但是情緒的產生無法阻止,至少我們應該努力做到不被情緒左右,努力做到接納與"臣服",從而獲得專注當下的力量。跳出怪圈,不如就讓陽光照進來,曬曬心底那片有點"潮溼的土地",然後告訴自己:我已經做好一切樂觀和美的準備。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20

最近讀了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在漸漸的認識、瞭解、掌控自己。讓我們一同去探索、遇見未知的自己吧。

心靈的動力可以化爲行動力。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困境、失落等,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中我們又在不知不覺的長大成熟。比如說一次演講,一次比賽,一個對懵懂感情的跌落……生活難免會給我們各種你未曾遇見過的事,而這一次次的經歷在你心靈的積攢,對自己,對生活,亦是對人生的認知,漸漸的熟知自己想要什麼,慢慢的像大樹般長大。因爲當你找到自己心中的那束光時,你便會不遺餘力的拼命長大,最後成爲參天大樹。卓別林曾說:時間是個偉大的作者,它會寫下你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在每次的經歷與成長過程中,心靈的強大誘導力會驅使你變的更加強大,不問西東,一路前行。

遇見未知的自己只是一瞬間。恍惚自己一年又長大不少,也似曾某面未知的自己。有時長大會是一瞬間的事,遇見未知的自己也會是一瞬間。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理想中的自己,可能還從未謀面,可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該有個自己的樣子。時間會一刻不停的溜走,而界定未知的自己只是一瞬間。人們常說成功是無時無刻的你都一樣優秀,也即把優秀變成一個習慣,習慣自己優秀的樣子。沒有人可以阻止你長大,長大會是一瞬間。

把控自己,遇見未知的你。在很多時候我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這樣我們會犯些糊塗事,讀張德芬的書知道她是心靈大師,會教會我們怎麼把控自己的情緒,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控後你會漸漸的熟知你的樣子,你會明白什麼事對,什麼是錯,我要做什麼,該如何做。也正是自己懂得怎麼控制自己,然後好好的把控自己。所以它會是個很奇妙的東西,你有時甚至琢磨不透,有時又比誰都明晰。未知的自己又會是個什麼樣子?

這樣的年齡需要多多經歷,更需要努力的嘗試生活帶給我們的酸甜苦辣,生活百態,需要我們去歷練,在痛苦時去追尋自己,遇見未知的自己。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21

從來沒有一本書讓我在兩週的時間內看了三次,並反覆分享了五場!在整個看書和分享過程中,內心最先涌出的就是感激,接着就是幸運感!感激吳老師總是能給我們推薦有益於我們成長的好書;幸運自己能和樊理姐姐一起參與到家長EQ課堂的工作中,在學習和分享中不斷成長和修煉自己!

初看這本書,覺得它像一個集合體,把量子物理學、道家、佛家、心理學的各種理論、教義和概念溶到一處,用一個小說故事來串聯,淺顯易懂;再看卻覺得難了起來,難就難再把那些“功課”內化成自己的東西,真正做到往內探求、修煉自己。很喜歡那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抗拒、不可改變的東西上,先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然後再集中精力去應付外在可以改變的事情上。讓我想起了我們的7-12歲孩子的課程情緒ABC法則。它說,記得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讓我又想起了曾經上過的安東尼.羅賓的課;你過去每發生的一件事情都是一個故事!要學會編寫你人生全新的故事!三看這本書,我開始由衷地爲我們在讀的會員孩子而慶幸,覺得他們是多麼的幸福!能夠在3歲、6歲、10歲-----這麼年幼的時候來接受情商教育,這樣的孩子從小就在內心儲蓄了滿滿的能量,長大了怎麼能不知道如何創造自己的快樂幸福生活!我把這樣的感慨傳達給家長,讚美家長們是一羣有遠見卓識、愛學習的家長,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這本書構思巧妙,特別適合分享,因爲它每一章都是通過白鬍子老人問主人公若菱一個問題,每一次都是讓若菱帶着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回到她的現實生活中去,這樣就方便我把書中的問題直接提出來引導家長思考討論,也是讓自己再反省思考的過程。發生在你生命中所有的事情,無論好壞,都是繞不過去的,一定要去積極面對,“在生活中修行”,在不斷認知自我、完善自我中修煉,活出快樂的自己、活出有價值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22

寒假時,我閱讀了一本書,名字叫《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是一本關於都市身,心,靈脩行的書。看後很受啓發。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小我,什麼是真我。所謂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響的自己,什麼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說金錢,名利,地位,權勢,以及一切身邊發生的事情,包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虛榮,這些都是小我的表現,小我會被身體裏的潛意識所控制,也就是說時候有些事情你會不由自主的去想,去爭。而做到了也未必就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即使是快樂,也是來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讓你感覺快樂的源頭不在了,自己會很痛苦的。而身體裏的那個真我呢?那個真我不會隨着一切的改變而改變,甚至於有一天我們離開了,這個真我也不會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我的人我想是沒有吧!

書中講解我們人類一生所追求的東西,也不過五個字就可以表達,哪五個字呢?那就是愛!喜悅!和平!爲什麼我們這麼努力還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真我和愛,喜悅,和平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這什麼我們會遠離真我呢?光是角色扮演就能遮擋我們原來的面目嗎?

其實書中就是用五個同心圓來解釋的,在最中間的圓裏寫上真我,愛,喜悅,和平!然後在最外面的一個圓上寫着角分扮演,身份認認同,裏面第二個寫着思想,第三個寫着情緒,第四個寫着身體!上面還寫到身份認同--覺察!思想---檢視,情緒——臣服,身體---聯結。

什麼是身份認同覺察呢?就是要覺察外界的一切,不要被現實中的一切干擾了自己。思想——檢視!也就是說當你對什麼事情產生思想的時候,不要就想着負面的,那樣會干擾你正常的思想,凡事要多考慮,也許會得到另外一種結果。情緒——臣服,也就是說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不要試圖去抗拒,發生了就是事實,事實最大,不管有多麼的讓人難以接受,所以要學會臣服,臣服,不是讓我們做軟弱的人,不是一種屈服,而是要學會接受!當你真正放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另一種結局!身體---聯結,我們要學着和自己的身體聯結,當真正想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和身體聯結了,那是一種難以想象的能量!如果真的能做到這幾點了,也許會活出真我吧!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的反映你的內在,當外境有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己哪個方又被觸碰了,看看自己有哪此陰影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先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然後再集中精力去應會付外在可以改變的部分。

這本書讀了之後讓我受益匪淺,不記得是哪位名人說過的一句話,心態決定一切,學習也是如此,只有用好的心態去面對學習,纔會取得好的成績。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23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反映你的內在。當外境有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己哪個地方的舊傷又被碰觸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先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然後再集中精力去應付外在可以改變的部分。

記得,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懟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着信心,給它一點兒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包裝外殼,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着的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爲你量身打造的禮物。

若凌,從小被父母拋棄,被家人無視,由此心裏陰影面積極大,對外界充滿着仇視,感覺不到溫暖,只有心寒。婚後的她生活狀態也是不好,與丈夫志明結婚十幾年,沒有生的一兒半女,被婆婆,小姑子看不慣。與丈夫的感情即將分崩離析,被外遇,恰好被自己遇見,心碎一地,最後還是結束這段婚姻。慶幸的是偶遇大學同學,倆人志同道合,互爲知音,最終在一起。事業上,被好朋友背叛,最終靠着堅強,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這一切,由壞變好,由逆境轉爲順境,事業蒸蒸日上,婚姻情感亦是甜蜜美好,偶遇的老人給當時的若凌給予了前進的動力,老人的諄諄教誨,幫助她脫離苦海,一切都要感恩老人……

世間只有自己的事,他人的事,天下事。除了自己的事,其他的事情我們無力改變,只能臣服,進而去調整自己的心態,什麼事都是由內心的反射而來,只要由內改變,相信一定可以勇敢面對一切問題。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充實,愉悅的生活,精彩的人生!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24

一本好書,一杯咖啡,一個週末,時光如此美好,心如止水。

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幾年前我還在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時候,某一天Sharon來找我,正好撞上了紅着眼睛的我,Sharon是我一直非常欽佩的技術leader,在N公司那些年,我們一直是非常緊密又非常信任的合作關係。當時看着情緒激動,又很無助的我,我們在會議室裏聊了聊,我還記得她當時對我講的那些話,那天推薦給我兩本書《新家庭如何塑造人》,《遇見未知的自己》。今天回想起來,真的很感恩在我脆弱的時候,帶給了我溫暖和正能量。

坦白說,這兩本書我買回來很多年,卻一直沒有完整的讀完。這個週六傍晚,像往常一樣送兒子去英語課,帶了這本書出去,一個週末愉快的讀完了它,我很好奇那些年爲什麼我連一本書都讀不下去?這本書的內容卻出乎意料的讓我喜歡,就如書中自序的最後一段:“相信很多讀者朋友看了書以後,會聯繫到自己實際生活的某些問題······”這本書也帶給了我心靈的觸動。

這是一本心靈小說,書中女主角若菱在人生最迷茫最無力的狀態下,遇到了老人。老人是一個智慧的引領,在小說中引領若菱走上了尋求真我的過程。而讀這本書的人,也跟着若菱的節奏去思考老人的問題,觸發了自己內心深處不曾探索到的自我認知。就比如文章的第一篇章“一場奇怪的對話—我是誰”,原來我們和若菱一樣,多數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只是一個角色扮演和身份認同,其實“我不是誰”……書中老人給若菱的提示:

“我們從小到大,都有一個意識,那個意識在你小時候有記憶以來,就一直存在,陪着你上學、讀書、結婚、做事。所以,有一個東西,在我們裏面是一直沒有變的,儘管我們的身體、感情、感受、知識和經驗都一直在改變,但是我們仍然保有一個基本的內在真我的感覺。”也是我們的本質“愛、喜悅、和平…...”

書中第7章“這個世界是什麼組成的?—能量爭奪戰”,第8章“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則”,“如果一個人充滿了快樂、正面的思想,那麼好的人、事、物都會和他起共鳴,而且會被他吸過來。同樣的,如果一個人老帶着悲觀、憤世嫉俗的思想頻率,那麼難怪這個人常有倒黴的事發生在他身上了!”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本身是不是一個能量場呢?而我們對待人、事、物的反應是不是可以決定我們吸引什麼樣的能量過來?

老人是這本書的靈魂!除了啓發,有很多我以前沒有了解過的內容,“當我們在身體層面或是大腦層面產生某種情緒感受時,我們的下丘腦會馬上組裝一種化學物質,叫做“胜肽”,隨着血液跑到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被細胞周邊的上千個感受器所接受。讀後感久而久之,感受器對某種胜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會產生飢餓感。”比如經常愛生氣的人,如果你很久不生氣的話,你的細胞會讓你有生理的需求想要去發脾氣……這個是不是有點意思?想想我們日常生活中會不會有些情緒反應是這個“胜肽”在作祟?另外書中有提到關於意識和潛意識,我覺得這是一個有趣而又深奧的問題,到底我們的行爲有多少是受潛意識的影響?所以讀完這本書後我買了書中提到的書《超越死亡—恩寵與勇氣》,還想再進一步探索一下。

與這本書還有一個不謀而合的共鳴,“重新和身體聯結—瑜伽與呼吸”,以及老人建議若菱撿起小時候的愛好,比如跳舞。其實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做一個運動或者愛好的時候,當下的專注帶給我們內心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