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的讀後感

《論語》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論語》的讀後感

《論語》的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的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的讀後感1

《論語》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記錄的是孔子與其弟子的日常對話,卻蘊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使在今天,我們的現代化社會,論語中的思想依然具有意義。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使得我們變得浮躁,尤其是對於金錢名利的追求,有時甚至使一些人迷失了自我。而《論語》中有這麼一段對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 ”《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這段對話講的是子貢認爲境界,重在”剋制“二字,剋制內心的慾望而達到清心寡慾,實則可取。然而其危險萬分,稍一動搖,便至於不仁不義之地,實在不夠堅定。而孔子所謂的君子,則將德行化爲自發之道,由內心順乎自然地感到快樂與敬禮,則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無論慾望功名如何進攻,都不可動搖,纔是正道。而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人都以爲做到子貢所說的就好了,其實孔子所指的自發之道纔是真正的境界。

在爲人處世方面,孔子更是都獨到見解。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意思是人不莊重,就無威嚴可講,品行浮滑,學問的根基也不能穩固。作爲君子,應該有忠信的品德,不要輕教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過失,不要放棄對德行的追求,不要害怕悔改。人誰無過。君子與小人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不堅持過失,有不怕改正的勇氣。好的品行,不在步步不偏不倚,而在心中存在隨時把自己的行爲努力向好的一方矯正。君子,不過是內在不”小“的那些人而已。

《論語》的讀後感2

一個人的經歷閱歷再豐富,絕對沒有書上說的事情多,而一個人的一生時間又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懂,那怎麼辦呢?只有學,從書上學,當然這僅僅是學的一種方式,其他比如聽別人說話,看別人做事,看別人是如何成功如何失敗的,這也是學,但主要還是通過看書學,正所謂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學了怎麼辦呢?還要學爲所用,力求學有所成,還要練習。學再多不用,那也是白學,學一點用一點,把學到東西和實際的生活相結合,去解決問題,這是學的目的,也就是習了。用一個例子來講,數學中有很多公式,先學公式,然後再用公式答題,這就是習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這個朋友,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真朋友的概念,我相信是相同的。朋友有兩種,真的和假的。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不錯,朋友也如此,如水連綿,至清至純,以水爲託,相與相助,有這樣的朋友來往,自然是件快活的事。假朋友就是建立在利益關係之上的,利益是這種朋友關係存在的前提,如果二人之間沒有了利益,自然也就不是朋友了,或者說,這樣的人也就不能稱爲朋友了。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說的土點,可以譯成,人家不知道咱能,而咱不生氣,咱不就是君子麼?這話在現實社會更有道理。現在有些觀點認爲,有一分力使十分力,有一點能就逞十點能,稍有一點成績就了不得了,寫了幾篇稿文章就要出書,唱了一首歌就拿自已當明星,太浮躁了,用農村俗話說,恐怕別人把他當愣子。我倒覺得,一個人的本事是有限的,或者說,在某一方面絕對有比你強的人,首先要做的是韜光養晦,厚積慢發。那種好出風頭好充能顯像的心態萬萬要不的,早晚也是要吃虧的。

《論語》的讀後感3

簡潔而經典的語句是中國古詩文的特點,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獨特的魅力倍受矚目。我認爲,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中,《論語》便是其中精品之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貧窮的人羨慕富豪,因爲他有讓他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而富豪卻羨慕那些平凡的人,因爲他們很快活,不會整天杞人憂天地擔心錢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

可是,就如孔子說的,快樂的事有很多: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曾子曰:“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現在的大人們,更注重物質化的世界,卻忽略了我國的傳統觀念:忠、信。

曾子提出的自省方法,卻恰似給我們亮了一盞明燈: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爲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我的課外英語輔導班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一個有關她的學生的故事。那個學生學習很好,很受同學與老師們的歡迎,但是卻有同學發現那個學生偷同學們的筆和錢,從此,那名學生開始被同學們排斥,最終不得不轉學。

這正驗證了孔子的一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

這些便是給我感受最深的語句。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今後,我要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論語》的讀後感4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爲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爲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爲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爲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纔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爲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爲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論語》的讀後感5

在中華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中,在博大精深、百花齊放的中國文化中,在歷經滄桑摒棄與珍視後,一部在當今射界享譽全球的經典着作《論語》如珍珠般閃耀在中華大地的上空。

小時候,只知道似乎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捋着長長的鬍鬚“之、乎、者、也”。到了初中,在課本中讀到了《論語》中的名句,才知道那位老爺爺正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上了高中之後,拿起《論語》便不自覺的有一種厚重的情感涌上了心頭。翻開一看,我,被這位只會的老人深深吸引了。終於明白爲什麼《論語》這部書會流傳到現在,而且經久不衰反而越加珍貴。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老夫子爲我找到了學與思的最佳契合點,學與思的辯證關係由此一目瞭然;“過而不改,謂之過矣”,“小人之過也必文”“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在於對待過錯的態度。品德高尚的人用於面對過錯,鄙陋膚淺的人掩飾自己的過失。所以君子日進,而小人日退。“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樂亦在其中。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對於富貴與貧賤,孔子的態度很明確,外在的事物不應擾亂內心的寧靜,在義與利的選擇中,義應爲之上。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位集前瞻性與人生哲理於一身的爲人,竟然沒有得到衆諸侯的重用,以至於使聖人淪爲喪家犬,是時代的悲劇,也是人類的悲劇。但是值得情形的使,孔子偉大的思想保存了下來,併成爲中華民族的根深植於地下。

邂逅《論語》我是幸運的,因爲它賜予了我無盡的人生智慧。對於這部着作,即便將書頁翻得發黃,我也無法將其讀得透徹,無法將全部的只會汲取出來,只能祈禱在處於人生困境的時候,能夠領悟一些道理,知道我走出人生的低谷。

《論語》的讀後感6

我覺得,在道德方面,東方更重視實踐而不是理論。老子說:“聖人行不言之教”。道德更多的不是用來講的,也講不出來。

所以論語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見(《論語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徐志剛,序P3),但卻通篇沒有定論。孔子在教導弟子的時候,總是言傳身教,因材之異而施教。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弟子體會到什麼是“仁”。或許後來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傳弟子爲了能讓後人能夠受到如師在側般的指導,才從師的生活中截出一個個片斷,整理出一部《論語》。

(當然,這純屬我的想象,沒有什麼依據)正是因爲《論語》來自生活,是生活鮮活的再現,所以我們才應該用一種獨特的方法去讀它。個人認爲,與其風格比較像的一部書是晉代的《世說新語》。我們怎樣讀《世說新語》的?我想大多數人如果不是出於學術目的(例如需要寫一篇論文或讀書報道什麼的),一定不會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話是多麼曲折地表達了一個多麼深刻的學術理論——我們大都會把它當成一種生活的紀錄,以一種閒心來讀它。我覺得,其實閒談的心境纔是最適合讀這樣的書的。讀到會意處,拊掌一笑,自然就理解了他要表達什麼。或許比條條框框地分析加分解來得好一些。

當然,這是讀書的高境界。我做不到。若要用一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麼,我覺得應該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學問是不同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

《論語》的讀後感7

《論語》是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著作,雖然這本書從成書到現在已經有2500多年了,但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對我們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一段話是:“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孔子的學生子游向孔子問孝道。孔子說,現在所說的孝,主要是說能養活父母就行了。而對於犬馬來說也都能得到的飼養,如果人們只養活父母而不恭敬的話,和飼養犬馬有何區別呢?孔子的回答非常深刻,也非常有針對性,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子女對父母的孝沒有讓父母滿意。由此想到當今社會,雖然我們身邊有不少孝敬父母的模範,但也有不少人做得很不夠,至少沒有做到非常重視,沒有很好地孝敬父母。存在這種情況的人大概可以分爲兩大類,一類是由於工作太忙,生活節奏快等原因,僅僅滿足於讓父母有吃有穿就行了,平時很少抽出時間去看望父母,很少從精神上關心父母;另一類,不少80年代後出生的獨生子女,從小就受到父母及長輩們的溺愛,長大以後缺乏孝敬父母的意識,更缺少孝敬父母的責任。

我認爲,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這種美德不僅不該丟掉,反而更應保持和加強。作爲子女,在關心父母物質生活的同時,更應該多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我們有時間多陪陪父母更好,即使我們工作繁忙,時間緊張,抽不出時間去看望父母,但至少可以多給父母打打電話,哪怕只是一兩句關心、問候的話語,或者在節假日、父母生日時送上一份深深的祝福,都能讓父母感到欣慰和溫暖。這也正是《論語》裏孔子關於盡孝的要求。

《論語》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如何關心和孝敬父母,還讓我學到了如何對待學習、如何做人等方面的道理,它真是一本好書,是我的良師益友。

《論語》的讀後感8

《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讓我回味深刻。其中,我記憶最深的有這兩句是:其中一句是,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意思是:孔子說,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裏,不斷地積累知識;勤奮學習,從不自滿;教導別人,從不厭倦。這些我是否都做到了呢?

我認爲孔子這句話說得十分有道理,別人來請教我們的時候,我們也要謙虛,要耐心的教給別人,不能厭煩,這一點,我覺得我做的不是很好,因爲有時候朋友來問我問題時,我因爲自己的一些私人的事情,會拒絕他們,我以後一定要改正。我們學習是永遠不會學完的,所以我們不要對學習輕易滿足,我覺着這一點,我做到了。我看到有的同學比我學習好,我會把他看做我的榜樣,去追趕他。追上後,我還是不會滿足,我會再去追趕更好的同學。

另一句話是: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思爲下矣。”意思是: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通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才學習的人,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也不學習的人,是最下等的人。

背過這句話以後,我想:我是第幾等人呢?我不是生來就知道的人,也不是遇到困難才學習的人,更不是遇到困難也不學習的人呀!那我應該就是通過學習才知道的人啦。這正像《論語》八則中孔子說的那樣“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民以求之者也。”我想,我就是這樣的人吧!

《論語》八則,不僅讓我吸收了許多的知識,也讓我懂的了許多的道理,對我有很大的用處,在以後的日子中,我會努力讓自己成爲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論語》的讀後感9

今年暑假裏,我在農家書屋裏發現了一本經典之作《論語》,後來一個月我和她交上了朋友。漸漸地,我知道了《論語》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半部《論語》平天下,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成書與戰國時期,是一部對中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國學啓蒙經典。

在第一篇的學而中,我知道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意思了,就是學得了知識,要不斷地溫習,不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還有第二篇的爲政中也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它的意思是:只讀書不思考,就會感到茫然,失去學習的方向和動力;只思考不讀書,就會懈怠,限制自己的視野,最終一無所成。

從孔子的這幾句話中,我感到裏面都包含了一個詞——學習。學習的兩個字都在一個共同點——學,“學”的意思是指第一次接觸;“習”是指再次接觸瞭解。我感受到在平時的學習中,知識學會了,要不斷地拿出來複習溫習,這樣的知識在我們的腦海中才能根深蒂固,而且還會有新的發現,這會讓我感覺到快樂。一個人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第一次接觸的東西不一定能理解或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再次或多次接觸,才能加深印象,理解其中的含意。

我有一次在背散文《背影》時,不管用什麼方法都背不出來,最後,在媽媽的幫助下,我讀了一遍又一遍,並認真地去思考,理解了其中的含意,最後,終於熟練地背出來了。

讀《論語》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孔子的話都很有哲理,也很貼近我們的學習,讓我懂得了很多的學習方法,知道了讀書與思考的重要性,我們要利用這些方法,把我們的知識學好,然後去報效祖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地更強大!

《論語》的.讀後感10

讀論語,感到收穫頗多,讓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智慧啓迪着一代又一代人,所以後人稱他爲聖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孔聖人。

《論語》教會我學習方法。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孔子強調學習時要注意溫習舊知識,就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就可以當老師了。

《論語》讓我懂得了要怎樣爲人處事。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作爲一個人卻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如何行走呢?誠信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唯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立足纔能有所成就。

《論語》告訴我一定要孝順父母。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道僅僅指的是奉養父母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這跟飼養牲畜有什麼區別呢?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真正的孝子從對待父母的和顏悅色就能看得出來。

《論語》中的“禮”也讓我感悟良多。子曰:“克己復禮爲人。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的“禮”強調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的規範,就是仁。如果能做到這點,天下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因此實踐仁德全靠自己,不能靠別人。

《論語》更教會了我崇高智慧。子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纔是真正的智慧。這是在提醒人們要用老師的態度對待知識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僞和驕傲。要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實事求是的作風,避免魯莽虛榮的風氣。

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論語》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論語》的讀後感11

《論語》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結晶,它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與精深,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深邃之美。

五年級時候,我開始讀《論語》。論語中的經典句子讓我受益匪淺。寫作時,我常常把在《論語》中誦讀過的經典句子運用到我的作文中來。比如要寫珍惜時間的句子時,我馬上想到了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描繪學習的快樂時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馬上出現在我的腦海裏。

而在整本《論語》當中,孔子對“孝”闡述最使我難忘。孔子非常重視父母子女間的感情交流,並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尊敬、愛戴和贍養。孔子認爲孝不能停留在物質奉養上,他認爲僅是物質上的奉養是不夠的,還得在感情上對父母表示真誠的尊敬和愛戴。在《論語》中他說:“今之孝者,是爲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是教導我們:百善孝爲先,如果對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愛戴的話,僅是物質上的奉養,否則與動物有什麼區別?古代的黃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紀就會在寒冷的冬天裏,爲父親溫暖被子。這看似一個普通的行爲,其實包含着黃香對父親深深的愛。

不過,孔子對“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孔子認爲:“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在父母死後繼承他們的遺志,這纔是真正的孝道。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繼承文王的遺志討滅了商紂王,因此孔子讚揚他們的行爲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對孝順的要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靈,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平時的所作所爲,與古人比起來,我差遠了。雖然我還沒有到贍養父母的年齡,但是我在精神上也沒有做到孝順父母。很多時候我都會耍性子,因爲一點小事情和爸爸頂嘴。學了《論語》後,我進一步認識到這真是很不孝順的行爲,自己的行爲也有所改變。父母都說我變乖了,看來《論語》的力量真大哦!

讓我們熱愛經典吧!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爲友!

《論語》的讀後感12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三味書屋舉辦的經典誦讀“《論語》10+10”夏令營。

我又見到遠道而來親切的“大蘿蔔”—子舒老師。

子舒老師告訴我們,《論語》是記錄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在我心目中,孔子距離我們很遙遠。子舒老師像講故事一樣跟我們講述其中的道理。一下拉近了古代和現代的距離。其中有許多句子耐人尋味,讓我受益匪淺。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學到了知識或本領以後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不也是令人愉悅的嗎?這裏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是啊,在學習中,有時候學過了的字在應用時我卻不知道怎麼寫,就是因爲學過之後沒有複習,沒有牢記。我們應該經常複習,掌握好它的形態、字的意義,讓這些字牢牢地記腦袋裏,就不會忘記了。我們讀書要經常讀,多讀書纔會學到新的知識,學過的東西一定要複習,“溫故而知新”,只有這樣才能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上;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取長補短。這裏說的是隻要虛心求教,處處留心,處處都有老師。

《論語》中還提到:做了好事不一定要別人知道和理解。不管別人理不理解,知不知道,都應該多做好事。還要廣泛地去愛衆人,親近有道德的人。雖然,孔子距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孔子思想卻代代相傳。作爲一名小學生,我們要好好學習,努力做一個正直,謙遜,與人爲善的人,即使不能成爲參天大樹,也要做好一顆螺絲釘。

《論語》的讀後感13

文中提到了交友的原則,于丹教授就列出了《論語》中從來不主張你去結交那些富豪、有權勢的人。她教育我們要去多想一想那些快樂的事情,去放大快樂的光芒,去抑制心底的不快,這就是一個朋友能夠爲你做的最好的事情。在那個時代,物質文化生活都是極度匱乏的,但是陶淵明所倡導的田園山水詩派依然擁有着自己的快樂,這樣看來生活中真正心靈的快樂跟外在的物質生活真的不見得有緊密相關的聯繫。真正的快樂正如於丹教授說的那樣,來自於一種心靈,來自於一種教養,來自於一種憧憬。

當然了,交友之中的尊敬和尺度也是同等的重要的,“過猶不及”的重要性被強調了出來。這出自於一個典故,說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他的同學子張和子夏哪個更賢明一些。孔子說子張常常超過周禮的要求,子夏則常常達不到周禮的要求。子貢又問,子張能超過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說超過和達不到的效果是一樣的。這裏就提到了三個原則,第一,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話還沒說到那兒你就出來說話了,這叫毛毛躁躁,這是反映一個人的急躁,這不好。還有另外一個極端,第二種情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就是話題已經說到這了,你要自然而然的往下說,反而你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意猶未盡,不跟大家說心裏話,這種朋友讓大家心裏也會存有隔膜。然後第三種情況,就是今天我們老百姓所說的沒眼色。拿捏好了這三個原則是很不容易的,這就像我們常說的一樣,對待友誼要我們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樣。我們會羨慕伯牙與鍾子期那樣知心,高山流水,碎絕琴緣的友情,也會羨慕李白與杜甫那樣的忘年好友,以及馬克思與恩格斯在事業上有所幫助,志同道合的朋友。

讀罷於丹教授的朋友之道令我對朋友的含義又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使我體會很多,使我明白了要認真面對生活,持有一個樂觀的生活態度,對他人真誠,心胸寬闊,做一個善待朋友,善待生活的人。

《論語》的讀後感14

假期特意買了一本于丹的《論語心得》,空閒時間好好品讀了一翻,讀後愛不釋手。于丹用她理性的頭腦和獨到的思考,把《論語》加以分析,把其中的真諦和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聯繫起來,警示後人。大家知道,《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爲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着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爲人處世的原則。

剛讀完前三部分就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因爲有太多的感受。在天地人之道中,于丹把孔子的聖人一面解讀的非常深刻、透徹。如孔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子的教學太度。想到自己有時會對學生聲色俱厲,經常職責學生不該如何如何,真是羞愧難當。覺得自己不是一個真正的好老師。

真正的好老師應該會像孔子那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着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係講透。這樣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度,這樣一種歉抑的態度,其實正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

我們說,孔夫子是聖人,聖人就是生活在他生活得這片土地上的,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孔夫子的溫柔敦厚之美在的身上,凝聚着他內心傳導出來的一種飽和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後來孟子所說的浩然正氣。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強大。感謝于丹老師讓我這樣深刻的瞭解了孔子。讓我懂得如何當一名好老師。

論語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爲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心得》所給予我的最大感受吧!

《論語》的讀後感15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爲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讀《論語》,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對話,讓我明白了:要重視個人對家庭、國家、社會和歷史的價值!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是教育我們要在學習生活中吧“學”和“思”結合起來,勤勉治學,才能學有所成。

子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爲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

子曰:“君子不器”。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人並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機器,而是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思想特徵。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潛在的才能,才能使個性獲得全面的發展。孔子自己後來也實踐了這一點,他後來收門徒三千,有教無類,可謂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是一種多麼難得的對學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今天這個浮躁而喧囂,熙熙攘攘皆爲利往的社會裏,這種精神又是多麼的難得!

一部《論語》讓我感悟良多,裏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後人的借鑑。只有把個人放在社會的倫理體系裏面,個人價值才能真正得到體現,個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顯。