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讀後感(薦)

《論語》讀後感(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論語》讀後感(薦)

《論語》讀後感1

論語一書是由孔子弟子及再編傳而成的,記載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孔子言行的書。讀過這本書可以看出,書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學習和做人等很多方面的問題,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還是偉大的教育家。因此他在書中也總結了他的教育思想,主張因材施教和啓發誘導,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強調在學習上的主動。這一點與現在的教學方式很相似,都重視學生的思想,並且啓發學生。論語還善於用修辭手法來記載孔子的言行,以此宣傳孔子的思想和主張。這比單純的說教更生動形象,易於被人們所理解並接受。

論語中的首篇首章中有一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一句爲很多中國人所熟知的話。一般的講法是:遠方的朋友來了,多高興,多快樂啊!但本人有三個理解點:“有朋”、“自遠方來”、“樂”。

首先是對“有朋”的理解。泛泛而談,朋友的範圍很廣很雜。我想孔老夫子所言朋友應該是指可與之心靈交通的知己吧。試想能達到夫子思想的境界,並能與之暢所欲言的人能有幾?所以他在鬱郁不得志、孤苦無依的一生,往往把交友的目光投向歷史,夢中見周公,祖述堯舜禹。而如今,你我能擁有像孔老夫子所說的那種“朋友”嗎?恐怕只會有“多乎哉,不多矣”,人生得一知己可遇不可求,但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命不可捉摸,那道呢?即這個知己從何而來呢?我個人認爲朋友是選出來的。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要想成爲什麼樣的人,就跟什麼樣的人做朋友。正如商界流行的一句箴言:“成功的捷徑就是跟成功者做朋友!”這與《論語》中“無友不如己”的意思有同工之妙。但問題是:成功者憑什麼願意做你的朋友?自己修身養性是交好友、益友的前提,即向“有朋”打開最友善的世界,使彼此的生活更光彩。不誠無物,心誠則靈。只要拿出自己的真心,以誠相待,換來他人真心,方可能於茫茫人海中覓得一二知己。依孔子所見,有朋未必是大款、名流、成功人士,而是指“友直、友諒、友多聞”、可“忠告而善道之”、“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而使得“朋友信之”的人,達到“切切德德”、“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交流境界。

對“自遠方來”的理解。在我看來,這裏的“遠方”包含着空間上的`距離。空間距離很容易理解,爲了拜會知己朋友而不辭勞苦、穿越千山萬水,或者是思念中的心心相印,可以把天各一方的朋友間的心理距離大大縮短,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而在交通工具如此發達、便捷的今天,天涯比鄰已經基本上可以容易地使之變爲現實,免於像古代人受那樣大的跋涉勞頓之苦了。如果這個“遠方”可作上面的理解,那麼在我們向古人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優良精神之時,同樣也可視那些從歷史深處走來的賢良大儒爲“有朋自遠方來”,在學問德性上向他們學習、受益。

最後,對“樂”的理解。仁者樂山知者樂水,樂之所至笑顏爲開,但是如《莊子》所言,人生百年,“開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矣”。即使傳遞快樂信息的笑也有莞爾微笑、哈哈大笑等區別。而我想此處孔子所言“樂”當是舒心的坦然與釋懷,是朋友之間契闊於胸、相視而笑的“君子坦蕩蕩”,是相忘於道術的“君子喻於德”。真正的知己、益友是有助於你進步,而非逗你窮開心的。真正的知己也不是要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話,而是即使不說一句話,也不會覺得尷尬!有英諺雲:朋友是共用一個靈魂的。這樣朋友,從遠方來,我們怎能“不亦樂乎”?

《論語》讀後感2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它傳承着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豐富着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內涵,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與經典對話,常常升騰出一種莊嚴與肅穆,在品讀玩味中心緒漸漸如止水,恬淡、安寧充溢着我的內心。而讀《于丹〈論語〉心得》一書,覺得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于丹教授用了許多淺顯的故事,把一部《論語》說得通俗易懂,我很喜歡書的封面那句話《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我覺得,作爲一個生活在21世紀的人,《論語》確實告訴了我應該怎樣快樂地生活,而作爲一名教師,《論語》同樣告訴了我怎麼讓孩子進行快樂地學習成長。

于丹在書中說:其實,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就和孔子告訴我們的是一個道理,多向內看,少向外看,內心快樂安寧了,生活就會從容自得。“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周而復始的工作節奏中,還有多少時間,多少空間能讓你去關注自己的內心呢?我們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一個社會的角色,被遮蔽的恰恰是我們心靈的聲音”;“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作爲一名教師,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帶給我的感觸更多。

子曰,“愛生如子,知人善教,有教無類”。不分年齡大小、出生貴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即使對曾經犯過錯誤的少年,孔子也表現出寬宏的胸懷。 “人潔以進,於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說人家已經去掉了污點而進步,就要讚許他的潔淨,對他的過去不應該抓住不放。”在平時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不順眼”的學生,其實,他們的`心靈深處更需要老師的呵護。我想,如果將孔門的七十二賢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樹苗的話,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們共同營造了一片生命的綠洲,兩千多年來,這一片綠洲一直點綴裝扮着我們華夏大地。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愛學生、尊重學生,于丹教授就教我們如何去愛孩子。她認爲,《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于丹教授通過提到的“頭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也許我們無力快速改變孩子,但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心境!我們早就聽說過標籤效應的試驗,被教授隨便說說的所謂“天才”孩子,最後果真成爲優秀的人才,而沒有被指明的那些孩子卻發展得很平庸。可見讓孩子在心靈深度充滿陽光、自信,那是何等的重要。作爲教師的我們,首先要讓自己心中有一顆太陽,那樣你的孩子纔會沐浴充足的陽光,健康成長。

同時,于丹教授也認爲“關愛別人就是仁慈,瞭解別人就是智慧。”作爲教師,瞭解孩子,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長,就是我們教育的智慧。今天我們實施素質教育,就應該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從孩子實際出發,注重個性特點,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同培養的目的。

《論語》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孔子是中國人心中的聖人。不同的人都會從《論語》和孔子那裏學到所需要的。作爲教師,孔子更是中國幾千年教育的形象代表,而《論語》是教師必讀的一本書。書中很多關於教育的論述,至今仍然閃耀着智慧的光芒,至今仍然對我們進行的素質教育有着借鑑的作用,也還有需要努力才能達到的境界。

《論語》讀後感3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後人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寫成於戰國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後)。《論語》記述了孔子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記載了他的生活習慣和細節。《論語》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最後的編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漢代以後,被奉爲儒家經典,後來成爲歷代文人必讀的教科書。全書大體是孔子弟子及其後人所記,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資料。

歷代研究《論語》的書籍很多,現存的主要有三國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是儒家學派對《論語》的代表作。

《論語》在西漢時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即《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今本《論語》,系東漢鄭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書記錄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談論,多方面表現了孔子的思想和學說,故《論語》成爲後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最古的散文小品,應可遠溯自《論語》。普通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爲是聖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

孔子主張“因材施教”。有一次,子路問孔子:“如果我有一個好主意,該不該馬上實行呢?(聞斯行諸)”孔子說:“有父母兄長在世,應該先問問他們。”冉有也問道:“聞斯行諸?”孔子卻給他肯定的回答:“聞斯行之!”公西華好奇,問孔子爲什麼給了他倆不一樣的答案,孔子說:“冉有平時做事退縮,所以我給他打氣。子路好勝,我要給他潑點冷水(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蘊了我國的.文化經典。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是在說:“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爲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爲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瞭解了其中的道理,纔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於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論語》讀後感4

過去我對《論語》僅僅片面性得掌握一些,根據院校進行的交流學習,我認真地學了《論語》就是我獲益匪淺;現就我本人的瞭解和一件事的協助啓迪與大相互共享。取決於丹《論語》感受裏,我體會深刻的是爲人處事,要做一個心地善良,做一個對社會發展有效的人。交朋友要交個真心實意對你有利的朋友。

下邊是對交朋友的體會和大夥兒溝通交流一下大家常說:“在家裏靠爸爸媽媽,外出靠朋友。”再生活辦公環境中,交朋友是最重要的,從朋友的身上能夠 照見自身的身影。實際上人這一生交哪些的朋友,就可以體現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假如朋友是一本書,他能夠 協助你開啓這個世界.大家常說:“人以羣分,物以類聚。”那麼從朋友的身上,讓我終身獲益。我愛人是參軍的,大家86年完婚到現在,我追隨幾徑波折,前後左右調整了五個院校,每一處全是生疏的臉孔,使我很孤獨無奈,從心裏期盼朋友的協助,伴隨着時間的變化,漸漸地在工作中,我與諸位教師瞭解了,我十分愛惜和大夥兒相遇,相識的機遇,我還在大夥兒的陶冶危害下。我願我的激情,我我用的真心實意去和大夥兒和諧共處,工作中急事和大夥兒商議,儘自身能量去協助身旁有艱難的朋友,去收益對自身有恩的人。俗話說得好:“日久見人心,日久見人心”。時間長了,朋友當然多了,自然也相處過和自身性情不一樣的朋友。但我能以平靜的心理狀態去看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和朋友相處中不必小肚雞腸。愛鑽牛角尖,要換位思考一下。多看看別人的身上的優點。來補己之短。那樣不管與誰交往關聯都是和睦。全球越來越更幸福了。實際上,真實的朋友,她能寬容你,讓你適度的點拔與指責。會給你從心裏尋找自身的缺少,尋找黑暗中必須光輝。很多年來我一直獲得朋友朋友的關注與協助、最難以忘懷的使二零零五年祥合的新春佳節剛過,大家還沉醉於與家人團聚開心的日子。我愛人腸胃病突發性。

經確診讓我吃驚,如同瓢潑大雨、頭暈目眩。那時候兩腿發軟,害怕接受現實。但依然十分保持清醒,想起我普通高中的一個好朋友,他在中日醫院工作中。我趕忙通電話向她諮詢病情。她最先給我寬慰、激勵。隨後給我出招,讓我去她那邊治療。恰當的剖析去她那邊的利弊。我還在她的誠摯的邀約下,趕到了中日醫院,每日在她的守候、激勵下,我心漫漫長路地釋放壓力了,我提高了生活的`膽量和自信心。每日能接受現實,用心照料我愛人。每日她倒入的公司辦公室,讓我愛人在哪裏邊放療治療,使我愛人更爲認識自己的病況,緊密配合醫治,迅速讓我們夫婦二人渡過了第一個放療環節的困難。住院後,榮幸獲得院校孟校領導和高校長與很多朋友的關注協助,給與我非常大的精神實質寬慰、還記得孟校領導還刻意給我寫一封信,迄今我都收藏着。難以忘懷,終身難忘。也有任負責人幾位老師給我補課,使班集體工作中秩序井然,家長留言十分滿意,給我抽出來大量的時間照料我愛人,再大半年時間裏,再全部患者中,我愛人修復更快、最好是。這全是朋友給與的膽量和能量,換得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根據閱讀文章于丹教授的《論語》使我更爲了解到朋友的關鍵,我將朋友視作我生命中不能缺乏的一部分。這時于丹教師也慢慢地挨近我心岸,鼓勵唸書的激情。是書本讓我受益終生。讓我開心、讓我豐富、讓我更頗具。讓我尋找史無前例信心與能量。

《論語》讀後感5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羣的關係。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羣。這裏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爲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後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閱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再後來,通過網絡,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爲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讀後感6

學者朱光潛先生說:“華論語是一部絕妙的書,可以終生咀嚼,學用不盡的。”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全書共有20篇492章,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暑假我認真品讀了論語這本著作,感受頗多。

《論語》中有一段活我印象至深:“子日: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這句話的意思是金錢和地位是每個人都想得到的,但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得到它們,作爲一個君子是不會去享受的。貧圍與卑賤,是人們所厭惡的,但是,不以正當的途徑去擺脫它們,君子是不會擺脫的。君子背離了仁的準則,又怎麼能夠成爲君子呢?

一個真正的君子,一個真正的仁者,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會背離仁德的。在當今社會上,有許多人都在富貴與仁德的取捨中捨去了“仁”而失去了做君子的實質。這讓我聯想到了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堅持一種道德,堅守一種信念最重要的就是無論是身處困境,還是安逸,都不可放棄初心,而學習也是一樣。學習中,無論是馬失前蹄還是遙遙領先,都不能因失敗而自暴自棄,也不能因佼佼而自大自滿,要以平和之心去面對,堅持自己的目標與初心,就如君子,似水一般有德行,有傲,有志向。

在品讀《論語》中,我發現那些看似深奧的道理有時就在生活中赫然體現,就如這一句“見資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告訴我們:見到優秀的人要向他學習,見到不優秀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問題。如果人人都像這句話中所說的那樣,那麼社會一定會無比和諧與美好。向優秀的人學習,不斷反省反思自己的問題是人與人交往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我不禁幻想着開學時的場景是:步入初中。新的'環境,新的同學。比我優秀的同學也許會有很多,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需懷揣着謙虛求學的態度去和新同學,新朋發交往,我相信那樣不僅可以學到新的知識,也可以自我培育好的品質。

孝,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無素。在《論語》中,孔子與弟子們也多次提起孝道。子夏問孔子孝是什麼,子日:“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看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意思是說:侍奉父母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最難的。遇到事情,子女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讓長輩、父母去享受,難道這樣就是孝了嗎?”讀到這句話,我不禁心頭一震。原來我所理解的孝道僅僅是滿足父母的生活所需,在他們需要自己的時候盡力做到讓他們滿意。但孔子則說要從內心尊敬父母,從眉宇之間表現出和悅的神色和敬意,我的思緒漸漸飄遠了,現在的我,還沒有能力贍養父母。但我卻沒有做到最基本的對他們和顏悅色,基至有時候面對他們的說教會不耐煩,不服氣。看來孔子說“色難”是很有道理的啊!對父母時時刻刻笑臉相迎確實不是件容易事。我實在是爲自己之前對父母的態度感到了深深的愧疚。我心中對自己默默說,我一定要做到對爸爸媽媽和顏悅色,連孔子都說難的事情,我若是做到了,那我也算是自己心中的半個孝子了吧!

《論語》中所教授的、講述的真理都非常樸素,卻又需要我們反覆咀嚼才能悟得真諦,導我言行,我現在的學間與能力,也許無法全面的理解,《論語》中的所有道理,但是我堅信:只要我堅持反覆咀嚼,定會有更多的醒悟,助我走向優秀。

《論語》讀後感7

作爲一名曲阜人,如果不讀論語,可以說是極大的資源浪費。當你忙碌了一整天之後,吃完晚飯,在家裏泡上一杯熱茶,拿起論語細細品味,真是一種享受啊!上學時,看着人家背《論語》也跟着背了不少,通過資料書淺顯的弄懂了意思,但當時只是把它當成一種任務而已,從來沒有一種享受的感覺。現在,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閱歷的增加,感覺《論語》越來越難讀懂了,有時看上一則,會品味半天,感覺還挺有滋味的呢。

對於城市道德的建設,對於個人修養的提高,《論語》都是一本好的“教材”。我們青年人可以從中汲取到很多的營養。下面我就談一下自己的收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參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是一個淡泊爲志的人,他不會巧言令色,但是他沒有辜負孔子的期望,他的見解也高出同門一籌。他知道孔子的學問其實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做事。所以他說:“我每天多次的自我反省:爲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言而有信呢?老師教給我的東西,一些好的傳承,我真的去實踐、去履行了沒有?”現在的青年人究竟有多少人能夠靜下心來反思呢?“反思能使人進步”,這是誰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如果一個人爲別人辦事能夠盡心竭力的話,如果一個人對待朋友能夠言而有信的話,那他的本職工作也肯定能夠做好,本職工作做好了,他在工作中也會得到更多人的賞識和肯定,這對於他是有

利而無害的。我們的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我們的`城市需要這樣的人,所以我們要努力使自己成爲這樣的人;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在外要友愛同門,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衆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弟子”有兩層意思,一是年紀較小爲人弟和爲人子的人;二是指學生。很多人認爲應該解釋爲前一種,但我覺得也可以是第二種。中國古代老師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兒子一樣。而學生也把老師當作父親來尊敬,師生之間有如父子,過去有“一日從師,終身若父”的情形。這裏能體現出一種“尊師重道”的精神。而現在的我們對於“尊師”還不如古代做得好。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尊師”的人。不一定是自己的老師,教給我們東西的人,給我們指導和幫助的人,我們都要尊敬。孔子還告訴我們,要學會孝敬。而且把“孝”放在第一位,體現了“百善孝爲先”的思想。其實,孔子說的很對: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會去愛的人還會去愛別人嗎?還會“泛衆愛”嗎?孔子不光告訴我們在家裏怎麼做,還告訴我們在外怎樣做:在外要尊重同門,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我們又不得不佩服孔子語言的藝術性,從“內”到“外”,由“近”及“遠”,語言嚴謹而又給人一種層次的美感。我們還可以看出,孔子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學習只是第二位的,孔子是“以德爲重”,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我們青年人多讀一下《論語》,對於我們自身修養的提高,對於

我們曲阜“文明道德城市”的建設都是有很大好處的。我會繼續享受我的《論語》之旅。

《論語》讀後感8

在聽了讀書沙龍上由輔仁中學李國華老師作的關於《論語》的講座後,我再度捧起這一中國鉅作閱讀了一番,突然發現其中還真是有許多值得思考的東西,自己也有了一些心得體會,在此貼出與大家共同交流探討。

如今話及《論語》便有于丹,這位教授對於《論語》的個人的獨到見解得到了很多人的呼應和擁護。當然,也會有許多的反對和聲討之音。其實一部書不同的人讀就有不同的體會,更不用說是《論語》這樣的書了。網上下載了一篇電子稿,版面設計的非常好,還在版面邊緣寫了作者的小注,讀者很容易理解這些內容。孔大聖人的話已有很多成爲了世人引經據典的材料,各種評論和解釋也有很多,而我獨對其中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一句頗有感觸。“君子”二字的含義,我們每個人寫一個答案的話,我想每個人的解釋都不一樣。但是孔子那時候,司馬牛去問他,什麼叫君子,孔子的解釋特別簡單,就四個字,叫“不憂不懼”,就是內心不憂思、不恐懼。學生不以爲然,說:“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這就能叫君子了?好像太簡單了吧?於是老師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一個人叩問自己的心靈去反省的時候,上不愧蒼天,下不愧子女,那麼他內心有什麼憂、有什麼懼呢?也就是說,一個真君子,他的內心坦坦蕩蕩,沒有慼慼之懷,認認真真活在當下,盡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如此而已。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作爲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作爲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心胸狹窄,與人爲難、與己爲難,時常憂愁,侷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爲君子。爲人要寬容、要有胸懷、要大氣、要大度。要知道,長慼慼的人不僅寂寞和憂愁,而且身體也會不好的。我們還是坦蕩蕩的快樂工作、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和快樂交友好。

再看今日,蕩蕩者不多,慼慼者見長。現在我們如何擇君子而交往?這就要看他的人格、道德、慈悲、誠信;我們要如何防患與小人交往?小人往往無品、少德、慳吝、虛僞。所以,君子與小人,不難知也!有道、無道,有法、無法,這就是君子與小人之別也。與此同時,如何注意自身的修養的`提高對於一名教師來說是非常之迫切而又重要的事情。作爲教育工作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被人所議論或是模仿,如果自己本身的修養很高,相信能爲學生甚至社會作出榜樣。當然,雖然凡人都想作君子,可是怎麼做卻經常是讓人頭疼的事。最爲糟糕的事是你君子人小人,無形中就有一種不平衡,久而久之可能就無法保持原來的君子之心代之以小人了。就個人而言,雖然社會上小人不少,但是隻要自己保持那份坦蕩蕩的心胸,那麼自然而然地就能影響周圍的人,乃至最後影響整個社會風氣。自己君子不難,可要讓君子更多卻是難中之事。作爲教師,以坦蕩之心於世之時更可感化教育學生,相信這樣的話,將來的君子必居多,小人亦不存,如若如此那真是萬幸了。

上面亂七八糟地扯了很多,無非是想是或作爲教師應當在自身保持君子之度的同時也能影響感化周圍的人,以使今後能有更多的君子的出現。其實說實在的,真要能做到這點的話還是需要很多的人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只是無論從道德角度還是健康角度出發,君子總是勝於小人的。停筆於此,純粹是一些雜感,話語凌亂,但卻由心而發,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論語》讀後感9

讀完《鄉黨第十》,《論語》就讀出一半了,覺得應該寫點什麼,儘管還有些朦朧

古語云“半部《論語》治天下”,雖說“潛龍勿用”,我無治天下之位、之責,也無需用心地想如何“用”,何況我也許也無治天下之才、之志,但卻深覺這話有理。呵呵!《論語》,字雖不多,但其蘊涵的道理卻多得很難說得清。

爲師之道。言傳,一部《論語》、一句句“子曰”,就是鮮活的例子。身教,夫子是講自己所做的,因此纔有顏淵的那句“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這一句“評語”,看似文采斐然,實則爲“白描”。啓發式教學,“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也正因此,弟子們疑其有所隱,夫子才發出那句“二三子以我爲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與學生交朋友,一句“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師生間“打趣”的情景活靈活現。

爲生之道。謙遜,“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明辨,“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思,“告諸往而知來者。”誠實,“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負責,“不遷怒,不貳過。”努力,需知學習貴在堅持,“譬如爲山,未成一簣。”篤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顏回般,做個“語之而不惰者。”兼“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一定要孜孜以求,力求知之、好之,樂之。對“道”,要有份敬畏和渴慕,“朝聞道,夕死可矣”明白“道”、悟得“道”,即使一切在那一刻停息,也心滿意足!

遊學之道,。全面理解了“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爲人父母者還會以“養兒防老”爲由,不顧及兒女的志向和感受,固執地把兒女圈在自己身邊嗎?孩子有志向、有能力,想飛得高遠些,就讓他飛吧。人這一生,經歷過,纔會無悔。夢,是悔的根源。雖然夢碎,也會疼。

溝通之道。桓魋來找麻煩,衆弟子人心惶惶,夫子一句“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提氣提神,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看似“知命”,順應天意,實則自信。把一切假於天,易被理解和接受,足見其表達技巧,深諳溝通之道。

敬神之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夫子還說,“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夫子對神是個內心有份虔敬的.人,但他的敬只體現在“祭”的那一刻,夫子是個典型的實踐主義者,決不把自己的得失寄託於鬼神。反讀現實,有多少人沉迷於卜神問鬼,而不是沉下心來,紮紮實實地做事呀!

休閒之道。“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多麼令人神往!內心有着寧靜和滿足,眼中的神采也必然是淡定、欣然的,舉手投足間氣定神閒。

娛樂之道。投入,“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知足,“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留有餘地,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以及做事之道,“放於利而行,多怨。”識人之道,“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自省之道,“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更有爲官之道,爲政之道……等等。

用心體會,《論語》中蘊涵的道理,不勝枚舉。關鍵在於“信”,我們只有相信他,才能用心體會他的話,才能領會其中的深意,纔會樂於用他的理論、他的思想指導我們的實踐並從中受益。

《論語》讀後感10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以語錄體對話文體記敘了孔子及其教弟子的人生痕跡,以及他們心靈的追求。《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在歷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開國宰相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不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被稱爲東方的《聖經》。孔子的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着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涉及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等各方面,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常言道:百行孝爲先。孔子也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其意思是如今所謂的孝,是說能養活父母就可以了。然而至於狗和馬,都能得到飼養。如果對父母不恭恭敬敬,那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是的,孝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但是,孝順不僅僅是能養活父母,而是要和顏悅色地對待他們,使他們得以安享晚年,此之爲大孝。對呀,如果只是養活他們,別的就一切都不理,那與對待豬狗又有什麼不同呢?所以,孝順要真心用孝德去對待自己的父母。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在社會生活是很難立足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治理國家也應該講求誠信。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可見,講求信用不但是君子有的品德,還能給人們帶來福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這一條旨在告訴我們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樣的,我們的思想也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成熟,見解也更加完善。不說要做到和孔子一模一樣,也至少是要有一個目標,給自己的人生一個明確的定位,如此,才能在老年時能夠“隨心所欲”。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幾條則是在告訴我們該怎麼學習,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學生,漫漫求學之路,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

讀《論語》,讓我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實生活中的理性道德。總之,《論語》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徵,作爲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們今人有許多共同之處,其中的許多思想是當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爲今用”。我們今天也常會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特別是在我們努力創造和諧社會的今天,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顯得尤爲重要。

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論語》讀後感11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讀後感12

當你灰心喪氣時,名著爲你排憂解難;當你高興快樂時,名著與你一起歡笑;當你無所事事時,名著給你笑聲連連。四書之一《論語》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主要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品讀這本書,讓我們在一句句話、一幅幅畫、一個個人物中悟出許許多多的人生哲。

爲人處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主張“仁”,而這句話正好體現出“仁”。“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像“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等等都能體現出。我的感受是: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並且做到“仁”,那麼我們就會博得別人的好感和青睞。

道德品質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孔子認爲,作爲一個人,不能驕傲自大而且吝嗇小氣,要寬容大氣而且謙虛一些,這樣就算得上是一個接近於完美的人了。我的感受是:一個人即使有很高的才能,如果驕傲自大,聽不見別人的意見,這樣的人也不會得到重用。

學而不厭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十分重視“博學”,全篇共四十三章言及學,共出現六十五個“學”字。由此可見孔子十分重視學習,並且教導學生也要勤思敏學。我的感受是:當我們學習時,一定要學透徹,學明白,不懂就問,不要不懂裝懂。《論語》中“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朋友們,快快再次拿起這本書讀一讀吧!你會發現,《論語》其實充滿了奧祕與神奇。朋友們,讓我們多讀好書,多讀名著,豐富我們的知識,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攜手共同創造明天的輝煌吧!

論語讀後感9

閱讀《新論語》才發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通俗易懂,可讀性非常強。通過這次認真地閱讀,我竟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新論語》把孔子評價弟子的所有言論都集中在一起,便於初學者閱讀和理解,最吸引我的就是孔子對顏淵、子路、子貢三位弟子的評價。

對顏淵的`評價——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對子路的評價——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對子貢的評價——女,器也。(瑚璉也)

孔子對三個弟子評價不同,在顏淵身上,他看到了“仁”;在子路身上,他看到了“勇”;在子貢身上,他看到了“智”。“人無完人,孰能無缺”,孔子是一個大聖人,他怎能不知道?可是,他看人,最先看到了他們的優點,而且在後面的言論中,他也充分地發揮每一個弟子的優點和長處,擇其長處而用之。

這讓我想到了,孔子手下弟子多,卻都能和諧相處,這可以看出他統籌有方、協調能力強,因而他對弟子的評價,就顯得很重要。協調能力、溝通能力是做好工作的重要能力之一,對公司各部門的協調,與外界的溝通合作都是至關重要的,哪一個環節做得不好,都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使工作成爲一盤散沙。因此,協調能力、溝通能力是一門必修課,孔老先生的智慧是我們取之不竭的寶庫,我一定要下一番功夫再好好學學《新論語》,從中擷取所需,爲我所用,從中學到更多的關於爲人處事、做好工作的方法和點子,悟出更多的人生哲理來。

《論語》讀後感13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像一面明鏡,開啓了我塵封的心扉,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通過學習,我對自己的工作和如何做人,有了更深的感悟。

首先我認爲,對我們來講,這樣的培訓太及時了。因爲在未學習之前,我的腦海裏總認爲《論語》一定非常高深莫測,在現代社會中談論《論語》,未免太過時了。原來我以爲那是過去封建社會孔夫子他老人家教書育人的老教條、老方式,可是經過於丹教授的精闢解釋後,才知道《論語》的文字如此之“簡”,而含義卻又如此之“深”。所以,這樣簡單的道理能貫穿於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是有深刻的文化根源的。

于丹教授說道:“天地行爲一體,而人爲萬物之靈。”有了人之後,是要有人的思想與精神的,作爲一個國家,一個軍隊,可以沒有糧食,沒有武器,但卻不能沒有精神。所以塑造人的思想與精神是何等重要。結合現代社會,一個企業、一個組織中最爲重要的也是“人”的精神塑造。一個企業、組織塑造員工的團隊思想、團隊精神,就是企業文化的一種體現,且不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重要性,一個沒有核心的企業是沒有凝聚力的,更談不上團隊精神和企業文化。在此,通過這樣的培訓,讓我們普通的'員工感受到了企業管理者的用心良苦,也受到了深深的感染。新紀元是個有凝聚力的企業,因爲它的管理者不但在爲它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也在創立和發展它的企業文化,並讓這種文化去感染每一位員工。

在學習中,有一節內容爲“人生的追求是什麼?何爲真正的幸福和快樂?”作爲現代人,在這個鋼筋混凝土構築的都市裏,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遭遇事業受挫,身纏疾病,惡語中傷等不盡的苦惱。是啊,生活就是這樣,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苦惱總是會不期而至。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人們都在苦苦追尋着自己的最大目標——幸福與快樂。什麼纔是真正的幸福和快樂呢?于丹教授告訴我們,其實,幸福和快樂存在於內心。我們現代人往往把它看作身體之外的房子、票子、面子、位子、車子等等。於是爲了這些所謂的東西就有了隨之而來的無盡的攀比與苛求,最終可能會得到些東西,而內心卻無法真正地幸福與快樂,只有苦。這道理講得多麼真實啊!于丹教授還告訴我們,其實真正的幸福與快樂就是一種體驗,它既簡單又樸實,關鍵是保持怎樣的心態,只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我們就不難發現幸福與快樂無處不在。嚴寒孕育着春的生機,失敗總是在成功到來之前,挫折總是會有經驗的積累,機遇總是在矛盾與痛苦的選擇之後,去體驗吧,拼搏之後總會有收穫,苦難之後肯定會有甘甜。古人李漁說過,“樂不在身而在心。心以爲樂,則境皆樂;心以爲苦則無境不苦。”這也像《論語》中所說的“人類苦苦追尋的幸福與快樂就在人們的內心情感中”。看了這樣的闡述,我彷彿明白了。知足者常樂。

我是一名來自外地農村的婦女,來到繁華的大都市,曾做過洗碗工、粗加工以及其它外來工都做過的工作,其中有酸有甜,有苦有樂。而現在的工作,比較穩定,收入固定,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團隊裏,有着良好的工作氛圍,我感到非常的滿足,我每天都可以用飽滿的熱情去面對工作,儘管在工作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我的同事都會在這種時候及時給予我幫助與諒解,所以,我非常感激。正如於丹教授講的那樣,“作爲一個人,要有感恩的心態,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論語》讀後感14

(一)、爲人之道。《論語》說的是人,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人,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暫,孔老夫子從各個角度,各種層面不斷地教誨我們,怎樣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總體概括爲: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在物質生活得到不斷滿足的今天,人們卻顯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虛。工作壓力大、貧富分佈不均等等一些問題都具有普遍性,這使很多人都心理不平衡,怨聲載道。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裏供着一個花崗岩雕刻得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岩砌成,臺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採着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爲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我想,這正是我們現在很多人心態的真實寫照,和別人攀比,比到最後常常悶悶不樂,鬱鬱寡歡。這是沒有什麼必要的,人要學會知足常樂。

(二)、處世之道。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交友還是工作,人們都想找到一個適中的生存法則,既對自己負責任,又對他人負責任。于丹教授在《論語心得》中,談到了一個職業化的工作態度,“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說每個人要做好自己的份內事,也就是常說的本質工作,這也是現代企業管理所需要推崇的。但是在很多單位,都提倡要多工作,最好是一個人做幾個人的工作,這樣其實是不符合現代企業管理的。

(三)、交友之道。我想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過很多的朋友,但是究竟有幾個真正的朋友呢?究竟有誰會在你需要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你一把呢?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也提到了,對待朋友也要有一定的尺度,保留一條界限,朋友才能夠交往得久遠,有很多朋友間彼此傷害就是因爲沒有保持一定的友情距離。可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論語》告訴我們的是一種交友方式:怎樣交朋友,交怎樣的朋友並要怎樣維護友情。

(四)理想之道。一個人應該有理想。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爲:外在能力完善,懂得變通,與時俱進,內在心靈完美、富足。因爲只有內心修爲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處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我們知道了這是孔子對人生理想的總結,這也被後人奉爲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軌跡,卻也成了後人的人生座標和價值體系。它就像一面鏡子,人們可以通過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軌跡。當然,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但如果我們能在二三十歲時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並在內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價值體系,做到淡定從容,那這樣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義的生命。從《于丹〈論語〉心得》中,我讀到了這份人生的價值體系。

于丹教授對《論語》的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啓發的。通過讀《于丹〈論語〉心得》,我學會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並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狀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也才能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快樂地生活!

《論語》讀後感15

《論語》是中國的經典之作,儒家的核心之作。古人云:“論語一半治天下。”由此可見論語在歷代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學統治中國近20xx年。《論語》當然也穩穩的坐上了20xx年的寶座。直到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提出了“揍倒孔子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纔開始從“批林批孔”時期的深刻“批林批孔”,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的桎梏,《論語》從此葬身天下。

《論語》到底是什麼?爲什麼他被古人奉爲經典,然後成爲所謂的“封建統治者的工具”?帶着這些疑問,我漫步在《論語》的花園裏,試圖感受其中的奧祕。

粗略看一下《論語》,只是一段引語,可以細品。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思想幾乎都包含在引文的字裏行間。《論語》最常見的話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

中庸在《論語》最容易理解,最難實現。中庸是指“對人的事情采取公正、和解和折衷的態度”。這種思想體現了當今北京居民的`“隱忍”文化。中庸的字面理解是:惹不起,躲得起,永遠保持中立。這當然是好的,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紛爭,但是過度的“隱忍”可以讓一個民族沉睡,中國古代的發展就是有力的證據。中庸是儒家的爲人之道,反映了儒家的弱點。

君子是一個含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說“君子一言不發”和“真君子一言不發看棋”,覺得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事實上,君子是孔子和他們儒家的自稱者,是理想的“中庸之道”。比如“君子不用其器”,“先言而後從之而戰”,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當然,小人和君子是對立的。小人不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論語》花了相當長的時間直接理清了君子和小人的區別,比如“一個正直的人是開放的,泰然自若的,小人往往有煩惱和悲傷”,“君子從不攀比,小人從不攀比”。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和小人相差甚遠。

禮記表現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孔子生活在動盪的春秋時期,諸侯國沒有觀察到“李周”,造成了一團霧霾。孔子禮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說的話不順口,那事情就不行了;如果事與願違,那麼禮樂不歡;禮樂不喜,刑必錯;如果懲罰不正確,那麼人民就沒有什麼可做的了。孔子致力於堅持三項基本原則和五個代表,提出了“君君、大臣、父親、兒子”。所以,當魯國大夫季氏《八朝八舞》時,孔子氣憤地說:“你能忍,你能不忍?"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念,後來發展成他的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爲“克己即仁”。剋制自己,遵循“禮”,這就是“仁”。“仁者愛人”,這裏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皇家貴族;在宮廷中尊重貴族,“不犯罪”也體現了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作爲“人”的標準:“仁者也,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說:孔子“這種所謂的仁,顯然是符合奴隸解放的趨勢的。這也是人的發現。”

即使《論語》經歷了兩千年,也不完全適合我們現在的思想,但畢竟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我們應該批判地繼承這些中國傳統文化,讓《論語》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總之,《論語》是必讀經典,我深受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